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4日 星期一

中信金 台壽保, 台灣經商環境, 陸商業環境, 元大金, 越秀 創興銀行, 萬科 徽商銀行, 李開復, 王品 新加坡, 小米機 來台投資, 仁寶 東芝, 蘇寧 PPTV, 宸鴻, 俏江南

中信金  台壽保台灣經商環境陸商業環境元大金越秀  創興銀行萬科  徽商銀行李開復王品  新加坡小米機  來台投資仁寶  東芝蘇寧  PPTV, 宸鴻俏江南

中信金 / 台壽保
中信金控31日董事會一口氣通過兩起併購案,包括以266億元、每股約28.37元取得台灣人壽100%股權;及以520億日圓(約新台幣156億元)取得日本東京之星銀行約98%股權,展現中信金擴充版圖的強烈企圖心。   若兩樁合併案經1220日股東臨時會,以及主管機關同意,總計422億元的合併案,將創下國內金控一日雙併首例;其中,日本東京之星銀行是國內金融機購併購日本銀行首例、合併台壽則可讓中信金壽險資產規模擴增到6,400億元,直接晉級前十大。
     
中信金近三年已發動五起併購案,包括壽險方面陸續併購大都會人壽、宏利人壽和台壽;銀行端則合併日本東京之星銀行;投信端則已合併富鼎投信。相關人士認為,中信旗下壽險晉身前十大後,下一步應該是合併ING投信,讓旗下投信也可打進市場前十大。    中信金宣布,以每股台壽普通股轉換1.44股中信金普通股;及每股台壽特別股轉換1股中信金控特別股的方式,取得台壽100%股權,中信金將全數發行新股,交換台壽股權。    以中信金昨收盤19.9元及台壽收盤價26.1元計算,溢價約9.79%,中信金股本稀釋率約8.3%。中信金總經理吳一揆指出,若以927日投標日中信金股價19.7元、總股數9.38億股換算,併購金266億元。
     
台壽與中信人壽也都將對員工發出說明信,強調合併初期將維持台壽及中信人壽雙品牌,台壽員工全數留用,維持兩年薪資及業務制度不變,至於合併後是否更名及經營高層,目前都尚未定案。    至於日本東京之星銀行,吳一揆指出,中信銀以520億日圓取得98.16%股權,股價淨值比為0.52倍,將使中信銀股本從1,405億增加到1,555億元,合併後,東京之星銀行不會更名。
     
中信金財務長高麗雪表示,為完成併購,金控先前已對人壽增資150億元,銀行併購若通過,也將對銀行增資150億元,完成併購,金控可投資第一類資本的現金還有三、四十億元,短期沒有增資需求。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中信金這兩年開始積極併購,從銀行到保險,從國內到海外,塑造了一個以併購帶動成長的文化。

第二、中信金兩年內保險業務的成果,勝過很多保險公司十年的業績,說明併購的重要性。

第三、台壽保急流勇退絕對是正確的抉擇,去年就有金融企業想惡性併購台壽保,現在終於找到一位好拍檔(不一定是富爸爸)

第四、台灣金融機構資本額過於龐大,不善加運用做些併購實在是浪費。

第五、台灣金融機構普遍太小,尚無法形成區域性的代表機構,需要多做併購。

第六、金管會要塑造友善併購的商業環境,以併購帶動台灣經濟和金融改革。

第七、中信金如果好好做,將成為一家以專業經理人而非家族為核心的企業,創造台灣產業新標竿。

台灣經商環境
根據世界銀行28日發布的2014「經商」 (Doing Business)報告,新加坡連續第八年在評比中高居榜首,香港緊追在後,台灣維持去年排名,在全球189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16;中國大陸進步三名,排第96 世銀的「2014經商環境報告」指出,除了新加坡、香港外,紐西蘭、美國與丹麥的經商競爭力分別為第3名、4名與第5名。此外,馬來西亞從前一年的第12躍居到第6,首次擠進前十名,進步幅度可觀。報告指出,馬來西亞在公司登記、申請建照與電力取得方面改善甚多,是排名大躍進的主因。

世銀的經商環境報告以開創企業、交涉建照、取得電力、財產登記、信用融資、投資人保護、納稅、跨境貿易、合約履行以及破產解決等10項指標作為評估依據,一向是全球企業投資的重要參考。報告表示:「政府在維持活潑的企業生態上扮演關鍵的角色,沒有平穩執行的良好法規,創業家將很難開創中小型公司,並維持成長。而中小型企業在全球多數經濟體中,都是創造就業與帶動成長的引擎。」

台灣今年總排名維持第16不變,但十個分項排名有7項倒退。其中,開創企業從15退到17,建照交涉與電力供應都從第6退到第7,融資從71退到73,投資人保護從32退到第34,納稅從56退到58,破產解決從15退到16;只有執行合約從第85升到84。總積分是78.55,比去年的78.56下降0.01

中國在信用取得的評比從第82進步到73,是改善最明顯的項目;此外,納稅從122進步到120,破產解決從80升到78,但開創企業的排名從153退到158,建照取得則維持第185不變。總積分是61.51,比去年的60.18提高1.33,總排名也從去年的99升到96。南韓的經商環境排名從去年的第8名前進到第7名,第8與第9分別是喬治亞與挪威,英國則從去年的第7跌到第10。其餘亞洲國家方面,泰國排名第18,日本第27。世銀的經商環境報告總共涵蓋了189個經濟體,今年是第11年發布報告。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的經商環境在亞洲並不好,遠遠落在新加坡和香港後面。

第二、最值得注意的是馬來西亞,從第12名躍居第6,去年馬來西亞有三件超過10億美元的IPO,吸引了大量國際資金。台灣應好好思考如何才能像馬來西亞這樣「大躍進」。

第三、台灣10個分項排名有7項倒退,可以說相當不理想。

第四、台灣新創企業從15退到17,說明環境不利新創事業。但今年有「創櫃板」及「群眾集資」開辦,也有天使創業基金的設立,或許明年名次會好一些。

第五、台灣若不能排進前10名,在亞洲是毫無競爭力的。

第六、「自由經濟示範區」的成效和台灣經商環境息息相關,但目前我們尚未看到顯著的成效。

陸商業環境
彭博社報導,在中共官員爭論經濟改革方向和深度之下,從IBM到星巴克等企業都在中國大陸遭遇到新的阻礙。大陸國營媒體上週指控星巴克公司(Starbucks Corp.)的咖啡定價過高,且指出三星電子公司(Samsung Electronics Co.)智慧型手機操作有問題。隨著大陸國營企業開始延後主機和伺服器等訂單,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IBM)第3季在大陸的營收減少22%,致使IBM成長市場部門出現有史以來首見的營收下滑。

上海中國市場研究集團董事總經理雷小山說:「對外國企業而言,去年營運環境惡化的很嚴重。我在中國的這16年,商業環境對外國高階主管來說相當糟糕。他們覺得受歡迎的程度不如以往。」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U.S.-China Business Council)這個月調查美國企業高階主管後發現,他們對大陸成本攀漲和官僚體系感到不滿。受訪的100多家美國企業中近7成表示,今年利潤率將持平或縮減。僅39%對大陸未來5年前景感到樂觀,低於2011年的58%

可口可樂公司(Coca-Cola Co.7月時表示,今年上半年成長放慢,零售銷售速度創10年來最慢。在消費者減少購買高價果汁和蘇打汽水之下,低價水占飲料業大部分的成長。國內競爭白熱化和更加精明的消費者衝擊耐吉公司(Nike Inc.)和百勝國際餐飲集團(Yum! Brands Inc.)的營收。麥當勞公司(McDonald's Corp.)第3季同店銷售額減少3.2%,為連續第4次滑降。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大陸的投資環境對外資不友善,大陸太著重扶植自己的民族產業,對外資而言是不公平競爭。

第二、大陸本土服務業的興起,對外資如麥當勞和肯德基形成明顯競爭。

第三、大陸製造業紅利不再,土地、勞工和生產成本均大幅上升,大陸經濟邁入轉型期。

第四、台灣不能再完全依賴大陸市場,但也絕不能放棄大陸,如何拿捏是關鍵。

第五、關鍵字是「轉型」,大陸全力推動,台灣雖然也有努力,但力度不足,腳步太慢。

元大金
元大金控登陸申設合資全牌照券商,規模將自百億元起跳,可望創下台資券商登陸最大手筆紀錄。據悉,元大金控內部已組成專責小組,將由經紀業務高手領軍,全力爭取深圳的台資上限51%合資全牌照券商,搶賺人民幣。

元大金控旗下元大寶來證券為台灣券商龍頭,經紀市占率達13%。元大金控內部規劃,前華南金董事長王榮周可望在11月出任元大金董事長,屆時現任元大金董事長申鼎籛將專任元大寶來證券董事長,全力投入登陸事宜,而大陸小組的召集人,即為出身經紀業務的現任元大寶來證券財富管理副總經理王義明,未來並將在合資券商設立時擔任要職。

對此,元大金控發言人、副總經理莊有德低調表示,王榮周出任元大金董事長的時程他並無所悉,對於登陸合資券商進度,他說,現在服務貿易協議還在立法院,今年底能否通過生效都有變數,現在談合資券商的規畫還太早。不過,消息來源指出,元大金已經規劃未來合資券商的資本額,一開始就要有人民幣20億元以上,相當於新台幣百億元,凸顯其強烈的爭牌信心與未來營運獲利的企圖心。而合資的對象,傳出可能是北京國企,但礙於台資51%全照券商,只有上海、福建、深圳各一張,因此選定深圳落腳申請。再加上元大寶來投信與華潤深國投集團,已在深圳合資基金公司,而元大集團少東、元大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馬維建稍早更親自赴北京拜會,顯示元大在北京、深圳兩邊均著力建立良好關係。

大陸方面規範,全牌照券商資本額下限為人民幣5億元,永豐金日前宣布永豐金證券與廈門金圓投資集團旗下的金財投資合資券商,爭取福建台資持股51%合資全牌照,股本就先定人民幣5億元,手筆較元大小得多。富邦、開發旗下券商登陸合資,初期股本也不會太大。根據金證會與服貿協議,大陸將開放台資券商在上海、福建、深圳各一家台資51%的全牌照券商,另外在其他金改試驗區則開放各一家台資上限49%全牌照券商。包括元大、凱基、富邦、永豐金等四大券商,均鎖定上限51%牌照爭取。

我們的看法:

第一、所有的金控都在長三角或海西布局,只有元大瞄準深圳前海,因為前海是下一個小香港。

第二、前海的好處是鄰近香港,可以和香港形成一個大中華金融市場,另外前海有許多人民幣離岸業務開放政策,而且已經開始付諸實現。

第三、上海自貿區宣布以後,對前海的打擊很大,光芒都被上海搶走了。

第四、台商很多事情都是一窩蜂,對於元大金不隨波逐流,我們表示肯定。

越秀 / 創興銀行
歷時3個多月,廣州市政府旗下的越秀集團,其子公司越秀金融控股收購香港創興銀行終於底定。越秀金融控股將斥資116.4億港元(下同),收購創興銀行75%的股份,成為2008年以來香港最大宗的銀行併購案。
     
根據香港信報報導,創興銀行除香港總行外還有51間分行,在香港也擁有全金融牌照,下屬有期貨、財務、保險以及銀行的牌照。越秀金融控股是越秀企業集團全資擁有的公司。以創興銀行上周三停牌前報37.4元計算,本次收購價每股只有35.69港元,折讓幅度為4.6%。
     
2013年以來,創興銀行股價累計漲幅已經高達129.45%,尤其是8月以來,在大股東計劃賣盤的消息刺激下,股價更是大幅飆升。28日,創興銀行在港股市場開盤即下跌,至收盤股價重挫8.02%,來到34.4元。
     
越秀集團一直希望獲得銀行牌照,目前該集團擁有證券、期貨等10個金融業務。截至2012年底,資產總額逾1,700億元人民幣,是廣州市資產規模最大的國有企業集團。

我們的看法:

第一、創興銀行是香港少數三家僅存尚未被收購的小銀行。

第二、併購價格為市價淨值比的2.8倍,算是相當高的價格,多少反映了香港銀行稀少性溢價。

第三、2013以來,創興銀行股價已漲了129.45%,將這個因素考慮進去,說明股價已經是”full value”,難怪最後訂價會有4.6%的折讓。

第四、中國大陸金融機構到香港建立橋頭堡是未來趨勢,3年前海通證劵買大福證劵是起頭,將來會有更多類似案例。

第五、中國大陸銀行出價比較快,但行事風格和香港完全不同,相信這些家族銀行大股東會很掙扎。

萬科 / 徽商銀行
大陸地產業龍頭萬科29日證實,出資港幣30億元(約新台幣114億元)成為徽商銀行最大股東,參與香港三年來最大的一宗金融企業招股。總部設在安徽省合肥市的徽商銀行,計劃以每股港幣3.47元至3.88元價格,發行26.1億股股份。該行昨天在香港舉行投資者推介會,預計周四(31日)開始公開招股,下月12日在港交所掛牌。徽商銀行董事長李宏鳴昨天在推介會上表示,萬科作為基礎投資者的介入,對於徽商銀行是好消息,此舉反映出中國大陸的改革趨勢不同產業資本開始合作。

萬科A29逆勢漲1.37%至人民幣8.85元(約新台幣42.8元),同一天滬綜合指數下跌5.01點至2,128.86點,創近兩個月新低。阿斯達克財經網報導,徽商銀行昨天開始接受投資者認購,目前公司已從六位基礎投資者手中鎖定了約港幣45億元的投資,占其最高招股規模港幣101.3億元(約新台幣385億元)的44%。當中最受矚目的莫過於大陸市值最高的房地產商萬科,承諾認購約8.8億股股份,投資金額超過港幣30億元。一旦徽商銀行完成上市,萬科將成為最大股東。

另一個頗受關注的投資者是香港富商鄭裕彤家族旗下的周大福,將認購約5,763.6萬股,投入資金港幣2.2億元(約新台幣8.35億元)。華爾街日報指出,房地產開發商和銀行通常關係密切,因為銀行一直為地產開發商提供貸款用於買地和進行房地產開發,而且也涉及樓盤發售,例如向開發商的客戶提供分期貸款。不過,近幾年來,大陸政府實施樓市調控措施,銀行減少了對房地產開發商的貸款發放。李宏鳴表示,在城鎮化的背景下,徽商銀行所在的中部地區為新的亮點,今後徽商與萬科會有合作的機會。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中國大陸開放民營資本進入銀行,未來會形成潮流。

第二、在大陸想要拿到銀行執照很困難,特別是房地產公司,透過香港是一條捷徑。

第三、大陸有不少體質良好的中型銀行,台資銀行很可惜都沒有注意到這一塊。

第四、創興銀行P/B將近3倍,但徽商銀行據了解只有0.921倍,實在便宜很多,難怪高萬科會有興趣,因為時間和價格都更加划算。

第五、台灣金融業者要好好關心大陸開放民間資本投資銀行的趨勢。

李開復
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復29日出席華人企業領袖遠見高峰會,這是他罹癌後首度公開露面,也是化療前最後一次公開演講。對於台灣的創新創業與機會,他也「講真話」,認為台灣的創新創業「病了」,呼籲政府及各界要「下猛藥」。   對於台灣的創新創業,他提出了七點建議,包括引進領袖型的創業者、要鼓勵年輕的創業者、大市場才有希望、不要吝惜給予技術股、政府應建構創新創業的生態系統等等。
     
很多人問李開復,為什麼生病了還要接受邀約出來演講?他表示,他表示,化療多做幾次後會掉頭髮,希望今天還有美好容貌時,讓大家再看他一次。語畢獲得在場人士熱烈的鼓勵掌聲。    李開復覺得台灣的創新創業充滿了「困難和危機」,他的演講或許可帶來一點「警鐘」的效果。對照大陸的創業者,想成功的慾望很大,不乏勤奮、有狼性的創業家,旗下帶領著一群有技術且努力的工程師。至於台灣的創新創業,曾是亞洲四小龍的領先者,可惜的是,繼硬體之後,台灣的IT企業卻連番錯過了軟體革命、網路革命、行動的革命。    他沈重的說,台灣不僅離大陸有很大的距離,現在連新加坡、香港、韓國都不如,這相當令人擔憂。
     
台灣網路產業雖也有傑作,從蕃薯藤到PChome,但是都沒有走出去。李開復特別強調「小市場是無法成就偉大的公司」,很可惜的是,台灣的新創公司都只看台灣市場,創投環境也不佳,沒有回報也就不想投資,如此惡性循環。    從兩岸例子來看,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做得很棒,但只有5億美元的市值,阿里巴巴做得比PChome還要晚、卻值1,000億美元,差異就在市場的大小。
     
李開復建議,台灣的創業者應要放眼國際、東南亞、中國大陸,他看台灣還是有很多機會,尤其是「軟體加硬體加雲」的機會,矽谷最近最火的例子,就是做小裝置,手錶、眼鏡或汽車,未來家中每樣東西都可以上網,這不是正好適合台灣ICT的能力嗎?    在李開復的眼中,台灣有著聰明努力且高素質的工程師,也有很好的環境,有機會再一次激發出創新型的企業。   然而,今天台灣的創新創業高科技「跟我一樣病了」,這些病都來自於惡性循環,而生病了就要就醫,需要猛藥,「我是準備接受猛藥的治療,台灣的高科技,你呢?」。

我們的看法:

第一、李開復這次真情流露,台灣的創新創業的確「病了」,就像他一樣。

第二、創新需要很多環節的配合,資金和資本市場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台灣不是搞個天使基金或「創櫃板」就會有很多人創業,更深層的問題我們沒有理解到。

第三、台灣最大的問題是只有看到台灣的市場,對大陸的市場態度敵視,但又沒有能力去開發其它地區的市場。

第四、誠如李開復所說,台灣錯過了軟體革命、網路革命、行動革命,一直守在硬體的小圈圈裡,對此政府和民間企業都有責任。

第五、我不確定台灣在創業方面是否不如新加坡、香港,可能是我們互聯網創業的企業太少了。

第六、台灣創投過於短視,只看短期回報,不利於創業。

第七、台灣一定要積極發展網路和電子商務,否則未來和中國大陸的差距會越來越遠。

王品 / 新加坡
王品集團品牌海外授權傳出好消息,據了解,王品近期已與新加坡知名餐飲業者達成合作共識,計畫以合資模式在新加坡經營旗下蔬食品牌「舒果」,可望11月底簽約,此為王品國際(不含大陸)首個合資經營品牌。王品集團過去以兩岸市場為重心,董事長戴勝益曾表示計畫先建置兩岸基礎,2020年後再發展國際品牌。公司內部指出,自從王品將陶板屋授權給泰國餐飲集團Mai Tan經營後,有意與王品洽談合作業者絡繹不絕,王品態度轉向開放,將計畫提前十年進行。

據了解,王品下一個海外合作對象是新加坡知名餐飲集團,這次將首度採合資模式,王品持股比率不到50%,經營權仍由合作對象主導,王品已由過去單純品牌授權,轉向參與部分經營。業界人士指出,從品牌授權改為合資經營海外品牌,顯示王品對經營海外市場的決心,若經營良好,母公司也能分享獲利,近年與王品接觸業者來自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各地,王品未來十年可望在亞洲區域遍地開花。

王品集團今年營收規模上看150億元,目前在兩岸共14個品牌、總計超過330家餐廳,規模為台灣第一,在兩岸也有前五大實力,旗下餐廳全採直營,另外「陶板屋」品牌授權給Mai Tan在泰國經營,現有兩家餐廳。與王品集團洽談合作者,除餐飲業,不乏科技、傳產大集團,王品現在海外拓展中,從三條件篩選,要為餐飲業、為當地前三大企業或為當地上市公司,滿足其中兩項條件或至少接近此條件,將會進一步邀請對方到台灣,嚐遍王品旗下12個品牌。

我們的看法:

第一、王品往新加坡發展,不再只關注大陸,這是好事,也是台灣企業應該學習的模範。

第二、新加坡市場較類似台灣,為成熟的市場,比中國大陸更容易切入。

第三、王品選擇和新加坡知名業者合資是正確的策略,不要什麼都自己來。

第四、合資比授權好,對於海外市場經營會比較有掌握。

第五、王品選擇和新加坡當地前三大合作也是正確的思路。和當地市場龍頭合作自己不一定能佔到便宜,但對於企業未來發展卻很有幫助。

第六、預祝王品早日由「台灣的王品」發展成「亞洲的王品」。

小米機 / 來台投資
「平民機皇」大陸小米機首度來台投資,展現進軍海外市場決心!經濟部投審會昨有條件通過小米科技來台從事經營小米機及其配件銷售、維修等業務,但考量國家資訊安全,不得在台自行設立網路、電信機房設備、伺服器或核心網路設備銷售業務。   這項投資案,經濟部投審會同意小米科技透過香港商XIAOMI H.K. LIMITED申請匯入相當於新台幣376萬元等值外幣作為股本投資,吃下台灣小米通訊公司全部股權。這是陸資首家智慧型品牌手機來台投資案,意義重大。
     
經濟部官員說,小米科技首度在台投資,購併的台灣小米通訊公司是代理商,並不是門市部,未來將在台灣設立據點,擴大在台經營與布局。   早在34年前,全球最大通訊設備大陸華為公司申請來台設立公司或據點,但當時經濟部投審會以考量國家通訊安全等為由,予以駁回,但這次小米機申請登台,備受注目。
     
創設3年多的小米科技,創辦人兼CEO雷軍以「喝小米粥」傳奇故事崛起於北京,主打中低價手機,經營三大核心是小米手機、MIUI、米聊等,去年小米機總銷售量達約720萬台,風靡大陸「米粉」。    今年4月,小米機2S手機以「高規格、低價格」為號召正式登台,且與國內遠傳電信合作銷售,反應良好,520日台灣小米通訊公司辦公室設立,代理銷售小米機,小米科技總裁林斌9月再度來台訪問,與國內供應鏈建立關係,探詢小米機在台設點可行性,顯示小米科技對台灣市場重視,大有將台灣視作小米搶進國際市場「試金石」之意。
     
經濟部官員說,小米科技在今年6月正式向經濟部投審會遞件來台投資,申請投資項目有設立小米科技網站,以及小米機APP軟體等,但考量我國營業秘法、個人資料保護法等規定,涉及國家資訊安全與個資外洩等問題,結果不給予同意。    不過,經濟部官員強調,小米科技不得在台自行設立網站銷售小米機,但可透過國內網路公司如PC home等代為銷售小米機。

我們的看法:

第一、小米機來台投資,意義重大,雖然資金不多,但象徵大陸科技的崛起以及兩岸的合作。

第二、不允許小米機設立網站,擔心個資外洩,沒有什麼道理。台灣電子商務已經落後大陸太多,現在大家都去上淘寶網,我們還動輒以國安理由否決陸資,未來只會把自己綁死。

第三、未來是電子商務的時代,小米機的強項也是電子商務,大陸開放台灣去從事電子商務,但台灣並沒有開放大陸電子商務來台。這種限制是沒有意義的,網路無國界,頂多是台灣人沒有什麼辦法更方便的買小米手機,但透過淘寶就行了。

仁寶 / 東芝
仁寶近期動作頻頻,為爭取訂單,28日董事會決議將收購日本東芝位於波蘭弗羅茨瓦夫(Wroclaw)經濟特區Kobierzyce的液晶電視組裝廠(簡稱TTCE),交易總額為2,500萬美元(約新台幣7.3億元),此次也是仁寶繼2011年收購東芝墨西哥廠後,再度出手。仁寶表示,目前TV在大陸昆山廠和墨西哥廠生產,合計1TV產能約400500萬台,此次收購的波蘭廠1TV產能約100萬台,此交易案預訂2014年度第1季底前完成產權移轉,屆時仁寶TV年產能可望比目前增加2025%。

研調機構預估,今年台灣TV代工出貨約呈現個位數下滑。由於仁寶TV客戶不多,以日系為主,最大來自東芝,PanasonicSharp則小量交貨,受到東芝下修出貨量影響,仁寶前9月合計TV出貨才240萬台,距離全年TV出貨量450500萬台的目標,達陣率僅5成,以此推估,仁寶今年想要完全達陣的困難度相當大。由於以往代工廠收購品牌客戶的工廠,多半是基於「買廠兼吃訂單」策略,仁寶收購東芝波蘭廠應也是相同考量,預期東芝將直接把波蘭廠的100萬台大單灌給仁寶,有助提升仁寶TV生產效益。

仁寶表示,購廠主要是考量區域性完整布局,掌握波蘭廠就能承接客戶銷往歐洲的機種訂單,未來雙方合作關係將更加緊密,東芝將持續向仁寶採購其在波蘭工廠所生產的液晶電視。相信在經濟規模擴大下,明年TV電視出貨表現將會勝於今年。盼一掃今年TV出貨衰退的陰霾。

仁寶同時強調,集團未來營運將鎖定4螢產品,分別為電腦產品、平板、智慧手機、LCD TV,相信此項交易將明顯有利於公司液晶電視事業擴展,多元化營收來源,為未來的營運增添成長動能。法人指出,東芝對於明年的TV生產計畫已幾乎底定,估約釋出7成的委外代工訂單,其中仁寶為最大贏家,取得5成比重,換算500萬台,其次為和碩,約拿下120130萬台。仁寶股價從6月的16.05元低點一路向上突破,近期面臨高檔盤整壓力,昨日股價上漲0.43%,收23.15元。

我們的看法:

第一、以前鴻海經常在東歐和拉丁美收購世界品牌的工廠,現在仁寶也步上其後塵。

第二、中國大陸不再是唯一生產基地,未來由於成本和市場考量,台灣廠商勢必要加速打造全球布局。

第三、日本廠商如SONY和東芝正逐漸放棄由自己生產製造,轉為外包。

第四、「買工廠吃訂單」是昨日策略,台灣企業應該往製造以外的新思維轉型,比如說鴻海就切入通路,雖然說做得不成功。

蘇寧 / PPTV
蘇寧雲商28日宣布,與聯想旗下的弘毅投資共同出資4.2億美元,投資大陸著名網路視頻業者PPTV。這是蘇寧迄今最大一筆戰略投資,象徵蘇寧在進軍電子商務後,又更進一步向網路數位內容挺進。騰訊科技報導,「蘇寧弘毅聯合投資PPTV聚力暨PPTV聚力新戰略通報會」昨天下午在北京舉行。其中,蘇寧出資2.5億美元,占PPTV持股約44%,成為第一大股東;弘毅投資出資1.7億美元,占股約30%

蘇寧雲商28上午以有重大事項有待披露為由,申請臨時停牌。蘇寧雲商上周五股價收在人民幣10.49元,過去三個月累計上漲幅度達73%。騰訊科技指出,作為傳統的家電零售連鎖賣場,蘇寧在扶持「蘇寧易購」完成向「雲商」概念轉型後,這次透過入股PPTV再次延伸其產業鏈布局,直接進軍網路數位內容消費市場。報導稱,在傳統家電和3C領域,硬體競爭加劇和利潤下滑的趨勢已經難以逆轉,同時還面對市場需求疲軟和實體店租金不斷上漲的壓力。這也是促使蘇寧近幾年積極推動轉型的主因。

蘇寧雲商副董事長孫為民曾表示,蘇寧雲商模式轉型中有「三個商品」:實體商品、內容商品、服務商品。內容商品是未來蘇寧商品經營領域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包括數位化的圖書、音樂、視頻。孫為民說,「如果不經營這些東西,蘇寧就不是雲商的概念。」新浪科技報導,業內人士認為,蘇寧收購PPTV,主要看上PPTV在行動上網及網路電視所擁有的巨大流量,「借力使力,以擴大蘇寧在電商網購規模」。據統計,PPTV去年活躍用戶數超過3.4億人,該企業用戶規模已居大陸網路公司前12強。

我們的看法:

第一、蘇寧是大陸最具實力的零售實體通路龍頭企業,卻大動作投資網路視頻業者,值得觀注。

第二、未來是「O2O」的世界,實體和虛擬會融合,大陸企業抓到了這個趨勢,台灣落後得很遠。

第三、要培養電子商務的能力,最好是靠併購,自己慢慢發展速度太慢。

第四、大陸之前互聯網的併購都是由三大巨頭騰訊、阿里巴巴和百度來發動,這次蘇寧跨足數位內容,代表了一個新時代的來臨,預期會有更多互聯網M&A

第五、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是蘇寧這次是和聯想旗下的弘毅共同投資,這是台灣企業應學習的地方,不要什麼都自己來,應該聯盟,創投對網路比較熟悉。

宸鴻
F-TPK宸鴻 (3673)即將於在31日召開法說會,不過,外資一點都不給面子,在法說會前夕,外資陸續調降宸鴻目標價,繼美林美銀證券、瑞銀證券之後,里昂證券今日亦出具最新外資報告指出,宸鴻產品價格快速下滑,讓宸鴻無法有效調整整體成本,影響獲利表現,里昂下修20132014年每股獲利表現各約17%以及54%,評等由原先的「買進」調降為「賣出」,目標價更是一口氣從461.7元降至169元。

觸控面板產業發展不如預期,從10月初開始,就有不少外資券商調降宸鴻評等、目標價,最早的外資當屬美銀美林證券,最挺宸鴻的美林,將評等從「買進」調至「劣於大盤」,目標價則從455元降至230元;接下來,外資券商給予的評等、目標價有如溜滑梯一般,越給越低,瑞銀證券、大和證券紛紛喊賣宸鴻,瑞銀將目標價從315 元降至180元,大和證券則是給予170元目標價,而里昂今日出具的目標價169原則是目前外資券商中,目標價最低的一家。

里昂指出,蘋果產品雖然替宸鴻挹注不少業績,但卻是宸鴻毛利的主要殺手,過去蘋果產品的毛利率還有20-25%,現在僅有15%,最主要原因在於宸鴻的競爭對手GIS迅速改善良率表現,也使得宸鴻面臨較大價格壓力,但因為蘋果相當要求產品品質與製程,也因此,在生產蘋果產品的同時,宸鴻很難有成本改善的空間。

雖然宸鴻先前看好觸控筆電發展,然而,隨著觸控筆電商品大眾化,加上筆電廠商對於觸控螢幕規格要求降低,使得越來越多二線廠商搶進市場,里昂下修宸鴻今明兩年市占率,今年從75-80%下修至60%、明年從60%下修為40%,宸鴻今、明兩年的觸控筆電出貨量由原先預估的1120萬片、2370 萬片,分別下修為960萬片及1170萬片。里昂亦同時下修20132014年獲利預估,降幅分別為17%54%,預估今明年每股盈餘分別為35.7元及21.2元。

我們的看法:

第一、宸鴻股價大幅下跌,跌回IPO原點,三年南柯一夢,打回原形。

第二、宸鴻沒有抓住觸控面板低價化的策略,才會摔得這麼慘,

第三、宸鴻不是蘋果,蘋果看起來仍然能維持高水平定位,iPhone 5S賣得很好,但5C則一蹋糊塗,可見蘋果要往低價走消費者並不領情。

第四、台灣的廠商要適度分散客戶,如果一直都是「蘋果概念股」,下場一定不會好。

第五、台商未來一定要打進中國大陸廠商的供應鏈,才能分散風險。

第六、但是中國大陸本土的供應鏈也已興起,和台商形成強烈競爭,所以台灣供應鏈彼此應該加速整合。

俏江南
大陸知名餐飲品牌俏江南,驚傳正在與私募股權投資公司CVC Capital PartnersCVC)洽談股權出讓事宜,CVC擬以3億美元收購俏江南69%股份,公司創辦人兼董事長張蘭持股將降至31%,這樁交易預計在今年底前完成。俏江南股權收購的消息震驚業界,俏江南早在2008年之前就有上市構想,但上市之路異常波折,多年來從規劃深圳掛牌到轉戰香港市場,儘管已通過港交所聆訊,但至今仍未有具體上市安排,卻在此時傳出張蘭要拱手讓出控股權。

路透引述兩位熟悉情況的人士表示,CVC與高端餐飲連鎖店俏江南的談判進入高級階段,準備以約3億美元的金額收購俏江南的多數股權。據了解,CVC已聘請美國銀行擔任顧問,該銀行將安排1.4億美元貸款融資支持收購俏江南。如果雙方達成交易,將是私募股權投資公司在中國收購餐飲連鎖店的最新動作。報導指出,動盪的香港公開市場和較緊的信貸環境,促使企業主紛紛透過併購交易來退出企業。

在餐飲企業登陸大陸資本市場困難重重之下,俏江南後來轉向香港市場,傳出計畫籌資1億至2億美元,目前尚不知道上市計畫有無生變。張蘭日前在上海出席一公開活動時表示,公司仍在籌備赴港上市事宜,但目前市場不景氣,公司的品牌價值難以充分體現,還需等待合適的時機。

大陸高檔餐飲市場受到大陸中央禁奢、嚴打三公消費政策等衝擊,業績大幅滑落。身為高檔餐飲的俏江南也深受其害。俏江南總裁安勇上個月在北京表示,儘管當前大陸餐飲行業整體低迷,高端餐飲企業更是多現業績萎縮,但俏江南在2013年仍然實現業績增長,並將在全大陸再開十家新店,預計年底時店數達到79家。

俏江南原先喊出今年要開 1015家新店,但今年18月僅開設四家餐廳。
對於俏江南通過港交所聆訊又未上市的疑問,安勇當時回應短時間內仍然不會考慮上市,最近又發生了東南亞金融危機,要等到一個合適的期間再考慮。當時仍絲毫嗅不出公司將被收購的氣息。

我們的看法:

第一、餐飲在中國大陸要上市並不容易,俏江南可謂一波三折。

第二、上市已不是融資主要潮流,因為就算上市二級市場價格也不會好到哪裡去,在現在市場環境下唯有重組才能再生。

第三、台資連鎖餐廳金錢豹在兩年多前就賣給外資,算是比較成功的出場。

第四、中國大陸習近平總書記禁止奢華對餐飲業形成重大打擊,特別是那些高檔業者,茅台、五糧液也受傷慘重。

第六、現在併購俏江南,價格可能比較便宜合理。CVC願意出手,證明中國消費市場的前景還是看好。

第七、中國大陸IPO籌資不易,勢必有越來越多的企業走上M&A的道路。

第八、餐飲是台灣的強項,但台灣業者尚未懂得如何好好利用私募股權基金來發大陸及東南亞市場,過去只有85C上市前有引進P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