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9日 星期二

歐數位監管,德電動車,BMW電動車,日本年輕人,諾和諾德,鋰業併購,美企財測,戴爾,賓士,華為i15,動力電池,比亞迪,特斯拉儲能,中東主權基金,東協市場,台泥迪卡農,AI論壇,ChatGPT,AI算力,IC設計

理事長的話:歐數位監管,德電動車,BMW電動車,日本年輕人,諾和諾德,鋰業併購,美企財測,戴爾,賓士,華為i15,動力電池,比亞迪,特斯拉儲能,中東主權基金,東協市場,台泥迪卡農,AI論壇,ChatGPT,AI算力,IC設計

歐數位監管

資料來源:取自工商時報/ 吳慧珍,1120907

 

歐盟執委會6日宣布,根據最新《數位市場法》(Digital Markets ActDMA),指定亞馬遜、蘋果等六大科技巨頭為「守門人」(gatekeepers),禁止這些大型數位平台偏袒自家服務,以免壟斷市場。

 

被歐盟執委會依DMA指定為「守門人」的企業,包括亞馬遜、谷歌母公司Alphabet、蘋果、微軟、臉書母公司Meta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

 

歐盟執委會指出,這六家科技巨頭有六個月改善的緩衝期,務使旗下22個平台服務,符合歐盟DMA的規範。

 

所謂「守門人」,指的是提供線上搜尋、社群媒體、廣告等核心平台服務的大企業。凡年營業額75億歐元以上,市值超過750億歐元,或在歐盟地區的每月活躍用戶數達4,500萬都將納入規範。

 

針對微軟與蘋果的部分服務,是否如這兩家科技巨頭主張不符合「守門人」的資格,歐盟將展開調查。

 

歐盟認為微軟的搜尋引擎Bing、瀏覽器Edge和廣告平台Microsoft Advertising及蘋果的iMessage服務,符合歐盟DMA「守門人」的定義。歐盟也將就蘋果iPad內建的作業系統iPadOS,是否應入列「守門人」進行審查。

 

《數位市場法》對「守門人」該做或不該做事項有明文規定。例如這些大型數位平台不得在搜尋結果中,故意將自家產品服務的排序置於競爭對手之前。

 

也不可阻止用戶移除平台程式,或追蹤用戶在其他平台的行為。此外,除非取得用戶同意,不得搜集用戶個資供定向廣告建立資料。

 

新法允許企業用戶在平台上推銷與自家有競爭關係的產品或服務、並開放消費者在該平台以外完成交易。

我們的看法:

 

第一、AI帶動了數位經濟的發展

                                       

第二、歐洲對於數位監管比較有全面性的思考

 

第三、大型數位平台未來力量很大

 

第四、需要適度的監管

 

第五、AI又加強了這種監管的複雜性

 

德電動車

資料來源:取自工商時報 鄭勝得,1120907

 

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5日敦促德國汽車製造商,應樂於接受亞洲競爭對手的挑戰,不要被中國大陸電動車商的崛起嚇倒。他亦宣布,德國政府將砸下1,100億歐元的資金,為德國電動車產業發展提供支持。

 

蕭茲5日在德國慕尼黑國際車展(IAA)演講時指出,德國做為汽車大國的國際競爭力無庸置疑,「競爭應該激勵而非嚇到我們」。

 

他還指出,過去幾十年來,德國汽車業先後承受來自於日本與韓國同業的競爭壓力,如今則是中國電動車業者帶來最大威脅。

 

蕭茲表示:「德國以外的國家也能製造與開發出好車。但我很難想像,世界上有其他地方擁有德國這般豐富的汽車工程技術。」

 

他說,電動車龍頭特斯拉(Tesla)選擇德國東部布蘭登堡(Brandenburg)建造歐洲工廠,傳統汽車大廠福特決定在德國科隆(Cologne)為歐洲市場生產電動車,這些「絕非偶然」。這一切都是德國能力的體現。

 

蕭茲亦宣布,聯邦政府將投資超過1,100億歐元,以推進德國工業現代化與氣候保護,範圍涵蓋充電基礎設施、再生能源與電池等戰略重要領域。

 

賓士(Mercedes-Benz)與寶馬(BMW)等品牌在中國大陸高價燃油車市場長期占據主導地位,但這些德國車廠在搶攻亞洲電動車轉型商機方面進展緩慢。

 

瑞銀集團(UBS)分析師上個月發表報告指出,2030年時,以比亞迪(BYD)為首的大陸汽車製造商在全球的市占率將翻倍成長至33%。

 

比亞迪今年已取代德國福斯((Volkswagen)成為大陸最暢銷的車商,賓士去年底則因大陸市場銷售欠佳而大砍旗艦電動車價格。

 

比亞迪、蔚來汽車(Nio)與小鵬汽車(Xpeng)在內的大陸電動車製造商都將拓展重點瞄準歐洲,該市場今年前七個月電動車銷量暴增近55%至82萬輛,占所有汽車銷量的13%。

我們的看法:

 

第一、德國過去是汽車大國

 

第二、但德國現在面臨中國大陸的電動車挑戰

 

第三、德國政府砸下1100億歐元資金發展電動車

 

第四、德國和美國都在走向產業政策的路線

 

第五、比亞迪已經取代德國福斯,成為大陸最暢銷的車商

 

BMW電動車

資料來源:取自經濟日報/ 編譯 陳苓,1120904

 

德國豪華車製造商寶馬(BMW)在慕尼黑國際車展(IAA)發表次世代電動車品牌「Neue Klasse」(New Class),象徵追趕特斯拉(Tesla)的努力進入新階段,並將捍衛重要的中國大陸市場。

 

BMW2日在慕尼黑國際車展發表Neue Klasse品牌,象徵該公司新時代的開端,旗下車款包含BMW的第六代電池組,能最多提高充電速度與單次行駛里程達30%,整體效能也將增強多達25%

 

第一款根據Neue Klasse架構的電動車,預定2025年生產。頂級車款的續航力將達800公里,充電半小時的電量可從10%提升至80%

 

BMW所呈現的Neue Klasse原型車尺寸,和當前暢銷的3系列差不多,概念車「Virion Neue Klasse」將在未來幾天亮相。

 

不過,BMW一反過往主打極致駕馭性能的傳統,力推能投影到整片擋風玻璃的數位顯示器,以及能以聲音和手勢控制的軟體,還有一些BMW的獨特設計元素,例如後側車窗與儀表板螢幕的獨特角度。

 

新的擋風玻璃投影與軟體功能顯然意在搶攻中國大陸市場,當地國產品牌比亞迪和蔚來始終擅長在電動車內,內建迎合當地口味的小裝置,吸引愈來愈多人購買。

 

BMW執行長錫普斯表示,Neue Klasse擘劃了未來數十年的方向,「只要兩年後,這些汽車將上路,搭配這個品牌,整體而言,我們帶領BMW進入新的創新與永續時代」。

 

技術長韋伯說,Neue Klasse新車將有四個「超級大腦」以控制動力、駕駛輔助系統、資訊娛樂及其他功能,Neue Klasse的行駛里程象徵該公司的「技術大躍進」。

 

他說,BMW正與高通(Qualcomm)共同開發駕駛輔助系統,動力和底盤控制系統則是自家研發。

 

錫普斯說,BMW在中國大陸正持續成長,特別是電動車,其高檔品牌的定位也不受價格戰影響。他也指出,Neue Klasse新車售價將「很有競爭力」,不會漫天開價而喪失市場,但利潤會高於現有的純電動車。他說,BMW所有電動車款都會賺錢,Neue Klasse利潤將更豐厚。

 

BMW正砸下數十億美元研發新車款,以縮小與特斯拉等電動車廠的技術差距。特斯拉已改寫全球汽車商業模式,除了直接賣車給消費者,還以遠距軟體更新的方式增添新功能,並持續蒐集車輛數據,以改善駕駛輔助系統與其他功能。

我們的看法:

 

第一、BMW是德國實力最強的汽車公司之一

 

第二、BMW也積極的發展電動車

 

第三、BMW積極搶攻中國市場

 

第四、BMW走高價路線

 

第五、雖然有品牌優勢,但會面臨中國業者強力的競爭

 

日本年輕人

資料來源:取自經濟日報/ 編譯 易起宇,1120904

 

日本長年來都想從開發中國家吸引尋求更高薪資的勞工,還想擴大引進,但現在愈來愈多日本年輕人反而被外國更優渥的薪資所吸引,因為日本經濟成長停滯、日圓匯率貶至30年來低點,一些年輕人發現國外薪資甚至比國內高一倍。

 

華爾街日報(WSJ)報導,26歲的林真奈(音譯)之前在日本醫院當營養師兩年,從未獲大幅調薪,去年10月搬到澳洲後才發現,她在國外能多賺許多錢。她同時在一家日式酒吧、壽司餐廳和咖啡廳打工,月薪約2,800美元,是她在日本薪資的兩倍。

 

 

日本薪資與其他先進國家有很大的差距。日本和美國政府的統計數據顯示,即使計入日本計劃10月起調漲的幅度,東京的基本時薪也只有相當於7.65美元,約僅紐約市15美元的一半。以目前匯率換算,日本2021年家庭所得中位數約相當於29,000美元,遠低於美國的70,784美元。

 

典型的亞裔美國人家庭年所得差不多超過10萬美元,是典型日本家庭收入的三倍多。

 

由於日本目前通膨率約為3%,經通膨調整後的實質薪資截至6月,已年比連跌15個月;美國7月平均實質時薪則年增1.1%

 

WSJ指出,難怪愈來愈多日本年輕人開始詢問能否到海外賺錢。澳洲政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申請打工度假簽證的日本人比去年同期暴增近兩倍至14,398人。求職網站Indeed表示,日本用戶搜尋海外工作的次數日益增加。

我們的看法:

 

第一、日本的薪資不高

 

第二、日圓不斷貶值

 

第三、日本年輕人想到海外工作

 

第四、台灣也有類似的問題

 

第五、台灣除了半導體以外的行業薪資都不高

 

諾和諾德

資料來源:取自工商時報/ 記者 顏嘉南,1120906

丹麥製藥大廠諾和諾德(Novo Nordisk)的熱門減重藥物Wegovy4日在英國上市,激勵股價衝高,收盤市值一舉超越法國精品巨擘LVMH集團,正式坐上歐洲市值龍頭寶座。

 

5日諾和諾德以歐洲市值王身分進行交易的第一日,盤中股價勁升1.7%,報1,333.4丹麥克朗。根據Refinitiv最新數據,諾和諾德市值目前來到4,273.2億美元,超越LVMH4,178.6億美元。

 

諾和諾德的市值上周一度超越LVMH,但終場仍由LVMH稱王。Wegovy在英國開賣帶動諾和諾德4日股價收高0.7%,市值升至4,247億美元,LVMH當日股價收低0.4%,市值降至4,201億美元,歐洲市值龍頭正式交棒給諾和諾德。

 

目前Wegovy僅在全球5個市場銷售,丹麥、挪威、德國、美國和英國,就讓諾和諾德登上歐洲市值一哥。Wegovy去年6月在美國上市,安全、有效的特性讓該藥物在美國供不應求,就連億萬富豪馬斯克都利用Wegovy減重。

 

諾和諾德8月公布的研究報告顯示,Wegovy除了能協助患者減重,還能降低20%的心血管疾病風險。Wegovy的成功讓該公司股價自2018年來翻揚逾4倍,單單今年迄今累計大漲41%。

 

諾和諾德的糖尿病藥物Ozempic也同樣搶手,該藥物的有效成分與Wegovy相似,有些臨床醫生會開Ozempic給患者減重。

 

諾和諾德是以營收計的糖尿病和新減重藥物市場最大製造商,分析師估計該市場年銷售額將在1,300億至1,400億美元之間。諾和諾德的最大對手美國製藥公司禮來(Eli Lilly)已提出申請,擬讓糖尿病藥物Mounjaro用來減重。

 

摩根士丹利先前預測,2030年前全球減重藥物銷售額可望上看770億美元,高於先前預估的540億美元。諾和諾德和禮來將成為最大贏家,雙雄將拿下82%的市占率。

 

Wegovy在英國的官方訂價約是美國的六分之一,2.4mg劑量的價格為175.8英鎊。在美國接受Wegovy減重治療,一個月的費用為1,349.02美元。

我們的看法:

 

第一、諾和諾德成為歐洲市值第一大公司意義重大

 

第二、諾和諾德的問題跟台積電一樣

 

第三、一家公司的市值佔一個國家所有市值的比重過大

 

第四、台積電相比佔台灣市場市值的百分之三十

 

第五、諾和諾德以小博大的商業模式,是值得台灣學習的

 

鋰業併購

資料來源:取自工商時報/ 記者 鄭勝得,1120906

 

歷經多次開價遭拒後,全球最大鋰礦商Albemarle4日將收購澳洲同業Liontown Resources的價碼提高至66億澳元(約42.5億美元),後者已表態願意接受。這將是鋰產業最大一筆併購交易之一。

 

受此消息激勵,Liontown4日股價大漲8.78%,每股報2.85澳元。

AlbemarleLiontown最新報價為每股現金3澳元(約1.92美元),較後者91日收盤價格2.62澳元溢價14.5%,也比Albemarle3月底出價每股2.5澳元高出20%。此為Albemarle第四次出價。

 

Liontown表示,若沒有其他公司競標的話,該公司董事會將一致建議股東投票同意此交易。

 

Liontown控制西澳兩大鋰礦區,包含Kathleen Valley項目在內,後者是全球最大、等級最高的硬岩鋰礦場之一。鋰電池廣泛用於智慧型手機、筆電與電動車,而鋰是最關鍵材料之一。

 

Liontown與福特汽車、電動車龍頭特斯拉以及韓國樂金化學(LG Chem)電池部門簽訂供應協議。

 

電動車日益普及帶動鋰需求升高,鋰金屬已成最熱門的商品之一,促使鋰礦產業積極進行整併以鞏固供應鏈,Albemarle提高價格收購Liontown便是最新例證。其他範例包括:美國鋰生產商Livent今年稍早已同意與澳洲同業Allkem合併,整併後的新公司規模將達到110億美元。石油巨擘埃克森美孚近日在阿肯色州買下大筆土地的採礦權,希望在當地開採鋰礦。

 

研究機構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數據顯示,全球鋰市場銷售規模去年達到480億美元,遠高於2015年時的16億美元。

 

但鋰金屬價格持續震盪,導致相關業者在面臨勞力吃緊之際,還得因應擴大營運時生產成本加劇狀況。

我們的看法:

 

第一、全世界電動車快速發展

 

第二、因此需要很多的鋰

 

第三、全世界的鋰礦在垂直整合

 

第四、中國積極併購全世界的鋰礦

 

第五、中國以外的鋰礦正在積極整合

 

美企財測

資料來源:取自工商時報 記者蕭麗君,1120905

 

華爾街過去兩年對美國經濟衰退的憂心已逐漸消退、並開始轉向樂觀,這也促使分析師兩年來首度調高美國企業季度獲利預測,至於企業提及衰退字眼的次數也比以往減少。

 

根據過往經驗,隨著財報季不斷逼近,分析師對於美企的獲利預測通常都會趨向下調。不過FactSet最新發布的報告指出,分析師過去兩個月卻逆勢調高獲利預測,為兩年來頭一遭。

 

雖然當中仍有一些分析師對於美企財測抱持保留態度,不過在7月與8月期間,多數華爾街分析師還是上調標普500成份企業第三季EPS(每股盈餘)預測。

 

630日到831日期間,分析師將標普500企業EPS估值調高0.4%,從先前的55.86美元調升到56.1美元。至於第四季預測也上調0.6%,從57.72美元調高到58.07美元。相形之下,在過去5年、共20季期間,分析師在季度頭兩個月對EPS預估多為下調,平均降幅為3%。

 

FactSet資深企業獲利分析師巴特斯(John Butters)在報告中提到:「實際上,本季是2021年第三季以來,首度出現分析師在季度頭兩個月調高EPS估值」。

 

在產業類別方面,FactSet表示第三季EPS估值上調幅度最大為非必須消費品,上調幅度達6.4%、通訊服務業則調高5.3%,至於資訊科技業調升3.8%。

 

聯準會(Fed)近來多次表示,它目前預期美國經濟將「明顯放緩」、但非衰退。一些分析師也認為,8月就業報告正是Fed想要終結升息循環所需的條件。為了抑制消費支出與降溫通膨,Fed自去年3月以來啟動一連串升息舉動。

 

FactSet在報告中還指出,根據對法人說明會的文件進行分析,發現企業高層提及衰退字眼的次數也有減少趨勢。分析顯示,從615日到831日,標普500企業在法說會上提到『衰退』的家數已經連續第四季下滑。

 

不過摩根大通分析師則仍舊看法謹慎,認為美國企業對2024年的整體獲利展望「太過樂觀」。此外還有愈來愈多悲觀分析師將經濟衰退時點的預期向後推到明年。

 

我們的看法:

 

第一、美企提高財測意義重大

 

第二、特別是過去兩年來頭一遭

 

第三、很難說美國經濟就會從此轉好

 

第四、現在通貨膨脹又加速的趨勢

 

第五、未來的前景仍然撲朔迷離

 

戴爾

資料來源:取自經濟日報 季晶晶、記者吳康瑋、蕭君暉,1120902

 

美國個人電腦(PC)大廠戴爾(Dell)上季營收和獲利沒有市場預期的差,更以人工智慧(AI)熱潮與電腦硬體和伺服器產品需求回穩為由,上修全年財測,預期明年PC銷量將成長低個位數百分比,看好AI將是「長期助力」,預言一年後電腦都將搭配AI處理效能,股價1日在美股早盤應聲飆漲逾22%,與惠普看淡前景形成鮮明對比。

 

戴爾表示,止於84日的年度第2季(上季)淨利比去年同期減10.1%4.55億美元,經調整後每股盈餘增至1.74美元,營收年減13.3%229億美元,都高於市場預期,且上季營收季增10%。其中,包含PC事業的客戶解決方案事業群上季營收年減16%129億美元,但季增8%,高於市場預估。

 

涵蓋伺服器業儲存系統的基礎設施解決方案事業群,營收年減11%85億美元,季增11%,同樣高於預估,儲存系統和伺服器業績都超乎預期。

 

戴爾預估,本季營收將介於225-235億美元,中位數約為230億美元,高於分析師預期。戴爾調高全年營收預測至895-915億美元區間,年比約下滑12%,仍高於分析師推估。

 

戴爾執行長克拉克(Jeff Clarke)說,下半年總經環境有一些跡象的鼓舞,需求環境改善速度快過原先的預期。他說,惠普預期明年PC銷量將重返低個位數百分比的成長率,效能更強PC的平均售價提高,也將帶動營收成長略為加速。

 

相較下,台灣代工廠對戴爾的樂觀仍謹慎對待。業界指出,以NB代工廠廣達(2382)來說,因第2季基期較高,第3季只會持平或低成長,第4季則可能再下滑10-15%,上下半年出貨量相近,全年出貨仍年減20%

 

和碩三大產品線中只有通訊產品表現較佳,NB7月出貨量約70-75萬台,較6月的80萬至85萬台的表現低,對此,董座童子賢日前透露,公司已積極推動庫存去化,但還有需求低迷的影響,期盼下半年電子業旺季能提升整體需求。

 

仁寶則透露,第2季接到急單,但客戶還是極度保守,不到最後一刻不會下單,提醒市場仍需時刻留意。

 

 

我們的看法:

 

第一、戴爾是美國電腦大廠之一

 

第二、戴爾過去除了從個人電腦之外,透過併購跨足伺服器儲存系統的領域

 

第三、伺服業的業務上季升11%高於預估

 

第四、AI帶動伺服器相關的業務

 

第五、戴爾的表現影響台灣和碩等大廠

 

 

賓士

資料來源:取自經濟日報/ 編譯季晶晶、陳律安,1120905

 

德國豪華車大廠賓士3日發表一款單次充電即可行駛750公里(466英里)的電動概念車,續航力超過市面上美國電動車廠特斯拉(Tesla)的所有車款,包括改版後的新Model 3,與特斯拉較勁的意味濃厚。

 

這款接近量產的賓士CLA概念車,配備的電池系統只需充電15分鐘就能增加400公里的續航里程,預計2025年左右投產。該公司技術長薛佛3日在慕尼黑國際車展(IAA)前受訪表示:「我們將車提升到新層次。」

 

德國同業寶馬(BMW2日也展示Vision Neue Klasse概念車,展現旗下最新的電動車平台Neue Klasse,相關產品同樣預計2025年投產。

 

德國豪華車雙雄推出專為電動車打造的新平台,有別於以往可兼容燃油車和油電車的車輛架構。Bernstein Research資深研究分析師羅斯卡表示,雖然賓士與BMW可藉此大幅拉近與特斯拉和中國車廠的距離,但差距無法完全弭平。

 

賓士CLA概念車缺乏EQSEQE的弓形車頂線條。儘管EQSEQE低矮的車頂更符合空氣動力學設計,增加續航里程,但這種設計也降低了後座車艙的高度。這在中國大陸市場是個缺點,因為當地的富裕客戶是後座型買家。

 

賓士正努力抵禦特斯拉,並提振在中國大陸令人失望的銷售,愈來愈多大陸消費者選擇比亞迪和蔚來等本土品牌電動車,它們更擅長使用合乎當地喜好的軟體來生產汽車。賓士已調降在部分電動車款的價格,現面臨增強產品陣容的壓力。

 

IAA5日正式揭幕,各家車廠在4日的媒體日上展示自家成果,其中亞洲廠商更是展現強烈的企圖心,約41%的參展廠商總部在亞洲,其中陸廠數量大增逾一倍。比亞迪展示瞄準歐洲市場的新款電動車,包括Seal U小型休旅車和Seal轎車。小鵬汽車也說,將於2024年揮軍德國市場,可能先推出運動轎車P7和休旅車G9

 

雷諾執行長德梅奧表示:「在電動車供應鏈方面,中國極具競爭力…我們需要迎頭趕上。」該公司準備推出Scenic新款電動車。

 

我們的看法:

 

第一、賓士也積極發展電動車

 

第二、和BMW競爭

 

第三、但真正的競爭對手是特斯拉

 

第四、賓士還是傳統的汽車大廠

 

第五、賓士在電動車相關技術有待加強

 

 

華為i15

資料來源:取自工商時報 記者李書良,1120907

 

華為上周突然推出全新5G旗艦手機Mate 60 Pro,並搭載由中芯國際製造的先進晶片「麒麟9000s」,一舉震動全球業界。Mate 60 Pro連日來在中國大陸引爆熱銷潮,機構認為,華為新機恐將讓9月稍晚上市的iPhone 15,損失38%的中國銷量。

 

 

綜合陸媒6日報導,在蘋果iPhone 15即將上市前夕,華為新機已搶占先機。以今年第二季來看,中國手機市占率前五名依序為OPPO17.7%)、vivo17.2%)、榮耀(16.4%)、蘋果(15.3%)、小米(13.1%),蘋果雖僅排第四,卻是唯一拿下正成長(6.1%)的品牌。

 

對此,富瑞(Jefferies)報告表示,由於Mate 60 Pro上市前五日已賣出逾85萬支,相當於去年iPhone 14系列機型在中國的銷售情況。在Mate 60 Pro需求激增之際,若該手機銷量達到500萬支,可能會讓iPhone 15損失38%的潛在中國銷量。

 

同樣看好Mate 60 Pro的還有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他日前表示,Mate 60 Pro829日開賣以來,當前出貨預期有明顯提升,預計前12個月至少可出貨1,200萬支。

 

富瑞指出,Mate 60 Pro吸引的不僅是華為的死忠支持者,還有將其視為中國戰勝美國制裁象徵意義的更大客戶群,因此驅動需求的不是晶片性能表現,而是這款手機問世的重要意義。

 

另一方面,Mate 60 Pro內建的晶片「麒麟9000s」,據傳是由中芯國際運用深紫外光(DUV)設備,以名為「N+2」的第二代7奈米製程技術所打造。分析人士推論,這意味著晶片的良率偏低。部分研究機構預測,中芯的7奈米製程良率低於50%,不如業界正常的90%以上,這會使晶片出貨量被限制在200萬~400萬片,難以協助華為奪回智慧手機市場的主導地位。

 

我們的看法:

 

第一、華為推出Mate60Pro手機引爆熱潮

 

第二、華為將會搶奪很多市場市佔率

 

第三、受到最大影響的是蘋果手機

 

第四、中國大陸的民眾非常愛國,是華為的死忠支持者

 

第五、中國已經有手機自主供應鏈

 

動力電池

資料來源:取自經濟日報 記者林宸誼,1120907

 

南韓諮詢機構SNE research公布今年前七月全球動力電池裝車數據,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362.9GWh(百萬度),年增49.2%。大陸六家電池企業入列前十名,並且以62.9%的整體市占率在全球動力電池市場占據絕對優勢。

 

其中寧德時代連續六年位居榜首,電池裝車量132.9GWH,年增54.3%,全球市占36.6%,在全球電池供應商中唯一占據三成以上的市場,與上年相比小幅增加1.2個百分點。比亞迪電池裝車量58.1GWh,年增94.1%,市占率16%,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3.7個百分點。繼續縮小與寧德時代的市占率差距,且成功超越南韓LG新能源,全球市占第二。

 

自此,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兩家電池的全球市占率已經達到52.6%,超過了一半市占。除了兩個超級霸主,還有中創新航、億緯鋰能、國軒高科、欣旺達四家大陸電池企業入圍前十名榜單,分列第六、八、九、十名。

 

四家企業的位次與今年上半年相比沒有變化。值得注意的是億緯鋰能這家企業,裝車量為8GWH,增速達到了150.9%,是前十名中唯一一家增速達三位數的企業,市占率從去年的1.3%增加0.9個百分點至2.2%

 

SNE research表示,寧德時代超越了大陸內需市場,在歐洲和北美也在迅速成長。寧德時代的電池搭載在特斯拉Model 3/Y、廣汽埃安Y、上汽名爵等大陸內需市場的主力電動轎車和商用車上,持續保持高增長勢頭。

 

我們的看法:

 

第一、全球10家動力電池廠商大陸佔6

 

第二、62.9%的市佔率在全球佔絕對優勢

 

第三、寧德時代快速成長年增54.3%

 

第四、寧德加比亞迪市佔率就達52.6%

 

第五、台灣完全錯過了電池市場

 

比亞迪

資料來源:取自經濟日報 林宸誼,1120903

 

大陸各大新能源汽車製造商發布8月銷售數據,比亞迪以27.44萬輛的銷量持續位居第一,埃安以5.21萬輛的銷量位居第二,理想汽車以3.49萬輛的銷量位居第三。這三家企業已經形成大陸境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龍頭企業。

 

比亞迪8月狂賣27.44萬輛,年增56.8%,單月銷量再創歷史新高;今年1-8月累計銷量已達179.22萬輛,年增83.1%。一般認為,隨著下半年一系列新車型的上市,比亞迪今年300萬的銷量目標是非常穩的。

 

界面新聞報導,與去年同期相比來看,銷量增長最快的前三名分別是理想汽車的663%、極氪汽車的245%,和埃安汽車的143%

 

資料顯示,8月廣汽埃安銷量為5.21萬輛,再次創下單月銷量新高。今年1-8月累計銷量已達30.64萬輛,年增101.18%,超過去年全年銷售成績。

 

值得一提的是,廣汽埃安成為大陸新能源汽車企業中,第2個連續兩個月銷量突破5萬輛的企業。同時,據廣汽集團的財報顯示,廣汽埃安汽車在今年6月至8月連續盈利,成為繼比亞迪和特斯拉之後,第三家實現盈利的新能源品牌。

 

今年以來穩坐造車新勢力月度銷冠的理想汽車,在當下新勢力陣營中已遙遙領先且優勢明顯,8月理想交付約3.49萬輛,連續三個月突破3萬輛,年增663%。其中,理想L系列三款車型月交付均突破萬輛。今年1-8月理想汽車總交付量達到20.82萬輛,在造車新勢力中處於領先地位。

 

21世紀經濟報導援引理想汽車商業副總裁劉杰指出,預計今年第3季交付量將達到1010.3萬輛,全年有信心超出交付目標的10%20%,且在今年底將衝擊4萬輛的月交付新高。

 

蔚來汽車8月共交付新車1.93萬輛,年增81%,今年前八月,蔚來共交付新車近9.4萬輛。「蔚來在7月交付2462輛創出歷史新高後,在自身價格保持基本穩定的狀況下,再度獲得近2萬輛銷量,站穩兩萬關口。」蔚來方面表示。

 

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在財報電話會上說:「6月發現銷售能力無法滿足同時銷售78款車的需求,從7月開始已經全面提升銷售能力,目標達到每月鎖單3萬輛的銷售能力,9月底完成這項銷售能力的建設,從10月開始銷售能力建設的成果開始逐步顯現。」

 

小鵬汽車8月共交付新車1.37萬輛,年增43%,連續兩個月交付突破萬輛。828日,小鵬汽車官宣與滴滴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小鵬汽車將收購滴滴旗下智慧電動汽車專案相關資產和研發能力,以全新品牌(項目代號「MONA」)發佈A級智慧電動車,計畫於2024年實現量產,正式進入多品牌戰略階段。

 

 

我們的看法:

 

第一、比亞迪的領先優勢持續擴大

 

第二、第二名是廣州汽車的埃安

 

第三、但一些新創的電動車公司如理想,反而成長最快

 

第四、傳統車企中埃安,連續兩個月銷量突破新高值得注意

 

第五、比亞迪由於垂直整合,會進一步拉開和競爭者的距離

 

 

特斯拉儲能

資料來源:取自經濟日報 謝守真,1120905

 

特斯拉中國總裁王昊表示,今年上半年,特斯拉宣布加碼投資,將在上海新建儲能超級工廠,預計在不久的將來,特斯拉就會開始建設儲能超級工廠,未來儲能電池將主要用於出口。

 

新華社報導,特斯拉日前宣布將在上海新建儲能超級工廠,計劃於第3季開工,明年第2季投產。初期規劃年產商用儲能電池1萬台,而儲能規模近40吉瓦時(GWh);這將是特斯拉在全球第二座儲能超級工廠,目前特斯拉唯一一座投產的儲能超級工廠則是位於美國加州。

 

第一財經報導,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北京舉行,連續第四年參展的特斯拉也帶著剛剛發布的新款Model 3車型亮相,吸引觀展民眾試乘體驗。對此,王昊表示,很少有車企會在服貿會上發表新車,但為什麼不呢?服貿會這樣的平台是跨國企業了解中國市場的絕佳窗口,可以在短時間內了解消費者的想法,並且近距離感受市場溫度。

 

王昊指出,愈來愈多的境外傳統車企開始和中國新能源汽車、電池企業合作。他分析,傳統車企若想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站穩腳步,就需要獲得本土的合作和支持,特斯拉上海工廠供應鏈本土化率超過95%,僅僅簽約的本土一級供應商就有達至少360家,而特斯拉也把其中約60家企業帶至國際市場,它們也獲得其他國際汽車廠商的認可。

 

王昊認為,供應鏈上的中國企業與特斯拉是一起成長的,因為新能源汽車底層研發很多,從想法到實現裝配,特斯拉都在和這些企業一起推進。「這些企業又會去服務其他更多的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這是一個相互促進的良性環境,特斯拉期待與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攜手並進。

 

王昊提到,近幾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迅速,特斯拉2014年進入中國市場時,很少有人會選擇購買一輛電動車,那時特斯拉在中國大陸建充電樁,很多人不看好,但不到十年時間,市場已不再懷疑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非常大且發展勢頭很好,現在各家汽車廠商談到未來發展戰略時,幾乎只談新能源,如果不跟上新能源的腳步,就會被淘汰。

 

我們的看法:

 

第一、特斯拉宣佈將在上海建立儲能超級工廠

 

第二、這有很重大的意義

 

第三、說明特斯拉從電動車走向儲能

 

第四、越來越多境外傳統車企,開始和中國新能源汽車、電池企業合作

 

第五、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導地位會進一步擴大

 

中東主權基金

資料來源:取自工商時報 康彰榮,1120904

 

財力雄厚的中東主權基金,近年來對投資大陸資本市場毫不手軟,不過相較過去聚焦在石化能源、新能源車和互聯網,阿布達比投資局這次意外鎖定肉品市場,近日斥資港幣2.7億元購入在大陸有「白羽雞王」之稱的鳳祥股份。

 

鳳祥股份位於大陸山東,主要業務為白羽肉雞生產及銷售深加工雞肉製品。該公司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營收約人民幣(下同)24億元,淨利潤為0.8億元。上半年白羽肉雞飼養量約0.78億隻,白羽肉雞加工量約1.59億公斤。

 

每日經濟新聞報導,鳳祥股份日前公告,其於826日與兩個認購方簽署協議,有條件同意配發及發行股份,認購價格為每股H股港幣1.5132元,按照最高認購股數計算,最高所得款項淨額預計約港幣2.7億元。

 

根據公告,這兩個認購方分別為阿布達比投資局間接全資擁有的Platinum Peony B 2023 RSC Limited,以及一家由私人持有的Chelt Trading Limited。如果按照上限進行認購,交易完成後阿布達比投資局將持有鳳翔股份約9.9%股份。

 

阿布達比投資局成立於1976年,是一家全球多元化投資機構,秉持專注於長期價值創造的戰略,代表阿布達比政府進行審慎投資。

 

根據阿布達比投資局的2021年年報,其投資主要配置在股票市場,其中已開發市場股票為主要配置目標,其次是新興市場股票和小市值股票。

 

阿布達比投資局過去曾投資過大陸多家公司。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該機構曾經或目前總計擠入28家大陸A股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東,其中不乏中金公司、紫金礦業、格力電器、中國神華等知名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大陸經濟的成長和轉型,中東資本對大陸的投資也從石化能源領域逐漸向其他領域拓展,近期投資重點就涵蓋新能源車、高鐵、互聯網和生物醫藥等。

 

以阿布達比另一投資機構CYVN Holdings為例,該機構在今年6月透過定增新股和老股轉讓方式,向蔚來汽車投資11億美元。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中東主權基金對中國保持濃厚興趣

 

第二、從科技產業跨足消費產業

 

第三、台灣和中國逐漸脫鉤

 

第四、中國雖有經濟問題,但產業領導者仍值得關注

 

第五、這次投資大陸雞肉公司 並非是市場最大的領導者

 

 

東協市場

資料來源:取自經濟日報 編譯陳苓,1120905

 

最新統計顯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上路與全球供應鏈重組,使中國大陸最主要的出口市場洗牌,從歐美變成東南亞。由於東協最大的出口市場也是中國,兩邊的連結轉強,可能有助於在已開發國家需求暴跌之際,穩定全球貿易。

 

彭博資訊報導,據滙豐編制的12個月移動平均線,中國大陸對東協成員國的出口額,飆升至每月近6,000億美元,遠高於中國對美國和歐盟的出口。

 

日經新聞近兩個月前曾報導,隨著全球兩個最大的經濟體持續脫鉤,中國大陸今年上半年對美出口貿易額,將被墨西哥和加拿大超越,失去美國最大進口來源國的地位,為15年首見。

 

滙豐首席亞洲經濟學家范力民說,中國大陸主導的RCEP去年生效,打造出世界最大的自由貿易區,促成了此一變化。這也證明全球供應鏈重組,導致越來越多中國零組件運往東南亞進行最後組裝,再出口至全球各地。由於東協最大的出口市場也是中國,東南亞和中國的連結轉強,可能有助於在已開發國家需求暴跌之際,穩定全球貿易。

 

范力民說,簡而言之,如今全亞洲、甚至是全球最重要的貿易走廊之一,就位於東協與中國大陸間。

 

中央社報導,第43屆東協峰會5日在印尼雅加達登場登場,擔任主席國的印尼總統佐科威致詞,提及外界質疑東協分裂時指出,東協雖有分歧但仍能團結,因為意見分歧乃是民主的養分,並代表各國平等。面對國際情勢,他則重申東協不做任何國家的代理人。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中國大陸最主要的出口市場已經變成東南亞

 

第二、過去是歐美

 

第三、中國作為美國的貿易合作夥伴 中國的地位掉到第三名

 

第四、被墨西哥和加拿大超越

 

第五、全球供應鏈重掃市場格局

 

台泥迪卡農

資料來源:取自工商時報 袁延壽,1120950

 

台泥4日宣布,旗下能元超商攜手全球領先運動品牌DECATHLON迪卡儂,共同協助台灣迪卡儂五家供應商取得近百萬度綠電,迪卡儂也成為全台首個企業透過「共同採購」順利取得綠電的案例。能元超商將確保這五家供應商達成迪卡儂對供應鏈所設的年度減碳目標,並助迪卡儂可以達成最終RE100目標。展望未來,台泥指出,能元超商與迪卡儂將持續擴大加入綠電團購的供應商數量與購售量體,共創國際大廠供應鏈綠能轉型。

 

台泥指出,台泥企業團是目前國內唯一上下游完整布局再生能源、高階鋰電池、儲能與綠電買賣、電力代理交易的全方位能源集團。其中,去年11月展開運作的子公司能元超商,不僅為綠電供應者,更擁有市場上稀缺之電證分離憑證,除投入綠電交易市場,也善盡企業社會責任,承諾每年提供一定比例的綠電銷售給本地出口導向的中小企業,讓欠缺議價能力的中小企也有機會取得綠電,達成減碳目標,進而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第七項-「確保所有人都可取得負擔得起、可靠、永續及現代的能源」。

 

台泥指出,能元超商此次出售綠電給迪卡儂供應商,不僅是協助台灣出口導向的中小企業在國際綠色供應鏈中具備競爭力,也在降低迪卡儂範疇三供應商溫室氣體排放量上扮演關鍵助力。

 

另外,能元超商推出的綠電交易平台也開設「線上綠電顧問」服務,讓客戶只要填入減碳目標以及用電量,一個按鍵就可以在線上獲取不同種類再生能源搭配的最佳化推薦方案,對不熟悉該市場的許多中小企業來說助益甚大。

 

此外,台泥表示,能元超商以AI智能技術針對各客戶用電習慣進行分析,並透過台泥綠能自有風力與太陽光電案場,提供不同能源種類的最佳化匹配,以協助用戶達成高比例再生能源使用率,同時將餘電量降至最低,創造集團與客戶的雙贏。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泥積極發展綠電

 

第二、迪卡農是全球領先運動品牌

 

第三、台泥旗下公司協助台灣迪卡農供應商取得綠電

 

第四、跨企業的資源整合是未來新方向

 

第五、台泥的新能源佈局很有決心,但成果有待觀察

 

AI論壇

資料來源:取自工商時報/ 記者 簡威瑟,1120904

 

人工智慧(AI)題材討論熱度持續延燒,市場多空看法熱鬧非凡,摩根士丹利證券開外資先河,首度舉辦的台灣AI論壇(Taiwan AI Forum4日正式登場,為期兩天的議程邀請專家進行專題演講,加上11AI指標企業與客戶進行數十場小型座談,報名客戶為了取得入場券搶破頭。

 

 

■外資為了入場券搶破頭

 

據了解,摩根士丹利證券此次舉行的台灣AI論壇,原本只想邀請不到30組法人客戶參加,但報名消息一出,湧入數以倍計客戶探詢報名的郵件與電話,最終能擠進場的客戶數量比起報名總數,依然相對有限。

 

11AI指標企業出席

 

買方法人(buy-side)客戶興致之所以如此高昂,除這是首度有外資以AI為主題,特別將產業界專家、台系供應鏈廠商、機構法人串在一起外,大摩特別邀請到微軟台灣人工智慧研發中心技術長陳佩君進行專題演講,同時,摩根士丹利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施曉娟、半導體產業分析師詹家鴻也會與客戶進行大場次意見交流。

 

本次受邀參加首屆台灣AI論壇的重要供應鏈廠商有:世芯-KY、金像電、信驊、技嘉、雙鴻、愛普*、日月光投控、創意、英業達、欣興與光寶科等11家,幾乎都是供應鏈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代表級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摩對AI半導體上游供應鏈的研究範圍中,高度看好的世芯-KY、創意均貴為論壇座上賓,投資評等都是「優於大盤」。此外,恰逢世芯-KY與信驊的股王爭霸戰打得不可開交,座談會的人氣熱烈程度引起關注。

 

法人剖析,摩根士丹利證券此次的台灣AI論壇呈現出三大意涵:一、有外資單獨以AI為主題舉辦論壇,證明AI並非炒作,而是與電動車等題材一樣,扎實成為未來科技藍圖不可缺的一環。二、市場過往在9月時關注的都是蘋果新iPhone發表會,現在AI聲浪明顯高出一截,科技主流轉移近在眼前。

 

■有機會拉抬AI股聲勢

 

三、值得留意的是,AI概念股最近先是漲多回檔,獲利了結賣壓本就不小,接著輝達(NVIDIA)提交監管文件顯示,美國將搭載輝達A100H100AI晶片的產品出口限制擴大到部分中東國家,儘管法人認為現階段實質影響有限,仍難阻止供應鏈1日猛烈下挫。此事件的發展後續,必然是大摩AI論壇中的交流重點,市場引頸企盼AI股重燃上攻動能。

 

我們的看法:

 

第一、AI最夯的投資主題

 

第二、摩根史丹利首度舉辦AI論壇

 

第三、基於摩根史丹利知名度,非常值得重視

 

第四、AI短期有泡沫化的趨勢

 

第五、這次名單中硬體跟軟體皆包括

 

ChatGPT

資料來源:取自自由財經 記者林曉雲,112 0902

 

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開設多門AI(人工智慧)課程,科法所更開課教學生使用ChatGPT寫作法律文件。陽明交大科法所副教授施明遠近日用ChatGPT回答律師高考選擇題,在滿分六○○分的選擇題中,ChatGPT拿下三四二分,但未達到第二階段門檻的三七二分,不過仍優於近半數考生,他認為,AI在法律實務上具有潛力。

 

答律師高考選擇題雖不及格

ChatGPT仍優於近半數考生

 

施明遠表示,法律研究上必須特別小心生成式AI的正確性,例如美國曾有律師使用ChatGPT準備法院文件,結果ChatGPT提供的案例都是假的,該律師因此受到倫理懲戒,法律系學生必須具備批判性的思維並以符合倫理的方式使用AI

 

報告︰逾4成法律工作AI可代勞

 

跨國企業高盛公司今年上半年一份報告預測,現有四分之一工作未來會被AI取代,特別是有四十四%法律工作可透過AI完成。施明遠表示,包含查詢判例、撰寫訴狀等日常的法律實務,AI都已證明可勝任,法律系學生若不了解ChatGPT的限制,會產生錯誤結果,不僅違反倫理也影響未來執業,課程除了教授使用ChatGPT外,也會讓學生熟悉其他生成式AI工具。

 

陽明交大科法學院院長陳鋕雄表示,AI在西方國家已造成法律業界史無前例變化,科法學院開設多門AI相關課程,近幾年學生組隊參與法律科技黑客松競賽,也獲得不錯成績,而運用AI協助寫作課程,則是科法學院發展AI研究的指標性課程。

 

我們的看法:

 

第一、ChatGPT用途越來越廣泛

 

第二、陽明大學開放用學生用ChatGPT寫作法律文件

 

第三、未來很多學科都可以用ChatGPT回應

 

第四、人類需要更進一步的知識,AI可以幫忙

 

第五、台灣的高等教育需要重新研究教學內容

 

AI算力

資料來源:取自工商時報/ 記者張珈睿,112 0907

 

看好生成式AI帶動的商機,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表示,未來算力(HashRate)將持續突破極限,預估十年內,由多顆晶片組成的繪圖處理器(GPU)電晶體將突破1兆個。

 

劉德音於國際半導體展(SEMICON Taiwan 2023)大師論壇上,以「AI時代的半導體科技」發表專題演講。他表示,在大型語言模型出現之後,進化速度加快,模型訓練持續帶動晶片效率提升及更強大的記憶體需求,異質整合、小晶片趨勢將為半導體未來決勝關鍵。製程節點及先進封裝的進步,將來算力勢必持續突破極限。

 

人工智慧最早出現於1998年,IBMDeep Blue超級電腦擊敗國際西洋棋冠軍,AI人工智慧超越人類的可能性震驚全球。在往後的10年之間,僅出現了人臉辨識、語言翻譯等應用。但隨生成式AI橫空出世,展現出寫作、填詞,甚至撰寫程式語言的應用,劉德音強調,雖然這還是來自人類智慧提取出來的結果,但AI已經有類似再創作的能力。

 

劉德音指出,AI的快速突破,歸功於深度學習演算法及海量數據,更重要的是半導體的技術突破。

 

劉德音進一步分析,當時深藍電腦使用0.13微米製程,爾後初代的圖形辨識則使用45奈米,2016年的AlphaGO使用28奈米加上Transformer模型,但現今ChatGPT迭代已來到5奈米,往後更先進的4奈米晶片也即將投入。

 

AI的快速突破,需要軟硬體相互配合,台積電則專注於硬體技術的發展。

 

劉德音也分享台積電除了製程節點的精益求精外,先進封裝、CPO光學共封裝,都是將來延續摩爾定律的重要技術。

 

他同時也展示,目前輝達AmpereHopper GPU,從7奈米進化到4奈米後,能夠在更小的面積內提升5成的效能,AMD MI300 APU更同時採用CoWoS+3D SoIC。晶片廠光鮮亮麗的背後,是台積電在負重前行。

 

我們的看法:

 

第一、AI爆發帶動半導體成長

 

第二、未來算力將持續突破極限

 

第三、台積電是最大的受惠者

 

第四、台灣作為整體算力出口的領頭羊

 

第五、但算力的商業模式究竟如何,仍有待研究

 

 

IC設計

資料來源:取自工商時報/ 記者曹悅華,112 0907

 

行政院長陳建仁6日出席「SEMICON Taiwan 2023國際半導體展」時表示,為維持台灣在全球半導體領域的關鍵地位,政府將持續支持跨部會合作。現今半導體產業是一場講求研發與製造速度的競賽,政府將透過《產業創新條例》第10條之2,鼓勵國內產業投入開發前瞻創新技術及購置先進製程設備;同時,也正規劃「晶創台灣計畫」,預計在十年內打造台灣成為國際IC設計重鎮。

 

陳揆表示,台灣半導體產業已奠定良好的基礎,持續邁向穩健發展。疫情之後,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出現新變化,地緣政治、總體經濟等不確定性帶來許多新挑戰,但同時人工智慧(AI)、5G應用、電動車與自動駕駛也為全球市場帶來新的發展機會。而美、日、韓及歐洲等國為提升半導體供應鏈韌性,已提供相關激勵政策支持本土半導體產業發展,並鼓勵國際合作,讓半導體晶片發展成為全球重視的戰略關鍵。

 

陳揆表示,台灣長期專注於半導體製造聚落發展,與國際半導體材料及設備業者緊密合作,歷經50年發展與努力,台灣半導體產業聚落已不可複製。而為維持台灣在全球半導體領域的關鍵地位,政府將持續提高跨部會行政效能優化產業環境,提供產業界最大的支持,期能擴大台灣半導體供應鏈及生態系的完整性。

 

去年1月我國發布全球第一個由台灣主導的半導體晶圓設備資安標準SEMI E187後,引起全球半導體產業及供應鏈高度重視。產業署6日指出,透過媒合華電聯網整合睿控網安方案,協助均豪精密工業的自動光學檢測設備,及媒合竣盟科技協助東捷科技的空中走行式無人搬運車,通過必維國際檢驗集團認證,成全球首批符合SEMI E187標準半導體設備,也是第一波通過第三方驗證單位認可,並取得SEMI E187合格性驗證(VoC)機台。

 

我們的看法:

 

第一、半導體熱潮持續發燒

 

第二、國際半導體展造成很大的轟動

 

第三、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必須積極走出去

 

第四、必須研究半導體產業供應鏈的韌性

 

第五、政府在南部打造半導體產業聚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