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05_理事長的話_騰訊&萬達商業,君龍&京東,5G聯盟,小鵬,台灣純網銀,平安健康醫療,戴爾
騰訊/萬達商業
大陸前首富、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最近接連拋售資產回收資金,萬達集團昨日晚間公告,由騰訊控股作為主發起方、聯合蘇寧雲商、融創中國和京東,以人民幣340億元入股萬達商業,入股的股份是萬達商業香港H股退市時,引入的投資人持有的約14%股份。
公告指出,騰訊將投資人民幣100億元入股,持股比例達4.12%;蘇寧和融創中國分別投資人民幣95億元,持股3.91%;京東投資人民幣50億元,持股2.06%。
按照持股比例計算,萬達商業目前的估值為人民幣2,430億元。
萬達商業賣股交易,以騰訊出資最高,達百億人民幣的規模。且京東入場也是因為騰訊的原因。
京東晚間也發布消息指,根據協議,京東將投資人民幣50億元向現有投資人收購萬達商業股份。
京東相關人士表示,合作將不僅僅限於投資,騰訊和京東將進一步在線上運營、用戶數據、移動支付、消費金融、倉儲物流、雲業務等領域,與萬達商業展開全方位合作。
京東強調,騰訊、京東、萬達三方合作是「無界零售」下人流、貨流、和知識流的互利共贏,三方將共同用智能化技術,為線下零售重構成本、效率和體驗,共創價值。
萬達商業賣股,也再傳財務吃緊,主要是流動性告急。36氪報導,萬達商業有5.1億美元的銀行債務,佔海外債務中的四分之一,將於3月31日到期。雖然萬達集團資產價值高達數十億美元,但因為中國外匯管制,海外資產遠水救不了近火,穆迪信用分析師Kaven Tsang指出,之前萬達「走出去」大手筆併購,將資金轉移到境外,加大了再融資壓力,因此面臨流動性告急。
我們的看法:
第一、萬達有財務危機,這次增資算是及時雨。
第二,引進騰訊及京東,可以加速O2O的發展,又能包裝加分,非常聰明。
第三、阿里和騰訊兩強在智慧零售領域競爭白熱化。
第四、萬達估值很高, 340億人民幣入股只有14 %。
第五、騰訊最近一連串動作,在O2O的布局已經後來居上,超越阿里。
君龍/京東
角逐大陸市場,各金控自尋強大夥伴。中信金控子公司台灣人壽持股50%的大陸君龍人壽,規劃將引進新股東,目前談定是大陸電商巨擘京東集團,京東希望取得經營權,即至少51~60%持股,台壽已向中國大陸保監會報告,若獲保監會同意,今年內可望拍板。
中信金方面回應,為了擴大業務及市場,台壽及大陸合資方廈門建發同意引進戰略投資人,「京東只是洽談對象之一」。此公司說法也間接證實的確有此事。
2008年成立的君龍人壽,原是舊台灣人壽與廈門建發集團各50%合資的子公司,但業績成長速度未如預期,且尚未獲利,因此台壽從2014年開始,就積極希望找新的股東入股,增加在大陸的行銷通路。
台壽2015年加入中信金控,2016年1月1日與中信人壽合併,成為新台灣人壽,即由中信金接手規畫大陸合資夥伴事宜;目前台灣保險業赴大陸投資,如國泰人壽、國泰世紀產原本獨資的大陸國泰產險,即讓出51%股權,引進阿里巴巴集團旗下、具行銷通路及網路金融經驗的螞蟻金服,作為大陸合作夥伴。
富邦金控目前在大陸也有大陸富邦產險,由富邦人壽及富邦產險合計持有90%股權,去年也聯手騰訊,成立合資保代公司,利用微信平台進行相關保單銷售。
據了解,台壽與京東洽談快一年,才拍板敲定入股事宜,台壽與廈門建發都同意讓出主導權,甚至各自持有20%,由京東持股60%主導經營,就是希望倚靠京東的電商平台銷售保單,成功打開大陸市場。
台壽已向中國保監會及金管會報告此案,但保監會仍未點頭。據了解,主要是保監會擔心台壽又降低對君龍人壽的持股,會讓外界覺得台資保險公司進軍大陸市場,都無法有成功案例,因此中信金與京東集團等仍在研議合理的合資架構,希望能取得保監會同意,讓此合作案能在今年內定案。
保險業者指出,由於保監會控管相關保險執照,因此現在保險公司牌照「非常值錢」,如華夏人壽出售,售價就約新台幣1,100多億元,因此君龍人壽若要釋出經營權,也會有許多買家搶著要,只是必須是保監會能同意的對象。
我們的看法:
第一、這是一個劃時代的案子,君龍之前有很多人想入主,但都沒有成。
第二、這是京東的大勝利,京東作為較小的電商,卻能取得保險執照。
第三、君龍母公司是台壽保,後者已被中信金收購,中信金在大陸不需要2張保險牌照。
第四、這又是另一個O2O的典範,只是這次是在金融領域。
5G聯盟
經濟部協助國內業者搶進5G市場,結合工研院、資策會、中科院資源,加上台灣資通產業標準協會(TAICS)、聯發科、合勤、中磊、正文、智邦、明泰等業者全力配合,將籌組5G的IP(專利)國家隊,積極爭取5G專利,要成為出國打群架的後盾。
經濟部長沈榮津12日出席2017台北5G國際高峰會,他表示,台灣積極加入國際標準制定組織3GPP、ITU-R、IEEE等,參與標準制定,要掌握5G技術發展趨勢。
沈榮津表示,政府及業者都積極為5G做準備,例如科技部整合工研院、資策會及中科院等5G研發能量資源;交通部進行5G頻譜規劃等。台灣將全力發展5G核心晶片、小型基地台、網路虛擬化、軟體開源化及端對端(End-to-End)系統化的應用解決方案及關鍵IP。
經濟部官員透露,工研院、資策會及中科會已攜手TAICS、晶片廠聯發科,網通廠合勤控、中磊、正文、雲端交換器智邦;雲端伺服器凌華、廣達等廠商,要組成5G的IP國家隊。
經濟部官員分析,行動通訊技術從2G、3G、4G發展下來,關鍵專利權高達6,000至7,000個,單一國際大廠可能占10%,台灣要組成國家隊一起爭取IP,同時能有互相防禦的功能,還可以出國打群架。
經濟部希望協調出產、關、學界,有組織系統的申請IP,初步以TAICS為主,業者也會各自爭取關鍵專利。
業者分析,過去台灣廠商在2G、3G、4G行動通訊的專利及技術領域,從晶片、手機到網通設備都是跟隨者,面對進入5G時代,即使是跟隨者也要跟緊一點,搶下第一波商機,更希望掌握幾個關鍵專利,不為攻擊別人,至少可以防守國際廠商的攻擊。
經濟部自2016年啟動,到2020年每年提撥8億至10億元投入5G研發,五年將投入約50億元。經濟部表示,台灣5G發展目標除終端產品要維持世界第一優勢,希望5G、物聯網終端晶片能成為全球前二大。
我們的看法:
第一、5G發展速度很快,有產、官、學、研聯盟是好事。
第二、重點是場域實驗,走出實驗室。
第三、5G的重要領頭羊是華為,然而卻是台灣不能合作的對象。
第四、川普計劃將5G網路資產國有化,說明未來5G的重要性。
第五、高通被罰巨款,對台灣5G發展進程不利。
小鵬
令人矚目的是這場頂級資本的新一輪融資,也是阿里巴巴在汽車領域的最大一筆投資案。更引人注目的是,曾經宣布不再投資汽車整車項目的富士康,打破禁令,富士康集團旗下鴻騰精密董事長盧松青在現場宣布,「在互聯網汽車發展的關鍵時刻,對小鵬汽車進行投資和深度合作。」
盧松青表示,富士康將運用在工業互聯網累計四十餘年的經驗與技術,協助小鵬汽車發展新科技與品質。
不過一年前,富士康退出對新能源電動車FMC投資時,還感慨新能源造車的成功率很低;如今卻放手一搏以全球製造業巨擎背書保證,據了解,關鍵點就在富士康將深度技術參與小鵬汽車互聯網造車的研發和生產。
除了富士康,小鵬汽車的「鵬友圈」還有多項跨界合作。大陸界面新聞報導,A+輪注資的阿里巴巴集團將繼續在B輪聯合領投,阿里巴巴集團執行副主席蔡崇信指出,小鵬汽車體現了互聯網、人工智慧與傳統製造業的跨界融合,是讓阿里巴巴期待智慧出行得到融合與創新的發展進程。
一月初在CES國際電子消費展上,小鵬汽車G3首次向全球公開亮相,展示自動駕駛和互聯網的優勢性能,如今已再進一步提升快速反覆運算能力,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宣布,G3今年即將量產上市。
我們的看法:
第一、這又是另一個富士康和阿里攜手合作的投資案。
第二、富士康對電動車領域正積極布局,值得關注。
第三、未來趨勢是互聯網、AI和汽車製造相互結合,走向車聯網和自駕車。
第四、中國大陸在自駕車領域有可能已走在世界前面。
台灣純網銀
金管會正研議是否比照日本、韓國,開放「純網路銀行(不設實體分行)」,市場馬上傳出有「超級大咖」有意在台灣發展純網銀。台灣人最愛的社群通訊軟體LINE,在去年年度大會中確定「專注亞洲市場」發展主軸,並將跨業挑戰「金融科技(FinTech)業務」,由於台灣通過監理沙盒法案,又有意發展純網銀,LINE不排除來台試水溫。
相關人士說,台灣是LINE海外發展最成功市場之一,通訊軟體用戶數達一八○○萬戶,LINEPay用戶數突破二二○萬戶,LINE去年與中國信託商銀發行的LINEPay卡,也突破一百萬卡;去年底LINEPay還宣布入股台灣「一卡通」。
LINE在台灣本地「支付市場」已有逾百萬鐵粉加持,在此規模上發展金融業務,會比某些原生數位銀行發展更具優勢,若LINE真來台灣發展純網銀業務,影響力不容小覷。
LINE日本總部在去年底成立一家新公司,積極跨業挑戰「金融科技」業務,在確定專注亞洲市場發展主軸,LINE已考慮進軍東南亞,在本地人士爭取下,也不排除來台灣試水溫,發展「純網銀」業務。另外,LINE Pay也在台灣積極與多家一線發卡銀行洽談,可能與台新銀行再發行第二張LINE Pay卡。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稍早曾表示,金管會在二月初會派員赴日韓考察純網銀業務。由於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完成的發展純網銀研究報告中,建議台灣「純網銀」業務比照實體商銀資本額門檻,也要一百億台幣。有人認為,純網銀資本額門檻與實體銀行相當,不具投資吸引力。
但顧立雄表示,純網銀是否開放「全執照」,或只做消費金融業務,尚未定案,若只做部分業務,資本額是否需要這麼高,目前都還在討論中,還未定案。但他也認為,站在金管會立場,開放「純網銀」業務,應該更能刺激傳統銀行加速金融科技轉型。
我們的看法:
第一、LINE來做台灣第一家純網銀是很棒的想法。
第二、台灣金融業者沒有動機,也沒有能力。
第三、我們又不能找大陸業者進來。
第四、LINE在台灣有龐大的用戶。
第五、我們應讓台灣變成全球創新業者的最佳試驗場域。
平安健康醫療
據瞭解,平安健康醫療科技公司正好是平安好醫生的上市主體。平安好醫生App是在線健康資訊諮詢服務平台,是大陸覆蓋率最高的行動醫療應用。
中國平安表示,在分拆上市後,中國平安將仍為平安健康醫療科技控股股東,平安健康醫療科技將仍為中國平安旗下公司。
中國證券報報導,市場早有傳聞,中國平安今年內將分拆四間公司在港上市,總估值高達人民幣6341億元。除了跨出第一步的平安好醫生,還有小金蛋陸金所及金融壹帳通及平安醫療健康管理。
在平安集團的科技業務分拆中,平安好醫生被首個分列出來上市,也可見平安集團對平安好醫生的重視與信心。
平安好醫生母公司平安健康醫療科技公司成立於2014年8月,註冊資金人民幣3.5億元。根據平安集團戰略,平安好醫生作為線上流量入口,建立一站式、全流程、O2O的健康醫療服務模式。
具體流程是,平安好醫生App通過家庭醫生、專科問診、預約掛號等方式將個人及企業客戶導入線上健康服務平台,同時通過集合私人診所、醫院、藥房、體檢中心等多種服務的線下健康服務平台,為客戶提供線下醫療服務,實現線上線下業務的聯通。
平安好醫生成立以後快速發展。除了線上流量,線下資源已經成為平安好醫生的核心優勢。
中金網報導,軟銀孫正義已經搶先機,閃投4億美元的資金,慧眼識英雄。預計分拆上市,平安好醫生的估值可能達到50億美元。
我們的看法:
第一、這又是一個平安集團的分拆上市,去年的互聯網保險眾安上市大獲成功。
第二、今年平安旗下陸金所和健康醫療分拆,都有可能成為獨角獸。
第三、大陸平台最可怕的是流量,非常驚人。
第四、軟銀孫正義又來布局,說明其已成為新經濟的主宰者。
戴爾
據傳戴爾公司(Dell)旗下上市子公司VMware考慮發動反向併購,買下戴爾,戴爾可藉此跳過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的程序,重返公開市場以利籌資,這樁併購案也可望成為科技業有史以來最大收購案。
美國財經媒體CNBC報導,知情人士透露,戴爾董事會排定下月開會,評估各種選項,仍可能尋求傳統IPO上市方式,也可能推動其他併購計畫或買下VMware其餘股權,目前仍未做最後決定。不過消息人士說,戴爾不太可能賣掉VMware股份。
上述消息傳開後,VMware 29日股價收盤暴跌16.7%,市值蒸發近百億美元,去年VMware股價大漲59%。
若VMware真的收購戴爾,那麼VMware將向戴爾創辦人戴爾(Michael Dell)及私募基金銀湖(Silver Lake)發行股票,這些股東則可在市場賣出股票,對戴爾的投資可因此變現,也有助於戴爾償還近500億美元的債務。
彭博資訊則引述知情人士報導,戴爾的終極目標是創造一個結構,藉此有效管理戴爾和VMware這兩家公司的債務;若兩家公司合併,戴爾便可將債務轉移到VMware的資產負債表,VMware的自由現金流量也可用來還掉一些戴爾的債務。
CNBC報導指出,戴爾2015年斥資670億美元併購資料儲存商EMC,而VMWare是EMC旗下最值錢的事業。當時這樁交易改寫科技業歷來最大規模併購紀錄,戴爾的債務卻也暴增幾乎兩倍,截至去年11月3日總計有485億美元債務與貸款。而彭博的數據顯示,2013年戴爾下市前債務還不到70億美元。
由於戴爾已於2013年在一樁244億美元的交易中除牌下市,其確切價值難以計算,但理論上VMware收購戴爾的金額應當會超越當年戴爾收購EMC的規模。
我們的看法:
第一、戴爾利用VMware反向併購,非常具有創意。
第二、戴爾2013年下市,是當年最大的私有化個案,至今不到5年。
第三、現在那麼快就重新上市,一方面是財技運作,一方面可能是雲端概念看好。
第四,全球雲端和半導體的一系列整合,對於台灣產業有深遠影響,值得我們注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