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公司一定會進入大陸市場,這是我布局的一部分,但從長期而言,我們的重心會放在中國以外,這才是真正可以大顯身手的地方。」
我和一位新創企業家交談,他的願景似乎充滿矛盾。我問他中國市場對他的意義為何?他說會影響企業估值,因為這代表大聯盟,唯有在大聯盟待過才能證明自己的身價,就像陳偉殷。但今天中國大陸市場已到了一個新境界,不論參與者、商業模式和整體狀況都高度競爭、難以捉摸。如果要成功,必須將規模不斷做大,從長期來說不一定是最佳選擇。
我思考他講的話,似乎有些道理。今天麥當勞和肯德基在大陸的經營權都已賣給本土基金;這另一方面,中國互聯網巨頭實力不斷壯大,走向「線上加線下」(O2O)模式,連大潤發都不得不賣給阿里巴巴。
但話說回來,在其他市場如日本和東南亞,文化和語言不同,要成功也不容易。這位企業家的思維,反映了很多台商的心聲:對中國大陸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最近台灣最大民營商業銀行中國信託商銀深圳分行開幕,是其第4家大陸分行。總經理表示,在大陸不過7年,光是前三分行總資產就已破新台幣千億元,超越東南亞20年的耕耘。這說明了什麼?如果你是行業頂尖好手,在中國市場還是可以取得成功,因為餅太大。
無論如何,中美貿易大戰直接造成的一個結果就是:全球企業快速撤離中國大陸,特別是科技業,但也包括傳統製造業和服務業。經濟部長上週表示,總投資金額將破千億,帶動本勞就業人數破萬人,預期有「伺服器」、「網通設備」、「自行車」、「汽車零組件」、「車用電子」等5個產業鏈能完整搬回來,可奠定「台灣20年發展的基礎」。
其實不只台商,外商也正大舉投資台灣,最近谷歌宣布將進駐新北市,預期創造2,000個工作機會。
可以確定的是,最近來台的外國人真的比較多。我經常在各大飯店開會,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操東南亞語言的人增加不少,大部分是觀光客。
我問一位在上海居住多年的朋友,有沒有感覺台灣人減少中,他說完全沒有,而且一直在增加,大部分是年輕人,都是這幾年搬過來,尋找新機會。
我們得到了什麼圖像?這是一個大變動的時代,也是資源大流通的時代,人才、技術、資金都在尋找下一個棲息的地方。台灣有很好的條件,但不能保證我們就是明日贏家。
清明假期期間,我到越南去渡假,上次去是10年前,感覺非常不一樣。當年就像中國大陸1992年開放初期,一切都很粗獷,但現在越南好比大陸2000年後,整體超高速發展。越南地理位置適中,人口平均年齡只有30歲,再加上為CPTPP和RCEP會員國,順理成章成為中美貿易大戰下最大受惠者。
全世界國家為了爭取外商投資,必須有清楚的「定位」。越南直接浮現在我腦海的關鍵字,包括「製造」和「旅遊」。上週我在越南中部一個歷史古城裡逛,看到許多歐美人士,很少中國人,在台灣沒有見過類似的景象,這讓我感受到越南的第3個賣點:「文化」。
台灣的定位是什麼?我認為有2個:「智慧」和「旅遊」。智慧是台灣最重要的強項,外商如微軟、谷歌、亞馬遜到台灣來投資,並非像在中國大陸或越南從事低成本勞力製造,而是希望利用台灣優秀人才,發展成為亞太研發中心,這才是台灣的未來。光一家谷歌來沒什麼了不起,但如果4、5家都進駐,那台灣就有可能成為名副其實的「亞洲矽谷」。
任何國家想發展「智慧城市」,要有足夠多智慧的「人」,也就是優秀的人才。以往我們喜歡強調「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未來應改成「亞洲最聰明的人在台灣」。矽谷和舊金山之所以卓越,也是因為人才匯集,柏克萊和史丹佛大學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亞馬遜去年選擇第二總部,全美20座城市參與競逐,最終華盛頓首府和紐約市脫穎而出,但紐約因為不願給亞馬遜太好的條件(像威斯康辛州給郭台銘一樣),後來還是出局。威斯康辛是典型黑手產業的州,但絕不是智慧中心,這將是鴻海面臨的挑戰。
一個城市要照顧中下階層,維護公平正義,還是要為智慧高端人士創造最好的生活條件?這是很困難的決定。舊金山這幾年最為人詬病的是:連中階層人士都買不起房子,只能搬到很遠的地方。
去過越南以後,我覺得台灣除了「旅遊」之外,應再加上「生活」這個賣點。台灣是全球最宜居的地方,物價水平合理,人民友善,講中文,靠近中國大陸,也面向國際,但整體比香港要舒適很多。台灣應學習新加坡,讓更多全世界優秀的人才,能夠在台灣生活、在台灣工作。
許多人現在願意忍受超高房價和狹小空間,在香港生活,主要是因為那裡的工作環境。隨著「大灣區」逐漸成形,香港被深圳取代的危機日益加深,然而香港除了金融以外缺乏具有代表性的產業,未來台灣的機會是邀請全世界一流的科技和非金融多國籍企業,以台灣作為「大中華總部」。
一個智慧的台灣絕對無法自絕於中國大陸之外。下一任的台灣領導人,其責任將是打造一個smarter and happier Taiwan, a Taiwan beyond Taiwa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