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日 星期二

台灣年輕人跑去東協淘金,但台灣賺不到東協的錢!小英的「新南向」為何救不了經濟

台灣年輕人跑去東協淘金,但台灣賺不到東協的錢!小英的「新南向」為何救不了經濟

我進入大廳,晚宴正要開始,燈光開始調暗,我的朋友揮手叫我過去,指著正中間桌子的一個空位請我坐下。司儀開始介紹今天晚上活動的主持人,坐在我旁邊的先生突然站起來,大家都往我們這邊看,接著開始鼓掌,我大吃一驚,才發現我居然坐在前美國駐新加坡大使的旁邊。

我來新加坡參加一場高階論壇,由新加坡大學醫學院舉辦,邀請了許多國內外著名的專家,討論題目包括精準醫療、人口老化以及亞洲的未來。


第一天的演講者包括新加坡前外交部長Kishore Mahbubani,他真的很有宏觀國際視野,有人問他問題,他說都寫在他的書裡。為此,我回來時特別在機場買了他的新作《The ASEAN Miracle : A Catalyst for Peace》,的確非常精闢。

第二天的演講者有東南亞最大電商Garena,市值將近40億美元,遠超過台灣任何電商企業。公司2009年才成立,是亞洲首屈一指的電競平台,總經理是我史丹佛MBA校友,比我整整晚了20年。其成功的關鍵在於全球視野,Garena代表「Global」和「Arena」,這正是強調本土精神的台灣所缺乏的。

東協有許多國家,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不同宗教信仰,非常多元,彼此又有相互依賴關係,形成一個既分且合的共同體。其中Mahbubani最看好越南的前景,另外緬甸也值得注意。

至於新加坡,給人的印象則是多元、開放、面向國際、世界級。新加坡過去有一個稱號,叫做「The New York of Asia」,相當傳神。不像台灣對於外資非常不友善,新加坡是亞洲多國籍企業設立總部首選,香港由於中國色彩太濃,近年在外資心目中的地位已輸給新加坡。

新加坡不是沒有缺點,資本市場在這幾年大幅衰退。新加坡雖然是國際財富管理中心,但不像台灣和香港,缺乏活躍的本地投資人基礎。去年新加坡資本市場的募資金額為95億美元,但下市公司總市值居然高達96億美元。

另外一個新加坡的缺點是昂貴。2017年世界10大昂貴城市排名,有5個在亞洲:新加坡(1)、香港(2)、東京(4)、大阪(5)、首爾(6)。這正是台灣的優勢,我們其他不敢講,但成本 就是cheap!

商業周刊最近連續兩期以「台灣哥倫布,大亞洲戰略」為題,深入報導東南亞,這個有6億多人口的區域,對於台灣企業以及年輕人來說代表潛力無窮的新大陸。這並不是為了配合小英的「新南向政策」,而是許多人真心覺得這可能是台灣人最後淘金機會;在目前兩岸政治和經濟現實下,台灣和中國大陸已不自覺地漸行漸遠了。

所謂的「新南向」,應該有三個面向:第一是旅遊,第二是工作,第三是投資。很悲哀的是,台灣只有第一個層面,看到東南亞旅客大幅成長即沾沾自喜。在工作方面,台灣人正掀起前所未有的赴東協工作熱潮。至於投資,台灣還在起步階段,台塑在越南被處罰鉅款,說明我們根本不具備東南亞布局的護身符;和中國大陸關係不好,台商只能當次等公民。

根據104調查,台灣有多達4.7萬人有意前往東協工作,人數創近3年新高,遠高於應徵中、港、澳增幅(負成長1.2%)。目前企業職缺中,每4個海外工作中有1個在東協。願意外派東協的職人,主要是看好東南亞市場潛力大、有發揮空間,其次是薪酬福利比台灣優渥,以及能與國際人才競爭。

值得注意的是,前進東協職人有年輕化趨勢,年齡層以30~39歲為前進東協主力,約占3成3,但18~24歲、25~29歲年輕世代勇闖東協的增幅均超過5成,人才大幅流失。

前往東南亞的台灣人多半是白領階層和年輕人,有許多知識工作者,屬於菁英,這和20年前去大陸創業的企業老闆很不同。商周的專題叫做「我們30歲,到東協當總經理!」雖然很聳動,但是實情。商周採訪的行業代表包括律師(緬甸)、電競(馬來西亞),租賃(泰國)、物業管理(印尼)和生技(印尼)。

郭台銘剛和川普開了三個小時會議,我們可有以下結論:「要旅遊,來台灣;要工作,去東協;要投資,去美國」。


東協發展很快,絕非我們想像的那麼落後。越南最大IT業者FPT子公司FPT Software旗下全球自動駕駛汽車事業部宣布,將在10月發表「Made in Vietnam」車用自動駕駛系統,請問台灣有這樣的公司嗎?

去年阿里巴巴以10億美元收購東南亞電商平台Lazada,最近阿里旗下螞蟻金服又宣布,與Lazada的線上支付平台HelloPay合併。大陸在南向布局上,不限於基建和傳統產業,互聯網產業也飛快搶進。阿里最近和馬來西亞政府合作成立eWTP「數字自貿區」,代表以中國大陸為首的新經濟將很快占領東南亞。

小英的「新南向政策」,或許可降低對中國大陸的依賴,但若想繞過中國,絕對是癡人說夢。大陸和東南亞的關係在一帶一路和東盟協定下,正越來越緊密。

HBO的「通靈少女」熱潮,反映了台灣和東南亞的連結,我們有許多共通元素。東南亞人多來自福建,和台灣人一樣,都深受閩南文化影響,所以台灣人在新加坡會比在香港感覺更親切。

台灣未來應怎麼走,大家都很清楚,不需特使傳話,也不用請教靈媒。

小英絕對不能再裝神弄鬼、故弄玄虛,她雖不是仙姑,但至少要懂得作一個「機靈女人」,千萬不要淪落為「失靈女總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