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4日 星期五

兩岸應攜手加速金改

台灣銀行家雜誌 5月號  作者 :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  黃齊元
       
         過去十年,中國大陸在金融改革上取得長遠的進展,最主要的成就是2003年以來先後完成主要大型機構財務重整,四大國有銀行均引進外國戰略投資夥伴並公開上市,在金融海嘯時期扮演了穩定經濟的重要力量。在資本市場方面,亦透過股權分置改革活化國有股的流通,同時推出創業板帶動戰略新興產業快速發展。

        大陸的銀行金融改革雖然值得肯定,但也有許多衍生的問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國有銀行壟斷資源,坐享暴利,ROE高達15%以上,放款對象主要以大型企業為主,金融海嘯後甚至有新一波的「國進民退」,然而在同時中小企業卻處境艱難,嗷嗷待哺,無法取得融資,問題之嚴重已不能再依賴國有銀行來改善,而必須透過新的金融體系再造,大量引進租賃公司、小額貸款公司和擔保公司才能達成改革目標。

        在此同時,我們可以感受到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正在加速,大陸最近取消對於人民幣匯率浮動的限制,就是一個明證。配合中國經濟的高速成長和大陸企業走出去海外發展,人民幣國際化改革將帶動許多新發展,包括香港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點心債市場快速成長,以及繼續開放「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 制度促進人民幣回流等,連台灣央行也積極爭取兩岸貨幣直接清算,希望成為另一個人民幣離岸中心。

        大陸新一輪的金融改革有幾個方向,第一是「國際化」(internationalization)。人民幣國際化當然是主軸,大陸將會逐步解除資本帳管制,擴大跨境資本流動,兩岸人民幣跨境結算所衍生出來的貿易融資和直接投資有龐大商機,但台灣宜按步就班,切勿操之過急,只要相關配套措施到位,市場達到一定經濟規模,兩岸人民幣直航自然會水到渠成。第二是「自由化」(liberalization),除了匯率,利率的自由化也是重點,唯有在一個競爭的環境,企業才能享有合理的資金成本。第三是「創新化」(innovation)。大陸對於新型民間信貸機構的開放即為一例,希望能積極開拓更多中小型企業的融資渠道; 最近開放個人以人民幣投資海外的政策,則屬於合法導引龐大民間游資的試點。由此可見,中央不僅是要改革現有銀行體系,也計畫將非銀行地下金融體系合法化。這些均說明中國大陸金融體系改革已邁入一個新境界,有非常明確的目標和階段性方針。
  
        四月中,深圳宣布一系列大陸政府支持的金融新方案,包括深圳將與香港試點展開雙向跨境貸款,利用香港低成本人民幣資金,支持深圳「前海」地區發展,並爭取前海地區企業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劵。其次,深圳將設立戰略新興產業國家級創投母基金,積極爭取跨國公司在深圳設立內部資金集中管理機構,並將推動建設深圳前海股權交易所,成為全國有影響力的區域性場外交易市場。

       深圳的金改有幾個重點,第一是加強和香港人民幣業務的聯繫。香港缺乏像台灣多元的實體經濟,所以需要有更多政策協助,才能促進人民幣跨境流動,深化其離岸人民幣中心地位。第二是結合產業發展和金融資本,利用金融手段促進深圳產業創新升級。第三是透過場外交易市場增加中小企業融資渠道。

        鑒於以國有銀行為主的銀行體系不能滿足中小民營企業融資,大陸國務院總理溫家寶328日宣布設立「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宣示鼓勵民資設立小微企業貸款公司和村鎮銀行,支持租賃公司等非銀行金融機構,打破壟斷。大陸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表示,將「減少管制、支持創新、鼓勵民營、服務基層、支援實體經濟、配套協調、安全穩定」。另外,將允許溫州開展個人境外直接投資試點,為引導資金外流開闢一條出路。

        溫州金改的意義非凡,這是透過金融創新面向「小微企業」,打造整個新的小微融資 (Micro-finance) 生態體系,從小額貸款、擔保公司、債劵市場、股權投資,創造多層次金融服務體系。台灣過去在中小企業信保上有很多經驗,值得大陸參考。

        去年大陸通過 「廈門市深化兩岸交流合作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提出建設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二月中 「廈門兩岸金融中心城市設計概念方案」 審核通過,廈門兩岸金融中心開發進入全新階段。廈門「總體方案」是大陸對台金融合作的重大改革創新,強調 "先行先試",包括促進總部經濟、成立兩岸產業基金、打造兩岸金融中心等。如果說深圳是大陸連結香港的橋樑,廈門就是台灣對接大陸的門戶,值得台灣金融業關注。

        由深圳、溫州和廈門一系列措施可以看得出來,大陸金融改革正由中央擴及地方,對於創新有極大的魄力,但是會由地方試點開始逐漸推廣,涵蓋小額信貸、場外交易股權交易所、利率自由化和人民幣國際化等。台資金融機構其實有非常好的機遇: 第一、小額信貸本來就是台灣經濟和金融機構的強項。第二、大陸給予台灣極優惠的政策,甚至計劃學習台灣經驗帶動大陸金融改革。第三、台灣正在積極推動人民幣離岸中心,希望發展各種人民幣理財商品。第四、台灣資本市場也需要新的成長點,台灣櫃買中心興櫃市場早已成為大陸「新三板」場外交易學習對象,如果未來兩岸能夠合作甚至有可能打造「大中華人民幣中小企業上市平台」。

        台灣自從「二次金改」後,對於金融改革就避而不談,而所謂的金改也只限於銀行間的整併,對於更創新、更具有革命性的題目比較迴避。最近政府推動「兩岸特色金融業務」以及發展「以台灣為主之國人理財平台」是一大突破,但是台灣還可以做得更多,包括積極開放陸資參股台灣金融機構,先成為戰略夥伴,然後再在大陸合作成立租賃公司、擔保公司或小額信貸公司; 兩岸也可以合作離岸人民幣交易所,建立股權交易平台;更可以攜手成立人民幣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扶植小微企業,共同發展戰略新興產業或收購海外企業,開拓全球市場。

        總而言之,台灣要借鏡大陸,積極面對金改議題,並且將台灣特色融合到大陸金改潮流當中,共同推廣金融創新,必能創造兩岸金融機構的雙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