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2日 星期二

全球觀看電競比賽人數,已超過NBA總冠軍賽...如何「打電動,救台灣」?

全球觀看電競比賽人數,已超過NBA總冠軍賽...如何「打電動,救台灣」?

我一向沒有耐心,所以不喜歡需要一直重複的事情,基於這個理由,我從來沒有發展出對電玩遊戲的興趣,總覺得浪費時間,只是一種生物反射行為。

我兒子和我正好相反,從小他手機就不離手,有時候整晚不睡覺,關在房間裡玩,已經講了他不知多少遍,到現在他長大成人,我已經放棄,反正是他自己的人生。

最近一則新聞引起我的興趣,蔡英文團隊相關人士表示韓國已將電競列為國家賽事,新政府對台灣的電競產業將予支持,希望520後推動「總統盃電競比賽」,並提倡電競成為國家級運動項目。

2015年全球遊戲產值915億美元(約新台幣2兆9千億元),觀賞電競比賽的人數超過NBA美國職籃總冠軍賽。大陸電競玩家人數稱霸全球,去年有1.24億人,產業規模共高達270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1千3百億元)。

根據統計,台灣遊戲產業值約530億新台幣,位列全球第10、亞洲第4,僅次於中國大陸、日本與韓國,這對於不到1,000萬玩家的台灣來說,非常驚人,換言之像我兒子這樣的人不在少數,他應算正常。

近期遊戲產業發展似乎有加快的趨勢,一方面是因為互聯網原創內容需求大輻增加,另一方面則是VR(虛擬實境)快速發展,提升了整個產業層次。

AlphaGo打敗南韓棋王,也讓人工智慧(AI)躍升為全球焦點,大家開始認真思考機器何時會取代人類,包括我也都在關注人機界面,以及虛擬和真實世界界限越來越模糊的趨勢。

上周某媒體專訪美國科技大師凱文‧凱利(Kevin Kelly),提出了七大預言,包括「人工智慧將是未來對我們工作、生活和產業發展最重要的趨勢」;「VR是最終極銀幕,我們可以與其它人在虛擬世界裡分享經驗,社群需求將變成VR一大推力」。

最聳動的預言是「會有很多台灣高科技公司無法存活」,其實我也可以看到這一點,只是由外國專家說出來更有說服力。然而我對台灣怎麼滅亡沒有興趣,我更關心的是世界會如何走。

今年一月,我在大陸機場書店買了一本凱利的新著《必然》(The Inevitable),探討12種將改變未來的趨勢。本書涵蓋了作者對未來20年的預測,感覺上很像哲學先知。

2016年是台灣和中國大陸高科技產業的分水嶺,未來中國大陸必然會超越台灣,不是因為半導體或紅色供應鏈,而是由於「互聯網+」、VR、AI、機器人和大數據等。所有關於未來世界的想像,中國大陸已逐漸實現,由點到面,創造了一個美麗新世界。

連我也必須修正自已的看法,強迫自己改變。周末看了一本新書,Jane McGonigal的「遊戲改變世界,讓現實更美好」,我最喜歡的是這本書的第三部分,探討「大型遊戲如何改變世界」。

未來是「眾包」(crowd-sourcing)的時代,可以在網路上邀請一大群人,合力解決大型專案,就像維基百科,形成一種參與式經濟,現在已有影集是由觀眾來決定劇情發展。

遊戲也可以面對很嚴肅的題目。書中有提到一個遊戲,叫做「沒有石油的世界」;另外還設計了一款新遊戲「超構建」(Superstructure),目標是「玩遊戲、創未來」,一開始就定調「2019年9月22日,人類還有23年可活」,希望督促世界公民、企業和政府互相討論,著手制定計畫,以應對超級威脅。

我花了不到一小時把書讀完,非常興奮,我想創造一款遊戲「大中華」,開始或許設定「2040年,兩岸完成統一」,整個遊戲的宗旨是模擬什麼事件會加快或延緩這個過程。

這並不代表我的政治觀點或預測,而是要教人清楚分析事件的結果,以因應未來,這正是台灣最缺乏的。群眾非但無法從信息中發掘大數據,找到結論,反而被媒體所奴役,隨波逐流。

民粹的存在代表社會不成熟,每件事都so predicable,只要透過操縱,群眾就會像含羞草般回應。不確定性是一種風險,改變了遊戲規則,改變了路徑,但反之也是創新社會進步最大的原動力。
在中國大陸頂層設計、按步就班的計畫經濟之外,自發性創新將帶來了龐大變革力量,沒有人可以準確預測下一步會怎麼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絕對是正確的方向,這是bottom-up,而不是top-down。

阿里巴巴就是最好的例子,這並不在中國政府的規劃中,但阿里平台的交易量已占大陸零售總量一成,帶來超過1千5萬個直接就業和3千萬個間接就業機會。

中國大陸已是「世界市場」,很少人了解其意義,以為只是口號。上周統一集團法說會,董事長說去年中國消費30兆人民幣,只花了3年就從20兆跳到30兆,先前從10兆到20兆花了4年時間,代表消費者花錢的速度與能力正變強。

他的結論是未來已不是廠商間的競爭,而是廠商與時間在賽跑,須推出跟得上消費者需求的產品。

最近我對一位和我interview的台大同學說,如果換作是我,我不會以進花旗、麥肯錫為第一志願,而會努力去淘寶或騰訊尋找機會。我要成為明日的贏家,人生的第一步很重要。

1985年我到美國去唸MBA時,一直深深為一部MTV所著迷:A-ha的「Take on Me」,片中漫畫和現實交錯,男女主角穿梭於兩個世界之中,現在我才知道,原來那就是VR。

現實世界太令人沮喪,讓我們一起往虛擬世界前行。

Imagine a new world. Imagine a better Taiwa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