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大戰,台商回流不能只想「搞製造」!從資產到旅遊,看台灣連結全球的4個方法
我在上海機場候機,準備趁著起飛前吃一點東西,手機突然亮了起來,來的信息引起我的注意,這是一個我認識的女生,我們8年沒聯絡了。
「Hi ,好久不見,你在上海嗎?」
我覺得有點奇怪,她怎麼知道我在哪裡。不過她以前就知道我經常行走兩岸,所以這應該算是一個合理的猜測。
「是的,正要回台北,在上海轉機。」
「你有沒有發現有一個女生一直在盯著你看?」手機訊息回得很快。
「Is this a joke?」我抬頭張望,沒有看到任何人,如果要被性騷擾,也未免太老了吧?
「往你右邊看,在最後面。」
啊,看到了,果然是她,樣子並沒有改變,艷光如昔,我走過去和她打招呼。我們言不由衷的瞎聊,你這些年還好嗎?在做一些什麼事?奇怪的是,她一直搞神秘,不肯直接回答我。有一點可以確定,she must be doing pretty well,我看著她手指上的鑽戒。
「謝謝你還肯認我,要是你剛才沒有承認你在上海的話,我就會自己慚愧的偷偷溜走。」要上飛機了,我們禮貌地道別,有一點我可以確定,她在做和「兩岸」有關的生意,也許她不希望別人知道她的業務機密,也許她覺得政治上要低調。不管怎樣,我可以理解,but she is not alone.
兩岸政治關係近期跌到谷底,但是兩岸民間交流卻有如鴨子划水,邁向一個新的高峰。值得注意的是,泡沫不見了,現在願意和台灣打交道的中國人是那些真正了解「台灣價值」的人,而現在前進中國、布局中國的台灣人,也是那些看見長期大趨勢、大機會的聰明人。年底選舉對這些人而言,不論藍綠,已不重要。
這群台灣人有一些特色,很多人在中國念過書,培養了一定人脈。他們也很接地氣,知道風向,懂得賺錢門道,特別是在兩岸之間尋找機會。這並不難,中國有錢、有市場、有無窮的企圖心,台灣有技術、有人才、有超高的性價比,還有退無可退的困境,很容易一拍即合。
我認識許多在中國工作的台灣人,我不能說他們日子過得很好,只能說不差,但有一點可以確定,不管怎麼比,一定比台灣好。在這種情況下,要他們回台灣是很困難的事,即使有心也無力,很容易因為薪資就把台灣工作機會比下去。兩岸差距太大,我已放棄請在中國的台灣人回台工作的念頭,只能請他們在中國工作。
最近中國公布「居住證」措施,統計開放前十天就有超過兩萬名台灣人登記,搞得小英政府大為緊張,準備對領證者限縮台商公民權。
「居住證」好比美國的綠卡,以前大家都想拿綠卡,自從美國開始嚴格查稅以後,很多人都不想了,甚至放棄美國公民身分。同樣的道理,居住證持有者會受到中國嚴格的監管,雖可享許多便利,但大家趨之若鶩代表寧可被中國監管。
上周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正式通車,香港正式進入高鐵新時代,未來香港到深圳只要14分鐘,到廣州最快47分鐘,粵港城市進入一日生活圈「同城時代」。
影響是什麼?香港會擴大和內地交流,並加速彼此融合。香港的個體性會逐漸被淡化,取代的是「粵港澳大灣區」,這對香港是好事還是壞事?恐怕都有,但這是趨勢。
台灣不想成為中國大陸的一部分,但問題是台灣也很難融入世界。兩岸協定如服貿、貨貿我們不喜歡,區域和全球經貿協定也沒有台灣的份,假如我們想成為美國人、日本人那更不可能。台灣人已開始學會把主觀好惡和客觀現實區分開來。
由於中美貿易大戰,最近許多台商計劃回流,但方向搞錯了。回來只搞製造是行不通的,台商必須將生產基地分散到世界各地。
那麼台灣還存在什麼可能?
第一是資產管理中心。台灣人的錢都擺在海外,可以引導部分資金回台,增加投資私募股權基金的誘因,放寬法令規定,重組台灣的產業,比如說下市後再併購歐美企業。
第二是智慧科技應用中心。台灣有多元的產業,如果都能和「智慧化」結合,台灣可以用整體解決方案進軍亞洲。未來是「產業AI化」的時代,台灣無須再替別人代工,自己就是創新試驗田。
第三是外商大中華備援中心。讓外商以台灣作為前進中國、佈局東南亞的基地,儲備人才,培訓技術,輸出商業模式。這個價值最近因中美貿易戰已變得更明顯。
第四是文化創意休閒旅遊中心。中國市場需要台灣的軟實力,協助提高生活水平,台灣可以創造明日華人新的lifestyle,方法是「中國市場 + 台灣創意」。
台灣的前瞻基礎建設,必須大刀闊斧調整,現在各縣市建自己的捷運,問題是沒有人。隨著粵港深高鐵通車,台灣應興建連結兩岸的海底隧道,讓台灣變成區域經濟的一部分。這個連結不可避免,只是時間早晚問題。
香港越向內,台灣越要向外,才有前途。台灣和全球連結越深,價值越大,但若失去中國連結國際化就會徹底破功,台獨更是死路一條。
最近英國因為脫歐方案被歐盟否決,可能承受巨大經濟損失,對台灣頗有啟發。高雄港現已從全球第三大貨櫃港跌到第15名,近日還想逼走中遠海運,恐將嚴重邊緣化。
台灣的願景有二個,一個是U.S.C (United States of Chinese),另一個是U.S.A (United States of Asian),若能做到,可以和香港競爭。
台灣的未來,不在independence,而在inter-dependence!
我在上海機場候機,準備趁著起飛前吃一點東西,手機突然亮了起來,來的信息引起我的注意,這是一個我認識的女生,我們8年沒聯絡了。
「Hi ,好久不見,你在上海嗎?」
我覺得有點奇怪,她怎麼知道我在哪裡。不過她以前就知道我經常行走兩岸,所以這應該算是一個合理的猜測。
「是的,正要回台北,在上海轉機。」
「你有沒有發現有一個女生一直在盯著你看?」手機訊息回得很快。
「Is this a joke?」我抬頭張望,沒有看到任何人,如果要被性騷擾,也未免太老了吧?
「往你右邊看,在最後面。」
啊,看到了,果然是她,樣子並沒有改變,艷光如昔,我走過去和她打招呼。我們言不由衷的瞎聊,你這些年還好嗎?在做一些什麼事?奇怪的是,她一直搞神秘,不肯直接回答我。有一點可以確定,she must be doing pretty well,我看著她手指上的鑽戒。
「謝謝你還肯認我,要是你剛才沒有承認你在上海的話,我就會自己慚愧的偷偷溜走。」要上飛機了,我們禮貌地道別,有一點我可以確定,她在做和「兩岸」有關的生意,也許她不希望別人知道她的業務機密,也許她覺得政治上要低調。不管怎樣,我可以理解,but she is not alone.
兩岸政治關係近期跌到谷底,但是兩岸民間交流卻有如鴨子划水,邁向一個新的高峰。值得注意的是,泡沫不見了,現在願意和台灣打交道的中國人是那些真正了解「台灣價值」的人,而現在前進中國、布局中國的台灣人,也是那些看見長期大趨勢、大機會的聰明人。年底選舉對這些人而言,不論藍綠,已不重要。
這群台灣人有一些特色,很多人在中國念過書,培養了一定人脈。他們也很接地氣,知道風向,懂得賺錢門道,特別是在兩岸之間尋找機會。這並不難,中國有錢、有市場、有無窮的企圖心,台灣有技術、有人才、有超高的性價比,還有退無可退的困境,很容易一拍即合。
我認識許多在中國工作的台灣人,我不能說他們日子過得很好,只能說不差,但有一點可以確定,不管怎麼比,一定比台灣好。在這種情況下,要他們回台灣是很困難的事,即使有心也無力,很容易因為薪資就把台灣工作機會比下去。兩岸差距太大,我已放棄請在中國的台灣人回台工作的念頭,只能請他們在中國工作。
最近中國公布「居住證」措施,統計開放前十天就有超過兩萬名台灣人登記,搞得小英政府大為緊張,準備對領證者限縮台商公民權。
「居住證」好比美國的綠卡,以前大家都想拿綠卡,自從美國開始嚴格查稅以後,很多人都不想了,甚至放棄美國公民身分。同樣的道理,居住證持有者會受到中國嚴格的監管,雖可享許多便利,但大家趨之若鶩代表寧可被中國監管。
上周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正式通車,香港正式進入高鐵新時代,未來香港到深圳只要14分鐘,到廣州最快47分鐘,粵港城市進入一日生活圈「同城時代」。
影響是什麼?香港會擴大和內地交流,並加速彼此融合。香港的個體性會逐漸被淡化,取代的是「粵港澳大灣區」,這對香港是好事還是壞事?恐怕都有,但這是趨勢。
台灣不想成為中國大陸的一部分,但問題是台灣也很難融入世界。兩岸協定如服貿、貨貿我們不喜歡,區域和全球經貿協定也沒有台灣的份,假如我們想成為美國人、日本人那更不可能。台灣人已開始學會把主觀好惡和客觀現實區分開來。
由於中美貿易大戰,最近許多台商計劃回流,但方向搞錯了。回來只搞製造是行不通的,台商必須將生產基地分散到世界各地。
那麼台灣還存在什麼可能?
第一是資產管理中心。台灣人的錢都擺在海外,可以引導部分資金回台,增加投資私募股權基金的誘因,放寬法令規定,重組台灣的產業,比如說下市後再併購歐美企業。
第二是智慧科技應用中心。台灣有多元的產業,如果都能和「智慧化」結合,台灣可以用整體解決方案進軍亞洲。未來是「產業AI化」的時代,台灣無須再替別人代工,自己就是創新試驗田。
第三是外商大中華備援中心。讓外商以台灣作為前進中國、佈局東南亞的基地,儲備人才,培訓技術,輸出商業模式。這個價值最近因中美貿易戰已變得更明顯。
第四是文化創意休閒旅遊中心。中國市場需要台灣的軟實力,協助提高生活水平,台灣可以創造明日華人新的lifestyle,方法是「中國市場 + 台灣創意」。
台灣的前瞻基礎建設,必須大刀闊斧調整,現在各縣市建自己的捷運,問題是沒有人。隨著粵港深高鐵通車,台灣應興建連結兩岸的海底隧道,讓台灣變成區域經濟的一部分。這個連結不可避免,只是時間早晚問題。
香港越向內,台灣越要向外,才有前途。台灣和全球連結越深,價值越大,但若失去中國連結國際化就會徹底破功,台獨更是死路一條。
最近英國因為脫歐方案被歐盟否決,可能承受巨大經濟損失,對台灣頗有啟發。高雄港現已從全球第三大貨櫃港跌到第15名,近日還想逼走中遠海運,恐將嚴重邊緣化。
台灣的願景有二個,一個是U.S.C (United States of Chinese),另一個是U.S.A (United States of Asian),若能做到,可以和香港競爭。
台灣的未來,不在independence,而在inter-dependenc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