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3日 星期四

久大 東京著衣, 全球併購, 高通, 優德, 香港IPO, LVMH, 沃爾瑪 京東, 最大資產收購者, 三安 歐司朗

2016.10.11創會理事長的話
久大 東京著衣, 全球併購, 高通, 優德, 香港IPO, LVMH, 沃爾瑪 京東, 最大資產收購者, 三安 歐司朗
久大 / 東京著衣

上櫃網路公司久大資訊,今(3)日下午將在櫃買中心宣布重大消息,該公司將正式併購台灣知名的網路原生電商品牌業者東京著衣。併購後,久大將從單純的網路廣告為主要業務的公司,轉型為網路電商品牌公司,接下來還會持續併購其他網路原生品牌電商企業,預計年底前還會有2個併購案完成。

久大資訊上周五宣布,因103日有重大訊息發布,3日暫停交易。久大資訊上周五收盤價為12元,自7月初波段低點以來,近3個月股價漲幅高達5成。

久大資訊是台灣第1家掛牌的網路類股,一開始是從事B2B(企業對企業)電子商務平台,爾後再投入網路廣告及代理Google等知名業者的搜尋廣告業務。但久大因經營權更迭,去年失去Google代理權,原本去年度藍新科技要入股,但投審會遲遲未能同意,藍新因而放棄。在此情況下,久大資訊度過了慘憺經營的一段歲月。

該公司近來決定分兩階段發行共4萬張的私募股,據了解,已有不少知名的創投和基金決定認購。包括新加坡的淡馬錫基金、亞洲天使基金。而這兩家公司剛好是東京著衣的大股東。

據了解,久大透過發行私募股,將購併東京著衣,合併東京著衣電商事業,將轉型成為電商公司,未來則期望可以成為台灣快時尚的領導業者。

目前台灣已經有多家網路上市櫃公司,其中網家、商店街及即將上櫃的創業家兄弟都是屬於平台性的電商業者,台灣上市櫃公司中,目前為止都還沒有出現網路原生品牌電商公司,久大購併東京著衣後,將成為台灣第1個品牌電商的上市櫃公司。

久大資訊8月營收為0.21億元,18月份的營收為1.72億元、年減22.9%。而東京著衣每年營收約89億元。雙方合併之後,久大資訊的年營收將可望逾10億元。

久大表示,還會持續併購電商品牌,包括經營鞋子、包包、男裝、童裝等品項的網路原生電商公司,都在評估之列。預期年底之前還會有12個併購案出現。

我們的看法:

第一、這個併購案對兩家公司來說都是轉型,久大是一家曾被借殼的公司,規模不大,而東京著衣現在由於股東不合也遇到了瓶頸。

第二、台灣現有已經有一些個案是由上市公司併購新創事業,藉以轉型或跨入新領域,這是一個趨勢,比新創事業自己單獨上市好,一則速度比較快,另外也代表傳統經濟和新經濟的結合互補。

第三、台灣大部分電商公司規模都太小,格局以及不善資本運作是原因。

第四、久大如果能夠持續併購一系列電商新創公司,將可以走出一個新格局。

全球併購

路透報導,今年第3季全球企業購併交易總額年減27%、至7,530億美元,顯示併購市場歷經去年狂熱買氣後,近來因股市狂漲、公司市值飆高,令企業老闆在物色併購對象時趨於謹慎。

高盛全球購併部門主管帕克(Paul Parker)表示:「近來上市公司本益比屢創新高,因此潛在買主只有在產業成長減速、併購對象有助節省成本,或買主自身股價看漲等特定情況下才會考慮出手。」

今年標普500大企業的本益比創下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新高。瑞銀美洲企業購併部門主管胡瑞漢(Marc-Anthony Hourihan)表示:「說到底就是高價令人卻步。去年及前兩年即便在股市高點,企業市值也不至於讓人難以接受,但現在企業真的要具備龐大成長潛力才能吸引買家。」

今年以來最大宗的購併交易都集中在第3季。德國化學大廠拜耳在第3季以660億美元收購美國種子巨擘孟山都,締造史上最大宗現金收購案。同一期間,日本軟體銀行也投資320億美元收購英國晶片設計商安謀。

美銀全球併購部門主管拉姆齊(Patrick Ramsey)表示:「近來許多產業興起策略性整併潮,令不少企業大老擔心落後同業併購腳步,因為好公司若被對手先買走,自己便處於劣勢。」

儘管價格依舊是企業併購時的最大考量,但製藥業卻不在此限。輝瑞藥廠在8月投資140億美元收購Medivation藥廠,每股開價較當時Medivation股價高出118%。

Kirkland & Ellis法律顧問公司企業併購部門主管沃爾夫(Daniel Wolf)表示:「公司市值對製藥業潛在買主而言不是那麼重要,因為許多買主是迫於現實必須拓展藥品陣容,才透過企業併購來達成目的。」

我們的看法:

第一、全球經濟擴張的腳步的確有放慢下來,不僅IPO數目少,M&A也大幅下降。

第二、資本市場可以提供併購的子彈,因此資本市場若不好,M&A也會多少受到影響。

第三、中國大陸企業已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買家,而全球股市對中國買家的影響並不大。

第四、今年高科技的M&A項目,整體說來較去年少減。

第五、傳統產業有大者恆大的策略性整併趨勢。

高通

由於包括高通在內的多家晶片業者表達收購興趣,荷蘭恩智浦半導體(NXP Semiconductors)已聘請精品投資銀行Qatalyst Partners擔任顧問,將啟動正式的出售過程。而除了高通,安華高科技(Avago Technologies)、英特爾和三星電子也可能出手。


儘管恩智浦去年透過收購飛思卡爾(Freescale Semiconductor)來加快業績成長,但與高通、英特爾和成長更快的博通(Broadcom)相比,其營收規模仍相對較小。恩智浦預估今年的營收將高於90億美元。

受到生產成本升高和客戶名單萎縮影響,若有同業提出併購邀約,恩智浦執行長克萊默(Rich Clemmer)和董事會可能怦然心動,以讓恩智浦變成更強大公司的一部分。

知情人士指出,高通在海外藏有300億美元現金,為半導體同業之冠,而在股東的壓力下,一直在研究如何運用這筆資金,恩智浦是該公司考慮收購的幾家公司之一。高通還在考慮其他大型收購目標,包括美國公司和美國以外的公司。不過,高通管理階層尚未決定是否謹守小規模併購的政策以縮小技術落差,或尋求大規模併購以改變整個公司。

瑞穗證券分析師拉基什(Vijay Rakesh)表示,高通正逐漸將營運重心從日益成熟的智慧手機市場轉向加速成長的車用晶片業務,若該公司與恩智浦合併,將帶來更大的業績成長。拉基什將高通的投資評等調高為「買進」,預估股價將漲至75美元。上週五高通收在68.5美元。

我們的看法:

第一、全世界半導體產業正加速進行整合,幾家大廠會進一步整併。

第二、NXP收購了Freescale,這兩家的前身分別是飛利浦和摩托羅拉的半導體部門,分分合合,合合分分。

第三、這對台積電的影響不大,因為台積電已經成為超級巨人,專注晶圓代工,大家都必須和其做生意。

第四、但這對聯發科卻有一定程度的影響,畢竟高通是聯發科的強勁對手。

第五、中國大陸對半導體產業的積極布局,加速全球公司彼此之間的整合。

第六、台灣在高科技產業對於陸資採取防堵策略,包括半導體和面板,大錯特錯,未來只會更加弱化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競爭力。

優德

深耕大陸的台資企業優德精密,九月卅日登陸深交所創業板即漲停收盤。優德以每股十五點零三元人民幣掛牌,開盤不久因達上市首日最高漲幅規定,高掛漲停,收盤價報廿一點六四元,上漲百分之四十三點九八。

在上市儀式中,優德精密董事長曾正雄表示,上市意味公司跨入資本市場的快車道,未來會堅持技術創新,加快產業布局,在快速成長的產業環境中,再一次騰飛。

優德精密總部位於江蘇昆山,特地出席儀式表達祝賀的昆山市副市長金銘表示,優德精密是大陸境內掛牌上市的第十三家昆山台企,不僅是台商的喜事,也是昆山的榮幸。

金銘說,優德精密成功上市代表企業從產品經營轉型資本經營,從間接融資轉型直接融資,對昆山台企具示範作用。

昆山為開放型經濟高度發展的地區,集聚了七千七百多家外資企業,四十八家世界五百強企業。金銘指出,近年來昆山相當重視企業上市工作,積極鼓勵企業透過上市融資、不斷做大做強,加快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

優德深耕精密模具零組件領域卅多年,在研發、設計、生產、銷售等環節均具雄厚實力;以不大的公司規模成功上市,讓外界再度驚豔於台灣隱形冠軍的能量。

證監會發審會審核時,優德全程僅花廿六分鐘即過會,創下富蘭德林證券輔導上市企業的最快紀錄,董事長劉芳榮直呼難能可貴。回憶發審會的審核過程,曾正雄笑稱,從進去到出來只有一個字可形容,那就是「淡定」。

來自雲林褒忠,家中世代務農,方圓五百公尺內就是一輩子的活動天地,曾正雄是白手起家的典型。當年為擴充資金,不知什麼叫互助會的他,第一次當會頭,找來廿四人,一人五千元新台幣,收了十二萬元,最後倒貼廿三萬八千元。他苦笑稱,「這數字我記得很清楚,因是我創業的開始。」

不過他說,從零開始的人,最大特色就是堅持、拚搏的精神。他咬緊牙關更賣力工作,早上七點進公司,終日忙碌,晚餐後再進工廠和員工輪流加班到天亮。曾正雄迄今仍感激台灣員工的奉獻,「他們帶著和我一樣的拚搏精神,優德就是這樣起來的。」

重視人才的曾正雄,常將員工掛在嘴邊。兩千年優德赴大陸發展,三、四年後,他便時常問財務長,要如何與重要幹部及員工分享公司股份?財務長總回答他「股票上市」。這個深植他心中的想法,也成為爾後上市的動力之一。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又一家台資企業在大陸上市,而且是在深圳創業板。

第二、大陸的高估值以及台商經濟的亂象,會促使更多台灣公司進行業務重組,選擇在大陸上市。

第三、和大陸員工分享成功的果實,是台商選擇將大陸公司上市的主要理由。

第四、這家公司2000年進入大陸市場,不算最早,卻算是最對的時機。

第五、昆山市長說該公司從產品經營轉向資本經營,點出了台商企業未來轉型的方向。

香港IPO

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普華永道預測,香港今年將有130檔新股上市,集資額逾港幣2,200億元(約新台幣9,011億元),對第4季新股市場有信心,預期今年香港IPO集資額持續蟬聯全球第一。

普華永道預期,第4季上市焦點繼續為金融服務業,其領導趨勢將會持續至2017年。同時市場已消化美國加息因素,而英國脫歐公投結果並未為市場帶來重大衝擊,上半年不明朗因素已逐漸消除,唯投資者對全球及香港經濟前景態度依然審慎。

中金在線報導,普華永道發布「香港第3季新股市場展望及回顧」報告,今年前三季香港有75家新上市公司,年跌11%,新股上市氣氛持續改善,但前三季總計IPO宗數及集資額,比去年同期減少。

今年前三季IPO公司集資總額為港幣1,343億元(約新台幣5,500億元),年跌14%。普華永道指出,企業參與IPO態度積極,申請個案持續增加,但定價、集資規模及招股進度受經濟前景等因素影響而下滑。

新浪財經報導,香港大型IPO仍以金融類企業為主,中小型IPO活動頻繁、企業種類多元化。此外,更多海外企業來港尋求上市集資的機會,香港IPO市場廣度及深度擴張,IPO宗數及集資額有望繼續蟬聯全球第一。

歷史數據顯示,香港今年首季IPO集資總額港幣278億元,年增37%,蟬聯全球榜首,占全球集資額近30%,領先倫敦、東京。

報告指出,由於「深港通」即將開通,並已取消總額度上限,深港通及滬港通有助資金流向,長遠有助吸引不同類型投資者,增加港股交投,有利市場氣氛。企業仍然積極尋求IPO上市機會,尤以中小企業為主。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中國大陸企業持續走出去,絕對需要海外融資平台的配合,香港IPO的黃金時代盡管已經過去,但絕不會大幅衰退。

第二、中資企業大量從美國股市退市,也是造成香港資本市場一枝獨秀的原因。

第三、香港今年IPO金額較去年為少,乃很正常的事,因為這是全球趨勢。

第四、另外一個原因是亞太地區原先和香港競爭的新加坡股市一蹶不振,幾乎沒有上市項目。

LVMH

全球精品龍頭路威酩軒(LVMH)周二宣布入主德國高檔行李箱大廠日默瓦(RIMOWA),前者以6.4億歐元買下後者8成的股權,LVMH並指派集團創辦人的24歲兒子亞歷山大.阿爾諾(Alexandre Arnault)擔任日默瓦的共同執行長。

LVMH的買價相當於日默瓦年營收的2倍,這也是該家法國企業在德國的首宗併購案。

亞歷山大出掌日默瓦共同執行長則是他在其父親伯納德.阿爾諾創辦的LVMH集團內擔任的第1份主管職,亞歷山大在推特推文指出:「不用再因拿日默瓦行李箱而感到內疚了。歡迎日默瓦進入LVMH。」

亞歷山大的父親,同時也是法國首富的伯納德表示:「日默瓦是一個擁有獨特傳統的品牌,德國向來以家族企業的重要性與其產品品質聞名全球,我很高興LVMH如今獲得參與其中的機會。」

日默瓦創立於1898年,據了解內情的消息人士透露,亞歷山大是最先察覺到日默瓦具備併購標的潛能的人,也是最先出面與日默瓦創辦人的孫子迪特.莫爾斯策克(Dieter Morszeck)洽談併購的LVMH代表。

莫爾斯策克將保有少數持股,並將與亞歷山大一起掌管日默瓦。

日默瓦專利構槽式設計鋁美合金打造的行李箱已是全球許多名人必買的行頭,每年的巴黎時尚周戴高樂機場都會出現很多閃亮的日默瓦行李箱,此款高檔行李箱的零售價從375歐元起跳,最貴的甚至超過800歐元。

此宗併購案正值全球精品業面臨中國富裕消費者縮手帶來營收成長降溫的衝擊,中國的有錢人過去10年來一直是全球精品業最重要的成長引擎。

我們的看法:

第一、LVMH有高度的品牌價值以及行業地位,透過這股力量整合更多的奢侈品品牌,是很正確的抉擇。

第二、法國和德國的家族企業彼此攜手合作,意義重大,說明經濟不好必須打群架,台灣的家族企業還沒有這種意識。

第三、全球奢侈品受到巨大的衝擊,未來進一步整合乃求生存之道。

第四、中國大陸富人是全球精品的最大買家,但大陸富人出手也在降溫,許多在中國大陸的精品店網點都紛紛關門。

沃爾瑪 / 京東

中國第2大電子商務業者京東商城與美國跨國零售業者沃爾瑪的策略聯盟,正進一步深化。繼今年6月取得京東約5.9%股權之後,近日沃爾瑪再增持京東,合計達10.8%,並取得京東董事會觀察員地位,兩者的聯盟關係更加穩固。

在美國那斯達克上市的京東商城,於台北時間昨(6)日美股收盤,股價上揚0.44美元,漲幅1.60%,收在27.93美元;受上述利多鼓舞,盤後京東股價硬是猛漲1.59美元,股價為29.52美元,漲幅5.69%。

據投資者商業日報網站報導,沃爾瑪已對京東的投資提高1倍,持股比率從5.9%增加到10.8%。

沃爾瑪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最新文件中,披露這項增加持有京東股權的訊息。該公司最初購入京東股份是在6月份,當時沃爾瑪用旗下表現不佳的中國電商業務「1號店」,交換京東約5.9%的股權。

據了解,今年620日夜間,京東與沃爾瑪宣布達成一系列深度策略合作,沃爾瑪將獲得京東的新股約1.45億股A類普通股,約為京東發行總股本數的5.9%。而京東將擁有沃爾瑪擁有的「1號店」主要資產,包括「1號店」的品牌、網站、APP

根據協定,沃爾瑪將藉由在全球供應鏈的優勢,向消費者提供更加豐富的商品;「1號店」則將繼續保持其品牌名稱和市場定位,並且京東與沃爾瑪將攜手支持「1號店」,不斷加強其品牌影響力及業務成長。雙方的合作協定,涉及廣泛的業務領域,並覆蓋線上線下零售市場。

京東在中國國內電商市場上,是阿里巴巴集團的主要競爭對手之一,同時,京東還與中國互聯網巨頭騰訊,建立起策略聯盟。

沃爾瑪一直積極採取更多措施來發展電商業務,原因是該公司在這個領域中,已經遠遠落後於亞馬遜。最近,沃爾瑪以33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身為亞馬遜競爭對手的創業公司Jet.com,並指定Jet.com首席執行長馬克.洛爾(Marc Lore),全權負責該公司旗下的所有電商業務。

我們的看法:

第一、沃爾瑪開始變得聰明,進入中國市場選擇和本土企業攜手合作。

第二、策略聯盟比併購更好,沃爾瑪不是出售其所擁有的「一號店」,而是將「一號店」資產(品牌與網站)轉由京東經營,但持續保持「一號店」品牌名稱和市場定位。

第三、中國大陸電商市場夠大,絕非阿里巴巴一家所能吃得下來,再有二、三家都有空間。

第四、以前是中國公司要和美國公司合作,藉外國公司的品牌或市場渠道來壯大自己,現在正好相反過來。

最大資產收購者

根據最新統計,中國已經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海外資產收購者,這突顯近年來全球併購交易浪潮變化,也是中國政府鼓勵中國企業收購海外資產及技術的結果。

另外,昨(6)日也傳出,中國LED晶片廠三安光電擬收購德國照明大廠歐司朗(Osram)的消息。

綜合陸媒報導,根據數據供應商Dealogic統計,在今年前9個月時間內,中國企業進行的海外併購交易總額達到1,739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成長68%;在這段期間,中國企業共宣布601項併購交易,創下歷史最高記錄。

其中,規模最大者當屬今年2月,中國化工集團以430億美元收購全球最大農藥製造商瑞士先正達(Syngenta)的交易,這也是中國企業有史以來發起的最大宗海外併購交易。然而,由於轉基因爭議形成的巨大障礙,能否在今年底前完成併購,仍未定數。

由先正達併購案也可得知,並非所有中國企業海外併購交易都能順利完成。在今年前9個月期間,共有42起中國企業海外併購交易被撤回,交易總額達358億美元,其中以科技行業最多,主因是考量到國家安全問題。

另一方面,德國經濟周刊昨日也報導,三安光電打算收購歐司朗,擬提出每股歐司朗股票支付大約70歐元(約78.39美元)的方案。如果三安光電全面收購,則對歐司朗估值在72億歐元(約81億美元)左右。

受此消息影響,歐司朗股價昨日一度上漲14%,至61.75歐元。實際上,先前便有報導稱三安光電擬出價73.3億歐元(約合82.1億美元)收購歐司朗,這是中國企業競購德國工業公司的最新案例。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中國正式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資產收購者,代表一個新里程碑。

第二、大陸有錢,但是缺乏國際性的經營管理人才,海外M&A會有一段磨合期。

第三、全世界已經認同中國成為全球經濟盟主的趨勢,除了美國以外,歐洲包括英國、法國和德國都已放寬中資併購當地企業。

第四、台灣沒有認清這個趨勢,對中國大陸採取防堵甚至對抗作為,將會有很嚴重的後果,加深台灣的邊緣化。

三安 / 歐司朗

據外電路透社報導,中國晶片廠三安光電有意向國際大廠歐司朗(Osram)提出收購,計畫在本月中旬向歐司朗提出收購合格報價,有意以每股70歐元進行全面收購,總收購價將達72億歐元(81億美元);三安積極向外併購導致今日晶電(2448)股價走弱,盤中下挫逾4.12%

三安市值約為490億人民幣(65億歐元),市值遠不及歐司朗,預料背後將有政府資源暗助公司向外併購;先前德國即已傳出三安有意收購歐司朗,德國政府對外稱不會積極介入企業決策,但發言引發德國社會不滿,也為併購案增添變數。

由於歐司朗先前已將照明業務切割賣給木林森,LED整併態勢在產業現況不佳使得整併持續進行,而中國企業在政府資金力挺以及製造成本較低的優勢,使得中國廠得以積極向外尋求併購標的。儘管三安成為中國政府對外展開併購的重要企業,但法人對於該併購案普遍抱持保守態度,主要因歐司朗在車用LED仍維持獲利,加上德國反中情緒,難以達成全數併購的可能;此外,歐司朗積極衝刺車用市場隨著LED車燈全球市場滲透率僅個位數,發展空間大,影響被收購意願。

但若三安成功達成歐司朗併購,則將衝擊台LED產業,預料晶電與億光(2393)將受到衝擊,主要因全面併購將使得三安突破專利封鎖,取得進軍國際市場的入場券;由於目前中國LED競爭嚴重,因此擴展海外市場成為陸廠下一階段目標,而台廠目前利用專利防堵陸廠,若陸廠突破專利封鎖將更加壓縮台廠市場空間,不論一線與二線廠均將受到衝擊。億光股價盤中下挫2.36%

我們的看法:

第一、假如三安能拿下歐司朗,將成為全球LED產業霸主。

第二、收購價72億歐元,絕非三安一家所能負擔,需要政府基金配合。


第三、去年金沙江創投收購飛利浦LED部門Lumileds,但遭到監管機構否決,因為其中有部
分技術和國安有關。

第四、德國政府已對外圈稱不會積極介入企業決策,至少排除了最大的障礙。

第五、先前中國大陸美的已經買下全球第三大德國kuka機器人大廠,照理說歐司朗不會比機
器人要更敏感。

第六、中國大陸和歐美一流科技公司整合已是阻止不了的大趨勢,對於台灣產業有關鍵性的影
響,許多企業身份會從外資變成中資,台灣在對陸資設限有何意義?

第七、歐司朗7月已將照明與燈具品牌出售給另一家陸企木林森,因此歐司朗其他業務出售給
三安的機會應該很大。

第八、LED上游機台最大的公司是德國的愛司強(Aixtron),今年5月也已被福建投資集團併購,換言之,LED從上游到下游都已落入中資企業手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