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宏志看東南亞市場,跟中國硬碰硬沒勝算》想發揮台灣軟實力,老總:要跟麥當勞學這件事
我參加一個研討會,大家談到「服務業」的「利基市場」。台灣是一個利基市場,小而美,有獨特的客戶群。
在今天環境下,利基市場對台商而言,並不全然是好事。製造業走利基是正確的,台灣有很多小型「隱形冠軍」企業,他們處於價值鏈中間環節,扮演關鍵角色,重點是他們面向全球,並不以台灣為主要市場。利基產品可以遍布全球,但利基服務不行。
「利基市場」並非靠價格競爭,強調價值,但會面臨強大競爭。台灣企業今天需走出去,跨入全世界市場,不管是發達國家或新興國家,都屬於「大市場」,包括美國、中國、印度和東南亞。台灣如果要以過去台灣「小市場」的經驗來經營這些市場,毫無勝算。
未來台灣要外銷的是「服務」,不只是產品。光是把產品賣到中國和印度就很有挑戰了,更何況是服務。
台灣未來,究竟應該「走出去」還是「引進來」?過去30年,台灣人才、技術、資金外流,現在中美貿易大戰,似乎是一個反轉的契機,政府希望中國台商回流能在台生根。但我覺得探討如何「走出去」更為重要。
道理很簡單,目前在中國的台灣人有2百萬人,其中台商數十萬人,就算1百萬人好了,請問把這些人請回家鄉並要求他們投資台灣,相對協助其它2,100萬人走出去並轉型,何者值得花更多的精力?
台灣想要「引進來」,一定要先解決「5缺」問題,但除非政府修改政策,確保電力充足,否則很難說服企業。外資亦然,最近臉書即因電力和土地因素,改選新加坡設立資料中心。
台灣未來的挑戰在於「走出去」,大多數人不知道要去哪裡?做什麼?以及用什麼樣的型式?我們可用系統性方式,來思考這個問題:
第一、去哪裡布局。若以容易程度排序,包括東南亞、美國、歐洲、印度。
第二、去做什麼事情。潛在選項包括:生產製造基地、拓展當地市場、成立研發團隊、區域管理協調。
第三、以何型式。一般來說,大概有以下可能:獨資、合資、技術合作或移轉、被他人併購。
根據以上不同組合,我們會發現執行起來困難重重,不論選項是合資去印度設立工廠,或獨資去越南開發市場等。台商從中國回流,結論不一定是留在台灣。如果我們預先設定前提台灣,可能永遠走不出去。
台商國際化會經歷3個跨越:第一是「跨地域」;第二是「跨領域」,比如從機械製造改賣化妝品;第三是「跨功能」。過去的角色是生產,講求成本降低,未來可能要變成電商行銷,強調價值創造。光一個轉型就很困難了,更何況2、3個同時進行,所以一定要找夥伴。
過去台灣以生產為主,強調「製造服務化」,即透過服務來增加產品價值,台積電很重視這個思維。但未來當我們跨入「大市場」時,可能要轉型「服務製造化」,也就是將服務流程標準化,形成像麥當勞一樣的運作方式、快速複製。
以往台灣服務業,過分集中於「勞力」,也就是由特定提供特殊精緻的勞務服務,例如大師級烹飪料理,但未來必須走上「腦力」服務模式,設計出一套服務標準流程,讓服務普及化,使更多人可以提供服務、享受服務。
未來在海外提供服務,恐怕無法再慢工出細活。一開始或許是精品店型態,但經過一段時間,必須發展出能快速展店的商業模式,經營者需調整自己的角色為訓練者,不再事必躬親,否則永遠長不大。
在「知識服務業」領域,智慧化的進程可能比勞力服務會更為快速。任何以「師」為名的行業,例如教師、律師、會計師、醫師,現都已有AI專業機器人,可大量取代傳統人力,不但節省時間和成本,而且不會出錯。
總而言之,台灣傳統「低端製造」模式,正在朝「高端製造」轉型。未來更重要的是朝服務業轉型,而且必須趕緊從「傳統服務」提升到「智慧服務」。
台灣電商龍頭網路家庭董事長詹宏志最近表示,東南亞市場近2年來,已成為中國網路巨頭的代理人戰爭,台灣若直接與巨人硬碰硬,可說是「毫無勝算」。台灣應善用自己的地緣特性以及國際連結,把全世界的優質商品串接起來,並定位為「服務的利基型電商」出發,才有望在競爭激烈的東南亞市場中勝出。
詹董的觀察非常正確,台商去東南亞,不僅面臨廣大市場挑戰,還須承受金融資本壓力,而且大部分來自中國。換言之,即使是南向布局,也無法避開中國的競爭。
台灣企業的口袋沒有別人深,只能改走「利基市場」路線。東南亞和中國,何者比較可能認同台灣的「利基」價值?
東南亞就像中國20年前,經濟剛要起飛。但中國今天已發展到一個水平,民眾消費從「需要」走向「想要」,很多台灣「軟實力」高端服務正好是消費者所想要的。我相信東南亞是很好的產品市場,但中國卻是更好的服務天堂,正要把傳統人的服務價值提昇為完美的消費者體驗。
周末看了電影「一個巨星的誕生」,其實說的是2個巨星的故事,一個崛起、一個殞落,很像台灣,我們正在轉折點。
Is Taiwan a rising star? or a falling star?
做出你的選擇,make Taiwan reborn agai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