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1日 星期三

生態系整合乃華為競爭力關鍵

生態系整合乃華為競爭力關鍵

工商時報 黃齊元


最近華為推出新的Mate 60手機,採用中國供應鏈技術,成功避開美國制裁。外界討論集中在華為手機如何突破7奈米限制,美國則在研究進一步制裁行動。


■華為有六大競爭優勢


這些討論將焦點集中在晶片技術上,卻忽略了華為更深層的競爭力。華為是中國技術力最強的公司,但並非上市公司,因此有些資訊並不透明,以致外界無法了解全貌。但華為的競爭力絕對不只是靠晶片,共有以下六點:


第一是AIoT智慧生態系。華為9月底新品發表會,一口氣介紹平板、智慧電視、電動車等多樣產品,但對於5G手機Mate 60的詳細規格以及搭載晶片,卻避而不談。華為生態系不遜於蘋果,蘋果已花費多年時間和數十億美元嘗試自產晶片,至今尚未成功,仍須依賴高通晶片,至於電動車目前連影子都看不到。


不僅如此,華為還發展本土原生的新一代近距離無線連接技術「星閃」(NearLink),涵蓋智慧終端、製造、家居、汽車等,功能遠超過藍芽。


第二是電動車。華為在9月舉行新品發布會中,預告新款汽車產品,這是華為與奇瑞汽車共同研發的首款華為智選轎車「智界S7」,智界S7將在各個規格上超越特斯拉的Model S,未來華為會利用ICT技術優勢布局電動車產業。


華為的汽車業務模式中有三種主要合作模式。一是零部件供應模式:華為為車企提供全套軟硬體零部件。二是Huawei Inside模式:華為為整車廠提供全套智慧汽車解決方案,雖然車企處於主導地位,但華為擁有強烈建議權。三是智選模式:在此模式下,華為佔據主導地位,與車企深入合作,從產品設計、核心零件選擇到行銷服務。首批合作夥伴包括賽力斯和奇瑞,未來有更多車企將加入。


中國政府一再強調半導體廠與車廠應加強合作,提升中國在車載半導體的自製率,企圖建構「具有中國特色的汽車電子領域投資生態」以及中國汽車產業的「國內大循環」,華為將扮演重要推手,如同鴻海MIH。


第三是鴻蒙作業系統。華為在自家作業系統鴻蒙生態建設上投入超過人民幣500億元,鴻蒙系統裝機量已超過7億台,其中有3.2億台是華為自有設備,已形成一定規模。鴻蒙將不同物聯網設備連接在一起,構建一個智慧生態系統。


第四是5.5G生態環境。在世界行動通訊大會上,華為表示2024年將會推出面向商用的5.5G全套網路設備,代表ICT產業即將邁入5.5G時代。華為作為5G領導者,將積極促進5.5G生態發展,領先全球。


未來產業界需深度合作,才能服務全場景數位化需求。以物聯生態為例,營運商和設備商要面向物聯場景規劃網絡;華為的願景不只是手機,而是萬物透過5.5G網絡互聯。


第五是AI生態環境。華為創辦人任正非表示,人們即將進入第四次工業革命,基礎就是大算力。華為將從過去十年從All IP到All Cloud,正式啟動全面智慧化(All Intelligence)戰略,充分發揮在計算、存儲、網路、能源等領域綜合優勢,改變傳統的服務器堆疊模式,以系統架構創新思路,打造AI集群,實現算力、運力、存力一體化設計,突破算力瓶頸,提供可持續的強大算力。


從底層開始,華為有自己開發的晶片用於通用計算,再搭配自家高端昇騰晶片,然後在這些晶片基礎上打造集群。華為正在打造針對超大規模參數LLM訓練的本土算力集群,對標輝達(NVIDIA)的A100晶片。由於台積電無法再為華為生產晶片,昇騰高端晶片無以為繼,只能研發一般晶片。


第六是政策環境。華為是中國的驕傲,不僅有政府支持,且是14億民眾情感所繫。Mate 60熱賣說明群眾對華為的支持,更重要的是中央將出台一系列政策,協助華為打造智慧城市、智慧產業,最終成為智慧國家。華為的地位等於是「蘋果加特斯拉加亞馬遜加微軟」,無可比擬。


■美國制裁


輸了高度、速度與氣度


近期美國車廠大罷工,將重創汽車產業。中國在電動車領域遙遙領先世界,超越德國、日本及美國,已形成產業鏈垂直整合。美國唯一有競爭力的汽車業者是特斯拉,但特斯拉也不如比亞迪。未來中國電動車生態系將進一步成長,帶領中國成全球清潔能源領導者。


美國對付華為,只能從深度或廣度下手,但均會傷到自己。問題不是在半導體技術高低,而是產業發展格局,美國真正輸的是高度、速度與氣度。華為將成為地緣政治典範轉移的新指標,值得台灣產業深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