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2日 星期一

京東物流,風電,瑞信方正,長庚,亞馬遜,仁寶&醫療,獨角獸IPO


2019.04.22_理事長的話_京東物流,風電,瑞信方正,長庚,亞馬遜,仁寶&醫療,獨角獸IPO
京東物流

京東物流近日宣布取消快遞員底薪改為按件計酬,一時成為輿論風口浪尖。面對外界批評,京東董事會主席劉強東15日表示,京東物流已連虧12年,2018年更虧損人民幣(下同)28億元,「融來的錢只夠再虧兩年」。強調目前變動都是為了讓公司可以生存下去,「不能忍受短痛那就是等死」。

京東日前宣布將調整快遞員的薪酬方式,此外還將快遞員的公積金係數由12%降至7%。不少快遞員對新規諸多反彈,劉強東15日凌晨在內部公開信中,闡述此一決策的原因。

新浪財經報導,劉強東表示,京東物流2018年虧損超過23億,如果扣除內部結算,其虧損總額逾28億元,並且已是連續12年出現虧損。他並稱:「如果這麼虧下去,公司融來的錢只夠虧兩年」。

劉強東分析,虧損的核心原因是「外部單量太少,內部成本太高」。面對此一困難時刻,劉強東表示,公司絕不取消五險一金,僅將公積金比例調低一點點,但仍在市場平均中位數左右。為了增加公司收入,「提高攬件只能靠配送員,沒有別的辦法」,這也是本次薪酬調整的關鍵,取消底薪但是大幅提高攬件抽成。

他解釋,京東快遞員的底薪只占薪水總額的10%左右,影響有限。京東物流在華南測試此一薪酬制度不到半年,很多快遞員的薪資不跌反漲,甚至有人月薪超過8萬元。

報導稱,京東最大的核心競爭力在於自營物流,根據財報顯示,截至201812月底,京東已在全大陸建立超過550個大型倉庫,總面積約為1,200萬平方公尺。透過在各地廣建貨倉,也讓京東的物流速度遠超淘寶等同業,不僅可達到「今天買、明天收貨」,且春節期間京東物流也不打烊,以此創造物流口碑。

京東2018年第四季的淨服務收入達14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46%,物流及其他服務在淨利潤的占比逐漸增加。不過分析指出,儘管物流業務有起色,但要達到「自立更生」的階段恐還需「很長很長時間」。

我們的看法:

第一、京東上市以前錢幾乎燒光,上市才救了公司。
第二、這次京東物流也是如此,物流是電商最關鍵的組成。

第三、只有中國大陸能有這樣的燒錢商業模式,但是燒12年不賺錢也太誇張了。

第四、未來大陸電商行業會有新一波的整合。

風電

德商達德能源與台朔重工、俊鼎兩家台廠完成國產化議約談判,近期可望正式簽約,首波採購金額高達100億元,而CIP也向世紀風電採購165億元。經濟部次長林全能認為,每一家開發商願意遵守國產化承諾,都可視為「楷模」。至於卡關的沃旭,經長沈榮津指示尋找公正第三方協助,縮短開發商與台廠技術能量之差距,以免計畫停擺、甚至破局。

2018430日經濟部公布遴選結果出爐時,三大外商包括達德wpd、沃旭、CIP(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被視為是最大贏家,兩階段達德共獲核配達1.058GW,沃旭為0.9GWCIP0.6GW。依規定,2022年前併網者,需在去年底完成產業在地關聯審查,三家業者風場的塔架、水下基礎、陸域電力設施,均需向本土供應鏈採購,最後只有達德和CIP通過首波審查。

知情人士表示,依開發商前置期準備狀況,達德跑得最快,其雲林允能風場將提前在20202021年併網,其中一半雖不需國產化,但達德將2021年向台朔重工採購40座單樁基礎,向俊鼎(中鼎子公司)購買40座轉接段的國產化項目都提前執行,兩者已完成簽約談判,近期可望取得合約,計採購約100億元,對扶植本土化有很大助益。

達德主管說,與台廠供應鏈合約談判並非一路順遂,本土業者對國際標準合約的內容不是很清楚,開過無數場會議,不斷協調溝通,甚至互有讓步,才敲定讓融資銀行放心的合約。達德坦言,離岸風場開發是台灣的第一次,國產化洽商過程不容易,但坐下來耐心協商,依然可以有成果,在數量上滿足台灣政府的要求,希望在此過程與本土廠商合作建立國產化最佳實務。

CIP主管也表示,去年底通過國產化項目,提前和世紀風電採購600MW水下基礎項目,金額165億元,另塔架、陸上變電站均達標。而今(108)年11月要肩負相當大規模的國產化責任,確定會跟中鋼及海龍繳交國產關聯產業計畫,鋼構、風機及零組件、海事工程等項目非常多,粗估比去年底提出項目多出兩倍,已經有20多項。CIP說,能否達標和價格及品質有直接相關,另交貨期及後續取得融資可行性也需要克服,會努力達成經濟部要求的國產化目標。

反觀沃旭,2021年併網採購數量較大,其風場採用套筒式(jacket)水下基礎技術含量門檻較高,沃旭認為,並非任何台廠能接單,除下單中鋼外,拒絕再加碼其他本土廠商,以免為風場建造帶來更大風險。

沃旭雖已退一步,改增加在台採購技術含量較低的基樁(pin pile),但因拒絕百分百採購,工業局審查認定未符國產化承諾,能源局再給60天改善期。知情人士透露,沃旭不可能無限期拖延改善期,否則會影響2021年容量併網時程,今年56月應是最後期限。

林全能則認為,遴選要點出爐時,已要求業者對國產化提產業關聯計畫,同時「先承諾、後執行」,儘管遴選時並未列入評分,但國產化為「必做」項目,工業局產業的產業項目併同遴選要點公告,廠商均有承諾。

「這是合作的第一次,台廠技術能量與國外開發商難免有落差」。林全能說,沈榮津已指示經濟部必須跳下去幫忙,尋求第三方公正單位介入,評估台廠技術能量與開發商間的差距,將落差拉近,協助開發商達成國產化目標。他認為,每一家開發商若願遵守政府要求,都可視為風電開發計畫的「楷模」,對於有困難的廠商,經濟部願盡力協助。

我們的看法:

第一、風電國產化產業鏈有機會成立,是拜政策之賜。
第二、現在是天時、地利、人和。

第三、由於技術的複雜度,不是每家企業都能承作,政府應避免當年高鐵「小孩玩大車」的情況。

第四、政府也應開放外資生態系設備指標廠商和台灣企業共組合資公司。

瑞信方正

大陸方正證券公告,瑞士信貸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瑞信)將斥資人民幣6.28億元(約新台幣28.26億元)以非公開協定方式,單方面向瑞信方正證券增資。增資完成後,瑞信對瑞信方正證券的持股將由33.3%提高至51%。可望成第四家外資控股券商。

券商中國報導,方正證券之所以選擇放棄瑞信方正控股權,主要是為解決瑞信方正與民族證券間的同業競爭問題。

2014年中國證監會批准方正證券收購民族證券100%股權,但同時要求方正證券應自控股民族證券之日起五年內,解決方正證券、瑞信方正與民族證券的同業競爭問題。

方正證券表示,本次增資完成後,公司持有瑞信方正的股權比率將降至49%,不再控股瑞信方正,有助於解決瑞信方正與民族證券間的同業競爭問題。

報導稱,作為合資券商,瑞信方正主要從事投資銀行業務,以及在深圳前海地區開展證券經紀業務。

券商中國表示,近年來瑞信方正投行業務在可轉債、可交換債、私募融資財務顧問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績和影響,同時利用外方股東的境外業務優勢,加強業務協作,努力挖掘客戶的境內外併購業務機會。

在深圳前海區域的經紀業務方面,瑞信主要以QFII/RQFII和「港股通」等跨境業務作為發展重點,同時探索新的業務盈利模式和收入增長點。

根據方正證券年報,2017年瑞信方正淨利潤為人民幣2,613.71萬元;2018年受累於市場環境低迷,業績下降,營收人民幣1.81億元,但出現3,553.86萬元虧損。

中國證監會201811月核准瑞士銀行增持瑞銀證券股比至51%20181224日,瑞士銀行完成增持瑞銀證券,持股比例由24.99%增至51%

瑞士銀行成為首家增持大陸合資證券公司股權以實現控股的外資金融機構。

今年329日,中國證監會再核准設立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野村東方國際證券有限公司,這兩家新設合資券商外資持股比例均為51%。瑞信增資瑞信方正證券一旦獲准,將可望成為大陸第四家外資控股券商。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中國A股市場變好,外資當然有興趣。
第二、台資5年前有機會,自己放棄了大好機會。

第三、外資的主要興趣是投資銀行業務。

第四、瑞信不是最大的投行,財務也不是頂好,但在互聯網業務頗強。

長庚

長庚醫院團隊15日於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與馬大醫院、聖約翰救傷隊簽署合作備忘錄(MOU),捐出15台洗腎機、1組人工電子眼,並協助指導移植技術,期許擴大台灣醫療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衛福部推動「一國一中心」新南向醫衛計畫,其中馬來西亞由長庚醫院負責經營。馬來西亞聖約翰救傷隊全國總指揮拿督賴斯明表示,馬來西亞每年新增6000例腎病患者,洗腎需求大,砂拉越州僅有一家小型洗腎中心,設有20台洗腎機,供不應求,長庚此次的捐贈,時機來得剛剛好,15台洗腎機將全數送往砂拉越,用以建立新的洗腎中心。

除了洗腎機,長庚醫院也為馬大醫院捐出一組人工電子眼。長庚醫院北院區視網膜科主任黃奕修表示,每4000人就有1人罹患視網膜失養症,推估全馬患者數近1萬人。

馬大醫院原預計5年後才能引進人工電子眼,對該設備期待已久。長庚目前完成7例人工電子眼植入手術,簽署MOU後,將指導馬大醫院眼科部主任完成全馬第1例手術。

長庚醫院國際醫療中心副主任吳友仁表示,馬來西亞是英式體制的國家,對英國、澳洲較為熟悉,在轉介病人時「只知道往澳洲送」,尚未曉得台灣醫療的軟實力。藉由MOU的簽署,可增進馬來西亞對台灣的認識。

長庚醫院決策委員會主委程文俊表示,長庚醫院為台灣最大的醫療機構,每年服務10分之1的台灣病患,早期接受過歐美先進國家的許多協助。有鑑於此,長庚醫院也樂意協助其他國家,共同提升醫療技術水平。

長庚醫院表示,除了此次的捐贈儀式,簽署MOU後,將協助推動醫學生、住院醫師、專科醫師赴台培訓。另也推動重症病患轉介至台灣接受治療,將醫療資訊系統、醫材、藥品、產學引進馬來西亞,期許台灣的醫療軟實力在馬來西亞發揚光大。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的醫療專業能力亞洲第一,但台灣市場太小。
第二、台灣向東南亞輸出技術是正確的方向。

第三、人才的輸出沒有意思,應該要結合資本,打造資源整合平台。

第四、KKR成立仁康亞洲,邀請敏盛院董事長楊弘仁加入,投資10億美元打造大中華新醫療平台,整合大陸醫院力量和影響力就出來了。

亞馬遜

在進入大陸市場15年後,全球電商巨頭亞馬遜將關閉其在大陸本土的電商業務,亞馬遜通知大陸賣家,從718日起將不再營運大陸國內市場業務並停止向商家提供服務,有意繼續從事海外銷售業務的賣家可入駐海外購。

華爾街見聞分析,亞馬遜在15年前以併購者身分高調進入中國市場,15年後以大撤退姿態黯然離場,因為這15年是大陸電商競爭激烈的黃金時代,競爭對手淘寶、京東、當當及拼多多等,行銷手法靈活多變且打法草莽,雙11購物節就年年創造銷售金額的世界紀錄,但亞馬遜卻沒有類似行銷活動。

中國企業家雜誌形容亞馬遜退出中國是亞馬遜執行長貝佐斯在中國輸給了阿里巴巴董事長馬雲和京東董事長劉強東。

中國經營報報導,亞馬遜中國區18日召集各部門員工開會,正式宣布公司將進行業務調整和裁員的消息。亞馬遜昨天美股盤前股價小跌0.07%

界面新聞報導,亞馬遜官方昨天兩度發出新聞稿,承認業務收縮的消息,但公司強調,始終對大陸市場有長期承諾,將繼續在大陸市場投入並大力推動包括亞馬遜海外購、亞馬遜全球開店、Kindle和亞馬遜雲計算等各項業務在大陸穩健發展。

路透援引知情人士透露,亞馬遜公司計畫在7月中旬關閉大陸國內電商業務,並打算在大陸專注經營銷售海外商品和雲服務業務。一名知情者透露,亞馬遜將在未來90天內關閉配送中心並逐步取消對大陸商家支持。

這項調整意味未來大陸用戶將無法在亞馬遜平台上,購買國內其他第三方商家的商品,海外購和全球開店業務仍保留。大陸用戶仍可在亞馬遜網站上購買kindle電子閱讀器和電子書內容,以及從海外購買商品。

亞馬遜中國目前約有2,000名員工,自營部門或將成為裁員重災區。中國經營報援引消息人士透露,亞馬遜中國區總裁張文翊將離職。張文翊為美籍華人,20164月接任亞馬遜中國總裁,全面接管亞馬遜中國電商業務及Kindle大陸業務。

亞馬遜一度在大陸市占率達15.4%,如今已不到1%,至2018年底,亞馬遜在大陸13個營運中心只剩北京、昆山和廣州三個城市,廣州營運中心已在2019年初關閉。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中國大陸水太深,連亞馬遜都無法成功。
第二、轉向海外購和全球開店是正確的方向,但阿里在這方面做得相當成功。

第三、台灣進入中國的策略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並且走垂直電商產業。

第四、現在看來還是尹衍樑最聰明,在高點賣掉大潤發,急流勇退。

仁寶/醫療

仁寶成立新創公司宏智生醫,並攜手台北科大團隊,首創全球以人工智慧(AI)技術開發智能腦波輔助診斷系統,用於檢測憂鬱症,新產品最快明年底上市,為仁寶在智慧醫療版圖再下一城。仁寶未來將向失智症與過動症等偵測診斷邁進,做大智慧醫療商機。

仁寶與北科大18日舉行新創公司成立記者會,宏智生醫資本額6,000萬元,仁寶持股七成、新創技術團隊占三成,主攻全球首創以AI來處理腦波訊號,協助醫生診斷憂鬱症的輔助診斷器材。台灣目前有200萬名潛在憂鬱症患者。

仁寶總經理翁宗斌表示,仁寶近幾年在智慧醫療方面著墨很多,包括免疫療法、幹細胞、智慧醫院、醫療器材及老人照護等;腦波偵測則是結合AI、硬體與生技。

他指出,憂鬱症還沒有科學工具協助醫生做判斷,宏智生醫是業界第一個。仁寶也應用很多AI在醫療方面,如醫療影像與癌症就投入很多。

目前智慧醫療仍在投資與布局階段,希望二、三年內可以做更完善。

宏智生醫技術團隊由北科大副研發長劉益宏的研究團隊主持,他表示,2013年開始研究,並與台大等三大醫學中心合作及驗症,目前有效偵測率約81%83%,希望新產品能在2020年底問世。

劉益宏表示,憂鬱症是生理疾病,並不是心理疾病,憂鬱症患者的大腦前額皮質區活動會顯著薄弱,導致情緒調控力下降,無法排解負面情緒;憂鬱症讓人腦皮質邊緣的海馬迴體積萎縮一至二成以上,這些可以透過腦波偵測,加上演算法,把很難處理的腦波訊號找出來。

北科大表示,宏智生醫結合腦波感測、人工智慧、腦科學技術,先行開發用於憂鬱症腦波輔助診斷的智能設備及雲端服務平台,預計2020年底前完成產品測試,2021年產品上市。屆時還會陸續推出早期阿茲海默失智症,以及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腦波評估等功能,搶占智慧醫療商機。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電子五哥積極投資AI醫療領域。
第二、這是一個典型新創投資,仁寶占股七成,團隊三成。

第三、台灣電子業除了自己做,也應該運用併購和策略聯盟方式,和醫療業者深度合作。

第四、這說明了什麼?台灣產業正進入轉型的新階段,今年是產業轉型年。

獨角獸IPO

照片分享網站Pinterest及香港富豪李嘉誠注資的視訊會議軟體公司Zoom同步於18日在紐約首度公開發行(IPO)。兩家公司不僅IPO價格高於預估範圍,且掛牌首日股價雙雙暴漲,透露今年美科技獨角獸IPO市場熱度有增無減。

ZoomIPO價格定在36美元,IPO募資總額7.51億美元。若排除叫車服務業者優步的IPO案,Zoom成今年來美國第四大科技業IPO案,IPO募資總額緊追LyftTradeweb MarketsPinterest

Zoom掛牌首日股價在盤中一度暴漲83%至66美元,收盤價回到62美元,當日漲幅依舊高達72%,將公司市值推向180億美元,與上一回合在2017年募資時的預估市值10億美元相比,足足增加17倍,證明李嘉誠獨具慧眼。

除了李嘉誠之外,在Zoom上市之前持股12.2%的創投業者Emergence Capital也看好Zoom的免費增值(freemium)商業模式。

Emergence Capital合夥人蘇波托夫斯基(Santi Subotovsky)表示,當年他在阿根廷要和親友聯絡時試過各種通訊軟體都失敗,但Zoom線上平台的功能勝過其他對手,於是他才決定投資。

他也表示Zoom的免費增值商業模式提供免費入門版本及付費升級版本,前者用來拓市,後者則靠企業用戶賺錢。

PinterestIPO價格19美元同樣高過先前公布的預估範圍,且掛牌首日股價也上漲28%至24美元以上,完全稀釋後市值達到160億美元,高於上一回合在2017年募資時的120億美元預估市值。

投資Pinterest的創投公司Valiant Capital合夥人卡魯班(Danny Karubian)表示,Pinterest「正要開始從廣大用戶群中獲利」。

但分析師警告,掛牌首日股價大漲不能保證日後行情,叫車服務業者Lyft就是一例。今年3Lyft以高於預估範圍的72美元定價在美IPO,掛牌首日股價就大漲8.7%至78.29美元,無奈此後股價一路下跌,至今跌幅已達22%。

我們的看法:

第一、美國資本市場還是創造獨角獸最佳的地方。
第二、Zoom是大陸人創辦的公司,很難得。

第三、李嘉誠是香港最會投資得新創的企業家。

第四、成功的人士一定會往未來看,不會死守過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