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6日 星期二

台積電去美國》台商全球化的一條光明路,要打開了?

 台積電去美國》台商全球化的一條光明路,要打開了?


台積電美國亞利桑納州廠在12月6日進行「首部機台移機典禮」,近期已有近300位台積電員工攜家帶眷,前往美國工作。這還只是第一階段,張忠謀預告,還會有第二階段、投入3奈米製程。


很多人爭論這是否會「去台化」?政府說台積電無可取代當然是實話,但這至少是「去集中化」以及「弱台化」。從正面的角度看待,這代表台灣企業的「全球化」佈局,非常成功且值得肯定。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11月30日反駁人才外流問題,表示,台積電雖然派500位工程師過去美國,但台灣有5萬多位工程師。他說:「台灣人在台灣過得太舒服、不敢走出去,跟我們70、80年代不一樣,這是台灣的問題。」


換言之,台灣真正的挑戰是「再全球化」,在全世界「去全球化」的潮流中。台灣應該反其道而行。過去25年,台灣人認為到中國就是走出去,但台灣的下一代,應重新培養獨立覓食、闖蕩天下的生存力!


最近2年,台灣企業陸續加速海外投資的腳步。但如果只是在海外設廠,只不過是分散供應鏈,本質上還是從事台商的老本行生產製造。較值得肯定的是台企購併歐美公司,包括跨入新產業(如汽車電子),取得高端技術和人才,藉此掌握全球通路,這才是有高附加價值的投資。


台商征戰海外成功的例子,包括國巨2019年宣布以18億美元購併美國被動元件企業基美(KEMET)100%股份,不僅藉此跨入醫療器材、電動車等領域,並取得世界一流客戶。另外一個例子是連接器大廠貿聯,年初以4.51億歐元歐元收購德商LEONI集團旗下的工業應用事業群(LEONI IN),擴大工業應用及歐洲市場的能見度,提升技術和服務人力、拉近與客戶的距離。


企業投資海外3階段

上週商業周刊的「新加坡」專題報導,詳細分析新加坡如何蛻變成亞洲經濟新強權,資金、人才大量湧入。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不僅在全球金融中心排名超越香港、成為世界第三,更孵化出12隻獨角獸企業,在東南亞名列前茅。新加坡人口只有台灣的1/3,卻能在新創領域走出一片天。


新加坡成功因素有:打造資源整合平台,成為東南亞經濟樞紐,並且政治中立、美中都不得罪。新加坡已成為亞洲金融中心,下一步要轉變為科技中心!


要成為經濟樞紐有2個重點,一是「引進來」,二是「走出去」。新加坡不僅是許多國際企業的亞洲總部,也是不少公司前進東南亞的基地與跳板。過去招商引資主要責任在政府,但現在要走出去,雖然政府可以協助,例如半導體產業「新東向」,但許多事情還是要靠企業自己。我認為台灣企業海外投資,有3個階段:


1.海外設廠、台灣員工


這是把中國製造或台灣製造改成「美國製造」,例如台積電派遣300名工程師到亞利桑那州,有人才流失問題,台灣人才也沒有那麼多可以外派。


2.海外管理、台灣經理人


未來海外員工可能都是當地人才,唯有管理者是台灣人。這個模式的挑戰,是要重新培養跨國管理的能力,很少人有這種經驗。


3.海外管理、外籍經理人


要成為真正全球運營的公司,一定要有國際化的管理團隊。許多外商台灣總經理,都是本地人,而不是老外。全球化最成功的企業,都有這個特質,這對許多台商企業來說,是一門新功課。


2022年是「台商全球化元年」,期待看到台灣之光在世界各地開花結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