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6日 星期一

小米版賽格威, 開發工銀, 陸企封測併購, 陸半導體基金, 晟碟 威騰, 沙國蓋太陽能廠, IBM, 微軟 物聯網, 京東方, 國航、南航擬合併, 中英, 蘋果 太陽能

2015.10.26創會理事長的話

小米版賽格威開發工銀陸企封測併購陸半導體基金晟碟 威騰沙國蓋太陽能廠, IBM, 微軟 物聯網京東方國航、南航擬合併中英蘋果 太陽能 

小米版賽格威
小米與其投資的大陸電動代步車廠商納恩博,在4月中旬聯合宣布出資收購賽格威(Segway),才過半年時間,昨(19)日新品發布會就意外公布外型類似的小米版賽格威「九號平衡車」,該產品價格十分「親民」、每台兩千元人民幣(約新台幣1萬元)有找。

賽格威產品價格不便宜,每部約7,000美元(約4.45萬人民幣)起跳。據昨小米新品發布會透露的訊息,小米九號平衡車售價1,999元人民幣(下同),配套護具169元,將於113日上市。該款代步車配置有夜燈,同時擁有黑色、白色兩種款式,時速可達每小時16公里,一次充電可行駛約22公里,適合上班族使用。

這款代步車採用鎂合金股架,重量僅12.8公斤。與賽格威相同,九號平衡車採用重心驅動,但不同的是方向桿改為「腿控」而非手控,並支援使用智慧型手機遙控操作。由於該款代步車先前沒有曝光,又是小米新的產品線,在昨發布會上格外引人注目。

先前納恩博聯合小米買下賽格威,就有許多分析認為,除了能夠擁有賽格威在海外的知名度,更重要是可取得賽格威手中的專利。有趣的是,賽格威去年曾控告納恩博及其他中國廠商侵犯智慧財產權,未料隔年公司反遭納恩博收購,而小米也推出類似產品。

昨小米除發布九號平衡車,同時發布新一代小米電視。小米電視3螢幕尺寸較前兩代更大,達到60吋,並採用LG 4K面板;機身採用全金屬材質,最薄處僅有11.6釐米;而搭配的獨立音響可達低頻60赫茲、高頻22千赫的水準。

最特別的是,小米電視3採用「分離式設計」,電視螢幕及主機(包括主機板及音響)可以分開,主機可獨立購買。意即,消費者可僅購買小米電視3的主機,並與他牌電視、顯示器連結,組成新的電視。小米電視3售價4,999元,僅購買主機則為999元。

我們的看法:

第一、這是典型的「外國品牌 + 中國市場」,就像當年吉利汽車併購富豪(Volvo)一樣。

第二、小米跨足這個領域,說明其視野相當廣闊,不是限於手機而已。

第三、納恩博購買賽格威,是山寨併購原版的最佳例子,但台灣缺乏這種「代工併購原廠品牌」的勇氣與膽識。

第四、大陸企業併購外國企業出價都很高,不是因為有錢,而是看的到未來在中國市場發展十倍規模的潛力。
開發工銀
開發工銀將募兩檔國內基金,相關人士指出,開發工銀除目前已開始運作的台灣文創、生醫基金、大陸福建華創基金、昆山毅達基金以及亞洲國際美元基金,內部持續組建團隊,建立投資績效以持續籌集設立新基金,包括「創新基金」及「優勢基金」。

其中創新基金規模達15億元,主要聚焦在網路雲端、物聯網等新創公司的早期投資,希望建立平台協助新創企業,取國際連結聚焦差異化核心技術及高成長市場的領域。
至於優勢基金規模預計達35億元,投資階段在於協助企業併購成長以持續優化其國際市場競爭力,主要鎖定以智能(Smart)及環保(Green)為創新核心的科技及製造業,主要投資於產業鏈中具關鍵性與成長性的領域,以具適當規模並以台灣主要經營或生產基地的中堅企業為主。
開發工銀今年5月完成商業銀行業務營業讓與後,已依業務特性將投資業務分為「私募股權業務部」及「創業及產業投資部」;截至今年9月底,開發工銀已成功募集五檔私募股權基金,資產管理規模達270億元。
開發工銀上半年之淨收益以大中華地區為主,達78%;其他國際布局則占22%,總計上半年現金淨回收達64.3億元。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投資過去分類很僵硬,只有電子、生技和文創幾大類。

第二、很高興看到有人提出以智能(smart)和環保(green)為投資主題,令人耳目一新。

第三、台灣到目前為止沒有人關注「智能」相關行業,這和「互聯網 +」以及「物聯網」息息相關,是中國大陸最熱門的投資主題之一。

第四、大陸特別強調「智慧製造」,台灣政府一直喊「工業4.0」,但在這領域的布局卻很少。

陸企封測併購
大陸布局半導體封測業再出招,南通富士通微電子(簡稱「通富微電」)宣布,以3.7億美元(約新台幣120.2億元)收購美國電腦中央處理器大廠超微(AMD)位於蘇州及馬來西亞的封測廠,最快2016年上半年完成交易,雙方並共同成立封測合資企業。
這是繼江蘇長電收購全球第四大半導體封測廠星科金朋之後,大陸紅色供應鏈再次進軍半導體封測領域。市場憂心紅色供應鏈來勢洶洶,恐衝擊日月光、矽品等台灣業者,封測雙雄昨(19)日股價也因此終止連日強勢走勢,收盤跌幅均逾1%
矽品、日月光法說會將在本月2829日先後登場,市場聚焦日月光入股矽品後續發展之餘,也關注封測雙雄第4季營運展望,以及紅色供應鏈崛起的因應之道。
台灣封測業者認為,相較於先前江蘇長電併購星科金朋,因規模較大,且星科金朋擁有較高階封測產能,對台廠威脅較大;超微在蘇州及馬來西亞的封測廠規模不大,客戶不多,加上台灣封測廠產業聚落形成,研判此次交易案對台灣封測廠影響有限。但對岸極力扶植半導體產業,仍值得密切關注
南通富士通微電子成立於1994年,2007年在深交所上市,是大陸前三大IC封測企業,總部在江蘇省南通市,主要股東是南通華達微電子集團有限公司,與富士通(中國)有限公司,分別持股31.09%21.38%。南通富士通微電子對外聲稱,全球前十大半導體製造商中,有一半以上是其客戶。
網易科技報導,超微會將設於馬來西亞檳城,以及大陸蘇州的封測廠,規劃至新合資公司旗下,南通富士通微電子則主要負責外包半導體組裝和測試業務,並設定目標為拓展業務至更廣泛客戶,提供全面的封裝測試(ATMP)服務。根據雙方協議,這筆交易最快將於2016年上半年完成。
面對紅色供應鏈強勢進軍半導體封測領域,台灣封測業者也積極前往大陸布局,希望藉由進入大陸設廠,直接服務當地客戶,搶大陸正蓬勃發展的半導體業商機,與紅色供應鏈抗衡。
台灣封測廠積極進軍大陸,與大陸新興封測廠搶訂單,矽品在蘇州興建第三廠,並布建高階覆晶封測產能;京元電也同步在蘇州擴建新廠,新廠預定明年投入量產。力成則配合美光在西安興建DRAM封裝廠,預定明年第1季開始投入量產。
另外,南茂也評估前往大陸興建LCD驅動IC封裝廠,相關投資計畫預定年底定案。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又一家陸企去國外買封測公司,而且價格高達3.7億美元。

第二、先前江蘇長電去新加坡併購星科金朋,從原先第六變成為全球第四大封測業者。

第三、中國大陸正在積極打造半導體產業鏈,從上游到下游,而且都是海外併購。

第四、看到大陸這種大手筆,日月光和矽品還有什麼好爭的,台灣人為甚麼不能團結抵禦外侮?

陸半導體基金
大陸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簡稱國家大基金)總經理丁文武昨(20)日指出,國家大基金投資規模預計5年約1,387億人民幣,目前已承諾18家企業、投資額約315億人民幣,展望未來,希望能投資台灣的半導體企業,盼台灣政府可以再放寬投資條件。

2014624日大陸政府宣布發展《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至今,丁文武表示,大陸IC產業已在今年有重大成果。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大陸IC產業產值達1,591.6億元人民幣,年成長率高達18.9%,優於全球產業成長率。在IC的出口金額方面,上半年年成長率約4.9%、出口金額的年成長率約5.2%,IC產業讓對大陸而言是必然發展的關鍵產業,與台灣之間的關係,並不是競爭,而是希望「兩岸同芯(晶片)、攜手共進」,因此國家產業大基金也盼未來能在台灣找到適當標的。

成立於2014924日的國家大基金投資比重的分配,在晶圓製造方面約6成,其它包括IC設計、封裝測試、材料及設備共計4成。丁文武說,晶圓製造方面,已投資大陸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由於國家大基金並非政府補助,強調所投資的企業必需「上規模、上水平」,也就是要符合量與質的提升,因此目前中芯國際達到可以出貨40奈米製程晶圓、且進入實驗性的28奈米發展,未來一定要朝向16或是14奈米發展。

丁文武指出,國家大基金規模已達1,387億元人民幣,雖然比預期1,200億元人民幣多,但在美國人的眼裡這只是個小數字。他細算,這個金額差不多是200億美元,就12吋、14奈米、月產能約5萬片的晶圓製造廠估算,也只能投資3條生產線而已,因此投資不能隨便,要選擇好的企業、具備國際競爭條件,而且未來也不排除透過國際併購方式。

由於丁文武手握上千億人民幣的投資權,不少半導體業者搶著申請「被投資」,丁文武也表明投資原則指出,國家大基金不是包辦一切,因此有三不原則,「不作天使、不作風投、不干涉企業管理與營運」。

他表示,在大陸除了國家大基金之外,半導體企業要獲得資金的管道還有其他產業基金管道,包括有武岳峰資本、華登資本、金沙江資本,以及地方性的北京、上海、武漢等地方基金。

我們的看法:

第一、這是大陸國家半導體基金第一次明確的表示希望投資台灣半導體相關企業。

第二、大陸當然是台灣的威脅,但台灣若不和大陸合作可能結果更糟,因為大陸會直接和歐美業者合作,台灣將更加邊緣化。

第三、當年面板就是這種情況,政府不准允台灣面板業者赴中國投資,現在大陸業者自己培養了這方面的實力,根本就不需要和台灣友達或群創合作。

第四、兩岸較好的合作模式是大陸參股台灣半導體公司少數股權,然後雙方共同合作去歐美併購或投資,像紫光聘請高啟全,和美光打造中台美三方策略聯盟就是一個良好的示範。

晟碟 / 威騰
全球快閃記憶體大廠晟碟(SanDisk)據傳正洽談把自己賣給威騰電子(Western Digital,簡稱WD),兩家公司最快本周就能敲定,再添一樁今年已創紀錄的半導體業併購交易。
彭博資訊引述消息人士指出,WD出價每股8090美元之間。知情人士透露,雙方上周末加緊協商,但談判仍未定案,仍可能生變。

晟碟20日早盤股價大漲4.9%,最高漲到7.7%。彭博資訊13日揭露晟碟可能待價而沽後,股價已大漲逾16%,目前市值達147億美元。晟碟是全球快閃記憶體大廠,製造用於行動裝置儲存的晶片,也漸漸普遍用於電腦與數據中心,但近來面臨快閃記憶體價格下跌與庫存水準偏低的狀況。晟碟訂於21日(周三)公布財報。WD 股價下跌3.9%

今年來半導體業簽訂的併購交易已創下紀錄。成本上升、潛在客戶減少的問題驅使半導體業者結盟。

要與晟碟簽訂併購合約,需經過日本東芝簽署同意。晟碟使用東芝的晶圓代工廠來生產晶晶片,雙方共同擁有一家共享智慧財產權的合資公司。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中國大陸紫光最近已經成為威騰第一大股東(15%),因此威騰的併購動作有中國的影子在後面。

第二、威騰是硬碟製造商,但是快閃記憶體卻是使用於固態硬碟(SSD),說明威騰也想要轉型跨足SSD

第三、另一層意義是中國大陸正在為龐大的資料中心市場需求做準備,一方面布局SSD,另一方面也加碼投資傳統硬碟,兩邊押寶。

第四、根據中國大陸國家半導體大基金的投資三不原則「不作天使、不作風投、不干涉企業管理與營運」,其作風介於PE和併購基金之間,一定是投資成熟期的項目,以併購手段為主,但自己不會出來作莊,而是在背後支持策略投資者,雙方共同投資。

沙國蓋太陽能廠
全球最大原油出口國沙烏地阿拉伯日前宣示,將於2050年前停用化石燃料,全面改採再生能源。看好沙國預計投資逾1,000億美元發展再生能源設備,台電公司董事長黃重球昨天表示,今年9月台電已和沙烏地阿拉伯電力公司簽署備忘錄(MOU),未來也將攜手國內太陽能業者,組團前進沙國蓋太陽能廠。

黃重球昨天上午出席林口電廠更新擴建計畫,林口電廠新1號機預計11月點併聯發電,明年7月正式商轉,可望為夏季用電再添新兵。

他會後受訪時提到,為加速台灣太陽能業者布局海外,看好沙國預計在2050年前,投資逾1,000億美元發展太陽能、智慧電網及潔淨能源、風力等再生能源,台電與沙烏地阿拉伯電力公司已於今年9月簽署備忘錄,就人員訓練和技術設備進行交流。

黃重球指出,台電與沙烏地阿拉伯合作已久,30年前台電曾有電力服務團派駐沙烏地阿拉伯,使台灣電力輸出管理技術備受海外市場肯定,現任沙烏地阿拉伯電力公司董事長曾在台大就讀碩士,對台灣供電情況與設備有一定了解,透過簽暑MOU平台,可望進一步加速雙方合作交流。

黃重球表示,台電的專長不是製造發電設備,也非工程顧問公司,將對輸配電與電力設施的建立提供專業意見,雙方目前正持續評估合作機會。

他強調,台電前進沙國,「不會單純去賣東西,而是去蓋太陽能電廠」。

1970年代全球面臨第一次能源危機,時任經濟部長的孫運璿率團訪問沙烏地阿拉伯,以經濟合作穩定國際油源,因此,台電自1977年起和沙烏地阿拉伯進行電力技術合作,並組成電力服務團隊派員進駐沙國。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業者開始積極投資太陽能產業,這是一件好事。

第二、連台電都投資海外太陽能電廠,說明未來相關投資機會多半不在台灣,我們關切的是為何台灣不適合投資清潔能源發電場?

第三、目前台灣到海外投資太陽能電廠的地點包括日本、泰國和沙烏地阿拉伯。

第四、民進黨最重要的經濟策略就是發展再生能源,未來政府會在這方面有很大的投入,但有許多法令的障礙需要予以突破。

IBM

IBM3季營收連續14季衰退,還下修全年度獲利預測,顯示這艘資訊科技巨輪轉向成為雲端運算和資訊分析服務商,雖在景氣最佳時期也面臨重重風險。IBM股價20日早盤重挫5.1%
IBM主要營收來源依靠海外,全球經濟減緩與美元走強,不斷侵蝕營收與海外獲利。IBM宣布將不含特定項目的全年獲利預估調降至每股15.25美元,低於分析師原估的每股15.68美元。

此外,IBM3季營收下滑14%193億美元,也不如分析師所料,且為連續14季營收下滑。IBM執行長羅梅娣出脫利潤較低的傳統業務,著重可採用戶制穩定收入的新產品,但面臨和像奧多比(Adobe)等同業轉型雲端化一樣的波折。不同的是,IBM規模更大,旗下員工近38萬人,仍得兼顧現有事業。

IBM財務長史洛特受訪時說:「就在上季末,我們確實見到包括軟體業務在內的一些轉型事業出現延長的銷售周期。但最重要的是,策略所必要的投資已看到成果,也希望這些投資繼續成長,不希望減緩。」

也就是說,IBM仍會依賴大規模的軟體交易,但需要花時間去爭取,也需要繼續投資已見成效的新事業。

IBM指出,雲端、分析、管理在內的所謂「策略所必要」的業績今年以來成長20%

IBM占營收最大的服務部門中,全球資訊科技服務事業部營收下滑10%79.5億美元,全球企業諮詢服務事業營收下滑13%42.1億美元。硬體部門營收下滑39%14.9億美元。

史洛特在法說會中表示,中國業務受創尤重,規模較大的交易數量減少,導致中國市場營收銳減17%

IBM早已將旗下x86伺服器事業群賣給聯想,因此目前台灣已無IBM相關供應鏈,而英業達、緯創則是聯想的x86伺服器代工廠。

我們的看法:

第一、IBM中國市場受創慘重,這也是為何IBM最近向中國政府低頭,開始原始碼 (source code)給大陸。

第二、巴菲特在幾年前投資IBM,至今損失慘重。

第三、IBM轉型軟體和諮詢服務,這是正確的方向,但兩方面業務都下滑,原因值得研究。

第四、雲服務是未來的選擇,但IBM才剛開始轉型雲服務,目前在這方面做得最成功的是GoogleAmazon

第五、台灣電子業者還停留在PC/NB世代,錯失了移動互聯網的商機,也很難跨入雲端運算及物聯網。

微軟 / 物聯網
微軟昨(21)日與經濟部技術處簽署成立「物聯網產業發展中心」合作備忘錄,台灣工業電腦廠商研華(2395)、凌華、新漢、精聯等共襄盛舉,將全力搶進物聯網商機。

凌華總經理楊正義、新漢董事長林茂昌等人親自出席,楊正義表示,凌華IOT解決方案以在自動化領域的專業與經驗,推出一系列智慧物聯網裝置系列,包含感應器終端裝置、嵌入式物聯網閘道平台等。

他指出,現在IOT、工業4.0與大數據等各方面都息息相關,凌華藉由與微軟的合作,導入微軟Windows 10 IOT,提供客戶更多彈性,並加快企業在物聯網的部署,讓凌華在物聯網中更有競爭優勢。

微軟企業雲端事業群合作夥伴暨客戶生態體系及體驗總經理克里斯.菲利浦(Chris Phillips)表示,透過微軟Azure雲端運算和資料分析平台、Windows 10物聯網核心技術,以及Windows Nano Server的結合,配合在台的硬體夥伴實力,有助搶進物聯網時代。

研華表示,公司與微軟共同打造物聯網開放平台「WISE-PaaS物聯網軟體平台服務」,此平台結合研華的物聯網軟體方案及微軟的Azure雲端服務,以一條龍服務概念針對不同產業提出SRPSolution Ready Package)應用服務方案,降低客戶進入物聯網產業的門檻,並協助系統整合商快速建構物聯網服務。

Mike Neil指出,微軟的雲端運算、資料分析平台、物聯網核心技術具有堅強實力,絕對能協助台灣在物聯網時代中取得關鍵地位。

我們的看法:

第一、微軟在台灣成立物聯網中心,意義重大。

第二、台灣沒有自己的市場,未來要轉型,必須加速和世界級的公司策略聯盟。

第三、台灣缺乏整合的能力,不知道如何運用IOT、工業4.0和大數據,政府應協調介入。

第四、台灣除了和國際大廠技術合作,還應該積極將經驗輸出。

京東方
大陸面板大廠京東方今年前三季電視面板出貨量首度擠下友達,躍居全球第四大面板廠,京東方的出貨量比友達多了22.5%

電視面板是面板廠最重要的產品,群創出貨量仍穩居全球第二大,但京東方快速崛起並超越友達,是陸廠電視面板出貨量首度超越台灣業者,透露紅色供應鏈已對我面板業造成龐大衝擊。

法人指出,紅色供應鏈對台灣目前最顯著的衝擊在LED產業,大陸LED業者快速拉高產能、削價出貨,導致市場陷入紅海,晶電等台廠咬牙苦撐。紅色供應鏈衝擊滲透至面板業,隨大陸面板業者新產能持續開出,台廠在出貨量落後勢不可免。

WitsView研究副理胡家榕昨(21)日表示,9月全球電視面板出貨量為2,447萬片,月增9.9%,年增13.8%,成長主因第3季面板價格下跌及大陸新產能逐漸到位,品牌廠開始拉抬出貨量。

京東方隨新8.5代線量產,32吋出貨量急速加溫,5月起每個月出貨量都以突破200萬片的姿態居霸主地位,同時積極往4855吋發展,前三季整體電視面板出貨達2,477萬片。本季受淡季影響,出貨量可能季減3%4%,今年總出貨量仍可望超過3,400萬片,以爆發性的140%年成長,擠下友達和華星光電,居第四位。

友達前三季電視面板出貨2,022萬片,除了無新產能挹注之外,產品結構往UHD4K2K)和大尺寸(50吋以上)調整,皆導致出貨較去年同期減少6.5%2015年出貨估2,640萬片,年衰退8.3%

我們的看法:

第一、京東方超越友達,是大陸面板廠全面超越台灣廠商的開始。

第二、十年前,台灣的技術還領先中國大陸,但台灣不讓面板業者去中國投資,現在大陸自己茁長壯大了,再也不需要台灣。

第三、台灣面板廠商很早就應該學習日本INCJ國開基金中小尺寸面板業者合併,打造「日本顯示器」(Japan Display)的作法,但日本並沒有這麼做。

第四、台灣未來的策略應加強併購,不管是國內業者自己整併、或和日本人如Japan Display共同合作。

第五、坦白說,現在再來說合併,已經有一點太遲了,台灣在各個產業和特定領域的公司應該分別團結起來成為不同行業的 “Taiwan Inc.”

國航、南航擬合併
大陸國有企業整併風潮再起,中國國際航空(國航)和中國南方航空(南航)醞釀合併重組,一旦合併成功,將一舉站上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航空。上海證券報報導,在「一帶一路」大旗帶領下,國企改革更加注重合併重組,要做大做強,全球領航。

國航、南航醞釀合併,消息震驚航空界,卻一點也不意外。因為早在6月官媒新華社就披露,中國民航局副局長周來振指出,國航 、東航及南航三大航空公司要合併貨運業務,打造成亞洲最大的貨運航空公司。這項整併至今仍在進行中。

國航、東航和南航合占大陸地區47.35%的航運量,一旦貨運整併,不只是亞洲最大,也將是全球第四大貨運航空公司。

不過,現在企圖心更大,上海證券報報導,近日傳聞國航與南航正醞釀合併重組,將揭開國企改革的高峰期。在高鐵、海運之後,國企改革大潮下一個就將由航空業接棒。

國航在大陸航空界一直處於重要地位,也是國家對外形象的代表。市場反映,「CA(國航代碼)+CZ(南航代碼)加起來AZ,市場將通吃!」

根據2014年年報,國航和南航年營業收入分別為人民幣1,048億元和1,083億元。再從機隊規模來看,據Flightglobal統計,國航與南航分別有322架和472架飛機,機隊規模在全球排名第十和第五。因此,一旦兩強合併,機隊規模將僅次於美國航空的967架飛機,踢下達美航空,將躋身世界第二強。

大陸國企改革截至目前,從南北車合併,到中遠中海重組,再到中航工業的航空發動機業務分拆重組,以及最近的中核和中廣核成立華龍公司,加上國航和南航醞釀合併,市場點名這波國企改革大浪,核電、航空、航運、軍工、鐵路等五大行業,將是重中之重。

可以預期的是,接下來還有正在停牌籌劃重組的中遠、中海集團,正協議合併兩家集團的集裝箱(貨櫃)航運業務。一旦達成交易,也將締造出運力全球第四大海運貨運公司。

我們的看法:

第一、這是繼南車和北車合併城中車後,又一件超大型國有企業合併案。

第二、中國大陸真的努力要打世界盃,創造全球數一數二的企業。

第三、這和,「一帶一路」息息相關,因為要走出去,高鐵和航空都會有許多商機。從一帶一路的角度,就不難理解為何航空是繼高鐵、海運製造之後第三個大型整合的產業。

第四、台灣的公營事業體質太弱,馬英九在任時沒有作為積極整併,造成今日的困境。

中英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訪英國期間,中英雙方簽署59項政商領域協議,近400億英鎊(約新台幣2兆元),較原本外界預估的300億英鎊還多出三成,成果豐碩。其中,有28項商業協議,領域涵蓋油氣能源、核電項目、汽車、金融等,合作規模超越歷屆。
新華網報導,大陸外交部官網昨(22)日正式披露,習近平赴英國訪問的成果清單,包括建構中英全球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簽訂首個網路安全協定,防止對兩國企業網絡攻擊等政府間協議。
另外有28項商業協議,包括油氣大單,中石油牽手BP、華電簽署百億美元天然氣(LNG)長約;以及核電大單,將大陸技術自主的三代核電落地英國,簽訂英國核電投資協議等。
騰訊財經報導,金融領域上,大陸央行批准渣打銀行獲得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承銷牌照;大陸國家開發銀行在英發行10億美元、5億歐元債券;國家開發銀行獲批開設英國代表處,並已於1022日掛牌;大陸央行與英格蘭銀行簽署《人民幣/英鎊雙邊本幣互換協議》,新增人民幣1,500億元,達到人民幣3,500億元。
汽車領域方面,大陸車企吉利控股集團加碼倫敦出租車公司至3億英鎊(約新台幣152億元),擬在英建前沿技術研發中心。另外,比亞迪與英國最大的客車生產商,亞歷山大丹尼斯(ADL)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共同生產純電動巴士,獲5112公尺長的單層電動巴士訂單,總額約人民幣1.8億元(約新台幣9.2億元)。
歐洲智庫專家表示,歐洲越來越意識到大陸的全球地區影響。「經濟是關鍵。」英國和歐盟需要來自大陸的貿易和投資。英中合作不僅將極大緩解歐洲目前急需解決的就業困難,也將滿足大陸經濟的增長需求。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中國大陸和英國正形成全方位的戰略合作。

第二、英國懂得和中國大陸合作,是正確的抉擇,識時務者為俊傑。

第三、百年前鴉片戰爭英國侵略中國,今天正好反過來,中國大陸以經濟手段征服英國。

第四、英國將來有可能變成中國大陸進入歐洲的門戶,就像香港曾有一段時間是全世界進入中國的跳板。

蘋果 / 太陽能
曾遭指責為汙染大戶的蘋果,將聯手鴻海等合作夥伴,開啟在中國大陸清潔能源事業。作為蘋果最重要代工廠的富士康,將從河南省鄭州廠開始,2018年前建設400兆瓦的太陽能項目,此相當鄭州廠生產iPhone所需能源消耗。
全球科技巨頭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21日凌晨再訪中國,他表示要在當地建設超過200兆瓦的太陽能項目外,還將攜手在中國的合作夥伴一同加入,而鴻海轉投資、專門生產iPhone的河南鄭州廠,成為首波合作對象。
今年5月,庫克訪問中國時曾經談到,以蘋果今天的產業地位,有責任做些保護環境的事,並且有能力引導這方面的進展。他說:「我們的目標是百分之百的辦公室和門店,使用可再生資源來提供電力。」目前,蘋果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建造總計40兆瓦的太陽能,已經可以滿足蘋果中國辦公室和大中華區24家零售店的用電需求。
蘋果昨(22)日聲明中更進一步指出,蘋果將在中國北方、東部及南部增加200兆瓦的發電能力,產生的電量,足夠26.5萬個中國家庭1年的用量;此外還將推動自己的生產合作夥伴使用清潔能源,在未來幾年,蘋果會與中國供應商合作,產生2,000兆瓦清潔能源,而這些電力最終將併入中國國家電網,流動到其他地方。
蘋果表示,該計畫預定由目前到2020年減少逾2千萬噸溫室氣體排放。中國媒體報導指出,依照蘋果說法,「在中國用了多少度電,就製造多少度清潔能源的電力還回去」。
去年中國在清潔能源領域投資895億美元、年增32%,占全球清潔能源總投資額的29%。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最新統計,2015年第3季,歐洲清潔能源投資年減48%、跌至58億美元,美國在這領域的投資也只有134億美元。而中國今年第3季清潔能源投資達到267億美元、年成長5%,成為全球清潔能源投資最高的國家。
我們的看法:

第一、蘋果在中國大陸投資太陽能,令人耳目一新。

第二、太陽能和清潔能源是未來趨勢,像蘋果這種世界級的廠商,一定會以身作則帶頭投資。

第三、未來是「夥伴式」的投資,所以鴻海已經成為蘋果的戰略夥伴,現在鴻海也是軟銀孫正義和阿里巴巴馬雲的夥伴。

第四、民進黨的經濟政策重點之一是新能源,雖然太樂觀,但基本上符合世界潮流和趨勢,關鍵在於執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