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0日 星期一

金管會合併,玩具,美光,大宇昆侖萬維,文創併購,海信東芝,亞馬遜雲設備,併購新創,印度鴻海,電商上市,日商日勝化

2017.11.20理事長的話
理事長的話_金管會合併,玩具,美光,大宇昆侖萬維,文創併購,海信東芝,亞馬遜雲設備,併購新創,印度鴻海,電商上市,日商日勝化
金管會/合併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16日表示,不會推動限時限量金融整併,但目前公股行庫「確實多了一點」,及有些小規模銀行獲利前景未必光明,金管會除了營造友善併購環境,也會加強差異化監理,對表現不佳的銀行「更嚴厲」,也許大家就會自己去尋找好的時間點,進行合意併購。

顧立雄意思即不會強推銀行整併,但金管會對內稽內控、資訊安全、防制洗錢及法律遵循的要求會愈來愈高,有些銀行的確會出現「負荷上的問題」。

此外金融科技創新實驗條例正在立法院審議,提供金融業與科技業合作機制,但創新是需要成本,許多銀行雖現在有獲利,但未來獲利前景可能不確定,體認到許多業務需要更大的經濟規模來發展,就會出現自發性的銀行整併。

顧立雄上午參加名嘴廣播節目時,談到二次金改限時限量推動金融整併,讓外界產生疑義,因此金管會不會再「硬推」公公併或公民併,不過他也承認國內的確是overbanking(銀行家數過多),所以會優先營造友善的併購環境,即有合意併購案時,法規上盡可能允許、樂觀其成。

至於公股行庫家數雖然「感覺上數字是多了一點」,但因為公股行庫也肩負政策性任務,因此金管會將從公司治理等法規面上去要求,顧立雄也直言自己不具金融背景:「我會更從公司治理角度,更無牽掛客觀的要求」。也就是會更嚴格要求公股行庫落實公司治理、法規遵循,沒有情面可講。

顧立雄說自己不強推金融整併,但要求各銀行要去思考「併購」,至於哪些公股銀行或小銀行應趁價格好時,趕快「出嫁」,顧立雄說自己目前沒有名單,也還沒有成熟可以回答這樣的問題。

以銀行局統計觀察,國內38家銀行到9月底總資產46.26兆元,其中台灣銀行資產最大、達4.88兆元,占率10.55%,8大公股行庫資產占率就達48.8%,獲利則僅38.4%。

若是以顧立雄提及規模較小、獲利較少的銀行,資產占比不到1%的銀行共14家,其中扣掉輸銀、2家外銀及已併入元大金的大眾銀,還有10家銀行資產規模有過小的問題;而前9月獲利低於1%的也有14家銀行,扣除輸銀、三家外銀在台分行及大眾,也還有9家銀行獲利要再提升。

我們的看法:

第一、對於金管會主委顧立雄表態台灣銀行應該合併,我們大聲為其鼓掌,給予正面的肯定。顧主任上任至今,一直在做開放及法規鬆綁的動作。
第二、台灣只有2,300萬人,卻仍有40家銀行,實在太多。

第三、二次金改「限時限量」推動金融整併,讓外界產生疑慮,但我個人倒是贊成要有明確的時間表。

第四、顧立雄主委提到要「營造友善併購環境」,這一點很重要。

第五、顧主委也提出公股行庫家數過多,隱含的意思就是贊成「公公併」,但財政部應要對此表態。

玩具

美國年終購物旺季來臨之際,美國最大的兩家玩具生產商傳出重大併購案,華爾街日報引述匿名消息人士報導,玩具大廠孩之寶(Hasbro)再度和美泰兒(Mattel)洽談購併,美泰兒盤後交易股價飆漲逾百分之廿四。

孩之寶目前市值約一一○億美元,美泰兒市值大約四十八億美元。消息人士表示,孩之寶已經就收購事宜開始與美泰兒接觸,交易條件尚未確定,最後不見得談成功。兩家公司都不願對報導發表意見。如果合併,新公司和電影、電視製作公司洽談授權時,將有更大籌碼。

孩之寶股價在十日正規交易上漲百分之三點一一,收盤價九十一點四五美元;美泰兒上漲百分之四點九五,收盤價十四點六二美元。盤後傳出孩之寶將收購美泰兒的消息,美泰兒盤後股價狂飆,孩之寶盤後也上漲超過百分之三。

其實,這兩家玩具巨頭目前的日子並不好過,因為積木和洋娃娃的時代正在遠去。今年九月,玩具零售巨頭玩具反斗城宣告破產。雖然部分門店仍繼續營業,但是玩具反斗城的倒閉對玩具製造商帶來了不小影響。

今年第三季,美泰兒北美市場營業收入下降百分之廿二。公司全球市場表現也不盡如人意,主要產品芭比娃娃玩偶和風火輪(Hot Wheels)玩具車全球銷售額分別下降百分之七和百分之六。該公司半個月前宣布停發股息以及成本削減計畫。

二○一三年來,美泰兒營收每況愈下,股價今年已重挫百分之四十七。孩之寶今年股價雖上漲百分之十八,但先前公布的財測遜於預期。孩之寶表示,玩具反斗城聲請破產,使得公司第四季向反斗城出貨時間點與數量的不確定性升高。孩之寶約百分之九營收來自反斗城。

孩之寶和美泰兒一九九六年以來曾經幾度洽談合併都未成功。

我們的看法:

第一、電商對傳統的製造商已造成重大衝擊。
第二、即使像玩具反斗城這樣的零售通路已經生存不下去了。

第三、未來合併是唯一的出路。

第四、全世界只有馬雲精準地抓住了「新零售」的精神,貝佐斯也在執行類似的步驟,其餘企業都找不到新的出路。

美光

美國愛達荷州產業訪問團13日來台訪問,愛達荷州是我國最大外商美光總部所在地,美光公司也承諾,未來三年至少對台灣投資6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1,800億元),今明兩年在台增僱2,000名專業人才。

美光是全球第三大記憶體製造商,僅次於南韓三星及海力士,總部就位在愛達荷州首府樹城。去年與台塑集團達成交互投資案後,成為我國最大外商,累計投資已達120億美元。美光將把台灣做為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的全球卓越製造中心,除既有桃園廠房,也已收購達鴻位在台中后里(中科)的廠房,做為生產研發基地。

為了促成美光進一步投資台灣,工業局今年夏天就已組團訪問美光,並與美光高層洽談後續合作計畫與投資案,當時美光就允許會將台灣打造成美光DRAM旗艦基地。

不過,美光在台投資遭遇了「缺人才」問題。美光在中科的投資案,從工程師到線上作業員,因涉及人員專業素質等,都要重新協助培訓。

昨天,在經濟部次長王美花與愛州眾議院議長白啓德見證下,美光公司與逢甲大學共同簽署,將就AI(人工智慧)、大數據運用於智慧製造等人才培育進行合作。工業局副局長游振偉表示,美光在台中后里投資後段封測廠與設立研發中心,就近尋求產學合作。

事實上,為了解決美光「缺人才」疑慮,游振偉已在8月底拜訪位在愛達荷州的樹城州立大學,並簽署人才培育合作備忘錄。樹城州立大學是美光總部產學合作重點學校,該校材料工程學院是由美光捐贈成立,培育半導體材料與製程技術人才,許多美光高階主管及工程師出自該校。包括美光基金會董事Stephen Drake、台灣美光記憶體董事長兼營運長徐國晉,都是本次美國愛達荷州產業訪問團成員。

我們的看法:

第一、美光還是不相信中國大陸,因此以台灣為主要基地。
第二、但連美光也面臨「缺人才」的嚴重問題。

第三、台灣未來應該大輻開放外資白領來台工作。

第四、美光投資台灣已經很久,這次算是加碼,我們需要引進更多類似美光的高端外國投資者。

第五、台灣的強項是擁有半導體的產業群聚。

大宇/昆侖萬維

遊戲研發廠商大宇資訊(611110日宣布,旗下中國大陸子公司北京軟星獲得大陸A股上市公司昆侖萬維集團現金增資、金額約為新台幣10億元,可為大宇帶來新台幣6.7億元的利益,換算對EPS的貢獻度約13.9元,最快今年底交割。

北京軟星成立於2000年,是大宇資訊在北京設立的全資子公司,主要致力於網路遊戲及單機遊戲的研究開發工作,旗下知名產品包括《仙劍奇俠傳》、《大富翁》等。大宇資董事長涂俊光指出,此次戰略性增資完成後,昆侖萬維集團將取得北京軟星51%股權,大宇資對北京軟星的持股將由100%降至49%。

不過,大宇資指出,本次投資利益為帳面評估利益,並不會產生現金收入回流到台灣,預計最快將於今年底前認列。而合資之後,北京軟星的總經理仍將由大宇資派任,接下來亦會成立經營管理委員會,一起研議北京軟星的營運。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大宇是台灣最成功的遊戲軟體公司。
第二、這個案子的模式和過去美律、南茂等案很類似,只能將大陸子公司切出去和陸企合作。

第三、昆侖萬維投資10億新元台幣,取得大宇大陸子公司51%控股權,投資金額不算小。

第四、台灣主管機關如果不允許陸資投資台灣上市母體,或者製造各種的行政障礙,只會促使更多上市公司未來以大陸子公司平台和對岸企業合作。

文創/併購

文創業進軍資本市場取得銀彈後,帶動新一波策略投資、併購攻勢,今年下半年起開始浮出台面,尤其影視、補教、流行音樂等產業成長項目是熱門投資標的,不僅同業搶投、也見跨業出手,希望搶先組織一個打通人流、金流的大聯盟,擴大市場版圖。
 
影視業尤其是一級戰區。佈局兩岸影視製作、藝人經紀的昇華娛樂,為了搶佔高成長的數位影音市場,策略性投資VR(虛擬實境)內容製作公司紘績科技,第一階段以每股60元、投資金額不超過4千萬元為上限。昇華指出,2家業者在新舊媒體的經營互補,將從內容產製至內容發布平台垂直整合,以及在新媒體內容科技上的合作,包括合拍VR偶像劇、製作VR廣告等,並計畫合作一個整合VR視頻和傳統2D視頻的影音串流平台,同時服務行動影音裝置、VR頭部顯示裝置和VR一體機平台的終端使用者,鎖定兩岸四地市場。
 
昇華也看好紘績海外市場佈局,「潘朵啦」原生製作VR內容與多個國外平台議定夥伴合作關係,第四季起陸續在日本、北美上架銷售,即將上線的「Pandora VR」結合VR直播技術,鎖定中國市場。
 
影視IP開發公司鑫盛傳媒走不一樣的路,整合電商潮牌Life8米斯特國際、設計師Daniel Wang鑫囍國際組策略聯盟,三者交互投資約千萬元,將影視、綜藝、短視頻,結合電商導購、設計師品牌文創商品,擴大週邊收益。首宗合作案為剛上線的新形態網路綜藝「星不了情」。
 
補教業虛實龍頭過招,更是大動作在全台招兵買馬。數位學習商三貝德表示,「教育大平台」是三貝德今年重點計劃,在原有數位學習產品架構外,加入實體補習班就讀、家教平台媒合、直播課程收視等,自第2季中旬啟動至11月初,已有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5家知名補習班加入,與三貝德合資成立亞洲教育平台公司。
 
以陳立教育為首、全台有12所實體分校的卓越公司,則是與數位教育平台業者寰宇知識科技公司聯手,卓越通過轉投資取得寰宇19.89%股權,加速開發數位學習產品,寰宇協助卓越開發的雲端智慧數位課程,預計明年1月上線,未來卓越可望逐步增加對寰宇的投資比例,以取得該公司控制權,轉型為虛實整合之教育業者。
 
流行音樂也是熱門投資併購標的。擅長引進日、美卡漫IP經營的飛躍文創,從超商贈品跨足餐飲、展覽,進軍兩岸市場之後,透過參與現金增資,入股環星創意公司取得37.78%股權,飛躍自下半年正式跨足校園演唱會及娛樂展演市場,擴大文創版圖。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企業不擅長資本運作,特別是文創產業,都是小本經營。
第二、文創產業沒有大型連鎖商業模式,缺乏影響力。

第三、可喜的是業者現在漸漸有「打造平台」的想法。

第四、未來最大市場在中國大陸,成立平台才能募集更多資金,整合相關資源,開發海外市場。

海信/東芝

大陸海信集團旗下海信電信14日與日本東芝株式會社在東京聯合宣布,東芝映像解決方案公司(TVS95%股權將以約129億日圓轉讓給海信,預計在明年2月底前完成交割。屆時,海信電信將擁有東芝電視產品、品牌、運營服務等業務,並擁有東芝電視40年的品牌授權。

據國際電子商情報導,TVS主營東芝電視、商用顯示器及廣告顯示器,並擁有優秀的研發團隊,在電視畫質、晶片、音響方面有相當卓越的技術。海信集團總裁、海信電器董事長劉洪新昨在宣布儀式表示,收購完成後,海信將整合雙方研發、供應鏈和全球管道資源,快速提升市場規模,加快國際化進程。

擁有142年歷史的東芝,在顯示技術領域引領了日本乃至世界科技潮流,在全球科技品牌價值排行榜中位居前列。另據IHS數據顯示,去年東芝電視銷量仍位居日本市場前3
東芝本次出售電視業務,與其近年來積極進行轉型有關。為了彌補因為美國核電子公司西屋電器破產虧損拖累,同時避免連2年虧損而遭日本證交所強制下市,因此加速出售非核心業務。

去年6月,大陸美的集團透過下屬控股子公司美的國際控股收購東芝家電80.1%的股權,主要包括洗衣機、部分廚房電器和空調、電冰箱等業務。近期,東芝又以2兆日圓出售旗下半導體業務。報導稱,東芝未來或將退出電腦業務。

金融網報導,反觀海信集團,2015年出資2,370萬美元收購夏普(Sharp)墨西哥工廠全部股權及資產後,便獲得夏普電視在美洲地區品牌使用權和所有管道資源。同時,對南非、歐洲等海外的布局,也增加海信在國際市場上的品牌影響力。本次對東芝電視的收購,無疑更加強海信的國際化戰略。

大陸企業今年以來受政策緊縮影響,總併購金額大幅減少,據安永中國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資海外併購金額年減51%。不過,普華永道近日公布報告指出,雖總金額數量銳減,但海外併購的活躍度(數量)在上半年仍年增8%。普華永道預計,明年的交易金額將逐步恢復,數量將進一步增長。

我們的看法:

第一、東芝曾是世界一流品牌,當然有其品牌價值,技術也不錯。
第二、東芝集團陷財務危機,連金雞母記憶體事業部都要賣,家電部門更不用說了。

第三、但是整筆交易價格都比起郭台銘買夏普要便宜多了。

第四、海爾兩年前買了GE的家電事業部,中國大陸正在收購全球最佳的家電品牌,因為市場在中國。

亞馬遜/雲設備

為了在大陸的雲服務市場站穩腳跟,國際電商巨頭亞馬遜將其在大陸的Amazon Web Services(簡稱AWS)雲服務的設備資產,以20億元(人民幣,下同)約為百億台幣,賣給合作夥伴光環新網,這個消息一度在市場引發該公司將退出大陸的聯想,不過,專家指出,此舉正是亞馬遜為了獲得大陸監管層認可、繼續在大陸市場卡位,而不得不做出的妥協之舉。

根據A股上市公司、亞馬遜中資合作夥伴光環新網日前發布的公告,將以不超過20億元購買亞馬遜在大陸的AWS雲服務的特定經營性資產(包括不限於伺服器等IT設備),並利用這些資產在大陸提供來自亞馬遜雲技術的雲服務。

此公告一出,一度被市場誤解為亞馬遜要出脫其在大陸的雲服務業務,甚至可能就此退出大陸雲服務市場,不過,該傳聞隨即被亞馬遜AWS否認,AWS稱,大陸法令不允許外國公司擁有或營運雲服務業務,為了遵守大陸法規,AWS決定向光環新網出售特定的基礎設施資產,「AWS沒有出售中國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亞馬遜的AWS在全球市場競爭中遙遙領先,但在大陸市場的發展卻是舉步維艱。根據著名研究機構IDC發布的2017年上半年大陸公共雲IaaS的市場份額調查報告,大陸公共雲IaaS市場排名前五的分別是阿里雲、騰訊雲、金山雲、中國電信和Ucloud,而亞馬遜AWS卻榜上無名。換句話說,亞馬遜AWSIaaS在中國上半年的營收甚至沒能達到Ucloud5774萬美元,其市占率也低於後者的5.5%

因此,專家指出,此次亞馬遜AWS之所以出售其在大陸的設備給光環新網,正是為了在大陸市場尋求出路。因為,根據20176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該法原則上禁止外國企業在華經營資料中心和網路新聞服務,對於亞馬遜AWS的大陸業務來說無異雪上加霜,更是其在大陸市場獨立發展的一道根本無法逾越的阻礙。

在此情況下,亞馬遜將基於AWS雲服務的特定經營性資產作價20億元賣給光環新網,也可以說是為了獲得監管部門的認可而再次做出的妥協之舉;但從長遠來看,要想在大陸站穩腳跟,這可能也是亞馬遜AWS不得不做出的選擇。

我們的看法:

第一、亞馬遜並非退出中國市場,而是中國法規不允許外商持有雲的相關資產。
第二、中國大陸對於資訊內容相關產業,有嚴格的保護,外商很難進入。

第三、之前GoogleFacebook在中國也遭遇類似的問題。還有電腦的IOE(IBMOradeEMC),都曾被中國封殺。

第四、GoogleFacebook是內容端,而AWS則屬於基礎建設,對中國而言皆政治高度屬敏感領域。

併購新創

為扶植新創企業,行政院長賴清德14日指示財金部會提出鼓勵企業併購誘因。國發會提出二大租稅誘因倡議,一是大企業併購新創可視同研發,給予研發費用抵稅;其次,依企業併購法規定,大企業併購新創事業虧損可繼承抵稅。藉此促成大企業併購新創公司,讓新創企業有成功出頭的機會。

賴揆昨天召開加速投資台灣會議,國發會報告「優化新創事業投資環境」分析指出,我國新創募資規模小,2016年國內新創團隊獲投資總金額約104億元,低於鄰近日、印尼、星韓等競爭國家,目前全球獨角獸(市值10億美元)約為214家,大陸55家,卻未見台灣新創事業。

國發會說,新創企業面臨問題包括法規制度未活化難展彈性;國際參與不足;新創事業出場(exit)管道不足(成功機會小),IPO及併購案例有限,新創事業不易取得早期資金;國際人才不足等。

為創造新創企業成功出頭機會,國發會提出企業併購新創二大新誘因,包括適用研發抵減、虧損可繼承等措施手段。

知情人士說,過去經濟部曾針對委外研發要求適用產創條例,給予投資抵減租稅優惠,但財政部並未點頭。這次國發會建議,鼓勵大企業併購新創,藉此取得專利、技術及know,如此可視同為研發行為,適用產創條例研發投資抵減規定,給予大企業研發費用抵稅。對此,經長沈榮津表示,將與財政部會商,讓新創企業有出場管道。

另國發會建議,大企業併購新創,虧損可繼承,因新創公司前幾年均呈累積虧損,但希望依企併法,累積虧損或負債可讓大企業抵稅,提高併購誘因。

賴揆昨指示財政部、經濟部及國發基金提出誘因,鼓勵企業透過投資、併購等方式,將大企業資源與創新創業結合,並指示國發基金加速運用產業升級轉型基金,鼓勵大企業加速併購新創企業。對此,財政部表示同意研究。

此外,新創人才將透過攬才方案、新創公司實習等,逐步培養我國新創人力;並在《公司法》增列無票面金額股票、複數表決權、私募公司債等,推動有助於新創法規機制;公部門則將帶頭提高對新創一定比例採購及開放資料,強化與新創之合作。

國發會將在資金協助活絡人才、法規鬆綁、鏈結國際及創新場域等五路並進友善新創環境,透過催生旗艦新創,積極促成新創團隊海外IPO、國際企業併購或成為獨角獸,形成具指標性的案例,讓國際看見臺灣。

我們的看法:

第一、歐美許多新創事業,近年都被大型公司如GoogleAmazonFB等併購。
第二、未來IPO其實不是高科技新創企業未來主要出路。全球科技變化太快,很多公司還等不到上市就被大公司買走了。

第三、很高興國發會終於注意到了這個重要趨勢,並且願意給予誘因。

第四、未來是「線上+線下」的時代,實體經濟會和網路經濟融合,傳統大企業併購新創企業可以加速其轉型升級。

印度/鴻海

印度媒體引述官員說法指出,鴻海在當地的投資呈現停擺。

印媒金融快報(Financial Express)報導,工業部長德賽(Subhash Desai)指出,鴻海在當地計畫的投資案進度停滯,「地緣政治局勢和中印關係緊張,都可能影響投資前景」。

鴻海在二○一五年與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簽訂意向書,原訂未來五年將在當地投資五十億美元設廠,重點擺在研發和生產。但德賽指出,鴻海與該州在投資計畫上的溝通進度停擺。

鴻海在馬邦的投資計畫被標榜為印度歷來最大外國直接投資(FDI)案,也是該邦首席部長法德納維斯(Devendra Fadnavis)任內主要政績之一。

鴻海原本計畫在印度建設iPhone與平板等產品的組裝廠,並在二○一六年積極物色土地。根據報導,鴻海曾在普恩(Pune)以及康坎(Konkan)等印度城市物色廠址,尼赫魯港附近也是考慮的地點。然而,鴻海遲遲未選定地點,外界憂心投資計畫是否將如期進行。

此外,有資深官員向印媒「第一郵報」(First Post)透露,鴻海在馬邦的投資案目前「瀕臨取消」。

同時,鴻海在美國威斯康辛州的投資倒是頗有進展。美媒「密爾瓦基哨兵日報」報導,由於鴻海將在當地設立液晶面板製造園區,當地政府正規畫興建無人駕駛專用車道,因應鴻海集團廠區交通的運輸需求。

鴻海子公司AFE、INC及相關企業擬在威州共同投資一百億美元,計畫打造面積達一千英畝的園區、並在當地創造一點三萬個就業機會。

我們的看法:

第一、印度市場潛力無窮,然而鴻海為何不再投資?
第二、印度和中國關係不佳,可能是因為郭台銘要觀察大陸官方的風向球。

第三、富士康在印度投資電商壓錯寶,投資第二名的公司,和軟銀一起,虧了不少錢,可能也是轉為保守的因之一。

第四、印度非常政治化,政府效率也很有問題,這些都有可能影響外商的投資意願。

電商上市

為營造有利新創發展環境,行政院長賴清德14日表示,將擴大引進國際加速器,並因應數位經濟產業特性,擬定新創多元上市櫃彈性。金管會主委顧立雄指出,擬在獲利條件外,再開放上市櫃彈性,鬆綁累積虧損規定,並在上市櫃類別增加電子商務。
 
官員說,國際上市櫃條件沒有這些限制,例蝦皮電商財報虧損,仍可在美上市即是一例。
 
賴揆昨召開第4次加速投資台灣專案會議並裁示,各部會應應善用海外人脈,擴大引進國際加速器,協助新創團隊開拓國際市場,預計1個月內提出落實52產業創新之國際鏈結方案。
 
目前電商只要接受輔導便可上興櫃;但顧立雄說,上市櫃行業類別並未有電商這一項,現行都是掛在資訊服務業或文創業上市櫃,例如屬電商類型的創業家兄弟已上櫃,正與經濟部、主計總處研擬增加。
 
此外,我國上櫃條件嚴格,為因應科技、生技等新創業者需求,顧立雄表示,擬在經工業局認定具有市場性與技術可行條件之外,及過往認定較為單一獲利條件、累積虧損等,再行開放多元上市櫃條件。
 
官員說,過去有累積虧損就不能上市櫃,但與會代表官員舉蝦皮新創電商為例,蝦皮母公司財報仍虧損,卻可在美國上市,募資10億美元(約300億元新台幣),大玩資本遊戲,藉補貼與各國電商競爭。
 
因此國發會認為,國際上並未有此規定,目前上市櫃條件:上市前最近一年度不能有虧損的規定,還有獲利水準要符合三條件之一(前二年平均獲利6%,前二年有一年至少6%,前五年平均3%),均建議鬆綁。至於是針對科技業或只鎖定新創企業鬆綁,由金管會研究。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主管機關終於理解,企業有累積虧損就不能上市是錯誤的思維,完全不符合新經濟潮流。
第二、蝦皮母公司虧那麼多錢,卻可募集10億美元,把網家打得落花流水,Tesla是另外一個例子,對我們是一大啟示。

第三、但證券市場增加電商類別,並沒有什麼意義,網家難道會因為改掛電商類,而突然市值倍增嗎?

第四、問題在於台灣缺乏真正具有商業模式的電商類企業,需要加緊培養,否則即使放寬上市法規也沒有用。

日商/日勝化

日本化工上市公司AICA Kogyo公司,15日在東京證交所宣布來台「搶親」PU樹脂大廠日勝化工,將自本月17日至201815日,擬以每股收購價20元,公開收購日勝化普通股約49,793萬張,占日勝化股權比重50.1%。日勝化昨收盤價18.7元。消息一出,日勝化昨晚決定將緊急召開臨時董事會,提出因應對策。

不過,為增加投資收益,持股日勝化近3成的大股東寶成工業,旗下3家子公司裕典科技、寶建科技,及寶建企業昨同步召開董事會,決議站在應賣立場,處分上述3家手中的日勝化股權,合計約28,867張,合計股權比重逾29.04%,總交易額達5.77億元,為此收購案添加成案的動能。

日勝化發言人吳寶華表示,昨日才獲悉日本AICA Kogyo擬公開收購日勝化普通股,並在日本東京證券交易所查詢得知,收購人已於日本時間昨日下午6時發布上述公開訊息。AICA Kogyo並非日勝化的客戶,兩家公司過去也無往來,只是同業,突然傳出收購已引發業界高度關注。

由於事出突然,吳寶華透露,昨晚已緊急通知董事長何文杰、總經理黃長澤及其他董事會成員,盡快召開臨時董事會,提出因應之道。

日勝化今年前3季稅後盈餘3,682.9萬元,EPS0.37元。日勝化原與寶成合資大陸東莞寶建鞋材公司,寶成多年前已把手中的寶建49%股權,賣給日勝化,成為日勝化百分之百的子公司,並更名為寶建高分子公司。在此同時,寶成也入股日勝化,目前由旗下子公司裕典科技、寶建科技,及寶建企業,共持有日勝化股權合計28,867張,合計股權比重逾29.04%。

其中,寶成總經理盧金柱,還出任日勝化的法人董事;另寶成主管宋建世,則擔任日勝化的監察人。

裕典科技昨主張應賣張數為8,183.7張,占日勝化約8.23%,若以每單位20元計算,交易總金額逾1.63億元;寶建科技擬參加應賣數量8,706.7張,交易總金額逾1.74億元;寶建企業應賣交易數量為11,976.6張,交易總金額逾2.39億元。若如期處分,寶成集團對日勝化的持股僅餘零星股數。

我們的看法:

第一、日勝化雖然是傳統產業,但一定有相當核心事業技術。
第二、更何況其主要客戶是著名的台商寶成鞋業。

第三、由日本化工公司來收購相當合理,畢竟屬於同一行業。

第四、有趣的是這兩家公司過去並無往來,只是同業,而且日勝化事先也不知情,但寶成一定知情,否則怎麼會這麼快就做決定

第五、換言之,本案屬「非合意併購」,如果成功,相當具有指標性。

第六、台灣公司對於日本企業來說,還是有投資和併購價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