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
鴻海集團高階主管參訪印尼,未來5至10年將在印尼設廠生產手機、電子書、平板電腦與智慧型電視,估計投資總額達100億美元。鴻海集團發言人邢治平昨天證實,集團高階主管正在考察印尼的投資環境,但董事長郭台銘並未隨行,鴻海也還沒做出任何投資決定。
邢治平也表示,這次鴻海的高階主管率團考察印尼投資環境,印尼官方以最高規格接待,考察團見到工業部、商務部、投資委員會等相關官員,彼此交換了意見。
外電報導,鴻海子公司富士康將在印尼興建組裝廠,預定12月動工,最快2013年7月啟用量產,初期生產手機產品,年產能可達300萬台。
對此,邢治平說,印尼人口2.4億人,光是進口手機數量就高達400萬支,倘若鴻海能取代進口需求,在印尼直接生產、製造、銷售,將帶來更多利潤,也將提升印尼的產業結構。
邢治平說,鴻海著眼於印尼廣大的內銷市場,除了手機,電子書、平板電腦、智慧型電視也是開發投資的重點,但目前確切商貿內容,雙方尚未談妥。
邢治平說,郭台銘7月時曾親赴印尼考察,與印尼經貿官員會談,這次鴻海高階主管團出訪繼續協商相關事宜,像是市場拓展、合作與生產加工模式等,「必須多花一點時間討論合作細節,才能引進高門檻的技術科技到印尼。」
邢治平說,鴻海參訪團今天回國,考察與交流結果都會匯報給郭台銘,未來再持續與印尼官方討論合作事項,不過確切投資金額、投資時間,都還未定。
我們的看法:
第一、印尼是東南亞資源最豐富也最有潛力的經濟體之一。
第二、鴻海已進入巴西市場,所以進入印尼也不足為奇,鴻海是台灣唯一真正全球化的企業。
第三、鴻海雖然有勢力,但不一定什麼都要用自己的錢,應該懂得和PE結合,多多利用他人的資金。
第四、印尼最大的價值不是作為生產基地,而是國內市場。東南亞其它國家如越南和緬甸人工成本可能會更便宜,但沒有像印尼這樣龐大的市場,適合平價手機以及評價電腦的推廣。
台積電 / 茂迪
茂迪(6244)虧損累累加上昨股價新低,外界關心台積電(2330)對投資茂迪是否改變?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昨首度表示:「和茂迪策略性目的已達到,未來將當成金融性投資,會選擇時機出脫股票。」但強調不是現在。
台積電2009年每股82.7元入股茂迪2成股權,但昨股價收28元歷史新低,加上茂迪剛公布上半年淨損32.25億元,外界估台積電投資茂迪帳面損失近40億元,恐拖累台積電獲利。
張忠謀昨出席國科會科技諮議會議後表示,不清楚帳面損失如何,要回去計算,但與茂迪策略性目的已達成,未來台積電與茂迪將轉為投資關係,不排除適當時間處分茂迪股權。此說法震憾市場。
微驅科技總經理吳金榮認為,茂迪在多晶矽領域技術並未特別傑出,加上市場成熟後,估台積電可能認為前瞻性不夠、半導體製程優勢也未在茂迪身上顯現,同時,台積電本身在薄膜領域擁有自有技術,未來進展機會較多晶矽大,是萌生退意的因素之一。他指出,太陽能景氣明年有機會回升,2014年有機會成長,台積電若要賣茂迪持股應有「逃命點」,但若考量回收投資成本反而可逢低買進,或許更易攤平成本。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積電的作風是很美國式的,短期績效若沒有達成,就準備停損出場。
第二、張忠謀董事長要和韓國三星決戰,又要拿蘋果決戰,理論上是應該專注。
第三、但是台積電難道會在乎這40億的帳面損失嗎? 郭台銘投資夏普幾百億的帳面損失都能處變不驚,張忠謀董事長為什麼要這樣沉不住氣?
第四、台積電做為台灣最大的企業,應該樹立M&A的榜樣,結果非但沒有,還異常的短視,急功近利,相當令人失望與不解。
第五、張忠謀董事長不是一個好的領導者,因為他沒有培養好的接班人,不是說他不能幹,而是他不懂得適時放手。
第六、假如這一季的台積電業績表現不佳,外資選擇將台積電股票殺光,不知道張董事長會怎麼想?
私募股權
被列為全球資本市場「發展度」參考指標的「全球創投暨私募股權國家吸引力指標」(The Global
Venture Capital and Private Equity Country Attractiveness Index),2012年全球排名出爐,台灣排名第19名,較去年的27名躍進。 其中,美國拿下全球創投暨股權投資最佳市場,加拿大和英國分別名列第2、3。至於亞洲的日本、新加坡和香港,排名分別為第4、5、6,其中香港是從去年的第16,大幅進步至第6名。
這項指標是由全球10大MBA名校、歐洲IESE商管學院財金研究中心調查,自2007年來,今年已是第6年,主要調查經濟活動、資本市場深化、稅賦、投資人保護與公司治理,人力與社會環境,和創業文化與交易契機等6個領域。 該計畫主持人IESE教授Alexander Groh表示,每年調查的國家數目都在增加,今年已含蓋116個國家,目的是要讓法人投資者能明瞭,創投及私募股權基金在資訊充足、有相同基礎的比較條件下,如何挑選資金適合進入的市場。
就指標的各子項目來看,台灣今年排名進步的項目,其中包括市場信用度自29名進步到21名,銀行逾放率從62名跨前到36名,資產安全度從20名前進為19名,此外還有併購活動增加,資本市場深化、健全,總體經濟規模成長、失業率下降。 至於排名不佳的子項目,例如IPO市場成長停滯在第10名;公司治理從2011年的全球第40跌到第51名,分數也只有合格邊緣的61.6;鼓勵創業的稅賦優惠及相關法規排名,更從去年的28掉到今年的31,落後排名27的大陸。
台灣在2012年全球創投暨私募股權國家吸引力指標的名次大躍進,中興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教授林盈課表示,台灣「小而美」的企業散布在中、南部各地,只要具產業背景的財務專家可扮演天使創投金主,就能讓台灣創新活力再活起來。
林盈課表示,就創投資金投資後退場的活絡性,台灣股市僅次以色列和愛爾蘭等少數市場,在全球名列前位,但是弱點則是台灣的回報率低於美國;此外,台灣企業資本規模不夠大,讓私募股權基金併購案有限,也影響台灣的整體排名。
新加坡管理大學應用財務管理系客座教授康榮寶認為,台灣改善較顯著的子項目多集中在金融機構的財務體質改善,這些主要來自金管會強化銀行資本健全的管理,但與創投直接相關的IPO市場活力和台股交易量排名進步有限,顯示「資本市場健全,但創投資金真正能引導創新的功能不見了」。
中華民國創投公會秘書長蘇拾忠認為,台灣沒有私募股權業,不能和國際比較;台灣創投業自2006年衰退至今都沒有改善,儘管台灣創投暨私募股權業的全球排名進步,事實上無論創投或股權投資,都無法吸引本土投資人和外資。
他指出,創投等直接金融市場在台灣已經失去吸引創業的意義,在公司法不健全以及高稅賦等劣勢之下,新一代的台灣創業新手,多數把新設公司登記到海外的享有稅賦優惠的免稅天堂。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私募股權排名上升應該和資本市場有一些關係,前二年資本市場開放TDR以及外國企業來台上市櫃,對新創企業是有幫助的。
第二、但由於政府法令的保守以及來台上市公司的良莠不齊再加上證所稅等因素,預計今年外國公司上市數目應該會減少。
第三、對外國PE而言,台灣是可以灑大把銀子的地方,但很不幸KKR收購國巨未能過關,多少對未來外資PE信心有影響。
第四、台灣市場整體信用度的改進和ECFA的簽署應該有關。
第五、公司治理分數低,值得檢討,台灣還是家族企業型態,如何能因應傳承的需求和外在環境的風暴?
第六、併購活動越來越多是一件好事,對於明年此項排名分數的提升應該會有幫助。
中國併購
普華永道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全球宏觀經濟的不景氣並沒有影響中國的海外併購交易,儘管併購數量略減6%,但金額是去年同期的近三倍。併購地區排位第一的是北美洲,其次是歐洲,而以往中國海外併購最熱點的區域是亞洲。
這份名為《2012年上半年併購交易回顧與前瞻》的報告顯示,全球經濟低迷,2012年上半年,在境外戰略投資者在華併購數量大降42%、境內戰略投資者在本地併購也減少25%的情況下,中國企業海外併購逆勢上揚,海外併購交易數量94宗基本與2011年處在同一水平(僅下降了6%)﹔交易金額230億美元,幾乎是2011年上半年的79億美元的三倍。
普華永道中國北京咨詢服務部主管合伙人盧玉彪表示,中企正大力併購海外能源類和工業技術密集型企業。上半年,中企海外併購發生在北美洲數量增加到有31宗,歐洲27宗基本維持去年同期的量,亞洲則從29宗銳減到12宗。除了上述北半球國家,在南半球併購數量也增加到20宗。
他認為,這種現象是由多個因素共同驅動的,其一是中企因併購經驗而增強了信心﹔另外對資源和技術的戰略性需求以及絕佳的海外買入機會都推動併購。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大陸企業積極走出去,海外併購數量有可能超越國內併購。
第二、萬達26億美元併購美國連鎖電影院AMC,分眾傳媒35億美元私有化,這些只不過是最近幾個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第三、能源併購還是中國企業海外M&A的重點,台灣在這一方面差很多,需要急起直追。
第四、陸企海外併購的信心和技巧越來越好,不過還有二年的「觀察期」,必須看是否能將西方和東方文化有效的整合在一起。
滬安
滬安電力(911612)集團旗下申環電纜科技為充實流通資金,7月中旬董事會通過以人民幣2億元為上限,在大陸發行為期3年公司私募債券案,獲得深圳證券交易所(深交所)同意。不過滬安13日股價表現平平,終場以平盤的3.82元作收。
我們的看法:
第一、滬安是大陸無錫的一家民營中小型企業,在新加坡上市,二年前在台灣成功發行台灣存託憑證 (TDR)。
第二、大陸最近允許中小企業發行債劵,這是一個突破,一方面支持中小企業成長,另一方面還可以促進企業債市場的發展。
第三、中國證監會自從郭樹清主席上台以後,一直不遺餘力的推動創新,中小企業債的發行就是其一,這是台灣所沒有的。
第四、今年全球股市不佳,但債劵市場表現卻相對良好,最近連台積電都開始發行新台幣債劵,值得關注。
第五、證期局新主委黃天牧剛上任,我們非常期待台灣資本市場在他的帶領下能有新的方向和創新。
遊戲橘子
遊戲橘子10日公告,大股東南韓遊戲大廠納克森(Nexon)近期將申報轉讓1,969張橘子股票。市場解讀,納克森申讓持股,可能放棄敵意購併橘子,橘子經營危機可望暫時解除。
橘子表示,僅代替大股東公告出售股權意願,至於納克森為何想要轉讓持股,公司無法置評。納克森本次申讓後,還持有橘子股權約5.22萬張。
納克森是橘子多款遊戲的合作原廠,並是韓國市值最大的遊戲公司,近幾年持續購入橘子股權後,已是橘子最大法人股東,持股比重達34.6%。橘子昨天股價收26.9元,下跌 0.1元。
納克森今年5月大舉購入橘子股權,市場當時揣測將對橘子惡意併購,在國內遊戲業界投下震撼彈。市場解讀,納克森這次申讓持股,可能放棄敵意購併橘子,橘子的經營危機可望暫解。
我們的看法:
第一、減持一些股票,可以避開公平交易法的不利判決,納克森仍然是遊戲橘子大股東。
第二、台灣現在要招商引資,應該樹立清楚的遊戲規則。敵意併購是併購的一種方式,只要符合相關法令規定,一樣應該受到尊重,不能隨意用民族主義的理由將外資扣上不合理的罪名。
第三、遊戲橘子管理層若想要防止外資併購,最佳方式是增加自身的持股。
第四、其實有很多種設計的架構,比如說可以成立一家子公司,讓韓資在子公司控股,但在上市母公司層面只持有少數股權,形成雙方的策略聯盟。
第五、利用台灣作為進軍中國大陸的跳板和平台,對於日韓資企業來說是最佳策略。
分眾
繼阿里巴巴和盛大網絡之後,大陸戶外視頻廣告營運商分眾傳媒,成為另一支中國概念股私有化目標,交易作價34.9億美元,若完成交易,將成為最新一家在美國退市的大陸企業。在美國納斯達克(Nasdaq)上市的大陸廣告公司分眾傳媒(Focus Media)13日發出公告表示,計畫以每股美國存托股(ADS)27美元(新台幣808.97元),折合每股普通股現金5.4美元(新台幣161.76元)的價格進行私有化,交易總額約34.9億美元(新台幣1,048.5億元)。
分眾傳媒跟台灣淵源相當深厚,經濟部商業司資料顯示,分眾傳媒台灣分公司於2005年成立,資本額為1.5億元。而分眾傳媒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江南春,於2009年7月迎娶出生於台中的香港鳳凰衛視女主播陳玉佳而轟動一時。
英國金融時報14日報導,分眾傳媒表示,已收到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江南春,和凱雷集團(Carlyle)等私募股權公司私有化要約。在電梯和戶外零售場所經營彩色螢幕廣告的分眾傳媒,將成為最新一家考慮在私募股權幫助下退市的大陸企業。
對分眾傳媒發起收購的其他私募股權成員還包括:方源資本(FountainVest),其創始人唐葵(Frank Tang)曾在高盛(Goldman Sachs)和新加坡政府投資部門淡馬錫(Temasek)任職;中信資本(Citic Capital),為香港投資基金,是大陸政府控股的金融集團中信(Citic)子公司;北京投資公司鼎暉投資(CDH);以及大陸光大(Everbright)控股有限公司。
分眾傳媒董事長及首席執行官江南春(Jason Nanchun Jiang)控制該公司18%股份。但這次宣布並未披露若交易成功,他將持有多少股份。這一收購要約得到幾家銀行的支援,包括花旗集團(Citigroup)、瑞信(Credit Suisse),以及新加坡星展銀行(DBS)的一個部門。
路透中文14日報導,放空機構渾水(Muddy Waters)對該要約表示歡迎。「如果是少數財力雄厚的投資者,而不是共同基金和其他公眾股東擁有分眾傳媒,市場狀況會好許多。」渾水創辦人卡森(Carson Block)表示。
渾水(Muddy Waters)曾指控分眾傳媒誇大LCD網路的螢幕數、在併購交易中故意支付高價格以隱藏虧損,分眾傳媒最近幾個月一直對此予以否認,稱這些指控不正確並具有誤導性。分眾傳媒成立於2003年,是大陸最大的數位化媒體集團之一,於2005年7月在美國紐約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
我們的看法:
第一、這是中國大陸在美國上市企業至今規模最大的私有化項目超越先前的盛大,最近國家開發銀行曾做了二個小型項目,規模都只有4-5億美元左右,分眾傳媒一舉將金額推到十億美元以上。
第二、部分中國企業因為財務造假,造成在美上市的大陸公司普遍受到影響,形成「中國折價」(China
Discount),這對於好的企業是不公平的,無法體現經營價值,也難怪他們想要下市。
第三、PE資金太多,在美上市已沒有什麼意思,中國公司在美國下市勢必成為趨勢。
第四、這次五家參與的PE中,除了凱雷以外,四家均是中國本地背景的PE,說明大陸的PE業已經成熟到一個階段,不僅可以從事國內人民幣的項目投資,也可以走出去參與海外複雜的大型美元Buyout項目。
第五、大陸PE既然願意走出去投資,不妨多多關注台灣股票市場和台灣產業,金額不會太高,但是風險較低,產業前景佳,而且還可以取得優秀人才和管理,促進兩岸產業合作,是大陸PE可以考慮的新方向和新商業模式。
溫州
溫州炒錢熱潮逐漸降溫,但民間融資體系尚未修復,銀行因不良資產飆升「惜貸」狀況明顯,中小企業資金鏈依然緊繃。專家認為,金融體系第二波危機可能正在醞釀,溫州要防止債務危機再現,須著眼金融實業再平衡,政策重心應放在「降成本、救企業」。
財經雜誌報導,去年9月以來,溫州企業債務危機、民間借貸崩盤、金融危局、實體經濟下滑、經濟低迷等相繼發生,形成骨牌效應;1年之後,雖然部分危局明顯緩解,但溫州仍受困於債務危機後遺症。
上海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孫立堅表示,銀行短貸可以及時輸送流動性,但溫州更需要的是中長期資金,這對溫州實業重新調整方向更具有意義。如果只是短貸,企業還沒有打開局面,就得面臨償還資金的問題。
孫立堅指出,實體經濟缺乏創造利潤的來源,各類社會融資將無法有效地注入實體經濟,「沒有實體經濟的真實恢復,僅靠大量流動性的注入,不過是延續了溫州危機前民間資金的投機套利遊戲而已。」他認為,溫州應該調整政策的重點和核心,首先著眼於「降成本、救企業」,「先把實業救活,同時要把企業進行金融炒作的口封死,將多數企業拉回實業。不應在短期內試圖通過產業升級救企業,這是死胡同。」
溫州金融業人士表示,今年初開始的溫州金融改革一度讓外界重拾信心,先前的炒錢熱潮也逐漸降溫,但民間融資體系還沒有出現修復跡象。
同時,社會融資總額也還在持續萎縮,中小企業資金鏈也受到嚴峻考驗,債務危機隨時可能再現。
專家表示,相對於去年危機應對所採取的急救輸血加金融改革,現在更應該是從經濟入手,而不是從金融的角度來解決問題,「當務之急是政府要減負。」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大陸在今年三月指定溫州作為中小企業融資創新試點,看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第二、溫州的問題和台灣很相像,是經濟結構的問題,需要轉型與改組,不能單純靠短期金融手段解決。
第三、台灣中小企業和大陸台商經常要政府進行「財務紓困」,但這種手段是否有用,值得探討,有些時候企業需要進行根本的改變,或者是選擇關門,否則只是做無謂的拖延,一點幫助都沒有,就像DRAM廠茂德一樣。
第四、泉州最近也取得中小企業融資創新改革的試點,這是台灣金融金融機構的機會,台灣業者不應只一窩蜂投資新設融資租賃公司,只想賺快錢,對於大陸的金融改革一定要積極參與,否則長期在大陸市場無法生存壯大。
谷歌
華爾街日報報導,谷歌周一從出版商John Wiley & Sons手中買下旅遊指南Frommer's,是谷歌投資旅遊相關線上廣告市場的最新行動,也透露谷歌正從搜尋引擎跨足線上內容供應商。
谷歌並未公布收購金額,但內情人士透露金額約在2,500萬美元。這項收購案的規模和以往相比並不算大,但外界關注的是谷歌在這項投資背後的市場策略。 谷歌最初在2010年買下航班資料軟體業者ITA Software後,便開始積極拓展線上旅遊服務。
谷歌去年先是推出自家的線上訂票服務,又買下專門評鑑地方商店的Zagat Survey,並將其評價納入Google+地方服務裡面。 谷歌表示,日後Frommer's旅遊指南包含的商家資料也將融入Google+及Google Map,讓使用者在搜尋相關資訊時能同時獲得網友意見、Zagat評價與Frommer's指南。
谷歌的用意不外乎是讓搜尋引擎兼具專業線上旅遊指南的功用,和Yelp.com及TripAdvisor等線上指南競爭,進而吸引更多旅遊業者向谷歌購買告。 Susquehanna國際集團股票分析師Herman Leung估計,谷歌每年靠線上旅遊廣告進帳20億至30億美元,主要客戶包括Expedia及Priceline等旅遊訂票網站。
研究機構eMarketer調查也顯示,美國去年休閒旅遊業的線上廣告支出達25.6億美元,同一期間美國消費者在線上訂購的旅遊票券總額超過1,000億美元,不難想像谷歌為何積極經營這塊領域。
谷歌Zagat部門產品管理總監赫南德茲(Bernardo Hernandez)表示:「假設谷歌的搜尋結果在商家地址、電話之外加入更多可信的資訊,使用者將更能心動馬上行動。」 只是谷歌從「搜尋資訊」轉型為「自行供應資訊」的策略也引來網路同業批評,並質疑谷歌有意在呈現搜尋結果時圖利自已。
TripAdvisor執行長科弗爾(Stephen Kaufer)表示:「我很擔心谷歌搜尋結果會偏袒Frommer's內容而失去公正,導致谷歌在自肥的情況下損害使用者權益。」
我們的看法:
第一、谷歌的商業模式正在改變,不再只是單純的入口網站,對於內容端和硬體(device)端都逐漸涉入,之前併購摩托羅拉就是一個例子。
第二、旅遊是internet最重要的應用之一,大陸觀光客赴台旅遊不斷增加,兩岸信息不對稱,其實可以有很好的線上旅遊商業模式,但似乎還沒有業者在這方面有所著墨。
第三、微軟最近宣布要切入平板電腦,引起宏碁的反彈,表示說要重新檢討和微軟的關係。台灣的手機和電腦大廠真的應該重新思考自己的角色和未來方向,假如平台業者可以切入硬體製造,為什麼台灣IT業者不加強內容端的服務? 固守現狀只會眼睜睜的看著別人跨你的領域,把市場份額一點一滴拿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