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6日 星期二

願意創新的老公司,才有前途!老總:有抱負的年輕人,去「台泥」都強過「外商」

願意創新的老公司,才有前途!老總:有抱負的年輕人,去「台泥」都強過「外商」

股神巴菲特前一陣子開股東大會,談了許多事情,坦然承認許多決策錯誤。

6年前他投資IBM,但發展不如預期,今年以來已出脫33%持股。另外他承認沒有投資Google、亞馬遜是大錯,並稱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為「我們這個年代最傑出的企業家」,從未見過有人可以在兩個截然不同的領域(雲端運算和網路零售)都很成功。

巴菲特多年核心持股富國銀行,去年發生強迫推銷金融商品事件,他表示這是「huge, huge, huge error」,此外其投資的聯合航空最近粗暴對待旅客,他也承認是一個可怕的錯誤。

但股神畢竟是股神,他不斷進化,修正自己的思維,去年在眾人看衰蘋果之際大輻押寶,現已成為蘋果第二大股東,持股市值高達180億美元,而且是其持有最多的股票之一,僅次於可口可樂。

巴菲特以往一向不碰科技股,更認為許多網路股是泡沫,他不投資自己看不懂的行業,但現在卻看好蘋果、Google和亞馬遜等股票,因為他們有龐大挖掘商機的能力。

在此同時,他反而賣掉手中多年持股沃爾瑪,這代表巴菲特能夠看到大趨勢,不斷擁抱創新,並勇於改正自己的錯誤,難能可貴的是他已86歲了。

有趣的是,在太平洋彼岸,我們也看到了一個類似案例。上周台灣老牌龍頭企業台泥宣布,將延攬台灣匯豐銀行總裁出任總經理,震驚業界。台泥前董事長年初意外驟逝,大家以為應該又是循慣例由家族成員接班,沒想到卻是由外部找專業經理人,而且完全跨界。

這說明了什麼?有越來越多的老人、老公司認識到過去的經驗法則已不再適用,在這個科技快速變遷、全球劇烈變動的時代,必須有新思維、新策略,才能夠生存下去。

請銀行總裁擔任CEO,對台泥有三個意義:第一是跨地域,不再侷限中國大陸,將瞄準歐美,進行國際併購;第二是跨領域,尋找人才由金融進入傳產;第三是跨世代,借重新CEO資訊專才深化智慧管理,藉由雲端大數據分析提升經營效率。

對於金融業者,這也很有啟發。台灣企業大幅出走,對金融業造成巨大衝擊,唯一亮點只剩下財富管理,協助客戶把資產移到海外。台灣金融業家數過多,缺乏整併,管制嚴苛,競爭 激烈,業者獲利縮水,外商已開始陸續裁撤分行,改善績效。

Fintech的衝擊將更加速無實體銀行發展,這是全球趨勢,匯豐兩年內已關掉台灣13家分行。但前一陣子金管會主委表示,哪一家銀行敢大量裁員,就將換掉總座。

這反映了台灣產業的普遍心態:逃避改變、甚至抗拒改變。全世界都在快速改變,但我們天真的以為只要在台灣努力維持現狀,世界就不會變,衝擊就不會來。小英提出「三新」(新情勢、新問卷、新模式),但「新情勢」要靠「新模式」因應,我們的新模式在哪裡?

套用最近很流行的詞「前瞻」,新模式一定要有前瞻性,能和未來趨勢接軌。以金融業為例,現在總經理最重要的技能已不是新產品或業務,而是要懂得利用科技,創新商業模式,精簡人力,提升效率。

匯豐的總裁很有遠見,他知道帶領一個傳統企業走向全新不同的方向,遠比待在現在仍有優勢卻缺乏改革動力的產業環境中,要有意義的多。他也理解台灣已徹底被邊緣化了,外商未來會放更多資源在中國大陸,台灣地位將式微。這也是為何我鼓勵有抱負的年經人,千萬不要加入「在台」的外商,寧可選擇新創企業或願意轉型的老公司。

台灣人是傻子嗎?一點都不,每個人都很清楚未來趨勢在哪裡,並以行動配合。上周東南亞領導電商集團SEA(代表South East Asia)完成5.5億美元新一輪募資,投資人包括台灣的國泰金及統一。

台灣企業的確在響應「新南向」政策,但不是去蓋工廠,而是投資最有前瞻性的領域。兩個月前,馬來西亞和阿里巴巴簽訂eWTP「數字自貿區」,本月80%的馬來西亞便利店將開通支付寶,快速朝「無現金社會」邁進。

即使是政府也知道,若想前瞻必須走出去。上周科技部啟動創新之星計畫,甄選55個博士,給予補助,協助他們去矽谷工作,希望他們把經驗和科技帶回來。

這代表了台灣的悲哀與危機,想要改變、想要前瞻,只能去海外,不管是企業或年經人都一樣。未來變革必須由最上層發動,台泥之所以能大膽求變,在於其董事長極為國際化,我當年放棄外商工作加入本土券商,也是因為老闆的視野與企圖心。

不管我們是否有體會,台灣已面臨全新的國際局勢:我們確定未受邀加入WHA世界衛生大會,中國大陸宣布將放棄參加8月在台北舉行的世大運團體賽,最近亞洲乒乓球錦標賽,台 灣的官方稱呼由「中華台北」被改成「中國台北」。

小英應認清新現實,盡快提出新模式。未來情勢非但不可能維持現狀,而且只會越來越糟,只要拿今年和去年比較即可,「溫水煮青蛙」的危險在於我們不會有感覺。

看到巴菲特和台泥,非常感慨,台灣會改變嗎?股神只有一個,而像台泥這樣勇於突破的企業,畢竟只是鳳毛麟角。

我已經工作了30年,前25年,我的主要工作是協助我的客戶成長,過去5年,我幫助他們退休,未來,我有一個新方向,我要協助他們「轉型」。

If you wanna find out how, just give me a cal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