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1日 星期四

跨國併購,提升台商新格局

進入炎熱的夏天,兩件M&A個案重新定義了台灣的併購歷史,一件是國際私募股權基金KKR欲收購國巨,雖然有大多數股東的支持,最終遭到金管會以社會觀感相關理由否決;另一件是大陸台商徐福記被雀巢收購,以17億美元取得60%股權,成為近幾年外資在中國大陸最大的食品零售併購項目。

越來越多大陸台商被外資併購,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 企業家找不到繼承人,第二代不願意接班。第二、全球及大陸外在經營環境變化過於激烈,超出企業家自身能力,希望見好就收。第三、在十二五劃推動下,大陸內需市場快速成長,迫使多國籍企業以M&A 手段在最短時間內佈局中國。第四、外資私募股權基金手上資金過多,卻找不到足夠多的合適項目,管理較佳的台資企業成為其高價出手併購的對象。

除了以上幾個理由,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因素,就是台商希望結合外商佈局全球,徐福記出售給雀巢以及國巨賣給KKR都是為此,但是台灣的媒體和業界對這一點普遍缺乏認知。徐福記早已成為中國的產業龍頭,經營遇到瓶頸,但是其沒有能力走出去拓展全球佈局,和雀巢結合,就可以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海外發展。國巨陳泰銘董事長宣布和KKR公開收購股票時,也發表過類似願景,但媒體只會嘲弄其畫大餅。

大部分傳統台灣企業都是製造代工業務模式,如今已走到了盡頭,展望未來,有兩大機會與挑戰,就是「中國市場」與「全球市場」。台灣本身就不夠國際化,除非已經發展到了鴻海或康師傅這般的規模,並不容易靠自身力量去開拓大陸或海外市場,而台灣的資本市場又因法令過於嚴格,不利新事業的籌資與海外發展,在這種情況下,被外資併購不失為一種可行的策略。

外資有兩種,一是「策略投資人」,另一是「私募股權投資基金」(Private Equity)。如果出售給策略投資人,台商會失去經營主導權,但會擁有更大格局。如果企業還想保有經營管理權,引進PE作為股東是較佳選擇,國際PE非常願意支持台商為了產業整合或是升級所需的發展資金,台商不一定占控股權,但是通常仍然可以保有管理權。

中國大陸主管當局最近確定PE為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工具,規模達3000億美元的中國投資公司 (CIC) 投資美國最大的黑石 (Blackstone) 及歐洲最大安佰深 (Apax) 私募股權基金,而國家開發銀行也入股德太 (TPG) 基金。亞洲最成功的PE也是國家主權基金當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 (GIC) 和淡馬錫 (Temasek) ,但在台灣PE被汙名化,主管機關和社會各界對其均不了解。

三年前政府為了拯救岌岌可危的DRAM產業,計劃成立DRAM產業整合公司,即「台灣記憶體公司」(TMC) ,由聯電宣明智副董事長出面整合,行政院開發基金出資支持,這是最類似PE操作手法的嘗試,最後卻鍛羽而歸,宣先生亦去職,並且表示「台灣原來有機會和爾必達 (Elpida) 和美光 (Micron) 雙打,現在卻淪為撿球員」。DRAM 業者茂德即將破產,銀行團計劃減資85%,以債轉股;力晶變成爾必達附屬,轉型代工廠;爾必達年初在台發行一億美元GDR,募集到一些資金,並且成為行業整合者,但仍前途未卜,股價持續下跌。和亞洲和世界各國比起來,台灣在PE的紀錄可以說是一敗塗地。

最近大家對兩岸經濟協議 (ECFA) 後外資是否有增加對台灣投資有不同見解,從徐福記以及去年以4億美元賣給法國科蒂的化妝品大陸台商丁家宜等個案來看,外資對台灣和台商肯定有興趣,而且出手力度將越來越大,我們預期新的台商併購案將陸續會宣布。
那麼為何外資來台的數字沒有大幅成長呢?有以下幾個理由:第一、台灣主管機關法令太過嚴格,博智21.5億美元投資南山和KKR16億美元投資國巨被拒,都是代表性個案;第二、外商有興趣的是台灣和大陸市場的連結,大陸台商比純台灣企業更受重視;第三、陸資對台也有很高興趣,但目前對其投資仍有諸多限制。

台灣吸引外資成數不彰,還有幾個重要原因:第一、政府沒有把像樣的項目端出來。自從二次金改弊案發生後,民營化工作就停頓下來,經建會主委劉憶如最近表示政府應繼續推動公營事業民營化,我們深表同意,尤其是一些政府持股低於50%,理論上應該是「民營化的公司」,但是卻仍然像公營事業一樣在運作,如中華電信和中鋼等,效率不彰,且由於其處於寡占地位,影響社會消費大眾利益深。

台灣不管是經濟部或金管會,都傾向把爛公司和差的銀行拿出來讓外人投資,好東西自己留著,這樣的思維招商永遠不會成功,反觀中國大陸前四大銀行中的三大和前五大保險公司中的四大都有國際一流PE的參與。

從馬來西亞推廣IPO並吸引外資的經驗來看,一個大的項目能抵得上十個甚至上百個小型案子,馬國今年最大IPO Bumi Armada成功募資達九億美元,外資同時會帶動股市的行情。以馬來西亞股市為例,今年七月七日,馬來西亞証交所KLCI指數就以1595.87點刷新有史以來最高紀錄;從金融海嘯至今, KLCI指數最高大漲了99%以上。亞洲金融風暴時,為了對抗投機客,前總理馬哈地介入金融市場進行管制,不過也引起後遺症,讓外資裹足不前,現總經理納吉2009年上台後,大力引進外資,終於扭轉形勢。台灣應將民營化和國際招商有效結合。

第二個影響外資意願的原因是對策略投資者的迷思。台灣認為只有策略投資者才能帶來附加價值,PE只是資金的提供者而已。其實PE不同於一般財務投資人,對於被投資公司的參與是積極而且管理導向的。大部分的策略投資者都將重點放在中國大陸,台灣市場太小,政府管制太多,金融海嘯後,外資受創嚴重,紛紛撤出邊際市場,台灣首當其衝。主管機關若不能給PE同策略投資者一樣平等的對待,招商引資將持續在原地踏步。

第三個因素是高度的「退出障礙」。一個開放的市場必須讓資金自由進出,然而台灣市場是只准進、不准出。英國保險公司英傑華和第一金控合資,由於策略不合外方想要退出台灣市場撤資,保險局以投資只有兩年為由否准,表示「外資不能說來就來,說走就走」,並強行規定外資仍然要保持一定的股權比例,讓英傑華進退維谷,合資公司績效也大幅下滑。基泰、三鼎REIT經股東大會同意清算,金管會也試圖干預,找理由不允許其下市,由於後來社會輿論太大,小股東遭受嚴重損失,主管機關才改變立場。

台灣對於上市公司的干預來自金管會對於下市的錯誤認知。在凱雷併購日月光失敗之後,主管機關即有前一百大市值企業不得下市的不成文規定,國巨市值雖然在100名之外,仍然未能過關。香港、新加坡甚至中國大陸股市都比台灣要來得自由,台達電和富邦香港子公司基於策略考慮,均先後下市獲准。旺旺是先由新加坡下市再到香港上市,最近徐福記賣給雀巢若獲得批准,也將自新加坡下市。中國證盈會今年破天荒地批准帝亞吉歐對於A股上市白酒公司水井坊的全面收購,完成後也會下市。

公司下市有很多理由,其中最重要的是轉型,為了轉型必須要作很多困難的決定和長期的投資,不一定會有短期效益,假如有許多小股東將無法順利進行,所以必須先私有化。馬來西亞第四大市值企業Maxis電信公司幾年前為了海外併購而下市,兩年後重新上市,浴火鳳凰,反而更加成功。

第四個影響外資的因素是對陸資投資的限制。政府開放陸資來台投資已有兩年,成效不彰,至今陸資來台投資總金額1.5億美元,然而過去兩年台商赴大陸投資金額卻高達150億美元,極端不平衡,也無怪乎大陸當局不斷請求台灣放鬆管制。台灣至今對大陸開放了二百多個投資項目,但是大多是屬於「昨日產業」,至於和「兩岸搭橋計畫」相關的「明日產業」,幾乎完全未涵蓋;金融業更不用說了,兩岸金融合作備忘錄MOU簽屬至今,只有交流合作意向或在大陸成立合資公司意向,但至今一件陸資投資台灣金融機構的案例都沒有。

主管機關還是脫離不了「恐中症」的心態,在大陸對台投資銀行法令規定一家不得超過5%,兩家合起來不得超過10%,台灣對全世界來說都是邊際市場,銀行參股比例訂得太嚴沒有人會有興趣。

第五個影響外資投資的關鍵因素是政府效能,包括政策的清晰度 (transparency) 、一致性 (consistency) 和效率性 (efficiency)。IMD全球競爭力報告分析,台灣政府效能需要提升,對於外人投資的不當干預尤其必須大幅改進。不管是南山或國巨,外國投資人不了解台灣主管當局的政策尺度或遊戲規則在哪裡,這對於潛在有興趣的外資來說存有莫大不確定性,對於經建會積極正在推動的「投資台灣」專案將造成實質傷害。

主管機關必須有清楚的責任歸屬。外商投資台灣屬於經濟部投審會,但是對於上市櫃公司以及金融業的主管機關是金管會。投審會通常只作為協調機構,真正的決策權是來自金管會。然而KKR投資國巨遭否決的處分書是由投審會發出,金管會並要求投審會不得載明其表示反對意見。外資對於這種主管機關互踢皮球的作法感到非常挫折,台灣若想要進行國際級招商,必須有特定機構如經建會或更高政府層級出面協調,否則只會讓外資對台灣心灰意冷,徹底死心。

外資對台商的併購或投資主要有三個出發點:台灣市場、中國市場和全球市場。台灣市場是最容易理解的但也是最小的,大部分外資有興趣的是台商的人才、管理、技術以及和國際接軌的經驗,換言之就是台灣的know-how。無論如何,ECFA讓狹小的台灣市場突然有了一線曙光,就像當年CEPA給香港注入的活水一般。目前台灣本地對於觀光旅遊產業投資可以說是熱到極點,但是外資和陸資並不如想像的多,我們希望有更多大型的外資能到台灣來進行具有規模的項目投資,帶動整個觀光業、服務業甚至經濟的發展。

很可惜的是,台灣主管機關對於引進外資╱陸資進來的速度永遠跟不上開放台商赴大陸投資的步伐。最近政府開放營建業赴大陸投資五千萬美元的上限,在大陸當局對房地產已經開始宏觀調控之際,我們對於主管機關的開放時機感到不解,為什麼我們不反向思考,開放更多陸資來台投資「六大新興產業」之一的觀光旅遊呢?正當的陸資來台投資不應和房地產炒作畫上等號;另外兩者的社會效益是截然不同的,有能力去大陸投資的房地產企業屈指可數,反之有能力來台投資觀光旅遊的大陸國營或民營企業卻多如過江之鯽。

外商對台商第二個有興趣之處在於中國市場佈局,除了瞄準中國大陸經營有成的台商外,對於那些已在台灣上市但是具有中國概念和佈局的企業,一樣也會有高度興趣。政府如果不希望看到台商被外商完全收購,就應該允許外商及外資PE以”參股”形式投資台灣上市公司,否則如果外資無法投資上市公司平台,將轉為投資海外子公司,甚至將子公司在海外上市,而母公司也會傾向將更多資源注到境外子公司,其結果是台灣上市母公司地位會進一步地被邊緣化,只能做單純的投資控股公司,就如同潤泰集團在台兩家上市公司對香港上市的大潤發一樣。

全球市場是第三個大陸企業希望併購的方向,這幾年不管是大陸國營或民營企業,都在海外積極以併購手段拓展版圖。國營事業的出發點主要是對天然資源的爭取與卡位,民營企業則是希望從產業鏈向上提升,取得關鍵性技術、品牌、市場和國際通路。上海民營企業龍頭復星集團這兩年對地中海俱樂部 (Club Med) 和精品企業FolliFollie 的參股,證明大陸企業對海外的併購,早已脫離代工製造的思維,且透過「全球市場」和「中國市場」的連結,將全球中價位品牌產品與大陸的新興中產階級接軌。

台灣企業在這個趨勢中若想要和大陸民營企業競爭,最佳策略是引進PE,再收購歐、美、日的技術與品牌,這對大部分以代工為主的台灣製造業特別有意義,非但可以轉型品牌,而且可以跨足「全球市場」。全球企業都希望進入中國市場,但是害怕和大陸企業打交道,寧可賣給比較實在又熟悉中國市場文化的台資企業。台商和PE結合,可以從北整合者躍升成為全球資源整合者。

陸資企業也可以結合台商,共同開發全球市場。陸資在從事「海外併購」 (cross-border M&A) 之前,不妨先參股台商或和台商共同成立控股公司,形成「海峽併購」(cross-strait M&A) ,雙方再一起走出去,陸資出大部分的錢,台商則協助併購項目的經營管理並將國際產品與技術再嫁接到中國市場,創造雙贏。假如大陸與台灣能夠真誠合作,運用想像力,將可創造無限的可能。或許將來我們再碰到DRAM這樣的習題時,不再是一籌莫展,而是由中國投資公司牽頭,入股台灣DRAM產業,再反向去整合爾必達等全球龍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