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9_理事長的話_高盛,天貓,阿里&大潤發,軟銀電信,CIP離岸風電,順藥,生技IPO,寶寶樹,廣達,長江存儲,WeWork
高盛
高盛集團已故前董事長懷德海幾十年前寫下銀行家著名規則之一,即「重要的人喜歡與其他重要人士打交道。你是其中一人嗎?」萊斯納(Tim Leissner)正是這樣的人,這位高盛前東南亞地區負責人成功施展華爾街煉金術,把接近權力人士的機會轉化為金錢,但如今身陷官司,一敗塗地。
如今調查的雪球愈滾愈大,連當時的高盛執行長貝蘭克梵(Lloyd Blankfein)也捲入醜聞。
美國司法部10月底起訴萊斯納與副手吳崇華涉嫌從大馬主權基金「一馬發展公司」挪移數十億美元資金,並勒令沒收萊斯納的4,400萬美元。萊斯納已認罪,承認在「一馬」貪汙弊案共謀洗錢並違反海外行賄法,透過向官員行賄來敲定交易,並讓逾2億美金收益流進他控制的帳戶,買進豪華遊艇、提供一部電影製作資金,以及買進行賄的珠寶。
萊斯納是那種人面廣闊的銀行家。當大馬億萬富豪賽莫達的財團宣布該國有史來最大收購案時,萊斯納就坐在台上,因為高盛為此提供建議,萊斯納不久後也被拔擢為合夥人。幾年後一張照片顯示,萊斯納的名模妻子西蒙斯(Kimora Lee
Simmons)在時任大馬總理納吉的妻子旁邊微笑合影。
當高盛從一馬基金2012、2013年共籌得65億美元的三樁債券銷售案賺進6億美元內幕曝光後,輿論嘩然。然而高盛海撈一筆所引發的憤怒,尚不及至少6.8億美元流入總理納吉個人戶頭引發的爭議。
納吉在2013年9月造訪紐約,與安排一馬債券銷售的萊斯納以及大馬富商劉特佐(Jho Low)等人在能夠俯瞰曼哈頓中央公園的時代華納中心大樓會面,討論高盛在馬來西亞的更多商業機會,包括與一馬合作。
三天後,劉特佐與一名珠寶商來到納吉下榻的東方文華酒店,將價值2,730萬美元的22克拉粉紅鑽石吊墜與項鍊贈送給納吉的妻子。文件顯示,這套首飾購買資金來自高盛為一馬發債籌得的資金,這些錢被轉移至劉特佐控制的帳戶。目前劉特佐與萊斯納因同樣罪名遭美國司法部起訴。
萊斯納與吳崇華早在2009年就與劉特佐建立關係,希望藉此獲得大馬主權財富基金、即一馬前身登嘉樓投資機構(TIA)的生意。紐約時報當年11月報導劉特佐是名在紐約夜總會三個月豪擲數十萬美元的神祕大馬人士。就在同月,一馬發展公司也剛成立,萊斯納渴望為高盛爭取到一馬的生意,於是發了電郵給吳崇華,提到要利用幫一馬找到一家可收購的企業,幫助劉特佐建立成功企業家的聲譽。
萊斯納當時也試圖討好一馬董事會成員的納吉。文件顯示,吳崇華在同年11月的一封電郵中,告知萊斯納他在劉特佐的公寓與納吉的幾位孩子見面,萊斯納則同意讓這些孩子進入高盛工作。
劉特佐隨後成了萊斯納與納吉相識的牽線人,雙方2009年底會面,同年,高盛與一馬首次合作。高盛接著在2012年5月首度為一馬承銷債券,籌得17.5億美元。其中約5.77億美元被轉入一家阿布達比投資公司控制的帳戶,這個帳戶接著又將2.95億美元轉入劉特佐的空殼公司。接下來數周,一個由萊斯納與中國籍前妻控制的帳戶接獲了一馬的3,500萬美元現金存款,隨後又有1,690萬美元流入。
我們的看法:
第一、高盛透過金權,和全世界許多國家政府做生意,賺很多錢。
第二、但全球民粹當道,政治風險越來越大。
第三、全球交易要求透明的呼聲越來越高。
第四、高盛是一家退步的投資銀行,近年已被摩根士丹利追了上來。
天貓
「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今年邁入第10年,再度施展吸金大法,11日零時開賣後,歷經15小時49分、在下午3時50分之前,成交額便超越去年人民幣1,682億元紀錄,連續十年寫新猷。
截至11日晚間10時28分,成交額已衝上人民幣2,000億元,外界預估今年將有機會挑戰人民幣2,222億元(約新台幣1兆元)。對於國際化,阿里巴巴董事局執行副主席蔡崇信指出,阿里有一個長遠的目標,想要在2036年前為全球20億人提供服務。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說,雙11不是打折的日子,是感恩的日子,期許雙11大家買到的不僅是商品,而是驚喜;搶到的不僅是便宜,而是創新;等待的不僅是包裹,而是快樂。他直言,雙11不是一個促銷活動,而是一種文化的交流、快樂的分享,是中國人創造、全世界認同的節日。
美中貿易戰開打,加上大陸經濟成長放緩,外界原本擔心今年雙11的購買力可能受到影響,蔡崇信表示,未來大陸中產階級人口將翻一倍,所以貿易戰只是短周期,反而會促進消費轉型升級。
今年全大陸近600家新零售改造賣場和超市,全線加入天貓雙11,蔡崇信指出,新零售的意義,不是光讓實體店賣東西,是要把整個經濟數位化,實體店痛點是客戶進來後,沒法繼續跟進,如何讓客戶繼續回流,所以在數據上,阿里巴巴可以提供技術,讓實體店後台和庫存,管理得更好。
阿里巴巴此次旗下所有業務部門首度全軍出動,共同投入雙11;參與品牌從去年14個增加到18個;20萬個智慧門市及零售店也加入戰局衝刺業績。
我們的看法:
第一、雙11的成功,說明中國大陸的電商已成為人民生活的重要部分。
第二、今年京東的銷售也一樣打破千億紀錄,非常恐怖。
第三、阿里的下一步是跨境電商,把全球的貨品賣給中國大陸的消費者。
第四、台灣的電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法規和業者心態都應更加開放。
阿里/大潤發
阿里巴巴入主大潤發母公司高新零售屆滿一年之際,阿里巴巴完成了遍布大陸近400家大潤發門市的新零售升級改造,升級後單店坪效(每坪面積上可以產出的營業額)整體提升30%,以迎接雙11的銷售佳績。
阿里巴巴工作人員表示,大潤發升級後能提供門市周邊3公里範圍用戶1小時送達的服務,真正做到線上線下一體化,以改造完成的上海楊浦店為例,目前單日訂單量可以達到3,000單,最高峰值可以達到5,000單。
同時,大潤發借鑑了盒馬的懸掛鏈系統,接入了盒馬的物流接單能力,運用數字化的門市營運管理系統,當地消費者只要透過手機應用程式下單,訂單就會傳到門市,由門市備貨再放上輸送帶,將一袋袋的貨品,從購物樓層運送到專屬區域進行包裝和配送。
負責協助大潤發進行一系列改造的幕後推手、盒馬CEO侯毅表示,大潤發放在整個互聯網的改造總體思路,是把整個店互聯網化、數位化。
侯毅指出,盒馬為大潤發線上帶來許多銷量,也帶來年輕的會員,同時盒馬也把自動化設備能力,包括懸掛系統都輸出給大潤發,把盒馬採鮮水果,放進大潤發的體系。
盒馬與大潤發展開的供應鏈合作,是直接從供應商採購新鮮食品,讓大潤發的消費者,可以購買盒馬鮮生自有品牌「日日鮮」所提供的即日新鮮食品,也就是說盒馬自有品牌「日日鮮系列」肉菜蛋奶類,已經在大潤發門市上架。
侯毅認為,大潤發本身累積很多零售的另外創新體系,同時也傳輸給盒馬,兩家企業可說是強強聯手。
侯毅進一步解釋,包括大賣場、超市和便利店,這個零售店面硬體有些吃緊,阿里巴巴的對零售互聯網化,需要努力去改變,用移動互聯網技術去改變作業流程。
天貓日前宣布,全大陸近600家新零售改造賣場和超市,全線加入天貓雙11,包括近100家盒馬鮮生門市,以及470多透通過淘鮮達改造的連鎖商超,覆蓋165個城市,超過5,000萬用戶。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大潤發賣給阿里證明是正確的決定,成效顯著。
第二、台灣的消費型的企業必須盡快朝「新零售」的方向轉型。
第三、大潤發實體的優異管理和阿里的創新基因,一拍即合。
第四、「數位化、智慧化」是台灣企業最需要學習的功課。
軟銀電信
日本軟銀集團(SoftBank Group)旗下日本電信事業軟銀公司(SoftBank Corp)上市計畫周一獲東京證交所核可,預定12月19日掛牌上市。由於此案規畫籌資2.4兆日圓(約210.4億美元),預料將創日本史上最高募資紀錄,並躋身全球規模最大首度公開發行(IPO)案之一。
軟銀IPO案也代表母公司軟銀集團在執行長孫正義的領導下,將轉型成為全球最大科技投資巨擘。透過上市募資,軟銀集團將握有更多資金,供應將近千億美元的願景基金與附屬的Delta基金,以便在全球科技業進行投資。
軟銀公司每股暫訂1,500日圓,規畫出售16億股,合計籌資2.4兆日圓,換算市值達7.18兆日圓。最終IPO價格將在12月10日定案。
倘若投資人需求強勁,軟銀擬另釋出1.6億股,換算價值達2,406億日圓,一旦如此,籌資規模將上看2.6兆日圓(約230億美元),接近阿里巴巴2014年締造的250億美元全球最高紀錄。
軟銀掛牌後,母公司軟銀集團仍握有3分之2的股權。
然而,軟銀籌備IPO之際,市場也浮現投資人對日本電信業前景的質疑。隨著日本政府近期施壓行動業者調降費率,令外界擔憂行動營運商的獲利遭到壓縮。
不過,專家認為,軟銀品牌仍然會吸引許多散戶投資,許多人視孫正義為極具眼光的科技大亨,他曾經帶領軟銀進軍日本電信業,打破過去NTT DoCoMo與KDDI雙頭寡佔市場,轉變為三強鼎立的局面,此外也成功引進蘋果iPhone攻入日本市場。
Aizawa證券分析師認為,軟銀應該會吸引不少資金,「因為行動業者擁有穩定的現金流,若想要未來的利息和股東報酬,這的確遠比政府公債更具吸引力。」
此次軟銀承銷商包括野村銀行、瑞穗銀行、高盛、摩根大通和SMBC日興公司。
我們的看法:
第一、這是今年全球最大IPO,但規模還是比阿里巴巴當年250億美元IPO小。
第二、如果能夠成功,這仍然會是軟銀的一大勝利。
第三、軟銀孫正義最會集資,擅於掌握時機,這是另一個代表作。
第四、日本資本市場和新經濟近年快速復甦,有許多好公司,值得關注。
CIP離岸風電
本月15日是風電開發商完全本土化成果「離岸風力發電產業關聯執行方案」遞交截止日,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奪得進度第一,CIP12日亦宣布本土產業鏈成軍,強調已與60家台灣本土廠商簽署超過200億元合作訂單,本土化採購「買好買滿」。
CIP昨與台灣本土廠商簽署超過200億元合作訂單,將交經濟部審議。去年10月起,CIP逐步落實60項本土合約,包括日前宣布與世紀鋼簽定165億元水下基礎供應的天價合約,在台採購金額超過200億元。CIP昨邀請經濟部部長沈榮津、工業局、能源局與標準局代表,超過30家本土產業,28家銀行等參加本土產業鏈盛大成軍儀式,CIP本土供應商共百餘人出席。
CIP台灣區執行長侯奕愷表示,本土化報告是項艱鉅任務,因CIP彰化外海的彰芳與西島兩座風場共600MW裝置容量,但併網年度被切散且零星分配在2021年、2023年與2024年,CIP台灣區絕大部分採購仍須配合政府規範的併網時間點與本土化要求。
「規模經濟、大量採購對離岸風電發展來說,確實是很關鍵的因素」,侯奕愷指出, CIP取得600MW裝置容量被分配在不同年度併網,且政府每個年度併網的本土化要求強度都不同,這讓CIP必須提前2年完成採購,無法享有技術及價格下降的優勢。
侯奕愷感謝在場供應鏈戰友,他說,如果本土企業沒有初期投資,要同時在國際保有競爭力意願,及對本土產業承擔風險的承諾,離岸風電供應鏈將不會有進一步的增長。
侯說,在採購過程,的確遇到會恐懼、覺得不確定,甚至拒絕的供應商,但成軍大會證明,台灣政府倡導本土化政策是奏效的,如果台灣政府能維持一個穩定的投資環境,相信台灣風電本土化進程將會比英國的10至15年還快。
我們的看法:
第一、CIP和60家本土企業簽屬200億元合作訂單,非常難得。
第二、這是一個全新生態系建造和形成的過程。
第三、近年台灣的大型投資項目,只有離岸風電成功,可能是因為沒有在陸上環評複雜的過程。
第四、中國大陸對美國廠商也是有本土化要求與技術移轉,但是做得太過火,以致引起川普抗議。
順藥
順藥合併金樺效益顯現!該公司13日宣布旗下雙效融合蛋白新藥ECC01專案(不包含ECC01平台),以產品作價方式授權日商LTJ,並取得其42.86%股權,未來雙方將合作開發標靶抗癌新藥。
順藥昨日召開董事會,通過與日本LTJ公司簽訂「資產取得」合約。依合約規定,LTJ完成募集資金美元500萬元後,順藥即將ECC01專案智財與全球開發權利,讓與LTJ進行臨床開發計畫。此案為順藥與金樺合併後第一個海外授權的生物藥,不僅結合雙方優勢加速產品開發進度,更有效平衡風險及累積相關經驗值,將有利於公司在後續品項開發上的策略調整。
此外,昨日董事會也通過人事異動案,晟德董事長林榮錦將擔任順藥CEO暨總經理,原職的黃文英則轉調為策略長,營運長則是陳佩君。
LTJ是由日本以新藥開發CRO為主的LibraMedicina(LMED)、創投基金管理公司Japan Strategic
Capital(JSC)與Innovation
Factory(IF)等日本知名企業共同成立的合資公司。
在取得ECC01的開發權利之後,LTJ將負責ECC01後續的臨床前及臨床試驗開發,以在美國申請IND(investigational
new drug,試驗性新藥)為目標,進軍全球龐大的抗癌藥物市場。
順藥表示,LTJ將臨床有較大進展後,在適當時機將ECC01對外授權,而順藥將因持有LTJ股權而分享衍生的各種利益。
陳佩君表示,金樺致力於建立一雙效融合蛋白新藥的開發平台。此平台開發的雙效融合蛋白,在一頭可辨識腫瘤標記,另一頭則具有酵素活性,能在癌症患處產生高濃度的細胞毒素殺死癌細胞。ECC01是這個平台的第一個新藥產品。
陳佩君說,此雙效融合蛋白的設計,可大幅提高傳統化療藥物的療效,也可以降低化療的副作用,提高安全性。
目前ECC01已經在胰臟癌、頭頸癌與上皮細胞癌等多種動物模型中,顯現出非常顯著的癌細胞抑制效果。在靈長類動物的試驗中,也已經驗證其初步的安全性。
我們的看法:
第一、林榮錦是台灣最懂得M&A和集資的生技企業家。
第二、以產品作價方式授權日商LTJ,並取得其42.86%股權,非常創新。
第三、值得注意的是LTJ是三家日本企業合資成立的特殊目的公司,有創投和新藥開發公司,也有創新加速器。
第四、這兩年來已有4-5家日本企業和台灣生技公司達成投資意向,未來前途不可限量,值得關注。
生技IPO
近來美國新創生技公司市值不斷飆漲,其中前景最受看好的Moderna
Therapeutics已向證交會(SEC)提出首度公開發行(IPO)申請,預估市值70億美元可望締造美國史上最大規模生技IPO案。
Moderna預計今年底前以交易代碼「MRNA」在那斯達克上市,目標在IPO當日募集5億美元資金。儘管該公司創業8年至今未有產品上市,但最近一輪募資超過26億美元,已讓預估市值達到70億美元以上。
總部設在美國麻州的Moderna專門研發訊息核糖核酸(mRNA)藥物。由於人體細胞一切生理功能須透過基因轉錄成mRNA,再轉譯成蛋白質來執行,因此理論上mRNA藥物能讓細胞自行預防或對抗癌症、茲卡病毒或心臟病等重大疾病。
Moderna於IPO申請文件中表示:「我們研發的療法是利用mRNA藥物來指示病患自體細胞產生蛋白質,藉此預防或治療疾病。」該公司將mRNA比喻為「生命的軟體」。
Moderna創業至今推動的21項研發計畫當中,只有10項進入早期臨床實驗階段,估計未來幾年內還不會有任何產品上市。今年1到9月該公司營業支出逼近3.6億美元,且未來隨著臨床實驗進展,資金需求勢必持續擴大。
所幸Moderna財務狀況還算穩定。截至今年9月底為止,該公司擁有12億美元現金且無負債。更重要的是,外界認為mRNA療法比基因療法更能有效控制副作用,使Moderna獲得默克、阿斯特捷利康等大型藥廠投資。
假以時日若Moderna產品順利上市,該公司市值可望倍數成長。部分人士更樂觀推測,Moderna市值在新藥上市之前就會上漲,因為近來大型藥廠為了維持成長不惜花大錢投資新創業者。
去年8月以來,美國已經有3家新創生技公司被大型藥廠收購,交易金額分別都在80億美元以上。
我們的看法:
第一、美國生技股不振已有很長的時間。
第二、這是近幾年美國最大的生技IPO。
第三、這個IPO如果成功,未來可能有更多生技股在美國上市。
第四、驚人的是這家公司未來幾年內不會有產品上市,但IPO市值卻達到70億美元左右。
第五、這是新一波的投資熱潮還是泡沫?
寶寶樹
大陸母嬰社群龍頭寶寶樹13日通過上市聆訊,22日將赴港上市;第四大股東阿里巴巴加碼投資2.14億美元認購寶寶樹,公司IPO進入衝刺階段。
中證網報導,招股書顯示,寶寶樹2018年上半年收入人民幣4.1億元,相較2017年上半年的3.6億元增加12.6%,2018年上半年毛利達76.8%。帳面虧損擴大至21億元,經調整後溢利超過1.2億元。
路透此前援引知情人士稱,寶寶樹IPO希望募集8億到10億美元資金,目標估值為30億到50億美元。寶寶樹依靠社群網,成立於2007年,在母嬰家庭領域深耕11年,將寶寶年齡在6歲前的年輕媽媽聚集起來,提供在線教育服務。
公告顯示,為了逐步擴大盈利,寶寶樹在2018年著重發展廣告業務、以及知識付費新業務;電商以與阿里深度合作來減少後端經營成本,以此來集中發揮寶寶樹母嬰社區的核心優勢。
今年5月,寶寶樹與阿里巴巴簽署協議,獲約2.14億美元投資。2018年10月,寶寶樹宣布電商平台和天貓合作。IPO前,寶寶樹創始人、CEO王懷南家族持有26.09%股權,為最大股東,復星集團旗下持有24.84%股權,為第二大股東。好未來為第三大股東,持有10.18%股權,阿里巴巴持有9.9%股權,為第四大股東,聚美優品持有3.33%股權。
除股權投資,寶寶樹與淘寶軟件有限公司訂立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電商、廣告、知識付費及其他潛在業務領域開展深入合作,該協議五年為期,阿里同意根據戰略合作協議做出若干承諾,寶寶樹的變現能力被投資人看好。
大陸母嬰市場的巨大商業潛力以及寶寶樹領先行業地位,是寶寶樹招股最大賣點。阿里巴巴追加投資寶寶樹,意味著對寶寶樹IPO持樂觀態度。
我們的看法:
第一、母嬰社群,這絕對是正確的市場區隔。
第二、中國大陸賺幼兒、女人和老年人的錢,都存在許多商機。
第三、2018年上半年寶寶樹虧21億元人民幣,非常驚人。
第四、今年上半年阿里投資該公司2.14億美元,是非常正確的方向。
第五、本項目符合阿里「新零售」線上+線下概念。
廣達
廣達13日董事會通過將斥資42.8億元,買下位於總部旁的中環林口二、三廠,將做為高階、高單價、生產自動化程度高產品的生產基地,以及新近成立的AI實驗室據點。面對不少同業前進東南亞,廣達董事長林百里表示,「人要往高處爬」,廣達在德國、美國、台灣等先進國家設廠,代表廣達的產品有價值。
中美貿易戰短期難善了,外界盛傳廣達決定將伺服器產線搬回台灣生產,並積極覓地,廣達昨日董事會通過斥資42.8億元,從中環子公司中嘉國際投資手中,買下土地面積1.1萬坪、樓板面積約0.9萬坪的原中環林口二、三廠,正好位於廣達華亞園區總部的隔壁,符合新據點能夠在研發與測試單位附近、方便招募研發人員與便於研發人員上下班的需求。
廣達在法說會中表示,分散生產據點、擴增跨部門的AI實驗室人員,是廣達選擇在台灣擴充的主因,而高單價、高階、自動化程度高、對人工需求低、以輸美為主的產品,在客戶同意並支付所需費用的前提下,已陸續搬回台生產。
林百里指出,AI的發展海闊天空,廣達成立跨部門的AI實驗室,積極與大學合作,而要盡量發揮台灣的價值、人才與地理位置優勢,就需要最好的工廠,2004年搬入現在的總部時,只坐滿一半的面積,現研發、行銷都不夠地方坐,更不要說將高端製造帶回台灣,所以廣達需要夠大的新據點,才能擺的下AI實驗室與高度自動化的工廠。
其他同業為了因應中美貿易戰,選擇將部分產線搬往東南亞,林百里則表示,廣達要求每個製造環節、每項產品、甚至是每個人都智能化,所以與其在東南亞設廠,更希望在先進國家設廠。除了在美國田納西有生產據點、擴充高單價產品在台產線外,廣達也將擴增在德國的生產線。
拜蘋果MacBook Air終於發表與上市之賜,以及伺服器第三季業務優於預期,廣達第三季財報恢復元氣,營收2,821.5億元、季增35%,營業淨利44.26億元,季增率更高達83%,雖然受到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在第三季尾聲上揚影響,匯兌收益比上一季減少,不過,第三季稅後獲利仍達47.08億元、季增33.2%,比去年同期成長17.8%,EPS為1.22元。
我們的看法:
第一、廣達投資方向和別人不同,這是真正的「高端製造」。
第二、廣達近年投資焦點在AI。
第三、廣達的廠過去設在德國、美國等先進國家。
第四、台灣應該有更多類似廣達的「高端投資」。
長江存儲
儘管受到來自美國方面的批評與制裁,半導體產業仍受到大陸政府全力扶植,近日傳出,2016年在湖北武漢成立、總投資達240億美元的長江存儲正加快建設步伐,有望在2018年年底投產,實現每月30萬片晶圓的產能目標。
大陸是全球記憶體晶片消費的第一大國,但關鍵技術上幾乎仰賴境外,為此,大陸政府在「十三五」規劃與「中國製造2025」中,均將推動本土半導體產業發展作為重要任務。
透過近年努力,目前大陸製造半導體記憶體晶片已形成三大重心,分別是福建晉華、合肥長鑫與長江存儲,福建晉華與合肥長鑫主攻DRAM,位在武漢的長江存儲主打3D NAND快閃記憶體。其中,又以長江存儲的進展最受外界關注。
成立以來,長江存儲除了接受大陸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簡稱大基金)超過10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投資之外,還備受大陸中央高層關注。依照長江存儲的目標,2023年要實現每月30萬片晶圓的產能,年產值1千億元,並滿足大陸境內快閃記憶體需求量的50%。
今年4月中旬,大陸通訊設備巨頭中興通訊受到美國政府禁售令制裁,不僅讓中興營運元氣大傷,也暴露大陸在半導體關鍵技術上受制於人的弱點,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4月下旬特地前往長江存儲旗下的武漢新芯考察,聽取相關報告,並勉勵公司要加快在晶片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
集微網報導,近期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長秦尊文表示,在建構長江中游城市群現代化經濟體系中,大陸政府在湖北布局了記憶體晶片領域的科研和生產,總投資240億美元的長江存儲專案在武漢成立,正加快建設步伐,力爭在2018年年底投產,爭取實現每月30萬片晶圓的產能。
秦尊文表示,目前世界上記憶體晶片市場主要由美、日、韓主導,是高度壟斷的寡頭市場格局。湖北要聚集「產學研用融」各方面資源,爭取用3年時間建成國際一流的資訊光電子製造業創新平台,相關成果達到國際水準,推動資訊光電子產業所需的核心光電子晶片和零組件的行業供給率超過30%。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大陸自己研發半導體技術,雖然很辛苦,但從長期而言是正確的策略。
第二、其實技術源頭還是台灣,因為紫光總經理高啟全來自華亞科。
第三、長江存儲過去兩年曾經想要進行許多併購,但是均未成功。
第四、長江的優點是跑得快,美國人很難用對晉華的策略起訴長江。
WeWork
美國辦公空間共享服務業者WeWork周二宣布,大股東軟體銀行(SoftBank)追加投資30億美元,將WeWork預估市值推向450億美元,成為美國市值第2高的新創公司,僅次於叫車服務業者優步(Uber)。
去年軟銀透過願景基金(Vision Fund)對WeWork投資44億美元後,已成為持股20%的大股東。當時這項投資締造美國新創企業私下募資金額次高紀錄,僅次於優步先前募得的56億美元。假設周二宣布的投資順利完成,其金額將名列第三。
WeWork周二表示,軟銀這回投資方式是先購買認股權證,預計明年上半購入WeWork股票。外媒日前曾引述消息報導,軟銀打算投資150億至200億美元買下WeWork多數股權,但不確定周二宣布的30億美元是否包含其中。
由於日前爆發的沙國記者謀殺案在矽谷掀起爭議,因此WeWork財務長敏森(Artie Minson)周二強調這回資金來自軟銀,而非沙國支持的願景基金,但內情人士透露軟銀過去曾將部分WeWork股權轉讓到願景基金,難保未來不這麼做。
周二消息再度突顯WeWork近來加速擴張市場,資本需求也隨之擴大。2010年創業以來,該公司透過募資及融資取得的資金累積超過65億美元,但花錢速度也相當驚人。截至今年10月底為止,WeWork握有28億美元現金。
WeWork周二再度強調公司業績持續成長,推動今年1到9月營收倍增至12億美元,同一期間旗下辦公座位出租數量也倍增至29.7萬個。然而,在公司不斷投資行銷及辦公室裝潢的情況下,今年1到9月虧損也從去年同期的1.1億美元擴大至4.2億美元。
WeWork表示,今年以來虧損擴大早在預料之中,因為公司預備在第四季增加10萬個辦公室座位開放出租。
我們的看法:
第一、軟銀已成為新經濟的超級資源整合者。
第二、軟銀先前已投資WeWork44億美元,成為該公司 20%大股東。
第三、軟銀投資是PE的玩法,強調速度、規模以及資源整合,非一般VC傳統投資方式。
第四、但這次再加碼30億美元實在有點誇張,WeWork的商業模式能賺這麼多錢嗎?
第五、WeWork企圖打造一個創新的生態系,這大概是軟銀投資的理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