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4日 星期一

矽品紫光,江南嘉捷,頂新101,半導體基金,創新,阿里以色列,港交所,銀行

2017.12.04理事長的話

理事長的話_矽品紫光,江南嘉捷,頂新101,半導體基金,創新,阿里以色列,港交所,銀行
矽品/紫光

封測大廠日月光(2311)、矽品(2325)結合案,24日正式獲得大陸商務部許可。同時間,矽品也公告將出售旗下蘇州廠矽品科技30%股權給予紫光集團,矽品將可獲得10.26億人民幣,形同日月光、矽品及紫光集團將三強聯手將共同開拓大陸市場。

日矽結合案獲得大陸商務部許可,代表結合案已經獲得全數國家審查通過,下一步將進入籌組控股公司,預計明年5月就可完成封測產業史上最大合併案。

日矽戀於去年630日聯手宣布籌組日月光控股公司,並在去年下半年向各國提出反壟斷審查,在相繼獲台灣、美國等許可後,終於在昨日獲大陸商務部反壟斷局以附帶條件核准通過。日月光及矽品發表聯合聲明,感謝各國政府在本案審查期間的協助。

同日,矽品公告將出售蘇州廠矽品科技30%股權給紫光集團,不過由於時間相當敏感,外界解讀為日矽合併案為了尋求通過大陸商務部核准,因此出售矽品子公司部份股權給紫光集團,但該說法並未獲日月光及矽品證實。

紫光集團取得矽品蘇州廠30%股權後,將可望取得一名董事席次;業界推斷,未來矽品可望與紫光旗下IC設計廠展迅及銳迪科的合作關係,且目前矽品正積極重返記憶體封測市場,矽品也有機會取得紫光旗下長江存儲及新華三等記憶體廠封測訂單。

未來日月光、矽品及紫光集團勢將三強聯手,共同在大陸市場衝刺,同時間透過三大廠的合作,帶動邏輯封測、記憶體封測產業更上一層樓。

日矽指出,這次兩家公司的結合不僅對台灣,同時就大陸及全世界半導體封測技術的發展,都有重要及正面的意義,但體認到大陸半導體產業相關業者及主管機關,會有些許競爭與產業政策上的疑慮,為了降低大陸反壟斷局對本案限制競爭的疑慮,已向該局提出,於一定期間內為維持日矽獨立營運相對應之行為限制承諾。

我們的看法:

第一、紫光先前被台灣主管機關封殺,非常不甘願,因為法律上是站得住腳的。
第二、紫光一定有向大陸中央抗議,因此大陸才會把日月光收購矽品的項目批准速度放慢,正如同當年聯發科收購晨星時一樣。

第三、兩岸政治關係不佳,當然也影響到日月光併購矽品。

第四、這次大陸有條件核准本案,以紫光入股矽品蘇州作為交換條件,相當有智慧,也創造了三贏。

第五、未來市場在中國大陸,台灣不願意和中國大陸資本合作,吃虧的還是自己。

第六、全世界半導體產業正在整合,台灣卻在趨勢外,不願和大陸合作,也沒有積極和歐美整合,未來肯定會漸漸被邊緣化,也難怪大摩最近降低台積電評等。

江南嘉捷

由大陸企業360公司借殼的江南嘉捷,在股價恢復交易後,至昨(30)日止,已連拉18根漲停板,總市值達194.22億元人民幣(下同);據估算,360公司董事長周鴻禕也因江南嘉捷的連續漲停,身價已達774億元,成為最大贏家。

證券時報報導,江南嘉捷昨日持續跳空漲停開市,並維持至終場,昨股價上漲4.45元,收盤價48.90元,累計呈現18個交易日連續漲停。該股在實施暫停交易的前1天(69日),收盤價為8.79元。

按照360借殼後的總股本67.74億股計算,目前360公司總市值已經達到3,312億元,創始人周鴻禕合計直接和間接持有上市公司15.835億股,其身價也飆升至774.33億元。

如果今(121日)再次漲停,360借殼後總市值也將達到3,643億元,接近中金公司曾給予3,800億元的市值。

金融界網路報導,原在美股上市的360公司,在20167月宣布完成私有化交易,並從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下市之後,市場就押注360會透過「借殼」返回A股市場,360「殼股」概念應運而生,「概念股」並被大肆炒作。

塵埃最終落定,江南嘉捷112日晚間發布重大資產重整報告書(草案),擬透過資產置換及發行新股方式,以504.16億元收購360公司100%股權。
另將公司全部資產、業務等一切權利與義務劃轉至子公司嘉捷機電,並以以16.9億元現金轉讓嘉捷機電90.29%股權,其剩餘9.71%股權,以1.82億元資產置換方式轉讓予360公司全體股東。

在交易完成後,江南嘉捷總股本由3.97億股,增加到67.64億股,其中,周鴻禕直接持有8.2128億股,占總股本12.14%,透過奇信志成間接擁有48.74%的股權,另透過天津眾信持有2.82%股權,合計持有江南嘉捷63.7%的股權,周鴻禕成為上市公司江南嘉捷的實際控股人。

我們的看法:

第一、奇虎360終於借殼A股上市成功,非常不容易。
第二、奇虎20167月才在美國完成私有化,現在就借殼上市,速度相當快,PE肯定大賺一筆。

第三、但這是極少數案例,還有許多公司無法順利借殼上市。

第四、不論是中國或香港資本市場,未來都會有越來越多的新經濟概念股上市,享有超高溢價。

頂新/101

頂新集團在2014年劣油案後,一直想出售其持有之37.2%台北101股權,現在傳出與日本第一大商社伊藤忠密切接觸,雙方以股權交換加上部分現金的交易模式進行,有可能交換伊藤忠持有頂新股權或者是大陸全家便利商店股權等做法,出售台北101股權。

101的公股董事向財政部回報,指伊藤忠確有來看過,頂新也在爭取要提案。台北101則表示,目前尚未收到相關消息,按照既定流程,若有售股相關議案必須由董事會通過,最近一次的董事會時間為1227日,若股東有任何提案要排入議程,必須提前半個月提出。

換言之,頂新出售台北101股權案得進入董事會討論通過,才會進一步討論讓入股方展開DD(實地查核),且DD深度與廣度也必須由董事會同意,若月底董事會通過,最快要得等到明年第1季才有可能展開後續作業流程。

據了解,伊藤忠持有頂新集團股權約18.5%,同時頂新、伊藤忠與日本全家三方合資在大陸經營全家便利商店,對頂新來說這些都是可能交易的股權籌碼,取得更有優勢的股權地位,對經營大陸食品流通市場未來發展也有助益,若能以此交換並加上部分現金出脫台北101股權,等於一石二鳥。
對於市場眾多傳言,頂新方面表示不予評論。伊藤忠是日本上市公司,若確定收購台北101股權,或是與頂新股權有所變動,必須公開相關訊息,目前為止,伊藤忠並未有此訊息釋出。

據了解,有意入主台北101買家還不少,除了伊藤忠之外,還有海外投資基金、大型地產開發商,不過因為交易價格始終難達成共識,且又必須沒有中資背景,這也使得交易進度緩慢。

頂新內部人士指出,出售台北101股權、處理味全三重土地都是已定要做的事情,陸續都有人接觸,尤其台北101股權想要的人不少,甚至中東也有買家有意願,但最後還是要選擇一個對台北101發展有利的買家,並非僅考量交易金額多寡。

我們的看法:

第一、政府不准頂新出售101給馬來西亞財團,也否決私募股權基金,頂新剩下的選擇實在不多。
第二、用101股權交換伊藤忠持有的頂新股權或其持有的大陸全家便利商店,算是很有創意的想法。

第三、101是台北市地標,長期而言價值不會下跌。

第四、日商在中國大陸經營不易,即使有搭頂新的順風車,倒不如做一個股權重組,對大家都好,兩全其美。

半導體基金

隨著中國政府政策推動與第一期大基金的加持,中國半導體產業在國際市場競爭力已有大幅提升,產業結構也逐步優化。就中國政府政策與動作來看,對半導體產業發展的支持力道,也會從中央至地方逐步擴大。未來,大基金除了將繼續支持目前發展較弱,卻又相當重要的產業鏈環節之外,記憶體相關、SiCGaN等化合物半導體、圍繞IoT5GAI智慧汽車等應用趨勢的IC設計產業,預計將是未來中國政府政策與大基金投資的三大重點方向。

扮演關鍵角色的大基金目前正進行第二期募資,預計規模將超過千億人民幣,連帶使得投資項目也將有所調整,其中IC設計比重將增加至2025%,投資項目也將擴大到具發展潛力的新創企業。

另一方面,中國政府以中央帶動地方發展的策略也已相當明確,至20176月,配合大基金而成立的地方半導體產業投資基金也已達5,145億人民幣,其中規模最大者高達500億人民幣,各地方政府也因應中央號召,陸續發佈半導體產業專項政策,其範圍遍及資金、研發、投資、創新、人才等,意味著地方發展半導體產業的決心及魄力,對產業帶來實際上的支持及信心。

中國政府此次以全新的方式,更有計畫性且更全面地(從中央到地方)推動半導體產業發展,可預期的是2018年中國半導體產值將持續挑戰新高,預估將達6,200億人民幣,維持20%年成長速度;新一代半導體重鎮也將陸續崛起,除了過去的上海、江蘇、深圳、北京等半導體重鎮之一,合肥、廈門、晉江等預計將成為新一代半導體重鎮,中國半導體產業強勢崛起,將會怎麼牽動全球半導體產業格局,無疑是全球業者關注的最大焦點。

我們的看法:

第一、全世界都在封殺中國半導體產業,但絲毫不能阻擋其崛起的態勢。
第二、台灣一直在抵擋,但也不能阻止紫光入股矽品蘇州和南茂上海,換言之,陸資可以入股台商在大陸的子公司。

第三、隨著雲計算興起,記憶體IC未來的地位會越來越重要。

第四、中國大基金第一期曾經收購了一些美國公司,但隨即被川普擋了下來,第二期要跨國併購不容易。

第五、中國會改變戰略,扶持地方半導體產業,然後再積極挖角人才。資金不能流動,但人才完全可以,台灣人才外移的速度絕對是有增無減。

創新

全球評比各國創新創業競爭力的「全球創業精神暨發展指數」(GEI)昨(30)日公布2018年最新排名,臺灣在137個評比國家中排名第18,但較前次(2017年排名)下跌2名,亞太地區排名第3,較去年排名退步1名,次於澳洲、香港。

尤其,GEI評比的三大面:「創業態度」(ATT)、「創業能力」(ABT),「創業企圖心」(ASP)在全球排名上,台灣此次都較去年同期退步,尤其「創業企圖心」大退7名。實際上,台灣自2012年開始列入受評國家,近三年來在GEI全球排名連續下跌,即自2016年全球第62017年全球第16,到此次2018年的全球第18。因此,台灣今年上了調查單位特別列出的「國家排名和GEI分數跌幅最大」名單,與全球排名96的厄瓜多同列,相當罕見。

調查單位、美國非營利研究機構全球創業精神暨發展機構(GEDI)表示,GEI在全球五大洲進行調查,納入總體經濟數據及質化的訪談問卷。2018年全球前三名國家為美國、瑞士、加拿大,主要是這些國家的企業績效極佳,亦處於高收入水平。5個北歐國家中的丹麥,冰島和瑞典3個國家,同時進入Top 10,擠退了亞洲國家排名,包括台灣在內。中國大陸今年排名43,香港則從32名躍升至13名,拿下亞洲區冠軍,在14個評比項目(Pillars)中,香港的創業網絡、創投資金、企業成長力道等,都明顯超越台灣。

GEI評比及全球排名,最重視的是單一經濟體的創新創業條件及環境,這正是小英政府上任以來推動的重大經濟政策,包括國發會積極落實的亞洲矽谷、生技醫藥等五大創新產業,目的是把台灣整體產經帶向前瞻地位。在國際評比機構的分析,台灣在政策上的推動及產生的效果力道不足,反觀歐美等已開發國家則因創新創業的生態系趨近完整,準此作為新經濟推力的成效,明顯超過新興經濟體。

調查單位GEDI指出,一個經濟體的創新創業條件或環境是否優異,並不是看該國的創業家人數多寡,或是該國一定要有表現突出的創業家,而是要看整體國家的創新創業生態系,是否足以支持單一組織運作的高效率,並能善用ICT技術增加生產力、改善數百萬人的生活,「創業生態系能支持創新,需要人才、資金、合度的法規來提升生產力,支持發展快速的新企業」,這是由多個互動要素所組成,單一政策、過度創新或是不連續的資源,反而會傷害個別經濟體的創新創業能耐。

我們的看法:

第一、這份研究點出台灣產業的問題,撕毀台灣自我感覺良好的假面具。
第二、在新經濟領域,台灣早已就不如人,新加坡蝦皮把網家打得落花流水,Grab超越Uber,囊括東南亞叫車市場。

第三、香港已經出現獨角獸企業,而且未來中國新經濟概念股大部分均會選擇在香港上市。

第四、台灣錢很多,但創新動能明顯不足,原因之一是我們沒有市場規模,又不願意和阿里巴巴等中國大陸新經濟龍頭合作。

阿里/以色列

阿里巴巴將斥資3,000萬至5,000萬美元(新台幣9~15億元),收購以色列初創公司Visualead(視覺碼)並整合到「達摩院」中。

這是阿里在以色列展開的首筆收購,並以Visualead為基礎,在以色列成立研發實驗室,阿里將會利用Visualead的技術拓展在VRAR領域的商機。

華爾街見聞報報導,知情人士表示,這次收購Visualead的主因是,阿里預測未來虛擬實境(VR)和擴增實境(AR)技術在電商領域很重要,所以想要以此增強相關技術的研發。

Visualead最近開發了一種新的AR產品,可以讓網路平台商家,將產品錄進一個3D影片中,然後放到網站以提升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公開資料顯示,Visualead是以色列一家O2O與二維碼技術創業公司,在視覺二維碼的技術領域居先鋒地位。該公司目前在以色列海爾茲利亞的辦事處擁有20名員工,預計一旦成為阿里開發中心,將再雇用40名員工。

Visualead已完成75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和160萬美元的A輪融資,並於今年11月完成B輪融資。

阿里與Visualead一直有著長期合作關係。20151月,阿里在Visualead投資500萬美元,開發一款二維碼解決方案,成為大陸電子商務公司在以色列初創企業首筆投資。今年11月,Visualead宣布完成數百萬美元的B輪融資,投資方為阿里。

以色列Globes報導,這次收購完成後,Visualead將讓阿里在兩年內,為用戶提供更廣泛的虛擬實境體驗,包括使用3D眼鏡,購物者可以在網站上,像在購物中心裡,測量衣服和鞋子。

今年10月雲棲大會上,阿里集團首席技術官張建鋒表示,將成立承載「NASA計畫」的實體「阿里巴巴達摩院」。「達摩院」將由全球各地實驗室、跟各大高校合作成立的實驗室、產學研協作網路三個部分組成。

我們的看法:

第一、以色列的新科技企業,正逐漸和中國大陸BAT三雄融合。
第二、很多BAT的核心技術都來自以色列。

第三、上海PE賽領投資以色列無人駕駛公司Mobileye賺了7倍,造成中國大陸一窩蜂追逐以色列新經濟概念股。

第四、台灣和以色列一直沒有連結,其實台灣強項在硬體,以色列在軟體和A I,是最佳組合。

港交所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香港交易所最快明年下半年可以接受同股不同權(不同投票權架構)公司的上市申請,預料將吸引新經濟企業和一些新創企業,以及赴港做第二上市的公司。

路透報導,港交所今年6月中進行為期兩個月的諮詢,主要建議為設立創新初板及創新主板,以吸納像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這類採用非傳統管理架構(同股不同權)的新經濟公司在香港上市,惟市場意見分歧。

由陳茂波擔任主席的金融領導委員會28日開會,深入討論有關發展香港成為首次公開招股和第二上市的首選平台,特別針對新創企業及新興企業,包括同股不同權的公司赴香港上市。

陳茂波表示,委員會傾向認為可以在主板《上市規則》裡,加入專章處理新興及創新企業上市,而不需要另設新板;並認為同股不同權公司在香港首次招股上市,或第二上市的基本准入門檻應該是一致的,避免出現套利的情況。

陳茂波稱,港交所下月會將之前諮詢的總結公布,並就今後發展方向提出建議,這些建議初步估計會在明年3月便可推出,目標是希望盡可能在明年上半年內將相關的規則定下來。

他說,最快明年下半年就可能會看到一些同股不同權的公司申請上市,這是我們的目標。

香港近年是全球主要的新股集資中心之一,也是大陸企業最熱門上市地點,2016年的IPO(首次公開發售)集資額251億美元,連續兩年位居全球集資中心之首。

我們的看法:

第一、港交所終於看到了新經濟企業的影響力和重要性。
第二、阿里巴巴去美國上市,對港交所是非常大的損失,現在終於喚醒了當局。

第三、香港會逐漸取代台灣,變成擁有最多亞洲新經濟科技企業股票上市的交易所。

第四、台灣資本市場沉醉在台積電的美夢幻影中,對危機沒有感覺。

銀行

38家本國銀行是家數過多還是剛剛好?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與金管會主委顧立雄不同調。顧立雄日前已表示,38家國銀中有14家銀行資產占比不到1%,獲利能力也不是太高,因此鼓勵自主併購,但施俊吉28日卻公開表示「這是非常好的產業結構」,不獨占、也不過於競爭。

身為金融監理最高主管機關首長的顧立雄已公開表示,台灣的確有OVERBANKING(銀行家數過多)的問題,資產占率逾5%的只有8家銀行,占率不到1%的高達14家,有些可能不具規模經濟。

所以顧立雄說,金管會將營造友善併購的環境,同時會強化公司治理的監理,在內稽內控、洗錢防制、法遵及資安上的要求會越來越嚴格,一些銀行可能會感到負擔沈重,因此他希望各銀行去思考併購的問題,金管會也鼓勵銀行合意併購,達到最適規模。

但行政院負責財金領域的副院長施俊吉昨日卻公開表示,台灣38家銀行,有人認為OVERBANKING,但他卻認為這是非常好的產業結構,若過於獨占,市場就會死氣沈沈,若過於競爭,市場就會不穩定,但台灣是符合「壟斷式競爭市場」。

施俊吉接著表示,即各家銀行在商品上看似相似卻又有些許差異,若政府要貸款,利率可以殺到0.5%,甚至0.3%都可能,這就是有競爭,但各家銀行在商品上又有差異化競爭,各具其利基,也因此一年可賺4,0005,000億元。

施俊吉是以此表達,因為台灣有38家銀行充份競爭,因此金融科技業者若要發展,台灣會是很大的市場,只要是好的技術或商品,有38家銀行可能搶著買。

但先前顧立雄則是認為,在金融科技新技術上,可能要有足夠規模及銀彈的銀行,才能快速發展及收購,公股銀行及小規模的銀行可能連強化資安系統有會有些吃力,顧立雄曾直言:「如果(銀行)雖然小,但財務健全、公司治理佳、所有法遵做得好,假設若真的都這樣,那我也沒話講。」言外之意,即這種機率並不大。

不過,在施俊吉公開表態後,下午顧立雄即不願正面回應此問題,只表示不管銀行大小,只要公司治理及業務創新能做得好,自然有生存之道。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2,300萬人口,現在還有近40家的銀行,明顯過多。
第二、全世界都是大著恆大,台灣居然認為銀行多競爭是好事,但問題是小銀行沒有競爭力。

第三、這反映我們的決策者缺乏願景與國際觀。

第四、民進黨兩個高層不同調,非常奇怪,也是鬧笑話。

第五、麥肯錫最近也出版專題分析,表示台灣銀行密度之高世界第一。


第六、世界是不公平的,財富會重分配,民進黨講究公平分配,但結果卻是台灣的價值和財富不斷下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