2013年3月25日 星期一

彭淮南 \三次金改, 三次金改, 金銀三會, 陸資開放 \ 自由經濟示範區 ,兆豐金\ 台企銀 ,網勁科技 \ 森森百貨 ,菲律賓賭業 ,電子商務 \謝振豐,日股IPO


彭淮南 \三次金改, 三次金改, 金銀三會, 陸資開放 \ 自由經濟示範區 ,兆豐金\ 台企銀 ,網勁科技 \ 森森百貨 ,菲律賓賭業 ,電子商務 \謝振豐,日股IPO

彭淮南 / 三次金改
針對外界矚目的「三次金改」,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昨(18)日在立院財委會答詢時明確指出,除了保留1~2家公營銀行,應該以公開、公正、透明機制推動金融市場整併;他並引述麥肯錫2004年所作的評估報告,台灣金融市場最適銀行家數是10家,市場的確有整併必要。
     
彭淮南答覆立委盧秀燕質詢時,也表示贊成將勞退、退撫、勞保等政府基金合併為主權基金,還表示合併後提高操作績效,例如新加坡的GIC,操作績效只要提高1%,就能夠解決年金問題。
     
但他建議,必須先透過修法,在此之前,各政府基金可先合併經營,在同一個大樓辦公,且要給操盤人合理待遇,依三大重點,包括一起上班,分享研究成果集中力量,一起操作,才不會「自己打來打去」。
     
對於三次金改議題,立委費鴻泰昨天直問彭淮南:是否贊成「小併大、私併公?」彭淮南雖未正面回答,但指市場整併有兩種,一種是透過市場機制併購(即民間金融業者主導),一種則像馬來西亞由政府主導。
     
但他話鋒一轉,隨即指出,「不論用什麼方式,都要透過公開、公平、公正機制」。彭淮南並細數一些非公公併的優點指出,例如很多外銀在台子行就做的很好,有全球通路,應該策略聯盟。
     
但彭淮南強調,即使推動整併,「像台灣銀行這種公營銀行,仍有必要存在1~2家」,因為民營銀行、外商銀行在景氣不好時多半會抽企業銀根,此時必須要有公營銀行來配合政府政策。
     
他指出,銀行「太大也不見得是好事」,例如2001~2006年,美國前10大銀行ROE即小於前11~100大銀行,顯見「Too big to fair」,規模太大也有「綁架政府」的後遺症,不能為擴大而擴大,得看綜效,思考整併的互補性。   他說,即使公營銀行不民營化,也須給行員合理待遇及經營彈性,像現在兩家國營銀行的經營高層,「薪水應該有提高空間。」

我們的看法:

第一、我們歡迎彭總裁以中央總裁身分公開支持金融業的整併。麥肯錫報告指出台灣金融市場最適合家數是10家,現在還有40多家,證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what are we waiting for?

第二、假如說央行總裁和負責金融的政務委員(薛琦)都公開支持金融整併,財政部更應該快點端出像樣的菜,而不是一直阻撓金融改革的腳步。

第三、彭總裁不需要擔心台灣銀行太大,三家併起來在亞洲也不一定排得進前十名。銀行整合不一定會有綜效,但我們要努力找好的高階經理人才,即使是來自外聘。

三次金改
最近金融業利多頻傳,人民幣清算機制2月上路,中央銀行並積極和大陸人民銀行洽簽換匯協議,為台灣發展人民幣離岸中心鋪路;行政院日前通過4項金融降稅利多;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服務貿易協議4月可能簽署,多項兩岸金融開放利多可望實現。然而,日前政務委員薛琦卻點出,過去10年國內金融業占GDP(國內生產毛額)比重不升反降,金融整併速度跟不上國際腳步;前副總統蕭萬長亦呼籲,國內金融體系應加速和國際接軌,不要只在國內爭小餅。可見金融業前景雖日漸看好,但現實面仍挑戰重重,故政府啟動第三次金融改革實已刻不容緩。

發展區域金融中心一直是政府及金融業的美夢,但國內金融自由化腳步太慢,發展國際金融業務的基礎條件又遠不如香港、新加坡,加上國內市場太小,金融機構過度競爭,近年獲利表現在亞洲鄰近國家一直墊底。2004年扁政府發動二次金改,啟動金融業整併,但卻因「以小併大」、「以民併官」等弊端,反影響金融業轉型契機,甚至造成後續整併的阻力。2008年馬政府上任後,金融業又遭遇全球金融海嘯衝擊,在度過危機後,卻因國際競爭力不足,版圖難以拓展,金融業占GDP比重從19998.67%的高峰滑落至2011年的6.59%,對照鄰近國家金融業持續擴張,台灣金融發展困境可見一斑。

近年兩岸關係大幅改善,雙方全面開展金融合作,無疑是台灣金融業突破發展瓶頸的絕佳機會:一方面,台灣透過和大陸ECFA協商,陸續爭取到超越其他國家的市場准入優惠待遇,可以比照香港將大陸納為金融業發展腹地;另一方面,中國經濟快速崛起,人民幣國際化已是大勢所趨,因而各國無不競逐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台灣已和大陸建立人民幣清算機制,是繼香港之後第二個擁有人民幣境外清算機制的地點,如果央行和人行進一步簽署換匯協議,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等人民幣回流機制順利上路,配合兩岸貿易、投資、地緣、語言等優勢,台灣確有很大機會發展成為香港之外的第二個人民幣離岸中心。

但是,兩岸金融的機遇並不保證今後台灣金融發展可以一帆風順、鴻圖大展,因為:一則競逐大陸市場的對手眾多,台灣起步已晚,必須急起直追;二則香港之外的人民幣離岸中心潛在競爭對手包括新加坡、日本東京、英國倫敦、澳洲雪梨等,都已是區域或全球金融中心,台灣金融業國際連結不足,發展空間受到很大限制;三則國內金融業規模太小,體質不佳,在金融市場日趨開放下,部分業者恐成為被併購或淘汰的對象。

所以,當前金融業的發展契機也是嚴苛挑戰,必須通過市場考驗,才有開創未來願景的條件。政府也必須負起責任,為金融業創備提升競爭力的大環境。我們呼籲政府應帶領業者走出二次金改的陰影,盡速啟動第三次金融改革,促使國內金融業加速結構調整,和國際全面接軌。

我們建議,三次金改須從以下三大方向著手推動:第一,金融機構整併。建立一套公開、公平、公正且透明的機制,鼓勵金融業加速整併,並可從公股金融機構整併帶頭示範。第二,金融自由化。在不影響央行匯率政策下,各類國際金融業務及新金融商品應盡可能開放。第三,健全金融監理。推動金融自由化須有強有力的監理作後盾,才能建立有秩序、高效率的金融市場,吸引跨國業者以台灣作為區域金融營運的據點。

以上三方面改革缺一不可,籲請政府立即成立超然的金融改革專案小組,全力展開三次金改的策劃和推動工作,掌握契機,打通台灣金融發展的任督二脈,為開創新的金融願景奠定基礎。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金改的問題是沒有形成共識,現在即使有央行彭淮南總裁和政務委員薛琦大聲呼籲,但卻仍未能得到財政部長張盛和的積極回應,除非馬總統意識到這件事對台灣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未來金改發展的腳步仍然會相對緩慢。

第二、阿扁執政時期就提出台灣銀行應成為regional champion(區域性龍頭),現在看來成為一個越來越遙遠的夢。我們認為不管是公公併、公民併、大併小、小併大,只要是在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下,沒有什麼不可以考慮的,現在還在探討遊戲規則,不知道要搞到哪年哪月?

第三、政府正在推動「自由經濟示範區」,經濟和金融是一體的兩面,我們建議也應該同時推動「自由金融示範區」,三次金改的內容不只是銀行整併,還包括台灣市場對陸資開放以及積極走出去海外投資。除此之外,資本市場的改革和銀行改革同等重要,也應一併納入三次金改的內容。

第四、航空城的建設、醫療中心的推動,以及人民幣業務的開放,三者比較起來,以後者的短期效力最為強大,只有看這二月以來人民幣存款數的增加即可明白,整個金融業、金融股都動起來了,江院長,您還看不明白嗎?

金銀三會
3次兩岸銀行業監理合作平台(簡稱金銀3會)何時登場,金管會堅持不露口風,惟據了解,金管會除日前委託金融研訓院發函各銀行針對兩岸監理制度提供建言外,上周更密會國泰金、富邦金、元大金等8家民營金控董事長,討論兩岸金融往來開放等相關議題。由於金管會動作頻頻,市場推估金銀3會召開時間為期不遠。

對於第3次金銀會的召開時程,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邱淑貞上周曾說,對岸兩會已經結束,目前正努力聯繫中,但確切時間堅持不透露。因預期金銀3會即將登場且可能釋放大利多,金控公司今年股東會重頭戲將放在增資議題,包括國泰金、永豐金都通過逾300億元增資案,提早備妥兩岸參股的籌資計劃。 

早在農曆年前,金管會即委託金融研訓院發函給各家銀行,採不具名方式,調查對兩岸監理制度的建言,研訓院近期正著手整理調查結果,希望在金銀會前,先提供金管會參考資料。

金管會上周四更主動邀集8家民營金控董事長舉行座談會,由銀行局局長桂先農主持,除了其中1家由總經理代表出席之外,其餘7家金控董事長均親自到場,會中除對於國內銀行經營環境交換意見外,更多時間在著墨即將召開金銀3會中,業者希望金銀兩會加速推動兩岸金融往來的開放。 

據了解,上周座談會業者表達金管會能進一步與銀監會溝通可加速雙方據點及業務審核速度,因為台資金融機構包括分行、支行、子行甚至村鎮銀行高達26個據點,正在銀監會排隊等待核准。

至於提高兩岸銀行參股比率、放寬兩岸相互設點所需國家業務經營經驗的門檻,亦即OECD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條款、兩岸銀行資金相互投資當地股市等議題,金融業者也希望成為金銀會討論重點。

金融界人士直言,從2010年底正式開放台資在中國設分行後,歷經2年多來,台資銀行在中國拓點進展相當有限,既使承做人民幣業務也是有限度開放,各界莫不期待這次金銀3會能夠像年前金證會大幅開放的利多,讓兩岸金融政策有邁大步向前行的可能。 

而為了迎接金銀3會可能釋出兩岸開放利多,金控公司今年股東會重頭戲落在增資議題,能在兩岸參股的籌資計劃先行卡位,其中國泰金、永豐金董事會分別通過將在今年股東會討論上限400億元、上限300億元的籌資案,主要目的都是瞄準兩岸參股、登陸擴點。富邦金總經理龔天行也在日前徵才說明會的會後表明,富邦金今年還會再增資,額度約是股數或市值的1015%,市場推估至少400億元。 

我們的看法:

第一、兩岸要合作的是「業務開放平台」,不只是「監理平台」,興利是重頭戲,不是防弊。

第二、一月底大陸前證監會主席郭樹清來台所送的大禮讓台灣銀行業者對即將來臨的金銀三會有了很高的期待,金管會對於未來的開放更是面臨強大的內部和外部壓力,所以才會召開和民間業者的事先溝通會議。

第三、我們認為即使是民間業者,也未能確實掌握中國大陸未來金融政策發展的趨勢,都只是一廂情願地期待設立分行、子行,但沒有深入地去探討新種金融業務,比如說村鎮銀行、擔保公司等,也欠缺參與大陸金融改革的決心。

第四、台灣開放的力度要大一點,大陸給台灣證劵業RQFII 1,000億人民幣的大禮,台灣卻只把大陸QDII額度從5億美元提到10億美元,其實即使拉到100億美元又如何呢?目前QDII的匯入金額只有2.5億美元,門開的再大也無須擔心,我們真的是不懂得談判之道。

第五、最需要放寬的是大陸參股台灣銀行比例,現在仍只有5%,我們認為應該只少提高到20%,這樣兩岸才對等,但以台灣政務官做事的心態,我相信最後的比例可能仍然會只有小幅提高到10%而已。

第六、大陸會台灣金融業「政策紅利」,前幾大業者(國泰、富邦、中國信託、永豐等)會是最大受益者。

陸資開放 / 自由經濟示範區
自由經濟示範區近一、二週內向總統馬英九簡報後拍板定案。行政院昨(17)日趕進度聽取經建會簡報規劃案。據悉,未來陸企進入示範區內投資,傾向比照外資大幅鬆綁,投資比例不設限,將有助兩岸面板等產業策略聯盟。
 
新版自由經濟示範區已打破五大中心或幾大產業專區設立,僅規劃智慧運籌、國際醫療、農產加值運銷、國際產業合作等各種不同類型的產業活動內容。
 
行政院昨天針對自經區舉行非正式會談,進行初步意見交換,經建會將針對各部會意見再作修改,本週不排除安排政務會談正式討論,約需一、二週後可望明朗化。
 
首先,將由中央先指定地點示範,北中南優先指定,南部以高雄為最優先,目前高雄市和新北市爭取最積極,俟特別法通過,開放各地方政府視其優勢條件,提出申請各種不同營運模式的產業活動。
 
自經區內仍維持金流、人流、物流鬆綁最大化。據知情人士表示,在示範區內的投資行為,原則上朝自由化方向鬆綁,不論外資或陸企來台投資,均朝投資比例不設限方向規劃鬆綁,凡是目前在區外仍有的限制的項目,只要納入示範區內,都儘量全面鬆綁自由化。
 
過去陸企因台灣限制太多,認為我開放是裹小腳,來台意願不高,一旦允許示範區內投資比例可以不設限,如此將有助面板、LED、半導體等兩岸關鍵性產業的策略聯盟合作。
 
此外,示範區內的國際醫療產業活動,將鬆綁公司化,未來允許外資可以投資,可以擔任董監事具經營主導權,且朝允許外籍醫生可以進駐區內的方向鬆綁,可在區內從事醫美、健檢及重症醫療。在特別法內應會規劃配套措施,避免區外的醫生全流入示範區內從事國際醫療產業活動等弊端。
 
這次自經區確定不碰觸藍領外勞鬆綁,沒有產業外勞比例鬆綁、本外勞薪資脫勾等藍領鬆綁議題,只有白領人才進出鬆綁規劃。白領人才來台可望取消二年工作經驗限制,白領人才來台將更自由化,陸籍白領也傾向比照外籍白領自由進出。據悉,示範區具有「前店後廠」功能以利拓展出口。所謂後廠即可將生產延伸至科學園區、加工出口區、工業區等。

我們的看法:

第一、如果陸資能比照外資,在自由經濟示範區內投資比例不設限,將是一大突破。

第二、當然自由經濟示範區還是有招商主軸,也不應該只為了吸引陸資就迷失原先規劃的產業焦點。

第三、白領人才來台工作是關鍵。台灣如果要和新加坡競爭,需要更多的知識工作者。現在不管是外籍或陸籍白領工作人士,通通受到很大的限制和歧視,開放人才來台自由化已刻不容緩。

第四、自由經濟示範區的內容還需再加強,目前規劃的幾個產業很難吸引到國際頂尖人才。

兆豐金 / 台企銀
釋股台企銀,兆豐金已作出新波沙盤推演。據透露,由於金管會堅持兆豐金須儘速處分台企銀股權,讓兆豐金在現行交換債釋股計畫外,擬透過整批股權洽特定人方式,釋出台企銀股權,但財政部對此持保留態度。
 
相關人士指出,為避免台企銀股價面臨沈重賣壓,及兆豐金在釋股過程蒙受損失,兆豐金打算在交換債計畫年底結束後,採整批性洽特定人的方式釋股,用附帶溢價的方式引進策略性投資者,較能保障釋股過程不導致投資虧損。
 
兆豐金內部評估,在搭配股息下,台企銀交換債的轉換價已降至每股11元多,距離目前台企銀股價約有2元多的價差,今年底到期的交換債,即使股權未完全轉換,也不致完全「掛零」。
 
至於年底交換債到期之前,由於股權須由集保公司保管以讓持債者隨時進行轉換,因此無法在同一時間執行兩種釋股計畫;據了解,兆豐金最近將和華南金控旗下華銀簽署台企銀股權的信託契約,在交換債今年底到期後,股權信託契約在後續釋股期間也將延續。
 
但對兆豐金擬整批洽特定人釋股,財政部態度保留,官員指出,兆豐金尚未提報新的釋股計畫給財政部,但先前在核准交換債計畫的同時,已要求兆豐金釋股「必須分散釋出,不能集中釋股」,未來兆豐金即使進行新的釋股計畫,也「絕不能製造出新的第二大股東」。
 
官員表示,即使要賣股,也必須在市場分散賣出,絕不可集中由一人或少數人買走。市場分析,這將使兆豐金後續賣出台企銀持股時,仍以在市場分散賣出的機會較高,但在此情況下,如何克服台企銀股價因此面臨的沈重賣壓,將是一大難題。

我們的看法:

第一、財政部非常不理解資本市場實務,唯有洽特定人才能減少市場賣壓,散戶撐得起台灣股市嗎?

第二、這恐怕又是過去「二次金改」陰影下揮之不去的「去財團化」心魔所造成的結果,什麼叫做「絕不能製造出新的第二大股東」?

第三、我們對財政部近期的政策非常失望,之前不允許台新金和彰銀合併,現在又對兆豐金整批洽特定人釋股台企銀投反對票。

第四、台灣金改迫在眉睫,主管機關需要有更清晰,更有遠見,更宏觀的整體戰略,而不是一直在技術細節上杯葛。

第五、財政部應該要深切思考台灣還有那麼多銀行、金控要釋股,散戶有可能承接的了嗎? 對於股市的衝擊為何?

第六、政府釋股的對象除了本國財團(策略性投資者),還應該包括外資、陸資甚至PE。我們建議政府好好計算潛在釋股量究竟有多少,再做決策,切莫造成歷史的遺憾。

網勁科技 / 森森百貨
台灣電子商務界的知名創業家游士逸,3月上旬將自己創立的網勁科技,賣給了東森集團旗下的森森百貨。網路界有很多人為他感到不值,因為賣得太便宜了,但游士逸本人則是很感恩。他說,有了資金和合作夥伴,就有機會去打兩岸電子商務的這場仗。

網勁科技成立於1999年時,但這並不是游士逸第一次的創業。早在台灣電子商務剛萌芽的1995年,游士逸就曾經參與台灣第一家拍賣網站資迅人的創業,但因與其他兩位創辦人的理念不同,游士逸選擇離開資迅人,自行創業成立了網勁科技。

游士逸看起來非常溫和有禮,但熟悉他行事風格的員工都說,游士逸是個標準的革命家及創業家。而事實上他的確也是。比如說,他在1995年創辦資迅人時,參與即時競標網站「酷!必得」的成立;又例如,他在1999年成立網勁時,率先投入了電子商務開店ASP業務,2002年時與Yahoo!奇摩合作購物頻道,協助有心想要在網路上銷售東西的業者,建立起商品銷售網站。

2006年時、當時淘寶規模還不大,網勁率領一票台灣網路拍賣的優秀賣家,遠征大陸市場,在淘寶網上開設了「台灣館」,可說是第一位赴中國大陸卡位的電子商務業者;在台灣觀光還未如此發光發熱時,他就憑著一股熱情,全心投入了Citytalk全台活動情報的服務。

近來他在部落格上寫了一篇「黑船入港」的文章,直指台灣電子商務跟不上時代的兩大關鍵,分別是「資本貧血」與「法規障礙」,廣被網友傳閱轉載。「黑船入港」內文辛辣敢言,也顯示他熱血的一面及大砲的性格。

游士逸雖然眼光精準,但運氣並不十分好。與Yahoo!奇摩合作多年後,Yahoo!奇摩決定要中止合約,自行打造開店平台業務「超級商城」。在淘寶開設「台灣館」後,淘寶自己決定要拓展海外市場,自行來台灣招商及推廣淘寶拍賣。網勁的員工就形容,這就好比幫別人細心照顧小貝比,好不容易養大了,卻被親生母親給抱了回去。

游士逸不免要感慨「我們是佃農,總是要看天吃飯」。但市場上、業界人士,都還是相當佩服他,在電子商務市場總是做得比別人更早,看得比別人更準。針對這次森森百貨以6,000萬元,買下網勁8成的股份,把公司賣掉的游士逸說,「小樹苗需要有土地,才能長成大樹」。游士逸當初創業拿出來的3,900萬元資金,讓網勁公司撐了13年,而有些服務,雖然開創得很早,但可惜後續子彈不夠。

游士逸不諱言,為了公司長遠的發展,他一直希望可以找到策略投資人,他說「找錢找了三年」,最後終於找到了森森百貨。雖然投資金額並不高,但他認為總是「安全上岸了」。

在投資案曝光的隔天,游士逸在臉書(Facebook)上寫下了感言,他說「過去的幾個月是我人生再一次的重大轉折。網勁一直是在逆境中硬挺住的公司,能遇到不僅是雪中送炭、還能看到我們潛在價值的合作伙伴,一起併肩挑戰市場。除了期待、更有萬分的感謝,也高興網勁不再是小孩玩大車,有機會用更大的拳頭去打兩岸電商這場仗!」

找錢的過程辛酸無比,因而他也寫下了「期待台灣的網路產業募資環境,未來比過去更好」。展望未來,他表示,網勁科技將成為森森百貨旗下的電子商務為主要業務的子公司,未來雙方將共同的發展兩岸電子商務事業。

我們的看法:

第一、這個案子規模不大,但意義重大,因為這是台灣近十年來少數僅有的電子商務投資案。

第二、電子商務已經成為全世界的潮流,中國大陸更後來居上,成為全球電子商務的領頭軍,台灣在這塊領域,卻停滯了十年,還是淘寶進入台灣才喚醒大家對網購的重視。

第三、森森百貨以6,000萬買下網勁的股份,也就是說網勁的估值為250萬美元。中國大陸電子商務龍頭企業京東商城最近一輪融資金額”(非市值)更募集了7億美元,猜測市值應該至少有50-60億美元; 阿里巴巴可能要在今年整體上市,預測可以募集200億美元,將超越臉書,成為全球互聯網最大的上市項目,整體市值預計超過1,000億美元。嗚呼哀哉,台灣人,你為什麼那麼cheap?

第四、電子商務一定要和中國市場連接才有價值,但台灣又有幾家創投和企業懂得這個道理?

菲律賓賭業
華爾街日報報導,菲律賓馬尼拉灣一座投資12億美元(逾356億台幣)的新賭場,在上周末開幕,另外3家賭場亦在計畫興建當中。菲國希望藉此力拚澳門與新加坡,成為亞洲第3大博弈中心。   由菲國富商雷森(Enrique "Ricky" RazonJr)投資的索拉爾(Solaire)賭場,是鄰近馬尼拉灣的4座賭場飯店之一;其餘3座正計劃興建。
     
3座分別是新濠博亞娛樂與菲國富商施至成投資的賭場,計劃明年開幕。馬來西亞博彩公司雲頂(GentingBhd)與菲律賓富豪吳聰滿合資的賭場已完成計劃。日本博弈業大亨岡田和生的賭場在興建中。
     
澳門博弈業營收達380億美元,是拉斯維加斯的6倍。新加坡規模也可與拉斯維加斯匹敵。現在菲國也要挑戰拉斯維加斯。
    
在澳門和新加坡投資的美國博弈公司,全都在菲國缺席。新濠博亞行政總裁何猷龍形容,馬尼拉清一色是亞洲業者,是亞洲賭業的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全因亞洲經濟繁榮和亞洲賭場實力抬頭所致。   但美國賭業高層私下透露,不投資馬尼拉是擔心菲國貪污,和成長前景不如預期。
     
菲國總統艾奎諾三世出席索拉爾的開幕典禮。當天賭場1,200台吃角子老虎和近300張賭桌,吸引2.5萬名賭客。菲國賭業向來合法化,但大部份賭場由政府經營,無法吸引外國賭客。   花旗分析師比爾(Michael Beer)仍然看好在2015年底前,菲國每年賭業收入可望倍增至逾30億美元。若4座賭場全部營運,其規模甚至可能超越拉斯維加斯和新加坡。

我們的看法:

第一、亞洲第三座跨國賭城成立了,落腳在菲律賓,這是菲律賓經濟轉型起飛的開始。

第二、澳門賭業是拉斯維加斯的6倍,新加坡和澳門在伯仲之間,台灣馬祖雖然也想要急起直追,但從現在起還要再等4年才能營業,實在是太慢了。

第三、令人驚奇的是,菲律賓要連開4座賭場,除了菲律賓人自己開一家,香港人、馬來西亞人和日本人都來湊一腳,美國賭場文化「技術輸出」已經沒有什麼優勢。

第四、這說明一個國家策略轉型,眼光、魄力和時間點的重要性,一旦錯過了關鍵時刻,彼此的經濟實力就遠遠地拉開。

第五、台灣要全盤檢討觀光產業,要做leader,不要做follower,整天跟在別人屁股後面小跑步,而且還三心二意學也學不像,何必呢?

電子商務 / 謝振豐
謝振豊所成立的薩摩亞商翠譽有限公司,背後最大的股東為潤泰集團,這也顯示了,傳統企業已經看到電子商務的潛力,願意大手筆投資。其實近兩年來,可以看到不少傳統企業紛紛布局電子商務。上星期,東森集團旗下的森森百貨,決議以6,000萬元,買下台灣老字號電子商務公司網勁科技8成的股權,森森百貨相中的是,網勁科技這個團隊對於台灣及大陸電子商務市場相當熟悉。

雙方未來要做的就是兩岸電子商務,以及虛實整合。不讓森森百貨專美於前,同為電視購物起家的富邦MOMO購物台,也一直積極耕耘線上購物平台。
 
以台灣市場來說,在電子商務方面布局最積極的要算是統一集團旗下的統一超。統一超全省數千家門市,早就感受到台灣網友愛買的熱潮,統一超商門市為各家網路購物平台的最佳合作夥伴,負責到店取貨及到店付款等服務。
 
多年前統一超先是買下了網路書店博客來的股權,再來就是開設了7-Net的購物網站,旗下相關企業,如康是美、無印良品等,也都在7-Net及博客來開設網路旗艦店。博客來每年都賺一個股本,對母公司統一超來說,也算是個會下金蛋的小金雞。
 
而擁有實體百貨資源的遠東集團及新光三越,對於電子商務改變消費者行為也頗有感觸,有感於虛擬通路的威脅日益嚴重,於是趕緊急起直追。
 
遠東集團將旗下GoHappy網站更名為亞東電子商務,正式經營購物網站。而新光三越原本對於網購相當遲疑,但去年也大手筆買下了女性購物網站康迅數位(Payeasy40%股權,有意將該網站打造成為女性網路百貨公司。
 
在傳統企業紛紛投入電子商務事業後,未來網購市場可望既熱鬧又競爭。除了網路原生購物網站外,還可以見到不少實力雄厚的集團,利用網路購物中心,強化虛實整合的布局。

我們的看法:

第一、電子商務關鍵在logistics,謝振豐是PC Home的重要靈魂人物,負責deliverylogistics,他的單飛創業自然格外引人注目。

第二、潤泰集團插手電子商務,具有指標性意義,因為尹衍樑先生就如同台灣的巴菲特,對於未來投資趨勢的掌握特別靈敏。

第三、台灣幾大百貨集團已先後跨入電子商務,包括富邦MOMO,統一博客來,新光三越收購女性購物網站康訊數位40%股權等,我們預計還會有更多的交易,但台灣已經沒有什麼好收購的對象了,有能力有抱負的年輕人應該積極和實體通路業者合作共同創造網購新平台。

日股IPO
金融時報報導,今年來企業在日本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籌得的金額,比亞洲其他已開發市場的總和還高,在亞洲股市名列第一。

根據彭博彙編的資料,由於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促進成長政策令投資人感到振奮,自今年初以來,在日本股市IPO的企業共籌得1,810億日圓(19億美元),比新加坡、香港和澳洲股市的總和還高。Dealogic則指出,今年來日本的IPO籌資金額是全球第二高,為2006年來首見。

安倍誓言結合刺激措施和結構改革,讓全球第三大經濟體日本的通貨再膨脹,使日本散戶投資人重拾對日股的興趣;這些投資人是較小型IPO案的主要參與者。自去年11月以來,在日本前七大網路券商開設的帳戶已增加一倍多。

另一方面,日本銀行(央行)可望更積極寬鬆貨幣也吸引外資流入,為較大型的IPO案提供支撐,上月不動產投資信託Nippon ProLogis規模達1,040億日圓的IPO案就是一個例子。全球最大工業不動產投資信託公司普洛斯(ProLogis)持有Nippon ProLogis的部分股權。

海外投資人在3月第一周淨買入逾1兆日圓的日本股票,是1982年來東京證交所的最高單周紀錄。日本凱雷集團共同主管安達保說,市場信心正「大幅」改善。該公司預定下周讓投資組合中的資訊科技(IT)服務供應商Broadleaf上市,籌資200億日圓。

分析師認為,如果通貨膨脹的預期開始升高,流入日本股市的資金可能進一步增加。野村控股本月對1,000名散戶投資人的調查顯示,股票連續第二個月擠下投資人長久以來喜愛的現金和存款,被視為最具吸引力的投資選擇。

我們的看法:

第一、安倍是一個多麼振奮人心的首相啊! 日本真的是沈睡太久了,以致她甦醒的威力如此驚人。

第二、台灣資本市場缺乏大案子,這是很大的隱憂,不要說和香港和新加坡比,連馬來西亞、泰國和印尼都不如。政府官員不要以為別人只是一、二個大案子,要知道資金就是這樣被吸引過去的。

第三、台灣的承銷制度要改革,資本市場要改革,政府應該立即召開會議專題討論,現在正是改革最好的時機! 我們的政務官人選對、外在環境對(全亞洲都在改革)、內在環境也對(市場改革的呼聲日益殷切),現在不做,更待何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