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台商轉型失敗紛紛回台...郭董、川普跟去中國工作的年輕人,給台灣的共同啟示
「我認為台灣科技公司現在最應該做的事,就是和大陸企業合作。現在台灣還掌握某些相對優勢,但等時機過了,大陸企業自己學會技術,那台灣就一點價值都沒有了。」
和我講話的是一位在中國工作的台灣工程師,他在中國很多年,受到陸企重用,目前已晉升為管理高層,負責策略規劃、投資併購。
「中美貿易大戰對於台灣企業來說是一個機會,因為中國無法直接投資美國,而台灣企業傳統幫美國公司代工,掌握不少先進製造技術,這也是大陸企業看得上台灣的地方。」
我問他如果台灣公司堅持不願和中國公司合作,那又會如何?
「你們當然有權利決定怎麼做,但除非這家公司的技術是世界第一或唯一,否則我們一定能夠找到替代方案,更何況我們可以直接挖角,如果我們把團隊挖走,那麼連投資都省了,企業也不再會有價值。」
他是台灣人,聽他講話時用「你們」和「我們」,還真的有點不習慣,我了解他已不再是「我們」的一份子,而是「他們」的一部分。
作為一個投資銀行家,每天我都會碰到許多投資及併購案件。中美貿易戰開打之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台灣公司是有價值的,但也只是此刻而已,還擁有一些相對競爭優勢。如果我們不懂得如何去實現價值,未來這個窗口一旦關閉,我們將沉淪到谷底。
站在投資的觀點,我們必須發掘長期大趨勢,但光這樣還不足以保證賺錢,投資的精髓就是要抓住對的「時機」,這是比較短期導向的,投得太早或太晚可能都賺不到錢,這也代表「戰略」和「戰術」的不同。
一個很好的例子是台灣面板產業。15年前,當時我們面板業有很強的競爭優勢,大廠如友達、奇美(現併入群創)和日、韓並駕齊驅。當時中國業者希望和台灣合作,被政府拒絕,未能掌握時機。事到如今,中國業者實力已超越了台灣,不但能生產比LCD更先進的OLED,還開發出能夠彎曲的柔性面板,把我們拋在後面,台灣業者只能改走利基市場。
為什麼中國業者能後來居上?有很多因素,包括市場、資金、政策和人才,全世界所有高科技大廠,包括蘋果、谷歌、微軟、三星等,均將中國視為兵家必爭之地。台灣缺乏這些條件,若再自我設限,無異自毀長城。
現在面板、手機、互聯網等產業台灣已經輸了,但半導體跟生技還有某些領先優勢,至於AI、大數據、自駕車等領域則遙遙落後中國。簡言之,我們必須抓緊時機和中國合作,這在半導體產業很明顯,唯一例外是台積電,因為其有無可取代的技術優勢。
少數掌握到「時機」的台灣企業家是郭台銘。他只花了一年時間,就在美國威斯康辛州開始建廠,中國為了留住他,特批FII快速審核通過上市,並於今年A股開始大跌前成功掛牌,時機掌握得剛好。
另外一個完美時機掌握者是川普,他在最後一刻阻止博通併購高通,並且馬上要求高通禁售晶片給中興通訊,非常有效果。
投資大師巴菲特也很會掌握時機,前2年他在蘋果大跌時進貨,當時眾人都不看好蘋果前景,如今隨著蘋果市值破兆美元,巴菲特成了最大贏家。
中美貿易大戰第一回合,美國很明顯贏了。從時機來看,我們應撤出中國、前進美國。但如果你用較長期的觀點,這代表美國衰退的開始,川普當然知道這點,所以他要拖延中國產業升級的速度,讓「中國製造2025」無法準時實現。
回顧歷史,今天中國最成功的台商如康師傅和鴻海,30年前進入中國市場,那時全世界沒有人想去中國,但當時大膽布局、危機入市的人,成了後來超級贏家。今天中國應該進還是出?值得深思。
商周上周出了「台商大洄游」的封面報導,台灣年輕人很明顯和企業家觀點不同,他們長期看好中國,所以持續前進中國,加入一流企業工作實習。然而台商卻因沒有即時轉型,陷於製造代工模式,進退維谷,只好回台。
站在政府和民間的角度,我們應該高興嗎?恐怕未必,台灣有5缺、不利製造,中國也有人口紅利消失、土地成本高漲、環保法令嚴苛等障礙,台商如果只為躲避關稅,沒有長期戰略,回來做相同的事,仍無法順利轉型。
現在回台的企業,都很低調。中國做事原則是立場分明,雪中送炭,會成為其長期的朋友,假如落井下石,將來絕對會不留情面、把帳算清楚。
台灣企業缺乏長期思維,往往在錯的時機做錯的決策。前一陣子FII A股上市,一堆人想跟進,現在A股不好了,又冷卻下來。我認為對於中國,一定要有3-5年觀點,任何1-2年的短期變動都需再觀察。
我覺得台灣未來充滿無窮希望,不是因為許多台商決定回流,正好相反。我的信心來自一大群優秀的台灣年輕人堅定地前往中國,他們明白長期機會所在,這群人可能很大一部分是柯P的粉絲和支持者,而柯P又獲得中國官方的力挺。
趨勢已漸漸明顯:年輕人、柯P、兩岸一家親。失敗者在口水中沉淪,成功的人會抓住時機、找到機會。隨著一波波年輕人「立足台灣,前進中國,放眼世界」,我看見了台灣的未來。
往後看30年,往前看10年,現在正是改變的時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