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鴻海為何不輸蘋果、微軟和阿里巴巴?專家分析傑出企業5大共通點
中美貿易戰隨著美國2020總統大選氣氛逐漸升溫,導致兩國關係緊繃。鷹派的川普顧問巴農(Steve Bannon)表示,不必期待友善的白宮,美國對中態度只會越來越強硬,不論哪一黨當總統。
最近川普發表演講,赤裸裸地表示要全面封殺華為,因為華為在5G領域已經領先美國,而老美絕不允許這種事發生。
老美所在做的事情就像電影「復仇者聯盟」,川普是帶頭的美國隊長,華為則是大家合力夾殺的薩諾斯。這不是公平的遊戲,也違反美國精神和市場機制,難怪台積電很小心不蹚這個渾水。
隨著谷歌、安謀、高通大廠紛紛響應川普號召,加入抵制華為的陣容,全球供應鏈也進入新一波大洗牌,未來將區分美中兩個陣營。台灣政府主動喊出「非紅供應鏈」,希望對抗「紅色供應鏈」。
小英政府很興奮,但我一點兒也不興奮。這是台灣下一波危機的開始,這令我想起了台灣在面板產業的經驗。
2000年的時候,台灣的TFT-LCD面板產業如日中天,那時還領先中國大陸有一段距離。大陸希望台灣能夠移轉技術,或者共同成立合資公司,但台灣對此一直爭論不休,如同半導體產業一樣,雖有提出把高端技術留在台灣低端和大陸合作的想法,但最後不了了之。
10多年過去了,今天中國大陸在面板產業的規模和技術能力均已超越台灣,京東方可以生產OLED,產能世界第一,深圳製造出可彎曲的柔性面板,台灣廠商只能改走利基路線。
「中國製造」的時代已經過去,台商大舉撤離乃正常現象。但「中國市場」正在起飛,「中國技術」也不斷突飛猛進,今天如果我們不往「微笑曲線」價值最高的兩端佈局,未來將會被取代。
今天中國還沒有自主能力的是半導體和軟體。但華為已開發出自己的芯片,並在台積電下單;在被谷歌(安卓系統)封殺之後,9月起將改採用自己研發的作業系統。這些技術並不完美,但華為的確有本事,不會被川普鎖喉死翹翹。
台灣最自豪的產業是半導體,從上游到下游,形成完整的一條龍。我為台灣的未來擔憂,今天中國大陸傾全國之力發展半導體產業,台灣假如把對岸視為敵人,不探索合作共贏之道,未來命運將會像面板產業,被取代而且沒有利用價值。
大陸能不能起來?絕對可以,只是時間問題。任何產業的成功關鍵在人,只要掌握人才,就可以後來居上。中芯雇用了被張忠謀視為叛將的台積電前研發副總梁孟松,在很短時間內製程突飛猛進。近期川普以洩密為由驅逐美國名校陸籍教授,馬上被大陸名校高薪網羅。
最近由於華為事件,任正非接受媒體訪問,有一篇2萬字的訪談,掀開華為神秘面紗,大家有機會更進一步了解任正非和華為傳奇。另外,因為郭台銘選總統,我們也得以深入了解他本人及鴻海,都非常精彩。
我做了一些研究,兩岸最傑出的企業如華為、台積電和鴻海,他們的成功有非常相似的地方,絕非偶然。
首先,他們都是從和外國人做生意開始,努力學習,不斷取經。任正非在訪問中一直提到「站在前人肩膀上」,鴻海和台積電都是作為歐美大廠的代工夥伴,越做越多,越綁越深,變成virtual partner。
任正非提到5G標準源於10多年前土耳其Arikan教授的一篇數學論文,被華為發現,以這篇論文為中心研究各種專利,一步步研究解體,投入了數千人、10年的時間,把教授論文變成技術和標準,今天華為5G專利數量占世界27%。
第二個共同特色是他們都有卓越的領導人,專注聚焦、堅定執行。張忠謀和任正非皆領導了他們的企業30多年,郭台銘45年、直到最近。華為為了搞好本業,堅持不上市。
第三是團隊。張忠謀在台積電持股不超過百分之一,任正非擁有華為1.4%,郭台銘不過10%,他們的成功,不僅在於個人,而在於他們創造的企業文化,凝聚了許多優秀人才,利益共享,所以能成為螞蟻雄兵。
第四是獨特的商業模式。台積電首創晶圓代工模式,重塑半導體產業鏈。鴻海以連接器起家,但不斷延伸產品範圍,到2000年時已用「模組」整合所有零組件、征服客戶,後來再加上倉儲物流、全球布局和服務,終成今日霸業。華為蠶食鯨吞,不斷前進新興市場、精進技術, 10年內追上並超越Lucent、易利信等歐美大廠。
第五是核心競爭力。成功的企業底蘊雄厚,台積電和鴻海不會因為領導人退休而垮台,同樣道理,華為也不會因為川普抵制而瓦解,反而會越來越堅強。他們都有自主創新的基因,永遠準備在逆境中求生存。
把華為、台積電、鴻海擺在一起,你會肅然起敬,他們不同於蘋果、微軟這些世界品牌大廠,也不是臉書、亞馬遜這些知識經濟新貴。雖然他們的市值,不如來自相同地區的阿里巴巴和騰訊,但你會感到他們更實在,從貧窮到富貴,從一無所有到世界頂峰,從過去到現在到未來。
台灣人和中國人留著相同的血、有相同的夢,在今天這個動盪的世界中,事實證明我們可以東西結合、古今貫通,創造出新的模式,走到世界的前面。
我們再也不必躲在美國人的後面,也不必偽裝比他們優秀,但我們一點兒也不比他們差。
這是看完中美女主播世紀辯論後,我的結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