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
繼近日美國商務部對大陸太陽能電池產品,提出的反傾銷及反補貼(雙反)高額關稅制裁,德國最大的太陽能組件製造商Solarworld也表示,公司計劃於今年中,在歐洲發起仿效美方的反傾銷訴訟。
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研究員蕭函即表示,美國「雙反」調查可能會引發連鎖反應,造成歐洲國家對從中國進口的太陽能零件進行類似的調查,這將給中國太陽能產業以致命一擊。
美國商務部當地時間本月17日宣布,宣布對配合調查的61家中國太陽能電池企業,提出31%至250%的高關稅懲罰,並將徵稅措施向前追溯90天。緊接著美國之後,德國最大的太陽能組件製造商Solarworld也宣布跟進,表示公司計劃於今年中在歐洲發起針對中國太陽能製造商的反傾銷訴訟。
目前,網易財經引述美國市場調研公司IHS市場調研機構首席分析師Henning
Wicht的談話指出,Solarworld的宣稱很可能只是單方面行為,短期內應不會引發歐盟的集體行動。
據悉,Solarworld 3月底已在德國提起訴訟,希望政府介入對大陸太陽能零組件產品的雙反調查,目前Solarworld等幾家德國本土公司已在與德國政府及歐盟協商,但當地政府尚未對此表態。
根據研究機構NPD Solarbuzz最新出版的年度太陽能市場報告Marketbuzz指出,2011年全球太陽能產業產值為930億美元,較前年成長12%。全球前五大太陽能市場分別為德國、義大利、中國、美國和法國,合計占2011年全球需求的74%。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大陸在全球太陽能市場的地位急速攀升,其市佔率年增高達470%,已從2010年的全球第7名快速竄升至去年的全球第3位。在產值方面,去年大陸和台灣的太陽能電池產出占全球電池片產出的74%,高於2010年的63%。
不過,因大陸2010年太陽能產品出口額達到305億美元,80%以上都是銷往歐洲,如歐盟也繼美之後,對大陸太陽能產品提出反傾銷及反補貼的制裁,中國太陽能企業可能面臨大規模倒閉潮。
我們的看法:
第一、全球太陽能正在興起貿易大戰,中美互相制裁的結果,將會是兩敗俱傷。
第二、美國、歐洲主要太陽能產品大廠近年紛紛倒閉,引起了政府關注,導致反反補貼、傾銷訴訟。
第三、中國太陽能企業的境遇也好不到哪裡去,無錫尚德和江西賽維的股價都創歷史新低。
第四、中國政府一定會支持太陽能產業的龍頭企業,但中小企業就只有等著關門,若能被整併還是幸運的。
第五、太陽能行也的泡沫化就如同互聯網行業2000年的泡沫一樣,會洗掉90%以上的市值。
第六、有些投資專家提到千萬不要投資中國做為戰略產業的項目,看來有幾分道理,「產業秩序」是高新技術行業投資考量的重要關鍵。
第七、台灣業者處境尷尬,短期雖然可能受惠一些中國大陸廠商的代工訂單,但是長期仍然缺乏經濟規模,技術、市場都不掌握在我們手哩,需要加緊整合。
東隆
美國手工具業巨擘史丹利百得(Stanley Black
&Decker,簡稱SBD)21日宣布,以每股41.05元公開收購東隆五金全數股權,併購規模36.95億元,東隆五金最大股東特力持有68.3%股權將出售,退出東隆,未來完成收購後東隆也將下櫃。
特力藉此交易將進帳22.77億元,處分利益約3,300萬元,昨天收盤價19.2元,上漲0.2元。東隆昨日以37.75元漲停作收,溢價幅度約8.7%,東隆近期股市交易價量逐步放大。法人評估,以東隆去年經營實績與淨值來看,特力賣出的價格合理。
史丹利百得來頭不小,前身史丹利有近170年歷史,是全世界最大工具產品製造商,2010年宣布併購同業百得(Black & Decker)後改稱史丹利百得,躍居全世界電動工具機、手工具、五金類龍頭廠,去年集團營收規模超過新台幣3,000億元,每年在亞洲採購金額約8億美元(約新台幣236億元),國內許多上市櫃電動工具機廠都是其代工夥伴,包括東隆。
據了解,SBD有意強化在亞洲的產銷,甚至打算設鎖廠,特力未來將專注在零售、貿易事業上,因此將東隆轉售給SBD,雙方可說是「郎有情,妹有意」,SBD與特力昨日在台北簽約,兩集團隨即南下嘉義向生產線員工說明。
特力2006年11月以21.78億元吃下滙豐銀行握有的東隆五金約68%持股,經過5年多經營,昨日決定轉手,將東隆出售給東隆最大客戶史丹利百得,收購完成後,東隆將下櫃。
特力協理張明仁說,該併購案照規定在80天內公開收購完成,期間遇上東隆除息,若含配息現金1.8元在內,每股交易價格約42.85元,溢價幅度超過一成。張明仁說,2007年投資東隆,粗估每年投報率約15%。而若從2007年算到2011年,東隆稅後共賺進逾13億元,5年貢獻特力9.09億元獲利,配息穩定,整體投報率40%以上。
特力集團總裁何湯雄表示,將東隆五金股權全數賣給史丹利百得,主要是特力將專注在零售、貿易領域,史丹利百得原本打算在亞洲設廠,如果成為東隆競爭對手,勢必衝擊東隆訂單,透過此出售案,可以創造特力、史丹利百得、員工股東三贏局面。
東隆最大客戶就是史丹利百得(簡稱SBD),在美國已經是第1大,這幾年積極要來亞洲發展,有意自己建廠,但它如果自己蓋廠,對東隆及整體製鎖產業的衝擊預估將不小,近年,特力積極轉型,鎖定在零售、貿易兩大領域發展,生產事業交給更專業的團隊,發展可能會更好,雙方陸陸續續談過很多次,去年11月開始密切洽談。
我們的看法:
第一、這是近幾年少見的美國公司在台灣進行的大型上市公司併購案,上一次上市公司被美國併購要追溯到六年前Jabil收購手機殼製造商綠點。
第二、東隆最大的客戶就是史丹利,史丹利計劃到亞洲蓋廠,這代表了美國企業策略的改變,以往美國企業都是將生產製造外包給別人,現在卻要自己設廠,當然這有利於垂直整合和管理,不過也代表了美國企業將來會重新關注製造這一塊,以強化自身的競爭力,這正是歐巴馬所倡導的新戰略。
第三、東隆本身沒有什麼選擇,如果不賣給史丹利,就會失掉這個最大的客戶。
第四、2005年製鎖大廠福興也被美國最大客戶英格索蘭
(Ingersoll-Rand) 收購,看來在五金和工具機這一塊台灣是有相對競爭力的。
第五、特力本身扮演了「類PE投資者」的角色,2006年從匯豐銀行直接投資部手上買下東隆五金持股,經後五年持股,再賣給美國大廠。特力當初收購就是為了轉型,因為本身是大貿易商,希望透過收購製造事業加強垂直整合,現在再賣出去,是不得已的選擇,但至少財務上沒有損失。
第六、特力當年買東隆花了21.78億元,現在賣給特力可以收回22億,可見本案估值根本就是以大股東收回成本的原則來設計的。
第七、台灣主管應該敞開大門,開放更多歐美大廠來併購上市公司,台灣經濟需要轉型,許多企業單靠資本市場的手段無法轉型,已經玩不下去,勢必走向M&A和產業整合。
第八、台灣傳統的OEM代工模式已走到盡頭,全球各行各業都在整合,很多行業發展到最後只剩下二、三個龍頭廠商,所以台灣代工廠的客戶集中度會越來越高,鴻海現在1/3的收入都來自蘋果。歐美客戶即使不像史丹力這樣併購代工廠,也會考慮加強代工夥伴的關係,所以將來台灣代工廠不是不可能有國外客戶的策略性參股。
私募債劵
深交所昨日晚間公布《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企業私募債券業務試點辦法》,提供未上市的中小企業以非公開方式發行公司債券,將有助於提升大陸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21世紀經濟報導,中小企業私募債券最快預計在6月份進行首批試點發行,市場預期,首批私募債券可望在浙江省發出,像是麗水和溫州等地的中小企業亟需融資,《辦法》對前述公司無疑是救命稻草。
和民間借貸相比,中小企業私募債券較受企業專注,除了能解決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也能解決中小企業被迫借高利貸的問題。中小企業債券發行對象為房地產和金融業以外的非上市公司,債券發行利率不得超過同期銀行貸款基準利率的3倍,且發債期限在1年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辦法對發行人沒有淨資產和營利能力的門檻要求,代表中小企業私募債券是完全市場化的信用債券品種。為了控制風險,《辦法》要求發行人必須設立償債保障金機制,以保障投資者權益,同時對參與私募債券投資者進行管理,投資者應簽署風險認知書。
深交所負責人指出,中小企業私募債券的推出,將強化金融與中小微企業有效對接,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提供新的途徑,也可望為資本市場創新注入新的活力。
此次試點將房地產業排除在外。中國證券業協會證券資信評級專業委員會委員周沅帆對此表示,主要是大陸政府對房地產調控越趨嚴厲,且大陸總理溫家寶日前再次強調穩定房地產調控政策,因此,國家調控讓房企無緣發行中小企業私募債券。
目前首批中小企業私募債券試點設定在浙江、江蘇、北京、天津、上海和深圳等6個中小企業集中區域;而中小企業私募債券發行將由證券公司承銷,約有10家券商可望獲得中小企業私募債的試點資格,已有多家券商開始準備中小企業私募債券業務。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中小型私募債劵是中國大陸資本市場突破性的創新,值得關注。台灣主管機關過於保守,在可見的未來都不會開放這種商品。
第二、歐美之前有所謂的垃圾債劵 (Junk Bond) 市場,好聽一點的名字叫做高收益債劵 (HighYield Bond),二十年前帶動美國LBO併購的熱潮,近年來已經不再是主流融資工具。
第三、中小企業私募債的推出代表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已經到了不可忽視的地步,需要大力用以創新的手法予以解決,最近溫家寶總理宣布開放溫州民間借貸試點也是相同的考慮。
第四、由於對發行人沒有最低營利的要求,中小企業私募債市完全市場化的商品。大陸的游資過多,沒有適當的去處,與其只讓信託公司發行高收益但也是高風險的信託商品,倒不如陽光化,開放資本市場集資的新渠道,中國證監會的考量相當高明。
金融整併
4年前政黨輪替,金融業界本希望看到更多新氣象,但期待恐落空,特別是金融整併幾乎陷入停滯。根據業界統計,從民國93年9月迄今,國內市場共有45件金融整併案,其中馬政府上台之後與銀行有關的整併案幾乎「掛零」,在僅完成的12件個案,只有一件慶豐銀行出售案與銀行有關,顯見馬政府金融整併政策,幾可說完全陷入停擺。
換黨執政之後,國內金融整併幾乎是完全停擺;業界高層指出,台灣金融業以銀行的overbanking問題最為嚴重,所謂金融整併以銀行最為重要,但馬政府上台之後,這一塊卻完全荒廢掉。
高層也直言,近來市場利率殺價競爭之風熾盛,上周五金管會、央行、財政部才開過三方聯席會議謀求解決之道,卻不知政府對金控、銀行的整併推動怠惰,才是始作俑者。
另一個更嚴重的問題,是國內業者因整併停滯無法壯大,未來受限於規模將更走不出台灣;在金融業資歷將近20年的業界高層人士感嘆,當年國泰合併世華銀行、富邦合併北銀並合組金控、中信併萬通,台新併大安,這些合併案奠定這些金控現在的市場優勢地位,而現在就在金融業者積極爭取赴大陸另闢新天地的當下,國內金控不論是資產或淨值規模更有必要擴張,整併是最能一步到位的途徑,但自從馬政府主政以來,金融整併政策就好像斷了線一樣,業者只能困坐愁城,不知何去何從。
不具名的金控大老指出,「二次金改」因為前總統陳水扁的貪污案而遭污名化,「但整併這條路是對的!」這名金控大老指出,民進黨執政時期至少還完成台銀併中信局、合庫併農銀、中國商銀併交銀合組兆豐金控等公股整併案,另外還推動了台新金併彰銀、兆豐金併台企銀,雖然後兩者之後並未成功,但至少可看出有把金融整併政策「當一回事在推動。」
金控大老轉而批評,馬政府太鄉愿,碰到工會反彈就退縮,其實公股金融機構在市場上的佔有率超過半數以上,就算市場上的確有公股銀行來配合政策執行,或是安定市場信心,「但家數太多,的確有整合必要!」
因此連外資均看淡金融業的獲利前景。根據一份法人出具的近4年外資股權變動統計顯示,若從97年5月18日迄至上週五馬總統正式上任前1個交易日的統計來看,4年來15家金控總市值不僅沒有增加,反而大幅縮水1兆1899億元,平均1家金控市值縮水近800億元,幾等於吃掉近1家金控資本額。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銀行到現在還有40多家,2,300萬人口如何能夠支持那麼多銀行。
第二、銀行殺價競爭嚴重,政府要整頓,總算是找到了問題的根源,就是銀行家數過多,若不正本清源,銀行惡性競爭還會繼續下去。
第三、馬政府在第一任期內,為了避免「圖利財團」,將所有的銀行整併停擺,說明他根本不了解金融業,造成了今日的窘境。
第四、財政部劉憶如部長除了推動證所稅以外,可以多花更多時間在銀行整併上。
第五、銀行的整併並不容易,員工權益是大問題。之前我在寶來集團服務時,將華僑銀行賣給花旗,關鍵就在處理員工抗爭,軟硬兼施,最後才談成。台灣公營行庫整併肯定挑戰艱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第六、外資PE原先對台灣金融業有熱情,但在金管會嚴格管制下,現在已退縮,而且恐怕連 "退出" 都有困難,元大、富邦放棄收購凱雷投資的大眾銀行就是一例。
第七、陸資對台灣銀行有好奇心,政府應儘快放寬5%的陸資持股限制,實在太荒謬,極不現實。
第八、馬政府遇反即縮,人民已經看透他的弱點,未來馬要再推動什麼改革肯定有困難,大家只要不斷地鬧,再動員媒體,馬政府的運轉機器就癱瘓了,而劉部長也因為證所稅元氣大傷,不知是否還有力推動金改,我們對台灣公營銀行的整併前景並不樂觀。
上藥
21世紀經濟獨家報導指出,因為併購案存在重大財務造假問題,上海醫藥被大陸證監會和港交所調查,導致23日上藥H股盤中一度狂瀉35%,比當初在港上市的發行價下跌逾60%,A股則以跌停作收。
不過,上藥昨晚發布公告,澄清該公司沒有收到證監會或港交所的調查通知,且旗下公司的會計處理符合準則,媒體報導內容並不屬實。報導指出,上藥去年5月登陸港交所,募得資金超過港幣152億元,及時為上藥資金輸血。當時上藥董事長呂明方高調開下「支票」,集團公司股權持有者的合併盈利將不低於人民幣21億元。也是這番實現高盈利的承諾,為上藥的財務造假埋下伏筆。
一位上藥在職高管指出,上藥在登陸H股後的兩次重大收購案存在嚴重的財務造假,目前已被證監會和港交所調查。為了實現高盈利,上藥看準抗生素商機,在去年9月收購新亞藥業,並對投資者表示淨利上看人民幣1億元。不過,後來卻受到大陸嚴格管制抗生素濫用問題,導致企業面臨困境。達不到業績目標的新亞藥業,上藥只好透過會計漏洞,以現金輸血補足其所賺利潤,輸血金額約為人民幣4,000萬元。
當時大陸從事抗生素生產的業者普遍虧損,新亞藥業的利潤一度引發市場懷疑。
此外,今年4月,上藥以子公司新亞藥業收購另一家子公司新先鋒的無形資產,包含專利、專有技術和商標等,但是收購過程中,上藥只按照普通資產收購程序揭露簡要訊息,對業務資料、產品資訊及財務資料均無公布。
消息人士指出,新先鋒去年虧損額達人民幣1億元,卻沒有公布相關資訊,令投資者難以判斷這項交易對上藥前景的影響,也為該公司操縱利潤提供空間。財務造假的負面消息一出,造成上海醫藥昨日A股和H股均重挫。H股一度狂瀉35%,收盤挫24.34%,報港幣9.11元,去年上市發行價為港幣23元;A股摔至跌停,報人民幣10.75元。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中資財務造假的旋風從美國到新加坡,現在又到香港。
第二、上藥案和過去其它的案件不同,因為它是國營事業,國營事業照理說應有一定的公信力。
第三、醫藥版塊是市場投資人追逐的寵兒,上藥因此得以享有極高的本益比 (市盈率),所以上週H股盤中狂跌35%並不意外,而且有可能將其它中資醫藥類股的估值都拉下來。
第四、這說明傳統的包裝上市已經行不通,企業賺多少就是多少,絕對不能打腫臉衝胖子,更不能為了上市而美化財務報表。
第五、香港證監會正在大刀闊斧進行改革,兩個月前對台資企業洪良上市資料造假案下重手,除了罰以重金,承銷商也被永遠吊銷保薦人執照,相信這一次對上藥也一定會殺雞儆猴。
自由行
從事旅遊業近20年的大陸「華遠國際旅遊公司」首席執行官曾松表示,台灣美食享譽國際,人民親切有禮,到台灣有回老家的感覺;陸客自由行吸引力極強,預估下半年自由行是上半年的1.8倍,明年成長更上看3倍。
華遠旅遊是大陸旅遊百強企業,曾獲北京10大出境遊旅行社頭銜。去年承辦大陸居民赴歐洲遊近6萬人次,占公司業務50%。
提到陸客自由行,曾松表示,兩岸語言、文化相通,台灣保存完整中華文化,是吸引陸客的主因;台灣人民友善好客,文化氣息濃厚,加上醫美服務成熟,市場前景可期。
曾松也說,台灣旅遊環境還能再提升,尤其在購物消費部分,可考慮擴大設置免稅港,或將金馬打造成免稅島,拉動消費力度。
我們的看法:
第一、自由行將帶動大陸觀光客來台的整體數量,而且成倍增趨勢,就如同當年對香港的影響一樣。
第二、大陸觀光客到台灣和去香港有所不同: 香港只是購物,台灣還可以體驗中華文化,享受醫療美容服務,以及發展許多不同的新領域,比如說企業高管可以進行學習訓練等。台灣的旅遊商機無窮,尚未充分開發,現在正是大陸企業投資的大好時機。
第三、台灣的觀光業除了部分旅館外,大部分都未和資本市場接軌,沒有上市,缺乏規模,在這部分有很大的整合和規劃空間。
第四、如果有心人士能夠打造產業整合平台,不但可以引進大陸及國際資源,而且還可整合台灣中小型業者。
第五、台灣觀光類股現在仍享有較高的本益比 (市盈率),為資本市場提供了誘因及良好的條件。
臉書
社群網站臉書(Facebook)上市一周來,股價跌逾16%,且備受IPO當日那斯達克交易系統故障問題的後續餘波所擾,不只讓更多投資人對股市失去興趣,也對IPO市場造成打擊
彭博資訊報導,臉書18日上市後,短短5個交易日股價挫跌近13%,超越明富環球(MF Global)下跌10%紀錄,創美國近10年來規模最大的幾宗IPO案最初5個交易日最糟表現。
許多人原本認為,臉書IPO案將帶領網路業重現網景(Netscape)1995年上市時引發的IPO熱潮,加上近來市場頻傳商業模式仍不明確的科技新創企業獲得大筆注資,都加深下一波產業榮景即將到來的期盼。但臉書的上市表現讓這種憧憬驟然破滅。
消息人士透露,美國證管會(SEC)已對那斯達克(Nasdaq)展開調查,以了解那斯達克日前處理社群網站臉書(Facebook)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時,是否違反交易的技術規定。
臉書18日在那斯達克上市當天,因為交易系統故障連連,延後30分鐘開盤,且接下來的兩個半小時間交易員一直無法得知是否下單成功,讓那斯達克顏面掃地。券商已對那斯達克提告求償;華爾街4大造市者預估因此損失1.15億美元。
我們的看法:
第一、臉書IPO的規模從50億元增加到150億美元,照說是供不應求,為何結果如此之差? 承銷商完全沒有任何藉口。
第二、所有人都在投機,想撈一把就閃人,沒有人在真正投資,說明現在市場氛圍是很脆弱的。
第三、華爾街的承銷商實在是太貪婪了,為了賺更多的錢什麼消息都放得來,摩根史丹力罪不可赦,當然投資人貪婪又是另一面,一窩蜂想套利,一個巴掌拍不響。
第四、那斯達克此次系統出問題,更是火上加油,臉書計劃轉往紐交所上市,看來是轉移注意力的手法,把更多的錯加在交易所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