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31日 星期一

黃齊元:台灣為私募股權投資提供更多機會


鳳凰網財經訊 2010年5月27日-28日,中國金融高峰會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和瑪雅島國際會議中心召開,會議主題為“金融重建與經濟發展”。鳳凰網財經作為大會獨家新媒體合作夥伴,對大會進行全程直播。

台灣寶來金融集團副總裁黃齊元在會上表示,台灣為私募股權投資提供更多機會。以下為黃齊元講話全文:

黃齊元:大家下午好,今天很高興能夠來參加這個盛會,我今天來參加這個盛會有兩個身份,第一我是台灣向夠與私募股權的理事長,我上次才率領我們台灣的理事來參加中國股權投資的一個年會。第二個身份是台灣寶來金融集團副總裁,寶來是一家台灣非銀行的券商,除了證券以外我們還有兩家公司,一個是全國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也是台灣ETF的專家,我們在去年的時候將滬深300指數拉到台灣掛牌上市增長很大的轟動,我們也將台灣的指數帶到香港上市。我們今天也在跟大陸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華夏進行合作,希望在年前通過上證指數也能夠拿到台灣上牌。

由於中國大陸股指期貨剛剛開放,目前大家有很多國內機構也跟我們進行探討。今天,我想用一個比較不同的角度來探討這個私募股權投資,這個項目,因為我是來自於台灣,台灣現在對於大家來說可能了解可能不了解,兩岸的關係在過去一年來有急劇的改善,胡錦濤總書記在農曆春節前後還去台灣參觀了那邊了投資。台灣和大陸在6月底即將簽訂一個劃時代的協議,建成ECFA,這就如同2003年香港和大陸所簽訂的CPAI(音譯)一樣,大家都知道香港和大陸簽訂這個協議之後香港的經濟漲了兩倍,我們台灣也是相當看好這方面的。台灣雖然跟大陸是同文同宗但是還是有一些的差距,不要說大陸的朋友不了解的ECFA,連台灣民進黨的主席就ECFA也做了一個調查,說台灣對ECFA有多少人了解,65%的人是不了解的。所以,看的出來其實是很重要的,但是我想兩岸彼此之間其實有很好的歷史淵源,台灣的企業在大陸投資已經高達了20年的歷史。最近中國大陸到台灣幾個方向,第一很多光觀客。台灣目前也開發大陸的企業到台灣去做投資,在去年5月中國移動[73.15 0.07%],中國大陸最好的企業宣佈以5個億投資台灣一個民營運營商,但是台灣政府最後沒有通過,我們預計未來幾年期間我們項目合作會越來越多。

我想從兩個層面來講,第一台灣作為一個投資的對象,作為一個項目的來源,這個是大家過去可能比較沒有思考到的。其實,台灣有很多很好的公司,台灣也有一些優勢,台灣很多企業在大陸也投資很久的時間,今天兩岸的中國人事實上更加探討如何優勢互補,不管是開拓中國市場還是世界市場。我覺得台灣和大陸合作有兩個方面,第一在高科技領域,如同各位所知道台灣在高科技,特別是電子行業有某些先進的地方,今天在未來大家所關注的一些高科技領域,比如說LED、比如雲端運算,對於這一些台灣還是有很多很好的機會。我想將來如何建立一個兩岸合作分工的模式是很重要的,因為中國大陸在高科技這邊變成一個相當重要的市場,台灣的企業不能夠只是在把中國大陸當做工廠。工廠工廠中國也是一個市場,在所有的電子發展裏面兩岸的高科技企業能夠互相地合作創造出來一個民族品牌,清華研究所的一個教授提到中華牌非常好,不是中華牌,不是台灣牌而是兩岸共同創造的,台灣的優勢是人才技術管理以及與國際接軌的經驗,兩岸如果能夠很好的結合就會得到更好的發揮。南韓去年曾經提出南韓+中國,他一看到中國大陸把這個政策的優惠給了台灣之後他們很緊張,我想兩岸的中國人結合在一起絕對可以跑在世界的前面。

第二個機會剛才竺稼也講了消費,我想消費的領域是台灣的強項,中國大陸最大的食品企業,不管是康師傅、旺旺很多都是來自台灣,台灣在連鎖消費、餐飲服務這邊有一定的優勢和強項,我覺得這是兩岸第二個可以合作的地方。

第三個台灣和大陸可以合作我覺得是文化創意,大家現在談到很多文化創意,軟實力這方面的合作。台灣其實講到這個軟實力有一個跟台灣的環境有關,台灣比較民主,當然民主的一個代價是亂,民主很自由大家可以很開放,在很多開放平臺上面可以激發很多思想火花。但是不管是新加坡、香港、大陸都在講創意,我覺得台灣和大陸之間這個方面是可以合作的。

另外一個我覺得台灣跟大陸今天我所講的第二個層面,除了投資的機會以外,第二個層面在於說台灣作為一個上市的地點,以及PE退出的渠道。這個對於大家來說可能是很新鮮,台灣怎麼有市場上市,其實台灣的證券交易所在過去一年間做了非常大的開放,台灣證券交易所剛開始的開放就如同上海成立一個國際版,他一開始的目的不是要吸引外資,或者是中國大陸的企業。他原來吸引在海外上市的台灣公司,台灣過去在民進黨執政時期由於限制台灣企業在大陸的投資,很多台灣企業不想在台灣上市,就跑到香港上市,所以現在修改一些規定允許境外上市的公司,以紅籌的形式去到境外上市。去年台灣有十家境外上市在香港、新加坡上市的企業,到台灣做第二上市,這個英文叫TDR,台灣在非常短的時間裏面變成全世界單一市場最多發行台灣承托憑證。之前有4家,所以台灣加起來有18家企業發行,台灣開放的平臺對於很多區域性的公司有影響。但為什麼對於中國大陸的企業會有興趣,會有影響到台灣做IPO或者第二上市,我覺得這有幾個原因,也說明這是台灣證券資本市場的優勢。

第一個優勢是因為台灣的非常適合中小型企業、成長性企業,以及高科技企業的集資。台灣上市一般規模都是屬於中小型企業集資在1千萬到3千萬美金之間,不像香港動輒幾億甚至幾十億。第二台灣的郵資非常充沛,的活躍,台灣很多的投資人他自己本身就是成功的創業家。所以,他不是一般的散戶,是非常有實力的個人投資者,他對於高科技的產品,比如手機所有元件的了解比一些香港、新加坡專業人理解的更深刻,從我們過去一年所做的發行的的確確這樣子,很多在海外上市不怎麼好的股票到台灣去馬上就可以上市,而且上市的價格比原來價格高出50%,流動量也比過來市場高出1倍。

另外台灣適合高科技板塊,大家也都知道台灣有非常完整的高科技產業鏈,以及產業群,不管是上游、中游還是下游。中國大陸雖然市場很活躍,但是高科技的部分還沒有,我想這是第三個台灣的吸引力。

最後想說大金融板塊正在成型當中,我在亞太地區看到一個是區域複雜化,很多事情大家都追求一個簡單,ETF變成很重要的金融創新產品。以前大家講到金融創新很複雜的,現在很多講ETF,ETF帶動了國際化,將來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國大陸企業在國內上市也可以到香港去做第二上市,中國台灣也是,很多時候是兩岸三地的交流,會體現在ETF的兩岸三地同時交互的掛牌。或者,以D2的形式甚至兩地上市或者是三地上市,可以看到一個並購案可以看到一個公司不僅在英國上市,同時在中國上市,在新加坡上市,我覺得兩岸三地在大的趨勢環境中間一定是有機會的來臨。我能夠給各位帶來兩岸的投資機會,台灣跟大陸會更好,將來香港是一個經濟金融中心,台灣不管是作為投資對象還是融資平臺,將來都有它的優勢,我們熱切希望我們將來彼此之間能夠有機會在這個領域上面共同的合作,謝謝大家。
【本文為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寶來證券大中華資本市場處總經理 黃齊元先生於2010年中國金融高峰會之演講內容】

2010年5月26日 星期三

如意/Renown

如意/Renown

大陸前十大的紡織廠山東如意集團,宣布以40億日圓(US$44M) 購買日本知名服裝生產商Renown 41%的股權。Renown擁有著名的西服品牌D’urban,去年並將有158年歷史的名牌Aquascutum出售。

所有的日本廠商都在學習Fast Retailing公司的Uniglo模式,以「平價奢華」定位產品進軍中國市場。然而時不我與,預期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大陸企業直接到海外併購品牌,畢竟中國錢太多了,而企業提昇附加價值的企圖心又超級強烈。看看別人,真的很替台灣企業著急-”黃金十年”,can we make it?
【本文作者為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寶來證券大中華資本市場處總經理 黃齊元】

台積電/大陸

台積電/大陸

台積電宣布透過子公司投資華登半導體創業投資企業500萬美元,成為台積電第一起大陸投資VC的案例,台積電目前大陸IC設計業客戶訂單日趨增加,為績極提供客戶服務及看好大陸IC業務發展,投資將更為靈活及多元化

不同於聯電,台積電從來不從事業外或VC的投資,連併購都很少。但是自從今年起,情形已有變化:首先是策略聯盟並入股太陽能電池大廠茂迪20%股權,接著又佈局LED,投資美國Bridgelax;自從”間接”取得中芯半導體10%股權後,又投資大陸IC設計業,看來已經是把中國大陸作為home market,並將中芯看作是一家人了。

華登(Walden)是最早進入亞太市場的美國創投,1986年進入台灣,1994年成立「中國基金」,當時基金經理是現富邦執行長龔天行,在那個中國VC土壤還不甚肥沃的時代,我經常在大陸的飛機上和他相遇,還記得他當時投資的一個項目是從事家電產品的無錫小天鵝,因為沒有高科技案子可投。

華登在2001年和美國NEA入股中芯半導體,當時參加的anchor investor還有在香港上市的「上海實業」,但是最後結果卻令人大失所望,說明台灣的IC產業鏈和群聚還是有不可取代的優勢。

對本案有幾個看法:第一、兩岸高科技交互投資必成趨勢,政府應正視這個需求;第二、智慧型手機及移動上網裝置的興起,將帶動下一波IC設計的潮流,而且如同聯發科,一定會和中國市場息息相關;第三、創投及PE的佈局應擴張到兩岸,像「行政院開發基金」對台灣VC大陸投資決策有過多的限制,終將會影響台灣未來高科技產業的競爭力。
【本文作者為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寶來證券大中華資本市場處總經理 黃齊元】

宏達電/丁丁網

宏達電/丁丁網

上海知名生活資訊服務網絡「丁丁網」獲得宏達電900萬美元投資,持股10%,將用於投資無線網絡及拓展上海以外市場。丁丁網結合了位置資訊和搜索技術,向人們提供選定地點附近餐飲娛樂、購物等各點生活資訊。

智慧型手機未來無限,HTC乃世界佼佼者,很高興在其全球品牌價值不斷提升之際,還能向「內容」端邁進,同時聚焦中國大陸市場,真是台灣之光。
【本文作者為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寶來證券大中華資本市場處總經理 黃齊元】

2010年5月16日 星期日

海普瑞,亞泥/鑫凌雲,查爾斯河/藥明康德

海普瑞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第42期電子報 2010-05-14

上週中國大陸剛出了一 個新股王,叫做海普瑞,是一家作肝素鈉原料製藥企業,在深圳中小板上市,上市價格高達140元人民幣,是中國大陸有史以來IPO訂價最高的股票,創辦人李 鋰夫婦身價按掛牌第一天收盤價175元人民幣計算,高達504億人民幣,超越比亞迪王傳福,成為大陸新首富,不過由於陸股連日大跌,股王和首富寶座幾天就 沒有了。
從海普瑞我們有幾個啟示:第一、中國大陸生物製醫和醫療產業潛力無窮,除了是屬於國家七大戰略產業外,又有8500億人民幣醫改政策,應 該可以有十年的榮景。第二、創投應多注意此塊領域,美國高盛三年前投資400萬美元在海普瑞,如今帳面獲利高達六十六億人民幣(約十億美元),實在太驚 人。第三、中國大陸A股資本市場雖然近況不佳,但許多中小企業卻越來越有潛力,值得PE和VC注意。


亞泥/鑫凌雲

亞泥宣布通過香港上市的子公司亞泥(中國)以2.36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10.94億元),取得武漢鑫凌雲水泥七成股權,估計可為亞泥新增產量200萬公噸。
台 商已經很久沒有在大陸進行併購了,一般都是獨立建廠,自行運營。早期外商和台商與大陸合資多半不成功,糾紛常有耳聞。隨著大陸經濟爆發式的成長及新內需經 濟帶動,這種思路必須改變。外資擁有技術、管理和國際化能力,隨著內需市場的開放,併購大陸「中小型」企業可能是一個新策略方向,中小型陸企未來遲早會被 整併,但他們寧可賣給有技術的台灣人,也不要被其它中大型國企收購。聰明的台商應該結合PE,在大陸積極展開M&A佈局。


查爾斯河/藥明康德

美國Charles River Laboratories最近斥資16億美元收購中國藥物研究外包大廠無錫藥明康德(WuXi PharmaTech),這是近年在外資對中國最大的M&A之一。
查爾斯河公司發表聲明說,這項交易將促成全球第一座外包研究機構,可為全球客戶提供完全整合的早期藥物研發服務。瑞士信貸銀行表示,收購藥明康德不但使查爾斯河減少一個可能的競爭對手,也獲得「超大型的動物先進測試設施」。
我們有幾個觀察:第一、大陸已從「中國製造」轉向「中國研究」代工;第二、美國有健保改革,中國有醫改,生物醫藥的投資及產業整併活動肯定會大幅增加;第三、中國大陸國營事業比較難為外資併購,但民營企業的整併應仍會持續發生。
【本文作者為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寶來證券大中華資本市場處總經理 黃齊元】

2010年5月8日 星期六

美的/Miraco,陸企來台

美的/Miraco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第41期電子報 2010-05-07

中國大陸前三大的家電業者美的最近以5,748萬美元收購埃及空調企業Miraco32.5%的股權,完成後將成為該公司第二大股東,此舉有助於美的拓展非洲市場,提升成本競爭力。

中國大陸企業海外併購佈局「走出去」的趨勢不斷,不僅是收購高端的歐美知名品牌(如吉利/Volvo),現在又開始進運新興市場。美的表示,埃及地理位置優越,產品可以輻射非洲、中東和南歐,成為美的品牌在非洲推廣整合的優質平台。

台灣一直提倡不要向中國大陸過度傾斜,應該佈局全球,但是都沒有看到具體政策和動作。當然有一些大電子企業如宏達電、宏碁和華碩已成功建立全球品牌,但是還 有太多的企業跳不脫代工的巢廄。台灣的產品功能卓越,價格合理,有絕佳的性價比,應該最有條件進攻海外市場,包括是發展國家或是發展中國家。至於手段則應 多運用併購和策略聯盟,看到中國大陸企業的前膽性和世界觀,台灣企業焉能不多加自我警惕?


陸企來台

政府已經開放陸資企業來台投資,但是仍然困難重重。海西交流正熱,福建省外經貿廰副廳長張秋呼籲台灣政府開放陸資來台,政策應朝積極更開放心態調整;另外一家福建企業財茂集團執行董事周訓財表示陸資來台有三難:簽証難、審批難及購屋難。

這已不是第一次大陸企業有如此地表示,上一次「江陳會談」時陳雲林就已表示陸資到台灣來投資實在是太困難了,請台灣政府高抬貴手。台灣的保守心態和最近雙英 辯論的主題非常相似,我們要繼續「鎮國」還是要成為一個「開放的平台」?台灣對陸資的不信任感和恐懼顯示自已極度缺乏自信心,也就是找不到自我的定位的一 種反射。不要說陸資,過去幾年連外資都很少到台灣進行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蔡英文說民進黨「由世界走向中國」,而國民黨是「由中國走向世界」。其實大陸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都說得很清楚,兩岸關係正 常化後,外資會加速利用台灣作為門戶,進入中國大陸市場。這正是「由世界走向中國」的體現,但前提是需簽訂ECFA,建立兩岸經貿合作架構,世界才會有興 趣藉由投資台灣,進軍中國大陸。

博智資本投資南山人壽看來是兇多吉少,中國信託已經另覓郭炎作為私募投資夥伴,AIG全世界的資產都賣 出去了,就是台灣被卡住,台灣已經樹立了一個非常”Investor unfriendly”的形象,看來台灣應該徹底檢討「外資」及「陸資」的投資政策,才能成為真正的自由島。
【本文作者為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寶來證券大中華資本市場處總經理 黃齊元】

2010年5月1日 星期六

中信 / 里昂

中信里昂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第40期電子報 2010-04-30
中國大陸最大的證券公司中信最近宣佈和香港的里昂證券(CLSA)合資成立新證券公司,這是繼去年上海海通證券收購香港最大的大福證券以後,另外一個中國大陸證券公司“走出去”面向世界的例子。
二年前一波中國大陸進軍歐美金融業的併購經驗由於在金融海嘯之前,所以受創慘重,包括國家主權基金中國投資公司(CIC)投資美國私募股權基金黑石50億美元,投資美國第二大投資銀行Morgan Stanley 50億美金;國家開發銀行投資英國巴克萊銀行,並聯手Barclays併購ABN(後來失敗);以及平安保險投資比利時Fortis,後者最終破產,以致平安必須提撥250億人民幣的損失。
里昂證券背後65%的股東是法國東方匯理銀行,現在已變成法國農業銀行。里昂投資銀行業務並不強,但是在亞洲研究及機構投資人經紀業務多年以來均為亞洲前二名;中信證券是綜合性券商,在大陸各項業務均名列前矛,但是在國際業務方面尚未有效開展,所以此次和里昂合資是很好的互補。
  
里昂原來在中國大陸有一家中外合資券商,最先和湖南湘財證券合作,後來湘財股份又轉給財富證券,據說這次中信也有把財富證券的持股買下來,等於是在中國大陸也和里昂合資,當然業務要如何定位還不清楚,不過里昂是所有中外合資券商中唯一積極成功推動經紀業務(如QFII)者,其它競爭對手如高盛和瑞銀其焦點都在投資銀行A股承銷上,隨著A股市場的興起,將來經紀業務前景會日漸看好。
從這個案子我們有幾個啟示和觀察:第一、中國大陸金融機構將會繼續地在海外併購;第二、M&A的方向將從歐美轉向亞洲,特別是大中華地區,包括香港和台灣;第三、兩岸現已簽訂MOU(兩岸金融諒解備忘錄),即將簽署ECFA,對於兩岸金融機構彼此合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礎;第四、台灣金融機構的優勢在於人才、管理、制度和國際觀,不在於台灣本地市場;第五、中國大陸市場廣大,M&A及策略聯盟是必要的,找一個好夥伴比什麼事情都自己來,可能更快容易成功。【本文作者為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寶來證券大中華資本市場處總經理 黃齊元】

高盛,火山灰,晶華 / 麗晶

高盛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第40期電子報 2010-04-24

華爾街最佳的投資銀行高 盛終於出事了,被美國主管當局控告詐欺,消息出來,市場一片韃伐,好像沒有什麼人同情高盛,可能是因為高盛實在是賺太多錢了,剛剛宣布的第一季獲利又創高 峰,而且金融海嘯(至今)亳無損傷,反而因為正確放空而獲利,等於是把自己的獲利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如今模範生出事,難怪有很多人覺得大快人心。
從高盛內部的email看來,其員工其實知道CDO遊戲已到達泡沫風險邊緣,但是還是為了fee去作這單交易,問題是把產品賣給客戶,卻未揭露另一邊客戶Paulson同時在放空相同標的,這有嚴重的道德瑕疵,很難自圓其說。
高盛在投資銀行上是全球大行中唯一能逃掉利益衝突(conflict of interest)指控的公司,其它投行都已經將PE直接投資部門關掉或spin off 出去,高盛卻仍然能將投資和投資銀行業務放在一個屋簷下。但是這次事件的利益衝突情況不同: Paulson的hedge fund是金融海嘯最大贏家,高盛作為協助者,卻未批露,等於是為虎作倀。
高盛事件是民主黨的大勝利,將讓歐巴馬加速金改,日後衍生性產品會越來越難作,監管將非常嚴格,看來產業重組與投資銀行才是台灣證券業的未來。

火山灰

歐洲冰島火山灰事件造成全球航空業癱瘓,許多人被困在一個地方五六天,讓我們真正見識到了新的氣候與環境風險,以及其對企業所造成的影響。
中國大陸本週宣佈將開始建造「京台高速鐵路」,另外從倫敦經過俄羅斯再到中國「歐亞高速鐵路」也正在策劃中,看來鐵路交通會變成未來人們的新選擇,天災和人 禍(恐怖分子+飛安意外),加上中國高鐵驚人的發展成就,創造了軌道運輸的大未來,我相信香港上市的高鐵建設相關股票估值應該會再上漲。

晶華 / 麗晶

本週晶華酒店宣布以五千六百萬美元買下知名的Regent(麗晶飯店)國際品牌,將來握有全球17家Regent Hotel加上四艘郵輪的經營管理權。這絕對是今年台灣M&A最重要的案子之一,因為第一、這是國際品牌的併購,第二、這代表台灣企業也能「走出 去」,進行全球經營管理,作到真正的「全球佈局」。第三、這是服務業的M&A,以往服務業只能在台灣或中國大陸,甚少涉足海外,此次卻做到連香港 及新加坡人都很難達到的新境界。在此特別恭賀我的好朋友潘思亮董事長的重大成就及勝利。【本文作者為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寶來證券大中華資本市場處總經理 黃齊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