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1日 星期二

理事長的話:波克夏,巴菲特蘋果,台積電美國,波蘭零碳排,平安新方正,寧德時代,半導體徵人,人才,Just Kitchen,國巨鴻海,蘋果串流,美勞長零工,湖北晶芯,愛迪達銳跑,太空之旅,南僑

波克夏

 

有「股神」美譽的波克夏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執行長巴菲特3日向財經網站CNBC表示,假如他卸任,主管波克夏非保險事業的副董事長亞伯(Greg Abel)將是繼任人選,確立了波克夏的接班布局。

 

CNBC報導,巴菲特說:「假如今天晚上我發生了什麼事,董事會同意,58歲的亞伯明天早上就可以接任(執行長)。」

 

亞伯長久以來一直被認為是最可能的接替巴菲特的人選,原因是他擁有年紀優勢,以及執掌波克夏所有非保險事業的廣泛職權。如今巴菲特這席談話,更強化了亞伯將會接任該公司執行長的看法。

 

執掌波克夏逾50年的巴菲特,從未公開暗示何時要卸任的規畫,但這席談話結束了從2006年開始的揣測,當時75歲的巴菲特在年度股東大會上首度討論其接班計畫。

 

其實,在上周末的波克夏股東年會上,巴菲特的長期投資夥伴、高齡97歲的波克夏副董事長孟格的一席談話,引發了亞伯可能被選為接班人的揣測。當時巴菲特說,權力下放不會到處行得通,因為企業需要有某種類型的文化。孟格接著表示:「我們確實是有」,「而且亞伯將維持這種文化」。

 

巴菲特對亞伯以及掌管所有保險事業的另一位副董事長詹恩(Ajit Jain)讚譽有加,稱許「他們兩人都好極了」。他們兩人自從2018年被拔擢為副董事長以來,一直被認為是可能的繼任人選。

 

巴菲特說:「但願不會發生,若亞伯今晚出了事情,那麼執行長就是詹恩了。」他也說,年齡是董事會挑選接班人的決定性因素。亞伯今年58歲,詹恩69歲。

 

在加拿大長大的亞伯,已在波克夏任職十多年,2018年升任副董事長後,掌理波克夏能源事業,領導該部門壯大為擁有超過2.3萬名員工的事業,也擁有敏銳的交易直覺,幫助波客夏收購內華達州公用事業商NV能源公司、和加拿大亞伯達省的電力傳輸業者,之後他的職權變動,改為管理波克夏所有非保險的業務,監督波克夏能源、伯靈頓北方聖大菲(BNSF)鐵路公司等約30.9萬名員工。

 

由於巴菲特與孟格都已90多歲,加上他們長期以來在波克夏的重要地位,因此,這個6,300億美元龐大企業集團的接班問題一直備受外界關注。繼任人選將掌管波克夏眾多事業群,從保險公司、鐵路、能源公司,到包括Dairy Queen等零售業者。

 

我們的看法:

 

第一、巴菲特已90歲。

第二、早就應該交班。

 

第三、年輕是關鍵出線因素。

 

第四、巴菲特未來投資會轉保守。

 

巴菲特蘋果

 

有「股神」美譽的波克夏公司董事長巴菲特和投資夥伴孟格,1日出席波克夏股東年會時,看好美國經濟復甦前景,重申建議一般投資人應投資指數型基金(ETF)、而非個股。巴菲特坦承,他去年減碼蘋果股票「可能是個錯誤」,出清航空類股的「時機不好」,但他現在仍不會想買進航空股。

 

波克夏今年股東年會未在奧馬哈舉行,而是移師洛杉磯以視訊形式登場,巴菲特和孟格回應股東的諸多提問,涵蓋美國經濟、貨幣與財政寬鬆、投資決策、氣候變遷、增稅、波克夏業務等議題,掌理波克夏保險業務的詹恩與另一位主管亞伯也同台。

 

巴菲特說,美國經濟表現遠優於他的預期,聯準會的貨幣刺激政策和國會的財政措施,使經濟以「非常有效率的方式」持續復甦,並嘉惠波克夏,「85%的美國經濟正以超高速運轉」,同時成本也大幅上揚,衝擊波克夏,該公司旗下一些事業正在漲價,通膨上漲「不會停止,現在民眾有錢了,他們願意支付更高的價格」。

 

在被問到關於投資的決策時,巴菲特說,去年減碼蘋果持股「可能是個錯誤」,讚揚蘋果以「不可或缺」的產品建立了「不同凡響」的事業,執行長庫克也已達成賈伯斯未能實現的一些成就。他也坦承波克夏、摩根大通及亞馬遜合資創立Haven,要打擊醫療照護體系寄生蟲的計畫失敗。

 

他也說,去年出清航空類股的「時機不好」,但強調這是因為政府的刺激措施令經濟復甦比預期快,且解釋他認為若他不出清,航空業可能更難取得有利的政府紓困條件,但鑒於國際旅行低迷,他仍不會想買進航空股。

 

他也透露不看好航空業前景的訊息,例如他在談美國經濟時,指出一些產業的企業表現「非常好」,也有些企業仍面臨問題,例如跨國旅遊。

 

針對波克夏減碼銀行股,巴菲特說,他很喜歡整體銀行業,但不想有太大的曝險,若波克夏持股超過10%,會讓銀行業者陷入微妙處境,他會減碼是因在經濟活動急凍時,對銀行業的業績回升時機與方式心存疑慮。

 

對於波克夏投資化石燃料業者,巴菲特表示他不會對持有雪佛龍(Chevron)感到不自在,認為即便世界正在推動能源轉型,雪佛龍仍嘉惠社會,因為大家還需要碳氫燃料,他也不喜歡對企業作出道德判斷。

 

我們的看法:

 

第一、巴菲特買龍頭企業。

第二、對蘋果看法有趣。

 

第三、開始投資科技股。

 

第四、航空業投資大失敗。

 

台積電美國

 

台積電去年宣布投資120億美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興建晶圓廠後,路透4日引述3名消息人士報導,未來3年內台積電打算在亞利桑那州再蓋5座廠房,讓當地廠房總數達到6座,大幅提升台積電產能,也有助美國掌握半導體供應鏈。

 

有關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說法的報導,台積電對此表示,不評論市場傳言。

 

然而業界認為,美國政府的補貼是台積電要不要在亞利桑那州擴建晶圓廠的關鍵,以美國政府的角度來看,與其補助台積電在美國設廠,補助英特爾在美國設廠恐怕會更符合美國的國家安全及國家利益。

 

台積電總裁魏哲家於4月中旬召開的法人說明會中,曾針對亞利桑那州建廠進度提出說明。魏哲家表示,台積電亞利桑那州晶圓廠按照計畫執行,於今年動工,第一期廠房預計於2024年開始量產5奈米製程,月產能達2萬片。

 

魏哲家表示,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取得大範圍的土地以維持彈性,進一步擴建是有可能的,但首要任務是使第一期廠房順利量產,然後根據第一期晶圓廠的營運效率、成本效益等考量,以及客戶實際需求,再來決定下一步的投資計畫。若有任何正式決定將予以揭露。

 

今年4月台積電進一步表示,為了應付全球龐大的半導體需求,未來3年台積電將投資1千億美元擴大產能。當時台積電並未詳述投資項目,但外界早已傳聞台積電將在美國擴建廠房。

 

內情人士透露的最新消息指出,台積電是受到美國政府請託,才決定在亞利桑那州規劃6座廠房。另有消息稱,台積電去年決定在亞利桑那州設廠時,就已盤算要蓋6座廠房,當時就確認過預定地有足夠空間。然而,未來追加的5座廠房採用的製程及產能目前無從得知。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積電美國大擴張。

第二、並不令人意外。

 

第三、台積電被美國強迫要求赴美。

 

第四、台灣不可能做太多晶圓廠投資。

 

波蘭零碳排

 

美國大張旗鼓地舉行氣候變遷峰會,各國領袖也盡量給足面子;例如波蘭總統杜達表示該國計劃20年內打造出零碳排的能源系統,一反先前的能源政策。而前一天才宣示要盡心保護雨林的巴西總統波索納洛,隔天卻批准刪減政府今年近四分之一環保預算。

 

杜達23日在白宮主辦的視訊氣候峰會上表示,計劃在20年內建立出零碳排系統,讓燃煤發電比重在2040年從現在的70%降至11%

 

這顯然與波蘭傳統的能源策略背道而馳,該國是歐盟唯一未在2019年與其他國家一起宣誓,要以2050年氣候中和為目標的會員國。不過,杜達雖然計劃在20年內逐步降低燃煤發電比重,卻未打算淘汰這種發電方式,也未解釋如何讓零碳排能源和燃煤並存。環保團體也嚴詞譴責,並希望杜達利用這場峰會,宣布跟進歐盟其他國家,以2050年達成氣候中和為目標。

 

我們的看法:

 

第一、波蘭終於表態。

第二、如同台灣終於表態。

 

第三、但外界並不相信波蘭。

 

第四、台灣能源計劃不可能達成。

 

平安新方正

 

深陷債務風暴的北大方正集團,重整計畫出現新進展。港股上市的保險業巨頭中國平安430日宣布,正式參與方正集團重整計畫,最多斥逾人民幣(下同)500億元收購其醫療、證券等資產。而重整後的新方正集團,將由中國平安控股。

 

受此消息激勵,方正集團旗下港股上市公司方正控股3日盤中股價暴漲125.53%,終場收漲85.1%至0.87港元。

 

中國平安3日港股股價則收跌2.47%至82.85港元,2021年以來股價累計跌12.14%。

 

北京大學在1986年出資創辦方正集團,歷經了多年發展,該集團成長為大陸規模最大的高校綜合企業。

 

不料,方正集團2019122日因流動資金緊張,其所發行一筆20億元的超短期融資債券未能按期足額償付本息,首度爆出債券違約,消息驚動市場。

 

香港信報報導,近年來方正集團持續推進重整程序,其財務危機終於迎來轉機。

 

中國平安430日公告顯示,授權旗下平安人壽聯同代表珠海國資的華發集團,按照七比三的比例,受讓新方正集團不低於73%的股權。

 

其中,平安人壽將以370.5億至507.5億元作價,收購新方正集團51.1%至70%的股權,而剩下27%的股權,則會給予選擇以股代債的方正集團債權人。

 

中國平安表示,擬收購的新方正集團資產,包括重整主體旗下的醫療、金融、資訊技術、教育等股權類、債權類及其他類資產。涉及北大醫藥、方正證券、方正科技、中國高科等A股上市公司。

 

中國平安指出,醫療健康是新方正集團的核心優勢業務,旗下北大醫療產業集團擁有國際一流的醫學品牌與北京大學國際醫院。中國平安透過參與此次重整,將深化醫療健康產業戰略布局,與北京大學建立緊密合作關係,雙方可在醫學教育研究和產學研究的成果轉化領域展開深入合作。

 

另外,中國平安稍早還傳出考慮把旗下平安證券與方正證券合併。若兩家券商合併,總資產規模合計將超過2,450億元,躋身大陸十大券商。

 

投行摩根士丹利發表最新報告指出,雖然此前已有報導指出中國平安有興趣參與方正集團的重組計畫,但是考量到此次交易的規模與中國平安的參與程度,仍可能讓市場感到有些意外。而中國平安認為這項交易將帶來明顯的投資回報與長期的協同效應。該行給予中國平安「增持」評級,目標價為118港元。

 

我們的看法:

 

第一、北大方正曾是大陸校企代表典範。

第二、方正近年犯了許多錯誤。

 

第三、平安是最好的投資人。

 

第四、北大方正已有很多資產。

 

寧德時代

 

五月四日青年節香港沒有青年人的故事,轟動的卻是老人家的財富故事,這天福建商人曾毓群的財產超過了之前的香港首富李嘉誠,雖然只比李嘉誠多出一億美元,但他坐上了香港首富寶座。

 

據四日富比世實時富豪榜的最新排位,大陸電動汽車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的董事局主席曾毓群,晉身香港首富,身家達到三百四十五億美元,比到第二位的李嘉誠多一億美元,比也曾坐過香港首富寶座現在淪為老三的地產商李兆基多出二十四億美元。在富比世全球富豪榜上,曾毓群就此排名第四十位。

 

曾毓群的財富在過去一年暴漲,因為他創辦的汽車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的股價一年暴漲了百分之一五○,其最新市值達到九千零四十二億元人民幣(約一千三百九十億美元)。曾毓群個人的財富較去年三月時的九十七億美元,也暴漲了兩倍。

 

曾毓群今年才五十三歲,文革高峰時期出生在福建寧德,但後來他到了上海名校上海交通大學攻讀船舶工程,畢業後進了外資企業,先是日本電子工業名牌TDK廠中,從技術員到工程總監,卅一歲便成為了TDK公司唯一的大陸籍總監。

 

曾毓群二○一一年創辦「寧德時代」(主力是研發電池及電池管理系統,以及新能源技術開發),還把企業設在他的老家福建寧德。在此之前的一九八八年,習近平從廈門調任寧德出任中共地委書記,提出了貧困地方的「弱鳥先飛論」;二○一○年九月已是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回寧德調研,要求寧德「多抱幾個金娃娃」。

 

曾毓群很快就成了寧德的「金娃娃」,創辦企業後大約七年時間,他將企業資產由零做到一千八百億元人民幣,從一家名不見經傳的企業竄升至全球最大的動力電池公司。二○一八年六月,「寧德時代」在深圳交易所敲鐘上市,做為中國創業板首隻「獨角獸」,「寧德時代」上市首日,即上漲百分之四十四漲停,很快成為創業板第二大市值個股。

 

隨著新能源汽車大熱,寧德時代的股價由二○一九年底的一百零六元人民幣,暴漲至近日的三百八十八元人民幣,漲幅達百分之二六五,公司最新市值逾九千億元人民幣。

 

與馬雲等大陸富豪一樣,曾毓群二○○五年依香港的「優才計畫」,獲得香港居民身分,七年後自動成為香港永久居民。曾毓群是透過設在寧波梅山保稅港區的瑞廷投資有限公司,持有寧德時代百分之廿四點五三的股份,按公司市值計算,曾毓群身家約為三百四十五億美元。

 

事實上,寧德時代股價驚人的攀升不只將曾毓群推上香港首富寶座,另有八名寧德時代的高階管理人員和重要投資者,也躋身十億美元的富豪之列。他們九個人的財富加起來超過七百廿億美元,超過了谷歌和臉書等美國科技巨頭。對於一家成立十年的公司而言,是一個驚人的成就,電動車產業儼然成為新的「致富機器」。

 

我們的看法:

 

第一、寧德時代是電動車概念股。

第二、台灣缺乏電池公司。

 

第三、寧德已是世界級公司。

 

第四、特斯拉帶動寧德時代成長。

 

半導體徵人

 

國際半導體廠在台投資擴點,也擴大徵才範圍,半導體設備廠「雙A」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艾斯摩爾(ASML)同步徵才,二家合計釋出職缺上看1,200人,除了新鮮人年薪百萬,還有股票選擇權或認股現金回饋。

 

應材、ASML近年股價狂飆,加碼股票對招人很有加分效果;美光、默克也祭出不同誘因。

 

應材昨(4)日宣布兩年期徵才計畫,招募近千人規模,主打「讓新鮮人快速累積到第一桶金」,除了本薪、獎金、配股之外,還有員工認股計畫、每年旅遊補助6萬、購車36萬無息貸款、免費早餐、下午茶等福利,昨日成為業界話題。

 

應用材料台灣區總裁余定陸指出,最快2030年全球半導體產值就會衝上1兆美元,應材會跟隨產業趨勢把握商機,需要更多人才加入團隊。

 

台灣應材人資長羅淑貞指出,很能理解年輕人想要很快賺到第一桶金,所以除了本薪、獎金以及配股外,在台灣也有員工認股計畫15%優惠,員工依據薪資可選1%25%用於認股,可選擇由公司每半年購回。過去五年平均員工獲利50%,等於工程師平均每月業外收入增約一萬元。

 

ASML是全球最大晶片微影設備商,去年在台灣招募500人,今年計畫招募700人以上,包括客戶支援工程師、系統裝機工程師等項目,還有供應鏈管理和採購等職缺。除了新人年薪百萬外,更祭出員工可撥出年薪上限10%以認購荷蘭母公司股票,持有滿一年後由公司直接發20%現金。

 

ASML近年股價翻漲,市值僅次於台積電和輝達(Nvidia),除了鼓勵員工認購公司股票外,ASML針對高績效員工,由公司分三年期給予年薪10%15%等值股票的留才計畫。

 

全球記憶體大廠美光表示,長期都在徵才,包括研發工程師、軟體開發工程師、設備工程師等,除了職級不同的薪水,還有達成目標的績效獎金、表現好的即時獎勵,工作五年以上的員工再加發「久任獎勵」,且不定期提供員工以折扣價格購買公司股票。

 

我們的看法:

 

第一、半導體產業大徵才。

第二、造成人才通通往半導體產業發展。

 

第三、形成資源配置不平衡。

 

第四、未來只會更嚴重。

 

人才

 

國發會昨發布「二○二一~二○二三年重點產業人才供需調查及推估報告」。報告指出,本次調查廿一項重點產業,以新增需求人數佔產業就業人數比例來觀察,人工智慧應用服務(十三.九%)、離岸風力發電(十三.七%)、IC設計(十一.七%)等三大產業對人才需求相對迫切;若以絕對人數觀察,則以保險業一.四萬人最多,但相對該產業就業人數不到四%,智慧機械產業○.九萬人次之,佔比約六.三%。

 

國發會副主委施克和指出,報告是以政府當前推動的重要產業為基礎,跨部會盤點未來三年重點產業人力需求情形。

 

報告指出,受數位化趨勢影響,今年廿一項重點產業所需人才職項共一一八項,其中數位發展相關職類占比逾半,「反映數位人才需求強勁」;若以產業劃分,資料服務、人工智慧應用服務兩大產業新增的職類需求皆與數位相關,通訊產業則有七成為數位相關職缺。

 

報告分析,目前業者反映所需人才欠缺原因中,以「應屆畢業生供給數量不足」占總原因比例廿六.三%最多,其次為「在職人員技能或素質不符」占廿六%,「在職人員易被挖角,流動率過高」則占十六.一%。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科技業應缺才嚴重。

第二、AI和半導體都是科技。

 

第三、離岸風電也算是半個科技產業。

 

第四、傳產和服務業非常辛苦。

 

Just Kitchen

 

疫情影響人類生活超過一年,期間美食外送商機崛起,也帶動新型態的「虛擬廚房」快速興起。2019年台灣科技新創Just Kitchen搭上這波熱潮,快速拓展海外市場。Just Kitchen日前在加拿大多倫多TSX上市,4月底再順利於德國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FWB)掛牌,現已向美國那斯達克OTCQB板遞件,預計在5月底於美國上市,成立兩年即在北美與歐洲三地陸續掛牌,寫下台灣新創出海最快紀錄。

 

2020年全球餐飲業受險峻疫情影響,外送美食服務爆炸性成長,虛擬廚房快速興起。所謂虛擬廚房,指的是在網路上提供消費者下單,沒有實體店面,僅提供外送的餐飲服務模式。對經營虛擬廚房的業者來說,可以免除營運成本,也不用受到開店位置的影響,在同一個空間內可經營多個餐飲品牌。

 

Just Kitchen成立於2019年,也是台灣新創加速器SparkLabs Taipei首間公開上市的新創公司,整合中央廚房、多元虛擬餐廳品牌及外送服務的數位企業模式,解決傳統餐廳對於外送距離限制的問題。

 

Just Kitchen成立兩年,與大三元酒樓、鬍鬚張、Orchid by Peng星馬饗宴、TGI FRIDAYS GO6個本地及米其林星級餐廳合作成立獨家外送品牌,同時也獨立開發出14個自有品牌。2020Just Kitchen搭上疫情營運起飛,自正式營運以來,平均每個月都有40%的成長,今年第一季業績成長幅度達到120%。

 

Just Kitchen執行長陳星豪為加拿大裔,在北美、亞洲市場有超過20年以上的高層管理以及資本市場經驗,熟悉加拿大的資本市場運作,加上創業團隊在金融圈也有經驗,因此首先選在加拿大掛牌。陳星豪表示,加拿大是全球第八大資本市場,市場透明、制度健全,對新創掛牌友善。

 

他也指出,股票掛牌有助於公司拓展知名度,而北美市場對於新創接受度大,只要商業模式對了,很快就能擴張。以今年營運來看,陳星豪表示,在加拿大上市只是Just Kitchen跨足海外第一步,未來還計畫在香港、新加坡、北美等地開拓。預期今年將在台灣開設25間衛星廚房,6月也將成為第一個海外服務據點,首間衛星廚房預計於6月在香港北角正式啟用,為香港的美食愛好者帶來淚牛滿麵牛肉麵、Boba Mania珍珠奶茶、及鬍鬚張魯肉飯等道地台灣風味。

 

我們的看法:

 

第一、雲端是趨勢。

第二、企業很懂得自我包裝。

 

第三、多地掛牌其實沒有必要。

 

第四、主要是為了打知名度。

 

國巨鴻海

 

鴻海、國巨強強聯手,5日宣布合組國瀚半導體,初期鎖定低於2美元的功率、類比元件,新公司可望於第三季開始運作,未來不排除引資世界級半導體廠。

 

儘管新公司投資細節待定,然業界側面了解,公司第一階段資本額2030億元就綽綽有餘,雙方持股各半,但國巨握有較大主導權。

 

國瀚半導體將以新竹做為基地,結合雙方集團的優勢與資源,未來可與半導體大廠在產品設計、製程產能、銷售通路上展開多元合作,進一步構築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鏈,初期鎖定平均單價低於2美金的功率、類比半導體產品,簡稱小IC,目前已和多家世界級半導體公司展開討論,近期將宣布相關半導體領域的合作案。

 

至於為何獨獨相中小IC?鴻海指出,功率半導體產品市場在2025年將達到400億美元的規模,類比半導體產品的市場規模亦達250億美元,而一台電動車的半導體使用數量比例,歸類小IC的部分超過九成,也因此,市場將此次的合作視為是鴻海集團與國巨集團去年宣布策略聯盟的「續集」,強強再度聯手,目的就是要囊括鴻海發展電動車、數位醫療、機器人等關鍵零組件,將3+3產業再往上推進,從而顯現出3*3的效果。

 

也因為此舉攸關兩大集團的轉型大計,包括國巨集團董事長陳泰銘與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對此案都極為看重,除親自出席簽署合資公司成立的合約協議外,對國瀚半導體的成立細節,包括經營團隊、資本額、持股比例、參與成員,均列為最高機密。雙方都口徑一致的表示,相關細節須等到第三季公司成立後才能對外公布。

 

對於此次合作,劉揚偉認為「因為目前半導體產業正經歷三十年來最大變局,產業秩序將會面臨重組,現在無疑是進行多方策略合作的最佳時機。」

 

劉揚偉強調,鴻海在半導體的佈局已依中長期藍圖展開,作為集團佈局的三大核心技術之一,產業鏈中已有半導體設備、設計服務、5G/AI/CIS/面板等相關IC設計、晶圓廠與系統級封裝(SiP)等能力,可配合鴻海在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的轉型需求,進而擴大垂直整合產業鏈,而國瀚切入的小IC產品,正好可以補足鴻海發展藍圖中至為關鍵的一環。

 

對國巨來說,國瀚半導體的成立也具有戰略意義,陳泰銘表示,藉由此小IC合資公司的成立,可進一步將產品線從被動元件擴及至半導體主動元件,提供現有客戶更完整的元件供應,為國巨集團帶來極大的成長空間。

 

我們的看法:

 

第一、鴻海和國巨策略聯盟。

第二、資源互補,並未投資。

 

第三、如同聯電和三星的策略聯盟。

 

第四、低端半導體市場壓力大。

 

蘋果串流

 

歐盟430日控告蘋果公司(Apple)濫用對音樂串流軟體上架的掌控權,妨礙競爭,蘋果旗下手機應用程式商店(App Store)面臨的訴訟再添一件。在最不利的情況下,蘋果最多可能須上繳270億美元罰款,相當於全年營收的10%,且被迫調整商業模式。

 

歐盟執委會30日公布訴狀指出,這家iPhone製造商要求Spotify等音樂串流業者,須使用其應用程式內支付系統(in-app payments),販售數位內容,此舉無異於打壓這些串流業者。蘋果的App內支付系統對許多熱門軟體都收取30%的佣金。

 

歐盟執委會也指控,蘋果還限制App開發商告知用戶有更低價的訂閱方式,因而扭曲市場競爭。主管市場競爭的執委薇斯塔格表示,蘋果在App Store訂定嚴格的規則,不利於其他音樂串流服務,「蘋果剝奪用戶可以選擇更便宜產品的權利,扭曲競爭」,「方式就是對App Store的每一筆交易收取高額的佣金,並禁止開發商告訴用戶還有其他訂閱選項」。

 

此案主要源自Spotify2019年對蘋果的指控。對此最新發展蘋果回應道:「Spotify已成全球最大音樂訂閱服務,本公司很榮幸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我們也要再強調一次,大家都希望享有App Store的好處,但卻不認為應該付費。歐盟執委會站在Spotify的立場提出論據,如此才是違反公平競爭」。

 

另外,知名電玩遊戲Fortnite的開發商Epic Games,今年2月也對蘋果提起類似的反托辣斯訴訟。

 

路透報導,這是歐盟對蘋果提出的第一個反壟斷控訴,不過歐盟之前便已因稅務問題和蘋果槓上,2016年時,執委會要求該公司補繳130億歐元稅金,不過去年夏天歐盟普通法院判蘋果無須繳納這筆稅金,歐盟後已提起上訴。

 

我們的看法:

 

第一、蘋果在平台上有壟斷力量。

第二、和中國大陸對阿里開刀類似。

 

第三、網路平台力量太過於強大。

 

第四、「內容」正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美勞長零工

 

美國勞工部長華爾希(Marty Walsh)表示,美國多數零工經濟的勞工(gig worker)應被歸類為員工(employee),並享有相關福利,引發UberLyft等零工業者反彈,但業者也暗示有妥協空間。

 

華爾希429日接受路透採訪表示,美國許多情況下的零工經濟勞工應歸類為員工,所有企業應對這些勞工採取相同尊重,應讓企業的成功也能惠及這些勞工。

 

他說,勞工部未來幾個月將會與雇用零工的企業進行討論,確保這些勞工擁有穩定薪資、病假、醫療保健,以及所有美國一般員工的福利。

 

勞工部的這項決定,可能對UberLyft等叫車業者,以及GrubhubDoordash等餐飲外送業者,造成深遠影響。這些企業的商業模式仰賴大量低成本的零工經濟勞工,一旦這些勞工都被歸類為員工,其商業模式可能崩毀。

 

這些企業稱,據眾多調查顯示,其多數勞工並不希望成為員工,新一代的勞工希望工作時間和負擔都能有彈性。UberLyftDoordash等業者組成的倡議團體App-Based Work Alliance,回應華爾希的發言表示,期盼與他在推動現代化政策上,進行迫切需要的討論,保護勞工的自主權和工作彈性。

 

我們的看法:

 

第一、零工經濟成為潮流。

第二、未來是零工經濟和自由工作者時代。

 

第三、WFH在家遠距離工作改變工作型態。

 

第四、帶動外送等行業。

 

湖北晶芯

 

台灣DRAM教父高啟全與台灣再生晶圓廠商辛耘合資的湖北晶芯半導體,近日正式舉辦投片儀式進入試生產階段,高啟全表示,廠房距離長江存儲、中芯國際等企業近,可就近提供配套。

 

湖北日報報導,晶芯半導體12吋晶圓再生項目在黃石開發區舉辦投片儀式,正式啟動試生產,也成為湖北首家晶圓再生工廠。

 

當地首個晶圓再生項目的身分反映出晶芯半導體的競爭力,晶芯半導體董事長高啟全在投片儀式上強調,大陸半導體產業已有相當規模,但是供應鏈並不完善,當地並沒有晶圓再生工廠,晶片企業需要花費高昂的成本費用,將晶圓送至台灣或是日本來進行再生。

 

高啟全以及辛耘企業合資在20197月成立晶芯半導體(黃石)有限公司,位於黃石的工廠項目在20207月開工,該項目獲得湖北省的支持,是當地重點專案,總投資規模達到人民幣(下同)23.13億元,用地面積72畝,項目共分四期建設,一期投資7.78億元、建設一條晶圓再生產線,預計四期全部達產後,可達到每月生產40萬片的產能,年營收預計可以達到10.08億元。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大陸半導體產業快速成長。

第二、有許多利基配套產業可以發展。

 

第三、台灣人在這方面有關鍵的技術。

 

第四、為何這個案子沒有受到政府打壓?

 

愛迪達銳跑

 

外媒5日引述消息人士透露,全球第二大運動品牌愛迪達(adidas)擬標售旗下美國品牌Reebok(銳跑),已要求競標者於10日當周提交首輪出價。此前多次入主國際品牌的港股上市陸企安踏體育、李寧均傳出有意參與競標。

 

受此消息激勵,安踏體育、李寧6日股價雙雙大漲。安踏體育6日收漲3.94%至145港元,自2021年以來股價累計上漲14.17%。李寧6日收漲6.49%至69.7港元,自2021年以來股價累計大漲30.8%。

 

路透報導,愛迪達於2006年以38億美元買下Reebok,盼藉此協助愛迪達與競爭對手NIKE在美國市場一較高下,但Reebok業績低迷,促使投資者頻頻呼籲愛迪達出售該品牌。目前市場預計Reebo歐洲當地時間216日,愛迪達宣布已完成「Reebok戰略選擇評估」,並決定啟動剝離Reebok程序,Reebok的業務也將從首季起停止。

 

針對Reebok出售案,除了安踏體育、李寧以外,韓國的FILA、美國的Wolverine也有意入主該品牌。另外,包括TPG資本、SycamoreCerberusApollo在內的私募基金,看中Reebok業績好轉的潛力,也可能參與競標。市場預估Reebok2021年虧損,而2022年核心獲利略微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3月下旬大陸爆發「新疆棉」風波,過去曾對該議題表態的愛迪達、NIKEHM等國際品牌,均遭到大陸官媒點名批評,並引發大陸消費者抵制。報導指出,Reebok出售案或許會因新疆可能存在強制勞動的政治紛爭而受到影響。

 

外媒援引評級機構晨星(Morningstar)報告指出,愛迪達4月在天貓平台的銷售額年減78%,NIKE則下跌59%。大陸消費者轉買本土運動品牌,包括先後表態支持「新疆棉」的安踏體育和李寧,其中又以李寧旗下品牌中國李寧為此次風波的最大受益者,4月銷售額飆漲逾八倍。不過,大陸品牌尚未能完全取代愛迪達、NIKE。晨星數據顯示,天貓4月的體育、鞋類整體銷售額年減11%,較2020年第四季的30%增長大幅倒退,反映出部分消費者可能等待抵制活動冷卻,而非完全放棄國際品牌。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大陸品牌崛起。

第二、不再向歐美品牌一面倒。

 

第三、大陸也會併購歐美二線品牌。

 

第四、民族主義助長大陸本土品牌。

 

太空之旅

 

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的太空探索公司Blue Origin宣布,將在720日啟動首趟載人赴太空的飛行任務,還將開放拍賣一個座位給平民,得標者可乘坐「新謝帕德號」(New Shepard)火箭進行太空之旅,預估金額上看5萬美元。

 

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若這趟航行成功,將是第一趟搭載平民飛越卡門線(Kármán line)到外太空的商用太空飛行。卡門線被視為是外太空與地球大氣層的分界線,距離地表約100公里高空處。

 

新謝帕德號的設計是一次可載運多達六名乘客,飛行旅程中會穿越太空邊緣,之前的試飛曾達到逾100多公里的高度。在太空艙有巨大窗戶可讓乘客飽覽景色,在飛返地球前體驗數分鐘的無重力狀態。

 

Blue Origin還沒公開新謝帕德號的售票或公開票價資訊,但會舉行一場公開拍賣會,拍賣這一趟載人任務中的一個座位。

 

CNBC指出,這趟旅程的祕密競標(買方競標時出價保密)將持續進行至15日,標金可能飆至5萬美元,藍源公司還要求額外的身分識別資訊,證明擁有比出價競標金額高出1萬美元的存款。

 

Blue Origin將從19日起舉辦一場公開競標程序,此後在612日舉行最終的線上競標活動。Blue Origin的影片表示:「我們正在為我們的Club for the Future基金會拍賣第一個座位。」

 

新謝帕德號迄今為止未曾承載任何乘客飛行,但已在沒有搭載機組員的情況下試飛火箭和太空艙十多次。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太空產業走向太空觀光。

第二、技術越來越成熟

 

第三、大陸最近發射長征火箭失敗。

 

第四、亞馬遜貝佐斯和馬斯克競賽。

 

南僑

 

南僑上海子公司南僑食品昨(6)日開啟申購,發行價為每股人民幣16.98元(約新台幣73元),募資總額人民幣10億元(約新台幣43億元),預計最快5月下旬上市,成為今年台灣上市食品公司A股掛牌首例。

 

上海證券報報導,南僑食品這次發行總數為6,353萬股,其中網上發行1,906萬股,申購代碼707339,申購價格人民幣16.98元,發行本益比為22.99倍。

 

南僑食品董事長陳正文日前在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網上路演致詞時表示,本次上市是南僑食品發展史上的一次重要跨越,將朝著成為中國烘焙行業全面解決方案領導者的目標不懈努力。

 

南僑食品這次發行募集資金將用於擴產建設及技改專案、冷鏈倉儲系統升級改造專案、研發中心升級改造專案等項目;未來三年加大耕耘長江經濟帶11個省市(長三角城市群、長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京津冀協同發展區、珠三角城市群及東北振興經濟圈市場力度。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商大陸上市是趨勢。

第二、本益比遠超過台灣。

 

第三、不只是高科技企業,傳產也可以上市。

 

第四、會使大陸台商漸漸走向本土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