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30日 星期一

上銀 陸聯, 國泰 國寶幸福, 鴻海 騰訊 和諧, 全通教育, 旺旺友聯 泰國中產, 大陸台商 罷工, 聯想, 南北船合併, 倍耐力 中國化工

上銀/ 陸聯
上銀科技(2049)董事長卓永財昨(23)日宣布,成功併購國內高精度齒輪刀具及齒輪製程工具機大廠陸聯精密,他強調,上銀將可藉此補足在機器人關鍵製程領域的最後一塊拼圖。

上銀主要是向巨擘科技收購所持有的陸聯精密41.93%股權,投入金額超過1億餘元,並成為陸聯的最大股東,上銀集團透過這項併購,由傳動元件及機器人產業,再跨入齒輪刀具及製程工具機的生產領域。上銀昨日收盤269.5元,上漲6.5元。

法人指出,上銀去年合併營收累計150.87億元,機器人占總營收比重約8%,今年隨醫療機器人陸續取得認證,以及工業用機器人出貨持續成長,機器人占全年營收比重可望順利提升至10%以上。

上銀董事會昨天通過併購案及完成股票交割,並指派總經理陳士端暫兼陸聯董事長。據了解,陸聯隨後將召開董事會,討論增資與竹科新廠擴建案,同時進行董監事改選,卓永財可望出任陸聯董事長。

卓永財表示,上銀併購陸聯之後,將可補足電腦控制軟體、高精度齒輪等方面的能量。另外,上銀集團的伺服馬達、線性馬達、驅動技術及傳動元件,也可分享給陸聯,有效強化其在全球齒輪工具機的競爭力。

總部位於竹科的陸聯,是政府基於強化國內齒輪工業發展,於1994年由工研院機械所團隊移轉、並結合國內六家齒輪相關公司共同出資成立,資本額1.9億餘元。

陸聯成立初期主要從事高精度齒輪刀具的研發生產,如滾齒刀、刮齒刀、碳化鎢滾齒刀等,隨後又發展出自有特色的電腦設計軟體及齒輪刀具關鍵製程所需工具機,如滾刀磨銳機、齒輪磨床及蝸桿磨床等。

我們的看法:
                                                                                                 
第一、機器人是未來的明星產業,任何關於這個產業的投資都引人注目。

第二、上銀是台灣最具競爭力的機器業者,出來整合當仁不讓。

第三、陸聯可以補足上銀現在所缺乏的領域,強化其在全球齒輪工具機的競爭力。

第四、台灣業者還應該加強海外的併購,特別是在日本,因為在這個領域有許多好的公司。

國泰/ 國寶幸福
國寶及幸福人壽昨(23)日進行標售,結果以政府需賠付金額303億元成功標出,由國泰人壽得標,得標價與財顧建議底價相差200億元,政府將配合提供行政誘因,國壽因此每年獲利可增加七、八十億元。

此標案對國壽意義重大,除每年獲利可在監理寬容下提升外,國壽總資產將逼近5兆元大關,穩居國內第一大壽險公司;風險資本適足率(RBC)也將首度突破300%,有利海外併購。

國泰金昨天股價似已提前反應得標利多,全場股價表現強勢,昨日股價收50.2元,上漲0.7元。法人表示,標得國寶、幸福人壽對國壽的淨值、獲利均有助益,雖然死差、利差互抵金額限制發放股利,但有利業務發展、對外併購。

國寶及幸福人壽標售案共分A標(兩家)、B標(國寶)及C標(幸福)三標,昨天除國壽之外,富邦人壽也參與投標,其中國壽投A標,富邦則投B標,B標底價約195~205億元,富邦出價未落入底價,國壽則以303億元得標。

據了解,這次標案委託的普華財顧提出的建議底價是460億元~610億元,金管會事先與評價小組成員溝通時,希望壓低價格,減少政府賠付金額,為避免流標,還訂5%的彈性底價,最後進入議價程序時成功標出。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表示,非常敬佩、也相信國壽的眼光,國壽的資產、客戶數、市占率都將因此提升。至於會不會擔心國壽無法處理這二家公司的財務問題?曾銘宗回答,壽險資金都是幾十年的,可以慢慢進行調整。

金管會官員指出,死差和利差損益互抵的影響是,如果有利益時,原本要提列到負債下的責任準備金內,得標的公司得列為淨值,有助擴大資本適足率(RBC),減少提準備的壓力,獲利將因此提升。

保險安定基金董事長朱雲鵬相當肯定金管會的魄力,並指出,此次標售最大意義是,以公帑處理問題金融機構的老模式,將告一段落,由保險法修正後的問題保險公司退場機制處理。

國泰人壽昨(23)日標得幸福國寶人壽標售案,將對國壽影響頗受矚目。據了解,經過這次併購,此標案對國壽有五大意義,除每年獲利可在監理寬容下提升外,國壽總資產將逼近5兆元大關,穩居國內第一大壽險公司;風險資本適足率(RBC)也將首度突破300%,有利海外併購。

此外,將是有利自本資本計算,可真正反應經營體質。

國泰金昨天股價似已提前反應得標利多,全場股價表現強勢,站上50元大關改寫波段新高。法人表示,標得國寶、幸福人壽對國壽的淨值、獲利均有助益,雖然死差、利差互抵金額限制發放股利,但有利業務發展、對外併購,可視為一大利多。

國壽標下國寶、幸福的行政優惠措施不少,當中又以立即影響淨值、獲利的死差、利差互抵項目最受外界關注。

業界對此也是正面看待,認為不僅無負面影響,還有可觀的正面效益,首先將使國壽淨值增加至少600億元,甚至可能上看千億元;而每年產生死差、利差互抵金額也可入損益表,獲利吞大補丸。

我們的看法:
                                                                                                 
第一、金管會執行本案的決心和力度令人讚賞,時間抓得很緊,價格談得非常漂亮。

第二、曾銘宗主委沒有採納財務顧問的意見,把政府賠償金額降到300億,代表他其實對市場接受度相當有感覺,這是有擔當、負責任、有膽識的表現。

第三、像國泰這樣的大保險公司可以享受政策增加海外投資比例,有很強的誘因來競標,這個機制的設計很漂亮。

第四、未來台灣的保險公司會進一步整合,進化到第二階段,目前家數仍然較多。

第五、保險公司進入規模化的整合階段,純財務性投資人如PE將很難再介入,未來是幾大金控彼此之間的角力。

第六、李長庚總經理堪稱保險業最佳專業經理人,開創而不守成,國泰金完全不一樣了。

鴻海/ 騰訊/ 和諧
鴻海昨(23)日與大陸最大社群媒體騰訊、豪華車商和諧汽車合作,簽訂互聯網加智能電動車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三強攜手在河南鄭州發展車聯網新世代。

據了解,這次合作案,是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親自前往鄭州,與騰訊執行長馬化騰,以及和諧汽車創辦人馮長革會面後,三方共同簽署的協議。郭董親自出馬,透露鴻海集團對此事相當重視。

業界分析,物聯網商機正熱,其中,由智慧車串起的車聯網相關應用潛力頗受看好,鴻海擁有強大的製造能力,搭配騰訊、和諧分別在數位內容與平台,以及汽車業相關優勢,三強攜手,有望邁向新里程碑。

此外,車聯網需要繁雜的電子零組件與精密的組裝技術支援,以達到與各種外在環境資訊連結的目的,最終朝向無人駕駛發展,相關商機龐大,也將為鴻海集團增添新的營運動能。

鴻海指出,順應全球汽車業「互聯網、智能化」的發展趨勢,攜手騰訊和和諧汽車,三方將組成聯合專業工作團隊。

鴻海表示,騰訊在互聯網產業具有創意開放平台,搭配鴻海在高科技行動終端、智能電動車的創新整合設計與生產製造技術,有助打造高效便捷、節能環保、安全可靠的「互聯網+智能電動車」。這次合作也將借重和諧汽車在銷售及服務領域的優勢,共同提出可行的商業模式。

我們的看法:  

第一、這是鴻海在「車聯網」的布局,說明這個產業的前景,也代表郭台銘的企圖心。

第二、未來汽車電子化是大趨勢,台灣有電子零組件優勢,但是在汽車零組件規模太小,沒有整合,將來在total solution潮流下很難和大陸廠商競爭。

第三、很多事情都發生的很快,關鍵時刻就在這一、二年,台灣產業若不懂得好好掌握及轉型,未來會全盤皆輸。

第四、阿里巴巴和上汽合作,騰訊當然也要抓住機會切入這塊領域。騰訊和鴻海都在深圳,合作理所當然,但和諧不知道有什麼技術資源。深圳唯一的汽車公司比亞迪是鴻海的死對頭,不可能合作。

全通教育
被稱為「中國教育資訊服務第1股」的全通教育,股價昨(24)日再度漲停,一舉突破300元人民幣(下同),成功超越過去史上第一高價、中國船舶的每股300元,報收320.65元,成為第2檔股價突破300元的股票,榮登陸股兩市歷史第一高價寶座。

全通教育自2014121日上市後,與發行價30.31元相比,股價飆漲將近10倍,稱為「牛股」名副其實。分析認為,全通教育剛好搭上了近來A股熱門的「互聯網+」與「重組」兩個概念。

新華社報導,全通教育上市之初,主要收入來自網站服務「校訊通」,該產品屬於電信商中國移動旗下品牌,為中小學及學生家長提供雙向溝通互動平台。但其營運模式受中國移動控制與壟斷,盈利模式難以為繼,近來逐步尋找新利基。

報導指出,全通教育股價節節走高,與近年來接二連三的收購、重組有關。今年1月底,已停牌4個月的全通教育公告收購「繼教網」與「西安習悅」,兩者皆是與教育、校園有關的網路服務平台,復牌後股價隨即連續漲停逼近200元。

昨日股價衝上320元,一般認為與全通教育公告擬收購「河北皇典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有關。其公告顯示,全通教育此次收購河北皇典,意在進入河北區域市場,以鞏固在實體服務管道上的既有優勢。

此外,全通教育股價暴漲與「名人效應」有關。有媒體報導稱,全通教育背後有大佬為其撐腰,其中包括中國大陸知名教育集團「新東方」董事長俞敏洪在內,原因是全通教育在2011年曾增資引入俞敏洪入股的投資機構「中澤嘉盟」。

市場傳言稱,中澤嘉盟包括俞敏洪在內的5位股東在全通教育合計獲利6.47億元。不過俞敏洪日前透過微博聲明,自己和全通教育沒有任何股東關係,也不占有股份。儘管如此,如此名人效應已讓全通教育獲得媒體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俞敏洪也發表了對於教育股走強的看法,認為投資者重視教育概念股是好事,但他提醒,「如果大家一哄而上炒作,甚至不顧真實數據是否健康,最後吃虧的就是跟風的小股民。」

我們的看法:  
                                                                                                 
第一、在線教育公司能夠成為中國股價最高的公司,意義非凡,台灣不知什麼時候網路股可以有這樣的地位。

第二、台灣教育資源豐富,但是未來一定要找新出路,否則教師可能都會失業。

第三、全通只是很普遍的家長和學校雙向溝通互動平台,並非真正的網路商業模式,說明在線教育投資前景龐大。

第四、台灣還沒有什麼業者看到這一塊市場的顛覆性,應及早布局。

旺旺友聯/ 泰國中產
金管會24日宣布,同意旺旺友聯產險增加投資泰國中國產物保險大眾有限公司,增加投資金額新台幣3,966萬元,持股比率由15%拉高到62%,取得控制性持股,泰國中產也將成為旺旺友聯產的泰國子公司。

保險局表示,泰國不再核發新的保險公司執照,因此泰國中產執照相當珍貴,且每年也有新台幣數千萬元的獲利,同時旺旺友聯產也是國內保險業第一家在泰國設有保險子公司者。

旺旺友聯產表示,為配合金管會推動保險業布局亞洲的政策,積極評估拓展亞洲據點,最後選定增加投資原股東持有的泰國中產47%股權。

據旺旺友聯產的資料,泰國中產創立於1948年,是台資及泰資共同創立的財產保險公司,2013年總資產泰銖2.2億元,公司淨值泰銖0.75億元,近10年平均直接簽單保費約4,500萬元,分進保費約1,500萬元,合計6,000萬元。

旺旺友聯產表示,取得泰國中產47%股權後,未來將以子公司方式運作,為海外台商資產提供更完整的保險服務。由於泰國中產未來即算是旺旺友聯產的子公司,保險局表示,對其亞洲業務拓展將有助益,也能提升國內保險業的國際競爭力。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金控去東南亞發展已成為趨勢,這是一件好事。

第二、雖然金管會表面上好像有在干預,但是業者都在積極響應,一個巴掌拍不響,一定代表有不錯的市場機會,大家才會自動自發爭先恐後。

第三、本案的一大特色是這次是保險公司走出去,過去台灣金融業到海外併購的金融業者主要都是銀行或證券業者。

第四、台灣金控可以先併小型的海外公司試水溫,並培養海外運營能力,但光投資小公司沒有意義,我們應該抓住機會找一些有市場地位的投資標的。

大陸台商/ 罷工
全球第一大工作鞋製造廠、廣東中山欣錩鞋業公司總經理何建德證實,23日和24日兩天,近1萬名員工因不滿補繳住房公積金要由勞資雙方各負擔5%而停工, 目前勞資雙方仍在協商中,已有部分員工復工,預計26日可以全部復工。

廣東中山台資欣錩鞋廠爆發近1萬名工人罷工遊行,抗議廠方欠繳十幾年住房公積金,這些工人從廠區內遊行到廠區外,並一度堵住主要街道,造成交通癱瘓約兩小時。

中山坦洲當局出動大批防暴警察驅散,從網路上的圖片可以看見,警察用警棍驅趕罷工工人,又把工人壓倒在地並帶走,隨後警方封鎖廠區。

欣錩鞋廠占地20萬平方公尺(6萬坪),全球有二分之一的工作鞋包括金鋼狼(Wolverine )、哈雷機車、馬汀大夫、CATCaterpillar)等品牌都在欣錩生產。

何建德說,工廠成立之初並沒有幫所有員工繳足住房公積金,原本打算從今年1月起陸續補繳,對於補繳比例與員工協商,但遲遲無法達成共識,其實農曆年前就有預感今年會為住房公積金傷腦筋,沒想到來得又快又急。

我們的看法:  

第一、這是繼裕元、九興之後,第三宗大陸台商鞋廠面臨大規模罷工事件。

第二、發生暴動的地點都在深圳、東莞一帶,說明這種事件有傳染性,也代表中國製造對於台商的終結。

第三、大陸人口紅利不再,台商紛紛往東南亞發展,越南雖然也發生排華事件,但台商好像沒有什麼其它選擇,總不能硬著頭皮跑到印度或非洲去吧!

第四、台商要加快轉型,這才是當務之急,儘速走向創新驅動的道路。

聯想
聯想集團宣布,蘭奇(Gianfranco Lanci)被任命為聯想集團新總裁,41日正式上任。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將投注更多心力在互聯網轉型及併購業務上的整合。

這也是繼20131月組織架構調整後,聯想集團再次進行高層人事及組織調整。過去聯想集團CEO、總裁等職務一直由董事長楊元慶兼任。而蘭奇出任總裁後,將分擔楊元慶一部分的工作。

新京報報導,蘭奇將領導所有區域、個人電腦業務集團和企業級業務集團,他同時還將繼續擔任聯想集團首席營運長的職務。

聯想還宣布任命Gerry Smith為聯想個人電腦業務集團和企業級業務集團(PCG&EBG)的執行副總裁兼首席營運長,向蘭奇彙報。目前這兩大領域的營收占集團總營收的80%

聯想同時任命Jay Parker為高級副總裁,負責企業級業務集團;任命Tom Shell為高級副總裁,負責個人電腦業務集團;任命賈朝暉為高級副總裁,負責個人電腦業務和企業級業務的全球營運,他們將向Smith彙報。

聯想的其他兩個業務集團,移動業務集團及雲服務業務集團領導團隊保持不變,向聯想CEO楊元慶彙報。

業界人士認為,楊元慶此時重用蘭奇,意在轉型和多元化時期,由這位老將保持成熟業務的穩定增長,也顯示聯想國際化的程度不斷提升。

聯想集團品牌溝通部郭彤彥表示,接下來楊元慶將更多關注兩個方向,一是互聯網轉型,涉及移動業務,雲服務轉型等。

二是,兩大併購案的整合消化,以快速實現盈利增長。

聯想集團於去年完成其史上最大的兩宗全球性交易,收購摩托羅拉移動業務和IBM System X伺服器業務。

楊元慶表示,進入新的一年,聯想集團將以更加壯大,業務類型更加多元化,目前集團擁有個人電腦業務、企業級業務和移動業務三大增長引擎。

目前,聯想個人電腦全球市場占有率達20%,居全球第一。

我們的看法:  

第一、蘭奇的故事令宏碁和台灣NB產業都受重傷。

第二、蘭奇喜歡玩大市場、大格局,今天也只有中國企業才有這樣的舞台。

第三、聯想的轉型方向很清楚,包括互聯網和移動及雲端服務,這方面大陸業者並不比台灣遜色,甚至更超前。

第四、聯想2015年在吃下Motorola手機和IBM伺服器部門後,需要進一步整合,才能顯現效益,今年會相對沉寂。

南北船合併
大陸國企重組熱潮出現,繼中國南車、北車合併後,有「南、北船」之稱的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中船集團,南船)和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中船重工,北船),已對調領導班子(管理層),並傳出合併消息。

受這項利多消息刺激,南、北船兩大集團昨(26)日旗下上市公司,包括中國船舶、廣船國際、ST鋼構、中國重工、風帆股份等股價紛紛飆漲,開盤即漲停板鎖死。

澎湃新聞網報導,中船重工25日召開管理人員大會宣布,前中船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胡問鳴,任中船重工董事長、黨組書記;同日,中船集團也召開大會宣布,前中船重工副總經理董強,任中船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

兩家集團公司領導相互對調,外界認為,這意味南、北船的合併預期正持續加溫。這兩大造船集團曾是一家,19997月,由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分拆為兩家特大型集團,以長江為界,長江以北屬中船重工,長江以南是中船集團。


南、北船發展方向有所區別,北船主要從事海軍裝備、民用船舶及配套、非船舶裝備的研發生產,南船業務上形成以軍工為核心主線,貫穿船舶造修、海洋工程、動力裝備、機電設備、資訊與控制、生產性現代服務業等六大產業領域。

財新網引述業內人士指出,中船集團制度更為成熟,接單能力要優於中船重工,雙方領導互換後,雙方可能在市場化方面,以及船舶配套方面展開更多合作。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李錦表示,和南、北車合併一樣,核電、建築、通訊等領域,這些大型企業強強聯合具有意義,目的是為了保持對外的競爭力,避免惡性競爭,這將是大陸國企合併的第一階段。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大陸是真正在全力推動產業整合,繼南北車整合,現在又進行南北船合併。

第二、合併的目的是打造具有世界級競爭力潛力的企業。

第三、台灣應向中國大陸學習,目前只有金融業在積極整合,不見經濟部國營事業的整併。

第四、大陸一但整合出產業巨人後,馬上會向全球進行收購,從中國第一走向世界第一。

倍耐力/ 中國化工

義大利輪胎集團倍耐力將與中國化學工程集團聯手,擴大在全球市場的佔有率,尤其著眼成長快速的亞洲。倍耐力董事長普洛維拉說,「中國化學工程的投資,讓倍耐力更強大。」

中國化學工程集團(China National Chemical Corp, ChemChina)將以每股15歐元,總額達71億歐元的金額收購倍耐力(Pirelli)股份,隨後兩家公司將合作組建新公司。

普洛維拉(Marco Tronchetti Provera)告訴義大利「晚郵報」,「3年前與中國化工董事長任建新首次見面後,我就知道這是倍耐力最好的選擇。」

他還表示,「倍耐力的心和腦都會留在義大利,合約中會保障就業機會和技術。公司繼續由我們掌控。」

普洛維拉說,「當我們談到產業政策時,不該陷入膚淺的國族主義。重要的是吸引投資、創造就業機會。過去十多年,我們總是聽到『小就是美』,不過小公司若要成長,還是需要規模。」

關於為何選擇與中國化工合作,普洛維拉說,「因為他們不要求優勢地位,而我們可以直接進入巨大的中國市場,還有我們觀察多年的亞洲。在既有技術、有競爭力產品和獲利能力上,我們很快可以產能加倍。」

普洛維拉說,在簽署合約前,曾經知會義大利總理倫齊(Matteo Renzi),而政府明白這是倍耐力的大好機會。

先前倍耐力也與俄國簽署合作計畫,普洛維拉指出,雙方合作照舊,將主攻冬天的防滑輪胎。

中國近來積極投資義大利,2014年購買了能源集團埃尼(Eni)、義大利電力(Enel)、義大利電信(Telecom Italia)、普瑞斯曼(Prysmian)、忠利集團(Generali Group)和中期銀行(Mediobanca SpA)等公司股份。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年初在瑞士達佛斯(Davos)參加「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時向記者表示,他不記得確切購入的義大利資產總值,但大約是100億歐元。

我們的看法:  

第一、在傳統產業領域,中國大陸下一步的策略就是去整併海外同業,打造具有世界競爭力的巨人。

第二、要整併美國資產較難,但歐洲陷入經濟危機,大部分優質資產會被中國大陸買走。

第三、義大利有潛力的行業是機械工業以及奢華精品。


第四、值得注意的是,義大利董事長說:「倍耐力的心跟腦都會留在義大利,公司繼續由我們掌控。」中國企業會漸漸走向國際經營的道路,但初期仍然由外國人負責管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