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5日 星期三

RCEP來了》台灣如何邊對抗疫情、邊走自己的路?老總:最有優勢的4種商業模式

 RCEP來了》台灣如何邊對抗疫情、邊走自己的路?老總:最有優勢的4種商業模式


2020年的Covid-19是突發事件,也是偶發事件,從地區擴散到全球,變成「新常態」。年底到了,我們面臨的是:明年年中以前全球疫情能否有效控制?


企業開始準備年度預算,有很多種情境要分析:包括逐漸恢復正常、快速回到正常、變好以後又繼續惡化(歐美的現況),或是不如預期、持續探底。


在台灣還有另一層風險,台灣是全球控制疫情最成功的地方,但是,我們的客戶和供應商仍然深陷水深火熱之中,台灣的命運會和全世界綁在一起,我們需不斷修正假設。


仔細想一想,台灣面臨的不確定性又何止是「後疫情時代」而已?還包括「後川普時代」和「後RCEP時代」,每一個事件都是歷史性分水嶺。這兩年兩岸關係陷入谷底,對岸政策也代表新的不確定性,但很少人了解「後港版國安法時代」或「新習近平時代」對台灣的衝擊。


伴隨「後疫情時代」還有一個新名詞「疫情經濟學」(Coronomics),疫情經濟學的第一種意義是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說疫情對經濟造成多大的衝擊?何時才能恢復?會是何種型態?V、U或L型?


我覺得對疫情經濟學更有意義的思考,是從商業模式角度,了解疫情如何改變我們的工作與生活,對於全世界又有什麼樣的影響?我認為可從四種角度來分析:


第一是「廣度」。「全球化」會走向「區域化」,這不僅是由於川普政策或美中經濟脫鉤,當人與人的接觸減少後,跨地域連結的成本將大為增加,全世界會形成許多區域性中心,取代過去全球總部的概念,甚至連亞洲總部的角色也會跟著改變。


當組織變成網狀型態以後,每一個次中心的責任會加重,所以溝通的方向不再是上下,而會變成左右。這對台灣來說是機會,以往外商企業凡事需請示大中華總部,未來台灣會成為區域資源整合中心,谷歌、微軟都有類似佈局。


第二是「高度」。當點與點之間的實體連結減少後,溝通會轉到雲上,所以數位轉型很重要,那些依賴實體連結的企業將會被拋到後頭。


未來的商業型態會轉化成為「線上加線下」(Online to offline或O2O),每個行業都會加上一個「新」字,比如說新零售、新金融,整合實體與虛擬。不會再單獨強調AI,因為AI已融入其中,創造出新的商業模式。


高度的另一層意義是「生態系」,企業不再是單獨存在的個體,而是在一個相互連結的邦聯中「有機」的個體,既鬆散又連結、既自主又合作。


第三是「深度」。深度不是把一個零組件做到極致,而是「系統整合」。以往台灣的商業模式是靠生態系龍頭整合,連台積電都只是和高通搭配的一塊積木,但未來每個企業需透過合作與策略聯盟,提高存在的價值,進行有效的橫向連結。


第四是「速度」。透過5G和雲平台,我們進入真正的十倍速時代,假如你和客戶說「我們下次見面時詳談」,那可能要等到一個月後。在後疫情「無接觸經濟」時代,台灣的科技實力是速度的保證,但過時的法律與保守的政策,卻會拖慢我們的發展。


疫情對台灣不是危機,而是天上飛來的禮物,但如果我們仍舊存在等待的心態、固守傳統的觀念,等世界恢復正常的時候,我們將不再領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