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3日 星期一

商業周刊專欄:成功的鳳梨酥跟悲傷的太陽餅...想賺錢該怎麼做?

上周發生了一個悲劇,著名的太陽餅創始人家族第三代因為競爭激烈,經營不善,燒炭自殺,留下兩個幼子,令人唏噓不已。
太陽餅是一個足以代表台灣文化的商品,事件主角又是發明人的後代,而太陽餅也由於大量陸客來台而成為暢銷伴手禮,問題出在哪裡?
太陽餅創始人的徒弟在過去幾十年開了好多家店,家家皆以正宗老牌自居,太陽餅變成沒有差異化的一般商品 (commodity),你可以宣稱用料實在、手工精細,但對陸客來說都是一樣的,那些企業化經營,或較懂得行銷包裝、策略聯盟的商家自然會脫穎而出。
事件主角身為太陽餅第三代傳人,壓力很大,想要保持名聲。但時代變了,他是被市場潮流打敗的。
我想起幾周前,在東京機場巧遇著名鳳梨酥「微熱山丘」的老闆,他以前做電子業時是我的客戶,這次他去東京是為了海外新據點的開張。
這個新店花了他很多心力,找了日本最富盛名的建築大師設計外型。由於日本人愛好甜食,他又將口味甜度增加,降低傳統酸味口感,以符合當地市場,整個外型包裝也重新設計。
「微熱山丘」在台北只有一家店,每次我想送禮,都要派司機去排隊買,很花時間,我問他為何不多開幾家店。
「黃總,假如連機場免稅商店都可以買到我們的產品,你想『微熱山丘』還會有價值嗎?」
我恍然大悟,原來小即是美,稀少也是一種競爭力。我們一天到晚在機場看到「台灣精品」(Taiwan Excellence) 標語,但大部分都是很普通的商品,真正的精品必須要能和品牌形象價值連結。
鳳梨酥已成為最具台灣特色的伴手禮,一年市場產值高達200億新台幣,「微熱山丘」成立雖只有三年多,已有6億,相較之下,太陽餅整個市場只有11億。現在鳳梨酥越來越多元化且有創意,不僅是口味上的變化,還有外型與外裝的巧思。
我不懂為何沒有人在太陽餅上動腦筋去做一些創新和改變?「微熱山丘」創造了一個全新的市場,把以前沒有人要吃的土鳳梨改造成炙手可熱的商品,塑造了「酸就是天然、健康」的新消費認知,透過品牌深化了消費者想像,很多台灣商品應都能循相同的道路來加值。
反服貿的人經常搬出的理由是台灣服務業多半是小型規模,中國服務業進來,可能會擾亂市場,破壞既有秩序、衝擊就業。
其實像鳳梨酥、太陽餅這樣的產業可能還要感謝兩岸交流,如果沒有陸客,哪會有這麼高的產值?陸客會來台消費,但不會因此而大肆投資,除非對象已形成一定經濟規模。陸客來台最有興趣逛的是夜市,但有小吃攤被陸資買走嗎?
過去一年,稍具規模陸資來台投資案,五個手指頭都數不完,其中一件是上海復星集團投資維格鳳梨酥,他們的目的不是台灣市場,而是比台灣大十倍的中國市場。
台灣如果不想被邊緣化,必須加速和區域經濟整合,重點就是吸引更多外資、陸資到台灣來投資。現在有越來越多人有興趣來台灣觀光旅遊、買東西消費,但並不想來台投資。
台灣有什麼好投資的?就是服務業。日月光汙染事件如果有什麼啟發,那就是台灣的製造業已走到轉折點,除非政府對環保、勞工有好的對策,否則未來要大規模發展恐怕很難。
全世界都在走向一個service-based economy,台灣服務業產值雖高,但是走得並不順,生活型服務業走不出台灣,對大陸市場進退維谷,進軍海外又無勇氣;生產型服務業 (物流、金融、專業服務等) 進展緩慢,遠落後於香港、新加坡。
台灣引以自豪的電子業現也轉變成服務業,這是為何我們業者和政府都轉不過來的原因,轉型要轉腦袋。Yes,電子業的未來是服務,4G、互聯網是infrastructure,手機、電視是device,真正的精髓是服務,包括電子商務、數位生活等,你要像電信公司一樣靠服務賺錢,而不是以賣box賺錢。
服務才是台灣的未來,拒絕服貿,等於否定台灣的未來。中國大陸只是我們的市場之一,反之亦然,這些都是台灣邁向區域經濟整合必經的里程碑。為了莫須有的恐懼而斷送我們的前途,值得嗎?
自由化對失業的影響遠不及技術的進步。經營效率導致某些太陽餅業者的勝出,難道這是中資造成的嗎?本周起高速公路改電子收費,900人因此失業,這也和市場開放無關。
新的服務商業模式可以縮小貧富差距,2013Financial Times年度風雲人物是馬雲,因為淘寶讓大陸成千上萬的人創業致富,全中國有20個淘寶村,1.5萬家網店,提供6萬個工作機會,而支付寶更改變了銀行壟斷的金融體系,馬雲對社會的貢獻比政府還大。
台灣沒有這種模式。某媒體最近做了一份「100位億元富豪2014年金錢動向大調查」,三大看好產業是雲端、生技、中概。台灣的cloud computing產業在哪裡?真的是雲深不知處。
下個月全球消費性電子盛會CES登場,主軸包括3D列印、穿戴式裝置、智慧家庭、智能汽車等,請問台灣有什麼公司和這些趨勢相關?
李安最近接受哈佛大學訪問時表示:「也許是因為我生長在台灣的關係,我們總是輸的一方。」
“Loser” is not word for me, for you, and for Taiwan.
選擇正確的道路,我們才不會輸光台灣的未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