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3日 星期一

高盛 英國, 亞洲投資銀行, 人工智慧, 中嘉, 萬達, 亞洲品牌, 振樺, 兩岸產業, 林毅夫張維迎, 黑莓機, 聯發科 匯頂

2016.10.03創會理事長的話
高盛 英國, 亞洲投資銀行, 人工智慧, 中嘉, 萬達, 亞洲品牌, 振樺, 兩岸產業, 林毅夫張維迎, 黑莓機, 聯發科 匯頂
高盛 / 英國

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和貝萊德等美國大型銀行和企業已對英國首相梅伊(Theresa May)下達「最後通牒」,揚言除非梅伊能及早為歐盟和英國未來的關係提供清楚的說明,否則這些銀行將未雨綢繆把營運轉至歐洲。

英國電訊報24日報導,高盛、大摩和貝萊德等美國主要投資銀行的領導人,上周在紐約舉行的投資人圓桌會議中對梅伊下達這項通牒。根據會議內容,梅伊除了表示以「國家利益」為前提來達成英國脫歐協議外,婉拒提供任何有關當局推動脫歐協商的資訊。

這些銀行的最高主管則坦率對梅伊表示,銀行業不可能等到英國啟動里斯本條約第50條來進行兩年脫歐協商的最終結果出爐,而是在那之前就會採取重大的投資決策,如此將使英國成千上萬個工作轉移至歐洲大陸。

倫敦金融城的消息人士透露,美國銀行業傳達出一項清楚的訊息,若梅伊無法儘早對協商結果提出釋疑,銀行業為避免不確定性的唯一方式就是將業務移往歐洲,沒有時間再等待。

一旦英國強硬脫歐,倫敦金融城未來十年估計將流失4萬至8萬個就業機會,其中小摩和大摩都表示外移的工作將超過1,000個;花旗集團、高盛和美國銀行也都曾警告,將工作移出英國、轉往歐陸。金融服務業每年為英國帶來逾600億英鎊的稅收,其中四分之一來自外國銀行,如今英國財政部也擔心這項稅收將岌岌可危。

據紐約圓桌會議內容,目前銀行業接受可能在英脫後失去在歐盟的「通行權」,但警告梅伊須保證有過渡性安排,給銀行業所需的時間與確定性來適應新的機制。

我們的看法:

第一、脫歐的影響遠比英國原先預期要來的嚴重。

第二、像高盛這樣的金融機構若將其營運中心轉到歐洲,對英國將是致命的打擊。

第三、在金融機構工作的人才是菁英中的菁英,能創造龐大的經濟產值,帶動消費。

第四、由此可見「連結」的重要性,台灣計畫脫離大中華經濟圈,造成慢性失血,負面效應驚人。

亞洲投資銀行

消息人士透露,美國銀行計劃裁減亞洲投資銀行部門的數十位高層,為3月開鍘15位資深亞洲部門投銀主管以來,今年第二度裁減亞洲地區人力。本次裁員行動最快於28日展開。

消息指出,高盛裁員的規模更大,年底將在日本以外的亞洲投銀部門裁減75名員工,約等於該區25%的人力。根據彭博編纂的資料,高盛今年在亞洲的股票發行業務表現為2008年來最差。

倫敦城市大學卡斯商學院教授史派瑟指出,投銀縮減亞洲業務的原因,在於對中國經濟前景有疑慮,且中國企業漸漸轉向本土券商。

史派瑟指出,全球投銀未雨綢繆,以防潛在風暴降臨亞洲,中國經濟的高槓桿現象也引起疑慮。華爾街投銀現在棄守陣地,也可能讓當地競爭對手獲得更大空間、鞏固在亞洲市場的勢力。

市場研究機構格林威治合夥公司(Greenwich Associates)亞太地區主管譚恩指出,資本市場的整體報酬率仍備受考驗。高盛與美銀裁員,正反映銀行如何被迫採取「選擇性且獲利至上的亞太策略」。

除東南亞地區交易業務疲軟之外,中國券商在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與債券承銷市場日漸坐大,也迫使全球投銀削減成本。

儘管中國企業今年來豪擲1,787億美元進行海外併購,總額較去年同期激增60%,但這些業務利益成長多半流向中國本土券商。根據顧問機構,今年前七個月中,跨國併購交易的手續費所得有26%流向中國券商。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中資投資銀行興起,搶走亞洲許多外商投銀的業務,因為上市和M&A的企業都來自中國大陸。

第二、高盛今年亞洲IPO的業務為2008年以來最差,相信不少其它外資投銀亦然。

第三、未來真正的業務重心是M&AIPO除了香港以外,其它亞洲市場均非常慘淡。

第四、台灣的IPO市場也好不到哪裡去,企業需要的是轉型升級,而不是上市。

人工智慧

各國競相投入人工智慧(AI)技術,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昨天呼籲,AI已是不能忽略的技術,台灣科技部只有一個兩百萬美元(六千萬台幣)的小計畫,「希望至少後面要再加兩個零」。

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TSIA)昨天舉辦二○一六年會,並邀請蔡明介、台積電總經理暨共同執行長劉德音等人出席論壇,提供產業建言。

蔡明介指出,過去幾年,科技業發展從資料中心到物聯網(IoT)、再到人工智慧,二○一三年的突破來自於機器深度學習;進入IoT後,將是無所不在的運算,這會是未來帶動五兆市場的動力。

機器深度學習代表的是AI的發展,蔡明介特別列舉各國投入AI的預算說,美國在自動駕駛車投資四十億美元,無人機投資四十六億美元,日、韓也各有AI發展計畫。

據蔡明介秀出的資料顯示,日本產業經濟省對自動駕駛、機器人及產業保安等預計投入一四五億美元;韓國規畫於二○一六年至二○二○年投入卅億美元發展,建立國家級AI中心。相較之下,台灣的投入相對少。蔡明介說:「台灣科技部也有一個小計畫,但只有二百萬美元,我希望這裏至少要加兩個零。」

蔡明介提到的科技部AI計畫,指的是科技部提出的「人工智慧及深度機器學習專案」。他強調,未來十年台灣經濟要發展,還是會在ICT領域上,任何新產業都要在現有基礎下發展,也希望能夠開放,讓人才和資金繼續進來。

我們的看法:

第一、全世界都在大舉投資AI,不論是政府或企業,除了台灣以外。

第二、台灣根本搞不清楚全球趨勢,才會鬧笑話。

第三、少數企業如鴻海已經意識到AI的重要性,開始布局。

第四、台灣自己無能力找到好的AI項目,比較好的辦法是投資一流創投,如郭台銘投資李開復創新工廠,後者投了25AI新創公司。

中嘉

對於投審會認為中嘉出售案恐有違反黨政軍條款,當初負責審查該案的NCC前任委員點出幾個投審會所犯的錯:其一,國內所有有線電視系統台幾乎都會向有官股背景、或者有國安基金投資之銀行或上市櫃金融機構借貸,是黨政軍條款所允許的範圍,「幾乎每一家有線電視系統台都會這麼做」。

其二,在中嘉案的投資結構裡,遠傳只是認購摩根士丹利亞洲私募基金(NHPEA)所發行的不可轉換公司債,目前還不是中嘉收購案的股東,等到相關法令放寬政黨及政府投資廣電事業及系統經營台之後,遠傳才會依據公司債發行條例規定,賣回NHPEA旗下勢勝等3家控股公司所發行之公司債,再透過賣回公司債得到價款,認購3家公司現金增資發行之股份並取得股權。

接下來,NHPEA以及遠傳還得依照公司法規定,送相關單位審查,等到審查通過後,遠傳再對勢勝等3家公司之所有貨幣債權做為認購的新股股權,屆時,遠傳才會在中嘉持有股權。

遠傳目前尚未入股中嘉,前任NCC所有委員也都有要求NHPEA及遠傳出具雙方簽訂的合約內容,詳實查閱彼此之間的關係。部分前委員直言,中嘉案演變至今,已經不是專業審查、而是政治事件。

「民意代表胡亂咬一通,政府機關隨之起舞。」看在當初花了半年多時間才審完該案的部分NCC前任委員眼中,直歎太不可思議,並反問:「如果黨政軍不允許借債,那麼,所有有線電視系統台是不是都該被罰?」

「有些立委已經狂妄到瘋狂程度、沒人可以約束!」該前委員認為,說中嘉收購案違反黨政軍、質疑投資架構有問題,都必須拿出證據來,才能讓天下人服氣,否則有什麼理由要求現任NCC開啟重審之門。

根據行政程序法規定,審查重要案件以兩個月為期限、最多可以再延兩個月,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做成投審會在520之前不能審議中嘉案,經濟部一直到920才由投審會做出「退回NCC審議」的決議;一個重要案件,花了超過4個月的時間早已違法,反倒沒有人去追究投審會有無失責。

我們的看法:

第一、投審會只是一個協調單位,根本沒有權利將本案退回NCC重審。

第二、不同政府單位彼此互踢皮球,造成業者無所適從。

第三、立法委員不當干涉外人投資,造成最壞示範。剛公布的全球競爭力排名,台灣吸引外人投資部分急遽跌到80多名,是一大警惕,但政府好像並不在乎。

第四、最有興趣投資台灣的外人是PE和陸資,但偏偏受到限制最多。

萬達

華爾街日報昨(27)日引述知情人士透露,中國首富王健林將透過旗下的大連萬達集團收購美國電視製作公司Dick Clark Productions的控股權,交易價格約10億美元。對Dick Clark的收購,將是萬達集團進軍美國電視事業規模最大的收購案,並將加強萬達集團對好萊塢相關交易的興趣。

Dick Clark Productions是金球獎與全美音樂獎的頒獎製作公司。The Wrap之前報導,Dick Clark Productions尋求以10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1家中國買家。

華爾街日報指出,Dick Clark將成為王健林建構他影視事業王國的最新成員,先前他已經收購連鎖影院AMC及電影製片公司傳奇影業。

如果順利完成收購交易,Dick Clark這家製作好萊塢最炫目、最受歡迎的頒獎典禮的電視製作公司,將納入萬達集團的麾下。Dick Clark製作的頒獎節目,包括金球獎與全美音樂獎的頒獎典禮。

據知情人士表示,萬達集團最近幾周來,是這家公司最強有力的競購者。但談判仍可能破裂,目前仍不清楚未來是否會有其它公司加入競購。Dick Clark Productions的銀行家們,一直在向部分重點公司及私募股權投資公司等的中國買家,兜售這家製作公司。

報導指出,近些年來,萬達集團在海外大舉收購娛樂業資產,包括影院、製片公司以及體育業務。在中國國內,萬達集團正在建設主題公園,以對抗正開拓中國市場的迪士尼公司。

萬達集團對好萊塢的企圖心未有止境。今年年初,萬達集團以35億美元收購傳奇影業;在此之前,王健林於2012年斥資約26億美元,收購美國第2大電影院線業AMC娛樂控股公司。

目前,王健林正尋求收購Carmike Cinemas Inc.CKEC),如果交易成功,萬達集團將成為美國最大的電影院線業者。此外,王健林還同意以6.5億美元收購歐洲最大連鎖影院Odeon & UCI Cinemas Group

我們的看法:

第一、萬達過去都是投資電影公司,現在轉向投資電視領域。

第二、但是萬達到處撒錢,很多時候基本上是買貴了,被人當作凱子。

第三、中國大陸跳過台灣直接和歐美接軌,投資文化產業,台灣影視水平已遙遙落後。

第四、未來可能會出現專門為中國市場製作的好萊塢影集。

亞洲品牌

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昨(26)日公布2016年最新「亞洲品牌500強」排行榜,中國大陸、日本和韓國成為入選品牌最多的國家。在排名前10強中,大陸品牌就占據一半席位,顯示大陸的品牌影響力愈加強大。

中新社報導,該份榜單由世界品牌實驗室和世界經理人集團共同編制,這也是世界品牌實驗室第11次對亞洲品牌的影響力進行測評。

「亞洲品牌500強」的評判標準是品牌的亞洲影響力,包括品牌開拓市場並獲得利潤的能力。世界品牌實驗室評價品牌影響力的基本指標包括市場占有率、品牌忠誠度和亞洲領導力。此次入選的500個品牌共來自20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大陸入榜品牌為139個;日本有143個品牌入選,位居第2;韓國入選50個品牌,位居第3

入選前10名的大陸品牌有國家電網、工商銀行、騰訊、華為、中國人壽等。日本索尼、豐田則名列「500強」冠亞軍;榜單前10名的韓國品牌還有三星和LG

從行業看,入選品牌共囊括35個相關行業。其中,金融是入選品牌最多的行業,共有64個品牌入選。入選數量位居第2到第5的行業分別是傳媒(55個)、食品飲料(38個)、通信電子IT33個)、電子電器(31個)。

耶魯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多爾(Ravi Dhar)對此分析,中國大陸和印度這兩個亞洲國家分別是世界人口第1和第2大國,隨著這兩國的中產階級日益壯大,富豪也越來越多,消費能力愈來愈強。

不過拉維指出,這些中印富豪捨得花錢的卻幾乎是國際名牌,這對於亞洲品牌可說是新的機會。他認為,互聯網對亞洲企業和亞洲品牌將來可能帶來顛覆性的變化。

哈佛大學商學院市場系資深教授戴騰(John Deighton)指出,亞洲各國國民的消費忠誠相去甚遠。日本消費者對國有品牌忠誠度依然最高,高達63%;韓國排名第2,忠誠度達40%。大陸消費者國有品牌的忠誠度大幅提升,達到39%,排名第3。因此建議亞洲品牌可先從B2B品牌為全球市場的切入點。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中國大陸企業已非吳下阿蒙,不少公司已發展出世界級的品牌。

第二、前十大品牌中,中國有5個、日本3個、南韓2個,多少反映了各自的經濟實力。

第三、網路公司只有騰訊排進前10名,卻沒有阿里巴巴,可能是因為阿里在美國上市。

第四、華為的品牌價值最近大幅提升,引人注目。

振樺

銷售時點管理系統(POS)品牌廠振樺電(8114)昨(29)日臨時股東會通過併購美國O2O自助服務平台龍頭KIOSK,振樺電預估,明年全年來自KIOSK營收貢獻約為30億元,稅後純益為2.13億元,每股獲利貢獻約2.5元。

振樺電昨(29)日舉行股東臨時會,會中通過以1.05億美元(約新台幣33億元)併購美國自助服務平台KIOSK全部股權,包括因應購併案資金需求的可轉債募集案及現金增資案也一併通過。

昨日臨時股東會上,股東們均聚焦在這次大手筆併購案。振樺電總經理陳茂強表示,這個月開始合併營收KIOSK就會一起列入。他進一步表示,KIOSK取得美國某家大型客戶的大訂單,經過下半年來回多次產品開發,原訂第4季出貨略有遞延,此訂單本月拍板定案,可望於明年第1季正式出貨。

陳茂強解釋,KIOSK的產品與客戶都是小火快炒、慢慢燉,像是明年首季出貨大單客戶,是屬於長時間陸續出貨的案子,看好後年帶來的營收強勁成長動能。

陳茂強認為,振樺電是溢價收購,會買KIOSK看上的就是其市場與經營團隊,在併購的過程中已經過嚴謹的評估,包含KIOSK的重要客人,這雖是振樺電初試啼聲,但已看到有些綜效發揮,未來雙方合作包含新產品的開發、雙邊CEO的互動,甚至規劃明年振樺電與KIOSK兩邊互相介紹客戶、產品一起銷售。

振樺電也預估,2018KIOSK營收將成長至36.3億元,貢獻稅後純益倍增到4.11億元,每股稅後純益估為4.8元。

陳茂強說,去年美國電信商龍頭AT&T原是KIOSK最大單一客戶,占營收比重超過25%,今年雖減少很多,但KIOSK今年仍有其他專案客戶,營收仍可持續成長。

他也表示,在合併後原先KIOSK部分在美國買的零組件,將轉由振樺電供貨,可望降低成本,但KIOSK製造重心仍以美國為主。

我們的看法:

第一、工業電腦近期的併購特別多,說明產業趨勢。

第二、台灣企業走出去併購歐美公司,取得技術和通路,絕對是正確的方向。

第三、KioskO2O實體經濟的重要平台,將網路的電商交易和實體交付互相連結,同時也可以作為信息平台。

第四、振樺融資最好找長期性資本如PE,一般可轉債的投資人都是投機客,像樂陞一樣,只是短期行為,不是好投資人。

兩岸產業

中華大學講座教授、前經濟部長尹啟銘23日提出兩岸產業創新合作新模式的藍圖構想,他認為未來兩岸產業合作,應該是採「一站式」解決方式,以產業公會、協會或產業鏈組成聯盟的方式,作為對接平台,而不是個別產業。

尹啟銘是在「2016台商產業轉型升級峰會」,以「兩岸產業創新合作新機遇」為題,發表演講時,提出上述新構想。

尹啟銘首先點出兩岸在大陸「十三五」規畫及一帶一路建設上有很多合作的利基與空間。在一帶一路商機上,尹啟銘認為,大陸力推一帶一路商機,不是只有在「鐵公基」等基礎建設,而是隨著一帶一路基礎建設推進,將會帶動當地產業發展及人民生活所得提升,即經濟增長,進而帶動內需市場的需求,也因此,一帶一路建設政策背後,隱藏的是產業發展策略與帶動內需市場需求,這是一棒接一棒,換言之,一帶一路的商機,必須從這二個政策方向結合。

但產業合作模式,必須要有創新思維。他提出「打群架」的概念。他說,目前產業競爭是產業鏈對產業鏈,陣營與另一個陣營的競爭。因此,兩岸產業合作,應該由產業公會來整合,以公會、協會或聯盟為平台做對接。

他並建議兩岸智庫成立合作規畫小組,選定項目、地點,可先以自貿區為試點,以「一帶一路」及「十三五規畫」內容為選擇項目,聯盟則以最上游或下游端旗艦企業為首,以推或拉方式,帶動聯盟整體運行。不過,他也強調,新模式應有政策作配套,是「先行先試」,而不是有政策再做,而是依不同項目需求給予訂製型政策。

他並指出,隨著產業科技變化,去年全球貿易成長低於全球GDP增長,但數據流卻遠超過GDP,顯見未來是數據時代,也是智慧世界,創新不能僅在科技創新,還有發展模式,也就是營運模式的創新,也因此兩岸產業合作,也應有新思維。

我們的看法:

第一、由於兩岸關係陷入僵局,因此未來政府的交流會逐漸改由民間協會來推動。

第二、選擇「一帶一路」。以及「十三五規畫」為主軸是正確的方向,符合市場需要。

第三、問題是大部分台灣企業不懂得資本運作,金融資本和經濟產業是一體的兩面。

第四、此外,台灣人非常不團結,很難形成一個聯盟夥伴「打群架」的關係。

林毅夫 / 張維迎

大陸學術圈最近再度引爆「世紀之辯」,兩位大陸重量級的經濟學者──同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擔任教授的林毅夫及張維迎,針對有關大陸產業政策改革大打筆戰,前者主張政府在經濟發展中應介入調控,後者則認為應尊重市場機制,由於兩人在大陸經濟學界均有大師級地位,兩個大相逕庭的觀點接連碰撞,驚動大陸國家發改委,目前看起來林毅夫觀點符合大陸主流,觀點較受歡迎。

事實上,林、張之間的爭辯早在20年前即已開始,兩人對於大陸計畫經濟與市場經濟的不同主張,猶如當年爭辯「姓資(資本主義)」與「姓社(社會主義)」之爭。

而這次兩人再度對大陸產業政策展開爭辯,主要是今年825日,張維迎在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2016年夏季峰會上發表演講,強調激勵機制的產業政策註定會失敗,更像一場豪賭。他主張廢除任何形式的產業政策,政府不給任何行業、企業特殊政策。

不到一個月,林毅夫隨即提筆撰文回應,指出經濟發展需要產業政策才能成功,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有為的政府」必不可缺。其觀點明顯與張維迎針鋒相對,兩人對於大陸經濟發展路線之爭,再度引起大陸產、官、學界的高度關注。

有趣的是,由於林、張二人在大陸經濟學界的分量不輕,在兩人大打筆戰之後,大陸國家發改委不得不出面回應。

發改委發言人趙辰昕表示,大陸官方目前正在認真評估當前的產業政策,由於現有的產業政策確實存在與新常態不相適應的地方,大陸有關部門的確有必要透過相關調整來使這些政策適應新常態的需要。

我們的看法:

第一、兩位都是中國大陸知名的經濟學者,這是計畫經濟和市場經濟之爭。

第二、林毅夫是台灣人,但在中國大陸卻是計畫經濟的推手,有意思的是他畢業於芝加哥大學,但卻沒有師承自由主義的精神。

第三、中國大陸長久以來就是靠計畫在推動經濟,國家給予特定產業許多資源,但也有負面效應,太陽能和LED產業的政府大規模補貼造成瘋狂投資、產能過剩、價格崩跌。

第四、台灣的問題是完全沒有產業政策,但台灣又不是市場經濟,政府表面上給予企業自由,但處處踩煞車,沒有法治,毫無章法,難怪吸引外資在亞洲排名為倒數幾名。

黑莓機

具備實體鍵盤的黑莓(BlackBerry)手機曾是商業人士必備的裝置,如今正式走入歷史,近幾年設法恢復昔日風光的努力宣告失敗。
加拿大黑莓公司28日宣布停止製造手機硬體,轉為聚焦於軟體,撤出近20年前由黑莓機掀起的全球智慧手機競賽。

黑莓機曾是全球政商界人士不可或缺的通訊裝置,美國總統歐巴馬也是愛用者,曾像勞力士手表或萬寶龍鋼筆一樣是身分地位的表徵。

但隨著五年前蘋果iPhoneiPad開始攻占商務人士的辦公桌面,黑莓機逐漸遭到拋棄,只剩死忠愛用者仍在用。

1998年,RIM公司(黑莓公司前身)開發出內建小型Qwerty鍵盤的掌上型裝置,適用於發電子郵件,黑莓機於是誕生並掀起熱潮,使RIM一躍而成電子裝置市場要角。添加並改良各種功能後,到2002BlackBerry 6210推出時,這款裝置已成商界人士必備工具。

但後來RIM進軍平板市場受挫,銷售開始走下坡,主管一波波出走。2012年推出的BlackBerry 10新軟體平台與系列手機志在迎戰最新款iPhoneAndroid手機,不料新軟體與手機都不受歡迎,運勢從此一蹶不振,公司更名為黑莓。

在新任執行長程守宗(John Chen)領導下,黑莓手機事業有如遭「千刀萬剮」,緩緩衰亡。程守宗投入大量資源與心力,設法以大尺寸的Passport手機重振企業市場銷售;推出採用Android作業系統的手機,以迎合更廣大的市場需求;另推出翻新舊款Bold設計的Classic機款,希望喚起懷舊風。

但分析師說,這些力挽狂瀾的措施為數不足,時機也太遲,以致黑莓機如今尾隨PalmPsion之後,也走入科技裝置的歷史博物館。

我們的看法:

第一、再風光的電腦裝置,也有走入終點的時刻,黑莓機就是如此。

第二、這和2000年左右Palm Pilot電子記事本後來的命運很類似。

第三、當然和黑莓機命運類似的就是hTC,宏達電應該盡快做決定,手機部分未來究竟何去何從。

第四、如果連三星和蘋果都會在中國被華為打敗,連小米都會敗給OppoVivo,邊緣品牌的手機真的要好好檢討出路,不要再做垂死的掙扎。

第五、hTC應該將手機部門和Asus合併,才能保留住台灣唯一的國際級手機品牌。

聯發科 / 匯頂

聯發科(2454)轉投資的中國大陸觸控和指紋辨識晶片廠匯頂正進行公開申購,第4季可望於上海證交所掛牌交易,法人認為,聯發科將因此獲得釋股利益,貢獻業外獲利。

匯頂掛牌之路一波三折,雖然早於2014年就啟動IPO程序,但一度被競爭對手新思(Synaptics)控告侵權而遭到美國337調查,隨後又遭遇中國大陸一度暫停IPO審查,影響掛牌計畫。

匯頂今年3月再度提送IPO說明書,啟動IPO程序,又被當地證監會要求說明去年底應收帳款大幅增加的原因,以及對海威思銷售金額揭露出現差異的原因,直到本月底終於進入掛牌前必備的公開申購程序,確定可在第4季掛牌交易。

據聯發科財報顯示,匯頂去年獲利約18.71億元,聯發科認列4.4億元轉投資利益。法人認為,聯發科共握有匯頂24%股權,將可享有釋股利益。

匯頂原為手機觸控晶片廠商,這兩年積極跨入指紋辨識晶片領域,與神盾、義隆電、敦泰、盛群等台廠搶市,主力市場仍在中國大陸。

今年原是聯發科相關轉投資密集掛牌的一年,除了匯頂外,原本還有IP矽智財供應商晶心科和絡達,不過,掛牌之路倒不是太順遂,反倒是持股2.4%的中華精測掛牌後股價表現亮眼,直接坐上台股「千金」寶座,獲利超過7.8億元。

聯發科其他轉投資的掛牌進度,晶心科在7月送件申請上市掛牌,只要完成證交所審查程序,即可望掛牌。

我們的看法:

第一、陸資投資聯發科,短期看來不可能。

第二、聯發科先將合資子公司傑發賣給陸資,現在又將另一家大陸子公司在A股上市。

第三、選擇在A股上市是正確的策略,第一本益比高,第二方便未來和中國大陸以及全世界的同業策略聯盟。

第四、政府目前的態度是開放(默許)半導體業者投資大陸,但不允許陸資投資台灣上市櫃公司。

第五、隨聯家軍子公司越來越多在大陸上市,或許聯電未來可以走出一條和台積電不一樣的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