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6日 星期一

亞馬遜全食,永豐,京東方, 東航物流, 李嘉誠, 外資來台, 創新板, 李嘉誠/能源, 國發基金

理事長的話_亞馬遜全食,永豐,京東方, 東航物流, 李嘉誠, 外資來台, 創新板, 李嘉誠/能源, 國發基金

亞馬遜/全食

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公司16日宣布以137億美元(約新台幣4150億元),大手筆收購全美最大的天然有機食品連鎖零售商全食食品超市,為市場投下震撼彈,消息傳出後,亞馬遜股價也上漲超過3%

亞馬遜(Amazon.com)創辦人兼執行長貝佐斯(Jeff Bezos)表示,亞馬遜將以每股42美元收購「全食」(Whole Foods)食品超市,包括其債務,交易價值約為137億美元,是亞馬遜成立以來最大的一筆收購。整起交易預計於今年下半年完成,之後全食仍將以原品牌經營,供應商也不變。全食的共同創辦人麥基(John Mackey)也將繼續擔任執行長,總部仍繼續設在德州奧斯汀(Austin)。

這筆交易被認為是亞馬遜拓展其實體業務和零售管道的重大策略,市場分析師認為,這項收購將影響美國食品零售甚至整個零售行業的走向。16日亞馬遜股價早盤上揚2.2%,全食早盤大漲超過27%。

全食食品超市創立於1978年,旗下共有9萬名左右的員工,全球擁有有400多家直營門市,在全美就有460家實體店,加拿大與英國也有分店,去年總銷售總額為160億美元(約新台幣4856億元)。亞馬遜過去曾推出「Amazon Fresh」生鮮商品運送服務,以及無人超市「Amazon Go」。透過全食既有的網路,亞馬遜可以更近一步將觸角伸入生鮮零售業,拓展版圖。

近幾年網路零售業蓬勃發展改變了消費者的消費習慣,衝擊傳統的大型連鎖零售店面,唯有生鮮食品超市衝擊較小,消費者還是習慣到店面購買新鮮的蔬果和食品。亞馬遜大舉進軍也使得當天其他零售業者的股價全面下跌:好市多(Costco)跌7%,克羅格(Kroger9%,沃爾瑪(Walmart)近5%,達吉特(Target5%

分析認為,全食和亞馬遜一樣都瞄準高所得消費者,門市據點也多都位於亞馬遜顧客的住家附近,此次併購可說是天作之合。全食超市由是全美最大的天然食品和有機食品零售商,最初從德州奧斯汀大學城一家店面起家,創辦人麥基當時才25歲。

我們的看法:

第一、虛擬併購實體,這是新趨勢,美國和中國大陸都已經發生。
第二、亞馬遜切入生鮮市場,這是美國一般民眾雜貨購物最重要的一塊。

第三、台灣的電商相較其他國家,實在落後太遠。

第四、亞馬遜將來會切入不同的市場,一個一個佔領顛覆,由此看來,未來其股價仍有進一步上漲的空間。

第五、2000年時AOL併購時代華納,成為有史以來最大泡沫,但這次不是,時代已經變了。

第六、馬雲早已預見「新零售」的來臨,未來是實體和虛擬的整合。

永豐

金管會主委李瑞倉19日宣布,解除永豐金控董事長何壽川職務,是繼國票金控前董事長林華德之後,第二個被金管會解職的金控負責人,但差別在於,林華德當年並沒有被起訴或收押就被解職,何壽川則已遭收押。

另外,以500萬元交保的永豐金總經理游國治,也被金管會停止永豐金總經理及董事職務六個月,兩個人事懲處案今日生效。

李瑞倉說,昨日金管會召開業務會報,做出解除何壽川董事長職務決定,盼藉此機會告訴全體金融機構負責人,要重視誠信原則與法令遵循,用最高標準要求自己,企業才能永續經營。

李瑞倉並嚴厲警告,法令遵循「有如天高」,如果有人故意規避法令,就是把法令「踩在地上」,只要罪證確鑿,一定嚴厲處理。

永豐金超貸三寶建設,金管會今年4月已針對授信過程缺失開出1,000萬元罰單,昨日再針對未落實利害關係人控管祭出新一波裁罰,包括核處糾正、暫停永豐金及其子公司申請轉投資,以及解除何壽川董事長職務及暫停游國治總經理及董事職務六個月。

外界也批評永豐金的三個獨立董事薛琦、許建基、蔡穎義在三寶超貸案中,沒有發揮獨董監督公司功能,對此王儷娟表示,將約談這三個獨董,要求他們好好發揮內部監督的功能。

此外,永豐金證的輝山乳業踩雷案和中資繞道介入大同經營權案,金管會昨日處分永豐金證總經理葉黃杞停職一個月並且警告處分;另外永豐金證(亞洲)則處分60萬元。

對於媒體質疑永豐金控獨立董事未盡責,永豐金19日晚間代發獨立董事聲明稿指出,對三寶建設集團授信案、輝山乳業案等案件,獨立董事在今年1月至5月歷次董事會、審計委員會及薪酬委員會上,提出積極改進建言,均有紀錄可稽,確已善盡獨立董事責。

我們的看法:

第一、產金分離,是全世界普遍的原則,混在一起很容易出事。
第二、中國大陸現在沒有區分,所以有許多大企業投資金融機構。大陸過去只有國營銀行,但隨著民營銀行興起,未來一定會有一些問題出現。

第三、富邦集團也有跨業,但富邦是從金融跨入電信,永豐卻是由傳統製造跨入金融。

第四、金管會快速處理本案,解除永豐董事長的職務,的確有其必要性,否則可能引發投資人信心危機。

京東方

為發展軟硬體整合、智慧系統,大陸面板大廠京東方日前宣布,公司正在規畫收購法國零售數位化方案提供商SES-imagotag SA(簡稱SES)過半的股份,運用其電子貨架標籤技術,搭載零售業物聯網平台。

京東方19日股價盤中一度漲至4.03元人民幣,漲幅1.26%,收盤報3.98元,收於平盤。

京東方公告顯示,京東方將向旗下香港子公司增資,由後者和SES管理層共同出資設立合資公司,由合資公司出面收購SES股份。計畫以不超過每股30歐元的價格收購SES公司50.01%以上的股份。

據了解,SES在電子貨架標籤和數位標牌領域是全球領先的供應商,電子貨架標籤是一種放置在貨架上,取代傳統紙質標籤的電子顯示裝置,該裝置透過和商場後台數據庫連接,可動態更新商品價格,免除手動更換價格標籤的過程,並實現收銀台和貨架的價格一致。

目前SES電子標籤安裝量約1.5億個,已運用在全球50多國、100多家零售品牌、1.2萬家店面門市。據統計,20172020年間,全球電子貨架標籤市場將以每年30%的速度成長。而中國大陸的電子貨架標籤行業起步晚,有望成為該類商品成長最快速的地區之一。

京東方表示,希望透過收購SES互補雙方優勢,藉此成為零售物聯網解決方案的全球領導者,推動線上線下系統解決方案發展,並轉型入局「新零售」。

中國經濟網指出,京東方可藉由為客戶提供電子標籤系統,透過終端設備與區域數據庫連接,獲得消費者瀏覽愛好、購買行為,甚至商家店面、庫存狀況等數據,有助於改善消費者體驗和商家經營決策。

我們的看法:

第一、這個案子之所以引人注目,在於投資者是面板大廠京東方,未來必須發展軟硬體整合。
第二、這種延伸企業核心價值的併購,值得台灣企業學習。

第三、京東方和SES管理層,共同合資收購SES,有點像MBO

第四、未來外國企業管理者和PE deal-maker,如果懂得結合中資,可以設計出許多有趣的投資架構。

東航物流

中國東方航空旗下的東方航空物流19日舉行混改(國企民營化釋股)協議簽約儀式,聯想控股、綠地集團、普洛斯和德邦物流等四家入股東航物流。東航集團成為大陸首家民航國企混改的企業。

聯想控股將持股25%成為東航物流第二大股東,聯想控股董事長柳傳志表示,聯想非常關注物流方面發展,並認為東航物流是一家具有極大潛力的公司。

一財網報導,根據協議,東航物流將實現股權多元化,東航集團、聯想控股、普洛斯、德邦、綠地、東航物流核心員工將分別持有東航物流45%25%10%5%5%10%股份。

此次東航物流混改的最大亮點是員工持股的突破,並且所有參加混改的人員需要轉換國有企業人員身分,與東航解除勞動合約,再與東航物流簽訂完全市場化的新合約。

據悉,首批東航物流核心員工數為125人,將持有東航物流股權8%,且東航物流還預留2%的股權給未來加入團隊成員。

但混改消息公布後,相關公司股價表現不佳,中國東方航空H股昨收港幣4.4元,下跌1.7%;東方航空A股收人民幣6.85,上漲1.1%;聯想控股收港幣21.9元,下跌1.3%

東航集團實際投入人民幣18.45億元國有資本,引入人民幣22.55億元非國有資本投入;東航物流資產負債率將從201612月底的87.86%,降至75%左右。

東航集團高層表示,此次混改的目標是努力把東航物流打造成各類資本優勢互補、股權結構均衡有序、市場化的體制機制,打造成能夠比肩FedExUPSDHL的世界一流航空物流國家隊,為國企改革探索,積累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我們的看法:

第一、東方航空物流是大陸「混改」的試點,很有意思,之前中石油旗下子公司也有過類似操作。
第二、物流因為電商的關係,在未來變得很重要,這是東航有價值的業務。

第三、這次引入的投資者很廣泛,包括聯想、德邦、綠地,都是大型投資機構,也包括新加坡的物流控股公司普洛斯。

第四、中國大陸正積極走出去,連結世界,同時電商領域又是全球領導者,因此物流業前途不可限量。

李嘉誠

華爾街日報報導香港首富計劃明年退休,在香港引起廣泛關注,李嘉誠今年7月即89歲,他旗下兩艘商業巨艦長和及長地,在香港地產、基建、港口、電訊、電力及零售等業舉足輕重,而在中國首富馬雲登場前,他長期是華人首富。

彭博估計,李嘉誠身家約326億美元,全球排名第22,在香港排名第一,資產約等於香港GDP的一成。

李嘉誠近年不斷有身體健康不佳的傳聞,他也確實減少了在香港公開場合亮相,包括他場場必到必講話的長和系股東大會。在這一背景下,20日午間傳出華爾街日報說李嘉誠對身邊人說安排在明年90大壽前退休,並將轉任長和高級顧問。

在此之前李嘉誠曾多次公開說,他隨時交棒沒有問題,對長子李澤鉅非常有信心,亦曾提出退休後會轉任集團的高級顧問,並會放更多時間在李嘉誠基金會上。

長和系下午立即回應,說李嘉誠身體健康非常好,現在沒有確切退休時間表。

長和系發出的新聞稿說,李嘉誠過往都有提及退休計畫及他對李澤鉅領導集團的信心,但他的身體健康非常好,現在沒有確切退休時間表,如他決定了確切的退休時間表,將會正式公布。

香港回歸20年間,有四大地產豪門之說,除李嘉誠家族之外,另外三大豪門第一代已陸續交班。其中新鴻基地產創辦人之一郭得勝病逝後,90年代巳交班郭炳湘、郭炳江、郭炳聯三子;新世界地產創辦人鄭裕彤2012年退任其後病故,兒子鄭家純接班後現在第三代鄭志剛已出任總經理;恒基地產李兆基雖身任恒基主席,但本月開始不亮相,由兩位兒子李家誠、李家傑代勞。

李嘉誠聰明過人,他早就部署退位,2012年即宣布財產分配安排,長子李澤鉅成為家族信託掌門人及接手長和系,次子李澤楷則獲巨額現金發展自己事業。20151月他更將兩大商業旗艦長實及和黃重組,重組後變成長和及長地兩間公司,由李嘉誠同時擔任兩間公司主席,李澤鉅則任兩間公司副主席,其交接意味甚濃。

今年5月李嘉誠說,隨時退休都可以,「Victor(李澤鉅)會頂替我的位置,公司亦成熟,大家可以放心,我退唔退休都無大影響」。

我們的看法:

第一、李嘉誠已89歲,真的要快點交棒。
第二、張忠謀也有類似問題,難道他還要等到89?

第三、公司在高峰的時候一定要居安思危。

第四、台塑就是沒有安排好交班,王永慶過世以後很混亂。

外資來台

中華徵信所20日公布營收排名前300名的外資企業表現,2016年營收總額終於回升到新台幣2兆元的關卡,逆轉連續5年的營收衰退窘境,不過,整體獲利卻持續第三年下滑,且稅前純益總額創下三年的最大跌幅,衰退幅度達到14.54%,稅前純益總額則再次跌破800億元關卡,創下2010年以來的最差獲利紀錄。

中華徵信所研究團隊指出,重要外資企業在台獲利急速衰退,顯示出外資企業在台灣或許營運有所表現,卻因諸多外加成本導致獲利困難,「無怪乎美國商會及歐洲商會均反映,台灣的投資環境不利於外資企業生存」。

根據此次調查顯示,300大外資的產業落點,以製造業、服務業,及金融業為三大業別,就家數來看,2016年製造業有144家,服務業104家,金融業52家。在營收前10大企業中,日資企業僅有東芝電子、國瑞汽車2家,歐洲外資企業則占有半數的5家,美商占有2家,三星電子是唯一韓商,過往居於主流的日資企業在TOP 10的位置,已逐年降低。

就營收淨額前10大外資企業排名來看,2016年期間製造業廠商除了台灣東芝電子零組件營收成長29.52%,包括外商製造業龍頭德州儀器、台灣三星電子、國瑞汽車等,營收下滑統統下滑。外資製造業的稅前純益,2016年達205.42億元,較2015年的280.80億元衰退26.84%,稅前純益大減75.38億元,成為外資衰退最大苦主。

此外,外資金融業家數在2016年一口氣減少7家、減幅達13%,金融業原本是外資企業的強項,參與領域擴及銀行、保險、資產管理、基金公司等,外資金融業在2016年的稅前純益419.76億元,明顯較2015年的485.03億元下降,衰退幅度達到13.46%。市場人士認為,外資金融業倒底是台灣錢實在難賺而撤台,或是在外商總公司調整經營決策過程,台灣市場被排除,值得深入了解。

唯一在2016年獲得成長表現,是外資服務業。中華徵信所研究團隊指出,外資服務業稅前純益,由2015年的80.63億元上升至98.22億元,年成長21.82%,在三大業別中表現最佳,然而,成長的主要動能來源,是美式大賣場好市多新開多家分店,和此次新入榜的台灣賓士,都屬於通路服務類型,依賴內需市場的消費意願。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的投資環境越來越差,數字可以說明一切。
第二、外資獲利下滑,說明經濟衰退。

第三、兩岸關係不佳,是投資不振的主要原因。

第四、台灣企業還沒有快速轉型、兼併收購和產業整合,也是一大問題。

創新板

港交所近日提出設立「創新板」建議,在不影響現有主板及創業板的前提下,吸納「同股不同權」架構的科技網路或初創企業赴港上市,在未來2個月展開市場諮詢,直到818日結束。分析人士認為,容許不同投票權架構公司上市,將吸引已經到外地上市的中資科技公司如阿里巴巴、京東及百度等新經濟公司,以及其他科技公司,都可能因此考慮到香港上市。

新浪網報導,港交所建議的創新板分設兩個組別:其中,僅限專業投資者參與的「創新初板」,對象為未符合港股主板或創業板上市要求的初創公司,因此相關上市要求較為寬鬆,不設業務紀錄或最低財務要求,但上市時市值最少要達到2億港元,大陸企業也可以按照這個要求赴港作第二上市。

另一個組別為「創新主板」,由於一般投資者也可以參與,因此對上市公司的要求較高,即使上市企業可使用「同股不同權」架構,也要求必須符合「盈利」或「市值及收入」等指標要求;同時,如果在美股等認可的市場上市的公司,也可申請到這個市場掛牌。

港交所表示,上述建議是為解決科技網路企業赴港上市難的問題,設立新板市場將有助於香港吸引大陸大型新經濟企業赴港上市,以此增強香港作為國際融資市場的競爭力,尤其是在面對美國市場的競爭時,可以爭取更多的科技網路公司赴港上市。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指出,現在香港的上市架構並沒有廣泛照顧到新經濟。

值得一提的是,港交所為確保市場素質,在創新板將設「快速除牌」機制,讓不符合持續上市條件的公司迅速下市。

《北京商報》報導,中國新三板投資聯盟負責人許小恒認為,港交所擬設立創新板將吸引3種類型的公司。具體來看,第一點主要針對同股不同權的科技公司,比如阿里巴巴、百度、京東等;第二點針對許多未能盈利的高成長性企業,比如滴滴、美團、餓了麼、ofo等行業「獨角獸」;第三點主要針對的是目前A股市場對再融資的要求越來越嚴格的企業,它們再融資、併購受阻,第二上市掛牌後,香港市場提供境外融資,拓寬了境外融資通路,資金可以用來併購境外主體,將使得許多跨國併購行為得以順利展開,也有利於大陸境內上市公司國際化,提高國際品牌知名度。

我們的看法:

第一、香港開拓「創新板」,說明其已經注意到新經濟的重要性。
第二、香港股市缺乏具有代表性的新經濟企業,騰訊是唯一。

第三、現有的創業板小打小鬧,形象不佳。

第四、如果香港不能加快腳步,大陸企業都會回流A股。

第五、現在有不少企業在美國和A股之間徘徊、舉棋不定。

李嘉誠/能源

路透引述消息人士表示,香港富豪李嘉誠家族旗下的長江基建集團正與加拿大投資方展開較量,競購德國能源計量服務公司費特拉(Ista)。

費特拉(Ista)集團的估值可能超過45億歐元(約新台幣1,549.4億元)。

這是李嘉誠家族繼獲得澳洲政府批准收購能源集團Duet後,又一次出擊擴充能源版圖。長江基建22日收盤價為港幣65.95元,漲幅0.03%

路透報導,消息人士指出,長江基建本月初就對Ista提出無約束力的出價,Ista由私募股權基金CVC所擁有。

長江基建正與加拿大養老金計畫投資委員會(CPPIB)展開競爭,CPPIB現已持有Ista的少數股權,與黑石集團聯手競購Ista的全部股權。已有多家投資方加入競購Ista,其中包括博勒飛(Brookfield)的一家企業及加拿大安大略教師退休基金;最終的要約截止日期是在710日左右。

新華社報導,澳大利亞外國投資審核委員會21日宣布,批准長江基建帶頭的財團,收購澳洲能源巨頭Duet集團所有股權。

去年12月初,Duet首次宣布併購事宜,長江基建所帶頭的財團,提出每股澳幣3.03元現金收購Duet所有股份,總值約澳幣74億元(約新台幣1,726.4億元)。

彭博資訊報導,英國首相梅伊今年1月宣布「硬脫歐」演講前夕,李嘉誠轉身就投資澳洲的一筆大生意。轉投澳州資產的背後,是李嘉誠在英國投資的失利。儘管長和方面表示,在英國的投資為民生必需品,根基不受影響。
「石油是我一生中最偉大的投資之一。」李嘉誠曾說過這樣一句話,這句話從側面說明李氏家族對能源產業的青睞。從第一筆投資赫斯基能源開始,李嘉誠布局海外能源版圖已有30多年。

我們的看法:

第一、李嘉誠過去的投資門檻都很高,資本密集,能源即屬於這類。
第二、以往是傳統能源,未來則是新能源。

第三、李嘉誠特別喜歡歐洲,不大投資美國,本案也不例外。

第四、值得注意的是李嘉誠投資的時間,其「脫中入歐」是超級經典,令人嘆為觀止。

第五、但英國脫歐打壞了李嘉誠的算盤,是其投資最大失策。

國發基金

產業創新轉型基金成立近一年,終於在本月通過首案,國發基金宣布通過參與認購如興公司增資普通股8,000萬股,投資金額14.88億元,助如興併購香港玖地公司,晉升為全球第一大牛仔褲製造商。

國發基金是以每股18.6元參與增資,21日如興收盤價19.55元,下滑0.4元。
國發基金去年通過匡列1,000億元,設立產業創新轉型基金,引導民間資金以共同投資方式,協助國內企業進行合併、收購、分割,或是其他有助於企業創新轉型的投資計畫,進而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如興公司為我國成衣製造廠商,主要產品為各式牛仔褲與休閒褲,產品以外銷為主。國發基金副執行秘書蘇來守說明,產業創新轉型基金顧名思義,著眼於產業的轉型升級,如興順利增資、完成併購後,可以達到三大優勢,一是在原料、產品的議價能力增加,二是降低固定成本,三是達到規模經濟效益,均有助於提升競爭力。

蘇來守表示,如興公司完成這次現金增資後,將併購玖地、擴大營運規模,可望成為全球第一大牛仔褲製造商,有助於公司導入自動化與環保製程,強化研發與設計能量及轉型為ODM廠,屆時便能提供一站式高品質服務,為台灣紡織產業爭取完整供應鏈發展機會。

蘇來守強調,產業創新轉型基金是為了幫助國內傳統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因此投資標的不限產業領域、不只高科技產業,更不分公司規模,只要公司從事有助創新轉型的投資,均可前來申請。

產業創新轉型基金目前已有四案申請,一案因公司募資用途與產業創新轉型基金的政策目標不相符、國發基金審議後婉拒;一案經檢視後,建議廠商尋找策略聯盟、增加國際競爭力,修改計畫書後再進行審議;另一案甫通過政策評估會,7月便會進入投資評估審議會討論;如興為產業創新轉型基金首件投資案,國發基金也已於上周撥款。

蘇來守表示,申請的投資計畫會經三階段審議,先經過政策評估會、確認此投資計畫符合產業創新轉型基金的政策目標,然後進入投資評估審議會,評估計畫的可行性與未來發展性,最後進入國發基金管理會做出最終決議;行政作業時間以三個月為原則。

我們的看法:

第一、這是一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項目。
第二、這個項目代表政府支持台灣企業透過M&A變成行業領導者。

第三、這個行業是傳統紡織,不是高科技,非常難得。

第四、政府協助業者打亞洲盃、世界盃,本案被併購公司雖有大陸身分,但仍然成功獲得國發基金支持。

第五、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金管會花了太久時間才核准這個項目。

第六、這為「轉型創新基金」樹立了新模範及標竿,值得其它台灣企業學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