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3日 星期五

Morgan Stanley ,CICC,瑪麗米克,KPCB,鴻海,矽谷,美傑華,第一,TDR,台灣佈局,光線,米高梅,復星,歐洲

字數3230
Morgan Stanley / CICC

中國證監會日前公告顯示,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中金公司)的股權結構變更申請已獲得該機構批准。據了解,該股權變更為私募股權基金KKR和TPG從摩根士丹利各自購得11%的中金股權,該筆交易總金額約10億美元。

摩根士丹利在1995年中金公司成立時,投資3,700萬美元取得34.3%股權。若以10億美元出售其中11%股權,意味著這部份股權的投資回報率高達84倍。

我們有幾項觀察: 第一、外資PE可以投資中國大陸一流證券公司,這是值得台灣金管會參考的。第二、Morgan Stanley最早就佈局中國,雖然後來水土不服,喪失主導權,但是造就了中國最佳的世界級本土投資銀行,至少在財務上獲得了豐厚的回報。第三、Morgan Stanley現在大陸又成立一家新的中外合資投資銀行,外資券商看好A股市場,雖然有持股上限33%,仍會絡繹不絕的建立JV投資銀行。不過是否能拿到案子又是另一回事,2010是中國A股IPO的大豐收年,但95%的案子都由大陸國內券商囊括,合資券商如UBS和高盛只分到很小一杯羹。第四、台灣券商已錯失最好時機,將來若拿到合資執照,最大的機會應在輔導大陸台商A股上市。

瑪麗米克/KPCB

Mary Meeker瑪麗米克是美國投資銀行Morgan Stanley的首席internet分析師,也是華爾街最具影響力的指標性人物。

Meeker女士在Morgan Stanley工作20年之後,最近宣布退休,加入矽谷最著名的老牌創投公司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作為合夥人,KPCB過去曾經投資的案子包括Amazon和Google。KPCB進入中國大陸較晚,作得並不成功,最近又錯失了兩個最熱門的網路案子-Facebook和Twitter,故欲急起直追。

Meeker最看好的未來投資領域是Mobile Internet,包括行動軟體應用及行動上網裝置(mobile devices),另外她還看好social networking(社交網站)和電子商務。

Meeker認為整個新一代網路熱潮仍在第一、二局(以棒球賽來作比喻) 起步階段,KPCB則認為在這個領域的投資機會令人眼花瞭亂,不知從何下手。

對於台灣來說,有幾個啟示: 第一、internet應用現在才真正開始成長,尤其在mobile internet領域。第二、台灣最大的機會是mobile internet device,這也是行政院「全球十大招商項目」之一。第三、中國大陸是最大的市場,而且已經和美國走出不一樣的路,百度、騰訊和盛大都是例子,台商不可忽略。第四、電子商務是新世紀兩岸連接的橋樑,台灣應將其作為策略發展重點。第五、要重用年輕人才,網路不是四、五十歲的人可以看得懂的,連KPCB這樣的矽谷老將都不得不認輸轉型。

鴻海/矽谷

鴻海最近一次與三家矽谷一流創投(包括NEA,DCM等)簽署MOU,將與其合作,由創投將先進技術移轉給鴻海,利用鴻海的平台將其商業化。

我們對此大表喝采。郭台銘董事長宣稱要從「製造的鴻海」轉型「科技的鴻海」已經多年,但一直沒有什麼突破,鴻海仍然被人認為是代工的廠商,只會衝營業額,壓低成本,從事水平式的規模產業整合。今年以來大陸廠區一系列員工跳樓事件,充分地暴露了鴻海的弱點,並且說明代工模式已經走到了盡頭。

值得令人警惕的是,鴻海並未和國內創投合作。台灣VC以往是帶動高科技產業成長,企業蛻變的火車頭,但是隨著國內投資環境的轉變、政府產業政策不彰、大陸投資限制、全球佈局緩慢,早已和產業完全脫節。中國大陸剛頒布「七大戰略新興產業」,企業和創投爭先恐後佈局電動車、綠能、互聯網和生物醫藥等新領域,政府全力配套,並以「創業板」資本市場作支撐,短期成長迅速。

在我們為鴻海慶幸的同時,是不是應該深刻檢討台灣科技自主創新的未來?

美傑華/第一

英國最大保險集團英傑華(AVIVA)和在台合資夥伴第一金控不合,要求分手,停止第一金人壽(原名第一英傑華人壽)的業務。保險局長黃天牧表示外資「不能說來就來,說走就走」,強調保險是長期經營,兩大股東必須繼續試著磨合,不能輕言離婚。

英傑華是在現任金管會主委陳裕璋在其擔任第一金控董事長任內和第一金合資的,不知這是否因為這會讓陳主委很沒面子,才不准其撤資?

我們堅決反對金管會的作法。第一、資金自由流動是一個國家開放的指標,只准進、不准退,還有誰敢來台灣投資? 第二、政府應該檢討為何外資保險公司紛紛要退出台灣市場,是否是經營環境出了什麼問題,而不是一昧要求「長期經營承諾」。第三、南山人壽出售失敗,雖有其背景及因素,已經創造了一個高難度的「退出門檻」,現在又來了英傑華個案,對外資心理會有不利影響。第四、我們要放棄對外國策略性投資者的迷思,金融海嘯後外資在亞洲是賣出方,陸資和PE才是未來全球的金主和主流投資者。

TDR/台灣佈局

大陸在港上市的地產開發商花樣年控股正式向台灣證券交易所申請發行1.2億單位TDR,且宣布TDR的集資淨額12億元新台幣將全數用於成立台灣子公司。花樣年將與台灣商用遊戲廠商泰偉,合作開發金門旅遊及渡假村。

花樣年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潘軍表示,台灣與大陸的經濟融合,已經成為兩岸發展趨勢,兩岸簽定經濟合作架構協定(ECFA)已更加有力地推動兩地經濟互動,花樣年因此看好衍生出的商機。

目前泰偉在金門有近2萬坪的土地,預計初期投入50億元資金開發、興建大型渡假村,明年可望正式動工,4年內建成五星級度假飯店、免稅購物精品商店、特色小吃與主題餐廳,及部分海島型度假設施。

本週另外一家中國大陸著名時尚運動品牌特步也宣布發行TDR,一半新股,另一半老股,由其股東凱雷私募股權基金提撥,總金額約8500萬美元。值得注意的是,特步此次發行的資金用途,也是要用於台灣展店,其代言人是台灣著名的男女歌星蔡依林和潘瑋柏。

由花樣年和特步的例子可以看得出來,ECFA對於陸資企業來台已經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大陸對台灣的興趣正不斷增加,而且逐步化為實際投資行動,TDR的開放更可讓陸企「台灣籌資、台灣投資」。台灣應該加速排除投資障礙,政府至今尚未公佈第二波陸資來台投資的產業類別,而經濟部和金管會的政策也有許多不一致的地方,應該藉著TDR的東風,儘速召開跨部會的政策協調會。

光線/米高梅

大陸三大非國有電影公司之一,光線影業(Enlight Pictures)總裁張昭指出,近來盛傳中資將入股好萊塢電影公司米高梅(MGM)的消息,並非空穴來風,是有根據的。

光線影業自2006年成立以來,四年內已經自行投資發行了24部大陸國產電影,總裁張昭表示,光線影業將打造Made in China的電影第一品牌。

今年上映的《唐山大地震》,對中國電影產業而言,是個史無前例的拍片模式。其仿效好萊塢電影產業鏈「投融資→製片→發行→上映→衍生商品」流程,讓每個流程環節中的各路人馬都賺飽。

《唐山大地震》票房收入超過人民幣6億元(約新台幣27億元),但不只如此,影片帶動的後續衍生收入更驚人,這也是好萊塢電影產業發展的秘訣,透過電影在全球上映,達到文化「出口」,相關周邊產品以及觀光效應。然而,《唐》片的成功也成為今後大陸電影發展標準。

我們的觀察如下: 第一、大陸不只強調硬實力,更加速發展軟實力和文創產業。第二、大陸文創影視發展將走向集團化、全球化,未來其文化輸出的影響力將如同韓國偶像劇一般,遍布亞洲甚至全球。第三、台灣現已成立文化創業基金,這是很好的開始,但是不要只是小打小鬧,應迅速建立商業模式,規模化產業化,才能在全球華人文化舞台占有一席之地。

復星/歐洲

中國復星集團(Fosun)計畫大舉進軍歐洲市場,對奢侈品牌、小型科技公司和學名藥產業展開投資;該集團董事長郭廣昌表示,公司正在深入討論3項領域的多個潛在投資目標,且任何一筆投資都可能高達20億美元。

郭廣昌表示,該集團正深入討論上述3個領域的多個潛在投資目標。而復星的任何一筆投資,金額都有可能高達20億美元,儘管初始的投資可能會限制在1億歐元(約合1.31億美元)到2億歐元之間。

據郭廣昌介紹,復星將特別關注服裝與鞋子品牌的投資機會,並計畫將醫藥業務擴展至歐洲,建立研發中心和分銷管道,也將投資學名藥產業,加強集團的新藥開發能力。

復星是中國大陸最成功的民營企業,今年上半年和凱雷成立了一個一億美元的「走出去」基金,希望到國外收購技術、品牌和道路,此次高調表示要投資歐洲。

值得注意的是,郭廣昌想投資的鞋子和服裝,也有很多台灣企業涉足,但是沒有看到什麼台灣消費類企業表示要收購國外品牌,只有高科技企業如宏碁比較積極從事海外M&A。歐洲名牌如歐舒丹和PRADA正先後到香港掛牌,品牌才是價值的泉源,而中國大陸市場正是機會。台灣企業除了自己建立品牌外,更要加速收購國際品牌,才能和大陸企業競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