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1日 星期日

輝瑞, 華為 聯想, 格勞克斯 F-再生, 萬洲國際, 金融進口替代, 寶島肉骨茶債, 示範區, 方正 富邦, 奇異

輝瑞
美國藥業巨擘輝瑞(Pfizer)周一證實,已在上周末向英國藥廠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提出千億美元收購。這是輝瑞1月初提出收購被拒後,再度提出收購要約。由於阿斯利康冷眼以對,外界認為輝瑞公開證實千億收購,是要給阿斯特捷利康施壓。
受併購消息利多,阿斯特捷利康股價在周一盤中飆升16%,報47.42英鎊,創逾廿年新高。
輝瑞表示,在15日提出每股46.61英鎊的現金與股票的收購條件後,雙方舉行「高層級」的談判,但在阿斯特捷利康拒絕討論之下,談判到114日後就沒有再繼續。
輝瑞1月提出的每股收購價,跟阿斯特捷利康股價在13日收盤價35.855英鎊相較,是每股溢價約30%;跟其上周五收盤價相比,溢價約14%。
輝瑞提出的條件,使得收購規模達986億美元(約29.8兆台幣)。若未來真的併購成功,將是輝瑞在2000年以1,118億美元,收購華納蘭勃特(Warner-Lambert)後,最大宗的醫藥產業收購案。
輝瑞表示,雖然上周末對阿斯特捷利康重提收購而被拒,但仍願意付出較其417日收盤(37.815英鎊)「重大溢價」來完成收購。
輝瑞表示,若是成功收購,會讓阿斯特捷利康成為續存公司,由兩邊高層共組管理團隊,主要是對後者的尊重。但新公司總部會設在紐約,並在紐約證交所掛牌上市。
外界認為,輝瑞公開其併購意願與條件,是要藉阿斯特捷利康的股東壓力,迫使其重回談判桌。阿斯特捷利康表示正考慮如何回應輝瑞。
專家認為,輝瑞積極提出併購,除了阿斯特捷利康的癌症用藥有成長潛力外,輝瑞想藉併購來消化其在海外持有的數百億美元。

我們的看法:

第一 、全球醫藥業的大型合併案不斷發生,代表行業正在重整。

第二 、未來經過整合後,可能全球醫藥行業巨頭的數目會減半。

第三 、除了對等式合併(Merger of the Equal)以外,資產交換或重組的合併也很盛行,每家藥廠會變得更專注,強的業務會更強,弱的業務會被賣掉。

第四 、我們認為台灣應該要有業者站出來,推動醫藥界的整合及產業控股公司。

華為/聯想
新浪引述市場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數據指出,今年第1季全球智慧型手機的出貨量比去年同期上升33%、達到2.85億支,三星與蘋果的市占率略有下滑,華為、聯想則穩步上升。
統計指出,今年第1季三星智慧型手機的出貨量達到8,900萬隻,以31%的市占率位居出貨量第一的寶座,但卻低於去年同期32%,是三星2009年第4季以來首度出現市占率下滑的情況。蘋果iPhone的市占率則為15%,也低於去年同期的17%。
Strategy Analytics高級分析師Linda Sui表示,二線品牌手機崛起是導致三星與蘋果市占率下滑的原因。華為在歐洲市場擴張迅速,使得全球市占率保持在5%,而PC大廠聯想的手機市占率則從4%上升到5%,並且致力於擴張到俄羅斯等中國以外的市場。
Linda Sui認為,聯想收購摩托羅拉行動業務的交易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得到多國政府的批准,將使得聯想手機的競爭力進一步提高,並從下半年開始對三星與蘋果產生威脅。
市場人士指出,聯想在今年初宣布以29億美元的代價收購摩托羅拉行動業務,取得多項關鍵專利,但是此舉未必能使得聯想手機順利打進全球市場,因為摩托羅拉品牌市占率正大幅下降,而聯想手機有97%的營收都是來自中國本土市場。
另一家市場研究機構IDC曾預估,今年全球的智慧型手機出貨量上看12億隻,但出貨成長速度將比去年的38%大幅下滑,因為北美與歐洲市場都已經逐漸飽和。而蘋果與三星為了鼓勵用戶升級,紛紛推出新的智慧手表、曲面螢幕手機等新產品。
我們的看法:

第一 、新興市場在逐漸挑戰全球主流市場。全球智慧型手機第一機出貨,三星和蘋果下滑,華為和聯想則上升,意義非凡。

第二 、華為進一步鞏固其地位,雖然其品牌定位和知名度並不明顯。

第三 、但最值得注意的是聯想的崛起,市占率從4%升到5%。聯想有龐大的品牌價值,後勁不容忽視。

第四 、不過聯想的成長並非來自收購Motorola手機業務,97%的營收還是在中國本土市場,說明聯想強大的品牌效應,已經超越PC/NB格局。

第五 、在楊元慶的帶領下,聯想成功的轉型,從NB到平板,現在再到智慧手機,他倡導的「Lenovo +」策略已初見成效。

格勞克斯/F-再生
美商研究機構格勞克斯(GLAUCUS)昨日發布一篇措詞強烈研究報告,內容直指EVA發泡材料廠商F-再生(1337)實際收入要比披露財務數字少90%,而且有嚴重的債務,直接把目標價定為0元,F-再生今(25)日開盤持續鎖住跌停。而F-再生則針對5點闢謠,擬實施庫藏股且不排除提告。
格勞克斯直言,F-再生的普通商品業務,利潤豐厚得讓人難以置信。F-再生透過收集回收廢料(比如舊鞋底),然後轉變成EVA發泡片材。「這是一個技術含量很低的過程,所以最終產品也只是普通商品。然而,令人難以置信的是,F-再生所報的稅前利潤竟然和微軟一樣。」
其中,格勞克斯也指出,F-再生至少誇大其20112013年福建廠與江蘇廠,擴建的資本支出人民幣4.22億元,進而隱藏資產負債表上的虛假銷售收入。另外,政府稅收記錄也顯示,F-再生的淨利潤誇大了10倍。消息傳出後,F-再生股價應聲跌停,賣單有8400張排隊中。
而權證市場中,認售權證相較認購權證強勢,根據權證王APP資料顯示,目前連結F-再生的相關權證有44筆,昨日漲幅最高的為認售權證元大YC,上漲超過106%,認購權證哀鴻遍野,日盛XT跌幅最深超過96.7%,進入跌停,其他統一67、國泰LL也下跌超過80%
針對該報告F-再生昨日晚間召開記者會指出,格勞克斯為沽空機構,會考慮向發表這些報告的機構採取法律行動,並可能採取一切合理措施保護公司股東利益,防止公司股價遭操縱。
此外,F-再生也表示,考慮由大股東進場護盤,但還是要經過董事會決議通過。同時,也保留向格勞克斯、或認為涉及試圖操縱公司股價的任何其他實體或個人採取法律行動的權利,並向監管部門報告任何企圖操控公司股價的行為。
金管會則表示,將密切觀察,依慣例證交所也有查核機制,必要時會啟動。依既有機制,如果報告造成股票急劇變化,證交所就會啟動查核,調查時間長短要看個案,會將密切注意。
F-再生針對「資本支出」、「繳稅紀錄」、「商品利潤」、「融資狀況」、「負債能力」等5點逐項說明解釋,要闢謠讓市場釋疑。其中對於稅收紀錄問題,F-再生表示,福建省陳埭鎮委員會表揚2012年度納稅先進企業,但鎮委員會無權調閱工商檔案,僅是形式上詢問企業今年約當納稅範圍。
F-再生進一步說,其申報超過人民幣1000萬元,未違背實際納稅金額;再者不希望當地其他受表揚企業知悉 F- 再生的真實獲利,而且在中國大陸涉及逃漏稅的刑責嚴重,F-再生不可能讓負責人和相關主管遭受此風險。
我們的看法:

第一 、這是連我都沒有想到可能的事,因為放空機構居然會瞄準台灣市場。

第二 、你不得不重視,因為格勞克斯有備而來,而且過去他們爼擊的公司,10家倒下了7家。

第三 、是否有和公司interview不是關鍵,重點是格勞克斯看出來F-再生的獲利和同業相比不合理的偏高。交易所已表示再生並沒有做假帳,但對財務數字卻仍無法提出好的解釋。

第四 、交易所已還格勞克斯清白,但相對投資人心悸猶存,勢必影響未來F股的發行。

第五 、本案對F-股市重傷害,希望主管機關不要因廢食,因個案而打翻整個船,否則台灣資本市場國際化的契機可能就因此而終了

萬洲國際
消息人士429日向新京報透露,全球最大豬肉食品企業萬洲國際(原名雙匯國際)宣佈中止在香港上市,原因是市況不好,認購不足額。而如果按照原定計劃,萬洲國際本應於今日登陸港交所。在上市窘境中,集團此前曾一度降低發售規模。

消息人士稱,萬洲國際確實中止在香港上市,但“中止”並非“終止”,未來何時再IPO(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尚沒有時間表。對於中止上市的原因,該消息人士表示,主要是市況不好,投資者認購不足額。萬洲國際路演期間,股市依舊動蕩,IPO市場持續低迷。

分析人士表示,市場不好確實是一個原因,自今年年初以來,A股和H股均出現較大跌幅,消費品公司的股價下跌也比較嚴重,比如雙匯發展、雨潤等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同時,香港市場的IPO低迷,降低了投資者的購買意願。另外,萬洲國際在市況不好的情況下死守發行價格,以及IPO募資以急於還債也是導致其認購不足的重要原因。

萬洲國際在招股書中稱,此次融資所得款項凈額中,將用不超過40億美元償債。用於償還分別於2016830日及2018830日到期的三年期及五年期銀團定期貸款,餘下的款項凈額用作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償還債務是萬洲國際急切赴港IPO的一個重要原因,而萬洲國際經過調整後的計劃募資額度遠不夠其償還債務。

去年5月,尚未更名的雙匯國際以每股34美元的價格收購美國最大的豬肉生産商史密斯菲爾德,算上史密斯菲爾德的凈負債,此次交易總額達到71億美元。交易完成後,萬洲國際的負債規模大幅上升,截至去年12月,負債總規模達到74億美元。

廣發證券在其研究報告中稱,雙匯國際在上述收購中有40億美元為銀團定期貸款,而此次募資主要用於償還銀團定期貸款,未來集團整合國際業務與發揮協同效應的成效仍有待觀察,集團在目前的發展階段很難實現較快增長。

萬洲國際的上市之路可謂坎坷,不看好其上市的聲音此起彼伏。414日,萬洲國際宣佈將於415-22日在香港進行公開招股,計劃發售36.55億股股份,價格在每股8港元到11.25港元之間,擬募資292億港元至411億港元(53億美元)
其中,國際認購部分已經結束。按照原定IPO的安排,萬洲國際將於422日確定發行價,429日公佈配售結果,430日于香港聯交所開始交易。萬洲國際一度被認為是近年來香港最大的一起IPO

與此同時,萬洲國際此次IPO的承銷商陣容強大,包括中銀國際、摩根士丹利、渣打證券、中信證券、高盛、瑞銀證券等,目前聘請的承銷商為28家,創下亞洲IPO承銷商數量之最。

然而,由於市場狀況及集團定價、自身問題等因素的影響,後續的計劃安排並不順利。申銀萬國曾分析稱,萬洲國際的機構投資者較多,比如鼎暉、高盛等,如果上市,機構投資者的退出可能在未來壓制股價,並建議長線投資者審慎申購。在此情況下,萬洲國際依然保持發行價不變,而是降低了發售規模。425日,萬洲國際宣佈大規模降低融資規模至原來的三分之一,並將上市時間延後至5月。

萬洲國際宣佈,考慮到公司對資金的需要和售股股東對估值的期望,公司將下調發售規模。調整後的新股發行數目擬為12.99億股,相當於全球發售完成後公司全部已發行股本的10%。而價格不做調整,IPO規模從原定的53億美元降至最多18.8億美元。萬洲國際IPO計劃將於429日定價,58日在港交所掛牌上市。

據媒體測算,修訂後的發行計劃相當於對2014年公司預估市盈率,從此前的15-20.8倍降至13.9-19.3倍。相比之下,上市全球同業市盈率平均為17.5倍。

我們的看法:

第一 、本來是今年全球最大的IPO之一,卻落得這個下場,有很多值得檢討的地方。

第二 、訂價太高是最大的問題,這個資產最大的一部分是剛收購的美國Smith Field,憑什麼換了一手就要加那麼多的溢價?很難讓說服投資者。
第三 、另一個問題是承銷團規模太大,有太多家承銷商,人人都有參一腳,但沒有人可以賺到錢,缺乏動力和誘因。更糟糕的是,沒有承銷商敢站出來對客戶說實話,說了實話可能就會出局,最後客戶成為「國王的新衣」

第四 、PE也有很大的責任,太快就把這個案子上市,只是玩財技,完全沒有任何附加價值,而且又不肯面對現實,硬是不肯降價,現在把整個公司的聲譽都搞壞了,該打三十大板。

金融進口替代
金管會要替台灣留住金融業10兆元資金!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昨(30)日在立院表示,正推動「金融業進口替代」計畫,主要是國內保險、銀行、證券三業投資海外金額,已高達新台幣10兆元,若再不想辦法,資金只會流出去更多。希望透過國內研發、金融併購、外商在台設點等3大方式,替台灣留住資金及人才。
曾銘宗強調,會逐步發展,至少留住10%、20%資金,否則也將交易留在台灣完成,不然這些資金都跑到新加坡、香港等地,平白讓這些與台灣競爭的市場占了好處。
曾銘宗提出金融進口替代方案的三大措施,第一是金管會已成立專案小組,分析保險、銀行及證券投資海外的商品是什麼?有哪些是台灣可以研發?即鼓勵金融機構強化研研發能力,將資金留在台灣。
第二是鼓勵台灣金融機構直接併購海外金融機構,如缺衍生性金融商品能力,就去併購一家衍生性金融商品強的單位;第三則是鼓勵外商在台設點,將交易留在台灣,也能創造就業機會,培養台灣的金融人才,增加所得及稅收。
曾銘宗表示,這個構想他已構思近兩個月,主要是壽險業投資海外有新台幣8兆多元(應指壽險可運用資金投資海外加計投資型保單等)、銀行也投資有1.2兆元,合計銀行、保險、證券投資國外的資金高達10兆元,因此他決定要推動金融進口替代方案。
金管會專案小組將先研究保險、銀行、證券投資海外,多是投資哪些商品,有沒有台灣可以自行研發的替代商品,曾銘宗表示,如果是各國公債就不可能,但若是結構型商品、衍生性商品等,就可以研究台灣是否也能提供、研發類似的商品,將資金留在台灣。
由於壽險業投資海外除了政府公債,就是企業債、金融債、REITs等固定收益型商品,曾銘宗表示,如TRF等都是很成熟的商品,但台灣的銀行業都去代銷別人的商品,未來應強化自身的研發能力,設計金融機構想要投資的商品。
第二則是自己(指台灣的金融業)缺什麼能力,就去併購,曾銘宗以UBS(瑞銀)為例,缺乏衍生性金融商品部門,就去一家專營衍生性金融商品的公司,缺基金管理業務,就去併一家基金管理公司,HSBC(匯豐銀)則是要進哪一國市場,就去當地併一家金融機構。
第三則是如果短期都無法做到前兩項,也可透過開放一些業務,吸引外銀等來台設點,提供商品在台交易,也可增加在台就業機會、培育金融人才,如開放OBU業務後,花旗就在台增加逾百位員工,德意志銀行、星展銀也要增加員工。

我們的看法:

第一 、這是一次非常有高度的政策宣布,我們非常肯定曾主委的看法,並致上崇高的敬意。

第二 、有趣的是曾主委提出進口替代這樣的看法,擺明了是要和香港、新加坡競爭,並且防止UBSCiti、美林把所有台灣的錢都賺走。

第三 、台灣人有錢放在外資投資很行,主要還是擔心稅及財產曝光,這和中國大陸富人將錢放在海外,是一樣的道理。

第四 、我們非常同意曾主委建議台灣直接併購海外金融機構的想法,可以增加商品提供能力。M&A是台灣金融業提升競爭力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第五 、至於要外商來台設點,可能不太容易。大部分外商投資銀行已放棄台灣市場,台灣最大的商機就是財富管理,而主委又建議我們要搶回發球權,至少把交易活動放在台灣,隱含的意義是培養台灣金融機構和外商競爭。

第六 、曾主委說的很對,台灣銀行不要只去代銷別人的商品,未來應強化自身的研發能力,設計投資人想要投資的商品。換言之,我們要同時發展”origination””distribution”的能力。

第七 、未來台灣劵商最重要的能力,是設計人民幣相關的產品,劵商不能只在台灣,也要加強香港和中國大陸布局。

寶島肉骨茶債
櫃買中心董事長吳壽山說,寶島債正在準備打亞洲盃,並放眼世界盃,若完成台、英、星多邊掛牌制度及台、歐雙邊跨境交易制度,未來投資人就不只寶島債可買,還有寶島肉骨茶債(台星)、寶島紅茶債(台英)、寶島啤酒債(台德)等多樣化債券選擇,正式將寶島債推向國際舞台。

透過寶島債以助金融產業國際化,並建立人民幣離岸中心,是吳壽山在任內首要任務之一。

由於台灣人民幣存款激增,預計很快可以看到人民幣3,000億元以上大量存款,也使得市場對人民幣資金回流機制需求殷切。吳壽山指出,寶島債正是邁向人民幣離岸中心的核心商品及資金回流的重要管道。

吳壽山分析,台灣因同時存在人民幣存量及台商貿易金流兩大優勢,不但讓寶島債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同時也可與其他國家進行國際離岸人民幣中心互補效益。

現階段,除了準備寶島債亞洲盃,與新加坡市場談合作外,更放眼至世界盃,與亞洲外的國家建立跨境交易機制,並鎖定歐洲主要銀行參與寶島債市場買賣,以擴大次級市場深度及廣度,提高國際化及參與系統買賣意願。

吳壽山指出,目前已爭取與倫敦及新加坡市場合作,希望實現同年期、同利率人民幣債券同時在兩地市場掛牌,讓國人不用到新加坡或倫敦,就能投資國際型人民幣商品,等於除了寶島債之外,還可以買寶島肉骨茶債、寶島紅茶債等等多元商品。
此外,吳壽山也強調,必須建立台灣離岸人民幣中長期利率定價機制,建立出寶島債每日定價殖利率曲線,作為人民幣計價中長期利率商品訂價基準。一旦寶島債殖利率曲線做出來,寶島債次級市場就很快有量,若能在自貿區雙邊聯結,預期寶島債將比香港點心債更有看頭。

我們的看法:

第一 、台灣要推動寶島債,初級市場和次級市場同等重要,目前櫃買中心的目標是通過策略聯盟和國際化強化次級市場的發展。

第二 、和其他國家交易所簽定多邊掛牌制度,可以促進寶島債次級市場的流通。

第三 、但關鍵是初級市場規模一定要趕快擴大,否則次級市場如何做得起來?不能本末倒置。

第四 、和英、德這些國家簽約,台灣的優勢是充沛以及快速成長的人民幣存款,可以吸引當地的企業成為發行商,落實寶島紅茶債、寶島啤酒債的發行。

第五 、台灣市場的門一定要大幅敞開,否則小打小鬧沒有意思。

示範區
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拋出阻止自由經濟示範區議題,將爭議由內政轉向經貿。儘管林義雄被稱為受敬重的「人格者」,但示範區設立,是台灣爭取加入區域經濟組織的戰略,更是緩衝兩岸貨貿談判,面臨市場開放的「實驗田」,我們尊重林義雄為反核理念的奉獻,但經貿議題必須回歸專業,林義雄以其「聖人」性格,據此反對,不禁令人憂心,錯誤的示範,恐讓台灣陷入萬劫不復的「鎖國」泥淖。
林義雄長年關注核四,有其定見,但核四的能源議題與示範區牽涉的台灣經貿自由化問題,畢竟性質並不相同。反核者的主要理由,多半是核電風險太高,台灣社會難以承受;但示範區卻剛好相反,能為台灣自由化過程「買保險」。若失去示範區這個緩衝器,台灣的經貿自由化將無可避免地面臨整體衝擊。
示範區成為眾矢之的,並不意外,因為示範區的各項開放,正是台灣整體經貿自由化的前鋒;而隨台灣社會風氣越來越趨向保護主義,示範區的各種政策,都將首當其衝遭受壓力。
身為民間意見領袖的林義雄,並非不能對示範區置喙,但林義雄聲明中僅列舉反對經濟示範區的標的,對於為何反對、《條例》哪些部分須修改等具體問題,完全未做論述,難免予外界「為反對而反對」的質疑;同時,只言反對並關閉和外界溝通的做法,也不符公共政策須理性討論的要求。
據了解,政府當初設立經濟示範區的初衷,主要是台灣經貿自由化建立特定區域的「實驗田」,因應與大陸簽訂服貿、貨貿,以及和其他各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過程中,把相關衝擊限縮在一定範圍內,為相關貿易自由化政策,提供邊做邊修正的餘裕和彈性。
經濟示範區屬小規模的實驗區,並不會為台灣帶來外資壓境、產業結構調整、失業暴增等疑慮,更與藍綠意識型態無關,反而是扮演起台灣進入經貿自由化的「洩壓閥」,只要台灣未來主觀或被迫加入國際經貿組織,經濟示範區都是必須要買的「保險」。
我們的看法:

第一 、民進黨大老林義雄是令人尊敬的長者,但不知為何反對示範區,為反對而反對,一點道理都沒有。

第二 、台灣經濟要自由化,不能反中國,又反世界,隔絕於全球之外,否則是自尋死路。

第三 、兩岸的自經區可以對接,以區對區,比起ECFA和服貿,相對簡單許多。

第四 、金融是上海的自貿區的重點,也是台灣示範區的亮點,兩岸金融業應該好好探討如何利用示範區的橋樑促進金融合作。

第五、從更高的角度來看,示範區和人民幣離岸中心有緊密的關係,特別是財富管理業務。台灣人民幣存款已逼近3,000億元,但卻缺乏資金回流機制,透過示範區金融業務建立資金回流管道,實乃當務之急。

方正富邦
由大陸方正證券與台灣富邦投信合資成立的方正富邦基金公司,傳出旗下2檔公募基金績效倒數,規模大幅縮水,正面臨清算危機。由於大陸新基金法有關清算政策,在去年6月鬆綁,也使得該基金逃過一劫。不過,方正富邦基金死扛不清算,專家認為,基金規模太過迷你,投資人持有風險將加大,還不如重新選擇其他績優基金。

根據公開資料,方正富邦紅利精選基金資產淨值已連續1年低於5000萬元(人民幣,下同),在大陸基金史上創下新紀錄。按照原有「基金資產淨值連續60個工作日低於5000萬元」的清算規定,這檔基金早該清算,不復存在。

據《北京商報》報導,截至今年第1季末,方正富邦紅利精選基金和方正富邦創新動力基金資產淨值分別僅有1092萬元和3599萬元。

去年61日起,大陸實施新基金法,把上述清算的硬性條款刪除,方正富邦這兩檔基金因此逃過一劫。

根據目前實施的相關法規,公募基金允許主動清算,但並不會被強制清算。
據規定,當基金持有人數量不滿200人或者基金資產淨值連續60個工作日低於5000萬元,基金公司應當召集基金持有人大會,就基金是否繼續存續進行表決。不過基金公司的面子很重要,出於維持品牌形象的考慮,誰都不願意成為第一個被清算的公司。

實際上,方正富邦創新動力基金在20111226日成立,當時成立規模高達13.135億元,以今年首季末淨值計算,3年多時間資產規模大幅縮水97%;方正富邦紅利精選基金則是在20121120日成立,成立規模2.3095億元,至今年首季末,資產規模縮水幅度也達到95%

大陸監管層對基金清算鬆綁,但鼓勵小規模基金轉型以及合併。但某基金公司市場部負責人表示,對方正富邦來說,這兩檔普通開放式基金沒有轉型的空間,而即便合併,資產淨值仍然不足5000萬元。

實際上,據《北京商報》統計,去年開放式基金平均業績排行中,方正富邦及國投瑞銀等基金公司墊底。截至去年1213日,方正富邦旗下開放式基金的平均績效為-1.93%,其中方正富邦紅利精選基金績效為-9.45%

我們的看法:

第一 、方正和富邦都是赫赫有名的機構,但大牌合資不一定有成效

第二 、高管變動頻繁是方正富邦致命傷,一定會影響績效

第三 、這對於富邦來說雖然只是很小的一塊業務,但落得接近清算下場,還是會影響名譽

第四 、由於富邦是占小股,因此基金公司管理人都是由中方大股東派任,不知道富邦是否應該站出來更積極的協助

第五 、大陸基金管理公司變得很快,餘額寶的快速興起完全改變的基金現有遊戲規則,並且創造了大陸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天弘)

奇異
法國電機大廠阿爾斯通(Alstom30日表示,接獲美國奇異公司(GE)收購其能源事業的提議,將於6月初前完成評估,但西門子(Siemens)仍能提出併購提議。

阿爾斯通表示,正在考慮奇異出價169億美元收購阿爾斯通火力發電、再生能源及電網事業的提議,已指派獨立董事組成委員會,在62日前就收購內容進行評估。
該公司在聲明中表示,將使用交易所得強化運輸設備事業、推動擴張計畫、清償債務及發放現金股利。

阿爾斯通指出,董事會也評估了西門子的併購意願,西門子將能夠取得阿爾斯通的財務資料,以完成盡職調查(Due Diligence)程序。根據奇異的收購提議,阿爾斯通不得主動向第三方提議出售能源事業,但仍保有被動接受其他公司收購提議的權利。

盛寶銀行(Saxo)分析師丹比克說:「西門子將提出收購提議,但老實說,奇異是勝券在握,因為它的計畫對阿爾斯頓最有利,且西門子與阿爾斯通業務重疊程度較高,容易產生裁員問題。」

法國總統歐蘭德28日接見奇異執行長伊梅特,表明只要能確保就業、營運在地化、能源自主三大原則,政府不會反對。據知情人士透露,法國政府並不偏袒奇異及西門子任何一方。阿爾斯通執行長柏珂龍表示,法國政府將參與決定哪家公司將雀屏中選。

在暫停交易近一周後,阿爾斯通股票30日重新恢復交易,盤中一度大漲近15%,隨後縮小漲幅至9.4%,報每股29.54歐元。

我們的看法:

第一 、GE好久沒有進行大併購案,本案若順利完成,將是GE有史以來最大的M&A,意義重大。

第二 、上次GE計畫超大型M&A,大約在10年前,目標是Honeywell,但後來因為歐盟反對功敗垂成。

第三 、美國要進行「再工業化」,並吸引製造業回流,對於係GE這樣的公司是利多。

第四 、由於Alstom董事會強力支持,GE已經成功了一半,雖然西門子還有可能反撲,機會不大。

第五 、本案完成以後,GE的工業資產會增加到75%,打破過去GE finance占一半營業額的情況,GE不會再被別人視為控股公司。

第六 、感覺上全球的大型企業集團和藥廠一樣,也有進行整合,這是全球優化配置的大趨勢。

勞斯萊斯
英國勞斯萊斯(Rolls-Royce29日表示,正洽商把旗下的能源資產賣給德國西門子(Siemens),很可能在歐洲大型工程公司展開資產整併之際,再添一樁跨國交易。

勞斯萊斯證實,雙方正在洽商,並表示交易將牽涉到燃氣渦輪與壓縮機事業,但尚未達成協議。勞斯萊斯的能源事業去年營收10.5億英鎊(18億美元)。

如果勞斯萊斯真的脫手能源事業,將進一步重塑歐洲的發電產業面貌。西門子與奇異正在競標法國電力輸送設備製造商Alstrom

RBC資本公司分析師史塔拉德說:「從(勞斯萊斯)管理的角度來看,我們認為能源一直是多餘的事業,會稀釋獲利,反觀核能資產依然具有策略意義,而且相對能夠自給自足。」勞斯萊斯股價30日在倫敦股市開高走高,盤中最多漲3.13%,報10.53英鎊。該股今年至今跌逾16%
西門子的代表拒絕評論。熟悉內情人士表示,西門子和勞斯萊斯達成協議的可能性,或許會受西門子和阿爾斯通談併購的結果所影響。當然西門子可以同時進行兩件併購案。西門子最快可能於57日,宣布和勞斯萊斯的交易。

勞斯萊斯是全球第二大商用飛機引擎製造商。根據勞斯萊斯2013年的年度報告,該公司旗下的能源部門,68%的營收來自石油和天然氣業務,21%來自發電,11%來自核能產業。

我們的看法:

第一 、勞斯萊斯是全球第二大商用飛機引擎製造商,能源並非其強項。

第二 、西門子和GE在搶標Alstom,但不一定能打敗GE,可能會對勞斯萊斯更有興趣。

第三 、照現在的進度來看,西門子有可能在Alstom交易完成之前,就宣布對勞斯萊斯的併購。

第四 、有趣的是在Alstom和勞斯萊斯的交易中,都沒有看見現在全球大買家中資的出現,可能Alstom還不準備讓中資染指這種具有戰略意義的高精密資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