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碁 / iGwear
跨足雲端市場第一步,宏碁(2353)將以3.2億美元(約92.8億台幣),購併矽谷雲端技術公司iGware。宏碁董事長王振堂表示,雲端技術屬於中長期布局,-購併iGware後,將建立宏碁自有雲端 Acer Cloud,未來宏碁使用者將可把筆電、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產品,在宏碁雲端中做「戶籍總歸戶」。
iGware 主要客戶為任天堂,具有1億多人的使用者服務經驗,年營收2000~3000萬美元(約5.8~8.7億台幣) 。未來iGware將改名為 Acer Cloud Technology Company (宏碁雲端技術公司) ,在美國、台灣及中國都會有研發團隊。
王振堂說,任天堂已同意這項購併案,且維持由 iGware 繼續提供服務,未來5年任天堂還有1.2億美元 (約34.8億台幣) 的合約,將由宏碁承接,因此雙方不排除會有更進一步的合作。換言之,宏碁約以2億美元 (約58億元台幣) ,就切入雲端市場。王振堂指出,3.2億美元中,將有1.5億美元 (約43.5億台幣) 以現金支付,另外1.7億美元 (約49.3億台幣) 以宏碁股票支付,因此未來 iGware 的技術可應用在雲端架構下的虛擬終端機,讓電腦變成遊戲機,王振堂表示,這方面尚須與其他軟體公司策略夥伴洽談合作,若能談成,iGware 團隊將可分配到7500萬美元 (約21.75億台幣) 的營運績效獎勵。
宏碁計畫2012年推出雲端服務,王振堂表示,與其他品牌場不同,宏碁將以家庭雲為主,並非公共的雲端服務,而是與公共雲互相合作,且產品均以宏碁的使用者為中心,提供雲端服務,讓產品使用者,對宏碁產品的滿意度更高,對宏碁品牌更認同,也達到市場差異化。
外資法人對於這個案子並不看好,認為買貴了,另外也有人認為未來的趨勢是企業用雲端,而 iGwear 是消費端市場,我們的看法如下:
第一、 過去幾年惠普、戴爾都在雲端技術積極併購,宏碁現在出手,至少出發和
方向是對的。第二、雲端的主流技術都在海外,宏碁過去曾有 Gateway、Packard Bell 及 eMachine 的購併經驗,成績尚可,所以海外M&A 對宏碁不是問題。
第三、宏碁比較是一個消費者導向的公司,企業市場並非宏碁強項,iGwear 是以個人雲端技術支持消費者裝置的先驅,彼此仍然會有 Synergy。第四、iGwear 現有客戶為任天堂,未來能否在更寬廣平台上為消費者發展並延伸現有技術,值得觀察。
第五、iGwear 的創辦人暨董事長顏維群是矽谷華人,和宏碁整合應該沒有文化上的問題。第六、這個案子不同於宏碁過去對其他硬體系統廠的併購,是其第一次跨足軟體的併購,有特殊的意義存在。
第七、宏碁現在最新全球市占率已經掉到第四名,聯想爬到第二,而戴爾則退居第三名,宏碁前執行長蘭奇本週剛宣布投效三星,在這個困難的時刻,宏碁一方面要進行策略及組織調整,一方面還要為長期佈局,並不容易,我們衷心的祝福宏碁能早日突破困境,再造台灣之光。
元太 / 華映
元太宣布,斥資15億元參與華映私募可轉債,每股轉換價格3.25元,折價幅度約6.34%,未來轉換後可取得華映6.63%股權。雙方結盟後,將搶進平板電腦面板市場,迎戰台日韓面板大廠。
華映董事長林蔚山說:「與元太策略聯盟讓華映的產能全數發揮,合攻觸控面板、電子紙、平板電腦及智慧型手機領域。」
DisplaySearch副總裁谢勤益表示,元太與華映是一个不錯的策略结盟,元太需要華映的產能,華映需要元太的技術,雙方携手搶進平板電腦與智慧型手機市場的龐大商機。
我們看法如下:第一、併購最重要的是互補性,元太和華映在這一方面是做到了。第二、華映需錢急迫,元太出15億取得股的權雖然不多,但是象徵了從「業務合作」提升到「股權合作」及「策略聯盟」。第三、元太是有併購經驗的公司,三年前對 E Ink 的收購打造了全球電子紙龍頭,囊括全球電子書市占率九成以上,由於是在金融海嘯後出手,所以代價相當便宜。同樣的道理,元太這次投資時機上也相當精準。
第四、雖然本案有 Synergy,但仍然是以產能為出發點的投資,而宏碁對 iGwear卻是以技術加市場為出發點,相較兩個案子的媒體報導,結果卻有天壤之別,對元太/華映是一片讚美,對宏碁卻大加撻伐,不知是宏碁的公關作得太差,還是台灣的業界及媒體尚未從製造代工的迷思中甦醒過來?
鴻海 / 思科
鴻海(2317)再起購併動作,公告與網通大廠思科(Cisco)簽約,買下思科荷蘭子公司及墨西哥STB(Set-Top-Box,機上盒)廠。鴻海副總裁程天縱表示,這顯示鴻海品質及產能規模都得到客戶的肯定,讓客戶放心把生產交給鴻海,把資源放在核心技術。
程天縱表示,公司與思科是合作多年的夥伴,據了解,思科墨西哥廠除了機上盒外,還有家庭閘道(Home gateway)、路由器(Router)等產品。
法人表示,思科是網通領導廠商,推估鴻海此次也是延續之前索尼模式,也就是買廠兼買訂單。法人表示,鴻海積極布局雲端領域,再買下思科墨西哥機上盒廠後,將可與鴻海目前的液晶電視代工、網通布局做進一步整合。
花旗環球證券科技產業分析師張凱偉指出,思科(Cisco)墨西哥廠主要是生產機上盒,這類網通產品向來是鴻海的長項。鴻海的網通事業利潤一直相當好,目前海外廠多數都不賺錢,捷克網通廠卻是例外,收購思科墨西哥廠可以為鴻海帶來更多獲利貢獻。
他並認為,鴻海現在專注在如何提升獲利,收購思科墨西哥廠確實有助於改善毛利。同時,鴻海將會降低戴爾(DELL)、惠普(HP)的營收比重,因為兩者合計佔了20%,營業利益率卻不到1%,特別是為戴爾、惠普分別設立的波蘭廠與捷克廠,都處於虧損狀態。
鴻海是併購的老手,但是其併購大多是以製造工廠為主,我們的觀察如下:第一、歐美日大廠如思科和索尼業績不佳,紛紛退出製造行列。第二、鴻海藉機收購,除了可以鞏固和客戶關係,爭取訂單,並且更快完成全球運籌佈局,可謂一舉數得。第三、但是這樣的併購總有極限,重點是利潤率是否得以改善,鴻海最近開始去經營宏達電這個潛在客戶,可能也是基於利潤率的考慮。第四、互聯網時代來臨,三網融合是大趨勢,未來鴻海在網通方面的佈局肯定會加速,而手段一定會透過M&A。第五、郭台銘董事長十年前就宣示,要從「製造的鴻海」轉型成為「科技的鴻海」,但就如同他沒有退休一樣,這項預言並未實現,我們熱切地盼望鴻海能早日走出一條不一樣的道路。
農業 / 農企業
上周參加「台灣科技農企業發展協會」(Taiwan Advanced Agribusiness Development Association's TADA) 成立大會,並發表專題演講,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也前來做貴賓致詞。
農業已經變成全世界都在關注的議題,除了全球糧荒造成糧價居高不下,現在全球消費者還要求食品生產地的履歷證明「可追溯性」,促使農業朝向現代化、科學化方式發展,另外食品業基於生態改變以及環保意識,也紛紛朝向「有機食品」和「健康食品」領域投資。
台灣照理該在農業方面有相當競爭力,但是由於政府缺乏前瞻的政策,農民除了受到農地問題制約,又無法適度轉型,以致無法脫離小農的型態,成為社會上的弱勢悲情族群,以及選舉的藍綠兩黨操縱的工具。
台灣農業要提昇,一定要從「農企業」開始轉型,TADA的定位相當好,兩個重要關鍵字是「科技」和「企業」。一般大家說的是「生技」,但我們覺得「科技」 (Advanced) 比「生技」更廣泛,包括對各種傳統技術的改良或創新;另外「企業」必須從「商業」做起,也就是要有「商業意識」和「商業模式」,換言之是以客戶的角度來思考,要有市場概念和消費者意識,而不是一昧的生產者導向,賣不出去再請政府來補貼或叫大陸來買單。
農委會還打算,年底前要培育2000多名農業產銷班長,擔任任產銷資訊專員,協助沒有能力上網查詢農業資訊的農民取得產銷資訊。另外,針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農民,農委會也會在今年年底前,開發智慧型手機查詢服務系統,讓農民用簡單代號,就可以取得農情預測及市場行情。農委會表示,不會補助農民購買智慧型手機。
農委會主委陳武雄認為,現有的產銷預警制度與調節必須加強,即時讓農民更瞭解農產品是否生產過剩,資訊也會更透明公開,除了在各農漁會1000多個電子看板建立傳播管道,也針對不同年齡層的農民提供價格、外銷等資訊分析。
陳武雄表示,能夠上網自行查資料的農民,可以自己上網蒐集資料,由農委會透過航照、衛星影像等等,建立即時產銷資訊。沒有能力上網查資料的老農,農委會年底前要培育2000多名農業產銷資訊專員擔任種子協助提供資訊。
另外,農委會也會透過協助智慧型手機開發,在今年年底前開發智慧型手機查詢服務系統,讓農民能以簡單的代號,就可以取得農情預測及市場行情。至於有學者提出推動農民所得保險制度。陳武雄表示將進一步研究農戶所得後,再討論是否可行。
有人說老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而且政府也不會補助農民買智慧型手機,但因為這樣的社會批評,馬總統馬上改口說透過傳統管道和電腦管道公開資訊一樣要強化。其實這是不對的,「資訊力」即「競爭力」,農民不學電腦,一輩子沒有辦法提高生產力和競爭力,政府應該致力讓台灣的農民知識化、資訊化、科學化、管理化與國際化,許多懂的掌握網路行銷方式的新一代農民現在已經可以讓農、漁產品行銷全球,光大台灣品牌。
劉內閣在位時曾提出台灣「六大新興產業」,到現在生技、醫療、文創、觀光都看到一些成果,唯獨農業還在原地踏步。我們認為透過資本運作,農企業其實比文創產業更有機會在短期間內創造高的產業價值,政府既然能成立100億元新台幣文創產業母基金,不妨考慮成立農企業母基金,快速引導台灣農業到高水平、高獲利以及高成長的大道上!
蘋果 / 台灣製造業
蘋果(Apple)第2季淨利高達73.1億美元(約新台幣2,110億元),淨利率41.7%,表現令業界咋舌,事實上,蘋果透過創新價值鏈整合經營模式,憑藉1款智慧型手機iPhone 4與平板電腦iPad 2,估計光是2011年便賺進約新台幣7,800億元,相當於台灣前1,000大製造業合計獲利60%,由此不難看出台灣製造業獲利確實艱辛。
蘋果獲利驚人,估計2011年可賺進約新台幣7,800億元,台廠價值鏈應有所改變,跳脫既有低毛利率窘境。法新社就蘋果2011年上半整體營運來看,營收達532.4億美元,淨利133億美元,淨利率平均為41.5%,估計2011年蘋果營收將輕鬆突破1,000億美元(約新台幣2.88兆元)水準,淨利則上看270億美元(約新台幣7,792億元)。
至於蘋果主要代工廠鴻海2010年營收已逼近新台幣3兆元,在營收規模上,鴻海仍是超越蘋果,然鴻海2010年營業淨利率已下滑到2.87%,與蘋果淨利率相差甚遠,若再將比較範圍擴大,估計2010年台灣前1,000大製造業營收總計約新台幣24.6兆元,僅是蘋果1家公司8.5倍,而台灣前1,000大製造業淨利加總為新台幣1.26兆元,相較於蘋果2011年淨利約7,800億元,蘋果1家公司獲利便約達台灣前1,000大製造業總獲利近60%比重,由此不難令人感嘆台灣製造業確實相當艱辛。
蘋果公司在大中華地區銷售長紅,影響聯想集團成長,聯想在大中華地區的營收可能已經落後蘋果,為至少十年來首見。
彭博社調查四名分析師的結果顯示,聯想上季的中國大陸、香港、台灣總營收不敵蘋果的38億美元。所有四名受訪分析師都認為,就算加上港、台兩地營收,聯想大中華總營收也比不上蘋果,這將是至少1998年來,蘋果的大中華營收首度超越聯想。聯想將於下月公布財報。
我們有以下的看法:第一、台灣IT 業者應積極跳脫硬體思維,朝華人數位內容發展。第二、電信運營商或內容業者 (如有線電視或媒體) 可能比電腦系統業者更有條件來經營華人數位內容。第三、兩岸華人應聯手起來,台灣有很多文創人才,但市場在中國大陸,應該透過兩岸平台來連結資源。第四、外資互聯網公司在中國大陸都是大陸廠商的手下敗將,如谷歌對百度、阿里巴巴對eBay、新浪對雅虎、騰訊對微軟,沒有道理說智慧型手機或 iPad 應用程式不能走出華人的一片天空。第五、台灣的強項在硬體製造和內容,中國大陸優勢在於電信資源、政策和市場,但是兩岸政策有限制 (如內容)、投資有限制、人才合作有限制、以致資源無法有效對接,看到蘋果在大陸一路長紅,甚至打敗聯想,實在令人驚奇與深思。
2011年7月25日 星期一
2011年7月21日 星期四
跨國併購,提升台商新格局
進入炎熱的夏天,兩件M&A個案重新定義了台灣的併購歷史,一件是國際私募股權基金KKR欲收購國巨,雖然有大多數股東的支持,最終遭到金管會以社會觀感相關理由否決;另一件是大陸台商徐福記被雀巢收購,以17億美元取得60%股權,成為近幾年外資在中國大陸最大的食品零售併購項目。
越來越多大陸台商被外資併購,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 企業家找不到繼承人,第二代不願意接班。第二、全球及大陸外在經營環境變化過於激烈,超出企業家自身能力,希望見好就收。第三、在十二五劃推動下,大陸內需市場快速成長,迫使多國籍企業以M&A 手段在最短時間內佈局中國。第四、外資私募股權基金手上資金過多,卻找不到足夠多的合適項目,管理較佳的台資企業成為其高價出手併購的對象。
除了以上幾個理由,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因素,就是台商希望結合外商佈局全球,徐福記出售給雀巢以及國巨賣給KKR都是為此,但是台灣的媒體和業界對這一點普遍缺乏認知。徐福記早已成為中國的產業龍頭,經營遇到瓶頸,但是其沒有能力走出去拓展全球佈局,和雀巢結合,就可以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海外發展。國巨陳泰銘董事長宣布和KKR公開收購股票時,也發表過類似願景,但媒體只會嘲弄其畫大餅。
大部分傳統台灣企業都是製造代工業務模式,如今已走到了盡頭,展望未來,有兩大機會與挑戰,就是「中國市場」與「全球市場」。台灣本身就不夠國際化,除非已經發展到了鴻海或康師傅這般的規模,並不容易靠自身力量去開拓大陸或海外市場,而台灣的資本市場又因法令過於嚴格,不利新事業的籌資與海外發展,在這種情況下,被外資併購不失為一種可行的策略。
外資有兩種,一是「策略投資人」,另一是「私募股權投資基金」(Private Equity)。如果出售給策略投資人,台商會失去經營主導權,但會擁有更大格局。如果企業還想保有經營管理權,引進PE作為股東是較佳選擇,國際PE非常願意支持台商為了產業整合或是升級所需的發展資金,台商不一定占控股權,但是通常仍然可以保有管理權。
中國大陸主管當局最近確定PE為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工具,規模達3000億美元的中國投資公司 (CIC) 投資美國最大的黑石 (Blackstone) 及歐洲最大安佰深 (Apax) 私募股權基金,而國家開發銀行也入股德太 (TPG) 基金。亞洲最成功的PE也是國家主權基金當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 (GIC) 和淡馬錫 (Temasek) ,但在台灣PE被汙名化,主管機關和社會各界對其均不了解。
三年前政府為了拯救岌岌可危的DRAM產業,計劃成立DRAM產業整合公司,即「台灣記憶體公司」(TMC) ,由聯電宣明智副董事長出面整合,行政院開發基金出資支持,這是最類似PE操作手法的嘗試,最後卻鍛羽而歸,宣先生亦去職,並且表示「台灣原來有機會和爾必達 (Elpida) 和美光 (Micron) 雙打,現在卻淪為撿球員」。DRAM 業者茂德即將破產,銀行團計劃減資85%,以債轉股;力晶變成爾必達附屬,轉型代工廠;爾必達年初在台發行一億美元GDR,募集到一些資金,並且成為行業整合者,但仍前途未卜,股價持續下跌。和亞洲和世界各國比起來,台灣在PE的紀錄可以說是一敗塗地。
最近大家對兩岸經濟協議 (ECFA) 後外資是否有增加對台灣投資有不同見解,從徐福記以及去年以4億美元賣給法國科蒂的化妝品大陸台商丁家宜等個案來看,外資對台灣和台商肯定有興趣,而且出手力度將越來越大,我們預期新的台商併購案將陸續會宣布。
那麼為何外資來台的數字沒有大幅成長呢?有以下幾個理由:第一、台灣主管機關法令太過嚴格,博智21.5億美元投資南山和KKR16億美元投資國巨被拒,都是代表性個案;第二、外商有興趣的是台灣和大陸市場的連結,大陸台商比純台灣企業更受重視;第三、陸資對台也有很高興趣,但目前對其投資仍有諸多限制。
台灣吸引外資成數不彰,還有幾個重要原因:第一、政府沒有把像樣的項目端出來。自從二次金改弊案發生後,民營化工作就停頓下來,經建會主委劉憶如最近表示政府應繼續推動公營事業民營化,我們深表同意,尤其是一些政府持股低於50%,理論上應該是「民營化的公司」,但是卻仍然像公營事業一樣在運作,如中華電信和中鋼等,效率不彰,且由於其處於寡占地位,影響社會消費大眾利益深。
台灣不管是經濟部或金管會,都傾向把爛公司和差的銀行拿出來讓外人投資,好東西自己留著,這樣的思維招商永遠不會成功,反觀中國大陸前四大銀行中的三大和前五大保險公司中的四大都有國際一流PE的參與。
從馬來西亞推廣IPO並吸引外資的經驗來看,一個大的項目能抵得上十個甚至上百個小型案子,馬國今年最大IPO Bumi Armada成功募資達九億美元,外資同時會帶動股市的行情。以馬來西亞股市為例,今年七月七日,馬來西亞証交所KLCI指數就以1595.87點刷新有史以來最高紀錄;從金融海嘯至今, KLCI指數最高大漲了99%以上。亞洲金融風暴時,為了對抗投機客,前總理馬哈地介入金融市場進行管制,不過也引起後遺症,讓外資裹足不前,現總經理納吉2009年上台後,大力引進外資,終於扭轉形勢。台灣應將民營化和國際招商有效結合。
第二個影響外資意願的原因是對策略投資者的迷思。台灣認為只有策略投資者才能帶來附加價值,PE只是資金的提供者而已。其實PE不同於一般財務投資人,對於被投資公司的參與是積極而且管理導向的。大部分的策略投資者都將重點放在中國大陸,台灣市場太小,政府管制太多,金融海嘯後,外資受創嚴重,紛紛撤出邊際市場,台灣首當其衝。主管機關若不能給PE同策略投資者一樣平等的對待,招商引資將持續在原地踏步。
第三個因素是高度的「退出障礙」。一個開放的市場必須讓資金自由進出,然而台灣市場是只准進、不准出。英國保險公司英傑華和第一金控合資,由於策略不合外方想要退出台灣市場撤資,保險局以投資只有兩年為由否准,表示「外資不能說來就來,說走就走」,並強行規定外資仍然要保持一定的股權比例,讓英傑華進退維谷,合資公司績效也大幅下滑。基泰、三鼎REIT經股東大會同意清算,金管會也試圖干預,找理由不允許其下市,由於後來社會輿論太大,小股東遭受嚴重損失,主管機關才改變立場。
台灣對於上市公司的干預來自金管會對於下市的錯誤認知。在凱雷併購日月光失敗之後,主管機關即有前一百大市值企業不得下市的不成文規定,國巨市值雖然在100名之外,仍然未能過關。香港、新加坡甚至中國大陸股市都比台灣要來得自由,台達電和富邦香港子公司基於策略考慮,均先後下市獲准。旺旺是先由新加坡下市再到香港上市,最近徐福記賣給雀巢若獲得批准,也將自新加坡下市。中國證盈會今年破天荒地批准帝亞吉歐對於A股上市白酒公司水井坊的全面收購,完成後也會下市。
公司下市有很多理由,其中最重要的是轉型,為了轉型必須要作很多困難的決定和長期的投資,不一定會有短期效益,假如有許多小股東將無法順利進行,所以必須先私有化。馬來西亞第四大市值企業Maxis電信公司幾年前為了海外併購而下市,兩年後重新上市,浴火鳳凰,反而更加成功。
第四個影響外資的因素是對陸資投資的限制。政府開放陸資來台投資已有兩年,成效不彰,至今陸資來台投資總金額1.5億美元,然而過去兩年台商赴大陸投資金額卻高達150億美元,極端不平衡,也無怪乎大陸當局不斷請求台灣放鬆管制。台灣至今對大陸開放了二百多個投資項目,但是大多是屬於「昨日產業」,至於和「兩岸搭橋計畫」相關的「明日產業」,幾乎完全未涵蓋;金融業更不用說了,兩岸金融合作備忘錄MOU簽屬至今,只有交流合作意向或在大陸成立合資公司意向,但至今一件陸資投資台灣金融機構的案例都沒有。
主管機關還是脫離不了「恐中症」的心態,在大陸對台投資銀行法令規定一家不得超過5%,兩家合起來不得超過10%,台灣對全世界來說都是邊際市場,銀行參股比例訂得太嚴沒有人會有興趣。
第五個影響外資投資的關鍵因素是政府效能,包括政策的清晰度 (transparency) 、一致性 (consistency) 和效率性 (efficiency)。IMD全球競爭力報告分析,台灣政府效能需要提升,對於外人投資的不當干預尤其必須大幅改進。不管是南山或國巨,外國投資人不了解台灣主管當局的政策尺度或遊戲規則在哪裡,這對於潛在有興趣的外資來說存有莫大不確定性,對於經建會積極正在推動的「投資台灣」專案將造成實質傷害。
主管機關必須有清楚的責任歸屬。外商投資台灣屬於經濟部投審會,但是對於上市櫃公司以及金融業的主管機關是金管會。投審會通常只作為協調機構,真正的決策權是來自金管會。然而KKR投資國巨遭否決的處分書是由投審會發出,金管會並要求投審會不得載明其表示反對意見。外資對於這種主管機關互踢皮球的作法感到非常挫折,台灣若想要進行國際級招商,必須有特定機構如經建會或更高政府層級出面協調,否則只會讓外資對台灣心灰意冷,徹底死心。
外資對台商的併購或投資主要有三個出發點:台灣市場、中國市場和全球市場。台灣市場是最容易理解的但也是最小的,大部分外資有興趣的是台商的人才、管理、技術以及和國際接軌的經驗,換言之就是台灣的know-how。無論如何,ECFA讓狹小的台灣市場突然有了一線曙光,就像當年CEPA給香港注入的活水一般。目前台灣本地對於觀光旅遊產業投資可以說是熱到極點,但是外資和陸資並不如想像的多,我們希望有更多大型的外資能到台灣來進行具有規模的項目投資,帶動整個觀光業、服務業甚至經濟的發展。
很可惜的是,台灣主管機關對於引進外資╱陸資進來的速度永遠跟不上開放台商赴大陸投資的步伐。最近政府開放營建業赴大陸投資五千萬美元的上限,在大陸當局對房地產已經開始宏觀調控之際,我們對於主管機關的開放時機感到不解,為什麼我們不反向思考,開放更多陸資來台投資「六大新興產業」之一的觀光旅遊呢?正當的陸資來台投資不應和房地產炒作畫上等號;另外兩者的社會效益是截然不同的,有能力去大陸投資的房地產企業屈指可數,反之有能力來台投資觀光旅遊的大陸國營或民營企業卻多如過江之鯽。
外商對台商第二個有興趣之處在於中國市場佈局,除了瞄準中國大陸經營有成的台商外,對於那些已在台灣上市但是具有中國概念和佈局的企業,一樣也會有高度興趣。政府如果不希望看到台商被外商完全收購,就應該允許外商及外資PE以”參股”形式投資台灣上市公司,否則如果外資無法投資上市公司平台,將轉為投資海外子公司,甚至將子公司在海外上市,而母公司也會傾向將更多資源注到境外子公司,其結果是台灣上市母公司地位會進一步地被邊緣化,只能做單純的投資控股公司,就如同潤泰集團在台兩家上市公司對香港上市的大潤發一樣。
全球市場是第三個大陸企業希望併購的方向,這幾年不管是大陸國營或民營企業,都在海外積極以併購手段拓展版圖。國營事業的出發點主要是對天然資源的爭取與卡位,民營企業則是希望從產業鏈向上提升,取得關鍵性技術、品牌、市場和國際通路。上海民營企業龍頭復星集團這兩年對地中海俱樂部 (Club Med) 和精品企業FolliFollie 的參股,證明大陸企業對海外的併購,早已脫離代工製造的思維,且透過「全球市場」和「中國市場」的連結,將全球中價位品牌產品與大陸的新興中產階級接軌。
台灣企業在這個趨勢中若想要和大陸民營企業競爭,最佳策略是引進PE,再收購歐、美、日的技術與品牌,這對大部分以代工為主的台灣製造業特別有意義,非但可以轉型品牌,而且可以跨足「全球市場」。全球企業都希望進入中國市場,但是害怕和大陸企業打交道,寧可賣給比較實在又熟悉中國市場文化的台資企業。台商和PE結合,可以從北整合者躍升成為全球資源整合者。
陸資企業也可以結合台商,共同開發全球市場。陸資在從事「海外併購」 (cross-border M&A) 之前,不妨先參股台商或和台商共同成立控股公司,形成「海峽併購」(cross-strait M&A) ,雙方再一起走出去,陸資出大部分的錢,台商則協助併購項目的經營管理並將國際產品與技術再嫁接到中國市場,創造雙贏。假如大陸與台灣能夠真誠合作,運用想像力,將可創造無限的可能。或許將來我們再碰到DRAM這樣的習題時,不再是一籌莫展,而是由中國投資公司牽頭,入股台灣DRAM產業,再反向去整合爾必達等全球龍頭!
越來越多大陸台商被外資併購,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 企業家找不到繼承人,第二代不願意接班。第二、全球及大陸外在經營環境變化過於激烈,超出企業家自身能力,希望見好就收。第三、在十二五劃推動下,大陸內需市場快速成長,迫使多國籍企業以M&A 手段在最短時間內佈局中國。第四、外資私募股權基金手上資金過多,卻找不到足夠多的合適項目,管理較佳的台資企業成為其高價出手併購的對象。
除了以上幾個理由,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因素,就是台商希望結合外商佈局全球,徐福記出售給雀巢以及國巨賣給KKR都是為此,但是台灣的媒體和業界對這一點普遍缺乏認知。徐福記早已成為中國的產業龍頭,經營遇到瓶頸,但是其沒有能力走出去拓展全球佈局,和雀巢結合,就可以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海外發展。國巨陳泰銘董事長宣布和KKR公開收購股票時,也發表過類似願景,但媒體只會嘲弄其畫大餅。
大部分傳統台灣企業都是製造代工業務模式,如今已走到了盡頭,展望未來,有兩大機會與挑戰,就是「中國市場」與「全球市場」。台灣本身就不夠國際化,除非已經發展到了鴻海或康師傅這般的規模,並不容易靠自身力量去開拓大陸或海外市場,而台灣的資本市場又因法令過於嚴格,不利新事業的籌資與海外發展,在這種情況下,被外資併購不失為一種可行的策略。
外資有兩種,一是「策略投資人」,另一是「私募股權投資基金」(Private Equity)。如果出售給策略投資人,台商會失去經營主導權,但會擁有更大格局。如果企業還想保有經營管理權,引進PE作為股東是較佳選擇,國際PE非常願意支持台商為了產業整合或是升級所需的發展資金,台商不一定占控股權,但是通常仍然可以保有管理權。
中國大陸主管當局最近確定PE為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工具,規模達3000億美元的中國投資公司 (CIC) 投資美國最大的黑石 (Blackstone) 及歐洲最大安佰深 (Apax) 私募股權基金,而國家開發銀行也入股德太 (TPG) 基金。亞洲最成功的PE也是國家主權基金當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 (GIC) 和淡馬錫 (Temasek) ,但在台灣PE被汙名化,主管機關和社會各界對其均不了解。
三年前政府為了拯救岌岌可危的DRAM產業,計劃成立DRAM產業整合公司,即「台灣記憶體公司」(TMC) ,由聯電宣明智副董事長出面整合,行政院開發基金出資支持,這是最類似PE操作手法的嘗試,最後卻鍛羽而歸,宣先生亦去職,並且表示「台灣原來有機會和爾必達 (Elpida) 和美光 (Micron) 雙打,現在卻淪為撿球員」。DRAM 業者茂德即將破產,銀行團計劃減資85%,以債轉股;力晶變成爾必達附屬,轉型代工廠;爾必達年初在台發行一億美元GDR,募集到一些資金,並且成為行業整合者,但仍前途未卜,股價持續下跌。和亞洲和世界各國比起來,台灣在PE的紀錄可以說是一敗塗地。
最近大家對兩岸經濟協議 (ECFA) 後外資是否有增加對台灣投資有不同見解,從徐福記以及去年以4億美元賣給法國科蒂的化妝品大陸台商丁家宜等個案來看,外資對台灣和台商肯定有興趣,而且出手力度將越來越大,我們預期新的台商併購案將陸續會宣布。
那麼為何外資來台的數字沒有大幅成長呢?有以下幾個理由:第一、台灣主管機關法令太過嚴格,博智21.5億美元投資南山和KKR16億美元投資國巨被拒,都是代表性個案;第二、外商有興趣的是台灣和大陸市場的連結,大陸台商比純台灣企業更受重視;第三、陸資對台也有很高興趣,但目前對其投資仍有諸多限制。
台灣吸引外資成數不彰,還有幾個重要原因:第一、政府沒有把像樣的項目端出來。自從二次金改弊案發生後,民營化工作就停頓下來,經建會主委劉憶如最近表示政府應繼續推動公營事業民營化,我們深表同意,尤其是一些政府持股低於50%,理論上應該是「民營化的公司」,但是卻仍然像公營事業一樣在運作,如中華電信和中鋼等,效率不彰,且由於其處於寡占地位,影響社會消費大眾利益深。
台灣不管是經濟部或金管會,都傾向把爛公司和差的銀行拿出來讓外人投資,好東西自己留著,這樣的思維招商永遠不會成功,反觀中國大陸前四大銀行中的三大和前五大保險公司中的四大都有國際一流PE的參與。
從馬來西亞推廣IPO並吸引外資的經驗來看,一個大的項目能抵得上十個甚至上百個小型案子,馬國今年最大IPO Bumi Armada成功募資達九億美元,外資同時會帶動股市的行情。以馬來西亞股市為例,今年七月七日,馬來西亞証交所KLCI指數就以1595.87點刷新有史以來最高紀錄;從金融海嘯至今, KLCI指數最高大漲了99%以上。亞洲金融風暴時,為了對抗投機客,前總理馬哈地介入金融市場進行管制,不過也引起後遺症,讓外資裹足不前,現總經理納吉2009年上台後,大力引進外資,終於扭轉形勢。台灣應將民營化和國際招商有效結合。
第二個影響外資意願的原因是對策略投資者的迷思。台灣認為只有策略投資者才能帶來附加價值,PE只是資金的提供者而已。其實PE不同於一般財務投資人,對於被投資公司的參與是積極而且管理導向的。大部分的策略投資者都將重點放在中國大陸,台灣市場太小,政府管制太多,金融海嘯後,外資受創嚴重,紛紛撤出邊際市場,台灣首當其衝。主管機關若不能給PE同策略投資者一樣平等的對待,招商引資將持續在原地踏步。
第三個因素是高度的「退出障礙」。一個開放的市場必須讓資金自由進出,然而台灣市場是只准進、不准出。英國保險公司英傑華和第一金控合資,由於策略不合外方想要退出台灣市場撤資,保險局以投資只有兩年為由否准,表示「外資不能說來就來,說走就走」,並強行規定外資仍然要保持一定的股權比例,讓英傑華進退維谷,合資公司績效也大幅下滑。基泰、三鼎REIT經股東大會同意清算,金管會也試圖干預,找理由不允許其下市,由於後來社會輿論太大,小股東遭受嚴重損失,主管機關才改變立場。
台灣對於上市公司的干預來自金管會對於下市的錯誤認知。在凱雷併購日月光失敗之後,主管機關即有前一百大市值企業不得下市的不成文規定,國巨市值雖然在100名之外,仍然未能過關。香港、新加坡甚至中國大陸股市都比台灣要來得自由,台達電和富邦香港子公司基於策略考慮,均先後下市獲准。旺旺是先由新加坡下市再到香港上市,最近徐福記賣給雀巢若獲得批准,也將自新加坡下市。中國證盈會今年破天荒地批准帝亞吉歐對於A股上市白酒公司水井坊的全面收購,完成後也會下市。
公司下市有很多理由,其中最重要的是轉型,為了轉型必須要作很多困難的決定和長期的投資,不一定會有短期效益,假如有許多小股東將無法順利進行,所以必須先私有化。馬來西亞第四大市值企業Maxis電信公司幾年前為了海外併購而下市,兩年後重新上市,浴火鳳凰,反而更加成功。
第四個影響外資的因素是對陸資投資的限制。政府開放陸資來台投資已有兩年,成效不彰,至今陸資來台投資總金額1.5億美元,然而過去兩年台商赴大陸投資金額卻高達150億美元,極端不平衡,也無怪乎大陸當局不斷請求台灣放鬆管制。台灣至今對大陸開放了二百多個投資項目,但是大多是屬於「昨日產業」,至於和「兩岸搭橋計畫」相關的「明日產業」,幾乎完全未涵蓋;金融業更不用說了,兩岸金融合作備忘錄MOU簽屬至今,只有交流合作意向或在大陸成立合資公司意向,但至今一件陸資投資台灣金融機構的案例都沒有。
主管機關還是脫離不了「恐中症」的心態,在大陸對台投資銀行法令規定一家不得超過5%,兩家合起來不得超過10%,台灣對全世界來說都是邊際市場,銀行參股比例訂得太嚴沒有人會有興趣。
第五個影響外資投資的關鍵因素是政府效能,包括政策的清晰度 (transparency) 、一致性 (consistency) 和效率性 (efficiency)。IMD全球競爭力報告分析,台灣政府效能需要提升,對於外人投資的不當干預尤其必須大幅改進。不管是南山或國巨,外國投資人不了解台灣主管當局的政策尺度或遊戲規則在哪裡,這對於潛在有興趣的外資來說存有莫大不確定性,對於經建會積極正在推動的「投資台灣」專案將造成實質傷害。
主管機關必須有清楚的責任歸屬。外商投資台灣屬於經濟部投審會,但是對於上市櫃公司以及金融業的主管機關是金管會。投審會通常只作為協調機構,真正的決策權是來自金管會。然而KKR投資國巨遭否決的處分書是由投審會發出,金管會並要求投審會不得載明其表示反對意見。外資對於這種主管機關互踢皮球的作法感到非常挫折,台灣若想要進行國際級招商,必須有特定機構如經建會或更高政府層級出面協調,否則只會讓外資對台灣心灰意冷,徹底死心。
外資對台商的併購或投資主要有三個出發點:台灣市場、中國市場和全球市場。台灣市場是最容易理解的但也是最小的,大部分外資有興趣的是台商的人才、管理、技術以及和國際接軌的經驗,換言之就是台灣的know-how。無論如何,ECFA讓狹小的台灣市場突然有了一線曙光,就像當年CEPA給香港注入的活水一般。目前台灣本地對於觀光旅遊產業投資可以說是熱到極點,但是外資和陸資並不如想像的多,我們希望有更多大型的外資能到台灣來進行具有規模的項目投資,帶動整個觀光業、服務業甚至經濟的發展。
很可惜的是,台灣主管機關對於引進外資╱陸資進來的速度永遠跟不上開放台商赴大陸投資的步伐。最近政府開放營建業赴大陸投資五千萬美元的上限,在大陸當局對房地產已經開始宏觀調控之際,我們對於主管機關的開放時機感到不解,為什麼我們不反向思考,開放更多陸資來台投資「六大新興產業」之一的觀光旅遊呢?正當的陸資來台投資不應和房地產炒作畫上等號;另外兩者的社會效益是截然不同的,有能力去大陸投資的房地產企業屈指可數,反之有能力來台投資觀光旅遊的大陸國營或民營企業卻多如過江之鯽。
外商對台商第二個有興趣之處在於中國市場佈局,除了瞄準中國大陸經營有成的台商外,對於那些已在台灣上市但是具有中國概念和佈局的企業,一樣也會有高度興趣。政府如果不希望看到台商被外商完全收購,就應該允許外商及外資PE以”參股”形式投資台灣上市公司,否則如果外資無法投資上市公司平台,將轉為投資海外子公司,甚至將子公司在海外上市,而母公司也會傾向將更多資源注到境外子公司,其結果是台灣上市母公司地位會進一步地被邊緣化,只能做單純的投資控股公司,就如同潤泰集團在台兩家上市公司對香港上市的大潤發一樣。
全球市場是第三個大陸企業希望併購的方向,這幾年不管是大陸國營或民營企業,都在海外積極以併購手段拓展版圖。國營事業的出發點主要是對天然資源的爭取與卡位,民營企業則是希望從產業鏈向上提升,取得關鍵性技術、品牌、市場和國際通路。上海民營企業龍頭復星集團這兩年對地中海俱樂部 (Club Med) 和精品企業FolliFollie 的參股,證明大陸企業對海外的併購,早已脫離代工製造的思維,且透過「全球市場」和「中國市場」的連結,將全球中價位品牌產品與大陸的新興中產階級接軌。
台灣企業在這個趨勢中若想要和大陸民營企業競爭,最佳策略是引進PE,再收購歐、美、日的技術與品牌,這對大部分以代工為主的台灣製造業特別有意義,非但可以轉型品牌,而且可以跨足「全球市場」。全球企業都希望進入中國市場,但是害怕和大陸企業打交道,寧可賣給比較實在又熟悉中國市場文化的台資企業。台商和PE結合,可以從北整合者躍升成為全球資源整合者。
陸資企業也可以結合台商,共同開發全球市場。陸資在從事「海外併購」 (cross-border M&A) 之前,不妨先參股台商或和台商共同成立控股公司,形成「海峽併購」(cross-strait M&A) ,雙方再一起走出去,陸資出大部分的錢,台商則協助併購項目的經營管理並將國際產品與技術再嫁接到中國市場,創造雙贏。假如大陸與台灣能夠真誠合作,運用想像力,將可創造無限的可能。或許將來我們再碰到DRAM這樣的習題時,不再是一籌莫展,而是由中國投資公司牽頭,入股台灣DRAM產業,再反向去整合爾必達等全球龍頭!
2011年7月18日 星期一
鮭魚返鄉╱台商上市 聯想╱聯想投資 宏達電╱宏碁
鮭魚返鄉╱台商上市
台商回台投資,如果不做研發、製造或營運總部的投資,而是回台上市,這種「鮭魚返鄉」對台灣經濟到底有無助益?經濟部次長黃重球與投資業務處官員均認為,台商回台上市,對台灣經濟基本上是有助益。
在「鮭魚返鄉」熱潮下,多家在海外壯大的台商最近紛紛選擇回台上市。有人擔心,台商回台上市,若將取得的資金都拿到海外,會不會發生「掏空台灣」問題?
經濟部投資業務處官員表示,以去年底在台灣上市的85℃與宸鴻電子為例,他們還是將部份資金投資在台灣。官員不否認可能會發生「掏空台灣」的問題,但表示根據現況來說,台商回台上市透過資本市場取得的資金,八、九成會投資在台灣,況且能回台上市,要通過相關單位的「審核」機制,能通過的,都是管理上軌道、經營狀況極佳的公司。
經濟部次長黃重球認為,好的公司在大陸或國際上經營賺錢,投資者可以獲利,這是幫台灣投資者賺錢,否則賺錢的機會就會給了別人。況且台商回台一旦上市上櫃,多少會趨動其在台灣的投資。
黃重球強調,經濟部著重的是台商要與台灣有連結,例如台商挺台商結果,就可能再從台灣購買東西,就算是禮品、水果,金額不多,遠不如科技大廠賺的那麼多,但是受惠的就業人口較多。
經濟部的官員畢竟還是比金管會更靈活一些,雖然台商上市並非由其負責。不管是台商、外資或陸資,只要選擇在台灣上市,多多少少會在台灣做一些投資,另外還會有一些邊際效果。我們非常同意黃重球次長著重「台商要與台灣有連結」的說法,台灣的政策法令會越開放,越不官僚,才會有更多的台商或外商願意前來投資。大陸A股資本市場正在快速興起,現在已有台商取得創業板上市批准,將來企業會有更多的選擇。金管會制訂過於嚴格的法令,影響台商回台上市或外商來台併購,將來的影響是對台灣整體投資的減少,但表面上卻是由經建會或經濟部來承擔,所以政府應該要深入研究不當監管政策對招商引資所造成的宏觀影響。
聯想╱聯想投資
聯想控股旗下的聯想投資公司再度斥資3,000萬美元,投資江蘇常州立華畜禽公司,參與養殖事業經營;聯想投資跨入新農業領域,再下一城。
根據協定,立華公司即將投入養鵝和與養豬產業,計畫到2015年,投資養雞、養鵝、養豬一貫化公司8~10家,預計年銷售金額可突破60億元。
聯想投資是聯想控股旗下專業的獨立投資公司,目前管理資金規模約120億元。重點投資於中國市場的創新型、成長型企業,關注領域包括IT、服務外包、醫療健康、現代製造業及現代農業等。
截至目前,聯想投資注資的企業超過100家,18家已上市。近年來聯想投資擴加大在農業領域的投資,包括先前與武漢梁子湖水產集團,簽訂投資協定等。
這真是令人耳目一新,我們的感想如下:第一、幾年前聯想總裁柳傳志退休 (後來又從出江湖),專注投資,成立弘毅和聯想等投資公司,如今已成為大陸舉足輕重的PE。第二、大陸 IT的人轉投資農業的特別多,另一例是互聯網公司網易 (Netease) 的創辦人丁磊,跨入賽豬行業,可見大陸現代農業的潛力。第三、農業領域受到市場關注,主要是消費升級,所以要往上游整合,像現在很多食品都強調「有機」或者是產品的「可追溯性」。第四、聯想計畫在幾年後再將控股公司整體上市,屆時又可以生出許多金雞母,其手腕之靈活,值得台灣企業學習。
宏達電╱宏碁
本周對台灣高科技產業來說真是悲哀的一週,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 (ITC) 初判宏達電侵犯蘋果兩項專利,宏達電表示,專利這一關是宏達電站穩國際舞台,成為知名國際手機品牌的關鍵戰役,將提上訴,不排除以各種方式解決該案。宏達電股價自從高點至今,已經下跌20%。
另外根據最新統計,聯想 (Lenovo) 筆記本電腦已經再度超越宏碁,成為全球市占率第三名,宏碁掉到第四,華碩由於有變形金剛平板電腦的推出,升到第五名。兩年前聯想當柳傳志重披戰袍的時候,令人感覺不妙,而宏碁在蘭奇帶領下,氣勢如虹,坐三望二,坐二望一,而如今情勢卻顛到了過來,聯想乘勝追擊,最近又和日本NEC成立NB合資公司,計畫進一步開拓日本市場。
我們的觀察如下:第一、專利的確是高科技未來勝出的關鍵,面板業者如友達也深受專利訴訟之苦,台灣政府和企業如何形成「專利銀行」(IP Bank),保護自己,已成為重要戰略議題。第二、現在看起來,HTC高價收購S3,的確有其急迫性和必要性,雖然牽涉到王雪紅女士的「關係人交易」,但是很可能宏達電已經感覺蘋果來勢洶洶,必須要趕快跑馬圈地,採取手段保護自己。第三、宏碁是台灣高科技產業的驕傲,它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印證了台灣高科技企業發展之路,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站起來,我們衷心地期盼宏碁能度過目前的難關,在中國市場上展穩腳步,只要中國能坐穩前三名,宏碁重回全球NB第三名是指日可待的。
台商回台投資,如果不做研發、製造或營運總部的投資,而是回台上市,這種「鮭魚返鄉」對台灣經濟到底有無助益?經濟部次長黃重球與投資業務處官員均認為,台商回台上市,對台灣經濟基本上是有助益。
在「鮭魚返鄉」熱潮下,多家在海外壯大的台商最近紛紛選擇回台上市。有人擔心,台商回台上市,若將取得的資金都拿到海外,會不會發生「掏空台灣」問題?
經濟部投資業務處官員表示,以去年底在台灣上市的85℃與宸鴻電子為例,他們還是將部份資金投資在台灣。官員不否認可能會發生「掏空台灣」的問題,但表示根據現況來說,台商回台上市透過資本市場取得的資金,八、九成會投資在台灣,況且能回台上市,要通過相關單位的「審核」機制,能通過的,都是管理上軌道、經營狀況極佳的公司。
經濟部次長黃重球認為,好的公司在大陸或國際上經營賺錢,投資者可以獲利,這是幫台灣投資者賺錢,否則賺錢的機會就會給了別人。況且台商回台一旦上市上櫃,多少會趨動其在台灣的投資。
黃重球強調,經濟部著重的是台商要與台灣有連結,例如台商挺台商結果,就可能再從台灣購買東西,就算是禮品、水果,金額不多,遠不如科技大廠賺的那麼多,但是受惠的就業人口較多。
經濟部的官員畢竟還是比金管會更靈活一些,雖然台商上市並非由其負責。不管是台商、外資或陸資,只要選擇在台灣上市,多多少少會在台灣做一些投資,另外還會有一些邊際效果。我們非常同意黃重球次長著重「台商要與台灣有連結」的說法,台灣的政策法令會越開放,越不官僚,才會有更多的台商或外商願意前來投資。大陸A股資本市場正在快速興起,現在已有台商取得創業板上市批准,將來企業會有更多的選擇。金管會制訂過於嚴格的法令,影響台商回台上市或外商來台併購,將來的影響是對台灣整體投資的減少,但表面上卻是由經建會或經濟部來承擔,所以政府應該要深入研究不當監管政策對招商引資所造成的宏觀影響。
聯想╱聯想投資
聯想控股旗下的聯想投資公司再度斥資3,000萬美元,投資江蘇常州立華畜禽公司,參與養殖事業經營;聯想投資跨入新農業領域,再下一城。
根據協定,立華公司即將投入養鵝和與養豬產業,計畫到2015年,投資養雞、養鵝、養豬一貫化公司8~10家,預計年銷售金額可突破60億元。
聯想投資是聯想控股旗下專業的獨立投資公司,目前管理資金規模約120億元。重點投資於中國市場的創新型、成長型企業,關注領域包括IT、服務外包、醫療健康、現代製造業及現代農業等。
截至目前,聯想投資注資的企業超過100家,18家已上市。近年來聯想投資擴加大在農業領域的投資,包括先前與武漢梁子湖水產集團,簽訂投資協定等。
這真是令人耳目一新,我們的感想如下:第一、幾年前聯想總裁柳傳志退休 (後來又從出江湖),專注投資,成立弘毅和聯想等投資公司,如今已成為大陸舉足輕重的PE。第二、大陸 IT的人轉投資農業的特別多,另一例是互聯網公司網易 (Netease) 的創辦人丁磊,跨入賽豬行業,可見大陸現代農業的潛力。第三、農業領域受到市場關注,主要是消費升級,所以要往上游整合,像現在很多食品都強調「有機」或者是產品的「可追溯性」。第四、聯想計畫在幾年後再將控股公司整體上市,屆時又可以生出許多金雞母,其手腕之靈活,值得台灣企業學習。
宏達電╱宏碁
本周對台灣高科技產業來說真是悲哀的一週,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 (ITC) 初判宏達電侵犯蘋果兩項專利,宏達電表示,專利這一關是宏達電站穩國際舞台,成為知名國際手機品牌的關鍵戰役,將提上訴,不排除以各種方式解決該案。宏達電股價自從高點至今,已經下跌20%。
另外根據最新統計,聯想 (Lenovo) 筆記本電腦已經再度超越宏碁,成為全球市占率第三名,宏碁掉到第四,華碩由於有變形金剛平板電腦的推出,升到第五名。兩年前聯想當柳傳志重披戰袍的時候,令人感覺不妙,而宏碁在蘭奇帶領下,氣勢如虹,坐三望二,坐二望一,而如今情勢卻顛到了過來,聯想乘勝追擊,最近又和日本NEC成立NB合資公司,計畫進一步開拓日本市場。
我們的觀察如下:第一、專利的確是高科技未來勝出的關鍵,面板業者如友達也深受專利訴訟之苦,台灣政府和企業如何形成「專利銀行」(IP Bank),保護自己,已成為重要戰略議題。第二、現在看起來,HTC高價收購S3,的確有其急迫性和必要性,雖然牽涉到王雪紅女士的「關係人交易」,但是很可能宏達電已經感覺蘋果來勢洶洶,必須要趕快跑馬圈地,採取手段保護自己。第三、宏碁是台灣高科技產業的驕傲,它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印證了台灣高科技企業發展之路,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站起來,我們衷心地期盼宏碁能度過目前的難關,在中國市場上展穩腳步,只要中國能坐穩前三名,宏碁重回全球NB第三名是指日可待的。
2011年7月14日 星期四
放寬外資併購 國際化捷徑
(全文刊載至2011-07-15 經濟日報)
全球食品巨人雀巢宣布,以17億美元併購在新加坡上市的大陸台商糖果公司徐福記60%的股權,作價高達28倍本益比,徐福記將會從新加坡下市,本案若獲通過,將是外資對中國零售行業最大的併購項目之一。
台商大潤發以高鑫控股名義在香港上市,在歐債事件陰影下仍獲全球機構法人熱烈認購,上市本益比高達31倍,是今年香港最轟動的IPO之一。
馬來西亞油品服務公司Bumi Armada 剛以20倍本益比成功完成IPO,募資高達9億美元,這是今年馬國第三個規模一億美元以上的IPO。馬來西亞今年至今上市募資總額達15.7億美元,是想要成為 「亞太籌資中心」 的台灣上市 (4.6億美元) 和上櫃 (1.7億美元) 總額加起來的2.5倍。
選舉將至,大家對ECFA後外資是否有增加對台灣的投資有不同見解,然而從徐福記到大潤發,以及去年以4億美元賣給法國科蒂的化妝品大陸台商丁家宜等案件看來,外資對台灣和台商肯定是有興趣的,而且出手力度將會越來越大。台商被併購有幾個原因: 外資急欲以併購手段佈局中國﹔外商私募股權基金資金過多,合適投資標的卻太少﹔以及台商希望結合外商佈局全球 (徐福記和國巨都是基於這個考慮)。
那麼為何外資來台的數字沒有大幅成長呢? 有以下幾個理由: 第一﹑台灣主管機關法令太過嚴格,博智21.5億美元投資南山和KKR16億美元投資國巨被拒,都是代表性個案。第二﹑外商有興趣的是台灣和大陸市場的連結,大陸台商比純台灣企業更受重視。第三﹑陸資對台也有很高興趣,但目前對其投資仍有諸多限制。
全世界都在放寬外資對其資本市場上市公司的併購,只有台灣例外。最近中國証監會批准歐洲酒商帝亞吉歐對著名白酒上市公司水井坊的全面收購,金額高達10億美元,創造了先例。反觀台灣金管會否准KKR收購國巨,第一個理由是下市對資本市場影響重大,難道徐福記和水井坊下市對新加坡和中國資本市場沒有影響嗎? 第二個理由是 「資本弱化」,KKR稍微舉債就叫資本弱化,茂德減資85%,「資本殘化」 到極點,那又該如何解釋?
台灣要吸引外資,必須講求方法。從馬來西亞IPO上市經驗,一個大的項目可以抵上十件甚至百件小型案子,台灣為什麼不拿一些有規模的案子來吸引外資呢? 比如說可以將台灣菸酒公司上市,或將中鋼剩餘公股賣給外資或陸資,徹底民營化。如果KKR投資國巨成功,至少還會有五到十件類似項目會跟進,難道這對台灣不是一件好事? 像徐福記這樣的台商可以從中國格局發展成世界格局,但其如果在台灣上市的話,可能會枯萎窒息,動彈不得。
台灣拒絕外資進來,對於台商赴大陸投資門到是開得很大,主管機關最近取消營建業赴大陸投資五千萬美元上限,在大陸房地產已開始宏觀調控之際,主管機關開放時機讓人不解,為何不開放更多陸資來台投資觀光旅遊項目呢? 正當的投資不應和房地產炒作畫上等號。
外資藉由台商進入中國,台商藉由外商走向世界,這已是公認的黃金成功方程式。我們應該真誠歡迎外資對台灣企業的併購,出發點不妨從台灣證劵交易所做起,開放多數股權讓全球交易所來競標,打造其成為亞洲新興股權交易平台,脫離官僚體制,徹底透明化﹑國際化,讓全球資金透過台灣,連結兩岸,邁向世界!
全球食品巨人雀巢宣布,以17億美元併購在新加坡上市的大陸台商糖果公司徐福記60%的股權,作價高達28倍本益比,徐福記將會從新加坡下市,本案若獲通過,將是外資對中國零售行業最大的併購項目之一。
台商大潤發以高鑫控股名義在香港上市,在歐債事件陰影下仍獲全球機構法人熱烈認購,上市本益比高達31倍,是今年香港最轟動的IPO之一。
馬來西亞油品服務公司Bumi Armada 剛以20倍本益比成功完成IPO,募資高達9億美元,這是今年馬國第三個規模一億美元以上的IPO。馬來西亞今年至今上市募資總額達15.7億美元,是想要成為 「亞太籌資中心」 的台灣上市 (4.6億美元) 和上櫃 (1.7億美元) 總額加起來的2.5倍。
選舉將至,大家對ECFA後外資是否有增加對台灣的投資有不同見解,然而從徐福記到大潤發,以及去年以4億美元賣給法國科蒂的化妝品大陸台商丁家宜等案件看來,外資對台灣和台商肯定是有興趣的,而且出手力度將會越來越大。台商被併購有幾個原因: 外資急欲以併購手段佈局中國﹔外商私募股權基金資金過多,合適投資標的卻太少﹔以及台商希望結合外商佈局全球 (徐福記和國巨都是基於這個考慮)。
那麼為何外資來台的數字沒有大幅成長呢? 有以下幾個理由: 第一﹑台灣主管機關法令太過嚴格,博智21.5億美元投資南山和KKR16億美元投資國巨被拒,都是代表性個案。第二﹑外商有興趣的是台灣和大陸市場的連結,大陸台商比純台灣企業更受重視。第三﹑陸資對台也有很高興趣,但目前對其投資仍有諸多限制。
全世界都在放寬外資對其資本市場上市公司的併購,只有台灣例外。最近中國証監會批准歐洲酒商帝亞吉歐對著名白酒上市公司水井坊的全面收購,金額高達10億美元,創造了先例。反觀台灣金管會否准KKR收購國巨,第一個理由是下市對資本市場影響重大,難道徐福記和水井坊下市對新加坡和中國資本市場沒有影響嗎? 第二個理由是 「資本弱化」,KKR稍微舉債就叫資本弱化,茂德減資85%,「資本殘化」 到極點,那又該如何解釋?
台灣要吸引外資,必須講求方法。從馬來西亞IPO上市經驗,一個大的項目可以抵上十件甚至百件小型案子,台灣為什麼不拿一些有規模的案子來吸引外資呢? 比如說可以將台灣菸酒公司上市,或將中鋼剩餘公股賣給外資或陸資,徹底民營化。如果KKR投資國巨成功,至少還會有五到十件類似項目會跟進,難道這對台灣不是一件好事? 像徐福記這樣的台商可以從中國格局發展成世界格局,但其如果在台灣上市的話,可能會枯萎窒息,動彈不得。
台灣拒絕外資進來,對於台商赴大陸投資門到是開得很大,主管機關最近取消營建業赴大陸投資五千萬美元上限,在大陸房地產已開始宏觀調控之際,主管機關開放時機讓人不解,為何不開放更多陸資來台投資觀光旅遊項目呢? 正當的投資不應和房地產炒作畫上等號。
外資藉由台商進入中國,台商藉由外商走向世界,這已是公認的黃金成功方程式。我們應該真誠歡迎外資對台灣企業的併購,出發點不妨從台灣證劵交易所做起,開放多數股權讓全球交易所來競標,打造其成為亞洲新興股權交易平台,脫離官僚體制,徹底透明化﹑國際化,讓全球資金透過台灣,連結兩岸,邁向世界!
2011年7月11日 星期一
徐福記∕雀巢 Fortune 500 茂德∕以債作股 宏達電∕S3 大家樂∕85度C 建商登陸
徐福記∕雀巢
上週最大的M&A新聞是雀巢對台商徐福記的收購案,雖然仍然在進行中,但是徐福記已承認此事,不過我們認為距離最終成功還需要一段時間。
徐福記市值高達26億美元,如果本案成功,將是中國有史以來外資對消費零售行業最大的併購案,超越2009年可口可樂24億收購匯源果汁的申請,也遠超過最近法國酒商帝亞吉歐對白酒商水井坊10億美元的收購案。
我們的觀察如下: 第一﹑外資多國籍企業因為十二五內需市場關係,將加速以M&A方式進入中國市場。第二﹑具有品牌和通路的業者,是主要被收購的對象。第三﹑台商又比大陸企業更容易被收購,大陸民族品牌或龍頭企業外商想要染指並不容易,台商就另當別論。第四﹑許多台商由於第二代不願繼承祖業,而經營環境又激烈變動,超過其能力範圍,故願意選擇出售,去年台商丁家宜以4億美元賣給法國化妝品集團Koty是另一個例子。第五﹑併購型私募股權基金也接著加快腳步,畢竟要在中國找幾億美元 (甚至十幾億美元) 的 buyout 案子現在已很不容易了,台商是良好潛在對象。
Fortune 500
美國Fortune雜誌公佈全球500大企業名單,華資 (包括台資) 企業總數達到創紀錄的69家,其中61家為中國企業,15家在海外,多為香港和台灣企業。
美國企業總共有133家,日本企業68家。美國企業數目自從2002年達到197家的紀錄後,已經連續9年下滑。
這個名單給我們什麼啟示﹖第一﹑中國已是世界主要經濟體的主要成員﹔第二﹑中國企業正在積極走出去,對未來影響力只會越來越大﹔第三﹑台灣現在還有恐中症,限制中國企業來台投資,無異是自我選擇被邊緣化﹔第四﹑今年全球500大大陸企業數目 (61家) 和日本企業 (68家) 現在規模已經很接近了,明年一定會超過日本企業,台灣對大陸及日本經濟體都熟悉,應該善用橋梁角色,規劃自己的利基和成長策略。
茂德∕以債作股
茂德最近董事會通過再減資85%,並且希望債權銀行 「以債作股」﹔另外前DRAM 整合公司負責人聯電副董事長宣明智表示,他不是最佳的整合人選,應該找有財力的企業,暗指台塑集團是較佳整合者﹔台塑在此同時表示,政府應尊重市場機制,其無能力也沒有意願整合。
我們的看法: 第一﹑KKR收購國巨,和銀行借了一些錢,金管會就表示 「資本弱化」,茂德減資85%,簡直是嚴重的 「資本殘化」,主管機關的態度又如何﹖第二﹑政府很明確不希望茂德倒閉,但是銀行團接管一樣無法讓茂德起死回生,就算要再轉賣給爾必達也有很多變數,是否應該考慮長痛不如短痛﹖
第三﹑要台塑出來整合是不可能的,市場已經沒有秩序,台塑當然希望獨善其身,其它家自然消失。第四﹑力晶現已變成代工廠,和爾必達一起苟延殘喘,茂德成為產業孤兒,政府又未即時清楚表態,前景非常不樂觀,需要立即採取必要手段。第五﹑華邦當年忍痛退出DRAM,轉型利基產品,雖然痛了很多年,現在看起來還是對的。
宏達電∕S3
宏達電宣布斥資3億美元(約新台幣87億元),收購威盛旗下繪圖處理技術公司S3 Graphics全數股權。
宏達電正與蘋果打侵權官司,業界認為,S3 Graphics曾告贏蘋果侵權,宏達電將可憑藉S3 Graphics在圖紋壓縮專利的優勢,與蘋果進行專利戰大車拚。
此收購案將使宏達電增加235篇專利及申請中的專利,其中包括知名的繪圖處理關鍵技術。法人預期,將對宏達電有「即時」的貢獻,有助降低權利金,增加專利收入。
宏達電致力推出新機種之餘,在軟資源布局不遺餘力,觸角延伸至無線多媒體傳輸、線上遊戲等領域,這次買下S3 Graphics全數股權,是鞏固專利軟實力的重要策略。
不過在宏達電宣布併購之後,股價大跌,外資法人均不看好,我們對此的看法如下: 第一﹑蘋果的專利既多又廣,台商義隆電和其打官司多年也未占到便宜,若要和其競爭,必須有 「平台式」 的佈局,我們認為這是一個專利平台的全球研發佈局,同時有進攻和防守的意味,就如同鴻海的專利佈局一樣。
第二﹑對S3的收購不一定看得見短期成效,這可能是為何宏達電股價大跌的原因。第三﹑王雪紅是S3 12.5%的股東,有 「關係人交易」 的疑慮,也是讓外資不放心的地方。第四﹑宏達電今年以來在M&A上不斷出擊,從無線傳輸軟體﹑數位內容 (TVB) 到現在IC設計,腳步非常積極,不管成功與否,值得予以肯定,因為至少它善用了市場給予其肯定的 「資本價值」,在股價高峰期出手併購。
大家樂∕85度C
85度C集團首度前進香港市場,上週與大家樂集團在香港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各自出資港幣1,500萬元成立合資控股公司,將於香港地區經營現烤麵包、蛋糕及咖啡飲料的複合店。KY美食表示,未來的店型將與兩岸相同,預計年底前開出第一家。
KY美食表示,大家樂集團在香港是上市公司,在香港就擁有400多個門市,如今雙方簽訂合作協議,計劃把85度C的品牌及經營模式帶進香港;雖然香港的咖啡店、蛋糕麵包店競爭激烈,但85度C結合咖啡、蛋糕、麵包的複合店型仍相當具有競爭力。
我們有如下的看法: 第一﹑85度C進入香港市場選擇和當地龍頭合作是正確的作法,香港市場消費習性和大陸不同,很少台商能夠成功。第二﹑85度C不以大陸和台灣市場而自滿,再接再厲佈局香港,變成真正的大中華概念股,其企圖心值得嘉許。第三﹑85度C的經營模式有其差異化特色,不同於香港一般咖啡店和蛋糕麵包店,這種 「平價奢華」 高 「性價比」 的商業模式是台商將來在大陸零售消費市場勝出的關鍵。
建商登陸
經建會上週宣布,將放寬國內建築開發業者赴大陸投資房地產限制,刪除個案投資金額不得超過5000萬美元的限制,回歸經濟部投審會規定,也就是投資累計不得超過公司淨值60%的總量管制方式。
過去由於管制嚴格,為此,赴大陸投資的建商,很少有公會會員,這些公司有的透過第三地輾轉西進,有的以個人名義前往投資,為此,半年多前公會積極向經濟部投審會等相關單位爭取放寬限制。
業者指出,由於政府規範中,要求業者書明回饋計畫,將獲利匯回台灣,亦即放寬西進門檻後,可望有更多業者願意依循合法管道投資,並將資金匯回台灣。
經建會近日召開財經法規鬆綁跨部會會議,其中針對放寬建築開發業者赴大陸投資房地產,經建會指出,考量業者土地開發對資金需求龐大,加上人民幣升值,所以研商修改「不動產開發業受理審查原則」,刪除個案投資金額不得超過5000萬美元的限制。
任何的兩岸開放政策都值得鼓勵,但是我們有以下的看法: 第一﹑政府開放不應只有單向,更要雙向交流,由於陸客來台自由行,大陸有許多資金希望來台投資觀光休閒產業,牽涉到房地產,只要不涉及土地炒作,我們應該表示歡迎。第二﹑台灣建商赴大陸投資,真正受惠的可能只有遠雄﹑鄉林少數幾家比較有規模的業者,但是大陸來台灣投資的社會效應應就會更廣泛了。第三﹑自由時報提到,中國房地產泡沫化,政府正在進行宏觀調控,這個時候開放,無異是叫台商去送死,其實有一些道理。政府任何政策都應深思熟慮,時機很重要,需要有政治智慧。我們的感覺是該開放的未開放 (如KKR投資國巨),不急著開放的又亂開放一通。
上週最大的M&A新聞是雀巢對台商徐福記的收購案,雖然仍然在進行中,但是徐福記已承認此事,不過我們認為距離最終成功還需要一段時間。
徐福記市值高達26億美元,如果本案成功,將是中國有史以來外資對消費零售行業最大的併購案,超越2009年可口可樂24億收購匯源果汁的申請,也遠超過最近法國酒商帝亞吉歐對白酒商水井坊10億美元的收購案。
我們的觀察如下: 第一﹑外資多國籍企業因為十二五內需市場關係,將加速以M&A方式進入中國市場。第二﹑具有品牌和通路的業者,是主要被收購的對象。第三﹑台商又比大陸企業更容易被收購,大陸民族品牌或龍頭企業外商想要染指並不容易,台商就另當別論。第四﹑許多台商由於第二代不願繼承祖業,而經營環境又激烈變動,超過其能力範圍,故願意選擇出售,去年台商丁家宜以4億美元賣給法國化妝品集團Koty是另一個例子。第五﹑併購型私募股權基金也接著加快腳步,畢竟要在中國找幾億美元 (甚至十幾億美元) 的 buyout 案子現在已很不容易了,台商是良好潛在對象。
Fortune 500
美國Fortune雜誌公佈全球500大企業名單,華資 (包括台資) 企業總數達到創紀錄的69家,其中61家為中國企業,15家在海外,多為香港和台灣企業。
美國企業總共有133家,日本企業68家。美國企業數目自從2002年達到197家的紀錄後,已經連續9年下滑。
這個名單給我們什麼啟示﹖第一﹑中國已是世界主要經濟體的主要成員﹔第二﹑中國企業正在積極走出去,對未來影響力只會越來越大﹔第三﹑台灣現在還有恐中症,限制中國企業來台投資,無異是自我選擇被邊緣化﹔第四﹑今年全球500大大陸企業數目 (61家) 和日本企業 (68家) 現在規模已經很接近了,明年一定會超過日本企業,台灣對大陸及日本經濟體都熟悉,應該善用橋梁角色,規劃自己的利基和成長策略。
茂德∕以債作股
茂德最近董事會通過再減資85%,並且希望債權銀行 「以債作股」﹔另外前DRAM 整合公司負責人聯電副董事長宣明智表示,他不是最佳的整合人選,應該找有財力的企業,暗指台塑集團是較佳整合者﹔台塑在此同時表示,政府應尊重市場機制,其無能力也沒有意願整合。
我們的看法: 第一﹑KKR收購國巨,和銀行借了一些錢,金管會就表示 「資本弱化」,茂德減資85%,簡直是嚴重的 「資本殘化」,主管機關的態度又如何﹖第二﹑政府很明確不希望茂德倒閉,但是銀行團接管一樣無法讓茂德起死回生,就算要再轉賣給爾必達也有很多變數,是否應該考慮長痛不如短痛﹖
第三﹑要台塑出來整合是不可能的,市場已經沒有秩序,台塑當然希望獨善其身,其它家自然消失。第四﹑力晶現已變成代工廠,和爾必達一起苟延殘喘,茂德成為產業孤兒,政府又未即時清楚表態,前景非常不樂觀,需要立即採取必要手段。第五﹑華邦當年忍痛退出DRAM,轉型利基產品,雖然痛了很多年,現在看起來還是對的。
宏達電∕S3
宏達電宣布斥資3億美元(約新台幣87億元),收購威盛旗下繪圖處理技術公司S3 Graphics全數股權。
宏達電正與蘋果打侵權官司,業界認為,S3 Graphics曾告贏蘋果侵權,宏達電將可憑藉S3 Graphics在圖紋壓縮專利的優勢,與蘋果進行專利戰大車拚。
此收購案將使宏達電增加235篇專利及申請中的專利,其中包括知名的繪圖處理關鍵技術。法人預期,將對宏達電有「即時」的貢獻,有助降低權利金,增加專利收入。
宏達電致力推出新機種之餘,在軟資源布局不遺餘力,觸角延伸至無線多媒體傳輸、線上遊戲等領域,這次買下S3 Graphics全數股權,是鞏固專利軟實力的重要策略。
不過在宏達電宣布併購之後,股價大跌,外資法人均不看好,我們對此的看法如下: 第一﹑蘋果的專利既多又廣,台商義隆電和其打官司多年也未占到便宜,若要和其競爭,必須有 「平台式」 的佈局,我們認為這是一個專利平台的全球研發佈局,同時有進攻和防守的意味,就如同鴻海的專利佈局一樣。
第二﹑對S3的收購不一定看得見短期成效,這可能是為何宏達電股價大跌的原因。第三﹑王雪紅是S3 12.5%的股東,有 「關係人交易」 的疑慮,也是讓外資不放心的地方。第四﹑宏達電今年以來在M&A上不斷出擊,從無線傳輸軟體﹑數位內容 (TVB) 到現在IC設計,腳步非常積極,不管成功與否,值得予以肯定,因為至少它善用了市場給予其肯定的 「資本價值」,在股價高峰期出手併購。
大家樂∕85度C
85度C集團首度前進香港市場,上週與大家樂集團在香港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各自出資港幣1,500萬元成立合資控股公司,將於香港地區經營現烤麵包、蛋糕及咖啡飲料的複合店。KY美食表示,未來的店型將與兩岸相同,預計年底前開出第一家。
KY美食表示,大家樂集團在香港是上市公司,在香港就擁有400多個門市,如今雙方簽訂合作協議,計劃把85度C的品牌及經營模式帶進香港;雖然香港的咖啡店、蛋糕麵包店競爭激烈,但85度C結合咖啡、蛋糕、麵包的複合店型仍相當具有競爭力。
我們有如下的看法: 第一﹑85度C進入香港市場選擇和當地龍頭合作是正確的作法,香港市場消費習性和大陸不同,很少台商能夠成功。第二﹑85度C不以大陸和台灣市場而自滿,再接再厲佈局香港,變成真正的大中華概念股,其企圖心值得嘉許。第三﹑85度C的經營模式有其差異化特色,不同於香港一般咖啡店和蛋糕麵包店,這種 「平價奢華」 高 「性價比」 的商業模式是台商將來在大陸零售消費市場勝出的關鍵。
建商登陸
經建會上週宣布,將放寬國內建築開發業者赴大陸投資房地產限制,刪除個案投資金額不得超過5000萬美元的限制,回歸經濟部投審會規定,也就是投資累計不得超過公司淨值60%的總量管制方式。
過去由於管制嚴格,為此,赴大陸投資的建商,很少有公會會員,這些公司有的透過第三地輾轉西進,有的以個人名義前往投資,為此,半年多前公會積極向經濟部投審會等相關單位爭取放寬限制。
業者指出,由於政府規範中,要求業者書明回饋計畫,將獲利匯回台灣,亦即放寬西進門檻後,可望有更多業者願意依循合法管道投資,並將資金匯回台灣。
經建會近日召開財經法規鬆綁跨部會會議,其中針對放寬建築開發業者赴大陸投資房地產,經建會指出,考量業者土地開發對資金需求龐大,加上人民幣升值,所以研商修改「不動產開發業受理審查原則」,刪除個案投資金額不得超過5000萬美元的限制。
任何的兩岸開放政策都值得鼓勵,但是我們有以下的看法: 第一﹑政府開放不應只有單向,更要雙向交流,由於陸客來台自由行,大陸有許多資金希望來台投資觀光休閒產業,牽涉到房地產,只要不涉及土地炒作,我們應該表示歡迎。第二﹑台灣建商赴大陸投資,真正受惠的可能只有遠雄﹑鄉林少數幾家比較有規模的業者,但是大陸來台灣投資的社會效應應就會更廣泛了。第三﹑自由時報提到,中國房地產泡沫化,政府正在進行宏觀調控,這個時候開放,無異是叫台商去送死,其實有一些道理。政府任何政策都應深思熟慮,時機很重要,需要有政治智慧。我們的感覺是該開放的未開放 (如KKR投資國巨),不急著開放的又亂開放一通。
2011年7月4日 星期一
日本∕中小型面板 中壽∕建信人壽 台商∕大陸市場
日本∕中小型面板
根據日經新聞報導,日立將加入東芝和索尼正在進行的中小尺寸液晶面板廠合併談判,東芝、索尼和日立計畫在7月達成合併協議,最快今年底前成立新液晶面板廠。
先前曾經傳出鴻海有意入股日立,攜手拓展中小尺寸面板業務,但消息一出引起日本政府關注,在日本政府極力拉攏之下,日立決定轉向與國內廠商合作。
據報導,新公司是由日本政府和三家公司共同注資,新公司資本額約2,000億日圓(相當於24.7億美元、約合新台幣710億元),具有日本半官方的產業革新機構(Innovation Network Corporation)也將出錢投資、計畫取得新公司7成股權,其餘由東芝、索尼和日立三家公司分配。
面對台韓面板產業進逼,為了不要讓過去在大尺寸面板競爭力快速流失的窘境重演,這次日本政府主動出面,拉攏三家面板廠合作,企圖在目前膠著的競爭環境下突破重圍。
從去年中小尺寸市占率變化來看,三星以17.9%居冠、新奇美市占12.5%排名第二,至於這三家日本面板廠市占率則是在4%到5%,在三合一市占率將躍升到14.1%,市場排名坐二望一,且可以提供完整的高階面板,更有籌碼爭取智慧型手機等高階面板。
我們感想如下: 第一﹑韓國三星的興起不只給台灣威脅,對日本亦然,台灣應該和日本聯合打群架,聯日抗韓。
第二﹑日本政府這次出手相救,很像台灣政府幾年前成立 「DRAM產業整合公司」。然而台灣產業整合非常失敗,DRAM投資人和銀行團損失慘重,可見整合不能有太多意見,速度和執行力是關鍵,錯過了就無法翻身。
第三﹑PE是產業整合的最佳工具,台灣太執著於 「策略投資人」,就像DRAM產業整合公司當初一直在美光和爾必達兩邊搖擺,最後兩頭皆空,其實應該開放讓PE有更大的空間。
第四﹑力晶現在已變成爾必達代工廠,茂德留下新台幣580億美元債務黑洞,報載還要引進 「東南亞」 策略投資人,簡直是天方夜譚,東南亞科技產業自己都快要滅頂了,政府到這個時候還不出面積極協調,恐怕將來又是全民要一起買單。
第五﹑台灣應重新檢討高科技產業政策,太多資源放在半導體和面板,雖然打造出來兩家世界級的公司台積電和友達,但整體產業競爭力仍是問號,而且太多廠商競爭,整合轉型太慢,造成今天的困境。
中壽∕建信人壽
中國人壽加快中國大陸布局腳步。中壽董事會(30)日通過,授權董事長王銘陽一次或多次增資中國大陸建信人壽。
且建信人壽資本額將從人民幣8億元提高到73億元,中壽占股19.9%,將再投入人民幣12.93億元(新台幣64.68億元),總計中壽將投入新台幣近84億元,可望創下外資保險公司在中國大陸投資最高金額。
中壽購買建信人壽19.9%股權的費用是人民幣3.79億元,已全數到位,接著今年預計增資12.935億元,等於首波投入資金將達人民幣16.725億元(新台幣83.63億元),應是中國大陸外資保險業合資或參股投入金額最高者,超越已在中國大陸逾18年的友邦人壽(AIA)投入的14億元資本額。
外資普遍看好中壽此一策略,預期獲利蓄勢待發。中壽上週漲近4%,一舉攻至38元,創下1998年10月以來新高價。
距離金融股王領先群的富邦金(2881-TW)、國泰金(2882-TW)僅差6元左右,這也是繼台壽保(2833-TW)後,首檔純壽險股有機會挑戰金融股王寶座。
我們一直看好這項合資案,理由如下: 第一﹑跨地域﹑跨領域資源整合﹑優勢互補。第二﹑這是ECFA和金融MOU簽署後,兩岸最有創意的合作案,將帶動海峽併購的新思維,對於其他產業也有很多啟示。第三﹑以小博大,後發先至。在國泰人壽喪失台灣產業龍頭給富邦後,建信人壽又讓大家看到如何可以在中國迅速超越國泰的可能性。第四﹑享有政策優勢。大陸為了鼓勵海峽兩岸合作,會把最好的東西拿出來和台灣分享,並且有政策強大加持,值得未來台灣廠商學習。
台商∕大陸市場
外貿協會董事長王志剛警告,大陸已是世界市場,今年前5個月南韓在大陸市占率已高達9.2%,很快會突破「10%」,反觀台灣則由去年的8.6%跌至7.5%,一旦市占率下滑至5%以下,那台灣將永無翻身之地。
他說,台灣對大陸出口比重雖達40%,但在大陸市場的市占率卻低於南韓等競爭對手;他認為,如果大家覺得對大陸出口比重40%就是依賴太高,要壓低比重,也意味台灣要放棄大陸市場。他說,「這是個嚴肅問題」,他希望大家平心靜氣來思考這個嚴重的問題,特別是在大陸即將成為全球市場之際,這是台灣要不要大陸市場的關鍵選項問題。
台灣過去都是將中國大陸視為 「工廠」,沒有當成 「市場」,特別是沒有從 「自家市場」 ( home market ) 角度來作戰略布局。現在大家看到的康師傅﹑旺旺是二十年前去布局的,大潤發也去了十年,但是仍然有許多台商現在才剛轉型開始要進入大陸市場。
王董事長有先見之明,已經看到台灣會因為是否太向中國傾斜而引發爭論。前經濟部長尹啟銘最近也跳出來反駁自由時報社論以台灣對中國大陸出口比重高﹔台灣接單,大陸生產的數字成長﹔台灣對外投資8成放在大陸,作為認定台灣過度依賴中國大陸的依據,根本是 「見樹不見林」。
選舉將至,台灣和大陸的經貿關係肯定會造成話題,的確有必要好好的澄清所有的誤解。
根據日經新聞報導,日立將加入東芝和索尼正在進行的中小尺寸液晶面板廠合併談判,東芝、索尼和日立計畫在7月達成合併協議,最快今年底前成立新液晶面板廠。
先前曾經傳出鴻海有意入股日立,攜手拓展中小尺寸面板業務,但消息一出引起日本政府關注,在日本政府極力拉攏之下,日立決定轉向與國內廠商合作。
據報導,新公司是由日本政府和三家公司共同注資,新公司資本額約2,000億日圓(相當於24.7億美元、約合新台幣710億元),具有日本半官方的產業革新機構(Innovation Network Corporation)也將出錢投資、計畫取得新公司7成股權,其餘由東芝、索尼和日立三家公司分配。
面對台韓面板產業進逼,為了不要讓過去在大尺寸面板競爭力快速流失的窘境重演,這次日本政府主動出面,拉攏三家面板廠合作,企圖在目前膠著的競爭環境下突破重圍。
從去年中小尺寸市占率變化來看,三星以17.9%居冠、新奇美市占12.5%排名第二,至於這三家日本面板廠市占率則是在4%到5%,在三合一市占率將躍升到14.1%,市場排名坐二望一,且可以提供完整的高階面板,更有籌碼爭取智慧型手機等高階面板。
我們感想如下: 第一﹑韓國三星的興起不只給台灣威脅,對日本亦然,台灣應該和日本聯合打群架,聯日抗韓。
第二﹑日本政府這次出手相救,很像台灣政府幾年前成立 「DRAM產業整合公司」。然而台灣產業整合非常失敗,DRAM投資人和銀行團損失慘重,可見整合不能有太多意見,速度和執行力是關鍵,錯過了就無法翻身。
第三﹑PE是產業整合的最佳工具,台灣太執著於 「策略投資人」,就像DRAM產業整合公司當初一直在美光和爾必達兩邊搖擺,最後兩頭皆空,其實應該開放讓PE有更大的空間。
第四﹑力晶現在已變成爾必達代工廠,茂德留下新台幣580億美元債務黑洞,報載還要引進 「東南亞」 策略投資人,簡直是天方夜譚,東南亞科技產業自己都快要滅頂了,政府到這個時候還不出面積極協調,恐怕將來又是全民要一起買單。
第五﹑台灣應重新檢討高科技產業政策,太多資源放在半導體和面板,雖然打造出來兩家世界級的公司台積電和友達,但整體產業競爭力仍是問號,而且太多廠商競爭,整合轉型太慢,造成今天的困境。
中壽∕建信人壽
中國人壽加快中國大陸布局腳步。中壽董事會(30)日通過,授權董事長王銘陽一次或多次增資中國大陸建信人壽。
且建信人壽資本額將從人民幣8億元提高到73億元,中壽占股19.9%,將再投入人民幣12.93億元(新台幣64.68億元),總計中壽將投入新台幣近84億元,可望創下外資保險公司在中國大陸投資最高金額。
中壽購買建信人壽19.9%股權的費用是人民幣3.79億元,已全數到位,接著今年預計增資12.935億元,等於首波投入資金將達人民幣16.725億元(新台幣83.63億元),應是中國大陸外資保險業合資或參股投入金額最高者,超越已在中國大陸逾18年的友邦人壽(AIA)投入的14億元資本額。
外資普遍看好中壽此一策略,預期獲利蓄勢待發。中壽上週漲近4%,一舉攻至38元,創下1998年10月以來新高價。
距離金融股王領先群的富邦金(2881-TW)、國泰金(2882-TW)僅差6元左右,這也是繼台壽保(2833-TW)後,首檔純壽險股有機會挑戰金融股王寶座。
我們一直看好這項合資案,理由如下: 第一﹑跨地域﹑跨領域資源整合﹑優勢互補。第二﹑這是ECFA和金融MOU簽署後,兩岸最有創意的合作案,將帶動海峽併購的新思維,對於其他產業也有很多啟示。第三﹑以小博大,後發先至。在國泰人壽喪失台灣產業龍頭給富邦後,建信人壽又讓大家看到如何可以在中國迅速超越國泰的可能性。第四﹑享有政策優勢。大陸為了鼓勵海峽兩岸合作,會把最好的東西拿出來和台灣分享,並且有政策強大加持,值得未來台灣廠商學習。
台商∕大陸市場
外貿協會董事長王志剛警告,大陸已是世界市場,今年前5個月南韓在大陸市占率已高達9.2%,很快會突破「10%」,反觀台灣則由去年的8.6%跌至7.5%,一旦市占率下滑至5%以下,那台灣將永無翻身之地。
他說,台灣對大陸出口比重雖達40%,但在大陸市場的市占率卻低於南韓等競爭對手;他認為,如果大家覺得對大陸出口比重40%就是依賴太高,要壓低比重,也意味台灣要放棄大陸市場。他說,「這是個嚴肅問題」,他希望大家平心靜氣來思考這個嚴重的問題,特別是在大陸即將成為全球市場之際,這是台灣要不要大陸市場的關鍵選項問題。
台灣過去都是將中國大陸視為 「工廠」,沒有當成 「市場」,特別是沒有從 「自家市場」 ( home market ) 角度來作戰略布局。現在大家看到的康師傅﹑旺旺是二十年前去布局的,大潤發也去了十年,但是仍然有許多台商現在才剛轉型開始要進入大陸市場。
王董事長有先見之明,已經看到台灣會因為是否太向中國傾斜而引發爭論。前經濟部長尹啟銘最近也跳出來反駁自由時報社論以台灣對中國大陸出口比重高﹔台灣接單,大陸生產的數字成長﹔台灣對外投資8成放在大陸,作為認定台灣過度依賴中國大陸的依據,根本是 「見樹不見林」。
選舉將至,台灣和大陸的經貿關係肯定會造成話題,的確有必要好好的澄清所有的誤解。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