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7日 星期二

裁員,馬斯克,對中投資,赴美簽證,諾基亞,中國增長,美企中國,低軌衛星,經濟自由度,衛星通訊,比亞迪,華爾街,迷因股,註冊制,投資台灣,美商會,TikTok,碳化矽,星富豪門檻,虛擬貨幣

 理事長的話:裁員,馬斯克,對中投資,赴美簽證,諾基亞,中國增長,美企中國,低軌衛星,經濟自由度,衛星通訊,比亞迪,華爾街,迷因股,註冊制,投資台灣,美商會,TikTok,碳化矽,星富豪門檻,虛擬貨幣

裁員

美國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為6.4%,通膨降速不如預期,全球主要央行去年暴力式升息後,我國去年第4季出口如雪崩式下滑,1月出口總值剩31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大幅衰退21.2%;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警示,我國23月出口數據恐怕不妙,由於失業率是經濟落後指標,憂心台灣製造業第2季爆裁員潮。

 

美聯準會(Fed)升息次數將從原本2次,增加為3次,富蘭克林投顧預估,美國3月、5月、6月會各升息1碼,最終利率將達5.5%,歐洲央行3月也會再度升息;吳大任表示,當歐美終端消費市場的消費動能熄火,我國的外銷訂單、出口總值就不可能好轉,進而影響科技、製造業營運獲利。

 

去年第4季出口明顯下滑,吳大任表示,科技業、製造業人才培育不容易,加上華人企業不會於農曆年前夕裁員,當企業盈餘下滑,通常會撐一下,但若盈餘持續下滑長達2季,企業主會開始思考無薪假,甚至進一步裁員了;由於歐美消費景氣看不到曙光,我國製造業要當心歐美的裁員風潮,第2季可能會吹進台灣。

 

國發會將於今下午公布1月景氣燈號,由於外銷訂單連5黑、出口總值雪崩式下滑,加上投資放緩、製造業庫存去化中,主計總處日前下修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至2.12%,整體趨勢下行態勢下,1月景氣燈號很可能連續亮出第3顆代表「衰退」的藍燈;國發會官員坦言,經濟仍在下行風險中,藍燈代表景氣低迷、經濟疲弱,預估下半年出口改善,才有觸底反轉機會。

 

全球景氣下行風險,遠雄人壽董事長孟嘉仁坦言,今年保險不好做,不僅新保單增加不容易,各壽險公司資產要追求淨成長也具挑戰;外在環境不佳下,現在已是興櫃的遠雄人壽要談「上市」,孟嘉仁坦言「不是好時機」。

 

孟嘉仁表示,首要之務是把體質調整好,資本適足率(RBC)維持250%以上,並接軌IFRS17,近2年內維持資產67000億元的規模(目前6900億元),遠雄會等待最佳景氣時間爭取上市機會。

 

我們的看法:

 

第一、全球經濟景氣下滑

 

第二、台灣受出口導向影響

 

第三、上半年會更差

 

第四、很多外商裁員

 

第五、科技產業裁員尤其嚴重

 

馬斯克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去年12月摔下全球首富寶座,輸給法國富豪、全球精品龍頭LVMH集團老闆阿諾特(Bernard Arnault)。他在第二名的位子待了兩個月後,27日(周一)因為特斯拉股價大漲,奪回首富頭銜。

 

去年因馬斯克收購推特問題重重,加上科技市場普遍低迷,導致特斯拉股價急跌,但這家電動車製造商今年來飆漲近70%,馬斯克個人財富因此迅速回升。隨著美國經濟展現強韌跡象且聯準會放慢升息步伐,投資人紛紛押注風險較高的成長股。特斯拉在調低多款車型的售價後,受益於市場對其電動車的需求成長。

 

特斯拉31日將舉行投資人日活動,在此前夕特斯拉股價27日勁揚5.46%,收207.63美元,根據彭博億萬富豪指數,馬斯克個人淨值因此增至1,871億美元,超過了擁有1,853億美元的阿諾特。LVMH集團股價今年來僅漲16%

 

現年51歲的馬斯克於20211月身價突破2,000億美元,是繼貝佐斯之後的第二人,但馬斯克也改寫了歷來個人損失財富最多的紀錄。2022年底時,他的淨資產從202111月的巔峰約3,400億美元驟降到1,370億美元,是有史以來第一個財富縮水逾2,000億美元的人。

 

另外,科技新聞網站The Information報導,知情人士透露,馬斯克近幾周忙著延攬最近離開Alphabet旗下DeepMind AI的研究員巴柏許金(Igor Babuschkin),洽談成立實驗室,開發OpenAI聊天機器人ChatGPT替代品的事宜。

 

其實OpenAI是馬斯克和奧特曼在2015年共同創立,但馬斯克於2018年離開董事會,逐漸淡出這家新創公司。

 

在文字生成式AI聊天機器人ChatGPT爆紅後,他最近也討論到這個聊天機器人,形容其「優秀到令人驚駭」,但他最近也持續批評OpenAI設置圍欄以避免ChatGPT生成可能冒犯用戶的內容,還暗示OpenAI的技術是「訓練AI覺醒」的範例,暗示他想打造的ChatGPT對手,對爭議話題的限制會比較少。

 

我們的看法:

 

第一、特斯拉股價大幅反彈

 

第二、馬斯克實力不容小覷

 

第三、即將推出較低價車種

 

第四、積極拓建海外超級工廠

 

第五、比亞迪拉大領先差距

 

對中投資

金融時報報導,眾議院「美國與中共戰略競爭特設委員會」計畫對私募股權、創業投資與華爾街企業投資中國進行檢視;該委員會主席蓋拉格直言,他憂心一些美企受中國魅力攻勢吸引,「他們想賺錢,因此當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說,『我們對企業開放,我們不會入侵台灣』,他們樂於相信,那是太天真」。

 

蓋拉格說,該委員會將與知名的美企執行長與產業代表接觸,以了解這些公司如何在中國投資與營運。他說:「有件事我有興趣了解:如果你是在中國涉有利益的大企業,如迪士尼或美國職籃(NBA),你如何應對複雜的經商環境?」

 

蓋拉格指出,這個聚焦中國威脅而成立的委員會,希望與大量投資中國科技企業的私募股權與創業投資公司接觸,因這些中企可能與中國軍方有關聯;也希望與華爾街會談,以進一步了解去風險或選擇性脫鉤的複雜性。他說,該委員會可能先召開聽證會,讓一些企業高層私下作證,但尚未做出最終決定。

 

蓋拉格說,該委員會目的在協助美國公眾了解中共引發的威脅,「這不是丟炸彈、設陷阱的委員會,我真的希望聽聽這些企業的觀點,他們與過去三十年每一個人下注一樣,也就是讓我們在中國做生意,隨著中國融入全球經濟,好事就會發生」;「這樣的賭注,許多投資人與企業或許真的取得報償,但我們或中國人民卻沒有獲得政治上與地緣政治上的回報」。

 

另摩根士丹利報告指出,因金融環境緊縮,美國避險基金二月加速對中企美國存託憑證(ADR)拋售;數據顯示,二月避險基金經理人淨賣五十七億美元中企ADR,較一月的三億美元大幅增加,反映了投資人對中概股的疑慮。那斯達克金龍中國指數自去年十月上漲逾八十%後,二月下跌十五%。

 

因美中關係持續緊繃、中國經濟成長前景黯淡及對中國經濟改革可能倒退等擔憂,去年下半年,外企對中國的直接投資金額暴跌七十三%,創下一九九九年以來最大降幅。

 

日經新聞引用中國官方國際收支數據指出,去年七至十二月,外企對中國直接投資金額僅四二五億美元,較二○二一年同期暴跌七十三%;而從二○二○年底至二○二二年初,外企對中國的半年直接投資平均都超過一六○○億美元;在此同時,去年七至十二月,中企對外國的直接投資金額成長二十一%達八四二億美元。換句話說,這段時間中國出現資本淨外流四一七億美元,是五年半以來首見。

 

企業不願在中國進行新投資,部分是因中國嚴格的防疫清零政策。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中國實際使用外國直接投資金額(包括獲利再投資),較二○二一年第四季下跌三十五%至三三八億美元,是一九九六年有統計以來最大跌幅。

 

總部在紐約的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指出,近年來歐洲企業幾乎沒有對中國進行新投資,而仍繼續投資中國的外企中,已出現「內部脫鉤」趨勢,包括大型車商等外企開始劃分中國和非中國供應鏈,以避免技術外洩等風險。

 

其他外企則縮減或完全撤出中國的營運,拖累了總體外國直接投資。截至去年底,在中國的外國製造商和其他公司數量下降○.五%,是三年來首度減少,這主要是因美國在先進技術方面對中國祭出出口管制,增加以中國為供應鏈中心的外企所面臨的風險;此外,中國解除清零政策後,經濟前景面臨更大不確定性,也促使一些外企撤離。

 

隨著中共將在三月召開兩會,市場對中國政府可能宣布新刺激措施抱持期待,今年一月外企對中國直接投資金額年增二十%,但分析師指出,這可能只是暫時現象,因中國不顧經濟代價,堅持執行清零政策,已讓外企對中國的不信任感上升。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中美地緣政治大戰加劇

 

第二、美國限制私募股權基金投資中國

 

第三、但金融投資只佔少數外商投資金額

 

第四、無法真正阻擋中企崛起

 

第五、中國大陸有充沛資金

 

赴美簽證

半導體供應鏈近期傳出,隨著龍頭廠台積電加碼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投資先進製程,美國在台協會(AIT)也積極對供應鏈廠商招商,但在簽證上卻嚴格把關,供應商頻傳簽證卡關。

 

半導體業界指出,AIT積極對台灣半導體供應鏈招商,例如今年初已在台北大直一家知名飯店舉辦招商活動,出動主管們對台灣半導體業者介紹美國晶片法案,並針對紐約州、德州半導體產業投資環境逐一介紹;此外,還邀請已在德州投資設廠的環球晶圓,還有與普渡大學學術合作及半導體人才合作的聯發科高階主管等,現身分享投資合作經驗談。

 

半導體業界表示,AIT雖然很熱情招商,前往參加的各公司代表也熱切提問會有什麼投資獎勵措施,結果AIT回答得模模糊糊,加上業界傳聞辦理美國工作簽證不容易,且營運成本遠較台灣高、景氣走緩等問題,不少供應商望之卻步。

 

一家台積電供應商表示,二年前晶片荒時,美國迫切希望供應商跟著台積電去投資建廠,對於供應商申請多少工程師名額的簽證,都能接受並獲准通過,供應商還可自辦相關文件與手續,沒有委託專業代辦之手。

 

不過,隨著晶片荒紓解,最近業界傳出有的台積電供應商去申請員工外派簽證但被AIT駁回,導致核心團隊無法赴美,訂單交期恐延誤,令供應商相當無奈。

 

也有一家供應商指出,AIT雖然積極對台灣半導體業招商,但在審查簽證規定仍極嚴格,可能內部不太了解半導體生產製造鏈,橫向聯繫不足,也擔心台灣廠商外派員工會跟美國科技業或工作機會有牴觸,搞不清楚就會駁回,使得辦簽證時程不是拉長,就是卡關,需要再去溝通。

 

另一家供應商認為,台灣供應鏈跟著台積電赴美,成本勢必比台灣高,聘請當地員工更加推高成本,配合度又不如台灣員工,為了兼顧成本與效率,希望能多申請一些台灣「耐操」員工前往協助,但員工不見得英文說寫聽都暢通無阻,AIT審查簽證官員可能認為外派員工不夠優秀,「雙方認知有所差異」,以致辦理簽證過程需付出較高的代價。

 

小辭典》B1效期半年 E2年可延長

根據美國簽證類別,商務相關的有到美國短暫停留至多六個月的B1簽證(商務簽證)及較長效期的E1/E2簽證(條約商人及條約投資人簽證)。

 

B1簽證是專為與商務夥伴洽商、出席科學、教育、專業或商務會議、進行地產交易、或協商合約的旅客而設,申請時必須說明旅行目的、旅行間可支付財力證明、計畫停留的特定有限時間等,以及證明在美國以外有其他具約束力的社會或經濟聯繫,確保於行程結束後,會返回國外。

 

E類簽證較嚴格,是美國給予已締結通商及通航條約之國家公民的福利,使主管級或專業技能的外籍人士可以更方便地在美國從事商業活動。申請者必須是到美國從事符合規定的實質貿易活動,包括服務或技術的貿易,而該貿易主要是往來於美台之間;或者申請人必須是到美國發展或指導他已經投入實質資金的企業營運。E類簽證效期是兩年,但只要投資者的公司持續運轉,就可續簽延長。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積電美國擴廠遭遇許多難題

 

第二、人才是一大挑戰

 

第三、許多人才須從台灣派駐

 

第四、簽證出了問題造成卡關

 

第五、整體產業生態系有待形成

 

諾基亞

芬蘭5G設備製造商諾基亞(Nokia26日宣布更換商標,是近60年來首次,以擺脫公司給外界的手機製造商印象,儘管諾基亞早在近十年前就已退出手機市場。

 

諾基亞執行長倫德馬克(Pekka Lundmark26日在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開幕前接受訪問表示:「在多數人的心目中,我們仍是一個成功的手機品牌,但那已和諾基亞無關。我們希望推出一個專注在網路和工業數位化的新品牌,那與傳統手機是完全不同。」

 

諾基亞品牌的手機仍持續透過鴻海集團轉投資的HMD Global販售,微軟2014年買下諾基亞手機業務後停用諾基亞品牌,之後才由HMD向微軟取得授權使該品牌復活。

 

2020年接掌處境困難的諾基亞後,倫德馬克為這家公司規劃了三階段的重建策略:重置、加速和跨越。倫德馬克表示,目前重置階段已經完成,第二階段正要開始。

 

雖然諾基亞仍舊以提振服務製造商的業務成長為目標,也就是販售設備給電信公司,但該公司目前的主要重心是銷售設備給其他事業。

 

倫德馬克表示:「我們去年在販售設備給企業方面有非常好的成長率,高達21%,該事業目前在我們營收中所占的比重約為8%,或相當於20億歐元(21.1億美元)。我們希望能盡快將此比重提高至雙位數。」

 

科技大廠已正陸續與諾基亞等電信設備製造商合作,販售5G專網和自動化工廠設備給客戶,尤其是在製造業。

 

諾基亞計劃重新審視各個事業的成長路線,並考慮替代方案,包括出售業務。倫德馬克說:「信號非常明確。我們只想從事看得到領導全球遠景的事業。」

 

電信設備市場目前正面臨著大環境壓力,需求下滑的北美等高利潤市場,正被成長中的印度等低利潤市場取代,迫使諾基亞的對手愛立信(Ericsson)裁員8,500人。

 

倫德馬克說:「雖然利潤不高,但印度是我們成長最快的市場,這是一種結構性變化。預計今年下半年北美市場將走強。」

 

我們的看法:

 

第一、Nokia拋棄手機形象

 

第二、受西方國家支持,Nokia電信業績大好

 

第三、但競爭逐漸加劇

 

第四、Ericsson已裁員

 

第五、Nokia技術輸給華為

 

中國增長

投行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近日表示,其研究團隊對大陸2023年經濟展望看法,較去年底時更加樂觀。大陸目前處於疫後復甦向上的趨勢,預計全年GDP增長5.6%,遠優於歐美。但對於眾所矚目的消費恢復情況,他認為較難出現大幅反彈。

 

大陸放鬆防疫後,不少投行機構,如高盛、摩根士丹利等看好其2023年經濟復甦情況,紛紛提高增長預測。朱海斌表示,從趨勢上來看,大陸目前處於疫後復甦向上的趨勢,反觀歐美則由於金融條件收緊,經濟增長進入下行趨勢。

 

朱海斌表示,從經濟增長構成來看,2022年大陸經濟增長3%,其中消費貢獻1個百分點,投資貢獻1.5個百分點,進出口貢獻0.5個百分點。2023年,預計全年經濟增長5.6%,其中消費貢獻4.1個百分點,投資貢獻2個百分點,進出口貢獻-0.5個百分點。

 

朱海斌說,2023年消費和投資逐漸復甦,基本恢復至20182019年疫情前的常態化水準,進出口在疫情前對經濟貢獻大體為0,今年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預計將轉為負值。

 

大陸將擴大消費作為拉抬2023年經濟最重要的藥方,朱海斌說,未來可能推出更多汽車、家電的促消費政策。另一方面,大陸的超額儲蓄有望推動2023年消費加快復甦。

 

2020年之前大陸儲蓄率平均在30%左右,受疫情影響,2020年儲蓄率提高到34%,2021年恢復至31%,2022年又提高到33.5%,這對應大約人民幣4.5兆元超額儲蓄,但多集中在高收入家庭。綜上來看,朱海斌估2023年消費實際增速為7%~8%,但較難出現大幅反彈。不過隨著就業和收入預期的好轉,消費將逐步恢復至常態,預計2023年儲蓄率會略高於29%,低於30%的水平。

 

投資方面,朱海斌預計整體形勢比2022年略好。去年製造業和基建的投資增速都接近10%,預計2023年這兩部分投資增速在7%左右,在高基數基礎上有所放緩。

 

而以往對經濟增長有極大貢獻的房地產投資部分,朱海斌預計2023年將下降4%~5%左右,但相較去年的衰退10%,降幅明顯收窄。他表示,1月房價月增幅回穩是很好的訊號。房價預期穩住後,房地產市場成交才會從底部逐漸復甦,進而傳導到房地產投資數據上來。

 

我們的看法:

 

第一、今年中國增長看好

 

第二、摩根大通的預測有一定權威

 

第三、5%6%之間絕對有可能

 

第四、今年大陸GDP重點在於消費

 

第五、過去主要依賴出口

 

美企中國

寄望於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疫後經濟反彈」,包括速食到高級時尚等產業的美國大型公司紛紛增加對中國消費力的投資,美國媒體報導,麥當勞和星巴克正在開設數百家新店,零售業者雷夫羅倫(Ralph Lauren)和旗下擁有蔻馳(Coach)和凱特絲蓓(Kate Spade)精品名牌的「掛毯」公司(Tapestry)也在積極展店,另外,看好中國對美式食品的長期胃納,泰森食品和荷美爾食品也均在中國開設新廠。

 

這些投資是因為中國領導人向世界宣告向外國企業敞開大門,並公開向波音公司示好等措施。在此之前,中國因持續幾年的動態清零政策而深陷與世隔離狀態,並導致幾十年來最嚴重的經濟低迷。

 

由於感到經濟的不確定性和對美地緣政治衝突,許多外國科技和製造業依然對中國保持戒心,但是許多消費導向的企業卻正在增加他對中國的承諾,即使在疫情時期遭到困境,他們仍看好長期中國龐大的市場潛力。

 

星巴克創辦人兼執行長舒茲(Howard Schultz)稍早指出,「他比過去更有信心,星巴克在中國的成長故事才開始不久」。雖然在去年12月時同店銷售額下跌了42%,今年1月下跌了15%,星巴克計畫在2025年以年再加開3千家新店,在多年未曾造訪之後,舒茲計畫今年春季訪問中國。

 

雖然目前美中關係處於低潮,從晶片到成衣產業的美國企業面臨政府審查,從科技公司蘋果到服飾公司史蒂夫馬登(Steve Madden)都在分散供應商,但投資依然到來。其中一個令企業振奮的訊號是今年11月中國批准了波音737 MAX的復飛,該型飛機因事故已被禁飛近4年;另一個好消息是,上個月中國審查機構批准了其兩部漫威系列電影在中國上映,這是2019年以來漫威超級英雄系列首次在中國上映。

 

麥當勞去年在中國開了700家新店,今年計畫再開900家,是美國的兩倍,麥當勞財務長波登 (Ian Borden)表示,就算在中國營業額因新冠疫情而下滑,但是麥當勞仍超前部署新的展店計畫。雷夫羅倫執行長盧韋(Patrice Louvet)指出,截至去年10月的一季,該公司大多數的新店是開在中國,最近並在深圳開了一家新店,成都開了一家旗艦店。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中國市場對美企有吸引力

 

第二、美國指示減少對中國投資

 

第三、星巴克是指標性企業

 

第四、說明零售消費大咖都不願放棄市場

 

第五、麥當勞也積極開展新店

 

低軌衛星

全球衛星科研如火如荼,台灣B5G低軌通訊衛星亦馬不停蹄,太空中心首顆我國自製通訊實驗衛星在去年完成系統初審,今年衝關鍵技術及設計模型過審,明年將投入太空環境測試,估八成以上元件為台灣自製,拚二○二五年發射;國科會認為,台灣已具備小型衛星本體製造技術能力與經驗,可切入國際蓬勃的低軌通訊衛星市場。

 

烏俄戰爭啟發 衛星通訊突破軍事封鎖

烏俄戰爭中,利用衛星通訊突破軍事封鎖,讓國際開始關注此科研方向,目前已有StarlinkOneweb等公司數千顆衛星布局太空,台灣二○二○年也啟動B5G低軌通訊衛星計畫,規劃四十億元打造兩顆國產通訊實驗衛星,目標二○二五年、二○二六年各發射一顆,並輔助企業發射四顆民間衛星,讓台灣搶入下一世代行動通訊產業。

 

國科會國家太空中心B5G計畫主持人蔡東宏表示,我國B5G通訊衛星EP1(實驗酬載一號)已在前年定義系統需求,去年完成系統初步設計審查,今年要衝刺衛星本體的關鍵設計與通訊酬載,包含資料傳輸量要達到六百Mbps標準、最大電力需求一六○○W等,預計年中通過審查,明年投入太空環境測試,拚後年升空。

 

台灣具備小型衛星本體製造技術能力與經驗

蔡東宏說,B5G衛星EP1目前規劃一立方公尺大小、重量約三六○到四○○公斤之間,傳承過去福爾摩沙系列衛星等研發元件,估自製比例將達八成以上,更與工研院合作開發通訊酬載的關鍵IC晶片,可在太空自行故障排除,若獲飛行履歷認證,將比地面IC晶片增值多倍;也與成大合作開發國產反應輪,類似馬達,用來控制衛星移動等,今年完成工程驗證體發展。

 

國科會表示,台灣在電子與機械產業具一定技術能量,並具備小型衛星(五百公斤以下)本體製造技術能與經驗,在B5G計畫可開發更多元件,取得飛試驗證後,可建立台灣衛星供應鏈,且地面設備有國內多家廠商如昇達科、同欣電、公準等,都已陸續打進SpaceXOneWebKymeta等歐美衛星指標廠供應鏈。

 

助業者發展地面通訊設備 切入國際衛星市場

國科會更說,為鼓勵國內相關業者,經濟部已透過「低軌衛星地面通訊設備開發補助計畫」,引導業界發展自主化低軌道高通量通信衛星的地面通訊設備,相信未來B5G成功升空後,國產通訊酬載關鍵元件能爭取到穩定的國際訂單。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基於國安,必須發展低軌衛星

 

第二、以保持經濟的韌性

 

第三、現在開始為戰爭做準備

 

第四、台灣有一定生產製造低軌衛星的條件

 

第五、但距離完整的生態系還有一段距離

 

經濟自由度

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228日發布《2023經濟自由度指數》,我國於184個經濟體中排名第4名,僅次新加坡,較去年進步2名,創歷年最佳成績。總統蔡英文也說,會繼續努力打造自由、開放及公平的經貿環境,也會與民主盟友加強經貿合作,一起維持全球供應鏈的安全。

 

國發會官員表示,我國近十年(20142023)在經濟自由度指數評比排名,由2014年第17升至2020年第11,去年第6,今年第4,顯示政府推動經濟自由化的成果,已獲國際肯定。

今年經濟自由度指數前五名依序是新加坡、瑞士、愛爾蘭、台灣、紐西蘭。韓國名列第15,日本名列31

國發會說明,經濟自由度指數是以法律制度、政府規模、監管效率及市場開放四大面向,進行評比,四大面向包括廉能政府、司法效能、貿易自由、健全財政等12項指標。今年我國在12項指標裡,有7項進步。

其中以「健全財政」進步7分最多。這是因為政府債務占GDP比率,從33.7%降為28.4%;其次,「廉能政府」也進步2.5分,這是反映在立法、司法及行政機關共同協力下,推動修正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法等多項法制改革的成效。

國發會表示,20217月我國修正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強化延攬外國專業人才;20221月施行憲法訴訟法,以憲法法庭裁判取代大法官會議解釋;20225月修正著作權集體管理團體條例,健全著作權集體管理團體制度等,都是讓今年排名進步的原因。

總統蔡英文2日接見美國傳統基金會創辦人佛訥(Edwin J. Feulner, Jr.)時,除感謝長期對台美關係的重視和支持外,也強調做為美國重要智庫的傳統基金會,每年發布「經濟自由度」報告,一直是各國政府精進經濟政策重要參考資料。期盼台美未來進一步達成「雙邊貿易協定」(BTA)以及「避免雙重課稅協定」(ADTA),深化經貿夥伴關係,提升產業競爭力,讓台美關係在各領域裡,均能創造新的里程碑。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經濟排名受到全球認可

 

第二、積極支援配合西方國家的發展

 

第三、排名第四是一大勝利

 

第四、但法規仍有不自由之處

 

第五、政府干預色彩越來越重

 

衛星通訊

三星電子表示,已在開發一套系統,允許智慧手機用戶透過衛星傳送數據;英國智慧手機製造商Bullitt也發表具備衛星聯網功能的手機,凸顯衛星通訊相關產業競爭愈來愈激烈。

 

CNBC報導,三星電子23日表示,該公司的新數據機技術將允許傳送與接收的通訊,也能分享圖片和影音。這些數據會被傳送到太空中的低軌衛星,再傳回地面接收站,接著傳到終端用戶。

 

三星還沒推出衛星聯網功能,但計劃在其Exynos行動處理器納入這項技術,暗示可能把這套系統裝入Galaxy智慧手機。三星電子本月推出的旗艦機種Galaxy S23沒有衛星聯網功能,而蘋果iPhone 14已讓用戶能緊急使用衛星聯網功能。

 

另外,Bullitt24日發表一款衛星聯網軍規手機,這款手機將預先搭載Bullitt訊息服務,可在沒有行動網路和Wi-Fi的地方,透過衛星傳遞訊息。CCS Insight分析師伍德表示,在三星加入後,高階手機搭載緊急衛星傳訊正成為預設功能,也凸顯蘋果採用這項功能的龐大影響力。

 

在蘋果去年9月推出iPhone 14後,通訊晶片大廠高通也和衛星通訊業者Iridium簽署協議,要把能衛星聯網的晶片帶入Android手機。台灣的聯發科技預料也將在下周的巴塞隆納行動通訊大會(MWC)發表自家的行動衛星技術。

 

衛星手機還沒成為商用的主流科技,但手機製造商已紛紛押注這項商機,讓偏遠地區的民眾也能用衛星聯網功能通訊。

 

我們的看法:

 

第一、衛星通訊是未來

 

第二、6G快速開展

 

第三、三星已開始發展衛星手機

 

第四、蘋果也加入戰場

 

第五、聯發科發展相關科技

 

比亞迪

面對電動車巨頭(Tesla)特斯拉近期降價搶市,以及銷量下滑壓力,大陸新能源汽車龍頭比亞迪日前也在大陸多地啟動降價,這也是比亞迪2023年內首度大規模降價,其中,「王朝」系列產品降幅最高達人民幣(下同)2萬元。市場分析,比亞迪正從確保利潤轉向尋求穩住現有市占率。

 

界面新聞25日引述北京比亞迪展銷人員表示,收到比亞迪的降價通知,大部分車款均有價格優惠,老車款的優惠幅度大多超過1萬元,部分熱門車款也有上千元優惠。包括2021款的漢EV和秦EV分別調降2萬元和1.5萬元,新車款則降價6千元~8千元不等,但海洋系列車款未參與此次降價活動。

 

銷售人員透露,本次北京地區降價活動預計在3月份結束,上海與深圳地區也有不同程度降價,但調價力度最高約在萬元。此外,交車週期也較2022年出現不同程度的縮短,但目前比亞迪暫未透過官方管道公布降價消息。

 

報導指出,大陸新能源汽車市場自2022年以來歷經新一波挑戰,包括國家補貼退場和原物料上漲壓力等。特斯拉10月份率先開啟降價第一槍,帶動新能源車降價潮,但銷量猛增的比亞迪卻選擇逆勢漲價,優先保全利潤。

 

然而,特斯拉降價後,直接刺激銷量上行。據統計,今年1月份,特斯拉中國交付量超過6.6萬輛,月增18%,年增10.4%,刷新品牌銷量增速歷史最佳成績。反之,1月份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為15.13萬輛,月減幅達35.65%。

 

比亞迪自2020年後加速衝刺新能源汽車生產,同時加大布局海外市場。近日傳出比亞迪在2023年的銷量要達到400萬輛,年增目標即是成長1倍以上。

 

分析人士表示,比亞迪於2023年大規模降價顯示,對公司高層來說,穩住現有市場占有率可能是比維持利潤率更重要的任務。當前新能源車品牌市場已開始進入「淘汰賽」,為了爭取市占率,即使是遙遙領先的比亞迪也必須採取行動。

 

大陸官媒證券時報發文指出,大陸新能源汽車產業若想實現長足發展,需儘快脫離低端競爭,走高品質創新之路。目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降價之風基本屬於短期行為,待市場充分競爭後,將進入良性發展軌道。

 

我們的看法:

 

第一、特斯拉已失市場第一寶座

 

第二、比亞迪阻止特斯拉返攻

 

第三、繼特斯拉之後降價

 

第四、比亞迪有垂直整合

 

第五、長期而言,特斯拉不是比亞迪的對手

 

華爾街

華爾街銀行正對人工智慧(AI)聊天機器人ChatGPT關上大門,高盛集團、美國銀行(BofA)等大型銀行限制員工使用這項迅速發展的技術。

 

彭博資訊引述知情人士報導,美銀、花旗、德意志銀行、高盛、富國等華爾街大型銀行近期都已禁止員工使用ChatGPT

 

消息人士說,美銀在例行提醒員工不要使用未經授權的應用程式時,特別提到ChatGPT,並於內部會議上重申,這項新科技用在商業溝通時,須先經審核。德銀發言人則說,已禁止員工使用ChatGPT,並阻斷連接該網站。此外,花旗也不准員工使用ChatGPT,這是該銀行自動限制第三方軟體措施的一環,高盛交易員也受到同樣的限制。

 

彭博專欄作家戴維斯(Paul Davies)認為,銀行禁用ChatGPT,可能與銀行高層主管擔心屬下偷懶、使用ChatGPT撰寫研究報告有關。此外,銀行的法遵部門也擔憂ChatGPT帶來的風險,就像是先前員工違規使用WhatsApp通訊軟體遭監管當局重罰。

 

戴維斯說,ChatGPT和其他的語言模型時常出錯,或無中生有。他說,若分析師的研究報告看似十分可信,但內容所提到的產業發展完全是空穴來風,結果誤成為一家上市公司的重大利空或利多消息,這將構成嚴重的問題。

 

另外,ChatGPT是直接擷取網路資訊,很可能抄襲到某人的工作成果,對銀行或其他以提供資訊為主的企業來說,聲譽和信任受損非同小可。ChatGPT也可拿來寫程式,但銀行監管機關和客戶對銀行系統失靈的忍受度極低。銀行須確保其電腦系統的可靠性。

 

ChatGPT對數學也不怎麼拿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一位助理教授輸入了1,000道數學問題,正確率不到60%

 

一些金融業人士確實嘗試使用ChatGPT來加速手頭上的工作,但仍必須大力「善後」,例如一位原油交易員利用ChatGPT撰寫產業的展望報告,文章很通順,卻未提供最新數據,需進行修正;一位台北的股票交易員則利用ChatGPT整理美企財報的重點,但他在做投資決策時,仍得依據自己的筆記。

 

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的教授內澤爾說:「ChatGPT或許能節省時間,但我們不清楚內容的真偽,這是這項工具最大的缺點。」

 

我們的看法:

 

第一、ChatGPT影響所有行業

 

第二、金融業也在研究ChatGPT帶來的衝擊

 

第三、ChatGPT經常犯錯

 

第四、投資銀行運用ChatGPT有一定風險

 

第五、錯誤的資訊可能導致投資人求償,得不償失

 

迷因股

美股散戶投資人的熱情正捲土重來,今年元月平均每天投入美股15.1億美元,創新高,超愛特斯拉及一些大型科技股,也擴及一些價值股,超越2021年「迷因股狂潮」頂峰,英國金融時報(FT)更形容為「迷因股熱潮2.0」,也讓散戶對股價的影響力高於兩年前。

 

新冠疫情期間,散戶曾大舉進駐一些小型且營運困難的消費性企業,例如電玩零售商GameStop、電影院業者AMC娛樂公司,及家庭用品連鎖店BBB等。現在散戶押注的目標更廣,顯示散戶去年重傷之後胃口再度大開,並帶動今年初美股強彈。

 

Vanda研究公司的數據顯示,散戶空前偏愛特斯拉,買進金額估計達97.51億美元,第二大標的為SPDR標普500指數ETF(吸金35.72億美元),其他目標包括亞馬遜(17.86億美元)、蘋果(16.74億美元)以及輝達(13.67億美元)等大型科技股,但也大買股利穩健的AT&T與可口可樂。

 

重要的是。散戶買盤以股票為主,而非選擇權,顯示散戶去年在選擇權市場大虧之後,現在已改變策略。Vanda指出,最近的調查顯示機構投資人仍普遍看跌美股,因此散戶的力量不容小覷,投資人應注意這些「生手資金」的訊號。

 

摩根大通的統計顯示,元月散戶交易額占股市總額的四分之一,比重也創新高。數據指出,新進投資人再度買進小型股,但也進駐最大型的科技股。今年特斯拉股價大漲62%,那斯達克指數上漲12%,羅素2000指數也上漲10%

 

分析師指出,貨幣市場資金仍停泊龐大的散戶資金,在市況有吸引力時,這些資金將源源投入。經紀商指出,最近散戶行動可能屬於季節性,因為財報季催生買氣,但報稅季即將來臨,屆時可能有一些人拋股繳稅。

 

一些市場人士表示,「迷因股世代」已經成熟得多,而且將交易應用程式(App)的投資經驗應用到傳統的投資工具上,許多年輕人都有做研究及學習,並非只熱衷於迷因股。

 

但分析師警告,近來強勁的數據提高聯準會(Fed)進一步升息的機率,減弱美股漲勢的論據,本周尤其須關注24日公布的1月個人消費支出(PCE)平減指數,因為這是Fed偏好的通膨指標。1PCE平減指數預估月比將攀升0.5%,為去年中以來最大,年升幅維持在5%,暗示通膨壓力仍大。

 

我們的看法:

 

第一、去年曾有一波迷因股熱潮

 

第二、最近美國迷因股熱潮再起

 

第三、散戶將焦點轉向大型股

 

第四、散戶螞蟻雄兵的力量非常可觀

 

第五、賭特斯拉賭對

 

註冊制

大陸17日正式進入股票全面註冊制時代,滬深交易所20日接受證監會在審上市案的平移。截至9日,除了已通過發審會的公司以外,證監會主板在審上市案共267家企業,這些企業未來兩周內要完成向交易所的平移,如何快速因應備受市場關注。

 

受到大陸股票全面註冊制開跑激勵,A股券商類股20日整體上漲4.03%,跑贏上證指數(收漲2.06%)。其中,湘財股份飆出漲停,南京證券、中金公司、國盛金控分別大漲8.59%、7.94%、6.16%。

 

證券時報報導,根據大陸證監會對在審主板上市案的安排,全面實行註冊制主要規則發出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交易所僅受理證監會主板在審企業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再融資、併購重組申請。如果主板在審企業未在十個工作日期限內申報給交易所的,將被視為新申報企業。

 

早在2022年就獲得證監會受理的某主板IPO企業董祕透露,保薦機構13日當周已按部就班修改申報資料,全面註冊制正式文件推出後,公司周末加班配合投行準備資料,十個工作日的期限十分緊張。此外,上海一家中型券商的投行人士表示,團隊在周末加班加點修改資料,有信心按時按品質向交易所完成申報。

 

目前來看,主要券商由於在審上市案多,現階段遭遇的壓力更加集中。截至9日,尚未通過發審會的在審主板上市案中,中信證券以40家排名第一,遠勝第二名的中信建投證券(共25家),第三名則是國泰君安(共21家),華泰聯合證券與民生證券分居第四名及第五名。

 

證券日報報導,針對券商類股20日大漲一事,排排網財富公募產品運營經理徐聖雄表示,支撐券商類股20日飆漲的原因有三點:一、目前券商類股整體股價淨值比和本益比都處於歷史低位,類股估值有望迎來修復。二、券商類股明顯滯漲,但券商龍頭企業整體基本面在持續改善,良好的基本面表現並未在股價中得到充分體現。三、註冊制全面實施,加上行情持續回暖,有利於券商業績提升。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中國大陸上市程序走向註冊制

 

第二、已經和國際接軌

 

第三、台灣仍採取審核制

 

第四、大陸市場將全面快速發展

 

第五、主要的責任在於承銷商和專業機構

 

投資台灣

過年後接大單。投資台灣事務所昨(10)日再添五家企業擴大投資台灣,截至目前「投資台灣三大方案」已吸引1,319家企業近21億元投資,一鼓作氣突破2兆元大關。

 

投資台灣事務所通過投資案,包括台塑尖端能源科技、力晶積成電子、利百景環保科技(7578)、瑩聯公司及品創科技製造等五案,投資額一口氣增加712億元。

 

截至目前「投資台灣三大方案」已吸引1,319家企業近21億元投資,預估創造143,457個本國就業機會,其中「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有281家台商投資約11,352億元,創造85,333個就業機會。

 

「根留台灣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有159家根留企業投資約4,596億元,創造24,938個就業機會;「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則吸引879家中小企業投資約4,052億元。

 

台塑尖端能源隸屬台塑集團之台塑新智能科技公司,事業版圖橫跨石化、電子、醫療與教育等產業。考量到全球減碳趨勢,帶動再生能源及電動車發展,未來關注領域包含節能、儲能、新能源及循環再利用等四面向。

 

全球第六大專業晶圓代工公司力晶電預計在新竹科學園區銅鑼園區興建中的廠房,於未來三年度投資600億元,導入智慧化產線,結合AI、大數據。投資台灣事務所補充,力晶電本次600億元投資台灣三大方案為歷史第二高,僅次群創201911月回台投資的701億元。

 

品創科技製造主要從事水產品加工及調理食品,產品類別包含鮭魚、蝦、一夜干及貝類,斥資5億元興建新廠及冷凍倉儲。

 

利百景環保科技專注於事業廢棄物焚化、物理處理及再生溶劑及蒸汽銷售,規劃斥資近2億元,在台南既有廠房新增設廢棄物處理設備、固體再生燃料產線及廢容器資源化製程設備;瑩聯生產動力輪刷精密用刷科技用刷大型輪刷FM輥輪,計劃在台南市南區投資逾3億元興建廠房。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商大舉回台

 

第二、突破兩兆是一大里程卡

 

第三、但目前資金回流已到一定程度

 

第四、台灣不適合傳統製造

 

第五、台灣產業未來會積極走出去

 

美商會

台灣美國商會7日發布「2023年商業景氣調查」,會員中有88%計劃在台灣維持或擴大投資,但也有高達46%會員認為,台灣法規還需根據經濟與社會需求與時俱進,與2022年相較,不滿意度提高11個百分點。值得注意的是,對2050淨零碳排,超過2/3受訪者表示擔心台灣是否有充足綠色能源供應,42%期望政府能將「充足能源」,列為未來13年的首要任務。

 

台灣美國商會會員對台灣景氣抱持信心,71%會員對台灣2023年的經濟前景充滿信心,79%則對未來3年經濟前景抱持樂觀態度。有88%受訪者表示,計劃在台灣維持甚至是擴大投資。但是有高達46%的會員認為,台灣法規還需要根據經濟與社會需求與時俱進,台灣美國商會會長施立成指出,法規不一致性部分,包含再生能源領域,在綠能定義及能提供綠能認證解釋、醫療相關法規例如保密協議(NDA)等,應該接軌國際規範。

 

這次首度納入永續發展ESG項目,56%受訪者已承諾落實淨零排放、並使用100%再生能源。其中,超過2/3受訪者(68%)表示擔心是否有充足綠色能源的供應,42%受訪者期望政府能將充足能源列為未來13年的首要任務。

 

另國家安全和兩岸關係也被認為是重要議題,67%受訪者認為,2022下半年台海緊張局勢加劇並未對企業造成重大干擾,惟有47%企業已經或計畫調整業務應對新地緣政治的持續營運計畫。有55%的美國商會會員認為「兩岸關係」是未來13年施政的重中之重。

 

台灣美國商會認為,本次調查結果充分反映了商會一貫立場,即台灣面臨當前更具挑戰性的競爭環境,需要加快經濟改革步伐,並擴大國際經濟參與,才能建立韌性與繁榮。商會並呼籲美台雙邊政府更快、更深入取得貿易協定進展,尤其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甚至是洽商自由雙邊貿易協議。另外,人力資源持續成為在台美商關注焦點,有60%會員在今年計畫針對人才招募與發展持續投資,也呼籲政府將人力資源列為未來幾年優先政策。

 

此外,針對台灣美國商會調查,對我國法規監理環境滿意度較去年下滑,國發會表示,政府除會定期檢視鬆綁不合時宜法規,也正藉由推動「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談判,讓台灣經貿法規和國際接軌

 

至於商會關注能源議題,國發會也表示,為穩定能輸配電,政府已啟動為期10年的「強化電網韌性建設計畫」,並於去年12月提出「12項關鍵戰略」具體行動與措施,包括提升再生能源裝置容量,配合電力系統與儲能設備的建置,以擴大再生能源供應。

 

我們的看法:

 

第一、美商會對台抱持信心

 

第二、但認為再生領域較為落後

 

第三、台海局勢緊張並未造成干擾

 

第四、但美國企業已因應地緣政治危機調整計畫

 

第五、台灣應重視外商意見

 

TikTok

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1日以24票對16票通過,授權全面禁止TikTok用於美國所有設備。路透稱,這是美國在社交媒體應用領域下達的最具深遠影響的限制措施。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美國是世界頭號大國,竟然如此懼怕一款青年人喜歡的應用軟體,未免太不自信了。

華爾街日報報導,由美國共和黨主導的眾議院外交委員會,通過一項在美國全面封殺TikTok的法案,一名共和黨議員將TikTok比作「手機裡的一個間諜氣球」,不過,該法案後續將提交給由民主黨掌控的參議院,未來要過關上路仍面臨重重阻力。

路透報導,美國對TikTok的打壓持續升高,美國白宮日前要求政府機構在30天內卸載TikTok,目的是保護數據安全。對於上述報導,TikTok和白宮方面暫時都還沒有做出回應。

就在白宮卸載令傳出的同一天,加拿大政府也發布官方聲明,要求政府工作人員在官方發放的設備上卸載TikTok,理由同樣是數據、隱私安全。去年12月,美國廣播公司還披露眾議院行政主管辦公室的內部信,當中明確要求眾議院議員和工作人員卸載TikTok,禁止該應用在眾議院的所有設備上出現。

其實不只美國及加拿大在打壓TikTok,歐洲在2月中旬也有類似的情況,同樣來自路透的爆料指出,歐盟委員會要求工作人員在315日前卸載TikTok,以保護歐盟委員會的數據、網路安全。TikTok方面也對歐盟的決定表示失望。

針對加拿大跟風歐美而採取的禁令,TikTok回應稱,加拿大政府只是在歐美引入相關禁令後採取類似行動,並沒有引用任何具體的安全問題或者與他們聯繫提出問題,這種只跟風而不解決問題,甚至根本就是在回避的態度,在TikTok方面看來十分奇怪。

美國國家公共電台援引喬治城大學法學教授阿努帕姆.錢德的話指出,並沒有任何證據證明中方在收集和利用TikTok美國用戶的數據,因為定位跟蹤本就是社交媒體應用程式的一項標準功能,一般的天氣應用程式也是如此。

 

我們的看法:

 

第一、TikTok已成為政治議題

 

第二、美國未來將全力查封TikTok

 

第三、中國認為沒有必要過度緊張

 

第四、TikTok未來在台灣也會被政治化

 

第五、整體戰略意涵值得思考

碳化矽

特斯拉1日宣布,下世代電動車將大砍碳化矽(SiC)用量75%。碳化矽等第三代半導體是近年市場追捧的新世代半導體材料,業界原認為是產業下個明日之星,特斯拉用量銳減,震撼市場,擔心將顛覆產業,牽動環球晶(6488、朋程、漢磊、嘉晶等後市。

 

碳化矽具有耐高溫、耐高壓等特性,特斯拉一年前還大力倡導,宣稱要擴大採用碳化矽,業界原看好特斯拉領頭下,電動車將是碳化矽龐大出海口。花旗分析師賈迪納直言,特斯拉釋出的訊息碳化矽業者而言,「不太可能只是短期衝擊」,而是長期風險。

特斯拉在短短一年大翻盤,業界傻眼,全球碳化矽龍頭Wolfspeed周四早盤股價重挫逾12%,意法半導體、英飛凌等積極投入碳化矽的國際大廠股價同步大跌。

回顧碳化矽在電動車領域初試啼聲,就是特斯拉率先採用,先行導入在Model 3車款逆變器和車載充電器,從此開啟了碳化矽市場蓬勃發展大門,也讓意法、英飛凌等國際大廠積極搶進。

然而,特斯拉在1日的投資人大會上態度卻大轉彎。特斯拉表示,其創新技術允許該公司能從客製化電晶體封裝,抽出更多熱能,因此將減少在電晶體封裝使用的碳化矽,也已找到讓下一代電動車的動力系統減少使用75%碳化矽,卻不會犧牲汽車效能的方式。

業界憂心,特斯拉拋出碳化矽用量銳減的震撼彈,恐讓更多電動車廠跟進,讓原本蓬勃發展的碳化矽產業面臨豬羊變色危機。

台灣矽晶圓龍頭環球晶、車用二極體一哥朋程、漢磊、嘉晶等,是國內積極布局第三代半導體的指標廠。法人憂心,若未來愈來愈多電動車廠也大砍碳化矽用量,相關台廠難逃壓力。

環球晶先前透露,目前第三代半導體布局以碳化矽的進展較快。環球晶已發展4吋與6吋的碳化矽晶圓產品,8吋產品也正在開發中,去年底6吋碳化矽晶圓月產能約5,000片,預計今年底擴充至上萬片。

朋程與環球晶同屬中美晶集團,積極朝碳化矽、IGBT等領域邁進,朋程碳化矽模組更結合環球晶的長晶技術共同研發。

漢磊與旗下嘉晶近年靠第三代半導體大翻身,營運績效扶搖直上。漢磊原訂下碳化矽基板月產能在三年內擴充至5,000片,嘉晶則規劃未來二至三年投入四、五千萬美元擴產,屆時碳化矽產能將增加七至八倍。

特斯拉並宣布,基於開採造成健康和環境風險的考量,下一代電動車將使用零稀土的永磁馬達。

 

我們的看法:

 

第一、碳化矽代表第三類半導體未來

 

第二、但有環保問題

 

第三、特斯拉減少應用對碳化矽產業影響重大

 

第四、台灣碳化矽發展不如中國

 

第五、產業前景值得觀察

星富豪門檻

新加坡政府提高超級富豪取得永久居留權的門檻,以把握資金流入的機會,創造就業,嘉惠本地人。

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2日聲明說,永久居民身份的申請人至少須投資1,000萬星元(740萬美元)在一項事業,或投入2,500萬星元至一檔經批准的基金。有意設立家族辦公室的人,應在政府指定的四大投資類別中投入和維持至少5,000萬星元的投資規模。新規定將自315日生效。

星國之前規定的永居門檻較低,申請人只要在商業實體、基金或總部在新加坡的單一家族辦公室投入250萬星元即可。

隨著海外富豪湧入新加坡,拉大了當地的貧富差距,促使政府出手解決相關問題。該國完善的基礎建設和穩定的政局,吸引愈來愈多超級富豪移居,導致從豪華車、高球證、到公寓的價格盡皆大漲。

星國政府正透過刺激就業、和促進資金投資該國的股市和基金,以微調政策。當局也已在2月宣布調高高價住宅和豪華車的稅率。

安永東協私人稅務主管張戴斯蒙(音譯)表示,投資計畫獲調整後,會鼓勵新加坡企業的成長和資本的累積,該國的資產管理產業和未來可望獲得資金的公司將是兩大贏家。

另外,總部在新加坡的聯合理財辦公室Farro Capital表示,在成立僅四個月後,所管理的資產就超過10億美元,突顯新加坡成為富裕家族集散地。

聯合創辦人提布里瓦說,該公司鎖定從日本、英國到美國等地區的家族,任何想以新加坡為中心布局亞洲的人都是客戶。他預計期在未來18~24個月內再增加50個家族,每個家族對管理資產規模的平均貢獻為3,000萬美元。

新加坡於2004年推出全球商業投資者計畫(GIP)。從2020年到2022年,當局約授予200個永久居留權。該計畫帶來了至少55億星元的投資,並創造超過24,000個就業機會。

 

我們的看法:

 

第一、新加坡是亞洲新金融中心

 

第二、家族辦公室紛紛成立

 

第三、中資大舉湧入

 

第四、提高投資門檻有必要

 

第五、主管機關只能減緩資金流入新加坡速度

 

虛擬貨幣

黃天牧到立法院財委會進行業務報告,立委郭國文問及,虛擬貨幣依照投資人保護、資產分離角度來看,屬洗錢防制高風險範疇。他認為,金管會只有管理洗錢防制,將來也應將虛擬貨幣法制化。

惟立委曾銘宗認為,依據《數位發展部組織法》就是要協助數位發展,應該由數位發展部管理。如果由金管會管理,可能會以特許行業角度管理,就會變得保守,管理較為嚴格,不利產業發展。

黃天牧表示,只要金管會為主管機關,主要都是特許行業,只有監管程度上的差異,例如電支就沒有那麼深。

對於虛擬貨幣過去12年來發生一些事件,黃天牧認為,全球監理資產應要以審慎角度去管理。

郭國文建議,虛擬貨幣納管應朝5大方向研議,包含確保實體聯繫管道,列入特許行業,在台灣有100%的子公司,並且提供轉帳紀錄;風險管理方面,如監控市場、限制或停止買賣資產,信託客戶的資產。

嚴格把關KYC部分,散戶需經過評估與知識培訓,其中個別客戶應設置投資額度與風險限制;補償機制,針對散戶風險進行投保與建立補償機制;以及設立代幣納入標準,提供一套標準規定虛擬資產的供需、流動性、開發團隊與技術等,才能提供給散戶投資。

黃天牧則表示,針對虛擬貨幣目前各國都沒有提供補償機制,不過美國聯準會與存保今年初聯合發布聲明,提醒虛擬貨幣流動性及波動度的風險。

至於虛擬貨幣何時納管?曾銘宗過去曾提出預算提案,行政院將在今年516日前,針對虛擬貨幣擬定一個主管機關,立委們也希望在此之前行政院能確定主管機關。

 

我們的看法:

 

第一、虛擬貨幣面臨崩盤危機

 

第二、投資人需要保護

 

第三、金管會開始思考介入

 

第四、金管會過於保守,會影響產業發展

 

第五、最好不要以金管會作為主管機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