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5日 星期一

台積電 三人共治, 三星 BMW, 台中清翠園 BOT, 台流指數, 王品, 全日美 瑞典SCA

台積電 / 三人共治
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教授朱博湧2日表示,從台積電一次任命三名執行副總暨共同營運長的人事布局觀察,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在面對三星電子的競爭時,希望透過職掌輪調的共治過程,挑選出能提供客戶全方位解決方案、且具「戰功」的最佳執行者。

朱博湧表示,培養接班人是台灣企業面臨的重要問題。凡事有一體的兩面,有優點,也會有缺點。由於企業的CEO必須是能全方位思考、策略布局,同時要兼具有執行力的強項。於是,張忠謀將各有專精的研發、營運及業務三名副總,同列為新任執行長的候選人,並通過職掌輪調管理,進一步觀察及挑選出最適合的接班人。

朱博湧認為,這麼做的好處是,藉此讓三人更深入了解問題的本質,進而從過程中增進與過往不同的能力。過程中,樹立「戰功」者日後從賽局中出線接班,也更能服眾。然而,缺點是在接班人不確定時期,容易造成組織上的不安定,增加困擾。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積電這種安排並非什麼新創意,早在十多年前美國通用電器 (GE) 遴選接班人時,威爾許 (Jack Welch) 就是用這種作法。

第二、當時威爾許提拔了三個副總經理,包括現在的CEO Jeff Immelt,還有現在波音航空的CEO以及前Home Depot (後來去重整 Crysler) 的CEO。

第三、值得注意的是,為了讓選上的CEO能夠充分發揮,另外兩位CEO候選人在敗選後必須離開GE,以免讓選上的人不好發揮。

第四、Immelt是GE當時最年輕的候選人,選上的理由是他最有前瞻性,不只是一個cost-cutter。

第五、二十五年前,前花旗傳奇董事長交棒時,也是挑選三個人出來相互競爭,最後最年輕的候選人John Reed獲勝,因為他從事的當時方興未艾的消費金融 (Consumer Finance),而且又有IT的專長,事後證明這真的很重要。

第六、張忠謀上一次自認選錯了CEO,所以又跳出來重出江湖,但不會再有下一次,因為他已經高齡八十了,而且這樣子也不符合公司治理。

第七、強人之後的CEO總是很難再創佳績,包括GE在內,成績大不如前 (當然過去十年是美國經濟最差的十年),很少有人能夠找到更能幹的接班人,IBM是唯一的例外,葛士納 (Gersner) 將IBM成功轉型,浴火重生,接班人Sam Palmisano將其發揚光大,創造了第二個黃金盛世,以提供企業解決方案為主,聚焦「智慧城市」非常難得。

三星 / BMW
三星電子宣布,將和德國寶馬汽車(BMW)合作,提供技術發展電動汽車電池和車內軟體。三星SDI和德國博世(Bosch)在2009年合作開發鋰離子電池,並成立合資公司SB LiMotive,當時BMW選擇三星為Megacity Vehicle電動車生產計畫的唯一電池供應商。

IBK證券的汽車分析師安熙煥(音譯)說:「結盟對兩家公司都是好事,全球第一的晶片製造商改良BMW的車內軟體,可能會為三星帶來新業務。」

三星也和日本豐田汽車合作研發三星車款裝置的解決方案,把豐田的車內資訊系統嵌入智慧手機裝置。根據報導,兩項合作案將在今年第二季開始商業量產。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三星真是厲害,和全球汽車龍頭廠商之一共同合作電動車電池,跨入到下世代的高科技領域。

第二、企業應居安思危,不斷轉型,開發第二、第三成長引擎,台灣企業在這方面相對比較被動,以台積電為例,雖然可以說很專注,持續深耕晶圓代工,但是沒有在其它領域策略性佈局,現在將會面臨三星DRAM + NAND Flash + 晶圓代工三合一模式強大的競爭壓力。

第三、台灣企業跨入新領域的嘗試也多半不成功,如二十年前宏碁進入半導體領域,十年前廣達轉投資TFT-LED,和最近台積電跨足太陽能和LED。

第四、台灣企業的問題要不然就是搞得太大,一腳跨進資本密集的行業,等錢燒得差不多股東就沒有耐心了; 或者是沒有決心, 蜻蜓點水式的這裡那裡插花,當然不會有什麼結果。

第五、轉型投資和R&D一樣,要有長期性,每年撥一筆固定的預算長期支持,培養團隊、技術和市場,才能開花結果。

第六、日本和韓國人是世仇,但是三星也能夠和豐田汽車合作研發汽車解決方案,把豐田的車內資訊系統崁入智慧手機裝置,實在不簡單。其實這不是第一次,之前三星也曾經和Sony合作TFT-LCD,直到最近因為Sony財務問題才拆夥。

第七、許多全球大廠多想進入中國市場,台灣業者應該掌握自身優勢,多多和其合作,形成策略聯盟。

台中清翠園 / BOT
號稱台灣史上單一投資案規模最大的BOT國際招商案-「台中國際經貿綜合園區BOT開發案」,第一期的「清翠園」(Jade Eco Park)昨(1)日下午宣布招商,並舉辦投資人招商說明會,招商權利金底價為50億元,地上權年限為50年,每年地租約2億元,預計4月底前公告招商,第3季正式開標。比較特殊的是,「清翠園」將是首度開放中國大陸企業也可以參與投標的國際標。

「清翠園」國際招商案說明會由台中市市長胡志強親自操盤,委託單位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昨天共同宣布投資台中的時代來臨,第一期占地16.65公頃的「清翠園」開發案,將是有史以來台中市規模最大、甚至媲美台北市信義計畫區的大規模開發計劃,「一座機場,我們給予一個新生命,這在台灣前所未見。」

胡志強為了「清翠園」的國際招商,這兩、三年馬不停蹄在國內外進行招商,他說原本這是台中水湳機場占地254公頃,在遷建清泉岡之後,這塊市中心的處女地,市府決定重新定位、重新利用,規模之大,在世界各主要城市也有難有前例。

胡志強指出,目前市府經多次國際競圖後已全部定案,規劃開發為高度300公尺的「台灣塔」,估計投資60億元、世界第一座環保公園;另外3成開發為商業空間,包括650個房間的觀光飯店、大型購物中心、5,000個攤位的會議展覽中心。

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表示,國際投資人錢進台灣的時代來臨,從年初以來新台幣升值動能擋不住、台股上揚、商用不動產吸引各路外資法人蠢蠢欲動,即可一窺堂奧。光是上半年,戴德梁行經手的大型商用不動產投資案,就至少200億元以上。

顏炳立指出,敦化南路二段太子汽車敦南大樓交易案,都有外資法人進入最後緊鑼密鼓的洽購階段。目前,太子汽車敦南大樓有把握成交價上看92億元以上。 戴德梁行協理薛惠珍表示,至於台中「清翠園」BOT國際招商案,目前也有香港商正評估中;國內參與招商說明會的公司,包括上市櫃建商、金融壽險業以及觀光飯店業等,估計大約有100組。

台中市政府歡迎國內外投資人投標,中國大陸企業則在符合經濟部投審會已開放來台投資的陸資投資項目,即符合投標規定。

我們的看法:

第一、觀光服務業的確是台灣未來最有潛力的行業,大陸觀光客人數一年可以超過一千萬人,政府應大幅開放。

第二、從北到南,台灣都有許多值得投資的商用不動產項目,整個產業正在轉型,從製造業跨足到服務業。

第三、我們不確定中國大陸企業是否符合經濟部現有的台中開發區BOT外人投資規定,據了解,陸資仍不能投資商用不動產,我曾經為文呼籲政府應在這方面儘快開放,台灣不可能有足夠的資金支持所有大型投資項目的發展。

第四、台灣各城市非常需要有具有 "遠見" 的投資規劃,應想像十年後、二十年後的台灣,台中「清翠園」至少需有這樣的企圖心。

台流指數
為具體衡量台灣文化在海外發展程度,政院決在數位媒體中心計畫中,建構可量化台灣文化現象的「台流(台味)指數(Taiwan Wave Index)」,客觀評價各國的「哈台」現象與喜歡程度,做為訂定文創國際行銷策略參考。

相關官員表示,過去台灣均以產業觀點,強化產業產值,未來數位匯流趨勢形成後,政府發展數位內容及文創產業,要喊出「價值」,以強調MIT(Made in Taiwan)的品牌價值。

官員指出,數位媒體中心是利用資通訊科技,將傳統華文媒體進行變革轉型,可將出版、電影、電視、流行音樂、動畫、遊戲、典藏等內容,利用關鍵技術整合在一個平台,並結合雲端技術上傳或下載,業者未來可打造各種不同的媒體雲。

為打造華人媒體中心、甚至是亞太媒體中心,經部已向行政院報告,將仿效南韓訂定「韓流指數」,日本的「哈日指數」,英國的「欣賞指數」,訂定台灣的「台流(台味)指數(Taiwan Wave Index)」,名稱有待最後拍板。 官員指出,台流指數建立,可量化台灣文化現象,客觀評價各國對台灣文化喜歡的程度和受歡迎程,以利台灣了解產業發展現況,思考如何有效與國際市場連結,強化新的文化創造力量、MIT特色,提高文化國格。

以南韓輸出文創產業為例,哈韓策略有四部曲,一、造成大眾文化的流行;二、因此發展衍生性商品,例如製作DVD或數位化商品;第三階段,以置入性行銷策略,推銷韓國品牌產品,例如在偶像劇置入南韓三星、LG智慧手機等高科技商品;第四階段造成偏愛韓國現象,吸引外國人至南韓旅遊觀光。

官員說,日本也透過流行、內容、設計、美食、傳統、文化、旅遊及音樂等軟實力,輸出「酷日本」(Cool Japan)相關文創商品,使數位文創相關產品產值成長高出數倍。 官員指出,未來台流指數建立後,可交文化部、新聞局或觀光局作後續行銷台灣文創之工具,衡量影視、動畫、遊戲或流行音樂在海外發展效益,作為政策資源集中挹注重要參考。

我們的看法:

第一、這是一個很有創意的想法,既然有所謂的「酷日本」(cool Japan) 和「哈韓風」,為什麼不能定義台灣的流行指數?

第二、台灣過去都太硬體導向、生產製造導向,只是為別人代工沒有自己品牌,也沒有清楚的「自我形象」,「台流指數」可以矯正這個現象。

第三、行政院提到了「數位匯流」(Digital Convergence) 的趨勢,希望積極發展數位內容和文創產業,「台流指數」至少提供了一個大家可以聚焦的方向,不會很空洞,不知這要往哪裡去。

第四、但是政府還是要多聽民間的聲音,不要一廂情願天馬行空地規劃,而要真正掌握社會大眾對趨勢潮流的看法。

第五、同時台灣也應多聆聽外國人和中國大陸朋友的看法,有些文化的東西是跨地域的,但有些卻仍然會有歷史和文化的隔閡,像去年台灣搞出來的「少女仆街」活動,類似無厘頭表演,自己以為很好玩,卻被香港罵得體無完膚。

王品
興櫃股王、王品(2727)將於3月6日掛牌上市,昨(24)日是股票公開申購的最後一天,超額認購高達457倍,反映投資人對王品營運能力的高度期待。法人樂觀預估,王品2012年每股EPS有15元以上的實力。
王品已經公布2011年財報,稅後淨利7.72億元、稅後EPS為12.71元,每股配發11.2元的現金股息,配息率高達88%。由於王品在兩岸積極展店,今年總店數可望突破300家,法人樂觀預估,王品2012年每股EPS有15元以上的實力。

隨著掛牌上市日期逼近,王品股價近來漲勢凌厲,昨日成交價最高曾達500元,最後成交價465元,已擠下觀光股王、晶華(2707)的450元,成為「觀光股新股王」。

王品獲得投資人青睞、爭相參與公開申購的主因,不僅因基本面佳,最重要的關鍵就是「溢價套利空間大」。 券商指出,王品提出523張辦理公開承銷,自本月22日至24日辦理上市前新股公開承銷申購,3月1日電腦抽籤,每股公開申購價格訂為340元,以王品昨日在興櫃的成交價465元計算,「抽到1張等於現賺12.5萬元」!
 
券商表示,王品新股公開承銷,除了經常參加抽籤的投資人積極參與外,一些平常很少參加抽籤的投資人很早就來詢問,市場反應相當熱烈,久違的抽籤熱潮再現。

我們的看法:

第一、餐飲會是台灣創投 / PE 下一個投資的主流,特別是有品牌和商業模式的連鎖業者。

第二、目前一種投資模式是找尋有潛力的台灣品牌,以資本的方式協助其在大陸快速複製,並挖角引進有大陸連鎖餐飲經驗的團隊 (比如說麥當勞或肯德基) 比如說上海啟明創投投資「花蓮扁食」應快速在中國大陸成立快餐連鎖餐廳,就是一例。

第三、餐飲的估值已經炒得太高了,像王品2012年EPS 15元,興櫃交易價格卻漲到500~600元,是支撐不住的,一定會像85℃一樣衝到400元然後再下跌至合理價位。

第四、中國大陸較不鼓勵餐飲行業的上市,俏江南的A股上市已經觸礁,金錢豹則成功地在去年賣給私募股權基金,有概念的大陸餐飲業者或VC / PE不妨和台灣多多合作,尋找投資的新契機。

全日美 / 瑞典SCA
瑞典衛生用品業者SCA公司25日表示,已出價19億瑞典克朗(2.9億美元)收購台灣紙尿褲業者全日美公司,有助於SCA進一步打入新興市場。 SCA表示,這樁交易仍須獲監管當局批准;若是獲准,預計今夏完成併購。去年11月SCA曾出價收購喬治亞太平洋公司(Georgia-Pacific)在歐洲的衛生紙事業。

全日美約有900名員工,銷售知名「噓噓樂」嬰兒紙尿褲及「包大人」成人紙尿褲,據點遍及中國大陸、台灣與東南亞,2010年營收達16億克朗。
SCA說,若完成收購,在亞洲的地位將大幅增強;SCA視亞洲為優先成長市場。分析師指出,收購全日美可望使SCA取得廣大的經銷通路、強大的銷售組織,以及在中國與台灣的生產設施。

SCA總裁兼執行長約翰森(Jan Johansson)說:「亞洲可望占全球衛生用品需求成長的60%。收購全日美能使SCA在這個策略成長市場中創造成長好機會,並成為日本以外亞洲尿失禁照護產品的市場龍頭。」

近年SCA企圖重新定位為衛生用品集團,並在上個月宣布將以16億歐元(21億美元)出售包裝事業給英國DS Smith公司。

我們的看法:

第一、歐美業者積極進軍中國市場,M&A是常用手段,但很難找到理想的併購對象。

第二、台灣公司的被併購價值不斷增加,因為語言文化和中國大陸相通,而且在中國大陸既有生產工廠又有銷售通路。

第三、從這個觀念,台灣股市的投資價值,特別是民生消費產業,應該會更進一步的推升。

第四、即使不被外國企業併購,台灣企業也應該積極探討讓外資參股,或者和外商在大陸成立合資公司的可行性。

第五、財務性投資者如VC / PE,應大膽投資具有中國佈局的台灣民生消費企業,不管是未上市公司將來的IPO,還是已上市企業股價的表現,或者是未來整個公司被外資併購,都非常值得期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