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8日 星期二

聯合國際, 大陸企業來台上市, 聯發科, 夏普, 外籍人才留台, 平安 麥肯錫, 新三版 F股, 陳德銘, 黑石 101, 東芝 富士通 VAIO

2015.12.07創會理事長的話
聯合國際, 大陸企業來台上市, 聯發科, 夏普, 外籍人才留台, 平安 麥肯錫, 新三版 F, 陳德銘, 黑石 101, 東芝 富士通 VAIO

聯合國際
據知情人士透露,三大行動支付平台之一的聯合國際,已正式接到福建自貿試驗區發出的營業執照,聯合國際與大陸的中國通聯支付,將以64的出資比重,合資成立「聯際行動信息科技公司」,並由聯合國際副總黃朝宗擔任董事長,這可說是開國內三大行動支付平台之先的創舉。

根據福建省官方核發的營業牌照,該公司資本額3,000萬人民幣,營業許可期間30年,將從今年11月,一直到204511月,地點就設在福建馬尾。

總部位於上海的通聯支付,成立於200810月,是由上海國際集團、中國萬向集團合資成立,由於通聯支付是中國排名第二大的第三方支付業者,因此,這回聯合國際與對方合資成立子公司,作為進軍大陸市場的灘頭堡,初期將在當地招募40名員工,更格外引人矚目。

第三方支付走到跨境支付,已是市場潮流,而透過合資公司來經營跨境支付,聯合國際則是第一家,近來已成為市場矚目的焦點,這也顯示國內第三方支付熱潮不僅延燒,現在更已快速晉級到透過合資來加速推展大陸市場的全新階段。

聯合國際一方面作為替國內銀行發行HCE行動信用卡的行動支付平台,另一方面也自設電子購物商城作第三方支付,而且腳步還走在其他公司前面,已透過合資行動,直接布局對岸的跨境支付商機。

據透露,合資公司僅是聯合國際進軍大陸市場的第一步,下一步則直接將目標瞄準大陸最大發卡機構:銀聯國際,因為該合資公司接下來將直接在大陸境內進行「手機信用卡HCE」業務,幫所有有興趣的陸銀發HCE信用卡,而所發的卡別不是VISA也不是MASTERCARD:「就是銀聯卡!」因為銀聯卡在大陸的市占率遠超過任何一家國際發卡行,這也是聯合國際鎖定銀聯卡的主因,知情人士指出,該計畫現在正由中國通聯支付出面接洽。

聯合國際的合資公司,屆時將對每筆HCE信用卡交易收取手續費,以大陸的發卡量規模來看,將是可觀的收入,另外,聯合國際等於為自家成立的flybuy購物商城銷貨管道鋪路,未來一方面幫忙發HCE行動信用卡,另一方面再引進持卡客戶購買電子商城的台灣產品,一舉兩得,顯見聯合國際進軍跨境支付已是有備而來。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的募資環境很困難,找大陸戰略夥伴是正確的做法,這個案子不是投資台灣,而是在大陸成立合資公司,變成中國概念股。

第二、福建自貿區發出的營業執照,對台灣企業而言,很有商業價值和戰略意義。

第三、第三方支付是一個全新的領域,沒有想到可以那麼快引進陸資合作夥伴。

第四、更多台灣的互聯網電商和互聯網金融業者應該尋找中國大陸戰略合作夥伴。

第五、台灣本地市場小,太過於競爭,聯合國際和現有業者很難競爭,走兩岸合作路線,異軍突起是正確的作法。

大陸企業來台上市
台灣證交所總經理林火燈指出,開放海外企業來台灣第一上市(簡稱F股)有效讓台灣資本市場與國際接軌,也延緩了企業海外上市的外移潮。他說,台灣已經是資本輸出國,透過F股可以跟海外台商有更多連結,希望未來也可爭取大陸企業來台上市。

林火燈出席「二○一六台商機會與挑戰研討會」,並接受本報專訪。他表示,二○○三至二○○七年間,有一百五十家企業赴海外上市,企業外流嚴重。因此,當時推出台灣存託憑證(TDR),爭取已經在其他交易所上市的台商回台第二上市。

「不敢想像,如果當時沒有TDR,企業出走、海外掛牌的狀況會有多嚴重,」林火燈指出,政黨輪替後延續爭取海外企業來台上市的政策,推出了F股,到今年底上市的F股就會超過五十家。他說,樂見政府的政策有延續性,也希望將來可以爭取大陸企業來台上市。

林火燈說,原先在兩岸服務業貿易協議中就有相關安排,透過服貿,兩岸可以簽訂監理備忘錄,只要陸資企業在大陸以外的地方註冊,即使陸資持股超過三成,也可以透過專案審查的方式赴台股上市。

林火燈表示,F股除了大陸台商,還包括泰國、越南與美國等地的企業,每一家F股來申請,證交所都必須研究其註冊地相關的公司法、證券法令等,也讓台灣資本市場更國際化。他說,雖然整體國際接軌的進程沒有想像中快,但包括放寬股市漲跌幅限制到百分之十、延長交易時間等廿多年來台股禁忌,都隨著F股打開了。

面對中國市場重啟IPO與新三板的衝擊,林火燈指出,台股經過七十八、七十九年的狂飆年代,已經是一個相對成熟的市場。他認為,企業要的是一個穩定的籌資市場,台灣正是一個有「高度可預期性」的資本市場。

林火燈也透露,證交所曾考慮要在中國大陸設辦事處,以服務台商企業與上市公司,爭取與海外台商有更高度的連結。


我們的看法:

第一、金管會去年六月禁止陸資背景企業來台發行F股上市,對台灣資本市場IPO是一嚴重打擊。

第二、過去大陸來台上市的企業的確良莠不齊,但我們不應因噎廢食。

第三、台灣是被福建F-再生的案子給嚇怕了,以致禁止陸資以F股形式來台上市。

第四、台灣本地現在已經沒有剩下什麼好公司可以IPO了,應積極引進外企和陸企,也應扶植下一代的新創公司。

第五、證劵交易所帶頭出來呼籲開放陸企上市,說明問題的嚴重性,基本上已找不到公司上市。


聯發科
經濟部持續釋出將開放陸資投資IC設計產業的看法,市場傳出,在政策開放前,原本就贊同開放的聯發科正積極暖身,近期密集接觸中國大陸半導體基金,除為母公司舖路外,亦為轉投資公司尋找釋股對象。

不過,聯發科方面表示,轉投資公司目前沒有釋股需求,母公司在政策開放前也不會有任何動作;即使未來有任何需求,亦會以合作或併購為模式,而不是單純的投資。

經濟部長鄧振中已允諾,會在任內開放陸資參股IC設計業,代表政策開放在即。

原對政府的開放政策持贊成意見的聯發科,近期雖對被點名為向政府施壓者感到無奈,但本身因應政策調整的腳步正加快前進中。

市場傳出聯發科內部已蒐集大陸主要的半導體相關基金的資料,包括聯發科本身已有投資的武岳峰資本,還有華創投資、盛世投資(CGP Fund)、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CEC)、紫光集團、中信資本、金石投資、建廣資產等。

市場傳出,聯發科由董事長蔡明介帶隊,拜訪上述半導體基金尋求合作機會,另有一說是由該公司的策略長游人傑負責接觸,近期拜會的對象則為中信資本。

據了解,聯發科此舉除了為母公司尋找潛在合作對象外,更是為了集團內眾多的子公司建立資源,做為未來可能的釋股對象。

就聯發科第3季財報來看,內部約有近20個設立在大陸的轉投資公司,包括多加軟體設計公司,還有位在蘇州的Wi-Fi晶片公司創發、位在合肥的車用IC公司傑發等晶片研發轉投資,持股比例在八成以上。

這些轉投資公司設立地點其實是大陸,政策開放前,其實已經可以先釋股給大陸投資者。據了解,聯發科已將創發部分持股釋出給華創,目前規畫持續釋股的轉投資還有兩家。

業界認為,聯發科若有意引進中國半導體基金,不僅原本表達高度興趣的紫光集團有意願,其他半導體基金應該也會很樂意。

我們的看法:

第一、對聯發科最有興趣投資的應該是中國大陸國家集成電路基金,或是像上海武岳峰這樣的地方半導體基金。

第二、聯發科市場主要在中國大陸佔有七成,所以一定希望和大陸業者策略結盟。

第三、台灣一再強調要減少對中國市場依賴,但在IC產業,中國大陸是未來最大的市場,連英特爾和台積電都不能忽視,所以分散市場意義不大。

第四、聯發科的引資動作有重大的象徵意義,會引起小型IC業者進一步尋找陸資策略合作夥伴。

夏普
日本《讀賣新聞》報導,夏普的重整計劃一直延宕未決,主要就是日本政府擔心夏普面板核心技術外流,在官方干預下,有意投資的鴻海遭到排擠,日本INCJ將是未來與夏普面板事業進行合作的對象。

由於INCJ也考慮直接對夏普本體出資、並取得過半股權,以利推動夏普整體重建案進行;INCJ也考慮分拆面板事業,讓夏普和日本顯示器(JDI)進行合併或合作,整個案件預計在 2015年度內達成基本協議。

WitsView資深研究經理范博毓表示,如此的結果等同鴻海迎娶夏普無望,事件演變迄今,破局早就是可以預見的,其實鴻海早就心理有數,因此鴻海藉由群創(3481)之力,路竹廠內投資6LTPSLow Temperature Poly-silicon;低溫多晶矽)產線時,就可見端倪。

為了布局LTPS產能,鴻海除了與群創合作的6代的LTPS生產線,初期月產能為2.3~2.4 萬片,年底送樣,2016年上半年可投產;另外,鴻海富士康也攜手策略夥伴英慧公司,在中國鄭州打造LTPS生產基地,11月動工後,預定201711月投產、2018年量產。

范博毓說,鴻海在群創投資LTPS生產線,就是認為投資夏普的風險高於自己投資,事到如今,即使夏普與JDI合併,對鴻海的衝擊也不會很大。

蘋果目前面板主要由夏普、JDI與樂金顯示器這3家供應,若是夏普與JDI合併,蘋果供應商僅剩2家,這也是蘋果所不樂見,鴻海積極投入LTPS面板,外傳就是蘋果撐腰的。范博毓說,雖然鴻海布局LTPS面板,但其生產的面板,是否能符合蘋果的標準,成為供應商之一才是關鍵所在。

IHS資深研究總監謝勤益指出,目前全球84%LTPS產能集中在夏普、JDI與樂金顯示器3家廠中,當中有50%LTPS面板是被蘋果拿走,因此如果要LTPS面板,不但得受制這3家供應商,缺貨時要還與蘋果搶單,但是沒有人搶得贏蘋果,為了因應手機面板規格提升,也是目前主要的面板廠投積極跨入LTPS面板的布局主因。

我們的看法:

第一、到頭來,夏普這塊日本的老牌公司和國寶,還是留給日本自己的國發基金INCJ,這完全可以理解。

第二、 INCJ之前已有將日本三家中小尺寸面板業者整合成日本顯示器(Japan Display)的成功經驗,這次重新操刀應該是駕輕就熟。

第三、蘋果的主要供應商之一就是夏普,鴻海有群創,當然也想插一腳。

第四、台日合作是未來大趨勢,越快越好。

外籍人才留台
台灣白領嚴重外流加上底層技術工奇缺,行政院長毛治國昨(2)日拍板,年底前將擴大實施多元評點制,大幅鬆綁外籍白領、僑外生及藍領技術工留台限制,盼明年起,一年可再多留8,000人,填補勞動力。

勞動部表示,台灣受高齡化、少子化影響,明年起,勞動市場一年將減少18-20萬工作者,加上每年還有2-3萬的本國白領外移工作,台灣再不想辦法留住專才與基層技術勞動力,將嚴重影響產業發展。

行政院展開「留才」大作戰,參考英國、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作法,解除目前僅以年資、薪資做為留才門檻,日後將綜合評鑑學歷、工作經驗、他國語言、專業能力及能否配合我產業政策等因素,實施「多元評點制」,只要是好人才就可留下。

毛治國昨天聽取勞動部「延攬外籍人才」專案報告,要求各部會在年底前完成各項鬆綁,盼新措施可在明年1月上路。依照政院昨天公布新措施,未來我國力爭的三大類外籍人才,包括白領專才、僑外生及藍領技術工。雇主方面,取消資本額、營業額限制,鼓勵中小企業、新創事業,延攬有雙語能力、熟悉外國市場的專才。

為增加外籍白領專才來台工作誘因,新措施一併開放配偶、子女,只要同樣從事專門、技術性工作,免受年資、薪資規定,在台工作。

僑外生部分,現有實施的評點配額制,將解除一年2,500人限額,同時鼓勵僑外高中生、技職生也能參與評點制。在藍領技術人才部分,現況是工作滿12年就得離境,看護工則可延長到14年,未來只要年資滿九年,經雇主申請、通過評點考核就可續留台灣。

我們的看法:

第一、這是近年來政府最重要的鬆綁政策之一,對台灣長期會有深遠的影響。

第二、馬政府很奇怪,到任期快結束許多業務才開始法令鬆綁。

第三、台灣人才性價比高,大陸特別喜歡挖角台灣人才,台灣人才去大陸工作不只是薪水比較高,舞台也更大。

第四、未來台灣應該再開放有陸籍背景的外國白領階級來台灣工作,不知目前有無限制?

平安 / 麥肯錫
全球管理諮詢行業巨頭麥肯錫,入股平安集團旗下平安好房。這是麥肯錫成立80多年以來首次入股一家海外企業,至於以多少現金入股平安好房及持股比例,麥肯錫及平安集團都不願透露。

澎湃新聞報導,麥肯錫已經入股平安好房,其中麥肯錫全球副董事合夥人鐘惠馨出任平安好房總經理一職。隨後,平安好房董事長兼CEO莊諾也證實此消息。

早在1997年,麥肯錫就與平安簽訂合作協議,平安掌門人馬明哲多年來也從麥肯錫挖來不少人擔任集團高層。

消息稱,此次麥肯錫「破例」入股平安好房,可能是馬明哲在提前為平安好房未來IPO做戰略部署。

平安好房是馬明哲「平安地國」(意指在房地產的布局)戰略的核心紐帶,自20145月成立以來,不斷推出一系列房地產互聯網金融的產品。在平安好房剛上線時,曾宣稱拿出人民幣5億元來貼補新房特價房。

網易報導,莊諾表示,上線一年多,截至到上半年銷售額達人民幣100億元,截至10月底,銷售突破人民幣千億元規模。莊諾說,明年新房銷售規模有望超過人民幣3,000億元。

之前,平安好房又帶著人民幣6億元加入補貼租房市場。平安集團利用旗下平安不動產、平安信託和其龐大的保險資金直接或間接控制房企,參與項目開發,通過平安好房電商平台,想要掌控房產入口的信息流和資金流。馬明哲「平安地國」的戰略布局十分清晰。

平安主要通過房地產開發、房地產投資、房地產金融服務三個方向涉足房地產。

馬明哲分析,以金融服務為支撐,但凡在消費者「吃穿住行」中所需要與金融服務發生關係的業務,平安都要介入,並以此為基礎打造自身的業務閉環。

今年4月,平安集團斥資人民幣63億元,成為碧桂園第二大股東,持股9.9%。碧桂園也是中國平安至今前十大股權投資中唯一一家房企。11月,平安又以港幣2.14億元入股朗詩躍居第二大股東。在項目開發方面,平安不動產選擇與大型標竿房企合作,大部分以投資入股方式,較少參與項目的實際操盤。

我們的看法:

第一、麥肯錫雖是全球顧問龍頭,過去從未投資客戶公司,不像貝恩(Bain),有貝恩資本。此次終於出手投資意義重大,資本創得比手續費要好賺多了。

第二、很多新創公司連商業模式都需要專人協助,相信麥肯錫是從零開始協助平安好房。

第三、互聯網有些殺手級應用,房地產仲介就是其一,而在中國大陸成長又會特別快。

第四、以往實體經驗需要金融服務配套,現在正好相反,平安以金融服務作為核心支撐,帶動各種消費行為,或為真正的全方位互聯網經濟創造者。

新三版 / F

台灣資本市場的海外招商,特別吸引對岸台資企業回台掛牌,但正被陸股一點一滴侵蝕。

由於台股本益比與流動性均低於陸股,因此需要更多資本以壯大規模的台資企業,在先前被證所稅嚇阻與中國推出新三板的誘因下,有放棄回台掛F股,直接在陸股掛牌的傾向。

富蘭德林證券董事長劉芳榮指出,單在中國上海市就有1萬多家台商,但目前全中國台商回台掛F股的僅數10家,因此後續商機及台商募資需求仍大。

但有上海台資券商透露,儘管台股目前在承銷面仍有優勢,例如審查時間與透明度等,但已有耕耘對岸內需市場的台商反映,想放棄回台掛F股,要直接到中國新三板掛牌,未來目標是上A股。

熟悉台商承銷業務的國內會計師事務所也提到,目前台資企業客戶對在新三板(類似台灣興櫃,是未來至A股掛牌的跳板)掛牌的詢問度非常高,只是未來申請在A股上市的排隊時間較久,中國證監會的上市審核過程透明度也相對較低,使部分台資企業仍考慮再三。

就股市價位而言,群益證券指出,目前台股本益比約10~13倍,陸股平均是20~21倍,若扣除金融股就有40~42倍,創業板更達80~90倍,對於耕耘中國本地市場的台資企業有莫大吸引力。即使是現階段募資功能不理想、流動性仍欠佳的新三板,本益比都有30~50倍。 

台灣證交所本周至中國「固樁」,總經理林火燈與上市二部主管親自上陣,拜訪在長三角地區,已進入券商輔導期、準備回台上市,與有意回台掛牌的多家台資企業。

但早在今年夏天,台股已有大型製造業的中國事業,放棄回台上市的先例。工紙大廠榮成(1909)在7月中公告,子公司榮成紙業中國控股,將申請在中國新三板掛牌。

上海台資券商指出,台股在吸引台商回台掛牌上有隱憂。

儘管A股上市審查在中國證監會大塞車,有些IPO(首次公開發行)申請案在證監會一躺就3~4年,但據傳北京有意將IPO審核權,從證監會下放至上海與深圳證交所,惟時程未定,但預期審核時程將大大縮短。

若真如此,台股新股上市案審查僅需4~6個月的優勢,屆時勢必大減。 

我們的看法:

第一、兩岸本益比不對等所引發的問題越來越嚴重,會造成兩岸資本市場重新洗牌。

第二、許多現在上市的一流台灣公司都計畫將大陸子公司或合資公司規畫上市,包括高科技和傳統產業。

第三、陸企本益比高,許多A股上市公司缺乏好項目,也有高度意願併購台灣企業或台灣在大陸企業。

第四、台灣市場要開放,面向國際和大中華,才有競爭力,絕對不是台灣人自己關起門來玩。

陳德銘
大陸海協會會長陳德銘昨(3)日走訪台灣基層,並前往蘇澳港考察。他表示,目前大陸4個自貿區已經全部對外開放,期盼台灣自由經濟示範區與大陸自貿區的能加快對接,陳德銘強調,台灣「應該要有一點危機感」,不要錯失合作機會。
昨日台灣港務公司董事長張志清出面介紹,蘇澳港目前的經營方向採客貨運並行。在發展自由貿易港區部分,可以透過委外加工作業方式,在系統控制下,廠商按月回報、自主管理模式。且在貨運部分,考量使用率要配合地方發展型態,因此部分碼頭做為轉運停車、觀光遊憩地點。
對此,陳德銘馬上詢問,從港務管理結構來說,是否希望開放陸資前來投資。
他說,大陸現在多了天津、福建、廣東3個新的自貿區,每個區的規模都在120平方公里左右。以擁有3塊片區的福建來說,每個都希望能和台灣對接。大陸非常希望台灣的自由經濟示範區可以和大陸的自貿區完成「區對區」交流合作。尤其現在大陸自貿區已經完全對外開放,也非常願意採取合資模式,可是「目前問題仍在台灣這邊」。
陳德銘表示,台灣的「六海一空一農業開發區」,和大陸經濟有非常強的互補性。台灣幾個港口整體的海洋深度條件,從海洋動力學,到潮漲潮落潮差高度以及水深沉度各方面來說,應該是很好的。
此外,大陸的西部都不臨港,只有東部一段地方有港口,且有些港口的深度較淺,不斷有淤泥沖刷出來,在大陸走向世界的同時,特別是「一帶一路」戰略往南走的時候,非常需要有些接續港口,兩岸就有很好的合作機會。
由於大陸人均GDP不斷增加,今年已經達到8,000美元,一些轉包的研發需要往外發展,陳德銘認為,「最好選擇的是台灣」。希望未來大陸的資金能來參加港口基本建設,參加當地投資,甚至隨著愈來愈多的大陸遊客來台休閒旅遊,也能夠來台投資景點開發、養生養老等產業。
我們的看法:

第一、陳德銘說的對極了,台灣應該要有一點危機感,這句話講得很輕,卻也很重,有警告提醒意味。

第二、全世界都在積極和中國大陸接觸,只要台灣不斷強調去中國化。

第三、陳德銘提到陸資來台投資港口基本建設是很先進的想法,之前已有中遠等央企參與高雄港貨櫃碼頭的投資,這是物流的布局。

第四、陳德銘特別提出養生養老產業,這是台灣擁有優勢以及市場(中國大陸)的核心產業,可以大力推廣。

黑石 / 101
頂新集團出售台北101股權再添變數,市場傳出黑石集團向台北101提出希望取得大樓營運相關資訊,包括租戶名單、租金價格等,都遭台北101以維護公司商業機密為由拒絕,黑石提出實地查核經過一個多月後,進度為零。

頂新表示,潛在買家提出實地查核的規劃與要求,是基於一般重大交易實務慣例,希望台北101給予適當的協助,但也完全尊重台北101公司與董事會的任何決定,目前對黑石集團實地查核進度不清楚。

黑石集團是全球最大私募股權基金之一,黑石有意承接頂新持有台北10137.17%股權,上月向台北101提出進行實地查核,台北101董事會有條件同意,必須在不違反相關法令、維護公司商業機密及謹守對第三人保密義務之原則下,由黑石集團進行實地查核。

據了解,黑石集團對台北101提出多項營運、帳務上資料查核,均被台北101以維護公司機密這項條件拒絕,且台北101正逢新舊董事長人事變動,新董事長上任後,董事會也將改組,雙方對如何進行實地審查始終沒有達成共識,讓黑石集團購股的前置作業碰釘子。

台北101新董事會團隊上任之後,若仍維持讓黑石實地查核的決議,至少還需要一至二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相關作業,頂新要將股權賣給黑石,最快得要明年第1季才可能完成。

目前頂新集團向公股行庫的貸款金額仍有近50億元,且公股行庫已經表態不會展延,明年底頂新就得面對償債壓力,但若能順利出售台北101股權,將可紓解資金壓力。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對外資非常不友善,這又是一個明證。

第二、經濟部投審會一天到晚想把關,不知要防止什麼?

第三、 PE受到特殊不平等待遇,黑石碰到的障礙是無法做DD,因為是買老股,講白了就是在找頂新麻煩,但對台灣引進外資並無好處。

第四、台灣已經完蛋了,外人投資比例(FDI)亞洲排名最後幾名,淪為三流國家,我們還不覺得嚴重。

東芝 / 富士通 / VAIO
日經新聞4日報導指出,東芝、富士通、VAIOSONY切割出來的PC品牌)等三大日系電子廠,打算整併各自旗下的PC事業,以擴大規模經濟。市場預期,未來若整併有結果,這支PC「日本隊」的總市占率,不僅將稱霸日本國內市場,世界排名也有望問鼎前5名、挑戰台灣雙A宏碁與華碩。

全球PC產值不斷萎縮,加上日廠的市場設定較集中自己的母國,國際化腳步相對緩慢,導致各公司近年不只市占率下滑,還不時傳出虧損災情,今年9月、10月富士通、東芝也分別宣布將分割PC事業。為爭取競爭優勢,同時奉行終身聘雇制的企業責任,因此繼面板業之後,日本PC業也開始傳出將進行整併的消息。

日經新聞指出,東芝、富士通以及從索尼分割出來的VAIO,將展開把各自PC事業合併為一的談判,並期待年底前達成共識,進而在明年4月、也就是日本下一個會計年度開始之際,啟動這家新的PC合資公司。

據瞭解,東芝、富士通與VAIO最大股東JIP,有望分別對新公司出資30%,並將各自的R&D(研究暨開發)部門、製造以及銷售資源整合。目前富士通在日本、德國都有製造據點,東芝則在中國杭州設有工廠,VAIO也有高階產品線在日本組裝。

外界推估,未來這個三合一的新公司,在日本國內市場市占率將超過30%,超過目前「日本第一」的NEC聯想集團。根據IDC去年統計,NEC聯想集團在日本的市占率達26.3%,排名第2為富士通的18.8%,第3則為東芝的12.2%。

至於全球市場方面,若以這三家公司去年的PC出貨量推算,加總市占率約在6%上下,接近去年全球PC5哥」蘋果的6.4%,更可能超過台灣雙A之一的華碩。

IDC上個月曾預估,未來210PC廠牌,恐有2家會退出市場,並列出一份排除前4大業者的淘汰清單,共包含宏碁、華碩、東芝、三星、富士通、清華同方等6家業者。倘若這支日本隊能順利成行,雖將實現IDC的預言,但隨之而來的規模效應,也許能讓日本PC業更有競爭立足點。

我們的看法:

第一、日本產業最懂得整合,抱團取暖,因應危機。

第二、在另一方面,台灣企業最不團結,從日月光和矽品的例子就可以看得出來,雙方不只是競爭對手,更是仇人。

第三、日本之前三合一的例子還有半導體的爾必達(現已破產),面板的日本顯示器(Japan Display),以及汽車電子的瑞薩(Renasas),都是三家公司合成一家。

第四、台灣PC產業早說要整合,卻沒有整合,基本上,AcerAsushTC應該合併成為一家公司,才有世界級的競爭力,但台灣人格局太小。

第五、三家公司合併後在日本PC市場占率將超越NEC聯想,成為第一大,有一定程度意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