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7日 星期五

陸企/M&A 裕隆/電動車

陸企 / 海外M&A

根據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的1項統計,2010年上半大陸扮演收購方的購併交易額排在美國之後,位居全球第2位。路透(Reuters)數據顯示,2010年前11個月,大陸企業身為收購方的跨境海外購併金額佔總額11%、達473億美元,較2009年同期增長32%。另據英國研究機構Dealogic的統計,2010年前11個月,大陸企業總計以近500億美元收購了280家外國企業。

2010年大陸企業的海外購併仍然是以資源為主,但新特點是第三產業購併比率上升,服務外包、汽車、服裝、醫療和化工等行業的海外購併開始興起,表明企業海外購併領域更加廣泛與多元化。

大陸國內的製造業企業也開始「走出去」,而且投資規模不斷擴大。吉利汽車以18億美元完成對瑞典Volvo汽車的收購; 水泥輸送機廠商三一集團亦將成為首家在德國投產的大陸企業。除了製造業外,包括金融、碼頭、電信等行業在內的大陸服務業海外投資也十分活躍。北京產權交易所董事長熊焰表示大陸企業「走出去」的方式正從過去的買資源、買產品,轉變為買知識產權。過去1年的收購案例顯示,大陸企業海外購併形式從原來的參股,到逐漸收購,大陸企業不僅獲得資源、獲得產品,還要參與企業決策。

據勤業眾信(Deloitte)2010大陸購併報告統計,超過50%的大陸企業的海外購併交易並未成功。企業之間的融合是跨國購併的風險之一。根據統計資料顯示,大陸企業海外購併失敗的原因30%來自於購併戰略失誤及購併目標企業的情報調查疏忽,17%為購併具體策略不當,而53%則是整合風險。

我們的感想如下: 第一、大陸已成為全球金主和M&A要角,我們應正面看待這個趨勢,許多全球企業都間接被陸資投資或併購,我們未來來審查外資成份時不要還是以檢查其「中資」成份為主要考量,如去年的博智併購就花了很多時間在這個議題上,偏離焦點,不甚現實。 第二、台灣應該運用自身管理Know-how和國際化經驗,與陸資共同海外併購。 第三、台灣應加速對陸資鬆綁,讓陸資參股台灣企業,彼此變成夥伴,策略聯盟,更有助於共同走出去。 第四、台灣有非常強烈的需要去併購全球品牌和通路,改變傳統代工模式,並加強相對於陸資新興民營企業的競爭力。台灣不去海外M&A,大陸企業也會去海外M&A,雙方如果可以聯手,可以扭轉對立為合作。



裕隆 / 電動車

裕隆集團執行長嚴凱泰已經砸下超過50億元研發的電動車事業,面臨台灣政府「棄養」的尷尬局面,難以推動,據悉集團內部已提議,將把台灣電動車研發成果全數攜往大陸杭州投產,放棄在台圓電動車夢的計畫。

嚴凱泰日前表示,對岸對於電動車的推廣,無論是政策力度,或是補貼金額,對於業者都相當友善與具有高度誘因,裕隆已決定將在明年於新成立的大陸東風裕隆汽車杭州廠投產電動車。

去年裕隆配合電動車上路成立的裕隆電能公司,原本打算要在台布設充電站或電池交換站,但迄今裕隆電能仍只是一家「紙上公司」,主要原因就是政府根本還沒針對電動車電池、電力系統,訂出相關標準規範。

裕隆集團內部主管抱怨,政府的電動車產業計畫,是說一套做一套,嘴巴上說要積極獎勵業者投入研發生產,實際上卻拿不出任何積極的對策。

我在一年以前就在經濟日報撰文(參附件),呼籲政府大力推展電動車。如今連台灣的汽車龍頭都放棄在台發展電動車產業出走大陸,說明我們完全沒有前瞻性的產業政策,而且主管官員缺乏擔當和協調的能力。

中國大陸有非常明確的「七大新興戰略產業」,明訂在十二五計劃中七大新興戰略產業(包括新能源、節能環保、電動車、生物醫藥等)要達到15%的產值,而且形成各種的政策配套相關措施,而台灣卻連一個子產業都拿不出政策。

台灣政府的產業政策太偏重電子ICT,雖然包括中研院院長翁啟惠等都大聲疾呼要發展生物科技(BT)和能源科技(ET),但是成效不彰。不同於其它產業,電動車的市場就在台灣。台灣南北不過400公里,已是亞洲自行車環島天堂,當然有條件成為電動車島,但是政府要提出「系統工程」的整合性思維,才能有效落實電動車產業在台的發展。比亞迪的電動車已落失敗,台灣還是有迎頭趕上的機會。

(附件)
超越豐田,創造電動車新世紀
2010.02.09經濟日報

由於零件故障,豐田最近宣佈大舉召回修理八百萬輛車,包括第3代油電複合動力車Prius,重創其形象,剛登上的全球第一寶座也岌岌可危。

全球NB電池龍頭新普宣佈,將與中國通訊設備製造商央企普天合作,共同發展電動車電池與充電站,成立合資新公司;普天已與中海油成立新能源公司,廣設充電站,推動電池置換模式。

在此同時,李嘉誠斥資新台幣11.9億入股香港上市公司嘉盛控股,正式跨主新能源領域,該公司股價隨即暴漲,重演巴菲特入股比亞迪時的盛況。嘉誠控股已收購深圳雷天能源關於電動車和儲電站的鋰電池業務。

6年來從未盈利的美國電動車廠Tesla正計劃IPO,募集1億美元,美國能源部也對其提供貸款支持;美國鋰電池製造商A123去年9月IPO,股票第一天就飆漲50%。

全世界都在跨入電動車領域,豐田神話的破滅,代表大家的立足點都是平等的。大陸已定位電動車為「國家七大戰略產業」之一,同時成立「能源委」,中石油、中海油均跨足電動車充電網、電池站建設。

台灣的電動車產業政策何在?去年劉內閣規劃「六大新興產業」,其中包括綠色能源;行政院春節過後將推動雲端運算、智慧電動車、智慧綠建築、發明專利產業化等四大「新興智慧型產業」。台灣的政策是相當模糊的;第一、電動車重點不在智慧,而在電池和充電站設置;第二、綠建築和發明專利根本不算產業;第三、台灣的焦點永遠放在“物件”(object),但關鍵在於“目的”(objective),也就是商業模式。

台灣的角色應儘快從製造商轉型「資源整合者」和「平台運營者」,雲端運算、iPad、電動車都是創新的utility based服務商業模式,是一種系統工程,台灣政府必須強調系統整合和資源串連,而不是著重片斷。IBM的口號是「智慧星球」(Smarter Planet),台灣號稱智慧卻不聰明,到目前為止唯一比較有系統觀的願景是要建設台北為「寬頻城市」,為何我們不能打造「智慧生活島」或「能源科技城市」呢?

台灣其實有一定的條件可以發展電動車,包括完整 IT產業鏈、領先的電池及馬達技術,以及機、電、電子整合能力。台灣的限制在於內需市場,馬總統提倡要發展「全球創新走廊」,希望利用台灣作為科研成果商業化試驗平台,然而台灣市場太淺碟,應結合中國大陸,新普/普天就是跨產業、跨地域的合作典範。但是在電動車方面,台灣地狹人稠,本身就可以形成一個完整的都會或環島運輸系統。在自行車領域,台灣已經掌握完整中衛体系和樂活趨勢,形成全球最佳的自行車生產基地和環島自行車旅遊天堂。台灣在雲端運算成功的可行性不一定比Google、微軟高,但在電動車運營成功的機會不見得會比大陸業者來得低。

台灣需要有更前瞻長遠的願景和想像力,3D在別人眼中是玩具,詹姆士‧柯麥隆卻把它變成產業,連支持他的福斯公司都遠低估其市場潛力;賈伯斯對iPod/iPad亦然。台灣的未來在藍綠融合 - 藍的雲端、綠的能源。若能將創意釋放,讓夢想自由,台灣,明天你將會站在世界的雲端。

【作者是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 黃齊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