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日 星期一

用YouBike招來全世界的觀光客》誰說只能走出去?台灣也可以把國際化「引進來」

我走進這棟大樓,熟悉的感覺又湧上心頭,一塵不染的地板,寬敞的空間,有種嚴謹低調的風格。
二十多年前,當我還是一個年輕銀行家的時候,就常來這裡,公司裡的人,包括董事長、總經理和其他高級主管,對我都很好。

如今再來到這裡,景物依舊,人事已非,那是一種令人惆悵的複雜情緒,世代交替像電影一樣從我腦海閃過。

我來拜訪「新董事長」,老董事長的兒子,他接班後我還未來拜訪過他。我道歉說因為擔心他很忙,不好意思來打擾他。

CY,你太客氣了,我們都是跟著你學習長大的,my door is always open for you。」
「明年我們把最後一個廠賣掉後,在大陸就再也沒有製造業務了。」
他們在中國曾經有一段輝煌的光陰,也是地方政府重點扶持的企業。
「將來我們會轉型跨入房地產和服務業。」
對許多台商而言,這種轉型相當普遍,但我注意到他選擇的地點並不在中國。
「大陸的投資環境已經起了很大變化,並不是說我對中國有什麼看法,而是其它地方提供了更多有吸引力的投資機會。」

他從小在國外長大,受過良好教育,我一向覺得國際性的投資發展計畫,才是最適合他的。
許多人提倡政府應限制企業赴大陸投資,其實何需限制?企業自己比誰都清楚,有機會時蜂擁而至,苗頭不對跑得比誰都快。

對於製造業而言,熄燈號早已響起,除了少數像鴻海一樣的大廠能生存外,其餘就像發生爆炸的昆山和高雄石化業者,只能苟延殘喘。
問題不在過度投資,而是投資不足。

市場自己會調節,政府限制一點用都沒有。二十年前大陸製造業剛開始發展,李登輝提出「戒急用忍」,結果無數台商不為所動,以個人名義,赴大陸投資。

為了平衡,李登輝提議台商去中南美洲發展,有一家台商聽了他的話去海地投資,結果公司倒閉。

開放和鼓勵是兩件事,開放並不代表你一定要去投資,操之權在你。如果台商都跑去大陸賺機會財,未關注產業升級,那是我們自己沒出息,不能怪別人。
韓國企業過去從未大舉進軍中國低端製造業,但為何現在全力進攻中國科技和消費市場?因為中國已從工廠變成市場,而且在某些領域甚至主宰高端市場。台灣這些年停滯不前,從高端掉到中端,聯想、小米大幅超越台灣產品。

台灣想避免「中國化」,走向「國際化」,很對!有人想過應怎麼做嗎?
前海基會副董事長高孔廉最近表示:「企業家是動物,須在全球找商機;而政客是植物,植物只管本土化,只能在原來地方找機會。」

其實大部分台灣人民都像植物,不過是很有堅韌性的植物,如仙人掌,在缺乏資源的沙漠也能生存。
但如果大部分人永遠只甘心做植物,台灣就無法走出去,沒有贏的機會。

除了中國以外,一定要有一個市場,是台灣人拼命想去投資的,如新加坡人投資澳洲,香港人投資英國,這樣才算「國際化」。
最近金管會鼓勵台灣金融機構打「亞洲盃」,去東南亞或東北亞投資,挑了八家金控,就是一個好的開始。

晶華買下Regent,進軍全球奢華酒店,乃台灣品牌邁向國際的代表,無怪乎電影「露西」選在晶華拍攝。台灣應該好好謝謝盧貝松,一部「露西」在歐美幫助台灣打開的能見度,可能超過經濟部一年預算的效果。

除了「走出去」,另外一個國際化重點是「引進來」。

2013年來台國際旅客有801萬人,其中美洲6.3%,歐洲2.8%,加起來不到10%;另外中國36%,日本18%,東南亞16%,港澳15%,共85%。說明基本上已由商務轉觀光客,歐美轉亞洲客。
這代表什麼?在歐美人心目中台灣幾乎已消失,台灣是玩的地方,不是做生意的地方。
我們要如何改變這個現實?有沒有什麼活動可以大量吸引歐美觀光客來台?

亞洲有六個國家曾舉辦F-1方程式賽車,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韓國、中國上海、澳洲,吸引無數觀光客,台灣憑什麼和別人競爭?自行車!
台灣有最完整的自行車產業鏈,YouBike 全世界矚目,政府正在打造自行車島。

歐洲每年有「環法自行車大賽」,為何我們不能擴大舉辦「環台自行車大賽」?這是歐美人士風靡的運動,可以立即創造無限商機。

最近淋冰水做慈善轟動全台,其實「漸凍症」正是台灣最關鍵的病症。世界在不斷進步,我們卻對周遭事物全然麻痺,無動於衷。

所有漸凍症的症狀,台灣都有:行動逐漸遲緩,縱使頭腦還算清醒,亦無法改變現狀,只能看著台灣日益萎縮、無藥可救、痛心疾首。

周末讀了芝加哥大學教授約翰.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大國政治的悲劇》新譯本,增添了兩個章節:「中國是否能和平崛起」和「向台灣說再見?」

作者表示面對中國崛起,時間不在台灣這一邊,他提了幾個台灣的選擇,但看來都不可行。
One way or another, but not in betwee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