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5日 星期一

旺宏 華邦, 壽險打亞洲盃, 佳世達 友通, 創業家簽證, 京東 金蝶, 麥味登, 華泰證香港IPO, 華三通信 紫光, 台港通

旺宏/ 華邦
以「武岳峰」為首的中國投資公司收購美國記憶體商矽成(ISSI)案,傳遭美商賽普拉斯(Cypress)搶親。據悉,「武岳峰」可能轉向收購台灣旺宏(2337)、華邦等具自有技術、12吋晶圓產能與國際級客戶等優勢,但股價偏低的記憶體業者。

旺宏、華邦昨(17)日均未證實可能被中國投資公司收購傳聞。

業界分析,一旦賽普拉斯成功搶親矽成,將使得中國藉由併購國際大廠發展記憶體產業的計畫受阻,對台灣記憶體廠的威脅暫告解除,但若「武岳峰」將收購標的轉向台灣記憶體廠,恐掀起業界新一波震撼。

據了解,近期大陸手機大廠已展開向華邦、南亞科及旺宏等包產能行動,後續不排除展開進一步入股的策略結盟。

目前旺宏、華邦股價都低於面額10元,兩家公司市值各約248億、343億元,並且都有自有技術、12吋晶圓產能,以及國際級客戶。

旺宏、華邦目前的市值都比中國自己投資蓋一座12吋晶圓廠便宜,還能藉此縮短技術學習曲線與直接承接國際客戶,對擁有龐大資金奧援的中國投資公司來說,具有收購誘因。

南亞科、華亞科及力晶等,都正面看待賽普拉斯出面搶親矽成的效應,同時表達不會與中國合作或前往當地合資設廠的決心,堅持要把技術留在台灣。

過往中國企業加入某一產業之後,該產業就面臨大幅擴產、殺價競爭問題,先前「武岳峰」釋出收購矽成的訊息,市場擔憂中國將藉此跨足記憶體領域,恐讓記憶體產業陷入「紅海」。

「武岳峰」為首的中國投資公司原規劃,以每股19.25美元收購矽成。

不過,賽普拉斯宣布,董事會通過以每股19.75美元、高於中國投資公司的價格,收購矽成全數在外流通的股票,此舉等於攔截中國發展記憶體業。

由於賽普拉斯稍早也收購編碼型快閃記憶體大廠飛索(Spansion),此次再次出招,以高於「武岳峰」為主的中國投資公司的收購價,搶親矽成,透露賽普拉斯除加重物聯網核心元件微控制器(MCU),也加速物聯網應用看好的利基型記憶體,恐讓中國將收購對象轉向其他廠商。

旺宏15日收盤跌0.02元,收6.98元;華邦跌0.12元,收9.3元。

我們的看法:

第一、根據法令,大陸資金現在不能接投資台灣半導體廠。

第二、台灣半導體企業赴大陸投資,例如聯電在廈門投資四百億新台幣建12吋晶圓廠,只要台灣的技術比大陸高出一定等級,法令是允許的。

第三、技術和人才是大陸投資者台灣IC產業鏈最大的誘因,半導體產業非常缺乏好的人才,台灣要趕快發展新應用如物聯網,才能避免人才被搶走。

第四、矽成在台灣下市,然後其美國母公司被大陸半導體基金收購,這可能是未來會被陸資採用的一個模式。

第五、但矽成前身就是矽谷公司,旺宏和華邦不是。

第六、假如陸資不能投資台灣,轉而向台灣企業挖角,這是最不理想的情況。

壽險打亞洲盃
壽險資金打亞洲盃可能改採「限時、限量」。金管會內部評估,未來亞洲併購價格可能被炒高,風險逐步提高,因此壽險可海外併購銀行、證券且不計入海外投資限額的政策,在一段時間後即會「關起來」,且目前也不是所有壽險公司都可獲准。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去年推出金融機構打亞洲盃的政策,希望35年內能替台灣催生35家區域級金融機構,為了加快速度,金管會修銀行法、保險法等,提升銀行、保險、證券的海外併購能量。

其中又以17兆元以上的壽險資金併購動能最大,不僅可以跨業併購,且不受淨值、海外投資45%上限等限制,如目前國泰人壽就已確定要投資菲律賓中華銀行、印尼Bank Mayapada,兩案合計逾新台幣265億元。

目前各大壽險公司都號稱在海外尋找併購標的,要打亞洲盃;但金管會內部已開出四大前提,一是公司守法性強、公司治理必須達一定水準,大股東或高層曾有併購或公司治理瑕疵者,恐難申請過關。

二是必須有一定的風險控管,確保海外投資風險不能影響母公司經營;三是財務指標要達標準,有些公司財務較弱者,也不准貿然到海外併購;四是屬於金控架構,且同一金控有銀行、證券者,壽險公司才能在海外跨業投資或併購。

金管會評估,目前東南亞地區尚且歡迎外資併購,且價格尚在一定水準內,大陸金融機構也尚未加入併購戰局,因此必須把握時間,用壽險資金加速先「下聘金」,之後若大陸金融機構也開始併購東南亞銀行或券商,台灣要併購,可能就不太容易。

另外,如歐美國家在發展一段時間後,就不會同意跨業投資或併購,即壽險資金未必能再轉投資銀行,因此國內金融機構一定要在東南亞國家政策轉嚴前,趕快布局亞洲。

由於壽險業併購海外銀行、證券、保險公司,都可專案申請,排除在海外投資45%的限額之外,所以金管會要求財務健全、公司治理強的壽險公司才能作,同時一定額度後,即可能考慮不再放行。

我們的看法:
                                                                                                 
第一、我們非常同意金管會推動壽險打亞洲盃採「限時、限量」,這是二次金改所用的方式。

第二、金管會不只是用口頭號召打亞洲盃,還提出壽險可海外併購銀行、證券且不計入海外投資限額的政策。類似之前金管也有鼓勵大壽險公司併購幸福人壽和國寶人壽,誘因很吸引人。

第三、國泰金控已成功投資東南亞,富邦和元大也有可能跟進。

第四、目前有中國大陸業者積極打世界盃併購歐美金融機構,但需要尋找共同戰略合作夥伴,這也是台灣業者可以合作的模式,兩岸攜手合作一起走出去,不知道是否能為台灣主管機關所接受?

第五、台灣的金控業者開始打亞洲盃,需要英文講得好,願意赴海外工作的人,這正是台灣年輕人的大好機會。

佳世達/ 友通
佳世達昨(18)日宣布以每股45元、共4.5億元,購入友通8.7%股權。這是佳世達繼去年入股拍檔科技後,再度透過入股方式,提高商務應用解決方案營收。

佳世達董事長李焜耀日前辭去友達董座職務,此時佳世達公告入股友通,引起外界關注。佳世達表示,一年多來積極布局解決方案市場,去年11月入股拍檔科技,由於友通在網通、安控、博弈等垂直產業市場布局多年,與佳世達跨入的商務應用解決方案產品可以互補,希望透過入股發揮更大綜效。

工業電腦廠友通主要的產品為工業用板卡及系統。友通董事長呂衍奇、董事呂衍星也公告,預計以鉅額逐筆交易的方式,昨天起將共轉讓持股1萬張。佳世達因此將成為僅次於呂氏家族的第二大股東。

友通今年首季營收7.04億元,年增8%、季增4.1%,在產業淡季中單季營收創歷史新高,毛利率33.5%,優於去年同期的31%;但受業外影響,稅後純益7,300萬元,季減28%、年減4%,每股稅後純益0.64元。

佳世達去年初成立智能方案事業群,朝解決方案市場邁進,去年11月斥資2.12億元入股拍檔科技,取得25%股權,拍檔以銷售時點情報系統(Point of salePOS)周邊及軟體為主,在POS市場有多年通路經驗。

佳世達指出,佳世達智能方案事業群設定六個發展領域,包括智慧商店(smart store)、智慧能源、智慧企業、智慧工廠、智慧醫院、智慧學校等。其中在智慧商店所需的行動POS機、收據印表機、條碼掃描機、觸控監視器,甚至驗鈔機,明基友達集團都有相關產品,但缺乏通路及軟硬體整合方案,拍檔正好可以補足。

友通則在智慧企業,也就是商務應用方面可與佳世達互補。

佳世達董事長李焜耀在業界曾有「合併大將軍」美譽,佳世達在轉型過程中,也積極透過合併、入股、策略聯盟方式提高營收及獲利,顯然李焜耀仍認同11大於2的企業合併哲學。

他交棒之後的首部曲就是購入工業電腦廠商友通1萬張股票,成為友通最大法人股東。

李焜耀深知硬體產品的利潤愈賣愈低,尤其在中國大陸的低成本製造優勢下,面對紅色供應鏈的威脅將愈來愈明顯,佳世達必須朝向智慧、平台與雲端的方向快速前進,只有智慧化的事業,才能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有效創造獲利。

我們的看法:

第一、繼仁寶之後,佳世達也跨入工業電腦領域。

第二、台灣電腦代工大廠需要轉型,工業電腦是很好的切入點,不只是硬體,更重要的是軟體應用。

第三、未來商務環境走向「智能化」,主要應用包括醫療、教育和智慧商務,也就是電子商務。

第四、台灣企業需要積極透過兼併和收購帶動成長,很高興企業界有了這種覺醒。

第五、台灣的問題是產業整體規模太小,轉型速度不夠快,現在這些動作都還只是開始。

第六、電子代工業手上現金太多,需要活化。
                                                                                                 
創業家簽證
國發會主委杜紫軍昨(18)日宣布,7月起將針對外國與港澳地區有「好點子」的創業家,核發「創業家簽證」。目前政院規劃一年上限是2,000張,可來台居留一年,一個創業團隊最多可領到三張創業家簽證。

杜紫軍昨天晚間上行政院網路節目「內閣踹共」,與行政院發言人孫立群一同面對網友「拷問」,說明政府為鼓勵青年創新創業做了什麼。杜紫軍說,政院已在上周核定創業家簽證方案,預計7月開始受理申請。

不少網友抱怨國發會旗下的天使創業基金很難申請,孫立群也說,他有親戚打算跟天使基金爭取創業第一桶金,但擔心過不了。對此,杜紫軍說,天使基金已發出4.6億元,過關率是一成六,只要是好點子,贏面就會大。

近年國際上演搶才戰,包括新加坡、南韓、智利、英國與加拿大都推出創業家簽證。相較這些國家,我國創業家簽證最大特色是,有意申請者不用先投資,但要證明自己有才華及「好點子」。

杜紫軍解釋,過去政府鼓勵外商或台商帶著資金到台灣投資,現在則期盼有國際視野的創業家,能帶著技術、好點子到台灣創業。未來不只創業家可以來,其團隊也能一併來台。

政院規劃,創業家簽證效期是一年,一年後可持「創業實績」,如設立公司或有實質營運事實,申請延長兩年居留。

之後若創業家在台合法連續居留五年,每年超過183天,外國人可申請中華民國永久居留權;港澳創業家則可申請定居。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向外爭取創業家來台,是一個正確的方向。

第二、台灣的優點是說中文,臨近中國大陸市場,生活環境佳,年輕人有創意。

第三、台灣的缺點是政府法令規定太僵化,企業仍然以硬體為主,缺乏電子商務和互聯網的生態系統,以及年輕人的缺乏國際觀、格局不夠大。

第四、台灣如果開放,和新加坡、香港這些地方相比,絕對更有競爭力。

第五、政府要做好公關,全世界很少人知道台灣政府在做什麼事情。

第六、台灣還有一個優勢是特別適合小微型企業上市。
                                                                                                 
京東/ 金蝶
大陸知名電商—京東集團昨(18)日與金蝶國際聯合宣布達成合作協議,京東將出資1.7億美元(新台幣52.4億元)認購金蝶10%股份。雙方並將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共同為中小企業提供基於雲端服務的ERP整合解決方案。

受到這項利多消息影響,金蝶國際昨天大漲10.6%,報收港幣5.65元。第一財經日報報導,金蝶國際軟體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徐少春表示,藉此機會整合雙方的企業客戶和使用者資源,發展金蝶與京東電子商務及倉儲物流解決方案,加速推動金蝶雲服務業務,為雙方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體驗。

對於這筆投資,京東集團CEO劉強東表示,金蝶在中小企業管理軟體及ERP雲端服務領域,擁有龐大的客戶基礎,是京東理想的合作夥伴。

劉強東指出,京東希望將一流的電子商務和物流IT方案,與金蝶的ERP解決方案相結合。將整合方案遷移到企業雲端平台,來滿足大陸市場日益增長的企業級解決方案需求。

這次投資的認購價格為每股港幣4.6元(約新台幣18元),為協議簽訂前15個交易日金蝶每日收盤價格的平均值,預計該交易將於2015年第2季度完成。

搜狐科技報導,ERP業內資深人士分析,目前大陸企業級管理軟體主要是用友和金蝶占主流,騰訊及其第三方的免費ERP類軟體,在企業級市場並不被接受。用友軟體之前更多依靠政府關係開拓市場,金蝶市佔率稍低,但在中小企業及私營企業中口碑較好。

我們的看法:

第一、京東自從成功上市以後,腳步越來越積極,併購企圖心強。

第二、中國電子商務市場夠大,不是只有阿里巴巴一家可以獨佔,很多人覺得京東更有成長潛力。

第三、電子商務市場雖然大,但是想要跨入一定要有好的基礎建設,企業需要一套系統,這就是中小企業管理軟體和ERP雲端服務。

第四、台灣的軟體公司應該和大陸平台業者合作,過去鼎新電腦在台灣下市仍然在A股創業板上市,並引進神州數碼作為戰略股東。將來其它台灣企業應該和像阿里、京東這樣的平台創造者策略聯盟,可以快速發展。

麥味登
國內店數最多的早餐速食連鎖品牌「麥味登」,全力推動海外拓點,執行副總經理卓靖倫昨(19)日表示,集團預計以5年時間,在中國大陸、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地,開出1,000家分店。

據了解,麥味登下周將與印尼代理商簽約,以授權區域代理模式搶進印尼早午餐速食連鎖市場,第一家店預計12月在雅加達開出,5年內達到200店的目標。

麥味登去年2月及4月,已陸續在新加坡及上海成立分公司,建立自有的教育訓練及進出口貿易基地。今年6月及10月,麥味登將首度參加菲律賓與新加坡的加盟展,強化品牌曝光與推動招商。

卓靖倫表示,繼印尼簽訂區域代理授權之後,後續將鎖定馬來西亞及菲律賓市場展開招商,5年內海外分店數挑戰1,000家目標。

今年成立28年的麥味登,在台灣擁有1,068家連鎖分店,海外部分則在大陸西安有7家分店。去年,麥味登營收累計7.4億元,年增約10%,今年預估目標為8億元。

我們的看法:

第一、這個案子之所以有意思,在於海外拓展不只限於中國大陸,還包括東南亞。

第二、印尼的市場龐大,人口眾多,但口味跟華人市場可能不同。

第三、這是一個好的方向,但執行上會有許多挑戰。

第四、台灣進軍東南亞,過去集中在製造業,主要以越南為主。

第五、中國大陸以外的海外市場,85C有成功經驗,主要在美國洛杉磯。

第六、台商服務區要有好的SOP,才能技術輸出。

第七、現在台灣連鎖品牌全球化經營最成功的,是鼎泰豐,他們相當低調,所以大家不了解其商業模式,但鼎泰豐拓展腳步很謹慎。

華泰證香港IPO
大陸第四大上市券商華泰證券在香港的首次公開發行(IPO),吸引騰訊控股董事會主席馬化騰承諾投資1億美元(新台幣30.3億元),搜尋引擎網易創辦人丁磊也將認購價值2億美元(新台幣60.6億元)的股份。

華泰證券這次IPO金額預計最高將達到45億美元(約新台幣1,365億元),在A股市場的華泰證券昨天上漲0.78%,報收人民幣27.31元(約新台幣135.5元);但騰訊控股在H股下跌0.74%,報收港幣161.1元(約新台幣630.2元)。

彭博報導,這家總部位於南京的券商同意在這次招股中,向13家基礎投資者出售19億美元股票。包括新華保險和工商銀行旗下資產管理部門,美國對沖基金Och-Ziff Capital Management Group、中國信達、台灣富邦人壽、服裝零售商海瀾之家都將參予認購。

根據彭博匯編的數據,按發行價格區間高端計算,華泰此次IPO可能成為香港今年最大的股票發行交易。

根據細則,華泰證券設定招股價區間為每股港幣20.68元到24.8元(約新台幣80.9元到新台97元),發售14億股新H股。華泰證券於昨(18)日舉行投資者推介路演,並接受國際配售認購,預計521日截止認購,61日在香港聯交所正式掛牌上市,聯席保薦人為華泰金融、摩根大通及瑞銀。

澎派新聞報導,騰訊方面回應稱,馬化騰私人投資行為,公司不予置評。

值得注意的是,515日,港交所資料披露,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也將斥資港幣26.9億元(新台幣105.2億元)入股香港券商瑞東集團,成為控股股東。

我們的看法:

第一、在對的時間要做對的事情,中國資本市場火熱,現在投資證券公司基本上是穩賺不賠。

第二、廣發證券H股上市富邦有認購,這次又繼續擔任華泰證券H股的基礎投資者,成為投資港股最積極的台灣金融機構。

第三、值得注意的是騰訊主席馬化騰參與本案投資,不知是否有何策略目的。

第四、中國大陸的互聯網公司BAT以及其股東如馬化騰和馬雲,由於錢太多,未來一定會走向李嘉誠類似的風格,積極出手投資各種產業。

第五、在「互聯網+」的前提下,互聯網可以和各種產業結合,金融會是很好切入的對象,因為互聯網會對金融起革命性的衝擊。

第六、中國大陸的二級銀行在香港上市的經驗就沒有證券來得那麼幸運,需要思考新的戰略。

華三通信/ 紫光
具有大陸半導體領頭地位的紫光集團,其母公司清華控股昨(19)日表示,PC大廠惠普(HP)已同意向紫光出售旗下網路設備公司華三通信(H3C51%股權;該交易案將在未來幾天內完成,不過目前仍未公開交易金額。

路透引述相關人士分析,惠普計畫將華三控股權讓出,主要是為了讓華三得以獲得大陸國有企業訂單。據悉,中國大陸近年來鼓勵國企採用本地供應商,計畫2020年之前停止銀行、軍隊和政府部門使用國外技術。

對紫光集團而言,此次與惠普的交易,將有利於紫光將業務拓展至手機晶片以外的領域。稍早,紫光集團執行副總裁任志軍曾表示,除了手機晶片業務外,未來紫光還將涉足物聯網晶片、服務器晶片,甚至操作系統領域。

新浪引述華爾街日報稱,惠普、紫光在上月23日簽署了一份合作意向書,並且一直在等中國國家發改委的審批通過;目前,無法立即得知雙方達成的收購價格,但熟悉該交易的人士透露,初步討論對整個華三通信的估值約為50億美元。

華三通信目前為中國排名前段的企業級網路設備服務供應商,原本是華為與3COM的合資公司;2006年,華為將持有的華三股份賣給3COM,華三成為3COM的全資子公司。2010年,隨著惠普收購3COM ,華三也一起被惠普收購;目前,惠普掌握華三100%股份。

今年2月底,惠普CEO惠特曼(Meg Whitman)才表示,惠普網路業務在上季的情況「比預期中更艱難」,而中國市場局面尤其不利。稍後外界傳言,惠普正計劃出售華三和中國服務器業務的控股權。

當時,清華紫光、工商銀行直接投資部門融通資本皆被列在最後的角逐名單上。

我們的看法:

第一、隨著中國大陸要求IT產品國有化,去「IOE」外,外資會漸漸淡出中國市場。

第二、大陸是用國家的力量,拉抬產業的發展。

第三、歐美大IT公司處境艱難,會陸續出售非核心資產。

第四、網路設備從來就不是台灣企業的強項,這個案子又進一步強化中國本土的IT供應鏈。

台港通
金管會將啟動研究「滬港通」,有意替「台港通」鋪路,未來台股和港股若可連通,有助擴增台股量能。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昨首度鬆口說,若以後要台港通「滬港通模式,是可高度借鏡的地方」,包括機制、法規安排等。

曾銘宗說,台港兩邊交易所往來很密切,雙方要合作需從近到遠、簡單到複雜,ETF已可相互掛牌,未來將強化和香港市場往來。

曾銘宗坦言,研究滬港通的用意是,若以後要做台港通,針對機制和法規安排等,滬港通是可高度借鏡的地方。

他說,將請證交所研究滬港通,主要包括3大項:一是滬港通的前置作業,例如做了哪些項目,才促成滬港通;二是從去年11月實施至今的成果、是否面臨問題;第三後續若有內線交易、投資人救濟等法規安排等。

證交所主管昨表示,已接獲金管會指示,將提出滬港通的完整研究報告,內容將聚焦在滬港通上路後,對香港證券市場帶來的改變,以及港交所為滬港通上路規劃的配套措施。

立委費鴻泰、羅明才昨在財委會上關切台港通,羅明才說,這次台灣訪問團會見港交所總裁李小加,人家覺得台灣市場很小,台股量能從過去2000億元腰斬,直言「台灣起不來就是稅制,香港對外資免稅,但大戶回來還要查稅,誰要來投資?」

曾銘宗坦言,大戶多跑到中、港和新加坡等東南亞投資,大戶出去後要回台並不容易。據透露,大戶資金回台,多遭財部「盤問」,如資金從哪來、是否要扣稅等,才嚇跑大戶。

國內券商則說,目前已有很多陸資進入香港,若「台港通」可放行,將可引進在香港的陸資,初估有上千億元人民幣資金可投資台股,還可做為金管會推動「台滬通」的踏腳石。

台新投顧研究部協理黃文清指出,從滬港通經驗來看,只要A股漲到一定程度,H股就相對便宜,本土資金就會從滬港通南下,因此若將台股視為大中華資本市場的一環,未來台港通上路後,不僅有助台股的資金動能及交易量能,也有利金融業,特別是證券業,散戶也不用再走複委託買港股。

此外,昨財委會初審通過《電子票證管理條例》和修改《銀行法》。《銀行法》中增列殺價競爭罰則,若銀行出現殺價競爭、最高可罰250萬元,而《電票條例》也允許讓電票業者(悠遊卡公司)兼營電子支付,例如悠遊卡將可網購。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股市動能不足,中國大陸A股火紅,看來台灣金管會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

第二、金管會要求交易所研究「滬港通」對香港證券市場的改變,是非常正確的方向。也許滬台通不會開放,但我們一定要了解別人為何成功,借取經驗。

第三、A級和H股已經有連動,A股漲到一定程度,H股也會跟著漲,說明「連結」的重要性。

第四、台灣資本市場不只要和別人「連結」,還要和「對的市場」連結才有用,我個人覺得和新加坡連結效果不大,我們是彼此相互競爭大於合作。


第五、還是一個重點,大中華經濟和金融板塊在逐漸融合,台商不能自絕於這個趨勢之外,沒有所謂去中國化的全球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