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5日 星期四

知識型服務業,企業轉型關鍵

知識型服務業,企業轉型關鍵
2006.07.06(經濟)

台灣這幾年力圖發展知識經濟,也強調所謂的「知識型服務業」。台灣有全球最密集的中小型服務業,可惜都集中在餐飲、零售等服務業上,其他知識行業如金融、管理、商業等相關服務業都成效不彰。

香港是知識型服務業的代表:香港的金融業是靠專業的中介機構如投資銀行、律師、會計師、諮詢公司等服務業所支撐起來的。中國銀行兩年內在港重組上市募資112億美元,無數中介機構的全力投入是成功關鍵。根據英國一家諮詢公司去年所作的一份研究,在14項影響金融中心競爭力的因素中,首要的是人才,也就是擁有完整的專業人士群聚,從此看來上海短期取代香港成為金融中心的機會不大。

台灣最大的問題是對中介機構所創造的價值不大認同:台灣老闆可以批准三億機器設備的投資,但是對於花百分之一的錢請中介機構卻覺得心痛。現在台灣要發展全球佈局,但是國際一流中介機構都將最好的人才派去作中國大陸的案子,台灣只能取得三流資源,結果可想而知。

台灣金融業另外一個問題是家數過剩,造成服務的同質化與微利化,企業已經習慣接受免費或低價服務。在另一方面,金融機構也沒有努力提昇價值,無法提供企業未來真正需要的跨國或轉型服務。

一個金融市場的組成有四個成分:企業(募資者)、投資人、主管機關、中介機構。前三者並不是很瞭解國際市場的現況,所以要靠中介機構來帶動創新,但其並無足夠的經濟動機,無法形成正向循環,並吸引好的人才,所以台灣金融服務業的前景並不樂觀。

台灣較有機會的是製造和商業服務業,例如工業設計,但前提是必須能和國際客戶接軌,例如印度的商業流程外包。台灣還有許多文化創意產業,是華人的翹楚,如能善用資本規劃,以大中華市場為平台,將可脫離工作室的型態。

台灣企業應該積極和知識型服務業公司形成「夥伴」關係,例如電子大廠可以投資工業設計公司或品牌行銷公司,大企業可以投資諮詢公司(IBM就曾經買下PwC的管理顧問公司),如此可以結合外部資源,迅速彌補能力的不足,並且帶動知識型服務業的發展!【本文作者為寶來證券大中華資本市場處總經理 黃齊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