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日 星期二

海峽書局 應用材料 研發中心 玉山銀 柬埔寨商銀 美國商會 台灣開放 戴爾 黑石 TPG 越南 台新金 紐約人壽 壹傳媒 自由經濟示範區OBU債 外國機構


海峽書局
兩岸首家合資出版公司「海峽書局」24日在福州、台北同時宣布啟動,資本額1億人民幣,由台灣的城邦媒體控股集團、大陸的海峽出版發行集團,以46的合資比例成立。   海峽書局是大陸第1家獲得網路出版許可,以及加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的外商投資企業,也意味台灣出版業終於可以與陸商站在同一起跑點同步競爭。
     
海峽出版發行集團旗下合資、控股公司多達125家,年營收22.07億元人民幣;台灣城邦媒體控股集團旗下合資、控股公司20多家,年營收約40億元。台閩2大出版集團合資新公司,被視為兩岸出版交流史上重大里程碑,在既有版權貿易、共同出版之外,新創第3種合作發展模式。
     
海峽出版發行集團總經理、海峽書局董事長劉瑞州表示,2008年,福建與新聞出版總署簽訂合作協議,促進海西特區發展文化出版,成為先行先試基地;2011年,再引進城邦談合作,主要是希望整合兩岸出版資源和優勢,打造共同作業、經營的平台,面向數位出版和全球競爭。
     
城邦集團首席執行長何飛鵬指出,城邦強在內容、海外營運和數位出版,海峽出版集團擁有資本、市場優勢,兩者優勢互補,突破以往單一對象、一次性合作模式,今起將採更有計劃與結構性的合作,加速拓展兩岸乃至全球華文市場,也讓台灣出版業在大陸生根,直接貼近市場。
     
海峽書局意在建構兩岸全媒體出版旗艦平台,將引進台灣、國際、大陸內容,也會在創意、研發、技術、管理、行銷、人才等合作,除去敏感的思想、政治等人文和社會科學之外,將積極開發生活、財經、知識等內容出版發行,並採一次生產流程、多種內容載體呈現的全媒體計畫。
     
城邦集團總經理、海峽書局總經理葉君超強調,海峽書局已取得全中國第1張網路出版許可、加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2張執照,將可自建平台營運、做原創內容線上出版。
     
目前海峽書局總部設在福州,也是內容中心,並在北京、上海設立辦事處,並將在今年底前陸續在大陸華中、華東、華北、華南、東北、西南6大區設電信營運分公司,提供伺服器和客服服務。
     
海峽書局2013年營運重點,主要將在iOSAndriod2大平台各推出50Apps,在互聯網之下發展科技網路出版,主攻生活類內容,以及推出百本以上的生活、財經、知識類紙本圖書。   此外,這個兩岸平台也將採開放式,尋求與兩岸出版同業廣泛合作。

我們的看法:

第一、合資出版公司名叫「海峽書局」,意義非凡。未來在各行各業,會有越來越多的「海峽企業」,促進兩岸的合作與交流。

第二、城邦媒體控股集團是台灣最大的出版集團之一,控股股東是香港李嘉誠旗下的tom.com2000年透過香港資金的支持,城邦成功地整合了台灣的出版業,但不知為什麼,很可惜至今一直未能進軍中國大陸,或許兩岸媒體的交流過去是政治禁忌,直到今天才能真正的建構兩岸媒體出版旗艦平台。

第三、大陸的媒體,特別是雜誌出版業,這些年有長遠的進步,在編輯創意和內容水平上,已不輸台灣。

第四、值得注意的是,海峽書局已取得中國第一張網路出版許可、加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兩張執照,這是一個跨媒體平台,在台灣都沒有辦法達到這個理想。

第五、台灣的NCC替媒體業下了緊箍咒,跨媒體平台在「去中國化」、「去財團化」、「妖魔化」的打擊,發展特受到嚴重制約,這是未來台灣人的悲哀。

應用材料 / 研發中心
馬英九總統昨天接見美商應用材料公司董事長暨執行長史賓林特,讚譽該公司今天將在台南科學園區設立亞洲第一座「顯示器研發中心」,馬總統說「這個決策,非常的明智」。

亞洲第一座「顯示器研發中心」落腳台灣,估計此次投資與採購金額總和超過新台幣五十億元,預計自二一二年起至二一五年在台採購總金額目標值將超過新台幣二百億元。

馬總統指出,應用材料公司是全球半導體及平面顯示設備技術的領導廠商,在科技產業深具影響力。去年該公司首度來台舉辦「供應商高峰會」,並擴大在台零組件採購目標。

馬總統表示,該公司為即時回應亞洲顯示器產業的需求,繼二年在台南設立「全球平面顯示器製造中心」後,今天將進一步啟用「顯示器技術研發中心」,布局下一個世代的顯示設備技術,擴大在台投資規模,深耕台灣客戶與關鍵零組件供應商的夥伴關係。

對於應用材料公司與台灣大學、成功大學、清華大學及交通大學等校簽訂「研發合作備忘錄」,內容聚焦在人才訓練、技術交流與合作研究計畫等,培育優秀的專業人才,馬總統也表肯定。

馬總統期許應用材料公司可以運用台灣的優勢地理位置、人才及技術,與台灣一起成長。馬總統也重申將打造台灣成為「全球創新中心」及「亞太經貿樞紐」的決心。史賓林特目前也擔任美國科技執行長委員會會長、矽谷領袖集團董事等職。

美商應用材料公司是全球重要光電半導體設備製造商,一九六七年成立,總部設於加州聖塔克拉拉,二一二年營收為八十七億二千萬美元,營收又以台灣最高占百分之廿八,韓國百分廿二居次、北美百分之廿居第三位。

我們的看法:

第一、很久沒有外國大公司在台灣投資或設立中心了,應用材料給了台灣一線新希望。

第二、台灣應該多吸引外商投資「研發中心」,做製造中心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而且台灣沒有條件。

第三、台灣人才不斷的外流,又不允許外國人才來台灣,長久下去,會造成研發中心的空洞化。

第四、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腦力資本比什麼都重要,勞委會需要有新的「人力資本」政策,並且提升到國家戰略的層次。

玉山銀 / 柬埔寨商銀
玉山金控投資柬埔寨策略大轉彎,從自行設點轉為併購,子公司玉山銀行擬斥資近7,000萬美元買下柬埔寨的聯合商業銀行(Union Commercial Bank,簡稱UCB)七成股權,可望成為未來海外獲利大補丸。除柬埔寨外,玉山金總經理黃男州指出,目前正申請設立澳州分行,及緬甸辦事處,未來將「因地制宜」,配合主管機關,不排除再以投資參股方式,增加海外據點。

玉山銀行董事會22日通過擬投資柬埔寨的聯合商業銀行(Union Commercial Bank,簡稱UCB70%股權,總投資金額約6,933萬美元,約新台幣20億元。
這是繼國泰世華銀行之後,第二家到柬埔寨併購當地銀行的國銀。
黃男州指出,柬埔寨為東協十國之一,加上台商在柬埔寨有不少投資,因決定進軍柬埔寨。

玉山銀行去年9月送件申請成立柬埔寨分行,現改為參股模式,黃男州表示,柬埔寨人口約1,400萬人,有31家銀行,當地政府認為有銀行家數過多的狀況,鼓勵市場併購或投資,因此由申請設立分行改成投資當地銀行,「速度比設立分行快」。

聯合商業銀行為柬埔寨當地民營銀行,1994年設立於首都金邊,目前共有5家分行。截至去年底,總資產3.3億美元,約新台幣98億元,在當地31家銀行中,排名第八名,業務以存款、放款及信用卡為主。

黃男州指出,玉山取得70%股權,剩下30%由原經營團隊持有,股東相當單純。
聯合商業銀行有八席董事、二席獨立董事,交易生效後,玉山將成為單一最大股東,待董事會改選後,董事席次將反應雙方股權結構比例。黃男州表示,未來雙方將共同合作經營,玉山銀將提供台灣經驗,以提升聯合商業銀行的規模與績效。

日後將延續聯合商業銀行的企金業務,並擴大規模,將台灣的消金、信用卡經驗帶入並「當地化」,也將進行當地人才培育、制度改善等計畫。至於入股對玉山金的獲利貢獻度,黃男州表示,要等聯合商業銀行有獲利,也要等雙方主管核准交易。

我們的看法:

第一、總算有更多台資銀行將焦點從中國轉向東南亞,值得鼓勵。

第二、這是繼國泰世華之後,第二家以併購型式投資柬埔寨的台灣銀行,證明當地市場成長潛力巨大。

第三、柬埔寨人口1,400萬人,有31家銀行,顯然過多。連當地政府都懂得鼓勵外資併購當地銀行,台灣卻對外資設下多項限制,難道連柬埔寨都不如?

第四、台灣銀行應該多以購併方式拓展海外銀行,東南亞市場有不少華人,非常適合台灣業者。

第五、台灣金融業應該加速國際化的腳步,一方面加速海外併購「走出去」,同時積極引進陸資或外資策略投資者「引進來」。

第六、台灣金融業在2007年左右曾是外資青睞的投資標的,但這幾年政府卻將門關起來了,非常可惜,應重新檢討政策。

美國商會 / 台灣開放
美國商會21日表示,台灣相當關心進入TPP(跨太平洋夥伴協議)問題,但目前開放程度仍不夠。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前處長司徒文(William A. Stanton)也批評,台灣自加入WTO後經貿開放無明顯進展。他甚至直言,台灣開放程度距能夠加入TPP仍太遠。
 
暩違20年的美國商會亞太區年度大會21日在台登場,經濟部政務次長梁國新出席自由貿易協定(FTA)和區域貿易協定(RTA)論壇。美國商會亞洲副會長奧佛比(Tami Overby)表示,能達到TPP高開放標準的國家都可參加,雖然開放是「痛苦的過程」,台灣若能達標美將歡迎加入。
 
司徒文則強力批評台灣的自由化太慢。司徒文表示,台灣動作必須更快,2011年兩黨總統候選人都表示台灣經濟必須更開放,但自台灣加入WTO後並未明顯開放。他強調,台灣現狀不能閉關自守、應盡快開放加入TPP
 
奧佛比表示,日本在經過2年辯論後仍宣布加入TPP,就是因為TPP進展快速,日本這樣保守的國家都不想喪失機會;她也強調台灣若能達TPP高標準,美國相當歡迎加入,但言下之意顯然表示台灣開放程度不足。

而對於TPP與東協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之間的競爭,美國意圖分化東協,及將中國阻擋在外,奧佛比都鄭重否認。她表示美國希望東協所有會員都加入TPP。但她也指出TPP法規一致、不論國力強弱加入都有利益,若永遠用東協增加國家的模式,無法解決問題。
 
梁國新表示,台灣為加入TPP做了充足且全面的準備工作,如與大陸簽署ECFA與後續協議、與新加坡和紐西蘭FTA談判進入最後階段、也與美國成功復談TIFA等。而對總統馬英九在2011年提出「8年入TTPP)」時程似乎不夠積極,梁國新也澄清是「盡速」加入,並非時程長達8年。

我們的看法:

第一、我們非常同意AIT的看法: 台灣開放程度距離能夠加入TPP仍太遠。

第二、馬總統一直說要開放,但到現在為止到底開放了什麼?

第三、連日本這樣保守的國家都能得到美國的肯定,台灣再不開放就完蛋了。

第四、我們建議台灣一定要訂立「開放」的明確目標,並且深入到產業別、商品別,否則太不負責任,沒有人來監督我們政府到底開放了什麼?

第五、美國人都表示8年談判TPP太久,台灣真的是蝸牛在慢速道上緩慢爬行。

戴爾 / 黑石
戴爾(DELL)董事會特別委員會25日宣布,在創辦人私有化提案外,公司另獲黑石(Blackstone)、伊康(Carl Icahn2組團隊競標,並「合理預期兩者最終將開出更優條件」,激勵股價在德股交易上漲3%

戴爾董事會特別委員會聲明表示,伊康團隊開出條件相當於每股15美元,黑石團隊則願意出價每股14.25美元以上,可以全現金或股票交易,並讓戴爾繼續在納斯達克交易所掛牌交易,2者出價均較創辦人兼執行長麥可.戴爾(Michael Dell)與私募基金銀湖(Silver Lake)收購團隊的每股13.65美元更高。 

戴爾董事會特別委員會表示,將持續與兩組團隊協商,但目前仍然支持麥可.戴爾,建議股東接受私有化提案。麥可.戴爾已表態願意和第3方合作,業界人士預期他將提高出價。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麥可.戴爾搶標戴爾志在必得,不僅為確保個人財富,更為搶救近30年的經營傳奇,維護個人名譽,一旦失敗,恐步賈伯斯(Steve Jobs)後塵,被迫離開自己一手創辦的公司。 

目前持有戴爾16%股權的麥可.戴爾,欲藉私有化取得更大控制權,卻意外讓自己陷入可能丟飯碗的空前危機,黑石(Blackstone)、伊康(Carl Icahn)兩組團隊加入競標,可能是他始料未及的。 

麥可.戴爾2004年交棒轉任戴爾董事長後,公司業績一落千丈,2007年被迫回鍋兼任執行長,購併超過2打公司企圖為戴爾轉型,但仍難以扭轉營運,最終只好收購戴爾公司本身,也成為他歷來最大規模的收購行動。 

據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報導,1984年在大學宿舍創業的麥可.戴爾,有著工程師專注研發、內向寡言的特質,在鎂光燈下總是不自在,戴爾若順利下市成為私人公司,麥可.戴爾和他的公司都不必再面對投資大眾,公司可以專注調整營運策略,麥可.戴爾也可一心一意搶救一手締造的戴爾傳奇。 

我們的看法:

第一、兩組新團隊加入戴爾的角逐,有些令人意外,說明其中真的有錢賺,可能原來的offer價格真的不夠高。

第二、黑石爭取到原惠普CEO Mark Hurd加入競標團隊是一大勝利,Mark有無與倫比的PCturnaround資歷和實績。

第三、美國PC/NB電腦大廠都不得不下市並轉型,台灣的OEM大廠更需要積極轉型或整合才能救亡圖存。

第四、PE是產業整合與轉型的重要手段,台灣主管機關對於PE投資應該採取更開放的態度。

第五、戴爾當初宣告”MBO”也是迅雷不及掩耳,代表他深知拖得越久,越會有變數,果然不出所料。

第六、美國企業的公司治理實在沒有話說,小股東大多為機構法人,不是散戶,雖然是小股東,但是懂得如何透過董事會運作來保護自己的權力,不像台灣金管會必須自己跳下來代為申張保護小股東的權力,但卻做得太過頭,以致扼殺了企業的發展和外資PE進入的機會。

TPG / 越南
私募股權業者TPG資本公司正在物色越南的投資標的,是近四年來首次尋求投資越南。主要看好當地中產階級日益龐大將為企業提供成長機會。

TPG資本公司經營夥伴麥格拉山在河內受訪時說,管理40億美元資金的TPG成長基金,正在尋找具成長潛力、而且有興趣利用該基金全球專業知識的「新竄」公司。該公司過去曾投資越南的Masan集團和FPT公司。

Collier資本去年12月對私募股權投資人的訪調顯示,有五分之一受訪者表示,隨著在中國的報酬縮水且風險升高,他們準備轉而投資越南、印尼等新興亞洲市場。

根據越南計畫與投資部的最新資料,今年第1季越南實際外國直接投資(FDI)較去年同季增長7.1%27億美元;承諾的FDI則較一年前躍增63.6%60億美元。

越南對外資的魅力在於中產階級日漸龐大,且越南9,000萬人口中逾半數不到35 歲。日本企業自去年以來加碼投資越南,如今已是越南第一大外資國。

我們的看法:

第一、去年KKR投資越南的食一家品公司2億美元,今年TPG又在物色越南投資標的,越南成為全球PE新投資熱點。

第二、中國已不再是PE最熱衷的地點,東南亞的吸引力與日俱增。

第三、中國IPO停擺,PE無法退出是不利投資的極大因素。

第四、上週CVC投資的印尼Matahari百貨公司上市,募資13億美元,是印尼這幾年最大的IPO,說明印尼這樣的新興市場不僅可以吸引PE投資,更可以成功上市,這對外資信心的增加有很大的貢獻。

第五、台灣如果不對PE開放,將是最大的輸家。外資PE會將外國的投資比重降低,但台灣卻將門封起來,只好看資金大量流向東南亞。

台新金 / 紐約人壽
台新金控併購紐約人壽恐瀕臨破局。根據消息人士透露,原本預定3月底要完成交割,但金管會銀行局對此併購案仍有諸多疑慮,紐約人壽總部本周急忙派副總裁層級來台溝通,若金管會駁回此案,紐約人壽不排除大量裁員,不受理新保單,直到所有舊保單到期為止。

台新金發言人林維俊表示,本月20日已正式向銀行局送件,申請合併紐約人壽,目前沒有通知補件或相關後續,仍在等待審查中。去年87日,台新金控宣布以1億元取得紐約人壽100%股權,且全案預計在今年331日前完成交割,根據台新金與紐約人壽的契約,若未能在3月底前交割,在雙方同意下,契約可再延半年。

市場人士表示,一般市場併購慣例,訂約後6個月內買方應要提出相關申請,否則若影響併購,恐有相關賠償問題。台新金趕在3月下旬送件申請,但先前銀行局方面表示,台新銀行去年11月下旬有重大罰案,內部仍有極多部分需調整、改善,近期才送來改善報告正在審閱中。至於銀行局是否會駁回此案,銀行局長桂先農表示,個案不予評論。

據消息人士透露,紐約人壽方面急著出售在台子公司,透過多方管道探詢此併購案是否能過關,但金管會方面的回應「並不樂觀」,讓紐約人壽本周急著派高階主管來台,將與金管會溝通。至於保險局的立場,因此次是銀行局對台新金有些要求,若半年內台新金仍不能確定是否調整完成,紐約人壽也不排除可以再洽談其他買家。

據金管會官員透露,去年8月台新金宣布要併紐約人壽,同時也要註銷丙種特別股,即被銀行局認為有礙資本健全,要求撤銷收回丙種特別股的決議;去年11月底,台新銀又因員工下載客戶資料,外傳到外部網站,違反內控規定,被罰400萬元,且要求改善。同時,銀行局認為,台新金併購紐約人壽後,可能面臨壽險公司利差損、增資等問題,。官員表示,這些條件可能很快就能達成,但也可能拖上一段時間。

我們的看法:

第一、金管會很多政策決定都是以保護小額投資人為出發點,問題是這樣做是否合理? 是否過度保護投資人?

第二、以台新金為例,是一家財務相對比較健全的銀行,收購紐約人壽的金額也不算大,根據台灣主管機關的思維,好像只有超級大財團像國泰、富邦才有從事併購的資格,這是偏頗的一種歧視。

第三、台灣正在規劃自由經濟示範區,政府必須努力打造對「外資」及「陸資」友善的環境,其中包括金融業。

第四、外資的保險業這幾年在台灣特別不順利,非但無法進入(Axa),也無法退出(AviaNew York Life),當然每個案子都有其個別的行政裁量,但是這麼多相關案累積起來,代表政府審核的尺度可能有什麼問題,值得關心。

第五、台灣千萬不要將事情政治化,我們認為紐約人壽有權利裁員。之前AIG想出售南山人壽未果,也表示要裁員,台灣各界大聲撻伐,認為是威脅我們政府,但是我們有沒有站在外資的立場想一想,你台灣又不允許我走,又不允許我裁員,說得過去嗎? 全世界有這樣的市場嗎? 這個案子對台灣國際商譽的影響力可能非常之大,紐約人壽沒有上市但是在美國有非常強大的政治影響力,當年(2005)其進入台灣市場投資華僑銀行20%股權就是由我安排的,後來華僑銀行賣給了花旗後,紐約人壽才再獨立經營。

壹傳媒
香港壹傳媒售台灣平面媒體完成前夕,傳出交易案生變;該交易原定27日為最後交易日。據彭博社報導,壹傳媒以160億元新台幣,出售台灣平面媒體業務計劃已觸礁。該集團發言人Mark Simon表示,不會延長交易期限,不過出售台灣電視資產的計劃仍會持續進行。
     
香港壹傳媒26日開盤後即宣布暫停交易,以待公告有關該收購案的消息。壹傳媒在25日收盤價為每股1.17港元。   壹傳媒集團去年12月中宣佈,擬出售台灣印刷及電視業務,包括台灣蘋果日報、臺灣爽報、台灣壹週刊合併本及壹電視的全數股權,代價合計約46.64億港元。
    
壹傳媒集團當時發出的公告指出,該印刷業務的買家為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旺旺中國董事長蔡衍明之子蔡紹中、中信慈善基金會董事長辜仲諒,以及龍寶集團的李世聰,4名買方將分別持有台灣蘋果日報、爽報、壹週刊等印刷業務,股權分配上依次為34%、32%、20%及14%。
     
而電視業務買家為王文淵、臺灣產物保險董事李建成、辜仲諒及李世聰,分別持有34%、32%、20%及14%的股權%。根據協議,交易若在簽訂協定後4個月內,未能完成交易,則任何一方均可終止交易。    不過,在壹傳媒集團出售台灣平面媒體業務時,就有香港媒體不看好這項交易案,認為仍有變數。
     
去年9月中旬,香港東方日報曾經報導,壹傳媒財務狀況陷入嚴峻困境,在總負債超過21億港元下,大股東黎智英被迫出售台灣媒體業務救亡圖存。不過,根據917日有關交易的公告,壹傳媒與買家辜仲諒只是簽訂意向書,出售資產計劃最後能否成功落實,仍充滿變數。
     
事實上,壹傳媒此次洽商出售資產,過程多次變卦,股價異常波動。香港證監會對事件極度關注,並立案調查股價波動,是否涉及內線交易行為,廉政公署稍後亦可能會跟進調查。   報導指出,壹傳媒公告表示,目前買賣雙方已訂立意向書,預期於1117日才完成及簽訂有關正式協議,並於1217日(或雙方同意的較後日期)完成可能交易。

我們的看法:

第一、有外國的PE業者向我反映,千萬不要投資台灣過度管制”(highly regulated)的行業,包括金融業和電信業,現在又可以加上媒體業。台灣的問題不只是管制,還包括民粹。

第二、台灣的環境是不歡迎外資的,外資需要進,也需要出,絕對不能被卡住。

第三、如果連台灣人投資台灣的企業都沒有辦法成局,外資又怎麼能夠順利投資台灣?

第四、黎智英已經表示永遠都不會再賣壹傳媒的「平面媒體」部分,因為對員工和讀者不公平,這給台灣上了一課,黎先生說賣就賣,說留就留,不拖泥帶水,決策清楚,這是多麼有魄力而且公允的作法嗎!

第五、全世界的媒體都在走向水平整合以及跨媒體整合,台灣卻因為民粹以致和全球大趨勢背道而馳。未來台灣的媒體業勢必繼續向下沈淪,在全球數位匯流的浪潮下,成為不起眼且沒有影響力的海上孤島。

自由經濟示範區
在眾人期盼下,行政院27日公布了「自由經濟示範區」的規劃方案。雖然目前方案僅有框架梗概,尚無具體內容,但仍然可看到政府的企圖心。不過自由經濟示範區成功與否的關鍵,不僅在於方向與格局,更在於未來的執行與落實。

按照行政院方案,自由經濟示範區共有五大推動策略,包括促進人、物、金流自由、開放市場、提供投資租稅誘因、便捷土地取得以及建置優質營運環境。同時為求時效,將分兩階段推動。第一階段以現有的「五海一空」(蘇澳港、基隆港、台北港、台中港、高雄港、桃園機場)自由貿易港區為核心,而第二階段,則須待「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法」通過後,方能展開。

這二個階段分別有其亮點,也有其困難。其中第一階段的特色,除在「前店後廠」概念下,延伸、擴大了自由貿易港區的功能外,更重要的是放寬開放大陸物品之進口限制。而第二階段需要修法方能推動的自由化項目,才是自由經濟示範區的真正亮點及困難所在。

回顧政府當初提出自由經濟示範區計畫之目的,一是透過以先行先試的方式,開放市場、放寬限制,以創造未來加入如「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等經貿自由化機制的條件,一是擴大對陸資、陸貨的開放,進一步促進兩岸經貿關係的正常化。

從這個角度觀察,第一階段的自由經濟示範區,嚴格來說比較接近招商引資政策,而非自由化的示範。畢竟現有的「五海一空」自由貿易港區,原本即是屬於「境內關外」的性質,進口原物料在區域內加工後再出口者,享有免徵關稅、貨物稅、營業稅等優惠。如今再加入「前店後廠」,放寬區內廠商委託區外加工的空間,搭配港區周邊土地取得鬆綁、投資租稅減免等措施,強化投資效果。然而自由貿易港區無論如何擴大,畢竟受到土地大小的限制,況且「境內關外」也不可能擴大到全台適用,因此固然在短期內會有增加投資、創造就業之效,但自由經濟示範的功能則相對有限。

因此本階段令人期待的自由化,將會是對中國大陸農工產品的解禁。基於實質影響或心理因素考量,目前我國仍限制超過一千種的中國大陸農工產品進口。在自由經濟示範區的規劃下,將逐步邁向WTO待遇方向解禁。不過為了降低衝擊,方案中規劃將與農業加值結合,以期在開放後配合台灣優質農業加工技術後出口,爭取國際市場,提升台灣農業品競爭力。我們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的方向,更能藉由成功結合、互蒙其利的結果,化解產業界對開放中國大陸農工產品的擔憂,是第一個令人期待的示範項目。但所有的開放都會有得有失;政府必須思索若是出現負面影響時的解決因應之道。

第二階段將會是自由經濟示範區的深水區,因為凡是需要修法才能推動的事項,通常開放的效益固然顯著,卻也是爭議性較高的問題。例如國際醫療服務的自由化,非但涉及醫療機構的體制改革問題(如開放投資、公司化),更與國際醫療人才的就業、保險法律服務,甚至於出入境管理的改革有關。過去桃園國際醫療專區經多方論戰後以失敗收場,可見其阻力之高,不可低估。而對於國際、大陸白領專業來台工作,亦為具高度敏感性的議題;更何況這些項目,還只是加入TPP的諸多難關之一。

對於政府的野心,我們應該給予掌聲。但對於過去反對意見,如何在自由經濟示範區中加以化解,以避免重蹈覆轍,才是真正的挑戰。 

我們的看法:

第一、目前仍然只有「五海一空」自由貿易港區,對於「自由經濟」的真正內涵仍然不夠明確。

第二、我們對於「前店後廠」這種概念比較存疑,這是昨日的概念,台灣已經不適合做低附加價值的加工製造,必須往高端製造發展,而其並非前店後廠這種關係。過去香港和深圳想要有這種分工都不成功,更何況台灣? 它所創造的價值在哪裡?

第三、我們仍然沒有站在「外國人」的角度來思考,所謂的「前店後廠」完全是以台灣人的角度來看事情。

第四、台灣應該大幅推動外國企業來台成立研發總部,配合生活園區,放寬外人白領階級在台灣工作,絕對比「前店後廠」要更有意義。美商應用材料來台就是一個例子。

第五、農業的開放是一把雙刃劍,我們希望農產品加值走出去,但是同時也面臨必須開放農產品進口,肯定會有許多阻力,這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執行的概念仍然很模糊。

OBU / 外國機構
金管會全力發展債市,將先朝3方向簡化流程,首先是外國機構在OBU發行外幣債券,一律免審;外國機構若是在國內發人民幣或外幣債券,投資單位僅限機構法人,也考慮免審;最後是國內機構在國內發人民幣或外幣債,則簡化流程,最快7日申報生效。

發展債市是金管會今年的重點任務,希望能擴大外國機構在OBU發債,同樣也希望增加國內人民幣債券或外幣債券的發行規模,金管會要求櫃買中心積極檢討相關流程,針對投資人是法人機構者,儘可能簡化,讓發行更為便利。

目前金管會已與櫃買中心有初步方向,首先就是吸引外國機構來台灣的OBU發行人民幣或外幣債券,投資人也都是外國機構,這部分可免審,且目前金管會也將解釋銀行OBU投資在OBU發行的債券,也可免稅,未來若發行量大,有助去化國銀OBU的資金,也能吸引更多外國人來OBU投資債券。

第二點即是外國機構到台灣發行人民幣或外幣債券,投資人限機構法人,且即便次級市場賣出對象也要限機構法人,即可免申報,逕行發行,可加快發行速度,也增加外國機構來台發行意願。

第三點即是本國機構在台灣發行人民幣或外幣債券,即如中信銀日前發行的人民幣債券,未來就是先就投資人及次級市場投資人都是機構法人的部分,儘可能簡流申報流程,包括公開說明書內容、信評要求等,最快7日即可申報生效。

官員表示,一般私募債券即可免申報,但若是私募外幣債券,壽險業恐無法大量投資,金管會有意引導壽險資金協助發展國內債市,因此未來國內外機構在台發行的外幣或人民幣債券,都要是壽險資金可投資的範圍,才能有足夠的能力發展此市場。

金管會認為,發展債市可增加國內資本市場的規模,也創造金融機構更多商機,吸引資金來台,且增加工作機會,金管會主委陳裕璋已指示加速推動,只要是專業機構投資的標的,可儘速簡化及開放,目前全案正由證期局處理,未來將修改相關行政規範,即可開始推動。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外國機構」的定義是什麼? 大概是指外國銀行像德意志銀行。

第二、我們非常同意外國機構發行人民幣債劵應該免審批。

第三、我們同意投資人應限機構法人,即使次級市場賣出對象也要限機構法人,但是最近櫃買中心推廣「寶島債」卻有包括個人,兩者法令規定似有牴觸。

第四、台灣不只要發展債市,更應該積極發展人民幣股票市場,鼓勵外國企業來台掛牌,台灣資本市場(股權)的改革腳步好像總是落後銀行的改革。

第五、台灣資本市場要努力朝向外資籌資的天堂發展,才有未來前景,目前對外宣傳力度仍然不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