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3日 星期二

諾華,大聯大/文曄,奇力新,LVMH/Tiffany,5+2計畫,和潤,蒙牛,下市,新唐/松下



理事長的話:諾華,大聯大/文曄,奇力新,LVMH/Tiffany,5+2計畫,和潤,蒙牛,下市,新唐/松下

諾華
外媒引述消息報導,瑞士諾華藥廠(Novartis)將投資近70億美元收購美國同業The Medicines Co.,藉助該公司的降膽固醇新技術,搶攻心臟病藥品市場。

內情人士透露,諾華出價每股85美元收購The Medicines,與該公司22日收盤價68.55美元相比溢價20%。研究機構Everscore ISI推測,這項交易將使The Medicines市值達到91億美元。

諾華執行長納拉辛罕(Vas Narasimhan)上任以來,持續出脫非核心事業,並透過企業購併來擴充藥品陣容。諾華先前投資87億美元收購基因療法生技公司AveXis,就是為了取得基因治療藥物Zolgensma,而這次收購The Medicines則是為了降膽固醇新技術。

癌症與心臟病一直是人類前兩大死因,而膽固醇過高往往導致心臟病,因此降膽固醇藥品早已成為製藥業新戰場。研究機構EvaluatePharma預期全球降膽固醇藥品市場營收將以11%的年成長率持續擴大,在2024年達到177億美元。

Entresto原本是諾華寄予厚望的心臟衰竭藥品,但上市以來銷售不如預期。The Medicines研發的降膽固醇藥Inclisiran剛通過最終階段臨床試驗,令外界看好雙方合併後實力大增。

近年安進(Amgen)、賽諾菲(Sanofi)、雷傑納隆(Regeneron)等藥廠相繼推出PCSK9降血脂藥,無奈健保公司認為價格太高,至今銷售不如預期。

相較之下,Inclisiran使用的核醣核酸干擾技術能讓人體內特定基因發生沉默現象,並抑制與膽固醇有關的蛋白質生成,有效降低膽固醇且用藥頻率也比其他廠牌低。

The Medicines預計今年底前向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提出Inclisiran上市申請,明年第一季在歐洲提出申請。

我們的看法:

第一、全球醫藥界的整併不斷。
第二、大公司自己發展新藥速度不夠快,透過M&A,整合新創公司和小公司。

第三、未來IPO已不流行,M&A是大潮流和大趨勢。

第四、台灣醫藥界有許多人才和技術,但不懂得整合。

大聯大/文曄
文曄員工自救會25日舉行記者會,反對大聯大收購其公司三成股權,對此,大聯大也做出回應,強調收購股權純屬財務性投資,絕非敵意併購,同時更對文曄員工及團隊表達致敬之意。

大聯大重申,公司對於文曄30%股權所為公開收購,確係財務投資,而非敵意併購,大聯大並沒有要改變文曄人事及業務的意圖,對於文曄員工的人事管理,他們尊重文曄經營團隊的決策,請員工無須有任何的疑慮。

此外,大聯大也表示,文曄一直是他們所尊敬的同業,財務業務表現向來良好,而這都是文曄員工共同努力的成果。大聯大也對文曄的優秀員工與團隊表示致敬之意,盼雙方能回歸理性溝通。

大聯大強調,未來期望雙方追求雙贏而非雙輸。該公司於1212日前計劃收購文曄股票三成,收購價45.8元,若以文曄25日收盤價41.85元計算,目前溢價逾8%,外資單日加碼1,039張持股,終結連九賣,持股比率拉升至22.9%。

我們的看法:

第一、根據現在大聯大對外的說法,當然不是敵意併購,只是財務投資。
第二、就如同當初日月光投資矽品,也是先從25%「財務投資」開始。

第三、但如果大聯大公開收購30%成功,未來應該希望進入文曄董事會。

第四、大聯大提倡的「產業控股公司」,和併購不同,大家是共同在一個屋頂之下,仍然維持各自的獨立運作,不過彼此會合作。

第五、大聯大有充沛現金資源,當然會好好利用。

奇力新
奇力新併購動作再起,預計斥資3.15億人民幣(約當新台幣13.5億元)入股大陸信源科技,取得100%股權,強化線圈自製能力,此也是奇力新入股向華科技之後,第二樁併購陸資廠的代表作,此舉有助於推升奇力新線圈自製比重,大尺寸微型電感可望坐收降低成本之效。

信源科技為大陸非上市公司,奇力新係透過旗下旺詮(昆山)啟動這樁股權收購案,總計投入新台幣13.5億元,取得信源科技100%股權,奇力新表示,過去與信源科技就有採購關係,雙方往來已久,這次併購主要著眼於成本效益,擴大線圈的自製比重及經濟規模,未來線圈對外的採購比重也可望降低。

信源為陸資老牌線圈廠,擁有高度自動化的生產線,技術純熟,據業界表示,線圈用於大尺寸一體成形電感,奇力新拿下信源科技後,可望降低大尺寸一體成形電感成本約30%,反映在總成本上,約可降低10%,加上奇力新的粉末也是自製,日後成本還有下降空間。

此外,日商太陽誘電因颱風的停工效應超過預期,奇力新也傳取得華為轉單,擔綱未來一季華為手機用微型一體成形電感(mini molding choke)出貨量達三分之一,打破陸廠順絡、日商太陽誘電壟斷華為手機訂單的慣例,未來一季,奇力新微型一體成形電感能見度無虞。

華為是各大零件廠的採購指標,從國巨、華新科以及大毅等電阻、電容大廠替其新機發表站台,可見一斑,唯獨在手機用的電感上台廠缺席,據了解,華為過去以陸資廠順絡、日商太陽誘電為兩大採購主力,然而太陽誘電今年10月受到哈吉貝颱風影響,導致福島太陽誘電停工達一周,未料停工效應持續,奇力新也感意外。

奇力新的企業風格低調,並將華為視為重要的灘頭堡,原先擬繞道華為旗下的IC設計廠海思,攻入華為供應鏈,正積極送樣中,然而太陽誘電停工造成的轉單效應擴大,奇力新因此提前打入華為供應鏈。據了解,奇力新已經著手供應華為手機所需的微型一體成形電感,估計這一波轉單佔華為手機用電感達三分之一,奇力新一體成形產線因此而爆單,明年第一季的訂單能見度無虞。

我們的看法:

第一、這是台企併陸企,非常少見。
第二、現在兩岸併購,已經不多。

第三、這不是為技術,主要是為了擴大經濟規模,形成整合效益,出發點在製造。

第四、今年台灣企業的併購越來越靈活,特別是海外併購。

LVMH/Tiffany

法國精品巨擘路易威登集團(LVMH)已與美國精品珠寶商蒂芙尼(Tiffany)敲定協議,將以162億美元收購蒂芙尼,締造歷來規模最大的精品商併購案。LVMH將能拓展珠寶版圖,擠下歷峰集團(Richemont)、成為全球最大精品珠寶業者,並把觸角延伸到迅速成長的美國與亞洲市場。

LVMH與蒂芙尼25日證實,已敲定收購協議。根據聲明,LVMH同意以每股135美元的現金收購蒂芙尼,總額達到162億美元,預計在2020年中完成交易。這也將是LVMH在阿諾特的執掌下,最大手筆的交易。

LVMH的收購價碼比雙方傳出洽談合併之前的蒂芙尼股價,溢價37%。雙方董事會在24日敲定協議,為一個月來的磋商劃下句點。LVMH董事長阿諾特表示,將發債籌措這樁併購案的財源。

阿諾特說,將根據旗下頂級珠寶品牌寶格麗(BVLGARI)的路線,擘劃蒂芙尼的發展和擴張策略:現代化、擴增產品線、檢視溝通管道、翻新店面以及聚焦於經典產品。

這樁交易也贏得市場的喝采。彭博分析師指出,LVMH將藉此擠下瑞士歷峰集團,成為全球最大精品珠寶業者,珠寶產品規模擴張逾一倍,提振市占率至逾18%,並且強化自身在精品業的領導地位。

Jefferies國際公司分析師克瑞達指出,LVMH提高出價贏得蒂芙尼的芳心,是「聰明之舉」,將能更集中火力搶攻亞洲千禧世代市場。LVMH股價25日盤中上漲1.4%401.15歐元,蒂芙尼在美股早盤也大漲5.7%132.63美元。

阿諾特正在挑戰卡地亞(Cartier)母公司歷峰集團在全球珠寶市場的霸主地位。LVMH旗下雖擁有迪奧=75個品牌,在珠寶市場的知名度卻比不上在時尚與美妝市場享有的地位。

LVMH買下正苦於因應國內外需求疲弱困境的蒂芙尼,也是押注於中國大陸的經濟與消費。

我們的看法:

第一、全球各行業的整合在持續中。
第二、有規模、有資金、有很多品牌和全球布局的企業,如同LVMH,會成為全球資源整合者。

第三、台灣企業整合或被整合的意識,仍然不夠。

第四、中美貿易大戰,使中國企業在全球大肆併購遭遇挫折,這正是台灣企業的大好機會。

5+2計畫
政府全力推動「5+2產業創新計畫」,25日傳出將結合5GAI等新興技術,目標在選前進一步推出「5+2產業創新計畫」2.0版,強化新興產業、新科技發展,並透過《產創條例》等既有法規政策的支持,要在蔡總統接下來的四年任期內實現產業再升級的目標。

政府過去幾年為追求永續發展經濟新模式,針對智慧機械、亞洲.矽谷、綠能科技、生醫產業、國防產業五大重點,再加上新農業及循環經濟兩項,提出了「5+2產業創新計畫」。

知情官員指出,經評估5+2產創計畫第一階段已有些成果,現在擬進一步推出「5+2產業創新計畫」2.0版,正陸續和各智庫、各部會討論規劃延續方案,目標在選前甚至下個月公布。
所謂的「5+2產業創新計畫」2.0版,可能的方向是在現有的產業計畫中,進一步導入5GAI等新興技術。

官員以智慧機械為例說明,許多中小企業的舊型機台,希望能透過智慧機上盒(SMB)聯網,並搜集機台數據資料,未來進一步做到能預先判斷哪些機台有故障的可能。但目前國際大廠的產品,價格不符合台灣中小企業需求,因此將導入工研院、資策會已開發完成的公版聯網平台(NIP)。

官員表示,要進行機台故障預判、完整的訂單排程規劃等較複雜的部分,需要藉由導入AI進入智慧機械才能達成。當初規劃智慧機械產業方向時,AI技術尚未準備好,如今準備好了,也需進一步配合即將上路的5G技術來達成無人化智慧工廠。

官員指出,透過5G大頻寬、低延遲等特性,才可能傳輸智慧工廠、AI產生大量資料,實現萬物聯網,做到過去4G時代做不到的事。官員說,要讓既有產業再升級,就是所謂的「5+2 2.0」,AI5G兩項技術的導入,兩者都不可或缺。

官員表示,政府可以協助中小企業的,就是將智慧工廠、智慧農業、智慧交通等未來應用連接起來,並建立起更完整的生態體系,更進一步,還可將這些台灣發展出的應用,推廣、輸出到新南向國家等有需求的潛在客戶。

我們的看法:

第一、小英政府的經濟政策,基本照著「5+2」的方向規則。
第二、甚至連「國防」產業,也有著墨。

第三、但是「5+2」中的「亞洲矽谷」令人迷惑,不知是什麼內涵。

第四、「智慧機械」,其實就是「AI+機械」。

第五、政府已看到每一個行業,都會和5GAI結合在一起,因此未來要更全面推動「智能化」。

和潤
國內最大汽車金融服務業者和潤企業IPO「子憑母貴」,受惠於母公司和泰汽車股價屢創新高,及和潤偏低的訂價策略,現增股競拍吸引破紀錄的近28萬張合格投標量,創台股IPO競拍最大量紀錄。由於獲利空間大,和潤後續公開申購抽籤,券商預期參與人數將同創新猷。

和潤辦理上市前現增發行新股公開承銷,25日完成競價拍賣開標,市場反應熱烈,合格投標量達279,289張,相當於有150億~200億元的投標意願,超額認購比率達2.76倍,吸引法人高度參與,法人投標數量占總投標數量的46.6%,為近期案件最高;得標價最高每股125元、最低60.88元,均價69.86元,推升和潤總市值來到近400億元規模。

和潤表示,後續公開申購的承銷價暫定53元,公開申購張數為44,222張,申購期間為1127日至29日,預計129日上市掛牌。

券商分析,和潤此次IPO現增市場參與意願高,主要與母公司和泰車近期股價不斷飆高,及和潤現增低訂價策略有關。和泰車今年業績獲利雙雙竄高,25日股價上漲11元、收當日最高價583元,再度改寫汽車類股股價新高紀錄,讓和潤股價有跟進看齊的想像空間。

和潤現增競拍底價訂45.69元、公開申購承銷價訂53元,只有25日興櫃均價130.53元的3分之1,儘管上市後股本膨脹、股價將稀釋,但仍有逾倍的獲利空間,無怪乎吸引破紀錄的投資人參與競拍。和潤此次增資後,股本將從37.46億元膨脹至50億元。

和潤業績穩健成長,又有母公司和泰車撐腰,汽車金融本業發展無虞,後續將擴大投入商用貨車、機車等分期融資市場,並加速對岸布局。市場看好和潤業績獲利前景,激勵投資人積極參與這次現增。

和潤去年合併營收110.83億元,稅後淨利17.62億元,EPS4.7元;今年前三季稅後淨利17.06億元,EPS4.55元,幾乎追平去年全年。

今年前十月合併營收100.1億元,年增9.67%;20162018年度股東權益報酬率分別為15.15%、15.57%、16.42%,穩定成長。

我們的看法:

第一、今年台股IPO不振,所以本案特別有意義。
第二、部分原因是母公司和泰汽車,股價屢創新高。

第三、其次是台股投資環境改善,投資氣氛高漲。

第四、然而這並不代表整體市場氛圍會變好,只有好的公司會更好。

蒙牛
在香港上市的大陸乳製品巨頭蒙牛集團25日公布,計劃收購澳洲品牌乳品及飲料公司Lion-Dairy & Drinks全部股權,初步洽談收購價格為6億澳元,為公司打造區域市場整合的重要里程碑,並推動乳製品國際市場布局。蒙牛集團25日收報29.65港元,微漲0.85%。

香港經濟日報報導,Lion-Dairy & Drinks主要從事生產及銷售其乳製品及飲料組合,包括奶類飲品、優酪乳、牛奶、果汁及飲料、冰沙等產品,且多個產品在澳洲當地擁有領先市場的地位。

此外,該公司每年採購約8.25億公升牛奶及5,000萬公斤鮮果。在澳洲各地具有龐大的生產及冷鏈分銷能力,共有13間廠房,其優酪乳產品亦在東南亞及大陸等市場占有地位。

蒙牛指出,公司此次進行收購計畫是打造區域市場整合者的重要里程碑,能夠提供可觀的市場拓展機遇,有助於集團在高端、超高溫處理乳製品的發展機遇及供應鏈的協同效應。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以來,蒙牛併購動作不斷。20199月,蒙牛以14.6億澳元收購澳洲的有機奶粉和嬰幼兒食品品牌貝拉米公司,日前這一交易已經獲得澳洲政府批准,正在等待貝拉米股東投票。

另一方面,據日經新聞網報導,日本主要生產啤酒的麒麟公司透露,該公司計劃在2020年內前,考慮轉讓出售旗下澳洲飲料業務給蒙牛集團。預計出售金額約為500億日元左右,對正在擴展海外版圖的蒙牛而言,無疑是如虎添翼的交易。

外界分析,蒙牛在澳洲基本已完成從原料到生產、加工的全產業鏈布局,足以強化其奶粉業務的弱點,進一步提高公司市占率,縮小與競爭對手的差距。

2019年上半年,蒙牛實現營收人民幣(下同)398.57億元,年增15.6%;淨利潤20.77億元,年增33%,業績保持平穩增長,但與同為大陸乳製品的競爭對手伊利集團相比,其差距還是較為明顯。2019年上半年,伊利實現營收450.71億元,年增12.84%;淨利潤37.81億元,年增9.71%。

我們的看法:

第一、乳品是大陸最需要的民生用品。
第二、澳洲是全球乳製品大國,但和美國結在一起,堅決反中。

第三、這個案子最後是否能獲得澳洲主管機關通過,還有不確定性。

第四、本案反映的是大陸龐大中產階級的消費需求。

下市
台股新下市機制將於明年四月上路,每股淨值低於三元將被要求三年內改善,三年內未改善就停止交易,半年後強制下市。但立委質疑三年半才退場時程拖太久,業者也建議縮短退場時間。

明年四月強制下市機制上路,金管會證期局說明下市機制有兩大條件:第一,簽證會計師出具繼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查核報告;第二,每股淨值低於三元。一旦因此遭打入全額交割或採分盤交易後,逾三年仍無法改善,將先停止交易,停止交易後滿六個月仍無法改善,就會強制下市。

證交所董事長許璋瑤昨在立法院財委會上表示,符合上述情況,證交所密切注意中的有十二檔股票,電子產業、傳統產業都有,市值約一○六億元,約占台股全體市值三十五兆的萬分之三。

立委余宛如在財委會上質疑,台灣下市流程走完要三年半,相較於美國九十天、香港十八個月,台灣明顯拖較久,恐導致有心人士借殼上市炒作。金管會主委顧立雄表示,訂三年半主要目的是促使體質不佳的公司積極改善,長期沒改善才下市,投資人也會知道這些股票是體質不佳的,投資上就要多考慮,以緩解對投資人衝擊。

萬寶投顧董事長朱成志建議,金管會可考慮不要拖到三年半,效仿美國資本市場重視效率,也較能刺激台股活力。下市機制主要是給公司派大股東壓力,若公司經營者、大股東無心經營,何必放任這公司在市場這麼長時間,「搞三年多淨值三元都不到,只是死水一攤,三年半多拖一下,連總統都換一個了。」

富邦投顧董事長蕭乾祥則表示,過去台股沒有強制下市機制,國際大型交易所都有下市辦法,下市機制對市場有去蕪存菁作用,對資本市場健全有利。他也提醒投資人,淨值低於票面以下要特別留意,除消息面跟市場操作外,還要正視其財務報表注意是否有其他問題。

依照目前規定,當無法產出財報、淨值為負、法院裁定宣告破產、特別股發行總額低於二億元、違反證交法等情況,證交所可以終止上市。

此外,MSCI最新一季權重將於今調整生效,台股遭MSCI兩大指數「雙降」。金管會預估,MSCI這波權重調整後,將使資金淨流出共約十五點一九億美元,約新台幣四百六十二億元,占外資持有市值約百分之零點二九。顧立雄認為,目前對台股影響不大,現在台股基本面好、本益比好、殖利率高,外資還是會青睞台灣市場。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主管機關鼓勵上市,但一向反對企業下市。
第二、很多企業要轉型或併購,應該先私有化,才容易操作。

第三、台灣和美國和香港相比,下市流程都太長,沒有道理。

第四、現在很多股票已變成殭屍股,更應該下市。

第五、政府應以平常心,看待企業下市。

新唐/松下
華邦電旗下的微控制器(MCU)及晶圓代工廠新唐科技28日宣布,將以現金2.5億美元(新台幣約76.28億元)收購日本松下電器(Panasonic)旗下半導體事業Panasonic Semiconductor SolutionsPSCS)事業,未來將有助於新唐進攻影像感測、5G射頻相關等晶圓代工事業。法人看好,隨著新唐新技術到位,營運看升情況下,將有助於挹注母公司華邦獲利同步成長。

新唐收購PSCS及其蘇州廠,當中包含一座6吋及8吋的晶圓廠。新唐指出,雙方已於28日完成簽約,在全球相關主管機關審核通過後,預計於20206月完成交割。

台灣晶圓代工產業界近來吹起海外併購風,今年以來繼世界先進、聯電之後,新唐併購日本松下電器旗下半導體事業是第三起重大併購。法人認為,台灣晶圓代工產業尋求海外併購,除了能快速技術提升之外,更可藉此擴增市占率。

新唐28日暫停交易,其母公司華邦則是小漲1.72%作收,收17.75元。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指出,新唐此舉有機會攻下松下半導體市占率而成長,且本次現金收購亦不會稀釋新唐每股盈餘,2020年下半年合併後,將帶動營運大幅走高,對此合併案樂觀以待。

新唐發言人黃求己則指出,新唐當前生產產品與PSCS大部分產品並不衝突,因此將有助於新唐在全球及日本等地拓展市佔率,且PSCS目前有高價值的研發技術及優秀2,000多名員工,當前並沒有裁員計畫,因此該收購案對於新唐而言具有正面效益。

據了解,PSCS當前屬於虧損狀態,針對何時能夠轉盈,黃求己表示,這部分屬於財務預測,因此無法評論。

但是供應鏈認為,由於PSCS具備射頻模組當中使用的氮化鎵(GaN)、3D感測模組中的Laser Diode等新技術,以及影像感測器等生產能力,因此對於新唐未來在5G3D感測及影像感測等領域接單上將有極大的幫助,也可替新唐帶來新訂單。

事實上,不論是5G3D感測及影像感測器等產品線,在未來5G智慧手機引領之下,三大產品線未來需求都將同步看增,特別是影像感測器在智慧機多鏡頭趨勢下近來還面臨缺貨狀況,未來在車用鏡頭模組需求上升情形下,影像感測器需求將再度成長。

由於華邦電當前持有新唐61.6%股權,在新唐未來接單看漲及順利重整PSCS後,獲利將可望快速成長。因此法人看好,新唐後續營運績效上升將有助於挹注母公司華邦電獲利同步看增。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企業海外併購越來越積極,對歐美日先進市場的M&A特別值得鼓勵。
第二、不管是科技產業或傳統產業,都有新案子。

第三、海外併購的出發點包括技術、市場、品牌和產能。

第四、台灣晶圓代工前景看好,業者產能不足。

第五、上次電子業台灣企業併日本企業,是鴻海併購夏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