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6日 星期二

五大商社,大陸EV,LTPO-AMOLED,惠普,百度,鴻海蔣尚義,COP 27,輝達物流,任天堂,新加坡,地緣政治,ZOOM,迪士尼,去中化,富士康人荒,中芯集成,日企成本,幣安救火,東京威力,能源轉型

 理事長的話:五大商社,大陸EV,LTPO-AMOLED,惠普,百度,鴻海蔣尚義,COP 27,輝達物流,任天堂,新加坡,地緣政治,ZOOM,迪士尼,去中化,富士康人荒,中芯集成,日企成本,幣安救火,東京威力,能源轉型

五大商社

 

根據最新申報的資料,「股神」巴菲特旗下的波克夏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增加對日本五大商社的持股分別至少1個百分點,達到6%以上,五大商社股價應聲上漲。

 

波克夏是在20208月首次買進這些所謂「總合商社」的股份,各取得這五大商社5%的股份。該公司當時並表示,投資日本商社屬長期投資,而且可能增加持股比率最多至9.9%

 

日本財務省公告資料顯示,波克夏旗下保險事業國家賠償公司(National Indemnity Company)對三菱商事持股由5.04%增為6.59%,對三井物產由5.03%增為6.62%,對伊藤忠商事由5.02%增為6.21%,對丸紅由5.06%增至6.75%,對住友商事由5.04%增為6.57%

 

此消息一出,五大商社21日股價全面應聲上漲,其中三菱商事和丸紅各漲2%以上,而日經225指數變動不大。

 

日本政府要求凡對單一上市公司投資超過5%者,凡增減1個百分點持股都必須在五個交易日之內公告。

 

這些在全球各地投資石油及天然氣計畫的商社,在最新一季財報均有相當亮麗的表現,主要受惠於原物料商品市場的榮景。拜能源價格上漲之賜,三井物產獲利激增,已於本月初宣布買回1400億日圓(10億美元)的自家股票。

 

摩乃科斯證券公司(Monex)的策略師說,波克夏加碼買進日本五大商社股票並不令人意外,商社的高股價與商品價格走高有關,而且這些公司的獲利與股東報酬率俱佳。

 

波克夏在其亞洲投資組合中不僅增持這些日本商社,該集團本月也在美國證券與交易委員會(SEC)公告,上季買進逾41億美元的台積電美國存託憑證(ADR),主要是看中台積電的便宜估值、在業界的領導地位,以及堅實的基本面。此外,根據瑞穗證券的研究報告,波克夏正在考慮可能發行以日圓計價的債券。

 

我們的看法:

 

第一、巴菲特去年投資日本五大商社

 

第二、從現在看起來這是非常成功的投資

 

第三、股價上漲的理由是五大商社,都有從事能源的交易

 

第四、巴菲特的投資哲學就是長線投資

 

第五、從這個角度來看巴菲特投資台積電也令人期待

 

大陸EV

 

金融時報報導,高盛集團預估,到2030年時,美國和歐洲將可因為超過1,600億美元的的新資本支出,減少對中國大陸電動車電池的依賴。

 

EV電池是西方各國擔心他們將過度仰賴中國大陸的核心技術之一,大陸生產全球四分之三的EV電池,主導其材料和部件的生產。然而,據金融時報,高盛分析師報告說,華府和布魯塞爾明顯轉向保護主義,加上有企業願大舉投資,西方可能在七年內擺脫對北京的依賴。

 

該報告估計,為了擁有自給自足的供應鏈,想與中國大陸競爭的國家必須在電池上投資782億美元,為元件砸下604億美元,開採鋰、鎳和鈷花135億美元,提煉這些金屬,121億美元。

 

由於美國降低通膨法案(IRA)提供巨額補貼,南韓企業樂金和SK赴美進行大手筆的投資,未來三到五年間,毋須中國大陸,西方國家也能滿足市場對成品電池的需求。

 

樂金化學22日宣布,計劃投資逾30億美元在美國田納西州蓋電池廠,預計2025年下半年量產,到2027年,正極材料年產能可達12萬噸,足可驅動大約120萬輛EV 該公司補充表示,將在原材料供應鏈尋求與礦場和回收業者合作,更好的支援客戶,以滿足IRA的要求。

 

根據高盛,南韓電池製造商在美國的市占率將在三年內飆升到大約55%,高於2021年的11%

 

但高盛分析師指出,「美國企業近斯公告隱含的單位資本支出比中國大陸高出78%,而最近的勞工短缺和薪資通膨,也讓在美生產電池的成本變得更高」。

 

電動車諮詢業者New Electric Parners合夥人Ross Gregory認為,高盛估計的成本太低,對時程太樂觀,對電池回收的預期不切實際。他說,中國大陸電動車基礎設施在此期間的成長,會大到超過歐美。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中國大陸是全世界電動車最大的生產業者

 

第二、大陸的電池囊括了60%的市場佔有率

 

第三、華府擔心未來電池會過於依賴中國大陸

 

第四、中國大陸現在已經積極的往供應鏈上游,原料垂直整合

 

第五、美國降低通膨法案已經鉅額補貼,吸引南韓赴美投資

 

LTPO-AMOLED

 

全球通膨加上缺乏新應用,導致5G智慧型手機銷售低迷不振,雖然市場看淡明年5G手機市場需求,但包括蘋果、三星、OPPO等各家手機品牌廠仍加快規格升級腳步。

 

其中,低溫多晶氧化物(LTPOAMOLED面板的世代交替將成為明年低迷手機市場最大亮點,聯詠(3034)、瑞鼎(3592)、敦泰(3545)等則強化AMOLED面板驅動IC出貨動能力抗不景氣。

 

由於面板驅動IC仍處於庫存修正階段,包括聯詠、瑞鼎、敦泰等均積極去化存貨及減少對晶圓代工廠投片,第四季旺季明顯轉淡。聯詠10月合併營收降至68.72億元,瑞鼎10月合併營收下滑到13.60億元,敦泰10月合併營收僅有11.42億元,與9月相較約回升逾1成,但與去年同期相較約減少34成幅度。

 

業界普遍預期,整體面板驅動IC庫存修正壓力會在明年上半年逐季紓解,明年下半年就會回到正常季節性水準,而目前業者已著手進行產品線調整,鎖定面板規格升級帶動的OLED面板驅動IC需求,期待明年下半年市況回溫後能有完整產品線衝刺營收及獲利成長,並希望明年全年營收能夠力求與今年持平或小幅下滑。

 

隨著蘋果開始在iPhone Pro系列搭載LTPO-AMOLED面板後,非蘋陣營5G智慧型手機也開始加快進行面板規格升級。根據市調機構Omdia預測,至今年底用於智慧型手機的LTPO-AMOLED出貨量將較去年大幅成長94%,就明年智慧型手機顯示面板市場仍然低迷,出貨量亦將保持25%的強勁年成長率。

 

Omdia顯示面板研究經理早瀨宏(Hiroshi Hayase)表示,使用低功耗的LTPO-AMOLED面板將可提供智慧型手機更長電池壽命及永遠顯示功能,而蘋果iPhone 14 Pro系列需求優於預期,有助於推高LTPO-AMOLED的出貨量,因為在經濟形勢嚴峻情況下,消費者謹慎選擇高價值產品,LTPO-AMOLED為智慧型手機所帶來的低功耗價值,將推動明年智慧型手機顯示面板市場需求。

 

Omdia預估明年總體智慧型手機面板出貨量將年增3%達14.62億片,其中低溫多晶矽(LPTSAMOLED面板出貨年增4%達4.6億片,LTPO-AMOLED面板出貨年增25%達1.86億片。法人看好聯詠、瑞鼎、敦泰等業者將擴大支援LTPO-AMOLED面板驅動IC出貨,有助於在明年緩減整體平均銷售價格下滑壓力。

 

我們的看法:

 

第一、面板現在出現了新的世代

 

第二、Apple iPhone 14 pro 賣得最好

 

第三、高端手機需要面板技術的突破

 

第四、但其他的手機業者已經普遍呈現業績下滑

 

 

惠普

 

惠普(HP)上季營收比去年同期下滑逾11%,本季獲利預估與全年財測都低於市場預期,認為個人電腦(PC)需求下滑的挑戰將延續至明年,預期全年PC銷售將下滑10%。惠普也宣布未來三年將在全球裁員4,000人至6,000人,其中40%將在2023年執行。

 

惠普財測不如預期,恐牽連相關組裝廠廣達(2382)、英業達、仁寶等營運。

 

惠普是最新一家以大規模裁員因應經濟挑戰的科技公司。臉書母公司Meta和亞馬遜已各自開始裁員約1萬人、推特裁員約7,500人,希捷(Seagate)將裁員3,000人,思科、微軟與軟體大廠Salesforce也都在縮編人員。

 

惠普在止於10月底的年度第4季(上季)營收148億美元,淨損2億美元,主要反映一項法律和解案的成本,經調整後為每股盈餘85美分,略高於市場預期。

 

產品包含PC和筆電的個人系統事業群上季營收年減13%103億美元,整體電腦銷量減少21%,筆電下降26%,桌上型電腦也下滑3%,商務PC營收年減6%。影像與印刷部門上季營收則下滑7%45億美元。

 

惠普預估,本季經調整後每股盈餘為70~80美分,今年11月起的2023年度經調整後每股盈餘為3.2~3.6美元,都低於預期,這個財測也包含2023年度PC銷售將減少10%的假設。

 

執行長羅爾斯說,需求下滑最初從低階消費者產品,隨後範圍擴大,因企業開始縮編人力並削減投資,「我們預期市場環境仍具挑戰」,「現在應該審慎地不要假設市場會在2023年好轉」。財務長梅爾絲也說,許多近來的挑戰都可能延續到2023年度。

 

惠普同日宣布「未來準備轉型計畫」,希望在2025年度前每年節省14億美元。為管控成本,除了將減少不動產足跡,未來三年也將對約6.1萬名全球的人力裁員多達10%,預估裁汰4,000~6,000人。

 

羅爾斯說,40%的裁員將在2023年執行,其餘平均分布到之後兩年。惠普估計整頓相關費用約10億美元,包括2023年度約6億美元。

 

分析師指出,惠普的展望、以及總體經濟、PC與周邊事業所面臨的艱鉅挑戰,都讓人擔心未來四季以上的PC購買力道將減弱,但惠普的整頓計畫顯示該公司正認清PC與印刷市場的新現實,以撙節措施面對核心市場將萎縮的2023年,有助限制獲利和現金流降幅。惠普股價23日早盤漲逾2%

 

我們的看法:

 

第一、惠普是全球最大的IC製造業者之一

 

第二、惠普如同其他科技大廠,也受到景氣的影響

 

第三、惠普未來三年將裁員6000

 

第四、新冠疫情結束後,所有的科技廠都在瘦身

 

百度

 

大陸網路巨頭百度22日港股盤後公布,2022年第三季營收年增2%至人民幣(下同)325.4億元,優過市場預期的317.72億元。非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下,期內淨利年增16%至58.89億元,也優於市場預期的55.1億元。

 

受到業績優於預期激勵,截至台北時間22日傍晚626分,百度美股盤前股價上漲2.26%至96.7美元。百度港股股價22日收跌2.02%至港幣89.9元,近一個月股價累計上漲14.09%。

 

財報顯示,百度持續推動智慧駕駛業務,Apollo自動駕駛解決的方案不斷獲得主要車廠認可。百度和大陸大型車廠深化合作關係,該車廠計畫把Apollo領航輔助駕駛(ANP)、自主泊車(AVP)及高精地圖(HD Map)用於其他熱銷車型。

 

另一方面,百度旗下蘿蔔快跑已成為全球無人車服務巨頭。2022年第三季,蘿蔔快跑供應的無人駕駛出行服務訂單超過47.4萬單,年增311%。截至第三季,蘿蔔快跑累計向大眾提供的無人駕駛出行服務訂單超過140萬單。

 

百度董事長李彥宏在財報中表示,儘管疫情復燃帶來持續挑戰,但受到線上行銷業務的逐步恢復,以及智慧雲收入的穩步增長所驅動,第三季百度核心業務的營收恢復正增長。展望未來,百度預計行動生態繼續產生強勁的現金流,為百度在智慧雲及智慧駕駛業務的投入提供資金,進而鞏固百度新AI業務的領先地位,推動未來的增長。

 

百度財務長羅戎指出,儘管第三季疫情再起對百度收入表現帶來壓力,但是在百度努力降本增效下,百度核心業務經營利潤(non-GAAP)年增14%至67億元。百度將繼續專注於優質收入增長,同時將不斷投資科技和人才,推動未來發展。

 

我們的看法:

 

第一、百度是中國大陸投資AI最成功的互聯網平臺

 

第二、百度的自駕車技術也非常成熟

 

第三、百度已經形成自駕車業務的一定生態系

 

第四、反而是阿里、騰訊在這一方面相對比較沒有什麼佈局

 

鴻海蔣尚義

 

鴻海昨天宣布,延攬台積電人稱為「蔣爸」的台積電前共同營運長蔣尚義擔任鴻海集團半導體策略長,未來蔣尚義將直接向董事長劉揚偉負責,為鴻海捉刀未來的半導體發展策略。

 

鴻海早年技術強項集中在關鍵零組件、組裝等電子下游領域,但很早就意識到半導體的重要性,創辦人郭台銘早在十、十五年前就認為,電子上、下游供應鏈應該要串聯一起,這也使得鴻海在做好電子下游本業之餘,也將技術觸角逐步往電子上游半導體延伸。

 

鴻海二○一六年成立S事業群,專攻半導體製造、封裝測試與晶圓設計,時任董事長特助的劉揚偉更在隔年擔任S次集團總經理。

 

隨著電動車成為鴻海重要發展項目,電動車所使用的半導體晶片,也受到市場關注。市場人士說,電動車與一般的筆記型電腦、智慧型手機不同,行駛過程中電池必須要給予大電流,而且因應行駛地點不同,氣溫、天候也也不同,一般電流絕對無法因應電動車所需,因此光是從晶片元件開始,就必須具備耐高壓、耐大電流、耐高溫等條件,傳統半導體技術恐不敷使用,這也讓全球積極開發第三代半導體新技術;蔣尚義過往在異質整合、小晶片等領域素有研究,這也讓蔣尚義成為鴻海半導體策略掌舵人的不二人選。

 

十月十八日的鴻海科技日,蔣尚義就獲邀參與鴻海研究院HIT前瞻技術論壇,他當時說,與鴻海S事業群總經理陳偉銘在台積電是老同事,因此參與活動,當時,他也對鴻海正在研發的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展現高度興趣。

 

據了解,劉揚偉先前已與蔣尚義私下交流過幾次,產業人士透露,蔣尚義認同鴻海半導體布局方向,才願意進入鴻海,「在台灣市場裡面,除了台積電之外,鴻海也是相當大的舞台,未來,鴻海電動車策略也會逐步往東南亞等地區布局,鴻海也會需要蔣尚義的高度、國際視角,藉以進行前瞻布局。」

 

產業人士分析,從鴻海的營運層面來看,劉揚偉現在是董事長,不能只看半導體,而要從集團發展來做整體策略規劃,陳偉銘的重責大任則在將S次集團經營好。

 

然而,半導體對於鴻海發展電動車等新科技,扮演關鍵角色,勢必需要一個中央層級的人來做策略規畫,才能讓鴻海在半導體領域有更好的發展,因此蔣尚義赴任之後,將會成為鴻海發展半導體新技術的關鍵推手。

 

我們的看法:

 

第一、鴻海吸引到蔣尚義加入是一大勝利

 

第二、蔣尚義是台積電前三位共同營運長之一,負責技術

 

第三、鴻海發展的策略跟台積電應有所區隔

 

第四、鴻海應強調東南亞以及小晶片的技術,才能彎道超車

 

 

COP 27

 

一年一度的氣候峰會「第廿七屆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廿七屆締約方大會」(COP27),本月六日至十八日在埃及夏姆錫克舉行。今年峰會的焦點是「損失與損害」的氣候基金問題,開發中國家和窮國要求富有國家必須負起責任,以金錢補償身為氣候變遷受害者的窮國。

 

「損失與損害」是峰會最熱門詞彙,指已開發國家在過去發展過程中製造的大量碳排放,導致氣候變遷加劇,進而引發極端天氣事件,對排碳量偏低的開發中國家造成傷害,這種情況不符氣候正義。窮國因此要求富國具體承諾,以金援補償窮國因氣候變遷造成的損失,並協助窮國轉型為綠能經濟。

 

130國要求 設損失與損害基金

 

巴基斯坦正是個血淋淋的例子。巴國製造的溫室氣體不到全世界總量的百分之一,在今年六月下旬發生的洪災,卻淹沒三分之一的巴國國土。這場持續兩個多月的世紀洪災,造成逾一千五百人罹難,受影響的災民超過三千三百萬人。

 

地球暖化、海平面逐年上升,島國面積不斷縮小,居民面臨危機,被迫搬遷。包括這些國家在內,一百卅多個開發中國家今年要求峰會作出具體決議,成立「損失與損害」基金。

 

富國同意 每年提供千億美元

 

事實上,富國二○○九年同意,每年提供氣候資金給開發中國家,協助其減碳並因應氣候變遷,目標是二○二○年達成每年一千億美元。但二○二○年實際到位的資金為八百卅三億美元,這項目標已經展延,預料在二○二三年達標。這筆金額中的八成二來自公家途徑,且其中七成是貸款而非贈與,其餘則向民間機構募款。

 

包含中國大陸在內的「G77China」國家聯盟,去年在格拉斯哥峰會要求富國,在二○三○年之前至少拿出一點三兆美元。聯盟宣稱,這筆錢將由成員平分,用來降低碳排放及應對氣候變遷。

 

金援補償 美與多國長期阻擋

 

目前世界各國援助氣候行動的款項,主要分為三個類別:一是「減緩傷害」(mitigation),幫助開發中國家降低化石燃料的使用與依賴,建造太陽能電場等綠能基礎建設,逐步取代燃煤發電廠。

 

二是「調適」(adaptation),幫助窮國預做準備,應對可能發生的嚴重天氣災害,例如造更堅固的防洪設施,遷移居住在高風險地區的人口,開發抗風災的住宅,指導種植更耐旱的農作物等。

 

第三就是這次峰會的重點「損失與損害」,以實質金錢補償因氣候變遷受苦的國家。

 

成立「損失與損害基金」堪稱本屆氣候峰會最大突破。過去卅多年來,美國和其他富國長期阻擋此一機制,擔心他們會因排放溫室氣體承擔無限制責任。氣候損害基金能在今年取得成果,很大程度歸功於發展中國家集團和遭受氣候災難最大威脅的島國團結一致,施壓力道比過去幾年更大。

 

富裕國家 擔心要負法律責任

 

然而,這項基金實際如何運作,仍不明朗。峰會決議只說,明年將由廿四個國家成立委員會,決定如何籌錢、哪些國家應出資,以及資金去處。但基金金額多少還不確定,何時開始運作也沒有具體時程表。

 

協議只說這項基金將協助開發中國家因應氣候變遷帶來的損失與損害,但條文不含任何賠償或法律責任措辭。白宮氣候特使柯瑞早已表明,氣候損害基金與「氣候賠償」不同。美國等富裕國家拒絕承認這筆基金是「賠償」,因為賠償機制代表富國對窮國氣候災難有法律責任,富國擔心可能引發氣候訴訟等後患,被迫為全球所有的氣候災害負責。

 

儘管細節不明朗,開發中國家仍認為這項協議是歷史性勝利。巴基斯坦氣候部長瑞曼說,這個基金「為全球因氣候壓力面臨生存威脅的社群提供希望」。

 

我們的看法:

 

第一、全球氣候峰會歷經兩週後終於結束

 

第二、今年由於氣候變遷,全世界各國都有熱烈在討論

 

第三、現在看起來無法降低氣候變暖的速度

 

第四、對於窮國而言最好的策略,就是讓富國提播基金做為補償,而且成功達到目的

 

輝達物流

 

經濟部長王美花昨(23)日接受中央社採訪時表示,繪圖晶片大廠輝達將來台灣設立物流中心,兼具象徵及實質意義,將有助台灣相關產業體系更完整。

 

王美花上月率團訪問美國,並拜訪輝達,和創辦人兼執行長黃仁勳舉行雙邊會談。王美花在中央社專訪時透露,輝達物流中心原本設在香港,當地給予相對稅賦優惠,在與輝達討論一陣子後,已達成共識,輝達決定來台設立物流中心。

 

經濟部長王美花透露輝達將來台設物流中心,但至本報截稿為止,輝達並未就在台設物流中心一事回應。

 

台積電是輝達GPU的代工主力,許多台灣電腦廠則是輝達的主要客戶,王美花說,輝達將物流中心設在台灣,將有助台灣相關產業體系更完整。

 

王美花周二接受本報專訪時則透露,台灣和美國可說是最密切的合作關係,她上個月赴美時拜訪了許多科技大廠,爭取來台投資,和業者之間「彼此常走動」,很多決策都只差臨門一腳,她以經濟部長身分去了美國,也促公司趕快做投資決策。

 

王美花也透露,本周五將親自南下台南參加半導體設備商東京威力的動土典禮。東京威力之所以選擇來台投資,就是看中他們在台灣的市場愈來愈大,在台設立基地,可以就近服務客戶。

 

近來接連傳出國際半導體業者來台投資消息,包括除全球半導體設備荷商艾司摩爾(ASML)宣布擴大在台投資;ASML的客戶、美國記憶體大廠美光(Micron)將在台灣首度導入最先進的極紫外光(EUV)生產基地。

 

德商默克也宣布,未來五到七年,將在台擴充電子材料產線以及研發能量。其他還包括英特格宣布在南科高雄園區設立最先進技術的廠區,未來三年投資額將增至5億美元。

 

王美花說,這些產業在台持續深耕,形成很好的合作夥伴關係。

 

王美花表示,台灣半導體生態系產出效率高,國外半導體大廠到台灣設廠,不僅可以賺錢,技術也跟著進步,這是國際大廠願意來台投資的主要原因,美光在台運作那麼順暢,正因為台灣有非常好的生態系。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積極打造半導體產業生態系

 

第二、輝達是全世界最大的IC設計公司之一

 

第二、輝達如果在台灣設立物流中心,算是一大勝利

 

第四、目前外資IC業者的投資主要限於IC設計以及晶圓製造,還沒有物流

 

任天堂

 

日本遊戲大廠任天堂24日說,本月18日在全球發售的「寶可夢 朱/紫」遊戲,上市頭三天銷量已突破1,000萬套,寫下該公司歷來最佳的上市銷售紀錄。

 

「寶可夢朱」和「寶可夢紫」為同款遊戲的兩種版本,分別有不同的角色和可收集的物品,這款遊戲在日本的銷量也超越400萬套,刷新任天堂的本土銷售紀錄,為該公司再添勝績。任天堂先前的日本銷售紀錄,是由兩個月前上市的「斯普拉遁3」所創,凸顯任天堂迎來成功的年終銷售旺季。

 

東京遊戲業分析師托特(Serkan Toto)說:「這款新遊戲締造銷售新猷並不令人意外,因為寶可夢的品牌似乎無堅不摧,耐人尋味的是這款遊戲有著許多瑕疵,在效能上也凸顯Switch配備老舊,不過死忠的粉絲並不在意這些。」

 

任天堂的Switch主機已推出五年之久,必須仰賴新的遊戲大作來維持軟硬體的銷售動能。「集合啦!動物森友會」在家用娛樂和遊戲需求激增的新冠疫情期間熱銷,而近期發售的「斯普拉遁3」和「寶可夢 朱/紫」,則可望寫下更亮眼的銷售成績。同業Sony本月推出的自家大作「戰神:諸神黃昏」,上市首周大賣510萬套。

 

然而,這兩家遊戲大廠都對未來一年的業績表現發布審慎預期。任天堂本月將本年度的Switch銷量下修10%,部分原因是受到晶片持續短缺影響。

 

另外,Newzoo公司估算,今年全球消費者在遊戲軟體的支出可能縮減4.3%,為該公司自2012年開始追蹤遊戲產業以來,首次出現年比下滑,原因是疫情消退,以及通膨和衰退隱憂的衝擊。

 

此外,美元勁升和缺乏新的熱門作品,也是遊戲業景氣降溫的原因之一。

 

我們的看法:

 

第一、任天堂是全球三大遊戲廠商之一

 

第二、幾年前任天堂的寶可夢風靡全球

 

第三、任天堂雖然沒有出現新的硬體機種,但在軟體上不斷推陳出新

 

第四、日本人的創意實在令人驚艷

 

新加坡

 

新加坡官方周三(23日)表示,通膨居高不下以及全球經濟壓力將打擊該國貿易、金融等外向型產業需求,預料該國明年經濟成長進一步放緩至0.52.5%區間,遠低於今年成長估值3.5%。

 

星國貿工部(MTI)公布,明年國內生產毛額(GDP)擴張介於0.52.5%,低於今年估計的3.5%,加入全球經濟成長走緩趨勢。

 

新加坡身為東南亞金融重鎮,由於該國經濟對國際貿易的倚重遠高於內需,因此GDP表現常被視為全球經濟風向球。

 

貿工部常務秘書林明亮(Gabriel Lim)表示,「到今年結束前,外部經濟前景走疲,令電子業、化學業等外部導向產業成長繼續承受壓力。」

 

新加坡官方發布第三季GDP終值年增4.1%,增幅低於政府初估的4.4%,也不及第二季的4.5%。上季製造部門擴張放緩,成長率由第二季的5.6%驟降至0.8%。

 

與前一季相比,第三季GDP經季調後季增1.1%,雖遜於初估的1.5%,但優於第二季的萎縮0.1%。

 

至於今年星國GDP增長預測,貿工部由原估的34%調整為3.5%。林明亮提到,明年全球多數主要經濟體GDP成長可能都會進一步趨緩。

 

展望2023年前景,由於多國央行為了對抗通膨而不斷調升利率,中國清零政策也將打壓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消費實力,俄烏戰爭依舊波及全球供應鏈。林明亮指出,這些因素都將拖累許多經濟大國成長表現,進而衝擊貿易、金融和保險業。

 

三菱日聯銀行(MUFG)分析師Jeff Ng表示,過去幾個月星國經濟成長受到製造業表現明顯惡化的影響,尤其是電子業,並提到目前官方對2023年的成長預測,已經低於他估計的2.9%,這反映新加坡經濟前景變得更黯淡。

 

我們的看法:

 

第一、新加坡如同台灣,科技以及出口佔了很大比重

 

第二、因此今年和明年也會受到出口降低的影響

 

第三、新加坡的金融服務業水平遠超過台灣

 

第四、但是由於出口的降低,明年的經濟目標必須下修

 

地緣政治

 

全球經濟版圖正在迅速轉變!隨著俄烏戰爭爆發,以及西方與中國關係交惡,美歐貿易快速增長,也讓大西洋兩岸國家關係變得更加緊密。

 

今年美國對歐洲商品進口額已超越中國大陸,這是自2010年來相當重大的改變,當時中國剛晉升成為美國最大貿易夥伴。

 

從瑞士手錶、德國機器到義大利精品等,這些商品與投資資金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湧入美國,也有助於受到能源價格飆漲而陷入不振的歐洲製造業能夠及時脫困。

 

與此同時,在歷經多年美國貿易朝向亞洲傾斜後,如今美東港口貨櫃吞吐量也已經超越美西港口。

 

光是9月,德國對美國出口就年增近50%。歐元貶值讓歐洲企業在美國市場上能擁有更多優勢。

 

同時間美國也成為歐洲最大能源與軍事供應國之一。它取代俄國成為歐洲主要天然氣供應商,並還協助該區強化國防。歐盟數據顯示,2021年美國對歐盟的服務出口年增17%至3,050億歐元。

 

跨大西洋的美歐關係轉趨緊密,可視為全球經濟版圖重組的一部分。俄國向歐洲切斷能源供應與憂心過度倚賴中國,已讓企業改變了以往的貿易方式。大西洋兩岸的國家如今都鼓勵企業在地生產關鍵產品,取代過去外包到亞洲的作法。

 

根據Rhodium Group顧問公司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德國中小型企業已逐漸把投資從中國分散出去,主要因素在於當地本土競爭加劇、勞動成本升高與繁瑣的防疫規定。

 

總部位於比利時的化學公司Solvay執行長卡德瑞(Ilham Kadri)表示,在當前地緣政治背景下,他們更青睞美國。該公司最近宣布一筆8.5億美元投資,計劃在美國南部設立電池製造廠,希望能從蓬勃發展的電動汽車業獲利。

 

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報告顯示,截至6月底止的第二季,美國共獲得740億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資,相較之下中國獲得的外商直接投資只有460億美元。

 

我們的看法:

 

第一、由於俄烏戰爭,歐洲更加倚賴美國

 

第二、美國的天然氣供應了歐洲的大部分需求

 

第三、歐洲正在努力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第四、歐元貶值,因此美國更可以購買更多的歐洲物品

 

ZOOM

 

視訊會議軟體開發商Zoom自疫情趨緩後業績每況愈下,近日又下修年度財測,導致股價在22日開盤跳水重挫。21日收盤Zoom股價已下跌2%至80.26美元,盤後下修年度財測導致股價在22日開盤崩跌8%。

 

Zoom預期本會計年度(明年1月底止)營收約在43.7億至43.8億美元之間,低於8月預期,也低於分析師的預估範圍中間值44億美元。經調整後的年度EPS3.913.94美元之間,高於先前預期也高於分析師預期。若依最新年度財測推算,Zoom本季(111月)營收成長率約在5%。

 

Zoom並未發表明年度財測,但強調公司在新一年度將非常謹慎規劃投資,並減少招募新人。

 

Zoom強調今年度財測下修是因為美元升值衝擊海外營收,但過去兩年隨著全球疫情趨緩、居家辦公熱潮退燒,Zoom業績持續走下坡,已讓投資人漸失信心。

 

Zoom上季(810月)營收年增5%至11億美元,雖然合乎分析師預期,但低於前一季的8%年增幅。上季淨利4,840萬美元更是較去年同期銳減86%,儘管EPS經調整後達到1.07美元,高於分析師預期的0.84美元。

 

回顧2020年疫情高峰期,Zoom年度營收成長率超過300%,將公司股價推向高點,但此後每況愈下。Zoom股價自202010月高點以來跌幅超過85%,光是今年以來跌幅就超過50%。

 

Zoom業績一落千丈的原因除了各地解封後視訊會議需求銳減之外,越來越多對手加入戰局也讓Zoom招架不住,例如微軟投資龐大成本擴充Teams軟體功能後吸引許多企業用戶。

 

Zoom執行長袁征坦言:「開發新客戶面臨越來越多阻礙。」Zoom財務長史提克柏格(Kelly Steckelberg)表示,雖然對手並未搶走Zoom潛在客戶,但Zoom現在必須花更多時間才能和新客戶簽約。

 

Zoom上季結算為止共有20.9萬家企業用戶,高於前一季的20.4萬家,但包含直接在官網付費訂閱的用戶在內,上季線上用戶萎縮9%。

 

我們的看法:

 

第一、Zoom是典型的疫情概念股

 

第二、但現在疫情減緩、經濟復甦,Zoom的股價也大幅滑落

 

第三、Zoom面臨來自微軟的強烈競爭

 

第四、Zoom必須尋找新的商業模式

 

迪士尼

 

接連出現令人失望的財報之後,迪士尼(Disney)董事會意外宣布,前任負責人艾格(Bob Iger)將重掌執行長,接替現任的包正博(Bob Chapek)。

 

迪士尼20日晚間發布新聞稿說,艾格已同意暫代兩年,並協助找到接替人選,而包正博離職即刻生效。現年71歲的艾格原在迪士尼任職超過40年,其中包含擔任15年的執行長。

 

迪士尼股價21日早盤大漲逾8%,但今年股價正步入至少1970年代以來最嚴重頹勢,艾格將肩負扭轉迪士尼股價劇跌的重責大任。他既要控制Disney+在串流媒體節目方面的支出,又得重振業務的成長,還要應付有線電視業務不斷下滑。

 

在艾格拔擢下,包正博於20202月接任執行長,正好就在新冠疫情大爆發之前。他今年6月原已拿到任期展延三年的合約,顯然董事會當時仍對他有信心。這兩年媒體業確實過得相當艱辛,但這段時間以來迪士尼開銷日增,業績卻日漸黯淡,讓華爾街憂心忡忡,公司股價今年至上周五已跌41%。此外,今年稍早包正博對佛州「不說同性戀」法案的應對不當,加上他對組織做出的調整,都讓員工不滿;他把主題樂園設計師從加州移往佛州的決定,也觸怒了員工。

 

反觀艾格,過去任職迪士尼執行長15年間,公司市值成長五倍。他任內陸續收購皮克斯、漫威影業、及21世紀福斯公司等,首度在中國大陸開設主題樂園上海迪士尼度假區,並推出Disney+ESPN+等串流影音服務。

 

其他產業也不乏執行長回鍋的例子,不少人也交出相當出色的成績單。例如蘋果共同創辦人賈伯斯在1997年重掌蘋果,透過iPhoneiPad等產品把公司從破產邊緣拉回。

 

最近一個成功案例則是連鎖咖啡業者星巴克的舒茲,他於今年4月回鍋,而且是第二次回鍋。他首次擔任星巴克執行長是在19862000年間。

 

我們的看法:

 

第一、迪士尼過去兩年由於新冠疫情,業務遭受嚴重打擊

 

第二、前董事長選擇了負責遊樂園的主管負責CEO,以致IP部門都跳槽

 

第三、現在繼任的CEO又被董事會遣散,以致前CEO必須回鍋拯教公司

 

第四、但現在的迪士尼面臨非常大的經營挑戰

 

去中化

 

〔記者方韋傑/台北報導〕研調機構《DIGITIMES》昨舉辦「科技大勢二○二三」論壇,觀察電子製造供應鏈生產據點轉移發展,《DIGITIMES》總監黃建智表示,三大資通訊產品包括筆電、手機、伺服器,皆加快產能轉移到中國以外地區的速度,預計中國二○二四年在三大資通訊產品的產能將顯著衰退。

 

研調: 2024年三大資通訊產品中國產能佔比 只剩46

 

DIGITIMES》觀察,為因應供應鏈近年的變局,電子代工廠業者實行的對策,其中之一就是轉移生產據點,目前全球前三十大資通訊產品代工廠皆有在中國設廠,不過,皆計畫逐年降低中國產能佔比,分別鎖定在墨西哥、馬來西亞、台灣、越南、美國、印度、泰國、捷克、德國、匈牙利、巴西等地增加產能。

 

伺服器 移台灣、東南亞、北美生產

 

黃建智指出,台廠伺服器業者擴大在國內、東南亞與北美生產,其中台灣、東南亞受到廣達、緯穎青睞,歐洲則有鴻海、英業達、廣達部署後段組裝產能,美墨則受到緯穎、鴻海、英業達擴大布局。

 

筆電 轉向越南泰國 部分回台製造

 

而全球筆電代工業務方面,從台廠電子五哥與鴻海發展來看,未來越南將成為中國以外筆電生產重鎮,產能佔比可望達到整體兩成,泰國產能則有機會達到一成,印度當地業者也結盟台廠投入筆電組裝,此外,現在也觀察到有少數機種回台製造。

 

智慧型手機 加速布局印度

 

關於智慧型手機,全球品牌大廠加速布局印度,其中北印度以內需為主,代表業者有三星、光弘、偉創力;南印度則為出口導向,代表業者為鴻海、緯創、和碩、偉創力、比亞迪、聞泰。

 

DIGITIMES》預測,相較於今年,二○二四年三大資通訊產品在全球的產能配置,中國的筆電產能將從佔比九十五%衰退至五至六成,手機產能將從佔比五成衰退至三十八%至四十二%之間,伺服器產能將從近六成衰退至小於四成。

 

我們的看法:

 

第一、全世界的供應鏈正積極地撤離中國

 

第二、主要的新方向是印度和東南亞

 

第三、東南亞以越南為主

 

第四、對台灣來說,這是管理以及資金上的巨大挑戰

 

富士康人荒

 

富士康河南鄭州廠日前爆發警民衝突事件,在廠方處理下,傳出逾2萬名新員工選擇離廠,此事件導致11iPhone14 Pro出貨量銳減超過30%,比10月份受疫情干擾生產時的影響還大。

 

路透25日引述知情人士指出,富士康鄭州廠警民衝突事件已嚴重衝擊iPhone14出貨量,預計iPhone14 Pro系列11月的出貨量將至少減少30%以上。

 

知情人士表示,此次的內部預測還比10月份時更為嚴峻,10月時鄭州疫情快速升溫,富士康許多員工甚至徒步返鄉,當時預計會影響iPhone產量最高30%。

 

原本市場消息指出,富士康鄭州廠預估11月底能全面恢復產能,但知情人士表示,目前看來該廠不可能在11月底完成恢復正常產能的目標,後續進度還要看疫情變化及安撫員工的後續發展。

 

另據陸媒報導,富士康24日發給自願離廠的新進員工人民幣1萬元補償金,當前已有超過2萬名員工拿著錢離去,且多數都是未在產線上工作的新員工。基於年底黑五、耶誕等大節,全球都在關注蘋果王牌產品iPhone14 Pro會否在交貨旺季出現狀況,富士康鄭州廠占全球iPhone出貨量高達70%,更是iPhone Pro系列全球唯一代工廠。

 

iPhone14 Pro對當前的蘋果來說至關重要,蘋果在9月時發表iPhone14系列,但後續普通版機款並不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反而Pro版兩機款在全球熱賣,成為其產品陣容中的絕對主力。因此市場也在關注,在富士康鄭州廠陸續出現干擾事件下,蘋果會否轉移部分iPhone14 Pro訂單給其他代工廠。

 

報導稱,iPhone14 Pro的魅力讓蘋果在當下萎靡的手機市場逆風成長,Canalys數據顯示,大陸2022年第三季智慧手機市況低迷,出貨量年減11%,且vivoOPPO、榮耀、小米等當地大品牌期間出貨衰退高達16%~27%。惟蘋果身處逆市中,出貨量反而大增36%。

 

在全球範圍同樣如此,Omdia數據顯示,全球2022年第三季智慧手機出貨前九大品牌中,僅蘋果一家出貨呈現成長,年增2.6%至5,220萬支,市占17%為全球第二。

 

我們的看法:

 

第一、富士康鄭州廠,由於清零導致員工大舉逃離

 

第二、為了怕引起暴動,富士康只好允許員工自由離廠

 

第三、至今已有兩萬名新進工選擇離廠,對供應鏈造成重大衝擊

 

第四、近期中國大陸的抗爭事件進一步為中國製造埋下隱憂

 

中芯集成

 

中芯集成IPO案日前通過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委會議,擬募資人民幣125億元(約新台幣541億元),預估在六個月之內完成上市手續。

 

目前,公司第一大股東為紹興市越城基金,第二大股東為中芯國際,分別持股22.7%19.57%,且公司無實際控制人。有觀點認為,在半導體周期下行、下游需求減少之下,中芯集成能否獲利是考驗。

 

 

中芯集成為大陸規模最大的微機電(MEMS)晶圓代工企業,主要從事MEMS和功率元件等領域的晶圓代工及封裝測試業務。

 

中芯集成廣為人知在於其與中芯國際千絲萬縷的關係,其自誕生之日仰賴中芯國際來自人力、財力與專利授權等各方面幫助。其前身為中芯有限,由越城基金、中芯控股和盛洋電器於20183月共同出資設立。且在成立之初,依據與紹興地方政府簽署的合作協議,中芯國際向該公司轉讓資產、許可技術、提供代採代加工、技術團隊等方面的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中芯集成這次IPO吸引地方國資、產業資本、行業龍頭等各路資金的追捧。不過公司目前在技術專利、訂單客戶等方面多依賴中芯國際,加上公司目前無實控人,也讓外界對該公司獨立經營能力持疑。加上半導體周期下行、下游需求減少的背景下,能否如該公司在招股書所說的預計在2026年實現獲利有待驗證。

 

據招股書顯示,中芯集成因前期研發投入、固定資產折舊金額高導致連年虧損。在2019年至2021年及20221-6月等三年半內,中芯集成虧損達人民幣39.5億元。

 

此外,中芯集成毛利率連續三年半為負。報告期內公司毛利率分別為-179.96%-94.02%-16.4%-1.66%;而同期同行可比公司的毛利率均值分別為23.28%23.16%29.38%30.03%

 

儘管未實現獲利、毛利率為負,中芯集成仍對未來充滿信心。據公司測算,在公司不進行其他資本性投入增加生產線的前提下,則預計公司2026年可實現獲利。

 

Chip Insights發布的《2021年全球專屬晶圓代工排行榜》,中芯集成的營業收入排名全球第15,中國大陸第五;另據賽迪顧問發布的《2020年中國MEMS製造白皮書》,中芯集成在營收能力、品牌知名度、製造能力、產品能力四個項目的綜合能力在大陸MEMS代工廠中排名第一。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中芯集成是中芯國際的子公司

 

第二、該公司的產品微積,電算是一個利基的產品

 

第三、中國大陸的資金仍然大量湧向半導體產業

 

第四、中芯是龍頭企業,所以子公司上市應該沒有問題

 

日企成本

 

原物料漲價再加上日圓貶值讓日本企業愈來愈不堪成本負荷,已有將近四分之一企業預定明年商品漲價,卻只有6%的企業預定為員工加薪,估計明年日本人生活更難過。

 

共同通訊社在11721日期間訪問107家企業,其中有80家回覆。包括豐田汽車、任天堂、資生堂等80家受訪企業當中,23%表示明年將調漲商品價格,另有49%表示尚未決定,15%拒絕透露公司決策。

 

上述預定漲價的企業多半表示,今年以來不僅出貨成本增加,原物料成本也持續攀升,而日圓貶值更讓情況雪上加霜,害企業愈來愈撐不下去。受訪企業當中,只有連鎖居酒屋鳥貴族明確表示,明年不打算漲價。

 

今年以來全球通膨飆升,就連日本也不例外。日本政府最新資料顯示,被視為全國通膨指標的東京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在11月年增3.6%,創下1982年以來最高通膨率,主因是能源及糧食價格持續飆漲。

 

共同社調查指出,回覆問卷的80家日本企業當中有13%自今年以來從未漲價,有29%漲價過一次,另有14%漲價過兩次。今年以來三度及四度調漲商品價格的企業比重各占3%,另有4%自今年以來漲價五次以上。

 

問及企業自行吸收成本能做到何種程度,多數受訪企業表示最多只能吸收70%成本。

 

專門生產衛生紙、面紙、廚房紙巾的大王製紙(Daio Paper)預期,明年銷售量下滑「無可避免」,因此社長若林已調整策略要求業務團隊將重心放在維護獲利。該公司預計自明年121日起消費產品漲價20%以上。

 

日本企業基於成本考量不得不調漲商品價格,但在生意難做的情況下多半沒有餘力去照顧員工的通膨壓力。共同社調查顯示,只有6%的企業預定明年為員工調薪,另有18%表示會考慮調薪。相較之下,有30%的企業尚未決定,33%拒絕透露公司決策,另有3%表示不會調薪。

 

我們的看法:

 

第一、日圓貶值對日本經濟造成很大的問題

 

第二、全球通膨造成日企的成本上升

 

第三、日企無法將成本上升,完全轉嫁給消費者

 

第四、目前為止最多只能吸收30%的成本上升,所以調升物價是必然

 

幣安救火

 

加密幣交易所FTX突然破產釀成幣圈風暴之際,幣安(Binance)執行長趙長鵬表示,正致力設立約10億美元的產業復甦基金,用以收購不良數位資產。

 

趙長鵬24日接受彭博電視採訪時說:「如果這些資金還不夠,我們可以配置更多。」趙長鵬上周表示,幣安計劃設立一項產業復甦基金,用於幫助業界面臨流動性緊縮的重要對象。他說,此舉目的是抑制FTX垮台引發的骨牌效應,反映幣安試圖擔當幣圈救火隊長一職。

 

趙長鵬近來成幣圈的關鍵人物,他先前透過推文表達對班克曼-佛瑞德(SBF)旗下FTX、交易公司阿拉美達研究公司健康度的擔憂,使兩家公司加速崩塌。

 

隨著FTX在一團混亂中步入聲請破產保護程序,幣安鞏固了其作為全球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的地位。

 

趙長鵬在採訪中表示,幣安已與幣圈許多人士討論此事,有關該基金的部落格文章也即將上架。他說:「我們採取的是一種寬鬆的方式,不同的產業參與者將可按照個人意願做出貢獻。」

 

我們的看法:

 

第一、FTX破產,最大的競爭對手幣安跳出來解救

 

第二、但是做過盡職調查以後,幣安決定不出手相救

 

第三、FTX有非常嚴重的資金挪用問題

 

第四、中國人經營的幣安,成為全世界最大的貨幣交易所

 

東京威力

 

全球前三大半導體設備製造商Tokyo ElectronTEL)在台子公司東京威力科創,昨(25)日舉行台南營運中心動土,投資金額約20億元。東京威力科創總裁張天豪說,這個營運中心不僅是辦公基地,更是將來很重要的技術開發和設備更新中心;他期待協助台灣半導體產業一起發光發亮。

 

東京威力董事長伊東晃表示,TEL是於1996年在台灣設立子公司東京威力科創,有鑑於台灣南部半導體產業發展擴大,決定設立台南營運中心,以方便為客戶提供在地化服務。

 

該營運中心預計於2024年下半年完工,使用面積約1萬坪,預估可以容納近千名員工,未來將聚焦於在地零組件加工、技術與維修中心發展,強化台灣半導體供應鏈。

 

張天豪進一步說,這個營運中心不僅是辦公的基地,更是將來很重要的技術開發和設備更新中心,希望所提供的設備能一個世代接續一個世代,在台灣有更多的產出。

 

除台南營運中心外,東京威力並有一系列行動展現對台灣產業的支持,包括在林口、后里成立辦公室,新竹也引進訓練中心,把最先進設備拿到台灣來,紮紮實實培養人才,還支持清華大學的半導體研究學院。

 

此外,下個月將舉辦供應商大會,以及在高雄舉辦機器人大賽,這都代表該公司致力協助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技術、人力和供應鏈發展,藉此一起努力帶動產業發光發亮。

 

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表示,東京威力台南營運中心的角色除了提供客戶產品服務,也會投入研發的角色與資源,政府積極的協助企業對於設備、土地、水電及人才等資源的需求,期盼持續提升台灣未來在半導體產業發展的競爭力。

 

東京威力投資建造的台南營運中心,動土典禮在南科園區基地舉行,包括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經濟部長王美花、南科管理局長蘇振綱和台南市長黃偉哲等人都出席。

 

我們的看法:

 

第一、全球的IC廠商不斷的在台灣進行投資

 

第二、東京威力是最近新加入的一家

 

第三、東京威力是全球前三大半導體設備製造商

 

第四、雖然規模沒有艾司摩爾大,但也非常有競爭力

 

能源轉型

 

歐洲商會昨(25)日發布「2023年建議書」,特別針對台灣能源轉型提出三大建言,包括:國產化與快速取得成果間宜取得平衡,也應提升對電動汽車的支持,並建議政府應考慮各種類型和形式的再生能源生產和儲存選項的可能性。同時也向政府喊話,「不樂見大停電重演」。

 

此外,歐洲商會也呼籲政府取消離岸風電拍賣價格上限、放寬國產化規定,並簡化離岸風電船舶來台相關程序等。

 

歐洲商會理事長張瀚書昨向政府遞交建議書,由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代表接受。歐洲商會2023年建議書,以「台灣致勝之道-動盪世局中掌握契機」為主題,針對「台灣能源轉型」、「人才與教育」、「科技和未來產業」、「國際化」等面向,提出共161個議題。

 

張瀚書表示,由於預期關鍵出口市場放緩或甚衰退,加上地緣政治的緊張關係,台灣將需要尋找且抓住新機會以增強韌性,並保持經濟動能,且若要在多變的世界情勢中成功,政府需採取行動加速台灣能源轉型,吸引並留住人才,同時強化發展創新科技的環境。

 

建議書內容直指,歐洲商會成員樂見政府發布在2050年之前達成淨零溫室氣體排放的初步技術路線圖,但政策制定卻遠遠落後於最初所訂的2025年目標,且台灣最近縮編岸上風電和地熱能源目標,此舉與政府的目標背道而馳,還有對國產化的硬性規定,以及未能改善再生能源的許可和其他行政流程上的繁文縟節,顯然在在阻礙了再生能源發展。

 

歐洲商會籲政府多元發展各類再生能源,並取消離岸風電拍賣價格上限,簡化風能項目的許可流程,從逐項國產化轉移到以市場為導向的資本投資百分比作法等。

 

此外,建議書中也提出,作為淨零技術路線的關鍵產業,政府已經為電動汽車訂立目標,整個產業當然全力支持,但需政府提供包括修改獎勵方案和稅務政策,以刺激電動汽車的銷售和建設充電基礎設施,改革現有土地和建物使用規則,允許未用農地和城市得以建設充電站等多方面協助,才能達成這些目標。

 

我們的看法:

 

第一、歐洲商會今年的白皮書非常值得重視

 

第二、如同美國商會的建議,「能源轉型」是重中之重

 

第三、歐洲商會也強調人才對台灣的重要性

 

第四、再生能源的政策是要求國產化,但會拖慢整個能源轉型的進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