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長的話:輝達,對外開放,鋰礦,德中,北斗,台泥,台積電,中企股,富士康印度,特斯拉,小米,房企,META,新創,台積美國,FTX,加密幣,推特,英國,FTX破產
輝達
美國10月7日頒布對中國晶片禁令影響廣泛,晶片廠商為守住重要的中國市場急尋對策。GPU巨頭輝達證實,已設計符合美國出口管制的A800晶片,替代A100晶片服務中國客戶。輝達以降低處理速度的「特供」版本供應中國市場若可行,或為全球晶片業者,開闢一條與中國往來的新途徑。
路透報導,輝達於美西時間7日指出,為中國市場提供一款名為A800的新GPU產品,用以替代因美國晶片限制而無法供應中國的先進運算晶片A100。
輝達聲明表示,A800晶片已在第三季投產,該產品符合美國政府對晶片出口管制的相關測試,且無法透過改寫程式,來增加效能超越限制,可替代A100晶片供應中國市場。
輝達指出,搭載A800晶片目前是中國客戶在宣傳旗下產品的主要亮點之一。報導指出,中國伺服器大廠浪潮集團與新華三都宣傳產品搭載A800,且浪潮集團相關產品更早前是披露搭載A100。
中國晶片經銷商容天官網上已披露A800晶片規格,幾乎與A100完全相同,僅有互連技術傳輸速率從每秒600GB降低至每秒400GB,以及伺服器選項搭載GPU數量略有不同。美國此次晶片禁令其中一項限制指標,就是以每秒600GB傳輸速率為基準。
報導引述CCS Insight分析師Wayne Lam指出,輝達看起來以A100為基底,重新包裝成A800以避開美國出口管制,想守住至關重要的中國市場。且中國數據中心將會用上千顆A800晶片,當A800之間通訊能力降低,整個數據中心性能也會因此明顯下降。
當前降速降規似乎已成為晶片大廠繞開美國禁令的主要手段,稍早中國新創晶片設計公司壁仞科技,也將其新產品BR100的傳輸速度從每秒640GB,壓低至每秒576GB。
不過,市場還觀望輝達、壁仞科技產品,能否得到美國政府首肯。仍有專家疑慮,壁仞科技新產品或許可以憑藉改寫程式突破限制。此外,美國政府審查美企和中企,當中尺度如何拿捏也受到關注。
美國晶片禁令已讓許多美系半導體產業業者元氣大傷。輝達此前表示,對中國約4億美元的晶片銷售額將受到該禁令的影響。半導體設備商應用材料此前下調銷售額和利潤預期,並認為在美國政府出口管制下,財季銷售額至多將減少5.5億美元。
我們的看法:
第一、 美國半導體市場業者不願意失去中國市場
第二、 解決的辦法就是降低規格
第三、 中國是輝達很重要的客戶
第四、 美國政府的禁令,對美國廠商的影響也很大
對外開放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睽違三年再度出訪,自8日起展開六天訪問柬埔寨行程,期間以出席在金邊舉行的東亞峰會(EAS)最受關注。出訪前夕,李克強在柬埔寨數家媒體發表文章,強調中國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不動搖。
新華社報導,李克強7日在柬埔寨主流媒體新鮮新聞網、「高棉時報」和「柬華日報」發文指出,中國和東協貿易逆勢前行,貿易額從4,000億美元增長至8,000億美元。「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簽署生效,成為全球經濟規模最大、覆蓋人口最廣的多邊自由貿易協定。
李克強表示,中國將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不動搖,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並將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另一方面,面對困難和挑戰,地區國家妥善處理海上問題與分歧,積極推進「南海行為準則」磋商,展開涉海務實合作。
中國外交部日前公布,李克強此行將出席第17屆東亞峰會(EAS)並對柬埔寨進行正式訪問。此外,還將出席第25次中國-東協(10+1)領導人會議和第25次東協與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
中國高層在「二十大」會議後,積極展開一連串外交行程。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透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擬於12月第二周出訪沙烏地阿拉伯,並將與沙國王儲穆罕默德.沙爾曼(Mohammed bin Salman)會面。
美國和沙烏地關係惡化之際,各界高度關注中沙互動。消息指出,目前正敲定兩國元首會晤細節,藉以深化雙邊關係。習近平此行也將凸顯中國在中東地區不斷擴大的影響力。
我們的看法:
第一、 中國並未封鎖市場,反而積極對外開放
第二、 中國大陸也積極走出去
第三、 習近平和李克強近期都到海外參訪
第四、 東南亞這次參加幾個大會,說明的是中國政府的重點
鋰礦
近期美國政府在半導體領域對中國的打擊頻繁出招,但外媒指出,對美國而言,這也是一場賭注。譬如稀有資源豐富與加工技術成熟的中國,可能會拿在工業、能源、醫療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的鋰資源,率先開刀做出出口限制,藉此反擊美方。
英國金融時報8日報導,在科技戰愈演愈烈下,美國動輒以國家安全為由,近年頻頻對中國晶片業施加管制,並藉此箝制其快速崛起的科技實力。近期美方打擊中國半導體行業的代表作,莫過於10月7日推出的晶片出口新規。
拜登政府的這項新政策阻止所有美國人(包括美國的綠卡持有者)、美國企業或組織在取得美國商務部許可證之前,不得協助或參與中國研發、生產高級半導體元器件,以及出口先進設備。這將限制中國的半導體產業發展,但也極可能為美國帶來弊端,甚至付出沉重代價。
報導指出,首先是來自中國的憤怒反擊。中國在稀土、鋰礦等資源上具有儲量優勢與加工技術,而這些金屬對全球科技、工業、軍事、能源等多領域具有重要地位。
譬如,中國稀土儲量約占全球的37%,為全球唯一具有稀土全產業鏈的國家。鋰礦方面,中國約占全球已探明儲量的7%,同時更加工了全球65%的鋰,鋰也是當前電動車動力電池的重要原料。如今中方為反制美國,極可能先對鋰資源進行出口限制。
另一方面,美國當前積極打造本土半導體供應鏈,要求韓國、台灣、日本等各國業者赴美投資,但發展「美國製造」也將付出沉重的經濟代價。
報導稱,美國可能已經花費數十億美元來建立本土晶片製造廠,但分析師預估,美方將需要付出多達12億美元的前期成本,然後每年再增加1,250億美元,才能在2019年的生產水平上,創建完全本地化的供應鏈,這將導致美國政府的經濟和財政壓力不斷增加。
我們的看法:
第一、 中國在稀土等資源上具有優勢
第二、 鋰礦中國加工全球25%,但是生產量只佔全球7%
第三、 中國積極透過併購攻佔全球的鋰礦產業鏈
第四、 中國電動車產業加強垂直整合
德中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昨(4)日分別會見到訪的德國總理蕭茲。習近平對蕭茲表示,政治互信破壞很容易,重建卻很難,希望德方也奉行「積極對華政策」,和中方一道抵制保護主義,讓兩國合作成果更好惠及兩國民眾。
蕭茲是中共二十大召開後首位到訪的歐洲領導人,也是他就任以來首次訪華,此時訪華不僅具有強烈政治信號意義,經貿合作也是重點,此行也帶了12家德國工商界領袖。
這些企業分別是金融業的德意志銀行,製造業西門子、運動品牌愛迪達、汽車工業福斯和BMW、化工業的巴斯夫、醫藥生技的拜耳、以及被認為想說服北京批准BNT疫苗的BioNTech。
新華社報導,蕭茲表示,當前國際形勢複雜嚴峻,歐洲大陸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新挑戰。德方堅定支持貿易自由化,支持經濟全球化,反對「脫鉤」。
新京報報導,蕭茲訪陸期間,中國航空器材集團與空巴Airbus在北京簽署了140架空巴客飛機的批量採購協議,其中包括132架A320系列飛機、8架A350飛機,總價值約170億美元(新台幣5,518億元)。
官方表示,航空運輸市場逐步恢復,未來將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為適應航空市場發展,滿足企業運力需求,批量採購一批空巴飛機。
德國商報報導,2018年陪同德國前總理默克爾,訪問過大陸的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首席執行官布魯德米勒,此次也在隨行名單上,該公司日前宣布,將在2030年前投資100億歐元(新台幣3,196億元),在廣東湛江建設新的「一體化基地」,這也是巴斯夫有史以來最大的單筆投資。
BBC指出,德國超過100萬人的工作,跟大陸有關,尤其汽車工業。
而福斯集團也宣布,計劃投資約24億歐元(新台幣767億元),與大陸智慧晶片公司地平線成立合資企業。
我們的看法:
第一、 德國總理訪問中國意義重大
第二、 中國是德國重要的市場
第三、 德國並不完全理會美國禁止的要求
第四、 每個國家都應該走自己的路
北斗
中國北斗正積極爭奪美國GPS的地盤。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表示,由中國大陸自行研發的衛星導航系統「北斗」產品,已在全球半數以上國家和地區得到應用。北斗系統的目標是,到2035年,所有時空體系,甚至遙遠的太空「都有北斗」。
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昨(4)日發布「新時代的中國北斗」白皮書,並召開記者會說明北斗的發展現況。冉承其表示,北斗全球系統已是世界一流的衛星導航系統。北斗系統對外承諾的服務指標是10公尺定位精度,但目前已經實現5公尺甚至更優,局部地區甚至可以達到2-3公尺的定位精度。
冉承其稱,北斗系統的大眾應用已融入大陸一般民眾的生活。今年上半年,大陸境內申請入網的智慧型手機中,有128款支持北斗定位,出貨量1.3億支,占上半年總出貨量的98%以上。
目前大陸手機地圖導航中,北斗定位服務日均使用量已突破1,000億次。此外,北斗還在深圳、重慶、天津等八個城市開通車道級導航應用。
白皮書則提出,中國大陸將不斷推進北斗產品、服務和產業國際應用的深度和廣度,加速北斗規模應用國際化進程,促進北斗服務海外落地,深化國際合作。
我們的看法:
第一、 中國大陸的北斗衛星已經形成完整的生態系
第二、 完全脫離美國GPS的掌控
第三、 北斗每日的服務量相當大
第四、 未來中美會有太空的競爭
台泥
俄烏戰爭、新冠疫情,造成年初開始全球經濟一路往下滑,全球的通膨也一路往上漲,雖最近稍有好轉跡象,不過,台泥董事長張安平14日指出,明年全球經濟可能會更壞,在高利率下,美、日、歐會變得更差,壓力也是十分大。但台泥企業團財務長于明仁指出,台泥對國際金融環境的變化已準備好了,這二年總計已募集1,154億元。
相對於全球,美國現在整體經濟上是比較好,但是張安平覺得,明年美國經濟可能因為高利率等等因素會變得更差。美國經濟會怎麼樣?一個多禮拜後,可以看美國的感恩節或是耶誕節的銷售狀況,會給一個很好的印證。
歐洲今年其實一直不是十分好,明年可能更差。張安平認為,今年冬天,歐洲能源的短缺現在大概可以補足,但是價格仍舊非常高,像英國已經進入衰退,歐洲各國都在這個邊緣比較辛苦。
至於日本,張安平表示,日本的通貨膨脹算是相對穩定,但是日圓近期一度貶值超過150日圓兌1美元,這個可能是1990年以後從來沒有發生過的事情,匯率現在雖然降一點到138、139仍舊很高,且日本也是一個能源進口國,其實對日本的經濟壓力也是十分大。
張安平表示,明年看起來美國、歐洲、中國大陸,都沒有任何一個比較大的經濟火車頭會帶領著世界經濟的發展,這表示說相對比較小的經濟體也會比較辛苦,當然台灣來講的話也應該會比較辛苦一點。
台泥企業團對於金融環境的變化早有準備,于明仁表示,自去年起已經先行調整財務結構,從發行國內公司債及籌辦聯貸案,鎖定長期資金及利息成本,也發行了零利率及固定匯率的8億元ECB,節省利息費用並避免了匯兌損失。今年10月初更成功募集4.25億美元的GDR 降低負債比率,總計近二年內共計募集約新台幣1,154億資金。
另一方面,過去五年多來,台泥企業團也為股東賺了超過千億的盈餘。
我們的看法:
第一、 台泥是近年轉型最成功的台灣企業
第二、 台泥積極往綠能方面發展,未來占業績百分之五十
第三、 台泥拓展的重點很多在海外市場
第四、 台泥在去年募集了1000億以上的資金,非常有幫助
台積電
全球經濟下行風險持續升高,科技產業首當其衝。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昨天表示,2023年我國半導體業景氣將呈現成長趨緩格局,將面臨美中角力抗衡、部分市場恐供過於求,以及各國執行半導體軍備競賽,企圖改變版圖分布等三大不利因素。 近日市場傳出,台積電高雄廠可能取消投資、變更製程的傳言,魏哲家昨日出席工研院院士授證典禮,他會後強調,高雄廠七奈米僅是暫時延後,不會取消投資,不會變更製程,28奈米也仍會擴產。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昨天表示,2023年我國半導體業景氣將呈現成長趨緩格局,將面臨美中角力抗衡、部分市場恐供過於求,以及各國執行半導體軍備競賽,企圖改變版圖分布等三大不利因素。記者胡經周/攝影 魏哲家稍早在法說會已先說明高雄廠計畫會略做調整,優先切入28奈米製程,至於原七奈米計畫,受到七奈米及六奈米產能利用率急速滑落影響,決定延後,魏哲家今天證實台積電的最新的規畫,延後七奈米產能建置,但廿八奈米按計畫進行。 台經院昨舉行「2023年景氣展望與產業趨勢研討會」,劉佩真示警,我國半導體業景氣正式進入轉折點,2023年將面臨三大不利因素。 首先就是美國對中國大陸半導體管制持續升溫,她說,這對於台系半導體供應鏈的負面外溢效應恐將逐步浮現,美對中的科技管制程度未來恐有增無減,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風險持續升溫中。劉佩真表示,這將考驗台廠因應新局面的能力,建議台廠應穩住先進製程制高點地位,且調整客戶、應用、國別比重。 第二個不利因素,劉佩真說,由於全球各國大力扶植本土半導體製造產業,加強與海外半導體廠合作,並強占戰略物資制高點,我國也面臨全球給予台灣需分散生產基地風險的壓力,半導體業的地緣政治因素持續加重。 第三,全球半導體新增供給將陸續釋出,明年起部分市場恐開始出現供過於求的情況。
我們的看法:
第一、 台積電高雄廠七奈米延後,說明景氣放緩
第二、 台積電未來先進製程可能會加速移往美國,特別是三奈米製程
第三、 台積電應該積極轉型,除了美國市場以外也更應該加強其他國家的合作,包括東南亞
第四、 台積電或許可以考量多角化,如同韓國三星,跨出半導體以外的產業
中企股
根據日經新聞報導,中國經濟前景黯淡,外資九和十月共拋售在中港股市上市的中企股票人民幣六八五億元(以下同,台幣三○一四億元),十一月仍持續賣超;但中國散戶(被稱為韭菜,即割了菜葉,過不久還會長出來)則逆勢買進,押注中國放鬆防疫措施後,股市將會大反彈。
外資9、10月賣超中港股的中企股逾3千億
十月撤離中國A股市場的資本規模高達五七三億元,是二○二○年三月以來最大,與先前幾年的淨買超截然不同。外資出走已經重創中國招商銀行、貴州茅台等大型企業股價。
過去三個月,外資拋售貴州茅台股票一八七億元,擔憂該公司營運將因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共同富裕」政策而受創;今年以來該公司股價下跌二十八%,投資人認為中國政府政策將使茅台酒需求減少,加上中國實施嚴格清零政策和全球成長放緩,將使中國經濟創下數十年來最差表現。
香港富昌證券研究主管譚朗蔚表示,被視為財富象徵的貴州茅台,在共同富裕政策下,將面臨巨大的逆風,外資沉重的賣壓顯示對中國市場失去信心。
儘管上週中港股市出現反彈,但今年以來香港恆生指數仍下跌三十一.三%,上證綜合指數則下跌十六.六%。
近3月中國散戶1500億進軍港股
不過,中國投資人押注很快將放鬆防疫措施,因而大買中企股票,過去三個月砸下三七○億港幣(約一五○四億台幣)掃進香港上市的中企股票,騰訊成為最大贏家,共吸金三六八億港幣。
今年迄今,中國投資人共砸下三六三八.六億港幣買進香港上市的中企股票,即便恆生科技指數下跌四十四.一%,顯示中國投資人是越跌越買。
我們的看法:
第一、 外資大量拋售中企概念股
第二、 但是中國投資人勇於搶進
第三、 香港未來會成為中國散戶集中的一個重要市場
第四、 但外資會持續的撤離香港市場
富士康印度
路透報導,蘋果供應商富士康因中國防疫清零政策,面臨生產干擾,決定進行產線調整。兩名印度官員披露,富士康計畫未來兩年將其印度iPhone組裝廠的人力擴充四倍,亦即兩年增聘五.三萬人至七萬名員工,該案目前已進入最後底定階段。
受不了中國防疫清零 調整產線
報導說,富士康二○一九年在塔米爾那都邦(Tamil Nadu)設廠,該廠產量不斷增加,今年開始生產iPhone14。富士康印度廠規模與員工二十萬人的鄭州廠相形見絀,但鄭州廠因嚴格防疫措施導致生產受干擾,加劇中國清零政策對全球供應鏈衝擊的疑慮。
印度政府一名知情人士說,由於中國廠遭遇干擾,富士康向塔米爾那都邦提出增加招聘的計畫。除了iPhone外,該廠也為其他國際科技企業生產產品,但新的招聘行動主要是為滿足iPhone需求成長所驅使。
上月二十七日,該邦的投資推廣部門推文說,高級官員組團訪問台灣,並會見富士康董事長劉揚偉。他們「詳細討論了富士康新合資事業與投資」,同時提供印度政府的支持。
消息來源也表示,塔米爾那都邦官員也力推蘋果供應商將業務擴展至生產iPhone零組件,而非僅限於組裝。目前至少有三家蘋果全球供應商在印度組裝iPhone,其中,富士康與和碩位於塔米爾那都邦,緯創坐落鄰近的卡納塔卡邦(Karnataka)。
摩根大通分析師估計,二○二五年每四支iPhone手機或許就有一支在印度生產,屆時,約二十五%蘋果產品,包括Mac、iPad、Apple Watch與AirPods,將在中國境外生產,目前該比例僅五%。
我們的看法:
第一、 蘋果要求富士康及電子大廠分散供應鏈
第二、 過去重點在東南亞,未來在印度
第三、 最近印度政府積極來台招商
第四、 但印度在製造這方面的能力,尚不如東南亞
特斯拉
特斯拉目前是全球最會賺錢的汽車製造商之一,上季淨利總額雖然比不上賓士,但已超越豐田、寶馬和福斯等傳統大車廠;甚至就每輛車的利潤而言,特斯拉據信領先業界。日經分析,特斯拉每輛車賺取的利潤是豐田的8倍,儘管豐田的銷量是特斯拉的7.6倍。
日經報導,特斯拉上季淨利32.9億美元,豐田同期的淨利則為4,342億日圓,相當於31.5億美元。豐田該季獲利不如特斯拉的部分原因是分攤了供應商的材料和電力成本,且因關閉俄羅斯的工廠,產生969億日圓的一次性費用。
日經指出,尤有甚者,豐田上季賣出262萬輛車,但每輛車只能賺大約1,200美元,特斯拉賣出34.4萬輛車,每輛車的利潤卻多達9,570美元。就每輛車的利潤而言,特斯拉據信領先業界,甚至超越賓士。
報導指出,豐田與特斯拉在策略上的不同,導致雙方的利潤率產生極大差異;豐田提供的車款種類繁多,但特斯拉只賣電動車,Model Y和Model 3占特斯拉逾九成的銷量。過去兩年,這兩款車的價位雖然相對較高,銷量卻增加幾乎一倍。
特斯拉獲利亮眼的因素之一是強大的品牌吸引力,將原物料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並未影響銷量。特斯拉也搶先同業開始銷售更有利可圖的自駕軟體。此外,特斯拉也簡化組裝步驟,提高量產速度。該公司直接在網路上銷售,比透過經銷商賣車的利潤要高。
儘管特斯拉的獲利表現出色,但股價今年來跌跌不休,執行長馬斯克收購推特,更引發投資人持續拋售特斯拉股票。特斯拉股價7日收盤跌至197.08美元。是2021年6月以來最低。
特斯拉的投資人希望馬斯克專注特斯拉,因為這家公司正經歷充滿挑戰的時期。
我們的看法:
第一、 特斯拉的利潤豐厚,甚至超過豐田
第二、 馬斯克成功的關鍵之一是中國市場
第三、 另外一個成功的關鍵是垂直整合
第四、 現在馬斯克想把中國的部分工程師搬到美國去
小米
小米汽車成立至今一年多,集微網報導,有業內人士透露,小米汽車正在計劃與大陸幾家汽車品牌進行合作,或許在不久後共同推出一款車型,在許多硬體配置上都直接對標特斯拉,價格卻更有吸引力,可能會壓到人民幣10萬元(新台幣44萬元)以內。
集微網報導,根據大陸特斯拉官網的價格信息顯示,目前Model 3境內在售車型最低價為標配版,價格為人民幣26.59萬元,該車型為後輪驅動,續航里程556公里,最高時速225公里/時,零百加速6.1秒。同款車型的高性能版本,售價更是上升到近人民幣35萬元。
兩者相比,業界所傳的這款合作車型可以稱得上是「白菜價」了,之所以有給出這個價格的可能性存在,或許還要結合小米集團在供應鏈方面的優勢。
行業人士指出,首先小米面對用戶群是有一定品牌效益,這是它的優勢之一;其次是該品牌在市場營銷方面很厲害,比許多傳統車企都好;最後就是對汽車產業鏈的深度滲透,也是小米造車的重要助力。
國金證券統計,截至2021年9月底,小米投資布局有關智慧汽車領域的企業達62家,其中智慧駕駛企業17家,智慧電動企業13家,智慧座艙企業6家,僅2021年新增投資的企業就多達22家。此外,在動力電池、光學雷達等領域也有小米投資的身影出現。
業內人士指出,雖然市面上主打性價比的車款並不少,但硬體能夠與特斯拉比肩的車型,價格都到不了人民幣10萬元的水平,「特斯拉在大陸有工廠,加上大陸對新能源汽車的各項補貼,用戶實際到手的價格是遠低於港台地區和一些境外國家的。」
雖然超高性價比的車型會有熟悉小米的用戶買單,但對於小米汽車來說,砸下人民幣100億投資的目標顯然不止於此。
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今年8月11日在2022年度演講時曾表示,自動駕駛是汽車行業決勝的關鍵,因此小米將自動駕駛作為智慧電動汽車的第一個突破方向,目前小米自動駕駛第一期規劃是140輛測試車,將陸續在全國進行測試,目標是2024年進入行業第一營陣。
眼下距離雷軍口中的2024年,僅剩兩年左右時間,有供應商指出,對於現階段的小米汽車來說,談論附加功能有點為時過早。
我們的看法:
第一、 小米是中國最強的品牌
第二、 小米積極的跨入電動車領域
第三、 小米的執行力很強
第四、 但是要擠入全球前5名,有非常大的挑戰
房企
陸金融界救房市總動員,繼國有大行之後,大陸官方要求股份制商業銀行也必須加入救火隊的行列。市場傳出監管單位要求部分股份銀行,需在年底前為房地產領域提供至少人民幣(下同)4,000億元的新增融資,以防堵岌岌可危的房企出現資金斷鏈。
外媒引述消息人士透露,監管部門要求股份制銀行提供資金支持,包括發放房貸、開發貸及購買房企發行的債券等形式,冀望進一步維護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
市場在9月底就曾傳出,監管機構要求國有大型銀行在年內最後四個月,對房地產領域的合計淨融資至少要新增6,000億元。此次監管單位再為房地產尋求資金活水,兩者加計後,料有約1兆元資金將注入房地產行業。
自2020年大陸官方對房地產企業祭出「三道紅線」的融資監管規定、避免過度舉債擴張釀成金融風險之後,金融機構的房地產貸款總額開始快速下降。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統計,以2020年來說,全年房地產貸款額達5.17兆元,但2021年已驟降至3.81兆元。2022年情況更加慘澹,截至前三季只有8,848億元,等於只剩上年度的3成左右,房企資金拮据情況可見一斑。
近期大陸官方為提振房市可說花招齊出。人行8月份下調五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引導房貸利率下降,10月份繼續下調首套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0.15個百分點。上周末人行和銀保監會聯合公布「穩房市16條措施」,未來半年內到期的開發貸款允許展期一年等,從供需兩端為房市打強心針。
銀保監會、住建部、人行三部委14日再公布新規,允許商業銀行與優質房企開展保函置換預售監管資金業務,等於由商業銀行出具擔保部分資金。此舉將可幫助優質房企緩解流動性壓力,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儘管官方密集推出房地產支持政策,各地方政府也積極調降購房門檻,但新建商品住宅市場依然脆弱。
不過,與開發商面臨的迫在眉睫的債務到期相比,這一金融支持還是相形見絀。到2023年底之前,大陸房地產行業至少有高達2,920億美元的在岸和離岸借款將到期,包括今年537億美元的借款,以及明年第一季723億美元的到期債務。
我們的看法:
第一、 大陸的房地產陷入嚴重的危機
第二、 政府積極的要求銀行拯救房企
第三、 總共金額達到一兆人民幣,但是不一定能解決問題
第四、 不過政府的執行力度還是值得令人欽佩
META
臉書母公司Meta Platforms 9日宣布展開大規模裁員,將裁去13%的員工,約超過1.1萬人受影響。這是科技業今年來最大規模裁員行動之一,也是Meta成立18年史上第一次大舉裁員,為的是因應營運成本暴漲和廣告市場景氣轉弱。
此舉證實華爾街日報(WSJ)之前的報導,即祖克柏8日已告知高階主管要協助受影響的員工做準備。WSJ說,祖克柏在主管會議上表示,他對公司的擴張成長過於樂觀,導致人員過剩,他會為公司的「失策」負起責任。
截至9月底,Meta員工總數逾8.7萬人。這是自2004年臉書成立以來首次重大成本削減行動的一環,反映數位廣告營收急劇放緩、經濟瀕臨衰退,以及祖克柏砸重金投資元宇宙相關事業的影響。
Meta表示,雖然裁員涉及全公司,但人力招募團隊將受到不成比例的影響,也將「更大幅」整頓事業團隊,並將減少不動產足跡,重新評估基礎設施支出,也要讓一些員工共享辦公桌,未來幾個月預料將宣布更多成本撙節措施。
祖克柏9日在致員工信上說:「線上商務不僅返回先前(指疫前)趨勢,總體經濟景氣也下沉,加劇競爭,而廣告流失導致營收比我預期低很多。是我誤判,我負全責。」
他在聲明中表示:「我想為這些決策、以及我們如何淪落至此負起責任,我知道這對大家都很難熬,我對受影響的人尤其感到抱歉。」
祖克柏強調,提升資本效率很重要,並表示Meta將把資源轉向「高優先成長領域」如人工智慧(AI)發現引擎、廣告和商業平台,以及元宇宙計畫。
他還說,被裁員者可領到相當於16周基薪的遣散費,年資每滿一年還可多領兩周薪水。
我們的看法:
第一、 Meta去年大幅度的擴充是重大的失策
第二、 祖克柏也承認目前決策的錯誤
第三、 這次裁員主要是重新業務聚焦
第四、 元宇宙可能要很等很久才能賺錢
新創
科技業展開一波裁員潮,許多手握投資者資金的科技初創公司正準備接收被推特、Lyft等業者裁撤的軟體開發人員與工程師。
成軍兩年的科技新創業者Streamline AI創辦人Kathy Zhu表示,她已經選定工程、客服等職位的候選人,這些人才包括來自「剛剛進行大裁員的二、三家科技廠商」。
她提到,「因這些裁員行動,我們眼前出現許多人才。幾年前,我們根本無法吸引這些人。」
總部位在加州Millbrae的Streamline AI負責開發企業法律團隊所需的工作流程自動化平台,今年9月才剛完成一輪由Oceans Ventures主導的300萬美元種子募資,目前員工僅七人,希望年底前再增加至少三人。
她說:「如今這些人就在LinkedIn上面寫著:『我剛被Lyft裁員,目前正在找工作。』」
叫車服務商Lyft上周四宣布削減13%、約合近700名員工。線上支付處理業者Stripe同日表示該公司約7,000名員工將精簡1,000人。穆斯克入主推特約一周後,亦對這家社交媒體平台裁員數千人。
種子與早期科技新創業者大多在研發階段,產品與服務往往尚未進入市場。如今上市科技廠商飽受利率上揚、通膨高漲、供應鏈受阻的衝擊,這些新興公司反倒較不受影響。
此外,有鑑於公開市場上市熱度降溫或是籌資規模大打折扣,愈來愈多成熟的初創公司處於等待期,促使許多創投業者目光轉向初創的小公司。
國際創新與創業投資平台Techstars 執行長加維(Maelle Gavet)指出,「由於勞動市場既吃緊又昂貴,使多年來早期新創公司面臨搶人才的挑戰,我們現已看見轉變,這些公司如今在招募強大人才方面取得優勢。」
我們的看法:
第一、 過去兩年新創公司很難招到人
第二、 現在科技公司大幅裁員,對新創是好消息
第三、 美國的清算能力還是非常的強
第四、 台灣的人才未來也可能積極地往美國流動
台積美國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的12吋晶圓廠Fab 21廠建廠速度符合預期,並將於12月辦理首批機台設備到廠(First tool-in)典禮,近期外電報導,台積電將會繼續興建第二座12吋晶圓廠,並建置3奈米產能。設備業者指出,該廠指的就是Fab 21廠的第二期工程,推估會在2025年後啟動建廠。
■5奈米2024年如期量產
台積電2020年宣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興建12吋晶圓廠Fab 21,雖然因缺工及成本墊高等問題,但12月首批機台設備到廠,預期明年第一季會開始正式進入裝機階段,2024年量產時間維持原計畫並未延期。台積電Fab 21廠初期將生產5奈米製程,第一期月產能將達2萬片。
而據外電報導,台積電將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再投資數十億美元續建第二座12吋廠。設備業者指出,台積電美國Fab 21廠第一期工程完工後,預期會著手進行第二期工程興建,並可能導入3奈米製程。
■美國廠保有擴廠靈活性
台積電表示,目前正在建設的亞利桑那州晶圓廠,包含一部份可能用於二期廠房的建築,透過利用一期同時建設的資源來提高成本效益。這座建築能夠讓台積電保持未來擴張的靈活性。但就目前為止,台積電尚未確定亞利桑那州晶圓廠二期的規劃。有鑑於客戶對台積電先進製程的強勁需求,將就營運效率和成本經濟因素來評估未來計劃。
台積電總裁魏哲家曾在法人說明會中提及,由於客戶歡迎在美國建置產能,大力支持並給予業務承諾,因此不排除第二期廠房擴建,以滿足客戶的強烈需求。
■5奈米將是N5P及N4製程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亦在法人說明會中表示,美國亞利桑那州新廠的成本確實高於預期,但客戶需求強勁,台積電亦擴展當地業務,所以會持續爭取美國政府補貼,但台積電在美國的投資並沒有與客戶合資設廠規劃。
據業界消息,台積電Fab 21廠初期將生產5奈米家族中的N5P及N4製程。台積電的N5P製程已在去年開始量產,效能較N5製程再提升5%,同一運算效能下功耗可再下降10%,N4製程是由N5製程進行優化及升級,而包括蘋果、高通、超微、輝達等大客戶都計畫在Fab 21投片。
我們的看法:
第一、 台積電美國廠意義重大
第二、 未來不只是五奈米,還有三奈米
第三、 美國勢必吸引大量台積電的人才
第四、 台灣高雄廠的七奈米已經暫緩,說明未來可能往美國移動
FTX
全球第三大加密幣交易所FTX驚爆流動性危機,勁敵幣安(Binance)宣布收購FTX美國以外事業才一天就反悔,幣圈傳奇富豪FTX創辦人班克曼弗瑞德(Sam Bankman-Fried)150億美元身家幾乎一夜賠光。
幣圈再傳危機,比特幣11月10日一度跌破16,000美元,稍後跌幅縮減至7.6%,報16,509.4美元。
本周初始班克曼弗瑞德的身家財富估計超過150億美元,他大部分的資產來自FTX和其創立的加密幣交易公司Alameda Research股票。
這起風波恐讓FTX和Alameda的股票變成壁紙,估計班克曼弗瑞德的淨資產可能只剩下約10億美元,單單一天便蒸發94%,創下富豪榜史上最大單日財富縮水紀錄。
消息人士透露,FTX落難的種子早在數個月前便種下,起因是班克曼弗瑞德犯下的諸多錯誤,包括升息導致加密幣暴跌時,出手拯救其他加密幣公司。部分涉及Alameda的交易導致一連串損失,最終讓班克曼弗瑞德一敗塗地。
熟知內情人士披露,2022年5月和6月Alameda發生一系列交易損失,包括與加密幣放款機構Voyager Ditital的5億美元貸款協議,後者在隔月聲請破產保護。
此外,班克曼弗瑞德為了支撐擁有近150億美元資產的Alameda,移轉了至少40億美元的FTX資金,其中有部分是客戶的存款。班克曼弗瑞德並未告知FTX其他高階主管支援Alameda一事。
消息被踢爆之後,引發FTX擠兌潮,班克曼弗瑞德於是向全球最大加密幣交易所幣安執行長趙長鵬求救,簽署了收購FTX非美國資產不具約束力的意向書。
然而幣安11月9日隨即宣布棄購,主要基於對FTX的盡職調查(due diligence)結果,以及美國主管機關將調查FTX,故決定終止計畫。
對此,幣安表示,FTX的問題已經超出公司能力和控制的範圍。
幣安退出交易後,FTX的前景充斥著不確定性。內情人士也表示,班克曼弗瑞德正在尋找其他投資人。
我們的看法:
第一、 FTX是全球第二大的加密幣交易平台
第二、 FTX的破產對投資人信心造成重大打擊
第三、 加密幣今年已經跌了七成,可能會繼續往下探底
第四、 未來加密幣可能只有比特幣能夠投資
加密幣
加密貨幣交易所FTX遭遇流動性緊縮,短短幾天內兩度撼動全球加密貨幣市場,業界人士形容FTX瀕臨倒閉危機是加密貨幣產業的「雷曼時刻」,市場遭遇恐慌性賣壓,隨時擔心誰會是下一家倒下的業者。
危機的蔓延先是FTX流動性緊縮引爆加密貨幣賣壓,促使另一家加密幣交易所幣安(Binance)創辦人趙長鵬宣布,將收購FTX的美國以外事業,協助化解其流動性問題。然而不到24小時後,幣安在實地查核FTX事業後,宣布放棄收購這些資產,導致面臨80億美元資金缺口的FTX瀕臨崩潰。
FTX執行長班克曼-佛瑞德(Sam Bankman-Fried)據傳向員工表示,若沒有新資金注入,可能須聲請破產。這些消息再度震撼加密貨幣市場,比特幣等加密貨幣行情再度重挫,甚至波及美國科技股,成為道瓊指數9日重挫逾600點的主因之一,亞洲加密幣類股10日盤中也哀鴻遍野。
基於FTX和班克曼-佛瑞德在加密貨幣產業扮演的重要角色,投資人擔心這起風波可能波及其他加密貨幣,FTX支持的加密貨幣Solana價格便已重挫,全球第二大穩定幣發行商Circle執行長阿萊爾(Jeremy Allaire)將此形容為加密幣產業的「雷曼時刻」,若FTX倒閉,軟銀、紅杉資本、光速創投合夥公司等投資人的投資也可能蒙受龐大損失。
為何事態演變成如此嚴重?根據Coindesk報導,班克曼-佛瑞德旗下的交易機構Alameda研究公司持有的大量資產,都是FTX自己發行的數位代幣FTT,名目上為分開營運的Alameda和FTX,其實彼此密切相關,引發市場對FTX財務的疑慮。
在報導披露後,趙長鵬宣布幣安將出清持有的FTT代幣,價值約5億美元,導致FTT價格暴跌,其他投資人因擔心虧錢,在三天內從FTX交易所撤出超過60億美元,情景猶如銀行擠兌,迫使FTX緊急籌措現金支應償還義務。
班克曼-佛瑞德在與私募投資人安排紓困方案失敗後,宣布將把FTX美國以外資產賣給趙長鵬。趙長鵬也證實達成不具約束力的收購協議,將展開實地查核。但在美東時間9日下午,幣安表示正從這樁交易抽身,因為FTX的問題「遠超過我們的掌控或我們能幫助的能力」。彭博資訊報導,幣安主管發現FTX資不抵債的程度,相當於超過60億美元。
我們的看法:
第一、 中國大陸幣安在FTX危機裡面扮演一定的角色
第二、 幣安原來在市場上拋售加密幣對FTX造成打擊
第三、 FTX出事之後幣安原想接手,但最後放棄也是造成FTX垮台的原因
第四、 整個加密幣的市場未來居然是由中國的幣安一統天下
推特
特斯拉(Tesla)執行長穆斯克(Elon Musk)10日表示,推特(Twitter)明年可能虧損數十億美元而有破產可能。
特斯拉遭推特之亂拖累,被知名分析師自首選股名單移除和調降股價目標。
知情者透露,穆斯克向所有員工發出首封電子郵件,指推特若未能增加訂戶收入來抵銷持續下滑的廣告收益,就無法在「即將來臨的經濟衰退中存活」。他並且結束遠距離工作,員工每周到辦公室工作至少40個小時。
他之後召開臨時全體員工會議,警告推特明年可能虧損數十億美元。
由於經營方向不明,包括通用等多個品牌相繼抽走廣告,知名連鎖餐廳Chipotle Mexican Grill在10日也跟進。
他完成收購後讓推特增加130億美元負債,未來12個月總利息支出達12億美元。他日前表示廣告商抽掉廣告讓推特每天賠逾400萬美元。
券商Wedbush分析師伊弗斯(Dan Ives)指推特目前就像火車正發生災難事故,可能開始拖累特斯拉,因此把後者從首選股名單移除。雖維持「表現超級大盤」評等,但目標價從300美元調降至250美元。11日早盤報191.58美元。
另外,知情者透露,安全與誠信部門主管羅思(Yoel Roth)和廣告銷售主管維勒(Robin Wheeler)離職。前者未對外回應,後者發推文指自己仍然在公司。
網路安全長基斯納(Lea Kissner)在10日發文表示離職。推特內部訊息顯示個人穩私長基蘭(Damien Kieran)和審查長福高提(Marianne Fogarty)離職。
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對推特三名負責網路安全,穩私與審查的高層離職表示「深切關注」,因為這可能讓推特違反主管機關規定。
我們的看法:
第一、 馬斯克接手推特大刀闊斧改革
第二、 推特的董事跟員工大幅離職
第三、 目前推特群龍無首、一團混亂
第四、 缺乏商業模式,難怪馬斯克說明年可能破產
隨著能源價格高漲和央行升息,英國第3季經濟陷入萎縮,萎縮幅度雖然沒有市場預期來得大,但恐怕是長期不景氣時期的開端,歐洲各國未來幾個月可能也會陸續步入衰退。
英國國家統計局11日公布,上季國內生產毛額(GDP)與第2季相比為負0.2%,是2021年第1季來首見萎縮,萎縮幅度小於彭博資訊預估的0.5%。這意味著英國經濟幾乎確定正邁向技術性衰退,亦即GDP連續兩季負成長,且經濟將陷入長期低迷。
蘇納克政府預定下周宣布一系列增稅和削減支出措施,以縮小疫情期間造成的財政缺口,並打算推出新補貼方案,支撐受能源帳單衝擊的家庭和企業。經濟學家指出,政府增稅和削減開支,可能進一步打擊消費需求,加深經濟衰退。
英國上季總產值仍比2019年第4季小0.2%,為七大工業國集團(G7)中唯一經濟規模至今仍低於新冠疫情爆發前的國家,也料將成為G7中在俄烏戰爭後率先步入經濟衰退的成員國。近幾個月來其他富裕國家經濟成長放緩,但未見持續萎縮。
英國上季經濟出現萎縮,部分是受一次性因素影響,單是9月就萎縮0.6%,主要反映出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逝世後,全國進入哀悼期的影響。加上俄羅斯開始暫停能源供應,以報復西方國家對烏克蘭的支持,能源價格隨之急漲,迫使消費者縮減開支。
此外,疫情復熾導致短期勞力短缺,以及脫歐導致跨國商業投資停滯不前等特有因素,也對英國經濟造成打擊。美國銀行經濟學家伍德說:「一系列不幸的事件和政策選擇,打斷了英國潛在的成長力道。」
英國經濟衰退的跡象處處可見。全英房屋貸款協會(NBS)指出,全國10月房價下跌,為去年6月來首見。根據政府統計數據,截至9月的三個月內企業倒閉數創新高,原因是建商、零售商、飯店及餐館紛紛歇業。鑒於勞工持續要求漲薪來應對通膨,罷工浪潮擴大恐進一步拖累經濟。
我們的看法:
第一、 英國經濟邁向衰退已經確定
第二、 這對西方國家來說是一個重擊
第三、 英國的前首相特拉斯最終應負最大的責任
第四、 英國未來只能算是一個二流國家
FTX破產
爆發資金危機的全球第三大加密幣交易所FTX(以交易量計)11日聲請破產保護之際,又爆發遭駭客入侵事件、超過6億美元資產不翼而飛。投資人血本無歸,包括淡馬錫、軟銀到NBA球星柯瑞等多位名流與體壇明星,都淪為受災戶。
FTX落難拖累整體加密幣市場,比特幣跌至兩年低點,12日盤中在1.6萬美元遊走,2022年迄今重挫近64%。
FTX危機拖累 幣圈監管趨嚴
加密貨幣遭血洗 美元因「這事」漁翁得利
FTX面臨投資人擠兌,交易員在短短72小時撤出60億美元資金,在對手平台幣安(Binance)放棄收購計畫後,FTX難以籌到救命資金,最終被迫破產重組。
FTX發布聲明表示,它和關係企業加密幣交易公司Alameda Research及其他130家公司,已向美國法院聲請破產保護。
FTX在破產申請書表示,公司資產在100億~500億美元之間,負債與資產等額,還有逾10萬名債權人。FTX任命重整專家瑞伊(John Ray III)接任執行長,他曾監督安隆清算,並主導北電破產重整。
消息人士透露,FTX至少有10億美元的客戶資金消失。已辭去執行長一職的創辦人班克曼弗瑞德(Sam Bankman-Fried)私底下將FTX 100億美元客戶資金轉至Alameda,有大部分已消失,另有內情人士稱消失金額約在10億至20億美元間。
禍不單行的是,FTX此時傳出遭駭客攻擊,逾6億美元資產消失。該公司已證實此事,要求用戶刪除FTX應用程式,也不要進入FTX網站,因為可能下載木馬。
FTX曾為市場寵兒,1月還向投資人募資4億美元,讓公司估值達到320億美元。FTX投資人包括新加坡淡馬錫控股、軟銀、紅杉資本和安大略省教師退休基金會等。
就連體壇也遭受FTX破產波及,NBA球星柯瑞、美式足球巨星布雷迪(Tom Brady)和他的前妻超模吉賽兒,都曾投資FTX,如今淪為受災戶。
我們的看法:
第一、 FTX破產主要原因是轉移客戶的資產
第二、 現有的金控法規,對金融科技缺乏有效的管制
第三、 太多的年輕人在太短時間內拿到大量的資金
第四、 這對整個投資人的信心是沉重的打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