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14理事長的話
理事長的話:軟銀,台杉,和諧,東協電商,台達電晶睿,阿里,JDI日本面板
軟銀
日本電信及網路巨頭軟銀集團上季營業利益優於預期,該集團進一步轉型為投資企業的趨勢也開始反映在財報中。
軟銀7日在日股盤後公布,在止於6月的一季中,營業利益較去年同期激增逾50%至4,793億日圓(43億美元),優於分析師原估的3,237億日圓,營收擴增3%為2.19兆日圓,符合預期。軟銀旗下美國電信公司斯普林特(Sprint)三年來首度轉虧為盈,帶動代表核心業務表現的營業利益激增。
軟銀社長孫正義長期以日本無線及電信業務的獲利進行併購與投資,並成立規模1,000億美元的願景基金,加速投資海外新創科技公司,願景基金的投資細節上季也首度納入財報,貢獻1,052億日圓(9.5億美元)營收,但因有未實現的投資損失而產生16億日圓虧損。
知情人士透露,Sprint已恢復和美國行動通訊商T-Mobile協商合併事宜。孫正義並表示,軟銀有興趣投資Uber、Lyft等叫車平台,但還沒做出最終決定。
野村控股分析師增野大作認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將是願景基金,以及軟銀計劃如何運用這筆資金布局科技投資組合。
研調機構Pelham Smithers也指出,管理層與投資人未來幾年最重視的問題,莫過於軟銀究竟更像企業集團,還是投資集團。
逐漸朝「投資人」邁進的軟銀,在上季財報中認列衍生性產品投資虧損2,570億日圓,使淨利較去年同期大減98%至55億日圓。軟銀股價7日上漲2.4%,今年來已漲16%。孫正義多年來認為自家股價遭低估,並敦促投資人加碼,押寶軟銀是「肚子裡有更多金蛋的鵝」。
我們的看法:
第一、孫正義有錢,又敢併購,會成為新經濟的整合者。
第二、軟銀會成為超級投資集團。
第三、如何創造投資項目的協同效應是一大挑戰。
第四、軟銀最佳的策略夥伴是馬雲和郭台銘,一軟一硬。
台杉
國家級投資公司-台杉投資管理公司首階段募集的三檔基金,市場反應熱絡,原預估募集的百億元資金,企業承諾投資的金額已爆滿,並吸引外商目光,傳出LINE有意投資台杉旗下基金,可能投資標的是物聯網基金。
台杉初期資本額約2.5億元,將維持民營型態,原則上國發基金出資40%,民間出資60%。
台杉預計8月底前開張,原始股東也到位,主要有四大股東,包括國發基金、耀華玻璃、工研院創新工業技術移轉公司及台銀。其中,國發基金持股40%,耀華玻璃、工研院創新工業技術移轉公司各約30%,台銀出資則相當低,擔任監察人。
至於台杉極力爭取的台積電,知情官員透露,經初步接洽,台積電有意願支持,至於支持的方式,是投資台杉成為股東,還是投資旗下基金,尚不明朗。
台杉並規劃籌募三個創新產業投資基金,規模合計百億元,以投資五加二產業為主軸。第一檔及第二檔預計年底前籌募完成,但據了解,目前台杉收到的企業投資承諾書,已滿水位。
國發會副主委龔明鑫7日表示,目前接洽的投資人的確相當踴躍,百億元資金規劃國發基金投資四成、其他投資人投資六成,目前已收到的承諾書,想投資的金額已超過60億元,連同國發基金投資金額合計已逾百億元。
國家級投資公司的投資行動,也引起外商公司的興趣,據透露,LINE與國家級投資公司高層接觸,表達投資旗下基金意願。
我們的看法:
第一、物聯網成為焦點,基金募集時間很合適。
第二、這個基金本質上是VC,不是PE。
第三、PE是1,000億的產業創新轉型基金。
第四、台灣本地好項目不多,台杉應該要有國際視野,和國外合作。
和諧
和諧汽車7日公告,間接持股33.33%的FMC Cayman(FMC),已完成B輪2億美元(新台幣60.8億元)融資,包括蘇寧及紫金科創等加入B輪投資。將有助於FMC南京新廠在2019年完工量產,年產30萬輛電動汽車。
鴻海與騰訊、和諧汽車於2015年6月,共同成立合資公司「和諧富騰」,其中鴻海、騰訊各出資30%,和諧汽車出資40%;和諧富騰一度投資FMC後退出,因FMC主攻高階車款故由和諧及其它股東共同投資;和諧富騰改投資中低階車款的浙江愛車公司持股55%,和諧汽車持股45%。
和諧汽車昨天收盤價港幣4.17元,上漲8.31%。
香港明報報導,根據大陸國家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B輪融資的新股東均來自南京,包括蘇寧投資、南京市開發區政府旗下的南京紫金(新港)科創,以及去年9月獲豐盛入主、持股逾70%的中國高速傳動。
根據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顯示,FMC的南京註冊企業,是「南京知行新能源汽車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已於8月1日完成逾人民幣15.06億元(約新台幣68億元)註冊資本增資,同時新增一名自南京的基金股東。
2017年1月,FMC與南京開發區簽署協議,在南京開發區建設高階智慧電動汽車研發製造基地,規劃年總產能30萬輛智慧電動汽車,涵蓋SUV、轎車、MPV等多種車型。
其中,一期項目計畫2017年開工,2019年竣工投產,設計年產能15萬輛智慧電動汽車。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大陸在汽車/電動車領域不斷投資新技術。
第二、值得注意的是跨界投資,如蘇寧參與此次投資。
第三、大陸資金很多,但電動車技術創新的來源在哪裡?
第四、台灣VC完全忽視對汽車產業的投資。
東協電商
外貿協會秘書長葉明水今天指出,貿協今年在東協電商巿場扮演更積極角色,將和台灣最大B2C電子商務網站PC Home合作,把MIT產品共同打入東協市場。
外貿協會為協助台商打入東協及南亞國家市場,頻頻舉辦拓銷團,媒合更多商機。葉明水以新南向國家是全球經濟成長亮點為例,說明應建立新經貿夥伴關係。
葉明水27日除受邀出席新加坡會展論壇,還將於28日以亞洲展覽會議協會聯盟(AFECA)主席身分,主持聯盟理監事會議,確認9月在高雄舉辦的2017年AFECA年會,並邀請亞洲各國會展領袖出席。
葉明水會前接受中央社專訪表示,「新南向政策」追求的不是Cost Down(降低成本),而是要創造互利共贏的Value Up(價值提升),強調企業的社會責任及人文關懷,建立經濟共同體意識的夥伴關係。
因此,從經貿層面來看,新南向政策希望台灣與新南向國家成為經濟發展的繁榮夥伴,藉由擴大與夥伴國貿易與投資雙方交流,推動產業供應鏈整合及內需市場連結。
葉明水說,配合新南向政策,貿協下半年規劃在印尼、越南、菲律賓及馬來西亞陸續辦理台灣形象展、產業研討會、媒合會、文化表演等「台灣週」活動。
葉明水以26日在越南舉行的台灣週活動為例,說明活動是根據越南市場特性及產業發展需求設計,設置農漁產業、精準醫療、綠色環保與台灣精品等8大形象區。運動休閒、休閒食品、美妝健康、家居用品、電子資通訊、智慧加工機械、婦幼親子等7大產業專區,同時辦理5場研討會。
除了台灣週及台灣形象展之外,拓展東協電商巿場也是貿協今年的當務之急。
葉明水表示,貿協與印尼最著名的B2B電商平台Blibli.com合作,協助將台灣產品翻譯成印尼文及英文上架平台。
對於中國大陸推動「一帶一路」,葉明水強調,一帶一路以基礎建設為主,涵蓋東南亞、南亞、中東歐等65國;但台灣「新南向政策」是內需巿場延伸,包括東協、南亞及紐澳等18國,強調的是台灣做為區域成員,應發揮自身優勢,促進互惠互利發展。兩者的性質截然不同。
他強調,新南向政策改變台灣企業,過去以東協及南亞做為生產基地的出口代工型態的單向交流,成為將東協及南亞市場做為台灣內需市場的延伸,進行雙向產業的投資、人才的媒合及貿易交流的合作模式。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大陸電商正在ASEAN快速布局。
第二、貿協拉台灣企業PC
home一起走出去發展東南亞電商是正確作法。
第三、但台灣廠商也缺乏海外經驗,一樣在學習中。
第四、台灣動作要快,一旦大陸入股東協電商平台,台灣就沒有機會了。
台達電/晶睿
台達電子8日宣布以每股98元,收購安控大廠晶睿55%股權,預計收購4,499萬股,最低收購數量為2,863萬股(約占晶睿流通在外股數得35%)。
收購期間為今日起至9月26日,預計總收購金額28億至44億元,依晶睿昨天收盤價89元估計,溢價幅度約10.11%。
台達電表示,此次公開收購成就條件為參與應賣的數量達最低收購數量。這次公開收購若能達成,將可結合雙方在技術與市場上的競爭優勢,進一步發揮綜效。
對採取公開收購原因,台達電表示,在於晶睿股權過於分散,無法洽特定人。目前晶睿持股逾10%的僅金車的投資公司,另外晶睿董事長陳文昌持有1,000餘張,這次收購已取得上述大股東承諾,掌握逾10%股權。
由於台達電已掌握逾10%股權的晶睿大股東承諾,此次收購案被視為雙方合意收購。對此,晶睿表示,已收到通知,將對股東提供建議並進行公告。
台達電董事長海英俊表示,因應全球市場快速變化,並強化成長動能,積極透過併購方式,提升競爭力。樓宇自動化是全球具高度發展潛力的產業,也是台達未來業務發展成長動能之一。
安全監控是樓宇自動化的一環,其應用領域更可延伸到智慧城市。晶睿深耕安控領域17年的影音整合技術,並因應物聯網趨勢,積極發展智慧影像分析方案,進而提供大數據資訊。
台達電除宣布公開收購計畫外,晶睿將成立審議委員會,並於15天內回應。台達電強調,人才是公司最重要的資產,未來收購之後,將維持晶睿現有經營團隊。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達電一直有系統地投資新經濟和未來科技。
第二、晶睿是安全監控產業龍頭,很值得併購。
第三、晶睿過去賣產品,未來應加強系統整合,積極朝向智慧城市發展。
第四、台達電以併購方式跨入新領域的勇氣值得讚許。
第五、台灣未來類似的電子產業整合,應該會加速進行。
第六、台灣安全監控行業的龍頭是晶睿,第一名的都已經被整合了,第二/第三名未來價值會進一步下滑。
阿里
台北時間8日凌晨,美國股市在連創新高及科技股走揚的帶動下,中資股普遍上漲,新浪微博、阿里巴巴、京東均創收盤紀錄新高。今年來,中資科技股與美國科技股的漲勢比較之下,中資股明顯優於美股。
騰訊證券報導,昨晨美股收盤,新浪微博上漲9.51%,收在86.26美元,突破5月22日收盤價80.75美元;阿里巴巴上揚3.59%,收盤為158.84美元,突破7月28日收盤價157.56美元;京東提升2.5%,收在47.56美元,突破上周五(8月4日)收盤價46.40美元;3者均創收盤新高價。
華爾街見聞指出,美國科技股今年表現亮眼,而中國科技股的表現更勝一籌。
在美國上市的中國科技股中,陌陌、京東和阿里巴巴,今年以來,股價漲幅都超過80%,高於Facebook的49%漲幅。而Facebook是「FANG」中表現最好的個股。
今年來至昨收盤為止,陌陌漲幅149.95%、京東上漲87.17%、阿里巴巴漲幅80.89%。
「FANG」指的是Facebook,亞馬遜、Netflix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這些股票大幅上漲,主導美國股市的漲幅。後3者今年來漲幅依次為32.64%、45.69%、19.48%。
今年以來,美國科技股依然是市場領先者,漲幅23%,是標準普爾500指數中表現最好的行業。然而,中國科技股的漲幅較美國科技股翻倍。
以人民幣計價,MSCI中國資訊科技指數今年上漲了56%。
網路券商E-Trade的高級經理David Russell說:「中國是一個崛起中的富裕的經濟體。我們看到電子商務消費者的崛起。」
在中國,網路購物市場比美國更大,且成長速度更快。根據官方統計,中國網路銷售實體商品規模,今年上半年成長28.6%,達到2.37兆元人民幣,網路零售占零售總額的比率,從2016年上半年的11.6%提高到13.8%。
相比之下,今年第1季美國電子商務銷售額年成長14.7%,達到1,057億美元,占零售總額的8.5%。
富國銀行投資研究所全球研究分析師Peter Donisanu表示,鑒於成長機會,阿里巴巴和百度等中國科技龍頭企業,將「更加受到國際認可」。
他表示,這些公司正在吸引「想要找到下一個通用汽車、下一個蘋果、下一個跨國爆發的投資者。」
我們的看法:
第一、阿里市值超級龐大,但居然今年可以成長80
% 。
第二、所有傳統的投資觀念都被洗牌了,大象的成長速度反而超過小蝦米。
第三、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新經濟股的成長速度超越美國的FANG。
第四、阿里未來唯有利用其高市值不斷加速整合併購,才能維持成長速度。
JDI(日本面板)
受到南韓及中國業者夾殺,日本顯示器(JDI)成立五年來將首次實施重整!日經新聞昨報導,JDI預計連續第四年度出現虧損,2017會計年度(迄明年三月止)計入特別損失超過1500億日圓、最終虧損恐達二千億日圓(約546億台幣),計畫大幅裁員三成,並考慮接受外來投資;有日媒點名,台灣鴻海或中國天馬微電子集團都是JDI可能合作對象。JDI僅簡短聲明回應,計畫在週三董事會上討論重整事宜。
JDI是在2012年成立,由半官方的日本產業革新機構(INCJ)出面主導,合併索尼、東芝、日立旗下的中小尺寸液晶面板事業,後加入Panasonic,成為全球中小尺寸面板大廠;但隨著智慧手機大廠相繼採用OLED面板,JDI誤判液晶顯示器向OLED轉變的技術趨勢,已被南韓廠商超車。
日經新聞指出,目前僅南韓三星電子可穩定量產智慧手機用的OLED面板,樂金(LG)顯示器緊追其後,中國面板廠因受到政府扶持,得以在技術開發上挹注大量資金。
JDI成立後始終面臨資金窘境,只靠最大股東INCJ提供債務擔保、去年底注資750億日圓。日經報導指出,JDI將從主要往來銀行獲得1100億日圓融資,為此瑞穗、三井住友、三井住友信託等三家主要銀行計畫設置新的融資架構,以提供JDI金援。
日經還報導,JDI為重建財務基礎,開始尋求和國內外企業、投資基金等資本合作的可能性,最快期能在2018年確定合作夥伴。
報導指出,JDI將對液晶面板工廠進行大幅重組,裁員幅度約三成,預計每年能削減固定費用超過五百億日圓;JDI將縮減中國和菲律賓的組裝工廠生產規模,裁員超過3500人,日本也將徵求約二五○位提前退休人員。JDI總員工數約1.3萬人。
報導說,JDI生產智慧手機用液晶面板的日本能美工廠今年內將停產,擬改為OLED面板的生產基地;而原能美數百名員工將安排到鄰近的白山、石川工廠。
我們的看法:
第一、JDI這幾年沒有押寶OLED,是衰敗主因。
第二、鴻海有夏普經驗,再併購JDI可謂理所當然。
第三、中國面板業者應該會出更高的價格爭取JDI。
第四、JDI當初合併三家中小尺寸面板廠,是正確的規劃,日本人懂得整合,抱團取暖,只是執行出了問題。
第五、這說明政府主導國家隊,要成功並不容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