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3日 星期一

黃金十年的金融機遇與挑戰

(全文刊載至銀行家雜誌6月號第18期)

馬政府提出「黃金十年」口號,推動許多大型投資和招商引資計畫,但是對於金融業並無特別清楚的願景,過去的口號比如說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和亞洲籌資中心距離現實已越來越遙遠,另外對於金融整併現在才提出來,但是並沒有很清楚的終極目標。政府對於二次金改的後遺症還心有餘悸,不敢宣誓大刀闊斧的改革,只能做局部的改善,選舉將近可能是另一個原因。金融和經濟是一體兩面,資本市場興盛程度更是國力的象徵,不能不特別重視。

金融海嘯之後,各國重新更加重視金融監理,以美國為例,「伏克爾法規」(Volcker Rule)重新界定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的分野,規定商業銀行不可以用自有資本從事太過於投機的金融交易活動。但是歐美金融海嘯的根源和亞州地區以及台灣並不相同,台灣商業銀行很少以高槓桿比率從事金融交易,所以沒有出現類似像雷曼或AIG的金融災難。現在我們應該探討的是:究竟應該 re-regulate(重新管制),還是 de-regulate (減少管制)。台灣的金融現況上是比較傾向 over-regulate (過度管制),未來主管機關對於管制尺度的拿捏分寸相當重要。

韓國政府正在積極設法出售大型公營金控Woori Finance Holding 的57%股權,總價高達56.3億美元,潛在買家是另一家公營金控KDB Finance Group(韓國開發銀行)。Woori 成立於2001年,是將1997-98亞洲金融危機時的幾家問題金融機構合併而成。KDB類似台灣的交銀,而Woori則有很強的零售業務基礎,雙方合併將成為足以站上世界舞台的巨型金控。另外KDB所屬的韓國第二大Daewoo證劵和Woori旗下的韓國第三大Woori 證劵合併後,將成為超越三星證劵的韓國第一大劵商。當然這種「公公併」的作法,也引起諸多批評,認為會使將來民營化更增加難度,但至少說明韓國主管當局推動金融業整併的方向。

除了韓國以外,新加坡也在積極推動金融新業務。前總理李光耀最近表示新加坡應該發展成為亞洲第二個人民幣離岸中心,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和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在全球和亞洲各地投資活躍,佈局金融產業入股花旗和UBS,雖然遭受損失但現已逐漸回沖。香港就更不用說了,已經成為亞洲第一的人民幣離岸中心,存款高達4500億元,而且迅速發展人民幣債劵市場規模,年初至今已有五十多檔人民幣債劵(點心債劵)發行,總額達450億元,發行公司包括大陸民企、歐美多國籍企業以及台灣公司如永豐餘等。另外,李嘉誠先生也以信託形式成功發行香港首檔人民幣計價的IPO,雖然成果不如預期,但至少是一大突破。總而言之,亞洲四小龍國家大部份均有突破性的金融發展願景與成果,台灣相對而言,表現最差。

台灣需要的是前瞻的定位和清楚的願景,目前政府措施都是比較技術層面和被動反應,缺乏主動出擊的大氣魄、大格局,對於兩岸議題更是裹足不前、瞻前顧後,既想要和大陸開展新關係,又想保持距離。我們認為台灣未來的金融願景有幾個關鍵字: 國際觀、區域競爭力、金融中心。在全球化洪流和人民幣國際化的趨勢下,亞洲會有新興金融勢力和區域金融中心,台灣縱使不能成為金融中心,也必須考慮在其他市場興起後自身的因應策略,不能只從台灣狹隘角度來制定政策,否則恐怕只會被更加邊緣化。

在制定台灣自身發展戰略前,我們應該注意幾個全球和亞洲的金融大趨勢: 第一、人民幣國際化。根據專家分析,2025年人民幣會和美元,歐元三足鼎立,成為全球三大重要貨幣之一。人民幣國際化是中國大陸長期重點國家戰略,有幾個發展階段: 從做為貿易支付貨幣、海外直接投資及籌資工具、到成為外匯儲備貨幣。中國大陸及歐美金融機構無不摩拳擦掌,探討如何迎接這個歷史的機遇,台灣包括央行和金管會的反應相對保守,雖然已有局部開放OBU交易人民幣的想法,但尚需要更完整的跨部會討論未來可以開放的業務程度與範圍。

第二、A股市場興起。如果將上海和深圳交易所聯合計算,A股還是去年全球最大的IPO籌資市場。A股市場的重要新發展包括創業板 (二板市場)、新三版(即台灣的未上市興櫃交易市場) 和國際板。由於A股市場本益比較高,創業板更動輒高達50~60倍,對於台商有致命吸引力。去年大陸台商企業有六家成功在A股上市,尚有更多公司正在排隊中,對於它們而言,集資多少和本益比高低不是重點,主要是為了市場知名度和打開中國內需市場。A股已逐漸成為台灣潛在上市競爭對手,主管機關不能視而不見,自我感覺良好。

第三、全球交易所整合和跨境上市趨勢。自今年年初起,全球證劵交易所開始前所未有的跨國整合,包括紐約證劵交易所和德國交易所合併、倫敦証交所收購加拿大多倫多交易所、新加坡證交所併購澳洲交易所(後宣告失敗)、以及那斯達克聯合ICE(洲際交易所)搶標競標紐約交易所(後由於美國政府擔心壟斷而告失敗)。亞洲交易所在這波浪潮中也不缺席,新加坡交易所甚至宣稱若能和港交所合併其願意做小,東京和大阪交易所正商討合併,韓國交易所則在二月以技術輸出方式入股亞洲最新成立寮國交易所49%的股權。韓國交易所主席表示”走出去”策略聯盟是大戰略,由於不太可能和歐美大型交易所談判,故挑選亞洲的”新興交易所”作為主要合作對象。不論如何,每家交易所都有其發展戰略,台灣的策略何在﹖四合一講了很久,現在已無下文,未來亞洲其它交易所透過策略聯盟有可能把台灣的第一和第二上市整碗端去。

另外一個重要的大趨勢是跨境上市,台灣的外企TDR第二上市雖然搶得頭籌,但是香港已急起直追並超越台灣。去年至今,已有內蒙古、俄羅斯、法國、德國、義大利、日本企業在香港成功上市,而且皆是以第一上市形式,涵蓋礦業、化妝品、精品等各行各業,接下來還有Samsonite(美國)、Jimmy Choo(英國)等全球著名企業絡繹不絕排隊中,香港已成為真正的全球IPO籌資中心,去年IPO集資總額達550億美元,大約是台灣的一百倍。台灣政府自2010年起推動「高科技及創新產業籌資平台」,我們認為在高科技部分或許還有機會,但是在創新產業推動力度明顯不足。

平心而論,TDR是台灣這兩年最亮眼的金融改革成績單,這要感謝朱雲鵬委員和台灣証交所的大力推動,TDR的成就超過HDR和SDR。但TDR最近發展已有遲緩,而第一上市亦進度更慢。雖然今年有很多第一上市案,但絕大多數是台商,純外企只有IML一家,如果一直強調吸引外資上市成功是自欺欺人,不像TDR是從台企發展到外企再到陸企,第一上市問題關鍵在於台灣的承銷制度沒有競爭力。台灣要成為平台,不能只有台商,要成為真正外企的籌資平台,主管機關應該深入了解問題出在哪裡。

第四、全球企業布局中國。十二五計畫不僅帶動大陸經濟,也吸引全球多國籍企業加速佈局中國,兩岸由於ECFA的簽訂,台商正掀起新一波的大陸投資狂潮。外資對中國直接投資會大幅增加,非常需要有中國佈局的跨境金融機構提供相關服務,並會選擇利用香港甚至A股市場集資。另外全球財務性投資者如私募股權基金(private equity)由於速度快及資金多,也會成為大中華地區另類資金主流。台灣金融機構在這波資金大洪流中,只要能夠擁有一小塊市場分流商機,就是不得了的利潤。我們不能只了解台商的情況,更要研究全球企業的大中華策略和資金流向。

第五、中國企業和資金走出去。中國大陸企業和金融機構現已進入「全球化」,浙江吉利汽車去年併購瑞典Volvo,最近瑞典Saab汽車又賣給中國大陸龐大汽貿集團。中國投資公司(CIC)現在已是全球最活躍的主權國家基金。其投資範圍包括黑石基金和美國投資銀行Morgan Stanley。台灣現在招商引資仍以有無中資作為標準先決前提(包括間接中資),遲早會面臨池塘越來越小,把自己逼上絕路的地步。

我們趕走外資PE、限制陸資赴台、並嚴格規範財團資金來源,這些都是和金融業發展基本原則把"資金池”變大背道而馳的做法,隨著台商大舉投資中國,台灣金融市場資金淨流出會越來越嚴重。

第六、亞洲金融業加速整併。新加坡只剩下三家銀行,但是李光耀去年還提議應該再整併成兩家,為什麼﹖因為一定要有規模才能走出去,才能發展新業務,發揮規模經濟,降低資金成本,並且在國際舞台策略聯盟。台灣今天比較有條件走出去的只有國泰、富邦、中信金等,但是規模在區域間還不成氣候,政府如果不下定決心以各種手段加速整併,台灣只會被全球化和區域化洪流無聲無息的淹沒。因為台灣的金融機構實在是太多了,如果單純靠市場力量,十年後台灣將會是亞洲最沒有競爭力的金融市場。整併不能只靠台灣人的錢,靠散戶資金更是天方夜譚。為了因應新版巴賽爾協議強化資本並拉高西進規模,今年14家金控半數要增資,金融業總籌資規模可能達2,000億元,難道金管會期待散戶有能力幫所有金融業的改革買單嗎﹖PE是全球都在用的整併工具,只有台灣把它放棄。

我們認為台灣未來「黃金十年」,應該有清楚的金融發展藍圖(road map),大陸的十二五計畫是五年藍圖,上海宣誓2020年成為全球金融中心是二十年願景,政府至少要端一些像樣的菜出來,並且要積極表彰自己的意見。「公公併」雖然見仁見智,但是很清楚很有guts,至少是一個減少金融機構的方法。我們認為台灣的金融願景有以下幾個重點:

第一、整合(consolidation)。政府要堅定不移的用多種方法、引進多元投資者達成整併目標,不要因為二次金改失誤而害怕提出新的整併時間表。唯有透過M&A,台灣金融機構才有走出去的籌碼和條件。ECFA拉高了台灣的遠見和格局,但這個格局應該讓整個產業及全民共享,而不是由少數財團所把持。

第二、大中華佈局 ( Greater China presence )。台灣是中國和世界的橋樑,面對中國十二五內需市場的發展、中國企業走出去、全球企業走進中國,在在說明台灣的未來發展戰略不能不思考中國大陸的角色,甚至要以中國未來影響作為政策設計出發點。人民幣國際化、A股市場興起、香港金融地位重創高峰對於台灣而言是重大挑戰,但也存在機會,需要政府更高層的決策的智慧,才不致經濟橫跨兩岸但金融卻在台灣原地踏步。

第三、減少管制 ( de-regulation )。台灣金融向來是重管制輕發展,影響甚鉅。我們並非建議所有管制都要放寬,但至少要注意兩個大方向: 讓台灣金融機構加速「走出去」,讓外資更有信心「走進來」。政府應該避免過度干預市場機制,比如說否決REITS或上市公司股東集體通過下市的決議,或是不允許外資保險公司退出台灣市場,這些都是嚴重打擊外資信心的政策。台灣政府官員的出發點是要保護小股東或者是保戶的利益,但是像南山的例子,遲緩的政府決策對於金融機構造成了重大不利影響。

我們應該多參考亞洲各國和中國大陸,為什麼別人能我們不能﹖為何中國大陸前五大保險公司中有四家是PE控股或參股,為何中國大陸國有銀行改制上市能那麼快那麼成功﹖難道別的市場投資人不需要保護嗎﹖難道台灣是亞洲金融監理的模範嗎﹖瑞士洛桑學院全球競爭力排行榜出爐,台灣名次今年升到第六,「政府效能」分數卻落後其它項目,值得警惕。

第四、亞洲創新籌資中心。台灣或許能夠成為高科技籌資平台,但是絕對沒有資格成為創新籌資中心,這對馬團隊正在推動的「全球創新走廊」核心施政方針是一大諷刺。台灣沒有資格成為創新籌資平台的理由是台灣的承銷制度太落後,上市所需時間遠超過香港、新加坡,連台商回台上市都遭遇嚴重瓶頸,更遑論吸引「外資」企業。全世界最佳創新企業集資市場是美國,速度快而且投資人可以接受創新的概念,即使企業還未開始賺錢,所以絕大部分中國大陸互聯網和新能源企業都到美國去上市。

台灣的承銷審批仍然是著重資產導向,而非商業模式導向,只要看政府的六大新興產業有多少企業成功上市即可見一般。另外,台灣應該加速和歐美成熟股市接軌,放棄以保護投資人父母官自許的思維,強調信息充份披露,加重承銷商責任,並要求投資人自負風險,否則一賠錢投資人就告狀吵閙,主管機關只好修改法規越改越嚴,這絕非長久之計。台灣需要打造具有競爭力的資本市場,承銷制度改革已到刻不容緩的關鍵時刻,唯有徹底改造才能留住台商,吸引本地和外國創新企業,成為亞洲除了香港以外的創新企業籌資平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