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4日 星期二

元宇宙、NFT⋯快速變動時代下,該懂的4種工作方法

 元宇宙、NFT⋯快速變動時代下,該懂的4種工作方法

我們正處在一個快速變動的時代,最主要的驅動力來自於科技進步,你有沒有覺得現在好像許多事情同時迎面而來,逼得你喘不過氣?關鍵在於資訊傳遞的速度。


30多年前,資訊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大量傳遞。那時email還未普及,我記得每次打好一份文件,必須請秘書傳真發送到國外,等1、2天才會有回音。現在一切同步進行,一切自己處理,有些人連打字都懶得打,錄一小段語音,透過LINE傳給對方。


這些小事情只是戰術,如果把格局拉高到CEO戰略層面,你必須快速觀察、思考、決定並行動。最近英特爾CEO和投資人溝通時表示,其市占率輸給超微(AMD),不是因為客戶對品牌選擇發生改變,而是過去投資不足,沒有跟上市場模式成長速度;換言之,就是沒有在對的時間提供足夠產能。


已過世的英特爾傳奇CEO葛洛夫(Andrew S. Grove),20多年前寫過一本經典繁中譯《十倍速時代》,現在看起來頗為貼切,有時速度何止10倍,簡直是千倍。最新的量子電腦技術,可以短時間進行超級複雜運算,速度較傳統電腦快百萬倍,我們可以想像那是怎麼樣的一個場景嗎?


但不是什麼事情都快,世界的腳步也在開始放慢。最近我看了一本書《大減速:飛躍式成長的終結,後疫情時代的全球脈動及契機》,COVID-19減緩了世界發展的速度,雖然本書作者是在COVID-19前即完成這本書。我不同意作者某些觀點,但他有些地方是對的,從長期來看,不可能所有東西一直倍數成長,生育率早已放緩,即使半導體成長速度也會放慢。


對於速度掌握的快慢,可能會決定個人或企業未來的成敗。你可以問自己是否了解元宇宙和NFT?是否看過《魷魚遊戲》及《華燈初上》?但你可能會問:我要懂那麼多東西幹嘛?這是重點!未來呼嘯而來,但你不曉得哪些對你才是真正有用的。


我不能告訴你哪些才是重要的,但可以和你分享因應速度變化的幾種心態和策略:


第一是加法

馬斯克一天工作18小時,每個會議時間是5分鐘,是因為未來肯定有更多事情,所以原則是讓你自己調整到可處理更多事情的狀態。例如,我每週要看25本以上的書和雜誌,我不會從頭讀到尾,大致了解重點就行了。


如果要這樣你就不可能每件事情都做到完美,也必須縮短每一件事的工作時間。透過調整工作方法、縮短工時,來因應加法的趨勢。


第二是減法

要決定什麼事情不要做,這就牽涉到判斷。傳統智慧是「放慢」:吃飯細嚼慢嚥、開車降低速度、說話慢條斯理、工作不疾不徐。但這不一定有效,因為我們處在一個資訊大爆炸的時代,除非你不用手機、不看email。


元宇宙時代已來臨,每個人都變成內容創造者,無數新內容不斷產生,媒體逐漸被「去中介化」。如果你正在讀這篇文章,我很感謝你給我這1分鐘,因為你的時間價值非常寶貴,未來會更寶貴。


Podcast之所以流行是由於減法,因為人們已忙到沒有時間好好的讀一篇文章,所以如果開車或做菜時能一心二用,就能更有效率地運用時間。


第三是乘法

我們正進入典範轉移的時代,代表很多事物不再是漸進式而是革命式,數位轉型和ESG都是典範轉移代表。沒有辦法慢慢成長,而是要一下子把市場擴大10倍,因此必須做根本的改革,比如說引進SaaS(軟體即服務)。在這過程中,速度會先變慢,因為涉及辛苦的轉型,但成功後市場會更大、速度會更快。


另外一個倍數成長的方式是借力使力,不要什麼事情都自己來,儘量和別人策略聯盟。最近美國電動車公司Rivian一上市市值即超過1千億美元,因為和亞馬遜合作,將來幫亞馬遜生產物流運送車。


第四是除法

除法是將工作拆成很多份,再分包出去,整體並沒有減少,但有更多人參與,集合眾人的智慧和力量。現在流行的「懶人包」就是外包例子,因為自己沒有時間研究吸收知識,所以讓別人幫你讀書,有時一本4百頁的書,被縮成5分鐘的Podcast。


總而言之,未來能存活的不一定是最快速的,而是最懂得用聰明方法做事的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