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7日 星期一

雃博, 兩岸發展合作, 餓了麼, 晶達 崴瑪, 宏碁 愛普瑞, 企業整併風, 谷歌 居家服務, 海外併購 vs. 台灣併購, 併購太慢, 鴻海 印度銀行, 鴻海

2015.09.07創會理事長的話

雃博
雃博(4106)昨(1)日宣布,集團已以英鎊6,287萬元(約合新台幣3.15億元)完成Westmeria最後35%股權收購。此舉不僅將讓雃博全系列產品都將前進歐洲市場,雃博也將成為亞洲首家具備氣墊床產銷與租賃經驗的廠商。

由於Westmeria為獲利公司,雃博100%收購為子公司後,未來盈餘也可完全挹注。受該利多面激勵,雃博昨日股價逆勢小漲0.3元,收31.25元。

雃博總經理李永川表示,Westmeria是一家在傷口照護相關的產品與服務領域上的英國領導品牌,雃博自2012年入股後,藉由Westmeria的通路,推動APEX品牌與產品打入英國醫療健保體系(National Health Service)。

目前Westmeria除了持續開發氣墊床的市場外,未來也將引進雃博的負壓傷口治療系統等產品至歐洲市場;另外,由於Westmeria在英國有完善的租賃行銷與服務經驗,雃博亦將製該模式至亞太市場,並以為亞太示範點,初期先鎖定國內長照商機。

李永川表示,品牌和經營通路是雃博未來發展的策略;過去5年該公司有5成以上主力戰場都在歐洲,未來則會逐步開拓包含紐澳的亞太地區和美國市場,希望35年內全球銷售版圖可望朝歐洲40%、亞太(含中東)40%及美洲區(含拉丁美洲)20%邁進。

目前雃博除了透過收購Westmeria股權,全面搶進歐洲市場外,也將打造連結紐澳、東協、南亞至中東的亞太品牌絲路。今年上半年已完成印度子公司的建置,作為南亞營運中心,下半年也規劃新增泰國子公司,作為東協國家的跳板。

另外,未來兩、三年內,也計劃在中東國家與澳洲設立子公司,卡位亞太市場。

受到歐洲景氣低迷、歐元走貶與ODM客戶下單遲緩影響,雃博今年營運表現較不如預期,前7月營收12.1億元,年衰退率12.4%;上半年EPS1.27元。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不只是大公司,台灣中小企業也開始併購海外公司,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第二、醫療產業是台灣未來的明星產業,但是規模太小,需要彼此整合或者加強海外M&A

第三、台灣中小企業在海外拓展的同時,也應該引進策略或PE投資人,充實自己的資金和資源實力,併竟現在全球金融市場詭譎多變,必須強化資本運作。

第四、歐美公司透過和台灣公司合作,可以布局大中華市場,因此這是雙贏。

兩岸發展合作
這幾年,中國大陸的崛起,新產業特別是電商的興起,讓世界經濟格局產生了很大的變化,面對大陸龐大的市場商機及巨型的陸企、外企,許多台商都不知如何應對,過去那一套做法,似乎已經行不通了,上海市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會長楊建榮就倡議,兩岸該仿效亞投行的做法,成立一個「兩岸發展銀行」或「兩岸發展投資基金」,支持兩岸企業,開拓「一帶一路」或大陸市場的商機。

楊建榮是經濟官員出身,又曾任上海市台辦主任多年,對兩岸及經濟領域都有深入的研究及實務經驗。目前除貿促會工作外,還在上海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授課,主要研究領域包括產業經濟、國際金融和區域經濟發展。

他將在914日率團訪台,除了就貿促會業務相關的經濟貿易仲裁及經貿會展等領域與台灣相關機構進行交流外,此外希望能就這個「兩岸發展投資基金」的構想與台灣企業進行溝通,因此,隨他一同前來的還包括大陸知名的私募股權投資母基金(PE FOFs)「盛世投資」首席執行官姜明明,這個基金為大陸各級政府及機構進行專業資產管理,有豐富的經驗。

楊建榮表示,台商過去以代工為主,如今大陸人工成本高,經濟成長後,社會的消費需求也朝高端邁進,國際企業都蜂擁而至,兩岸企業都面臨到轉型及升級的問題,特別是很多台灣企業,面對大陸市場的變化及陸企的競爭,究竟要如何走向垂直整合,發展品牌或是改變經營模式,都頗有不知如何著手的困擾。

他認為,兩岸該有一個共同發展的大戰略,而非彼此競爭,台商不宜單槍匹馬作戰,也不應僅是希望大陸政府提供政策優惠,目前,大陸已經在對外輸出資本,大陸也要企業走出去,兩岸企業及機構可以一起合作,共同開發市場。

楊建榮指出,大陸提出「亞投行」,讓大家一起開拓「一帶一路」商機,受到國際上很大的支持,兩岸之間也可以仿效這個做法,合作成立「兩岸發展銀行」或「兩岸發展投資基金」,找一些比較有規模的企業或金融機構加入,甚至可以根據胡潤財富排行榜的排名,來分配投資股份,不一定要政府參與,但是政府可以支持、鼓勵兩岸企業合作,共同開發市場,特別是「一帶一路」及中國大陸廣大的市場,大陸在這些地方還是有一些利基,相信可以對台灣的業者有所幫助。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錯過了加入亞投行的機會,現在比較被動。

第二、成立「兩岸投資發展基金」當然比亞投行更聚焦,但是以台灣現在的政治氛圍而言應不容易。

第三、我們非常同意兩岸應該有共同合作的大戰略,但台灣目前不僅單槍匹馬作戰,還將大陸視為潛在敵人,基本出發點就錯誤。

第四、未來兩岸的關係是「競合」,有時競爭,有時合作,台灣千萬不要自縛手腳。

餓了麼
中國O2O(離線商業模式)再發威!中國外賣訂餐平台「餓了麼」日前宣布,公司完成6.3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創下全球外賣平台單筆融資金額的最高紀錄。融資後,「餓了麼」估值超過30億美元,與美國GrubHub、德國Delivery Hero、英國JustEat同為全球價值最高的外賣巨頭。

「餓了麼」2009年創立於上海,是目前中國最大網上訂餐平台之一,截至今年7月,公司員工突破1萬人,在北京、上海、廣州等25個一二線城市擁有超過20萬人的配送團隊,線上訂餐服務範圍涵蓋260多個城市,用戶量近4,000萬,加盟餐廳近30萬家,日交易額超過6,000萬元人民幣,日峰值配送訂單突破80萬單。

據財經網報導,「餓了麼」本輪融資的領投方為中信產業基金、華聯股份,跟投方為華人文化產業基金、歌斐資產等新投資方,以及騰訊、京東、紅杉資本等。

中信產業基金在「餓了麼」上一輪融資中即是領投方,本輪融資繼續領投。中信產業基金表示,「餓了麼」以外賣業務為核心,以開放配送平台為基礎,不斷擴展上下遊業務線,投資者極為看好「餓了麼」的巨大潛能。

這已經是「餓了麼」F輪融資,6輪融資累計總金額接近11億美元,今年1月「餓了麼」E輪融資為3.5億美元,F輪融資完成後,其估值也從上一輪的10億美元竄升至30億美元。

報導指出,過去6輪融資中關鍵性的一輪是去年5月,由中國生活訊息及交易平台巨頭「大眾點評」領投8,000萬美元的D輪融資。其中,騰訊是大眾點評最大的持股股東,因此被認為是中國網路巨頭搶占O2O地盤的行動,希望用「餓了麼」來牽制最大對手—「美團」,以及「美團」背後的投資方之一阿里巴巴,所以市場也將這場競爭視為騰訊和阿里巴巴兩大巨頭的戰爭。

我們的看法:

第一、訂餐外送平台是中國大陸現在最熱門的O2O應用之一。

第二、這次新一輪F輪融資高達6.3億美元,非常驚人。

第三、現在估值高達30億美元,而且上一輪E輪融資在一月就已經成功募到了3.5億美元,說明這個市場開始爆發性成長。

第四、很奇怪台灣到現在為止還未出現類似的商業模式,有也是規模很小。

晶達/ 崴瑪
晶達(4995)昨(24)日宣布以3.2億元取得崴瑪科技流通在外的全部普通股,以吸收合併方式進行合併,晶達為存續公司,公司合併後的營收規模上看11億元以上,將發揮工業電腦與高亮度顯示器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兩家公司將與1013日召開臨時股東會討論通過後確定,合併基準日為1231日。晶達董事長李英珍表示,晶達是高亮度顯示器廠商的領導者,崴瑪則專注主機板及控制器的工業電腦領域,兩家公司互補,可提供客戶完整的解決方案。

李英珍說,工業電腦的基本門檻是營收10億元以上,兩家合併後,去年營收規模上看10億至11億元,預期合併案的綜效將在明年顯現。

李英珍指出,崴瑪三大股東為張瑞常、陳志中及陳睿松等三人,主要是過去伍豐的經營團隊,兩家公司合併後,崴瑪的經營團約40多人會加入晶達。針對下半年景氣,李英珍說,下半年很難說,因為產業變化太大,尤其紅色供應鏈崛起,台灣受到的影響較明顯,但工業電腦受到影響較小。

晶達協理蘇俊生表示,公司專注提供客戶完整的工業應用顯示解決方案,應用層面包括交通、國防、船舶、端點銷售系統、博弈、醫療等。蘇俊生說,由於企業資本支出和自動化需求的增加,加上許多數位化生活應用逐步落實,新興市場對基礎建設的需求強勁,在應用領域逐漸擴大下,產品種類更多元發展,帶動工業用顯示系統市場規模持續成長。

我們的看法:

第一、工業電腦是未來投資熱點,許多電子大廠都希望併購工業電腦公司。

第二、工業電腦因為和「工業.4.0」和「物聯網」相關,所以潛力無窮。

第三、台灣工業電腦發展的速度還是太慢,應該先在國內整合,未來再走出去打世界盃。

第四、台灣產業心態應該要調整,大部分業者現在還是將自己定位成「硬體或技術提供者」,其實未來需要和客戶產業應用端整合,這屬於「跨領域」整合,如「互聯網+醫療」,正是台灣最弱的環節。

宏碁/ 愛普瑞
宏碁(2353)執行長陳俊聖啟動他任內第1次購併案,昨宣布購併戶外運動定位服務愛普瑞(Xplova)。

陳俊聖說,宏碁順利從止血邁入發力階段,購併是選擇選項之一,讓宏碁得以進入不同市場,自行車運動是含金量相當高一項,是值得冒險的新領域。

陳俊聖昨意外宣布子公司宏碁資訊服務將購併智慧型車錶與實況定位服務公司愛普瑞。愛普瑞成立於2008年,目前資本額1600萬元,董事長李明憲為東華大學教授,董事還包括友達(2409)前總經理陳來助及擎亞總經理張鴻誠,這也是宏碁2011年營運高峰斥資3.2億美元(超過100億元台幣)購併iGware後,暌違4年重啟購併。

陳俊聖說,據市場調查,運動項目中含金量第1名是高爾夫,第2是自行車,內部研究後認為愛普瑞是很好合作夥伴,高爾夫尚未有適當投資項目。愛普瑞是新創公司,宏碁從止血後進入發力階段,基本面穩定下來,未來購併是發力階段選擇之一,這得以讓宏碁進入不同市場。

我們的看法:

第一、宏碁在陳俊聖上台後終於開始併購,值得肯定。

第二、像宏碁這樣的品牌和通路公司,未來應該和別人多多策略聯盟。

第三、宏碁的商業模式未來應該走向「宏碁+X」,X就是某個特定市場應用領域或者是利基型專業技術,將宏碁平台發揚光大。

第四、宏碁現在市值不大.只能整併小型新創公司,不像聯想,令人不勝唏噓。

第五、宏碁應加強市場公關及和法人溝通,光看新聞不容易了解運動定位服務公司的技術和未來發展策略。

企業整併風
日月光收購矽品案,雙方持續火熱過招!投資專家認為,全球經濟景氣波動加劇,及大陸紅色供應鏈威脅日增的雙重壓力,勢將加速國內產業整合風潮。在全球產業走向「大者恆大、強者恆強」趨勢下,為了能迎戰未來股市熊市行情,及對抗紅色供應鏈威脅,台灣應積極展開整併。

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指出,連封測雙雄中的日月光,都出其不意突然宣布收購矽品,可見產業間的整併隨時可能發生,整併的方式也打破過去的思維與遊戲規則。


陳奕光直接點名,未來「晶圓雙雄併」、「面板雙虎併」、「電子五哥併」、「華碩、宏碁、宏達電三合一」、「兩大LED廠整併」、「茂迪及新日光兩大太陽能廠扮演發動者進行11家公司合併」及「金融業併購」等,都值得思考整併,甚至不排除會出現。

台股經過這波重挫,不少公司個股跌破淨值,不但小股東哀鴻遍野,大股東也紛紛買股自救,公司祭出庫藏股也在8月達到約160家新高,顯示很多公司股價已跌過頭,偏離基本面。

日月光率先發動攻擊,8月下旬宣布將以每股43元收購525%持股,8月底矽品、鴻海宣布擬進行策略聯盟,展開反收購行動,引發市場不同看法。

台新投信董事長吳火生表示,矽品封測走的是高階路線,與鴻海「靠量不是靠毛利率」的策略不同,因而引發外資支持日月光與矽品合作,壯大規模,未來矽品才能維持目前高毛利率的情況,若與鴻海合作,未來恐將面臨獲利下降的質疑。

陳奕光指出,台灣要迎戰未來可能面對的股市熊市行情,及對抗中國大陸紅色供應鏈威脅,產業整併已是未來必然趨勢,日月光擬併矽品,引爆了未來產業整併風潮,現階段台股投資人選股方向,也應朝向未來有機會併購整合的標的思考。

吳火生也認同台灣產業未來一定要朝整併走,過去這麼多年來,台灣電子科技公司讓人家予取予求,以蘋果來台找供應鏈來說,找了多家台灣廠商讓他們自己去殺價,殺得沒有什麼利潤,台灣電子產業已面臨需整併的時候了。

吳火生強調,僅管目前有政府產業政策不明確,但台灣目前已嚴重面臨紅色供應鏈及韓國的挾殺等劣勢,但台灣電子業確已是該展開併購整合的時候了;金融業則在情勢所逼及政策鼓勵下,也已展開整併中。


我們的看法:

第一、日月光對矽品發動公開收購,觸動了台灣電子業的敏感神經,開了革命第一槍,很多公司都會開始尋求整合。

第二、這對台灣產業來說絕對是一件大事,每個人都開始急著找夥伴,當音樂休止時,沒有夥伴的人可能就要出局。

第三、台灣在各個產業都有太多相同性質的公司,不具競爭力,早該整併。

第四、國外大廠最希望每個供應鏈環節都有好幾個廠商,互相競爭廝殺,可以大幅砍價,只可惜台灣人不懂得團結起來。

第五、許多台灣電子零組件公司現在已不再具有技術或市場優勢,與其等著別人上門,應該主動找人併購才對,否則未來連殘餘價值都沒有。

第六、對不少公司來說,整併可能已經太遲,早點關門才能止血,退出是一種策略。

谷歌/ 居家服務
繼今年3月亞馬遜在全美推出居家服務後,谷歌也悄悄加入戰局,在上周推出舊金山居家服務,讓使用者在谷歌網站直接搜尋並與當地水電工、鎖匠聯繫。

諸如「馬桶不通」或「門鎖壞了」這類關鍵字在谷歌搜尋引擎出現的頻率向來很高,但過去使用者輸入關鍵字後只能找到網友分享的解決方法。如今谷歌推出居家服務後,使用者不僅能在搜尋頁面獲得住家附近的水電工資訊,還能直接在線上聯絡水電工到府修理。

這項服務是谷歌線上廣告團隊透過付費關鍵字廣告應用程式AdWords Express推出的最新功能。當地商家只要付費向谷歌購買關鍵字廣告,就能確保商家資訊在使用者搜尋關鍵字時優先顯示在搜尋結果。

谷歌發言人表示,目前谷歌居家服務範圍僅限舊金山地區,初期項目包括水電工、居家雜務、鎖匠及清潔工。谷歌為確保居家服務品質,會在正式刊登業者資料前進行背景調查、證照及保險查驗,甚至會派秘密客實際調查業者服務品質。

隨著越來越多消費者習慣上網解決生活瑣事,居家服務市場近年早已成為YelpAngies List及亞馬遜等網路服務業者的最新戰場。Angies List2011年曾估計,包括室內裝潢及除蟲服務等項目在內的居家服務市場價值約4,000億美元。

亞馬遜在3月推出的居家服務是由亞馬遜擔任仲介平台,讓消費者取得業者資訊後自行連絡,交易成立後再由亞馬遜從中收取10%至20%佣金。谷歌表示,谷歌居家服務的優勢在於,使用者從頭到尾無須離開谷歌搜尋頁面就能完成交易,且事後也能在線上給予評價供其他消費者參考。

諸如porch.compro.com等新創業者也不約而同搶攻這塊市場,但要和谷歌及亞馬遜兩大巨頭競爭並不容易。

創業3年的舊金山線上居家服務平台Homejoy觸角一度深入美國、加拿大及歐洲地區共35個城市,但近日依舊因為各方挑戰重重而被迫在7月歇業。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中國大陸BAT早已有類似的商業模式,谷歌的動作算慢的了。

第二、這說明未來的大趨勢是「互聯網+」,將改變生活型態

第三、小型第三方業者很難扮演資源整合者,不是人人能成為Uber,除非有實體的資源。

第四、未來O2O的時代,網路和實體會逐漸融合,值得關注的是整合究竟會由「線上到線下」,還是「線下到線上」。

第五、台灣「互聯網經濟」和「共享經濟」的腳步真的太慢

海外併購 vs. 台灣併購
同樣300億元,國泰金控現階段傾向拿去國外併購金融機構。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昨(31)日表示,國內銀行負責人可能還想不清楚「主導權」與獲利能力間的計算方式,經常開出2倍每股淨值的價格,就算掛45年也賣不掉。

李長庚解釋,如果同樣要花新台幣300億元去併購一家銀行,在國內併購後,對國泰金的淨值報酬率(ROE)可能只有增加0.7%,但在國外可能就有1.8%,獲利空間相對大,且併購機會較多、開價也較合理。

李長庚昨天參加金管會與金融研訓院主辦的金融整併研討會時,談到現在國內金融整併的無奈,第一是許多中小型銀行常開價非常高,通常都是二倍以上每股淨值,有一家銀行45年前就找上國泰金,打算要出售,但價格開很高,至今仍未賣掉。

第二是公股行庫無法帶頭整併,更重要的是國內仍陷入「主導權」的迷思,即不去從合併後可提高獲利能力,即民併公後,可望提升經營效率,拉高ROEROA,他說這是很可惜的一點。

李長庚以多年前國泰世華銀併購台中第七商銀為例,員工全數留用,且加入國泰平台後,銀行獲利能力增加,原第七商銀的股東投資獲利也提升,即強調放棄小的主導權,加入大型平台,有助提高營收及獲利。

李長庚表示,目前如日本、南韓、馬來西亞、新加坡等都是政府帶頭在推動整併,就像這次國泰人壽去併購印尼Bank Mayapada銀行,第一階段入股25%已核准,但要拉高到40%時,印尼監理機關即要求國泰金要與印尼大股東合作,必須再併購一家印尼的銀行,替目前有122家銀行的印尼金融市場提供併購力量;另一家日商要進印尼市場,也被要求要併購二家銀行。

李長庚強調,金融市場若無法快速擴大規模,另一個方式就是減少池中魚群的數量,若台灣金融市場只是小池塘,卻擠滿了魚,每條魚都會很瘦,即便有7兆多元資產的國泰金,走出台灣,也只是家「中型金融機構」,擴大規模的確有必要性。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金融機構太多,法規太嚴,整併速度太慢。

第二、我們完全同意李長庚總理的看法,大型金融機構在台灣投資併購是傻瓜,投資報酬率太低,所以現在金控才會前仆後繼去打亞洲盃。

第三、最可憐的是那些PE投資的中小銀行,由於金管會不允許PE再投資台灣金融業,它們只能賣給國內金控,但大型金控已無再在國內併購的誘因,出價都很低,PE只能不賺錢殺出。

第四、公股不能被整併,殘害了台灣的金融業,陷入主導權迷思,以致公股銀行都沒有競爭力,財政部責無旁貸。

第五、公股銀行會越來越無競爭力,等到將來有一天開放被民股整併時,可能價格只有一倍淨值。

第六、「公公併」和「民民併」都不如「公民併」,來的有意義。

第七、曾銘宗主要至少點出一條可行的道路,讓有能力的民營銀行走出去打亞洲盃,只要做得好,可以漸漸將公股銀行邊緣化,未來再來撿便宜也不遲。

併購太慢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上任二年多來,最重要的政策即是推動金融機構打亞洲盃,但要到海外併購,規模不夠大就難以承受風險,因此金管會續推國內金融整併、且重開公開收購大門,要求只要有把握收購到50%以上,尊重各金融機構運用公開收購的權利。

但現今社會仍視公開收購為「敵意併購」,而台灣依舊有「寧為雞首勿為牛後」觀念,寧願守著一間小店當老闆,也不想加入大公司裡當股東或高階經理人,加上公股整併又涉及社會觀感及氛圍,讓國內金融整併案進度遠不如亞洲盃投資案。

銀行局統計,從2014年迄今,國內併購只有板信併台北第九信合社、開發金併萬泰商銀、中信金併台灣人壽、元大金併大眾銀等四案,但金融打亞洲盃早已10幾案,前幾大金控或銀行這二年多來,並沒有靠併購大幅增加國內規模,讓曾銘宗有些著急了。

被選為種籽球員的金控反應,國內併購難度高,賣方拉高價格,常是「天價」,加上台灣利
差低,在亞洲算是ROEROA相對低的市場,卻又開出併購天價,讓金控根本買不下手,也無法說服股東同意。

曾銘宗只好親上火線,辦座談會來提醒中小銀行負責人,經營環境在變,早已不是當年金融重建基金賣分行還能賺錢的年代,有些大銀行在推動數化金融後,甚至可能要裁撤分行,若不趁著金管會政策要求大型行庫併購時趕快賣,未來小銀行是想賣也沒有人要買。

未來若金管會拉高資本適足率要求,各銀行股東是否有能力增資?還是到時仍得找富爸爸併購,曾銘宗只是想提醒這些股東,到時候才想要賣,可能已沒有價值。

曾銘宗直言:「這些現實趨勢一定要先跟這些銀行負責人說,不然他還以為自己經營得很好,身價很高。」

我們的看法:

第一、金融業已經是所有行業中最積極併購的,但曾主委說得對,速度仍然太慢。

第二、原因在於台灣仍有太多銀行,我們覺得「限時限量」二次金改的作法並沒有錯,至少有一個清楚的目標。

第三、事實是金融業打亞洲盃已有10多件案例,但國內公股銀行整併卻完全停擺,財政部長張盛和應下台,曾主委應該升官。

第四、曾主委已點出數位金融未來帶來的衝擊,希望能喚醒中小銀行負責人。

鴻海/ 印度銀行
外電報導,鴻海印度投資布局有望持續擴大,新一波投資策略將鎖定當地金融業,並由旗下富士康攜手當地合作夥伴設立銀行,透過虛實整合方式,提升旗下轉投資印度電商業者Snapdeal的市場競爭力。

外電引述不具名富士康的主管談話指出,富士康在印度投資銀行相關協議已進入最後階段;同時,富士康也規劃投資印度手機廠Micromax和消費電子公司Videocon,預計在今年底完成。

鴻海發言系統昨(31)日不對此評論。日前鴻海旗下富智康宣布投資2億美元(約新台幣62億元)入股印度電商Snapdeal,布局行動裝置和消費電子線上銷售、配送及市場行銷等環節,市場研判,鴻海此刻跨入金融業,應與推動電子商務有密切關係。

法人指出,電子商務與金融業密不可分,鴻海若跨足金融業,應是為進行虛實整合,實際銀行經營及營運策略,應是由當地合作夥伴主導,畢竟銀行業與電子業的營運模式仍差距很大。

鴻海今年以來在印度市場頻頻出招,包括攜手大陸智慧手機品牌廠小米於當地設廠,攜手日商索尼在當地製造液晶電視,與日本軟銀洽商30億美元投資計畫合作投資太陽能電池領域等。

我們的看法:

第一、鴻海已成為印度金融業,說明其觀念和策略的超前。

第二、這是真正的「跨地域」和「跨領域」。

第三、在新興市場如非洲,手機和互聯網業者已經快速切入金融領域,銀行的功能已被取代。

第四、鴻海正在深耕印度市場,全方位投資,值得台灣其它業者學習。

鴻海/ SK
韓國第三大的SK集團會長崔泰源昨日來台,拜會鴻海董事長郭台銘,雙方討論在台灣、大陸與印度市場,聯手布局供應鏈金融及互聯網。暢談近2個小時後,郭董夜宴韓國貴客,繼續磋商細節。

郭台銘表示,與SK互有投資關係,崔泰源這次去大陸又到台灣來,主要想看看兩岸整個經濟環境,「找一些生意機會。」

SK集團的事業版圖很廣,涵蓋通訊、能源、電子領域,包括DRAM大廠海力士也是SK旗下企業。

崔泰源指出,現在是全球化的世界,「獲得郭董和鴻海這樣的朋友協助,我們可一同開發各種機會。」不只在中國,與鴻海也談及在印度等其他區域的合作,現在尚未深入討論細節,僅初步了解鴻海的計畫,之後會一步一步進行。

先前印度媒體報導,鴻海計畫在印度設立支付銀行(payment bank)。據了解,鴻海並非投資傳統的銀行業,主要鎖定供應鏈金融,提供客戶一站式服務,這次與SK集團會談,最重要的是瞄準這塊領域。

郭台銘說,醫療、軟體也是鴻海與SK談合作的項目,崔泰源來台灣了解鴻海的營運情況,彼此交換意見,看雙方有多少機會可聯手在台灣、大陸、印度甚至於全世界發展。

面對媒體詢問,鴻海會否與SK在半導體及智慧工廠領域合作?對此,崔泰源表示,還沒有討論到這些領域,目前僅交換意見和訊息,增進彼此了解。

崔泰源在晚間640分左右,結束與郭台銘會談,兩人短暫接受媒體訪問後,由郭董作東,宴請遠道而來的貴客。更多合作細節,郭台銘說,「等等我們吃飯才要談。」

我們的看法:

第一、鴻海變成台灣最會策略聯盟的企業,和中國大陸阿里巴巴、日本軟體銀行以及南韓SK一起併購投資。

第二、未來是「贏家投資俱樂部」,鴻海已成為其中一員。

第三、現在的併購已不能用垂直或水平整合來理解,未來是「生態體系」和「策略聯盟」的時代。

第四、台灣有實力的集團除了鴻海都不懂得和外資攜手合作一起海外併購。

第五、台灣業者和台灣業者合作可以打世界盃,但鴻海現在的作法是聯手外國業者,一起打世界盃。

第六、這種聯盟特別適合「跨領域」投資,比如說鴻海和軟體銀行及阿里巴巴一起投資印度太陽能,不僅優勢互補,還可以分散投資風險。

第七、鴻海和矽品結盟也是一種企業結盟形式,可以協助鴻海跨足半導體領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