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台籍生宣布加入共產黨》老總哀:將來只會有越來越多「盧麗安」
我在7-11買報紙,拿著和以往相同的份數,卻多了5元,本以為搞錯了,後來才發現原來是旺報漲價,改成15元。
這代表什麼?十九大結束,台灣人民對於中國新聞的需求越來越強,旺報小小一份,但和其他千篇一律的報紙有很大不同,抓住大家的眼球。
不管你政治立場為何,都應好好研究習近平十九大演講內容,存在不少關鍵密碼。
習近平的演說,有長期願景和明確時間規劃。他提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2035年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2050年變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強國就是要達到歐美先進國家的水平,大陸現在雖富,但在民主、文明、和諧等方面仍有一段路要走。
習近平強調「中國夢」,要在2049年中共建國100年時,達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雖然習未設下統一時間表,但統一絕對是必然要求,離現在約30年,最快則可能在習近平任內、2030年前發生。
30年這個數字,有非凡意義。1987年蔣經國開放老兵回鄉探親,重啟兩岸交流。最近一些媒體訪問老兵回想當年,當時他們感覺並不好,回老家就是面對親人來要錢。
30年過去了,我們今天比較兩岸,大陸在哪裡?台灣在哪裡?焉能不令人感慨。我們能再想像30年後的情景嗎?兩岸的天秤會如何變化?習近平看到了,我看不到,也不敢想。
全世界一流的領導人都有偉大願景。今年6月即位的沙烏地阿拉伯31歲王儲薩勒曼最近提出「Saudi Vision 2030」,帶領沙國大力轉型,解決因原油價格下跌所造成的經濟困境。
日本軟銀總裁孫正義,今年剛募集1,000億美元軟銀願景基金,投資明日科技,目前已賺了30億美元,相當於成立5個月就有22%的獲利。
全世界卓越的領袖有幾種類型,第一類是強人型,如習近平、普丁、安倍和莫迪;第二類是願景型,如習近平和安倍;第三類是「第三選擇」型,包括馬克宏、奧地利31歲的新總理以及柯文哲,代表人民對現有政治人物感到厭惡的另類選擇。
蔡英文不屬於以上任何一類,缺乏影響力,好比香港特首,請問你知道她的名字嗎?
我們今日一切努力,必須根據對未來的假設,由於世界變化快速,因此需要有宏觀的願景。台灣的困境,在於不知道下一步會怎麼走,在十字路口徬徨,沒有方向,只能追隨鄧小平的老梗:摸著石頭過河。
令人沮喪的是,台灣不可能期待明天會更好。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最近表示,兩岸僵局是目前「最佳情況」,但恐怕情勢會惡化,只能希望那一天晚點到來。小英期待兩岸關係能夠突破,但應怎麼做?答案很清楚。
政治講求實力,最近加泰隆尼亞宣布獨立,但美國及歐盟國家均不承認,領導人流亡海外。加泰隆尼亞是西班牙最富裕的地區,有經濟實力,但又能如何?人民主觀願望不足以決定未來前途,國際社會看法才是關鍵。
今天大陸對台戰略已改,根本無需刻意封殺台灣,時間和世界會逐漸將台灣邊緣化。台灣想要跟隨大陸一起進步,中共非常歡迎,提供「國民待遇」,否則也沒關係,讓台灣人民自己抉擇,願意的人可以進一步「融合」。
小英試圖從教育著手,修改課綱,改造下一代的思想。但中共也不是省油的燈,福建省剛宣布將於3年內引進1,000名台灣優秀教師,到當地大學任教,我們教育部長只能表示兩岸教育交流「是好事,也擋不了」。
台灣面臨少子化,教師人力過剩,教育人才出走乃必然趨勢,更何況大陸薪資較台灣高出許多,從這幾年幼兒園教師大舉前往大陸,即可略見端倪。十九之後,重視生活質量,大陸教育產業開始起飛,形成對台師資磁吸效應。
不只老師,大陸同時也強力拉攏台灣青年學子,像阿里或騰訊生態系招募人才,工作具高度前瞻性,在台灣不可能有這種機會。
這些人才將來回到台灣,可以成為支付寶或微信儲備幹部,當然也可以自己出來創業,無論如何對台灣發展都有正面幫助。
假如年輕人想在中國創業,大陸提供數十個「青年創業基地」,對接領先全球的創新資源。兩岸都在爭取年輕人,差別在於麵包與理想。
台灣可以註銷盧麗安戶籍,但阻止不了年輕人擁抱中國的趨勢,正在北大攻讀博士班的一位台生近期表明,將申請加入共產黨,未來勢必會有更多個盧麗安。
將來在中國的台灣年輕人越來越多,形成新的族群,向中國靠攏,不可能腳跨兩條船,這正是民進黨所害怕的地方。
台灣政府積極封殺一切和中國有關的人、事、物,只會使社會更加兩極化,每個人必須選邊站,很容易被貼上標籤。
我不相信有真正的白色政治立場,未來中間選民,會有更明顯的「中間偏藍」或「中間偏綠」區分,柯文哲現象反映了這個現實。
台灣的前途,越來越非我們所能掌握。大家終於了解,兩岸關係穩定對於台灣的重要性,這才是直接影響人民福祉的關鍵。
我不認為我還可以再活30年,但我的下一代會。他會不會面臨97年時香港人曾有的經歷,因為不願「回歸」而移民海外?難道這是台灣的宿命?我的父母當年就是因為逃難而來到台灣。
走出歷史的陰霾,創造美好的人生,維護永續的未來。
這是你與我的責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